本文目录一览:
- 1、为什么不承认苏美尔文明?
- 2、苏美尔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人的祖先在哪里?
- 3、苏美尔是现在的哪个国家
- 4、苏美尔简介
- 5、苏美尔的历史
- 6、苏美尔人是什么人?
- 7、巴比伦人与苏美尔人有何联系?
- 8、苏美尔的介绍
- 9、苏美尔是现在哪个国家
- 10、苏美尔的衰亡
为什么不承认苏美尔文明?
苏美尔文明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产生于公元前4千纪末期至公元前3千纪初期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今伊拉克)。它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大部分学术界普遍承认苏美尔文明的存在和重要性。
然而,尽管苏美尔文明在学术界已广为接受,但个别人或某些观点可能对苏美尔文明存在争议或不予承认,多数情况下是出于特定的理论或个人立场。
有些人可能不承认苏美尔文明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1. 缺乏确凿的考古证据:尽管许多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证明了苏美尔文明的存在,但仍有一些学者或观点对这些证据提出了质疑,并认为缺乏足够的确凿证据来支持苏美尔文明的存在。
2. 传统观点的怀疑:在某些情况下,一些人可能对传统的学术观点持怀疑态度,认为苏美尔文明的历史被夸大或有其他隐藏的政治或意识形态动机。
3. 文化、宗教或政治因素:某些个人或团体可能出于宗教、文化或政治的原因,不愿承认苏美尔文明的存在,或者认为苏美尔文明的存在和重要性对他们的信仰或观点产生威胁。
需要强调的是,学术研究应该基于客观的证据和科学方法,对于苏美尔文明这样有广泛学术共识的议题,大部分学者都承认其存在并进行着深入的研究。对于任何学术争议,重要的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辩论,并依据可靠的证据进行理性的讨论。
苏美尔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人的祖先在哪里?
从他们的建筑习惯来看,苏美尔人喜欢在平原上堆起土丘,然后在土丘上面建起神庙。苏美尔的富人们也常在山顶上建起堡垒或大厦。甚至在苏美尔人消亡多年后,犹太人来到巴比伦时,仍会看到这些盗立在绿色平原上的奇怪矮丘这表明,苏美尔人可能原先居住在山林中后来,他们虽然为了追求肥沃的土地和舒适的生活而离开了山林,却并没有抛弃他们的习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们仍然在平原上堆筑起无数小山般的矮丘。
在苏美尔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圆柱形的印章。它们大多由贵重的金属或玉石制成,夕卜刻上了精美的图案和文宇这样的印章在印度河流域也曾大量发现,这表明苏美尔文明与印度河文明又存在着某些联系。是苏美尔人来自南亚印度还是印度河文明传自西亚,我们尚不能确定。苏美尔人的语言又与汉语有些相似,含有不少汉语的语音。这是不是表明苏美尔人来自远东呢?
另有一些学者根据考古发掘断定,苏美尔人来自中亚高加索或亚美尼亚,他们沿着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一路南下,最后进人美索不达米亚。然而,根据苏美尔人的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海外(或者埃及)来到这里的。
有的考古学家由此推断,苏美尔人可能来自底格里斯河以东的山地。因为在乌鲁克发现的陶器与东方山地古埃兰陶器有相似的地方,某些最古老的城的名称,如苏鲁克帕和泽母比尔的字尾与埃兰人的安山语也有相似之处。
苏美尔人的来源始终像谜一般的存在。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至今都没有定论,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他们的祖先来自南部波斯湾的第尔蒙岛上,后来迁徙到美索不达米亚南部。
苏美尔人最早就是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在这里也建立了非常繁荣的文明。这里就是他们的祖先发源地。
第尔蒙岛,所以现在对于很多人来说,苏美尔人的祖先最早的话,是来自于南部。
两河流域最早的文明是由苏美尔人创造的。两河流域地区是西亚的一个重要文明发源地。希腊语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两河流域地区地势平坦,无险可阻,因此极易受到周围游牧部落的侵袭。活动于西亚地区的许多民族,曾先后进人这一地区。
苏美尔人并非当地的土著,约公元前4500年前后,他们才进人两河流域南部地区。苏美尔人来自何方?这个问题至今仍是一个谜。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他们的体质特征与周围的塞姆人截然不同。塞姆人的特点是长脸钩鼻,多须发,和今天的阿拉伯人很相似。苏美尔人的特点是圆颅直鼻,不留须发,在躯体形态上接近蒙古人种,这在古代西亚地区是非常独特的。
