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惶失措,惊惶失措是什么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09 19:19:58 浏览1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惊惶失措的拼音?

惊惶失措
[jīng huáng shī cuò]
na.be thrown into a panic
网络consternation; to lose head from fear; to be taken aback
汉英
网络释义
na. 1.be thrown into a panic; be frightened out of one's wits [senses]; be in a state of panic; be lost in astonishment; be seized with panic; be struck all of a heap; be struck with dismay; be terrified and flustered; like a duck in a thunder storm; lose one's presence of mind
例句
释义:全部,be thrown into a panic,consternation,to lose head from fear,to be taken aback
1.As if moved by a single thought, they tried out in dismay and grief.仿佛被一种单纯的思想所促使,他们惊惶失措,高声哀叫。
2.I knew, therefore, that there was no reason to panic, as my future was secure even if inflation increased or a recession occurred.因此,我知道没有理由惊惶失措,即使是通货膨胀或者出现经济衰退,我的将来也是有保障的。
3.forgive my servants , " he said , " for a terror i cannot blame them for ; from being suspected they have become suspicious .“请原谅我的仆人这种惊惶失措的样子,”他说,“他们因为受到猜疑,所以就特别多疑了。”
4.The young madam was disconcerted to discover that she was being watched.这位年青的太太发现有人在监视她,便惊惶失措。

