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丹尼尔笛福还有哪些作品?
- 2、丹尼尔笛福简介(丹尼尔笛福简介50字)
- 3、丹尼尔·笛福是谁?
- 4、笛福被誉为什么
- 5、丹尼尔 笛福简介及作品 丹尼尔 笛福简介和他的作品
- 6、笛福的简介!!
- 7、丹尼尔·笛福简介
- 8、笛福是谁?
- 9、丹尼尔·笛福是谁?
- 10、丹尼尔笛福代表作有哪些?
丹尼尔笛福还有哪些作品?
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包括《鲁滨逊漂流记》、《杰克上校》、《辛格尔顿船长》和《大疫年日记》等。他的小说作品多采用流浪汉小说的结构形式,以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反映了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初期的繁荣和强烈的海外扩张意识。
1719年,丹尼尔笛福的处女作《鲁滨逊漂流记》(第一部)发表后大受欢迎。此后,陆续写了《鲁滨逊漂流记》续集和《辛格尔顿船长》等5部小说和多篇传记、游记。
1722年,出版了小说《杰克上校》、《大疫年日记》(又译作《瘟疫年记事》),其中,《杰克上校》讲述主人公当兵、被贩卖、成为种植园主等一系列经历,《大疫年日记》是一部以1664—1666年的“伦敦大瘟疫”为背景的小说。
丹尼尔笛福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英国小说之父”和“英国报纸之父”等。他创作的《鲁滨孙漂流记》《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摩尔·弗兰德斯》等小说,在艺术形式和艺术质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
丹尼尔笛福简介(丹尼尔笛福简介50字)
丹尼尔笛福简介丹尼尔·笛福,英国小说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出生于英国首都伦敦,父亲营屠宰业,因此转而选择了经商。他广泛游历,早年经营内衣、烟酒、羊毛织品、制砖业,曾到各国大陆经商。1684年,笛福与一个酒商的女儿结了婚,得到了女方家价值3700英镑的嫁妆。他招妻弟和妹夫作合伙人做起了小百货买卖。此外,还在欧洲范围内做生意,常做酒贸易来增加收入。不过,他在“喝醉人”的生意中遵循的是清教徒原则,反对买卖当时简直要淹没伦敦的杜松子酒和一般的烈性饮料。1685年笛福参加蒙茅斯公爵领导反对天主教国王的叛乱。1688年荷兰信奉新教的威廉率军登陆英国,继承英国王位,笛福参加了他的军队。1692年他经商破产,负债达17000镑,以后又屡屡失败,因而不得不用各种方法谋生。他曾充当政府的秘密情报员,设计过各种开发事业,同时从事写作。1698年他发表《论开发》,提倡筑公路,办银行,立破产法,设疯人院,办水火保险,征所得税,办女子学校等。1701年他发表一首讽刺诗《真正英国人》,认为没有纯种的英国人,反对贵族天主教势力,为外籍的信奉新教的威廉三世辩护。此诗连印9版。1702年发表政论《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用反讽手法,反对国教压迫不同教派人士,文笔巧妙,开始竟未被人识破是反对国教,后被发觉,受到罚款和坐牢的惩罚,入狱6个月,枷示3次,却被伦敦市民奉为英雄。在狱中他仿希腊诗人品达罗斯的颂歌体写了一首《立枷颂》,讽刺法律不公。1704年,丹尼尔·笛福为辉格党魁哈利办《评论》杂志,主要为哈利的英格兰——苏格兰联合政策争取支持。此后11年间他一直往来于英格兰、苏格兰之间,充当哈利及其继任者托利派戈多尔芬的秘密情报员,搜集舆论。在此期间,他又因写文章而短期入狱,但从未终止为辉格党当政。者搜集情报,办报,写文章。扩展资料:笛福接受了洛克的政治思想,反对专制,主张民权。当时英国的议会是上层社会的政客明争暗斗的场所,贿赂和种种肮脏手段公行。工人、农民和中小资产阶级根本没有代表。笛福主张人的基本权利是,任何人,包括国王、内阁与国会,都是不能够侵犯的,“英国人既不是国王的,也不会是国会的奴隶”。笛福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当时英国虽然没有像法国、西班牙那样在宗教信仰问题上极端专制,但是对国教以外的新教教派和天主教信徒也是有种种限制的。他是非国教的新教教徒,这种人多是中小资产阶级,他们要求合乎“革命原则”的政治体制,要求信仰自由。笛福是这派的代言人。他主张人民应受到较开明的教育,主张给妇女受教育的机会。总的看起来,笛福的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的思想的局限性也是很大。