苏美尔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苏美尔人是黄色人种,是历史上两河流域早期的定居民族,他们所建立的苏美尔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同时也是全世界最早产生的文明。
大体以今日的巴格达城为界线,两河流域地区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部称亚述,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又划分为两个部分,北部叫阿卡德,南部叫苏美尔。
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苏美尔人已在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建立了许多城市国家。这些国家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加上周围的农村地区,规模不大,居民人数大多不超过四五万人。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乌尔、乌鲁克、乌玛、拉格什、启什、埃利多等。城市国家的首领称为“帕达西”,是一种半宗教、半世俗的统治者,掌管着国家的行政、军事、宗教等事务,但其权力受长老会议和民众大会的限制,以后才逐步演变为国家的真正统治者。
为了争夺奴隶.土地及对河流、灌溉网的控制权,各城邦之间常常进行混战,一些国家先后称霸。公元前2900年左右,乌尔国王崭露头角,成为各城邦的霸主。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拉格什王国势力转强,一度统一两河流域南部地区。但不久以后,拉格什的霸权又被乌玛所取代。乌玛的统治者卢伽尔扎吉西统治时期,联合乌鲁克进犯拉格什,他们的军队毁灭神庙,洗劫城市,灭亡了拉伽什。以后,乌玛又继续兼并周围国家,先后征服乌鲁克、乌尔等国家,初步统一了苏美尔地区,但战争也削弱了苏美尔人的政治、军事实力。
关于苏美尔人的起源问题,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 有人认为他们是从东方山地来的,也有人认为他们来自两河流域北部草原和丘陵地区。20世纪50年代考古学家在埃尔一欧贝德(乌鲁克附近)和埃里都地方发现比乌鲁克时代还要早的居住地。他们的物质文化与乌鲁克所发现的苏美尔文化有所差异,但却来自一个主流。还有一个说法来自苏美尔人自己的传说,他们最早的祖先在第尔蒙岛。所以现在基本都认定苏美尔人最早来自南部。
苏美尔是现在的哪个国家
苏美尔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和科威特最南端的地区,通常被认为是文明的摇篮。
这个名字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阿卡德语,意思是“文明国王的土地”。在苏美尔人叫自己为“黑头人”和他们的土地,在楔形文字 脚本,只是“土地”或“黑头人的土地”,在创世纪的圣经书,苏美尔被称为拿地。
苏美尔是伊拉克… 苏美尔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是最早文明的摇篮。
伊拉克(美索不达米亚)是历史文化的起源。伊拉克古文明遗址有乌尔古城遗址、尼尼微古城遗址、哈特拉、亚述古城、萨迈拉古城、埃尔比勒城堡、伊拉克南部艾赫沃尔、巴比伦、塞琉西亚、尼姆鲁德等。巴比伦是世界古城遗址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苏美尔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伊拉克是地球世界上的核心
苏美尔人建立的苏美尔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同时也是目前所知的全世界最早产生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南部。通过放射性碳十四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开端可以追溯至公元前6500年。约在公元前2000年结束,后被闪族人建立的古巴比伦王国所代替。根据考古发现的含有楔形文字创造之前更为古老的文字(是目前公认的最早的文字记录)约公元前3600年。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知道苏美尔人的来历。他们称自己为“黑头人”讲一种与闪族部落地区语言不相干的语种。
苏美尔简介
苏美尔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和科威特)最南端的地区,通常被认为是文明的摇篮。这个名字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阿卡德语,意思是“文明国王的土地”。在苏美尔人叫自己为“黑头人”和他们的土地,在楔形文字 脚本,只是“土地”或“黑头人的土地”,在创世纪的圣经书,苏美尔被称为拿地。