惊慌失措的意思_惊慌失措的反义词_惊慌失措造句

惊慌失措[jīng huāng shī cu]
【解释】: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自】:《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含贬义
【近义词】:惊惶失措、张皇失措
【反义词】:泰然自若、谈笑自若、处处泰然
惊慌失措造句:
1、听到警报器响,人群惊慌失措。
2、由于对苏联的意图纠缠不清,使得西方在缓和时期沾沾自喜,在危机时期又惊慌失措。
3、她的惊慌失措可能会破坏整个计划。
4、当戏院著火时,惊慌失措的群众冲向门口。
5、无论有什么事发生,都不要惊慌失措。
6、先生,我们不要惊慌失措,大局还未定呢等一下,等一下。
7、你无需惊慌失措关于不知如何告知你的猫你的好事已迟。
8、喝倒彩使演员们惊慌失措。
9、她现在惊慌失措地环顾四周像在找什么东西似的。
10、他的双亲因他的沉默而感到惊慌失措。
11、他通过了那次测验,这倒弄得那些人惊慌失措。
12、孩子一病,她惊慌失措,但又希望孩子生病。
13、世界股票市场的反应不是惊慌失措,而是鼓掌欢庆。
14、妻子以为她丈夫被绑架了,惊慌失措。
15、一听到门外有轻轻的脚步声,她惊慌失措。
16、我不敢惊动全家,把大家搞得惊慌失措。
17、黄金市场是惊慌失措的人们光顾的市场。
18、那年轻姑娘有点惊慌失措地站起来。 别害怕, 他说。
19、他因发现自己遗失护照而感到惊慌失措。
20、我先问问他要干吗, 我惊慌失措地说。
21、他可以宽恕突然发作的歇斯底里,惊慌失措,恶劣的莫名其妙的动作,各种各样的失误。
22、我意思是,我惊慌失措我压根没想到真的发生了。
张皇失措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 【中文】:张皇失措
【读音】:zhāng hung shī cu
【正音】:措;不能读成chu。
【辨形】:失;不能写成夫。
【张皇失措的意思】: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形容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是好。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毕竟是贼人胆虚,终不免失魂落魄,张皇失措。
【近义词】:仓皇失措、惊慌失措、手足无措
【反义词】:泰然自若、从容不迫、安之若素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张皇失措造句】
1、牧羊人如果不守时,羊群就会张皇失措,乱不成群。村上春树《图书馆奇谈》
2、人潮汹涌,我怕你寻我不见的张皇失措。
3、不管风浪再大,他永远不会张皇失措。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4、你说你喜欢雨,却在雨来时打了伞,你说你喜欢风,却在风来时关了窗,以至于你说你喜欢我时我张皇失措。
5、在考试遇到自己不会的题,难免会张皇失措。
6、八路军出其不意的反击,使敌人有些张皇失措。
7、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妈妈回来了,他张皇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
8、上课我在玩手机,老师突然看见走了过来,我张皇失措的吧手机递给了同桌。
9、外面的声音震耳欲聋,让张皇失措。
10、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难免有点张皇失措。
11、他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张皇失措。
12、面对突如其来的表白,我张皇失措。
13、看着地震中张皇失措的人们,大家都十分的难过。
张皇失措的意思_张皇失措造句 张皇失措[zhāng hung shī cu]
【解释】: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自】:清采蘅子《虫鸣漫录》:遍索新郎不得,合家大噪,远近寻觅,廪生与表妹亦张皇失措。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惊慌失措、张惶失措
张皇失措造句:
1、遍索新郎不得,合家大噪,远近寻觅,廪生与表妹亦张皇失措。
2、一场秋雨一场凉。我刚走出家门就不禁打了个寒噤。门口上过来嬉戏的麻雀被开门声惊吓,张皇失措地逃离。
3、面对这样的爱,我总是心疼的张皇失措。
4、你看他胁肩谄笑,趋前退后,张皇失措。
5、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妈妈回来了,他张皇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
6、洪水来了,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肩膀,大家惊慌失措,以至有人被水淹死。
7、当同学在操场摔倒时,他大哭大叫,使我张皇失措。
8、在考试遇到自己不会的题,难免会张皇失措。
9、不管风浪多大,他也不会张皇失措的。
10、突如其来的事故让大家张皇失措。
11、说是疯狂也罢,愚顽也好,为了忘却而自欺欺人的借口,张皇失措地也掩盖不了那些燃烧着的挣扎,不可避免地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这样那样的痕迹。
12、溺水者往往张皇失措,会死命抓住一切能够得到的东西,包括拯救者。
13、老头子越是张皇失措,船却越是开不动。
14、八路军出其不意的反击,使敌人有些张皇失措。
15、他带着张皇失措的神情回到他们聚集的房间。
16、趁他张皇失措的当儿,她急忙走开,三步并作两步地登上画室的楼梯。
17、当人们把罗斯托夫引见给玛丽亚公爵小姐的时候,她正张皇失措,浑身无力地坐在大厅里。
18、没有找到他留在那里的人,他带着张皇失措的神情回到他们聚集的房间。
19、他有点张皇失措,最后他和当地耳鼻喉科专家商议,专家给他作药物治疗,但没有告诉他很可能对听力产生负作用。
惊惶失措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 【中文】:惊惶失措
【读音】:jīng hung shī cu
【正音】:惊;不能读成ling。
【辨形】:惊;不能写成凉。
【惊惶失措的意思】:惊恐慌乱,不知怎样办才好。
【出处】:《北齐书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近义词】:举止失措、仓皇失措
【反义词】:泰然自若、安之若素
【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惊惶失措造句】
1、老师突然的问话让我惊惶失措。
2、窗外的商场突然着起了大火,很多人惊惶失措的大叫乱跑。
3、父亲突然间病倒了,全家人都惊惶失措。
4、你走在我后面,我都能惊惶失措的忘了走路的姿势。
5、整个世界都惊惶失措,只有我故作镇定。
6、一辈子,一直走;仔细,惶恐。我知道,你如同我一般,越是仔细地走,越是惊惶失措。
7、如果我不见了,你会不会惊惶失措的怕失去我?
8、记忆被风吹散,我惊惶失措却拾不回来。
9、当真正的爱情来临时,你会有些惊惶失措。
10、当好事降临,不用得意忘形。当坏事来袭,不可以惊惶失措。黄桐《人生总要慢慢熬》
11、说分手的人可以笑得洒脱,听分手的人却要惊惶失措。
12、弱者的惊惶失措,往往会刺激起掠食者的攻击冲动。沈石溪《骆驼王子》
13、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惊惶失措,兵荒马乱。
14、在你面前我却幼稚的像个小孩,竟然会惊惶失措到口齿不清。
15、在我说出怀孕,在他惊惶失措的那一刻,我的爱情就彻底地死了辛夷坞《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16、有时候我们害怕告白失败之后的落寞,更担心被人告白之后的惊惶失措。
17、如果你被捅了两刀,不要惊惶失措平静下来拿出笔写遗嘱或什么都不干。
18、她就像一只从窗户误闯入的小鸟,惊惶失措,四处乱撞,就这样成了囚鸟。
19、那些安慰别人头头是道,轮到自己出了一点问题就惊惶失措的人,一定很逊吧。
20、没出事时麻痹大意,出事后惊惶失措,造成损失后急于弥补;骗子抓住了人性的弱点,轻易得手。
21、在最惊惶失措的时候遇见风华无双的他,从此,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深刻了流年,铭记了一生。
22、总是选择伤害别人来保全自己,虽然明知道不对,可是惊惶失措的时候身体已做了选择。
23、遇到比自己强的对手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取胜。 一是让对方轻敌大意,二是让对方惊惶失措。
24、那年夏日,你告诉我你爱淋雨,从此一人便两人;今年夏天,大雨滂沱,我惊惶失措再寻不到你的身影。
25、总以为,人这一生很长,当亲眼目睹一个鲜活活的生命在瞬间在你面前流逝,那种无力和惊惶失措,啊,真是。
26、铅笔永远画不出彩色世界,就像你永远猜不透我的心。游荡在黑白色的钢琴键上,像惊惶失措的那一抹灵魂。

