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正常的血液指标是多少?
- 2、白细胞3年了一直3点多正常吗
- 3、血细胞的正常值及主要功能
- 4、血常规正常值范围
- 5、白细胞正常范围值是多少?
- 6、白细胞正常值是多少
- 7、什么是白细胞?
正常的血液指标是多少?
正常的血液指标如下:
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值
男:4.0×1012-5.3×10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12-5.0×10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12-5.3×10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2、血红蛋白测定(Hb)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3、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参考值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正常参考值:50-300×106个/L(50-300个/mm3)
6、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参考值:100×109-300×109个/L(10万-30万个/mm3)
7、出血时间测定(BT)正常参考值:纸片法——1-5min
8、凝血时间测定(CT)正常参考值:活化法——1.14-2.05min;试管法——4-12min
扩展资料:
医院的血液化验单上血液指标英文缩写:
1、红细胞的英文是Red bloodcell,简写为RBC;
2、白细胞的英文是Whitebloodcell,简写为WBC;
3、血红蛋白的英文是Hemoglobin,简写为HB;
4、血小板的英文是Platelet,简写为PLT.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血液指标
白细胞3年了一直3点多正常吗
白细胞3年了一直3点多正常吗
白细胞3年了一直3点多正常吗,白细胞,旧称白血球,血液中的一类细胞,也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如果白细胞低机体的抵抗力会下降,病毒细菌容易入侵就容易生病。以下分享白细胞3年了一直3点多正常吗?
白细胞3年了一直3点多正常吗1 白细胞检测的正常范围,不同的医院、不同的仪器可能有所不同。绝大多数的医院检测白细胞正常值范围都在4、0-10、0之间,因此如果白细胞的数值在3点多一般考虑是有白细胞减少的情况。引起白细胞减低的原因很多,首先要考虑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例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引起。
此外,药物也会引起白细胞减低,例如甲亢的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都可能出现白细胞减低的副作用。还有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或者病毒感染、结核病等都有可能出现白细胞减低的情况。因此如果检测白细胞3、3,就要考虑寻找引起白细胞减低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白细胞3年了一直3点多正常吗2 白细胞低的原因
1、白细胞减少症常见为血液病,发病年龄为任何年龄都有可能,不限制性别。临床上可以分为原因不明性和继续性两种情况,但是一般第一种为多见,第二种为化学因素,物流因素等药物导致。比如肿瘤化疗后,多种血液病。中医学里认为,白细胞的减少症与患者的心、肝、脾、肾脏都有关系。里面跟脾脏,肾脏尤其为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因此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肾脏。
2、感冒也会引起白细胞减少。血液系统疾病是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一些疾病也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骨髓造血停滞等,其特点是除了出现白细胞减少外,常常还同时合并有其他血细胞的减少,如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一般而言,白细胞轻度减少是没必要过度的担心的,前提是中性粒细胞不少于1、5×10^9/升,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也不易感染。
3、服用硫脲类药物治疗甲亢时,最严重的反应是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少数患者在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可出现白细胞减少;临床上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仅有乏力懒动,较重者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不振,偶有发热。如白细胞总数降至3×109/升,中性粒细胞低于35%以下者,应考虑停药或改用其他抗甲状腺药物。
白细胞低怎么办
注意饮食:避免生冷及不洁饮食以免消化系统感染,宜多样化平衡饮食。
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损害或白细胞减少的药物,如氯霉素、大剂量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新生霉素、二性霉素B、头抱菌素类和磺胺类药物等。
避免接触造成骨髓损害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在饮食方面的改善来增加白细胞,蜂王浆具有滋补、强壮、健脾的功效,尤其适宜癌症病人治疗后白细胞减少者食用。紫河车也有很好的补益强壮作用,能补气、养血、益精。但是紫河车这种属于大补的药物,小孩和年轻人吃的时候要注意,否则可能会因为“过补”导致流鼻血。
白细胞低的治疗方法
1、中医治疗 白细胞低的患者可以通过中医来进行治疗,服用中药促进白细胞的生成,并在膈俞、膏肓俞、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大椎、脾俞、肾俞、悬钟等穴位针灸,可以益气养血,滋阴助阳,辅助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2、西医治疗 白细胞减少可以也可以通过西医来治疗,可以服用维生素B6、利血生治疗各种粒细胞减少症;服用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脱氧核苷酸、康力龙等药物治疗因抗癌药、放疗或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 另外,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促进骨髓释放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可以帮助治疗因免疫因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白细胞3年了一直3点多正常吗3 白细胞低的原因