根据《苏美尔王表》,当众神第一次赐予人类发展社会所需的礼物时,他们通过在苏美尔地区建立埃利都城来实现这一目标。虽然苏美尔城市乌鲁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相信它是埃利都,正是在这里建立了秩序,开始了文明。
乌拜德时期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苏美尔地区在公元前 4500 年左右首次有人居住。然而,这个日期近年来一直存在争议,它现在认为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开始得更早。第一批定居者不是苏美尔人,而是一个起源不明的人,考古学家将其称为 Ubaid 人——来自已发掘的al-Ubaid土丘,在那里发现了首次证明他们存在的文物——或者是原幼发拉底人,他们更早地将他们命名为幼发拉底河地区的居民。
美索不达米亚一般,和苏美尔人而言,认为文明是神的结果,胜利在混乱的秩序。
不管这些人是谁,他们在公元前 5000 年之前就已经从狩猎采集社会转移到了农业社会。对 al-Ubaid 和伊拉克南部其他遗址的挖掘发现了 Ubaid 人的石器,如锄头、刀和锛以及粘土制品,包括镰刀、砖块、彩绘陶器和小雕像。
这些人是该地区最早的文明代理人。不知道后来被称为苏美尔人的人是在什么时候进入该地区的。
苏美尔国王列表
根据学者塞缪尔·诺亚·克莱默 (Samuel Noah Kramer) 的说法,“苏美尔的第一位统治者,其行为被记录下来,如果只是在最简短的陈述中,是一位名叫基什的埃塔纳 (Etana of Kish) 的国王,他可能很早就登上了王位。公元前三千年 在国王列表中,他被描述为稳定所有土地的人”(苏美尔人,43)。苏美尔国王名单是一份楔形文字文件,由拉加什市的一名抄写员撰写,大约在公元前 2100 年左右,其中列出了该地区所有国王及其成就,试图表明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文明的开始。
由于美索不达米亚人,尤其是苏美尔人,普遍认为文明是众神战胜混乱的结果,因此人们认为国王名单的创建是为了使名为乌鲁克的乌图-黑格尔的国王的统治合法化(rc公元前 2100 年)通过显示他是该地区众多统治者中最新的一位。埃塔纳因骑鹰而升天的神话而闻名,与名单中提到的其他国王(其中包括杜姆兹和吉尔伽美什)一样,以超人的壮举和英雄主义而闻名。
据认为,乌图-黑格尔试图通过创建国王列表将自己与这些早期的英雄国王联系起来。由于美索不达米亚人相信神使万物运转,而人类被创造为与诸神同工以维持秩序和防止混乱,该地区的早期历史作家更多地关注统治者之间的联系和他们的神。
写下来的人类成就的历史似乎已经被认为对这些作家,结果并不重要,问题,苏美尔早期历史已经从考古和地质记录推断超过了书面传统,很多信息仍然是现代学者无法获得。
城市的崛起
每当苏美尔文明首次在该地区建立时,到公元前 3600 年,他们就发明了轮子、文字、帆船、灌溉等农业工艺以及城市的概念(尽管中国和印度也声称“第一个世界上的城市)。人们普遍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在苏美尔兴起,其中最重要的城市是埃里都、乌鲁克、乌尔、拉尔萨、伊辛、阿达布、库拉、拉加什、尼普尔和基什。
乌鲁克市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城市。克莱默再次指出,这些名字不是苏美尔人,而是来自乌拜德人,因此至少作为村庄建立的时间远早于公元前。公元前 5000 年。苏美尔的其他城市是西帕尔、舒鲁帕克、巴德蒂比拉、吉尔苏、乌玛、乌鲁卡格、尼娜和基苏拉。所有人都具有不同的规模和范围,其中乌鲁克在其鼎盛时期是最大和最强大的。
随着苏美尔城市的建立,他们的历史从大约公元前 5000 年到公元前 1750 年展开,当时苏美尔人被埃兰人和亚摩利人入侵后“苏美尔人不再作为一个民族存在”(Kramer)。在乌拜德时期(公元前 5000-4100 年)之后是乌鲁克时期(公元前 4100-2900 年),城市开始出现在整个景观中,乌鲁克市崛起。虽然这一时期以乌鲁克的“第一座城市”命名,但如前所述,埃里都被苏美尔人视为第一座城市。
此时与外国的贸易已经牢固建立,文字从象形文字演变为楔形文字。人们认为贸易是书写发展的主要动力,因为现在苏美尔的商人和他们在国外的代理人之间必须有某种方式进行准确的、远距离的交流。王权也在此时兴起,苏美尔城邦由一位君主统治,并由长老会(包括男性和女性)协助。Etana 之后的国王是闪米特人,而不是苏美尔人,正如他们的名字所证明的那样,例如基什的 Enmebaraggesi。直到八王统治结束后,苏美尔人的名字才开始出现在国王列表中。
苏美尔的阿卡德帝国
在早期王朝时期(2300至34年BCE)看到从祭司王的微妙变化(被称为ENSI为“被称为Lugal('大块头”王'一个更现代的概念))。在此期间,苏美尔城邦为控制耕地和水权而战,直到公元前 2500 年拉加什第一王朝崛起。在他们的国王 Eannutum 的领导下,Lagash 成为了一个小帝国的中心,该帝国包括苏美尔的大部分地区和邻近的埃兰的部分地区。
这个帝国在 Lugal-Zage 国王的统治下仍然存在,当时一个年轻人(后来声称自己是国王的园丁)夺取了王位。这是阿卡德的萨尔贡,他将继续建立阿卡德帝国(公元前 2234-2218 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多民族帝国,据认为,它是基于 Eannutum 设定的模型。