惊惶失措是什么意思

【解释】: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自】:《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示例】:遇到危险情况,应该沉着冷静,不要~。
【近义词】:惊惶失措、张皇失措
【反义词】:泰然自若、谈笑自若、处处泰然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含贬义
惊慌失措的英文翻译
读音】jīng huáng shī cuò 【解释】 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处】 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读音】jīng huáng shī cuò 【解释】 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处】 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惊惶失措jīng huáng shī cuò 【解释】: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出自】:《北齐书·元
不知道怎么办
成语解释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成语出处 唐 李百药《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成语繁体 惊惶失措
成语简拼 jhsc
成语注音 ㄐㄧㄥ ㄏㄨㄤˊ ㄕㄧ ㄘㄨㄛˋ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 补充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惶,不能读作“huānɡ”。
成语辨形 惶,不能写作“煌”。
成语辨析 (一)惊惶失措和“惊慌失措”、“张皇失措”;都包含“慌张、举止失常”的意思。不同在于:“惊惶”、“惊慌”和“张皇”的意思不同。惊惶失措含有“恐惧”的内容;多用作书面语。“惊慌失措”和“张皇失措”都可与“从容镇静”相对;“惊慌失措”强调又惊又慌;常用于口语。“张皇失措”仅仅强调“慌”。
近 义 词 惊慌失措、手足无措、心慌意乱
反 义 词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不动声色
成语例子 遇到危险情况,应该沉着冷静,不要惊惶失措。
英语翻译 lose one's head
俄语翻译 растеряться от стрáха
其他语言 <法>être affolé de terreur
成语谜语 吓得没办法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期,北魏景穆帝的玄孙元晖业为人正直,十分有骨气。北魏被北齐所灭后,齐神武帝将魏孝武帝的皇后嫁给魏孝庄帝的侄子元韶。元晖业当着齐文宣帝痛骂元韶,被齐文宣帝下令处死,同时还有元孝友,孝友吓得惊惶失措。元晖业神色自若从容就义

惊惶失措什么意思 惊惶失措的意思简单介绍

1、惊惶失措,汉语成语,读音是jīng huáng shī cuò,意思是指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2、成语出处:《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3、近义词:惊慌失措、手足无措、心慌意乱。
4、反义词:镇定自若、从容不迫、不动声色。
5、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惊惶失措和惊慌失措哪个对

“惊惶失措”和“惊慌失措”都是对的。
1、惊惶失措
【拼音】jīng huáng shī cuò。
【基本释义】惶是指害怕。失措是指举止失去常态,不知该怎么办。形容因惊慌害怕而举止失常,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处】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2、惊慌失措
【拼音】jīng huāng shī cuò。
【基本释义】害怕紧张,以至不知所措、失去常态。
【出处】宋·曾肇《谢史成受朝奉郎表》:“养拙藏愚,久已逃于常宪;因人成事,兹复玷于异恩。逊避弗容,惊慌失措。”
惊惶失措造句
1、如遇意外情况,请大家镇定对待,切勿惊惶失措。
2、遇到危险情况要沉着应付,不要惊惶失措。
3、地震时,只觉天摇地动,所有人无不惊惶失措,抱头鼠窜。
4、在刑警队的围追堵截下,罪犯惊惶失措,落入包围圈。
5、敌人吃了败仗以后,成了惊弓之鸟,一遇风吹草动,就惊惶失措。
6、证人的话正中他的要害,他只觉得如芒刺在背,惊惶失措。
7、如有意外事故,应镇定些,千万不要惊惶失措。
8、一群惊惶失措的人们,从失火的旅馆中跑了出来。
9、这位年青的太太发现有人在监视她,便惊惶失措。
10、他小心翼翼地沿着突出的檐向那惊惶失措的男孩靠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惊慌失措百度百科-惊惶失措

