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副其实什么意思解释清楚,名副其实是什么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09 16:28:53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名副其实的意思是什么?

名副其实的意思是: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
名副其实:[ míng fù qí shí ]
详细解释
1. 【解释】: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2. 【出自】: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3. 【示例】:而况教育能不能~,还是个不能便下断语的问题。 ◎叶圣陶《桥上》
4.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拓展资料:1、济南真是名副其实的泉城。
2、他们一定得与英国名副其实的优秀作家比个高低。
3、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老师,诲人不倦,兢兢业业。
4、听了他的演奏,感觉他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音乐家。
5、他做的诗清新脱俗,他诗仙的美名名副其实。
名副其实
míng fù qí shí
?
释义?
名声或名称与实际相符合。#语本《后汉书.卷七○.郑孔荀列传.孔融》。
参考:?名实相副,?名实相符,?名实相称,?名符其实近义:?名下无虚,?名不虚传反义:?名不副实,?有名无实,?名过其实,?徒有其名
典源说明?
「名副其实」原作「名实相副」。据《后汉书.卷七○.郑孔荀列传.孔融》载,东汉末建安年间,曹操东征西讨,战功彪炳,权势极大,但恃才傲物的孔融却对他多所非议,常常针对时政上书给曹操,一点也不客气。日子久了,曹操对他也有点不满,然因孔融在外的名声崇高,只得隐忍下来。郗(chī)虑为附和曹操,便上奏请免孔融的官职,二人于是有了心结,彼此互相仇恨。而在此时,曹操写了一封信给孔融,要化解他和郗虑之间的怨仇。说他们本来交情很好,结果因为一点小事而互相陷害,实在是不值得。以前两人互相欣赏,惺惺相惜,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呢?希望他们能重修旧好。曹操信中提到,孔融曾盛赞郗虑的学识,说他的学问是「名实相副」,和传闻中的一样好,绝不虚假。后来「名副其实」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名声或名称与实际相符合。
典源?
《后汉书.卷七○.郑孔荀列传.孔融》1>
操故书激厉融曰:「盖闻唐虞之朝,有克让之臣,故麟凤来而颂声作也。……昔廉、蔺小国之臣,犹能相下;寇、贾仓卒武夫,屈节崇好;光武不问伯升之怨;齐侯不疑射钩之虏。夫立大操者,岂累细故哉!往闻二君有执法之平,以为小介,当收旧好;而怨毒渐积,志相危害,闻之怃然,中夜而起。昔国家东迁,文举2>盛叹鸿豫3>名实相副,综达经学,出于郑玄4>,又明《司马法》5>,鸿豫亦称文举奇逸博闻,诚怪今者与始相违。孤与文举既非旧好,又于鸿豫亦无恩纪,然愿人之相美,不乐人之相伤,是以区区思协欢好。又知二君群小所构,孤为人臣,进不能风化海内,退不能建德和人,然抚养战士,杀身为国,破浮华交会之徒,计有余矣。」
注解:典故或见于晋.鱼豢《魏略》。文举:孔融(西元153~208),字文举,东汉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有俊才,为建安七子之一,拜大中大夫,后为曹操所杀。鸿豫:郗(chī)虑,字鸿豫,东汉高平人,生卒年不详。少受学于郑玄,官至御史大夫。与孔融相处不睦,曹操曾以书和解之。后操对融嫌忌益深,郗虑上奏构成其罪,融与其妻儿均被诛。郑玄:西元127~200,字康成,东汉高密人。为经学大家,笺注《诗经》、《周礼》、《仪礼》、《礼记》等书,为汉学家所尊。《司马法》:战国时,齐威王命诸臣集古代兵法而成的兵书。
名副其实
名副其实的意思是: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
名副其实:[ míng fù qí shí ]
详细解释
1. 【解释】: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2. 【出自】: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3. 【示例】:而况教育能不能~,还是个不能便下断语的问题。 ◎叶圣陶《桥上》
4.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拓展资料:
1、济南真是名副其实的泉城。
2、他们一定得与英国名副其实的优秀作家比个高低。
3、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老师,诲人不倦,兢兢业业。
4、听了他的演奏,感觉他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音乐家。
5、他做的诗清新脱俗,他诗仙的美名名副其实。
名副其实的意思是: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
?
名副其实:[ míng fù qí shí ]
详细解释
1. 【解释】: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2. 【出自】: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3. 【示例】:而况教育能不能~,还是个不能便下断语的问题。 ◎叶圣陶《桥上》
4.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拓展资料:
1、济南真是名副其实的泉城。
2、他们一定得与英国名副其实的优秀作家比个高低。
3、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老师,诲人不倦,兢兢业业。
4、听了他的演奏,感觉他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音乐家。
5、他做的诗清新脱俗,他诗仙的美名名副其实
名副其实的意思是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
1、出处
出自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2、释义
您修身养性,水流声本州,忠诚能成绩,为后世美谈,名实相符,超过别人很远。
3、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名符其实
1、意思是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2、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名义和实际相符。
3、成语出处
茅盾《全运会印象》:“那边的国术场还有一个老头子穿了长衫舞刀,这在中年太太之流看来,还不是名符其实的大杂耍么?“
反义词
名不副实
1、意思是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2、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定语;指空有虚名。
名副其实的意思是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
1、出处
出自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2、释义
您修身养性,水流声本州,忠诚能成绩,为后世美谈,名实相符,超过别人很远。
3、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名符其实
1、意思是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2、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名义和实际相符。
3、成语出处
茅盾《全运会印象》:“那边的国术场还有一个老头子穿了长衫舞刀,这在中年太太之流看来,还不是名符其实的大杂耍么?“
反义词
名不副实
1、意思是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2、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定语;指空有虚名。

名副其实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声名与实际状况相吻合,相匹配,一般用来形容现实状况与身份地位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名副其实
【拼音】:míng fù qí shí
【解释】: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出处】: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示例】:而况教育能不能~,还是个不能便下断语的问题。 ★叶圣陶《桥上》
【近义词】:名符其实
【反义词】:名不副实
【歇后语】:诸葛亮当军师;寇准抱块清官匾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名义和实际相符

名副其实的意思是什么?