阿卡德帝国统治着包括苏美尔在内的美索不达米亚的大部分地区,直到古提亚人从北方(现代伊朗地区)入侵并摧毁了主要城市。古田时期(公元前 2218-2047 年)被认为是苏美尔历史(以及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历史)中的黑暗时代,古田人在后来的历史中受到苏美尔作家的普遍谴责,其中大多数认为他们是众神的惩罚。
苏美尔文艺复兴
苏美尔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时期被称为乌尔三世时期(公元前 2047-1750 年),以乌尔城的第三王朝命名。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苏美尔文艺复兴时期,因为文化取得了显着进步——几乎涉及文明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这些进步。Ur、Ur-Nammu(公元前 2047 年至 2030 年在位)和舒尔吉(公元前 2029 年至 1982 年在位)的国王将文化进步作为其 *** 的目标,并维持和平,使艺术和技术得以蓬勃发展。无论是在乌尔三世之前还是在乌尔三世时期发明的,乌尔第三王朝的工具、概念和技术创新都巩固了苏美尔人作为我们所知的文明创造者在历史上的地位。
在塞缪尔·诺亚·克莱默 (Samuel Noah Kramer) 的著作《历史始于苏美尔》中,他列出了该地区历史上的 39 个“第一”,其中包括第一批学校、第一批谚语和谚语、第一批弥赛亚、第一批诺亚和洪水故事、第一首情歌、第一个水族馆,第一个法庭案件的法律先例,第一个垂死和复活的神的故事,第一个葬礼颂歌,第一个圣经相似之处,第一个道德观念。苏美尔人还基本上发明了时间,因为他们的六位数计数系统(基于数字 60 的系统)创造了 60 秒分钟和 60 分钟小时。
他们还把白天和黑夜分成12小时的时间段,限定了“工作日”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并确立了假期“休息日”的概念。历史学家伯特曼写道,“美索不达米亚之手仍然决定着传统工作日的每小时长度,甚至当我们的工作日停止时,我们的电子娱乐(半小时或小时电视节目)的长度”(334)。伯特曼进一步指出,现代检查星座的做法来自古代苏美尔,而一个人出生的星座最早是由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注意到并命名的。
Ur-Nammu 在苏美尔编写了第一部法律,这成为后来更广为人知的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的先例。历史学家保罗·克里瓦切克( Paul Kriwaczek) 写道:“乌尔-纳姆 (Ur-Nammu) 的普遍法律声明为乌尔国王的统一动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强制规范生活的方方面面”(149)。苏美尔在乌尔第三王朝的统一力量下成为了一个世袭制国家(Kriwaczek 指出,“意思是建立在由父亲统治的宗法家庭的模式上”),君主作为父亲的形象,引导他的孩子走上通往繁荣的正确道路。
Ur-Nammu 的儿子 Shulgi 被认为是新苏美尔国王中最伟大的,他们继承了他父亲的政策,但走得更远。为了给人民留下深刻印象,并使自己与父亲区分开来,舒尔吉在尼普尔宗教中心和首都乌尔之间跑了 100 英里(160.9 公里),然后在一天之内再次返回,以便主持两个城市的节日。虽然有些人认为这首赞美他成就的赞美诗是一种国王的夸耀和夸大其词,但学者们已经确定他实际上可以完成他的名声,而且这符合舒尔吉的统治精神。在他们的臣民中创造一种敬畏和钦佩的感觉似乎是此时乌尔国王统治权力的核心。
苏美尔的衰落与遗产
在舒尔吉的统治下,修建了一堵长 155 英里(250 公里)的城墙,以防止被称为 Martu 或 Tidnum 的讲闪米特语的部落,但以他们的圣经名称亚摩利人而更为人所知。舒尔吉的儿子、孙子和曾孙都翻修并加固了城墙,以将他们称为“野蛮人”的人拒之门外,但事实证明这道屏障无效。这堵墙无法进行适当的人员操作或维护,而且在端点处没有固定在任何坚固的屏障上,因此入侵者可以简单地沿着一侧的墙到达任一端点,然后绕着它走。
邻国以拦的军队攻破城墙,向吾珥进军,洗劫了吾珥,并带走了国王 c. 公元前 1750 年。亚摩利人现在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地位,但随着乌尔的沦陷以及气候变化和过度使用土地造成的严重饥荒,许多人向南迁移。人们认为,在这些迁徙的亚摩利人中,有先祖亚伯拉罕,他离开吾珥来到迦南地定居。
在乌尔三世时期和乌尔沦陷之后,许多苏美尔人向北迁移。苏美尔语不再作为一种语言被使用(尽管它仍然被书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闪族阿卡德语所取代,苏美尔文化也结束了。然而,他们的遗产在现代人认为理所当然的文明的许多方面继续存在。即便如此,从前在苏美尔发明了像二十四小时制这样基本的东西。
苏美尔的历史