资产阶级在当时还是进步的阶级,还在进行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保守的贵族、地主不事生产,坐享巨额地租收入,资产阶级组织着规模日大的工商业推动了社会发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丹尼尔·笛福丹尼尔笛福简介50字丹尼尔·笛福,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小说之父”。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闻名于世,鲁滨逊也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模范,因此他被视作英国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中文名:丹尼尔·笛福外文名:Daniel·Defoe国籍:英国出生地:英国伦敦出生日期1660笛福的三部代表作笛福的代表作品有:《鲁滨孙漂流记》《辛格尔顿船长》《聋哑卜人坎贝尔传》《杰克上校》《摩尔?弗兰德斯》《大疫年日记》《彼得大帝纪》《罗克查娜》《新环球游记》《不列颠全岛纪游》《罗伯茨船长四次旅行记》《经商全书》《英国商业方略》《使伦敦成为世界最繁荣都市之道》《一个骑士的回忆录》笛福的名言有:1、醉汉是地狱的宠儿。2、美德藐视人间的一切讥嘲,清白愈受到诽谤身份愈高。3、一个要教育别人的人,最有效的办法是首先教育好自己。4、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若不是预先计算一下需要多少代价,若不是预先对自己的力量做一个正确的估计,那真是太愚蠢了。5、可见,我们一般人,非要亲眼看见更恶劣的环境,就无法理解原有环境的好处;非要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不懂得珍视自己原来享受到的东西。6、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7、只要有可能,人人都会成为暴君,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本性。8、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类的情感怎样变幻无常啊!我们今天所爱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恨的;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逃避的;我们今天所愿望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害怕的,甚至是胆战心惊的。9、我完全不顾父愿,甚至违抗父命,也全然不听母亲的恳求和朋友们的劝阻。我的这种天性,似乎注定了我未来不幸的命运。10、我们今天所爱的,常常是明天所恨的;今天所追求的,常常是明天所逃避的;我们今天所希冀的,常常是我们所害怕的,甚至会吓的胆战心惊。11、需要时好人也会变成恶棍。12、在不同的环境下,人的感情又怎样变幻无常啊!我们今天所爱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恨的;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逃避的;我们今天所希冀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害怕的,甚至会吓得胆战心惊。13、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14、假如你要尊重真理,就要预期在腹背受难。15、只要我还能划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还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鲁滨逊星期五真人图片是鲁滨逊的仆人,一个土著人。因为鲁滨逊发现那个土著人的那一天是在星期五。在鲁滨逊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一个忠实的奴仆。原来的星期五有吃人的习惯,鲁滨逊给他吃羊肉、面包,后来星期五不再有吃人的想法了;原来的星期五只会说土著语,鲁滨逊教他英语,后来星期五英语练得很熟练。扩展资料《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作者不仅对鲁滨逊的冒险经历与磨难作了扣人心弦的描述,更重要的,还在于作者作为一个具有典型新兴资产阶级意识的作家。在作品中把人的勤劳、勇敢、智慧和创造才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肯定了人的价值。他坚信,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有能力战胜困境、征服自然,并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
丹尼尔·笛福是谁?