名副其实
[成语解释]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典故出处]汉·曹操《与王修书》:“为世美谈,名实相符。”
译文:为世间的美好谈论,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近义词]名符其实
[反义词]名不副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近义词:名符其实
[成语解释]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同“名副其实”。
[典故出处]当代·茅盾《全运会印象》:“还不是名符其实的‘大杂耍’么?”
[近义词]名副其实
[反义词]名不副实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名义和实际相符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现代

名副其实是什么意思?请问

【成语】名副其实
【拼音】míng


shí
【解释】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副,符合。实:实际。
【出处】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示例】而况教育能不能~,还是个不能便下断语的问题。
◎叶圣陶《桥上》
【近义词】名符其实
【反义词】名不副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名副其实
(
míng


shí
)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身后赠谥曰'恭'曰'毅',洵名副其实矣。”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浩然《艳阳天》第103章:“他觉得,这次割麦子~的是收获胜利果实。”
近义词
名符其实
反义词
名不副实

名副其实的意思解释,名副其实的意思是什么(最佳答案)

1."名副其实的意思,“名副其实”是汉语成语,意思是:名声或名称和实际相符合,褒义词。
2.名副其实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
3.例如:听了他的演奏,感觉他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音乐家。

名副其实的意思是什么?

名副其实就是指德行和才能与名望、名声相符合,盛名之下无虚士也是这个意思。指名声或名称与实际相符合。
名副其实,汉语成语,拼音为míngfùqíshí,意思是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出自《与王修书》。
【近义词】名符其实
【反义词】名不副实
1、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2、示例
而况教育能不能~,还是个不能便下断语的问题。
扩展资料
名符其实,汉语成语,拼音是míngfúqíshí,意思是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出自《全运会印象》。
【近义词】:名副其实
【反义词】:名不副实
1、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名义和实际相符。
2、示例
只是做官要做得名符其实,官派十足,那就不容易了。★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名副其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名符其实

名副其实的意思是什么 名副其实释义

1、名副其实,汉语成语,拼音为míng fù qí shí,意思是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出自《与王修书》。

2、成语辨析

【近义词】名符其实

【反义词】名不副实

3、成语出处

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名副其实是什么意思?

名副其实 ( míng fù qí shí )
解 释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出 处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身后赠谥曰'恭'曰'毅',洵名副其实矣。”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 例 浩然《艳阳天》第103章:“他觉得,这次割麦子~的是收获胜利果实。”
近义词 名符其实
反义词 名不副实
歇后语 诸葛亮当军师;寇准抱块清官匾
名副其实 ( míng fù qí shí )
解 释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出 处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身后赠谥曰'恭'曰'毅',洵名副其实矣。”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 例 浩然《艳阳天》第103章:“他觉得,这次割麦子~的是收获胜利果实。”
近义词 名符其实
反义词 名不副实
歇后语 诸葛亮当军师;寇准抱块清官匾


Real ( M Ng F Q SH ) that match the reputation or the nominal and real. Source of Qing Chen kangqi the sixth volume of the lang Qian Ji smell : " Behind giving said' congratulations' inst' yi' truly is." predicate type of usage? 9
名副其实 ( míng fù qí shí )
解 释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出 处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身后赠谥曰'恭'曰'毅',洵名副其实矣。”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名副其实的意思是: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读音:[ míng fù qí shí ]
详细解释
1. 【解释】: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2. 【出自】: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3. 【示例】:而况教育能不能~,还是个不能便下断语的问题。 ◎叶圣陶《桥上》
4.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表里如一, 名符其实 ,名不虚传, 货真价实, 老婆当军
反义词:徒负虚名, 声闻过情 ,空洞无物 ,名存实亡 ,叶公好龙
造句:
1、毛主席是我们近代名副其实的最伟大的领导人。
2、这是一块令人惊诧不已的未知领域,它可以引导你进入名副其实的奇妙乐园。
3、济南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泉城。
4、我们发现我们在名副其实的仙境中。
5、从他的态度来看,他是个名副其实的绅士。
6、这部机器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省时装置。
7、英国哲人科学家皮尔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历史学家。
8、正如我听说的,你们是名副其实的勇士。
9、现在,一次名副其实的联谊晚会正在楼下进行。
名副其实的意思是: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读音:[ míng fù qí shí ]
详细解释
1. 【解释】: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2. 【出自】: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3. 【示例】:而况教育能不能~,还是个不能便下断语的问题。 ◎叶圣陶《桥上》
4.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表里如一, 名符其实 ,名不虚传, 货真价实, 老婆当军
反义词:徒负虚名, 声闻过情 ,空洞无物 ,名存实亡 ,叶公好龙
造句:
1、毛主席是我们近代名副其实的最伟大的领导人。
2、这是一块令人惊诧不已的未知领域,它可以引导你进入名副其实的奇妙乐园。
3、济南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泉城。
4、我们发现我们在名副其实的仙境中。
5、从他的态度来看,他是个名副其实的绅士。
6、这部机器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省时装置。
7、英国哲人科学家皮尔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历史学家。
8、正如我听说的,你们是名副其实的勇士。
9、现在,一次名副其实的联谊晚会正在楼下进行。
10、听了他的演奏,感觉他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