早期高度文明历史学家把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之间的苏美尔文明称作“早期高度文明”,一方面,这一时期各苏美尔城邦都已经存在,苏美尔人的文字也已经存在,但是这段时期的历史仍然很不清楚,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的,比如考古发现的不充分,或者文明刚刚起步之时,本身尚未进行系统的历史记载等。现在发现的这一时期的楔形文字的文献主要是经济或者行政方面的文书,尚无法勾勒出当时完整的历史来。最早的苏美尔时期由数个独立的城市国家组成,这些城市国家之间以运河和界石分割。每个城市国家的中心是该城市的保护神或保护女神的庙。每个城市国家由一个主持该城市的宗教仪式的祭司或国王统治。苏美尔早王朝时期从考古发现已经得到的史料来看,从公元前2900年开始,苏美尔城邦进入一个“诸国争霸”的时代。比较大的城邦有埃利都、基什、拉格什、乌鲁克、乌尔、温马和尼普尔。这些城市因水权、贸易道路和游牧民族的进贡等事务进行了几乎一千年的、为时不断的互相争战。考古已经能大致勾勒出当时的历史情况,但是由于考古发现的史料有限,今天人们所知道的那段历史可能仍然是当时实际情况的冰山一角而已。基什被认为曾经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城邦,因为后来许多苏美尔君主甚至并没有实际统治过基什,却也自称基什之王。(不过现在也有历史学家认为,这并不足以说明基什曾经称霸,自称基什之王可能有其他的比如宗教方面的原因)最早的可以验证是存在的国王就是基什国王恩美巴拉格西。考古学家在拉格什发现了王室的铭文,使得今天的人们得以知道从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350年之间约一百五十年间的完整的拉格什国王列表,以及相关的史事,也使得拉格什成为苏美尔各城邦中,今天的人们了解的唯一比较完整的城邦。约公元前2500年左右,拉格什强大起来,乌尔南什王时,拉格什在苏美尔中称霸,到了安那叶姆王和恩铁美那王时,拉格什征服了不少地方,苏美尔颇有统一的趋势。后来,国王卢加尔安达因治国不善,引起了暴动,一个名叫乌鲁卡基那的人推翻了卢加尔安达的统治,在平民的拥护下,自己登上了王位,并进行了已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政治改革运动,试图维护平民的利益。正当拉格什内乱之时,苏美尔各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温马王卢加尔扎克西征服拉格什,杀死乌鲁卡基那。血屠全城。乌鲁卡基那在位仅六年,他的改革也因此而废弃。 (《文明史》,51)温马的祭司国王卢加尔扎克西(Lugal-Zage-Si,公元前2359~公元前2335年)消灭拉格什的王朝,占领乌鲁克,并将它作为他的首都,他自称他的帝国从波斯湾一直蔓延到地中海。阿卡德王国时代后来卢加尔扎克西被阿卡德国王萨尔共打败。阿卡德王国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阿卡德人属于闪族,并非苏美尔人)。在阿卡德王国的晚期,不少苏美尔城邦就已经开始复兴。后来,阿卡德被蛮族库提人(Gutium)所消灭后,苏美尔得以复兴。拉格什也在一位叫做古地亚(Gudea)的国王的统治下非常繁荣富强(或称拉格什第二王朝)。乌尔第三王朝或称乌尔帝国,公元前2111年~公元前2003年蛮族库提人摧毁了阿卡德王国,但库提人的统治并不稳固,使得各苏美尔城邦得以短暂复兴。公元前2120年,的乌鲁克人乌图赫加尔起兵自立为乌鲁克王,并且打败了库提人,乌图赫加尔占领乌尔后任命乌尔纳姆治理乌尔(乌图赫加尔与乌尔纳姆的关系现在仍是史学界研究的课题,一说乌尔纳姆是乌图赫加尔的弟弟,另一说乌尔纳姆则是乌图赫加尔的女婿)。但可能在乌图赫加尔尚在世时,乌尔纳姆就已经与他反目为仇,不臣服于他了。约公元前2112年,乌图赫加尔死于一场意外(或者可能是阴谋)。此后乌尔纳姆南征北战,继阿卡德王国以后,统一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王朝——乌尔第三王朝,开始自称“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乌尔第三王朝虽然是苏美尔人的王朝,但是与以前的苏美尔城邦不同,它同阿卡德王国或以后的巴比伦王国一样,是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今天可以见到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法典,就是乌尔纳姆法典,虽然只保存下来一些片段。乌尔第三王朝时期也对乌尔城大兴土木,乌尔的神庙遗迹今天仍可供凭吊。乌尔第三王朝时的神庙想象复原图乌尔第三王朝末期,王权衰落,各地割据,再加之外来的阿摩利人不断入侵。最后埃兰人的入侵给乌尔第三王朝以最致命的打击。国王伊比辛(公元前2026年-公元前2004?年在位)兵败被俘。乌尔第三王朝灭亡。灭亡乌尔第三王朝灭亡后,历史上就再也没有苏美尔人建立的政权。苏美尔民族也逐渐从历史上消失——虽然以后的巴比伦,亚述时期,苏美尔语、楔形文字仍然存在。苏美尔人开创的文明仍然继续着。但是苏美尔人却逐渐被遗忘。古希腊以及犹太人的文献中从来没有提到过苏美尔,有关苏美尔人的文明及其历史完全是近代考古学的成果。
苏美尔人是什么人?