丹尼尔·笛福(英语:Daniel Defoe,1660年5月6日—1731年4月24日),18世纪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丰富小说的奠基人,被称为欧洲的“小说之父”,“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英国报纸之父"和“现代新闻业之父”等。 [1]
其作品可读性强。信奉新教威廉三世。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中,乐观又勇敢的鲁滨逊通过努力,靠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困难,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勇于创新,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
笛福被誉为什么
笛福被誉为“欧洲的小说之父”和“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笛福是英国十八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全名叫做丹尼尔笛福,也因为笛福曾经撰写过非常多的新闻报道和政论,因而也有着“英国报纸之父”和“现代新闻业之父”的称号。
作为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笛福早期因为受家庭影响走向了经商的道路,后来因为做生意破产,为了谋生和还债,他不得不开始了办报和写作的道路。《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在1719发表的第一部小说作品,这部作品一经发表就受到了非常广泛的好评。
《鲁滨逊漂流记》这部成功的处女座正式为笛福打开了自己的小说创作道路,这部作品也成为了笛福的经典代表作品。之后,笛福也陆陆续续发表了非常多的小说作品,其中不乏佳作,例如《摩尔弗兰德斯》和《杰克上校》等就被因果文坛奉为了英国经典文学作品。
丹尼尔 笛福简介及作品 丹尼尔 笛福简介和他的作品
1、个人简介:
丹尼尔·笛福(1660~1731年),英国小说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出生于英国首都伦敦,父亲营屠宰业(一说是油烛商),因此转而选择了经商。他广泛游历,早年经营内衣、烟酒、羊毛织品、制砖业,曾到各国大陆经商。
2、作品介绍: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
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返回故乡。
笛福的简介!!
分类: 人文学科 >> 外国文学
解析: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年-1731年4月24日)英国小说家,新闻记者,小册子作者。其作品主要为个人通过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情节曲折,采用自述方式,可读性强。并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闻名于世,鲁滨逊也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因此他被视作英国小说的开创者之一。
生平
--------------------------------------------------------------------------------
笛福生于英国伦敦,本姓福(foe)。笛福后来在自己的姓前面加上听起来如同贵族的“de”的前缀,形成笛福(defoe)这一笔名。笛福的父亲詹姆斯·福从事屠宰业,双亲都是长老会教徒,不信仰英国国教,笛福自己也在长老会的学校里接受中等教育,但没有上过大学。笛福曾经从商,但是遭到失败,甚至于1692年破产。随后他为了谋生,干过各种工作,如 *** 的情报人员等,同时从事写作。1696年他成为了一家伦敦砖瓦厂的经理。
笛福不信仰英国国教,这使得他在政治上拥护信仰新教的威廉三世。1702年笛福发表了一本小册子《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用反讽手法猛烈抨击托利党当局迫害不同教派,被逮捕。经过审判,笛福被判入狱六个月,并从1703年7月31日起带枷 *** 三天。笛福则在狱中针锋相对写了诗歌《枷刑颂》。这使得在他 *** 过程中,民众将其当英雄看待,向他投来的不是石块而是鲜花,并且为他的健康干杯。辉格党首领罗伯特·哈利非常欣赏笛福的才华,在他干涉下,笛福获得了释放。哈利希望笛福办杂志以争取民众对自己的苏格兰-英格兰联合政策的支持。笛福在哈利支持下于1704年创办了《法国时事评论》。1708年哈利失势,笛福继续支持其继任者戈多尔芬直到1713年杂志中断。
1719年笛福根据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一部分经历和自己构思,完成了自己最著名的作品《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中文翻译为《鲁滨逊漂流记》。小说讲述一个在海难中逃生的水手在一个荒岛上通过自己智慧与勇气,战胜险恶的自然环境,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故事。小说大受欢迎,一年之内竟然出了四版。至今仍在被世界各地人阅读。笛福的其他主要小说作品有1720年完成的《辛格尔顿船长》和1722年的《摩尔·弗兰德斯》。笛福还写了大量小册子与新闻报道,1722年法国马赛发生瘟疫,笛福出版以1665年伦敦大瘟疫为内容的《大疫年纪事》,迎合了当时市民的关注,颇受欢迎。
主要作品
--------------------------------------------------------------------------------
《鲁滨逊漂流记》
《辛格尔顿船长》
《摩尔·弗兰德斯》
《大疫年日记》
丹尼尔·笛福简介
全名:丹尼尔·福尔职业:小说家
国籍:英语 为什么出名:最出名的是他的小说《鲁滨逊·克鲁索》。他是这部小说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因为他帮助这部小说在英国流行开来,他也是这部英国小说的创始人之一。作为一个多产多才多艺的作家,他写了500多本关于各种主题的书籍、小册子和期刊。
出生:1660年9月13日出生地:英国伦敦星号:处女座
死亡:4月24日,1731年(70岁)丹尼尔·笛福生活中的
事件1659-09-30罗宾逊·鲁滨逊·鲁滨逊·鲁滨逊遇险(根据丹尼尔·笛福的说法)1686-12-19罗宾逊·鲁滨逊·鲁滨逊在28年后离开了他的小岛(根据丹尼尔·笛福的说法)1703-07-31丹尼尔·笛福在出版了一本政治讽刺小册子后,因煽动性诽谤罪被放进了一个枕头里,但是被鲜花泼洒1719-04-25丹尼尔·笛福在Facebook上发表了《鲁滨逊漂流记》在Twitter上的分享著名小说家安东尼·伯吉斯夏洛特·勃朗特科尔特赫尔曼·赫斯詹姆斯·赫里奥特特里·普拉切特
笛福是谁?