惊惶失措的意思解释

惊惶失措描述某人在面临突发事件、困境或紧急情况时的一种极度紧张、不知所措的状态。
"惊惶失措"每个词语都有独特的意义。“惊惶”表示极度的惊慌和恐慌。当人们面对突发的危险、威胁或紧急情况时,常常会感到惊恐、不知所措。“失措”意味着失去对局势的控制和应对能力。当一个人因为意外情况而陷入混乱的状态,不知道该做什么或如何应对困境时,就可以形容他为"失措"。
因此,"惊惶失措"可以形容一个人在遇到令他感到突然恐慌或困惑的事情时,心理和行为上都出现了混乱、不知所措的状态。他可能会感到无助、焦虑、无法做出决策、无法思考清晰,甚至失去了正常的反应能力。这种状态常常发生在紧急情况下,例如突发的事故、灾难、意外事件,或者遭遇重大的个人困境,如失去亲人、面临工作挑战等。
此时,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压力可能变得无法控制,导致思维混乱、决策困难以及行为表现紊乱。总的来说,"惊惶失措"描述了一个人在突发紧急情况下,由于极度的惊慌和丧失对局势的控制而表现出的混乱状态。这个词语强调了人们在面临困境时可能遭受的极大压力和应对困难。
惊惶失措的近义词
1、慌乱无措:形容在紧急情况下,因为突发事件而陷入无法冷静应对的状态,思维混乱,不知所措。
2、惶恐不安:表示由于害怕、担忧或紧张而感到心神不安,内心迷茫和不安。
3、惊恐万分:形容在受到惊吓、吓到或受到威胁时,极度恐慌和害怕的心情。
4、呆若木鸡:形容因为突发事件、意外情况等而呆立不动、目瞪口呆,无法做出反应或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愿。

惊惶失措是什么意思

惊惶失措的意思是指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惊惶失措,汉语成语,拼音:jīng huáng shī cuò,意思是指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出自:《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成语典故:南北朝时期,北魏景穆帝的玄孙元晖业为人正直,十分有骨气。北魏被北齐所灭后,齐神武帝将魏孝武帝的皇后嫁给魏孝庄帝的侄子元韶。元晖业当着齐文宣帝痛骂元韶,被齐文宣帝下令处死,同时还有元孝友,孝友吓得惊惶失措。元晖业神色自若从容就义 。
分词解释:惶,汉语一级字,读作惶(huáng),部首是忄,本义指恐惧,惊慌。出自:惶,惶恐也。——《说文》。惶,惧也。——《广雅》。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史记·刺客列传》。
措,汉语一级字,读作cuò,其本意为放置,安放。操作:措,置也。——《说文》。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学之弗能,弗措也。——《礼记·中庸》。疏:学不至于能,不措置休废也。几致刑措。——《汉书·文帝纪》。师古曰:措,置也。民不犯法,无所刑也。
惊慌失措的影响:
1、思维混乱:当人们处于惊慌失措的状态时,他们的思维可能会变得混乱,无法清晰地思考或做出明智的决策。
2、情绪波动:惊慌失措会导致情绪波动,使人们感到焦虑、紧张、恐惧或不安。这些情绪状态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并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行为失常:在惊慌失措的状态下,人们可能会表现出不正常的行为,如慌乱、失措、无法集中注意力等。这些行为可能会对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如影响工作表现、人际关系等。
4、生理反应:惊慌失措还可能引起一些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出汗、手脚冰凉等。这些生理反应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惊惶失措的意思

惊慌失措的意思是: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一、出处:
《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二、近义词:
不知所措、张皇失措、不可终日、措手不及、六神无主、坐卧不安、猝不及防、心慌意乱、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仓皇失措、惶惶不可终日、战战兢兢、手忙脚乱、惊惶无措、怅然若失、忐忑不安、屁滚尿流、手足无措、目瞪口呆、惊惶失措、诚惶诚恐、提心吊胆、面不改色、临阵脱逃。
三、反义词:
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安之若素、临危不惧、从容不迫、不动声色、泰然处之、慢条斯理、处之泰然、安然若素。
例句:
1、我不敢惊动全家,把大家搞得惊慌失措。
2、他学别人惊慌失措的表情学得惟妙惟肖,我们都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3、就是大难临头,我也不会惊慌失措的。
4、你无需惊慌失措关于不知如何告知你的猫你的好事已迟。
5、妻子以为她丈夫被绑架了,惊慌失措。
6、无论有什么事发生,都不要惊慌失措。
7、在我军出其不意的袭击下,敌人惊慌失措,全部束手就擒了。
8、听到警报器响,人群惊慌失措。
9、老师突然的问话让我惊慌失措。
10、孩子一病,她惊慌失措,但又希望孩子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