公元前30世纪初,两河流域出现了若干小城邦,长期相互征战。前24世纪中期乌玛卢伽尔·扎克西征服广大地区,定都乌鲁克,后为塞姆人的阿卡得王所灭。前22世纪苏美尔人再度兴起,建立乌尔第三王朝,统治持续百余年。后为塞姆人的古巴比伦王国取代。
古代西亚的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地区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约公元前3500年,该地区就出现了王宫、神庙、文字,产生了城市国家。他们用牛拉犁,用金属镰刀收割,用车子运输;他们发明了楔形文字,创作了美妙的神话和瑰丽的史诗,发明了计算重量和长度的方法,发明了太阴历,等等。
苏美尔人活动的时期在公元前4000年代末至3000年代末。约公元前2007年,苏美尔人的国家被埃兰人摧毁。考古材料表明:苏美尔人个子矮小,身体健壮,圆颅直鼻,不留须发,和后来移居苏美尔地区的长脸钩鼻多须发的闪米特族人不一样。
因为在苏美尔地区没有发现旧石器或中石器时代的遗物,最早的遗物也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而且在约6000年前,波斯湾还深入内地,苏美尔地区大部分还是沼泽,不能居住。所以可以推测苏美尔人是在公元前4000年代移入苏美尔地区的。关于苏美尔人的来源,有种种说法。
有人认为苏美尔人是从东方山地来的。理由是每个苏美尔人的城市都拥有一座名为“齐古拉特”的梯形塔。它看上去如同一层层叠放的砖面,每层都比底下的一层小,以此形成阶梯通向顶端的神殿。有的考古学家认为:这种梯形塔“就是一座山”,它暗示了苏美尔人一定是从多山地区移居过来的,因为造山的人不会生长在平原。
到了平原之后,他们发现像家乡那样奉祀神明已不可能,所以在平原上用砖垒起人工的山,通往山顶的阶梯象征着他们曾经爬过的山路,而且苏美尔人的神与神庙的名称常与山岳有关联。
有的考古学家由此推断,苏美尔人可能来自底格里斯河以东的山地。因为在乌鲁克发现的陶器与东方山地古埃兰陶器有相似的地方,某些最古老的城的名称,如苏鲁克帕和泽母比尔的字尾与埃兰人的安山语有相似之处。
有人认为苏美尔人来自两河流域北部草原和丘陵地区。20世纪50年代考古学家在埃尔——欧贝德(乌鲁克附近)和埃里都地方发现比乌鲁克时代还要早的居住地。他们的物质文化与乌鲁克所发现的苏美尔文化有不同之处。从政治与宗教方面看,欧贝德文化与乌鲁克的苏美尔文化似乎是一致的,但是在陶器方面却有显著的不同。欧贝德文化的陶器与两河流域北部草原地带所发现的古代文化遗物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并且它们显然是同出于一源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苏美尔人自己的传说,认为他们最早的祖先住在第尔蒙岛,这可能是苏美尔以南波斯湾中的一个岛。还有关于深渊之神埃阿的传说中说埃阿是人鱼形的神,它上溯河流游到埃里都,在那里教人建城(埃里都是苏美尔地区最古城市)。根据这种传说,似乎苏美尔人最早应该是从南方来的。
巴比伦人与苏美尔人有何联系?
不是。
两河流域的平原叫做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在其中下游地区,巴比伦最初不过是幼发拉底河边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城市。
苏美尔人约在公元前三十世纪出现过一些奴隶制城邦,彼此长期混战,先后称霸。公元前二十四世纪中期,乌玛国王卢伽尔-扎吉西(约公元前2373-前2349年)征服南部各城邦,建立苏美尔国家,定都乌鲁克城。约在公元前二十四世纪末为阿卡德所灭。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早期文化的创造者。首先创造楔形文字。
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来自叙利亚草原的闪族人的一支——阿摩利人攻占这座小城,建立了国家。骁勇善战,争强尚武的阿摩利人以此为中心,南征北讨,四处征战,最终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巴比伦帝国,历史上称之为“古巴比伦王国”。阿摩利人也因此被称为巴比伦人。
巴比伦人继承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的文明成果,并发扬光大,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展到了顶峰。人们喜欢用“巴比伦”三个字来概括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足以表明巴比伦文明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和对世人所具有的魅力。
公元前1000年代初,闪米特人的另一支迦勒底人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定居。公元前 630年,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萨趁当时统治两河流域的新亚述内乱之机,逐渐取得对巴比伦的控制。公元前 626年自立为巴比伦王。后与米底结成联盟,在公元前 612年攻陷尼尼微,灭亚述帝国。亚述帝国灭亡,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亚述帝国的西半壁河山,即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及腓尼基,重建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前538年),也叫迦勒底王国。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远古时期居住着许多种族,是个干旱区域,但下游土地肥沃,所以很早就发展了灌溉网络,形成以许多城市为中心的农业社会。两河文明的中心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带,北部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而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美索不达米亚为人类最古的文化摇篮之一,灌溉农业为其文化发展的主要基础。公元前四千年已有较发达文化,曾出现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此后又经过波斯、马其顿、罗马与奥斯曼等帝国的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其主要部分成为独立的伊拉克。