正常人的血细胞数目是4000-10000/μL(微升),其中中性粒细胞占0、50~0、70,嗜酸性粒细胞占0、005~0、05,嗜碱性粒细胞占0、005~0、01,单核细胞占0、03~0、08,淋巴细胞占0、20~0、40。
1、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性肝炎,寄生虫感染,如疟疾等。
2、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不增多型白血病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抗体导致的白细胞减少。
4、理化损伤及药物反应,如苯及其衍生物引起的放射线损伤,化学品中毒,如氯霉素,保泰松,抗癌药等引起的各种反应。
5、其他,如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治疗建议对症治疗,也可服用中药调理。
当然,这些疾病的.诊断都还需患者进一步检查,特别是肾病患者更需进行肾功能检查确诊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白细胞正常值范围
说到白细胞的变化首先是数量的变化。正常人白细胞总数在(4、0~10、0)×10^9/L。其实在这个数值上下0、5×10^9/L,也可考虑大致正常,因为这和人们的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成年男女一般都在这个范围内,且性别之间没有太大不同,但是儿童和婴幼儿则完全不同。
新生儿出生时白细胞数量可达到(15~20)×10^9/L,在随后的一周中可降至15×10^9/L左右,在2岁以内可达到(10~12)×10^9/L,在5岁以下儿童也往往高于成人水平,平均值在8×10^9/L左右,以后随着年龄的长大,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1、单位:个/升(个/L)
2、正常值范围:(单位为10个/L)
⑴成人为(4、0-10、0)×10^9个/L
⑵新生儿为(15-20)×10^9个/L
⑶6个月到2岁为(11-12)×10^9个/L
⑷4到14岁为8×10^9个/L
⑸儿童(5、0-12、0)×10^9/L
每日不同的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下,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是有较大范围变化的。当每微升超过10000个时,称为白细胞增多;而每微升少于4000个时,则称为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低怎么治疗
1、首先应仔细查找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因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药。
2、促白细胞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种类较多,但疗效均难以确定。如维生素B6、利血生可用于各种粒细胞减少症,对由于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脱氧核苷酸、康力龙等对抗癌药、放疗或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较好疗效。
在病因治疗同时,对上述药物可选择其中1-2种,服用4-6周,观察是否有使白细胞回升效果,切勿认为药物越多越好,而同时使用数种药物。
3、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促进骨髓释放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当粒细胞减少是因为免疫因素引起,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时,有较好且持久的疗效。
血细胞的正常值及主要功能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新生儿:6.0~7.0 ×10的12次方/L(600万-70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或HG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DC)英文缩写 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N 0.3 ~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 ~0.05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 ~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 0.005~0.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B 0.00 ~0.01 (0~1%) 淋巴细胞L 0.20 ~0.40 (20%-40%) 单核细胞M 0.03 ~0.08 (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 血常规
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 ×10的9次方/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血常规检查与仪器和性别年龄有关。红细胞计数RBC(3.5~5.0)×1012/L,血红蛋白女性110~150g/L,白细胞成人(4.0~10.0)×109/L。血小板(100~300)×109/L。
红细胞: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
白细胞:主要扮演了免疫的角色,当病菌侵入人体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血小板: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血细胞和血小板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并有相对稳定的数量。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每个细胞必须根据体积大小,核浆比例,核的形状,核染色质的结构、核仁的有无,胞浆颜色及胞浆内颗粒的性质,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不能凭一,两种特点下结论。
2、各系统血细胞的原始阶段,形态极为相似,虽有各自的特点,但鉴别非常困难。此时应寻找与该细胞相似而又较成熟的早期幼稚细胞进行比较。因细胞越成熟其特点越多,越容易辨认。