不是。
苏美尔人是在两河流域最早建立文明的民族,统治中心在两河的下游,使用楔形象形文字,语言不属于塞姆语。乌尔第三王朝后之后这个地区就被操塞姆语的民族统治了。塞姆语也就是含语,今天阿拉伯人、犹太人都是这个语系。
巴比伦城位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两河间最窄的地带(今伊拉克巴格达附近),可谓是战略要地,古代巴比伦城邦由此地兴起并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的地区,叫巴比伦尼亚。
阿摩利人在此建立古巴比伦王国(著名的汉莫拉比和他的法典就是这个巴比伦),迦勒底人建新巴比伦王国(圣经里的巴比伦之囚就是这个王国)。此外阿卡德、亚述、米底、海上民族、埃兰人等也都涉足过此地。
这些民族基本上都是塞姆语或雅利安语系,和苏美尔人没什么关系。他们大都继承了苏美尔的楔形文字,但是拼音文字,就好像日语抄了汉字的象形字的偏旁表示日语的发音一样。
都在西亚两河流域南部(现在伊拉克南部),苏美尔人文明在前,公元前3500~2100年,巴比伦文明在后,(公元前两千年后),从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苏美尔文明。从现在的考古和壁画来看,两个民族的外貌上有很大差异,不是一种人。
巴比伦人和苏美尔人不生活在一起,也不是同一种人。
苏美尔人是第一批在这两个流域建立文明的人。他们的统治中心在两江下游。他们使用楔形象形文字,他们的语言不属于符号语言。在第三个乌尔王朝之后,这个地区由说某种语言的人统治。今天,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属于这个语系。
巴比伦城位于幼发拉底河(伊拉克巴格达附近)底部格里斯河两河之间最窄的地区。可以说这是一个战略要地。巴比伦古城国就是从这里兴起的,统一了两个流域的中下游,称为巴比伦尼亚。
亚摩利人在古巴建立了巴比伦王国(著名的哈莫拉比和他的法典是巴比伦),迦勒底人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圣经中巴比伦的监狱就是这个王国)。
此外,阿卡德、亚述、米底、海民、以拦人等也曾在这里参与。这些人基本上是萨米人或雅利安人,与苏美尔人无关。他们大多继承了苏美尔的楔形文字,而拼音文字。
扩展资料
大约在2000BC,阿摩利人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1792BC,汉谟拉比(Hammurabi)即位,征服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巴比伦人在和洪水斗争中,学会了修堤筑坝,开渠造河。当洪水被制服以后,他们和埃及人一样,也享受到了河流定期泛滥的好处。
语言
苏美尔语使用了一定时间,后消亡。后期主要使用的是闪语。现在的阿拉伯语和犹太语都属于闪语族。
货币
古巴比伦人也就是阿摩利人,远远早于波斯人, 而世界上最早的铸币是由吕底亚人发明的,当时吕底亚人还没登上政治舞台,所以阿摩利巴比伦没有金属货币,他们主要采用的是以物易物的贸易手段,大宗货物一般会用一些金银铜等金属块。
生活地域
古巴比伦(约前30世纪-前729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
“美索不达米亚”—《圣经》称为“伊甸园”,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这平原上发展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颂布了第一部法典,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巴比伦人
苏美尔的介绍
苏美尔人(也译作苏默,英文为Sumerian)建立的苏美尔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同时也是目前所知的全世界最早产生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的南部。通过放射性碳十四的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约结束在公元前2000年,被闪族人建立的巴比伦所代替。这里发现的含有楔形文字前文字的最古老的石板(这是目前公认的最早的文字记录)可以被定期为约公元前36世纪。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知道古苏美尔人的来历。他们称自己为“黑头人”,讲一种与该地区闪族部落语言不相干的奇怪语言。
苏美尔是现在哪个国家
苏美尔在今伊拉克的南部。
苏美尔人建立的苏美尔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同时也是目前所知的全世界最早产生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南部。通过放射性碳十四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开端可以追溯至公元前6500年。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结束,后被闪族人建立的古巴比伦王国所代替。
苏美尔人的许多发明对后来的技术和文化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其发明的文字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书写系统,许多重要的农作物和牲畜(羊、牛)从这里扩展出去。因此苏美尔人是早期最有创造性和发明精神的人类文化。
苏美尔的衰亡
早在公元前3千纪初,伊朗胡泽斯坦地区就形成了由当地居民埃兰人建立的埃兰国家。它在历史上曾多次被两河流域国家(苏美尔城邦、阿卡德王国、巴比伦帝国、亚述帝国)所征服,也曾多次击败这些国家,重新获得独立。起源于今伊拉克南部的两河流域文明和中国、埃及以及古典希腊、罗马并称古代世界四大文明。从新石器时代起,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条大河哺育了许多农业村落。约公元前3000年,从外部迁移到伊拉克南部干旱无雨地区的苏美尔人利用河水灌溉农田并在生产中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从而创造出一批最早的城市国家和灿烂的苏美尔文明。在苏美尔人的影响下,两河流域本地说塞姆语的阿卡德人加入了历史舞台,并先后和苏美尔人并肩建立了阿卡德和乌尔第三王朝两个帝国。虽然苏美尔文明不断向周围扩大发展成为巴比伦文明,并把北方亚述带入两河流域文明圈,但苏美尔人口却似乎在不断减少。在公元前2004年,乌尔第三王朝被伊辛和拉尔萨两王朝所取代。从这一时期开始,以拉旮什、温马为代表的一批苏美尔城市走向衰亡,荒无人烟,最后沦为废墟。新迁入两河流域的游牧部落在巴格达附近的巴比伦城建立起古巴比伦王朝,战败南方苏美尔地区的伊辛和拉尔萨王朝一统天下。随着南方的城市被逐渐放弃,苏美尔人完全消亡于巴比伦人之中了。在巴比伦人和亚述人把两河流域文明推到顶巅后,该地区被伊朗高原上的波斯人征服。公元前331年,代表希腊文化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征服了全部西亚。像一千年前的许多苏美尔城市一样,许多古老的巴比伦和亚述的城市也被陆续放弃,两河流域文明不久便彻底失传了。其遗物被埋在沙丘之下达二千年之久,直到19世纪下半叶的考古发掘才重见光明。两河流域古文明灭绝的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外部的新兴文明如希腊和伊斯兰文明的征服和取代是重要的原因。另一方面,过度的农业开发恶化了先天不足的生态环境也是一个主要的内因。1982年,美国著名亚述学家雅各布森在《古代的盐化地和灌溉农业》一书中论述了两河流域南部苏美尔地区灌溉农业和土地盐化的关系,并指出这是苏美尔人过早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原因。南伊拉克(苏美尔)的土壤是肥沃的冲积粘土,宜于谷物种植。但气候干旱少雨,灌溉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然而,土壤和河水中都含有可交换的钠离子和盐。通常,钠离子和盐被水带到地下水层中,只要地下水位与地表层保持一定的正常距离,含钠和盐的地下水就不能危害农田。古苏美尔人只知浇灌而不知土壤中的盐分必须用充足的水加以过滤,并完全排泄出去,结果是当地地下水层的盐分逐年加重。当过度的积水渗入地下水时,含盐的水位就会上升,在土壤的毛细管作用帮助下侵入地表层,使土壤盐碱化。从苏美尔城吉尔苏的遗址中,法国考古队发现了从苏美尔城邦争霸时期(约公元前2400年)到乌第三王朝末(前2004年)的大批农业泥板文书。这400年中的文献告诉我们,从文明一开始,随古代灌溉农业而来的土地盐化问题就一直困扰着苏美尔的农民和贵族。很可能这一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在古巴比伦晚期(约前1700前),以吉尔苏为代表的大批苏美尔城市被永久放弃。一写于拉旮什王乌如卡基那时的土地吏文件列出两块地的盐化面积:258公顷大麦地和约2.8公顷盐化地,盐地为1%;110公顷的大麦地和39公顷的盐化地,盐化面积为35%。另一文件则记载了三块农田,其盐化面积分别为20%、40%和100%。一块名叫“老麦田”的农田在城邦时还是以小麦为主要作物的无盐地(小麦不耐盐),经过了300年的灌溉后,当它再次出现在乌尔第三王朝(前2111—2004年)的文件中时,已有6%的面积盐化了。写于伊比辛一年(前2027年)的一文件告诉我们,库阿腊城的一块259公顷的农田竟带有162公顷的盐水池。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中巴比伦时期,苏美尔故地的土地盐碱化给国王留下极深的印象,以至于被认为是诸神对人类罪行最严厉的报复之一。在巴比伦王马尔杜克阿拉伊丁奖给大臣的石刻地契中,对背约者的诅咒是:“愿阿达德,天地之渠长,使碱土围其田,令大麦饥渴,绿色永绝!”另一王的石契碑咒为“愿阿达德败其田,绝粒麦于垅上,生碱草替大麦,取碱土代清泉!”远在北方的亚述地区,雨水充足,无需浇灌,农田盐碱化不甚严重。但亚述王知道盐碱地的可怕后果,并以其为手段惩罚反叛的城市。阿达德尼腊瑞(前1307—1275年)和其子沙勒马那沙尔(前1274—1245年)都在铭文中声称:“我征服并摧毁了(敌)城后,把盐碱液播撒于其上。”苏美尔地区农田盐碱化还反映在当地的作物品种和单位面积产量上。在文明刚出现的乌鲁克文化遗物中,发现装小麦的容器和装大麦的差不多。当土地开始盐化后,不耐盐的小麦开始逐年减少。公元前2400年时的吉尔苏,小麦占16%,其余则是大麦。到约100年后的阿卡德时,小麦降到3%。据一乌尔第三王朝的文件,此时在吉尔苏的一块地中,小麦仅占1.86%。随后,在苏美尔地区,人民几乎不能种植不耐盐的小麦了。尽管大麦比较耐盐,但土地的盐化会减少它的产量。吉尔苏出土文献表明:约前2400年,大麦每公顷收2537公升,到前2100年,降至1460公升。约公元前1600年,吉尔苏城已完全被弃,土地已经严重盐化了。此时,其邻近的拉尔萨城的大麦产量仅为每公顷897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