3、为工作方便,根据一定的特点人为地将各个 血细胞系统分为若干阶段,因此有些细胞可能兼有上下两阶段的某些特点,即所谓过渡形式,这种情况一般将细胞划分在较晚的阶段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血细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血常规正常值
血常规正常值范围
血常规主要检测指标有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具体如下:
1、白细胞计数正常值是(4-10)×10^9个/L,正常情况白天和晚上数值会有所波动,特别是运动后会轻度升高,是正常生理变化;
2、红细胞计数在男性、女性和新生儿中正常范围不一样,男性是(4-5.5)×10^12个/L,女性(3.5-5.0)×10^12个/L,新生儿(6.0-7.0)×10^12个/L;
3、血红蛋白浓度测定,在男性、女性和新生儿正常范围也不一样,男性范围为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血红蛋白浓度检测结果是临床诊断贫血主要指标,也是体检血常规检测项目之一,如果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00g/L临床判定为轻度贫血;低于50g/L判定为重度贫血,需要输血治疗;
4、血小板正常值范围在(100-300)×10^9个/L,血小板是体内凝血功能好坏检测指标之一,血小板增多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低于100×10^9个/L,临床上判定为血小板轻度减少,这时病人会出现皮下出血,如皮肤出现紫色和黑色小方块,如果低于50×10^9个/L,临床上判定为血小板重度减少,严重时会造成体内大出血,需要及时进行输注血小板治疗
你好:
鉴于您的问题不是很详细,我只好列举答案了,希望对您有帮助~~
血液常规检查涉及的数据有:
A、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红细胞正常值:
男性为4.0~5.5×10 /L
女性为3.5~5.0×10 /L
B、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10~115g/L
C、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 /L
D、血小板(PLT)在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正常值为100~300×10 /L。
白细胞正常范围值是多少?
白细胞旧称白血球。
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成人 (4.0~10.0)×109/L; 儿童 (5.0~12.0 )×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白细胞正常值是多少
您好!
白细胞旧称白血球。血液中的一类细胞。白细胞也通常被成为免疫细胞。人体和动物血液中的无色细胞。有核细胞,能作变形运动。白细胞一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组织迁移到血管内。因此,白细胞除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
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成人 (4.0~10.0)×109/L; 儿童 (5.0~12.0 )×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白细胞减少常见于服用镇痛药、磺胺类药物,病毒感染,免疫系统衰弱,放化疗的影响。
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成人 (4.0~10.0)×109/L; 儿童 (5.0~12.0 )×109/L; 新生儿(15.0~20.0)×109/L。其中109指的是10的9次方。
什么是白细胞?
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毒。
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白细胞(英文名: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简称:WBC),旧称白血球。血液中的一类细胞。根据白细胞的细胞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可将其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前者常简称为粒细胞,根据其特殊颗粒的染色特性,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也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血细胞中体积比较大、数量比较少。具有细胞核。其主要作用是吞噬细菌、防御疾病。
正常成人血液中的白细胞数目为4.0×10的九次方到10×10的九次方每升。婴幼儿稍高于成人。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白细胞,又称白血球,是血液中重要的细胞成分,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5种类型。白细胞计数是属于血常规?的一个项目,该检查的来源是血液,主要用于排查疾病有:急性感染、白血病?、急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值是多少?
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值是成人3.5-9.5×109/L(3500-9500/mm3),婴儿15.0-20.0×109/L(15000-20000/mm3),儿童5.0-12.0×109/L(5000-12000/mm3)。
由于仪器精度的不同,或者是实验室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实际生活中不同医疗机构出具的化验单参考值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
什么样的结果提示白细胞计数异常?
白细胞计数成人的正常范围值为3.5-9.5×109/L,婴儿的正常范围值为15.0-20.0×109/L,儿童的正常范围值为5.0-12.0×109/L。超出正常范围均提示白细胞计数检查异常。白细胞计数成人低于3.5×109/L或高于9.5×109/L;婴儿低于15.0×109/L或高于20.0×109/L;儿童低于5.0×109/L或高于12.0×109/L,均提示白细胞计数检查异常。其中,白细胞计数低于2.0×109/L或高于30.0×109/L则为危急值。
偏高提示急性感染,急性出血,白血病,创伤?、烧伤?引起的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等可能。
偏低提示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疟疾?、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