丹尼尔·笛福(1660~1731年),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丰富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欧洲的“小说之父”,“英国小说之父”和“英国报纸之父"等。
其作品可读性强。信奉新教威廉三世。其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中,乐观又勇敢的鲁滨逊通过努力,靠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困难,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笛福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开始大规模发展的年代。1702年,他发表《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讽刺政府的宗教政策,因而被捕,并被判处枷示三次。
出狱后,从事编辑报刊,还写了不少政治、经济方面的小册子,因言论关系又曾三次被捕。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孙漂流记》的内容介绍:
鲁滨孙在一次航行中,不幸遇上了海难,整个船上只有他一个人幸存了下来,而他漂流到了一个荒岛上。鲁滨逊在这个荒岛上种庄稼、盖房子,历尽了磨难,生存下来。
但想回人间的心切,使他着迷般地只想如何走出这个鬼地方,经过一次次的努力与失败,终于,他在1868年回到了阔别28年的祖国。
人物介绍:
1、鲁滨逊
鲁宾逊·克鲁索乘船离家出走后,先是被海盗袭击,又在巴西开了一个种植园。后来,他在委内瑞拉的奥利诺科河口遭遇船难,成为唯一的幸存者。
他游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岛屿上,靠从附近的一些沉船上的残骸中捡工具和生活用品建造了一个舒适的家。后来食人者袭击了这个小岛。
在他们准备吃掉一个年轻野人的时候,克鲁索救下了他并给他起名叫星期五,这个野人成了他忠实的仆人。后来他们被救,克鲁索把星期五带回了英格兰。
2、星期五
他就是星期五(星期五是鲁滨逊用救起他的日期命以的名字),最后是他把鲁滨逊救回祖国,是他把鲁滨逊叫醒的。是鲁滨逊的仆人和好友,在电影中最后被奴隶贩子射杀。
但在原著中,他和鲁滨逊一起回到了英国。星期五是鲁滨逊在孤岛独自生活25年之后救下的一个野人,是鲁滨逊后来逃离孤岛希望的一个缩影。鲁滨逊教会他英语,与他聊天。
笛福通过塑造星期五这个人物,重在《鲁滨逊漂流记》的宗教色彩。鲁滨逊的生存环境,与自然为伴,与山水林木相守,孤独的生活形成某种宗教隐修的环境,迫使他和自我、和自然及神对话。
星期五的加入就像“救世主”为他走出荒岛融入社会有很好的基础。在《鲁滨孙漂流续记》中,星期五在和土著谈判时,被土著射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滨孙漂流记
丹尼尔·笛福是谁?
丹尼尔·笛福(1660~1731年),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丰富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欧洲的“小说之父”,“英国小说之父”和“英国报纸之父"等。
笛福在59岁时开始写作小说。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发表,大受欢迎,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资产者的形象,在欧洲小说史上是一项创举。同年又出版了续篇。
1720年又写了《鲁滨逊的沉思集》。此后,他写了几部小说:《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等。
此外他还写了若干部传记,如《聋哑卜人坎贝尔传》《彼得大帝纪》,几部国内外游记,如《新环球游记》《罗伯茨船长四次旅行记》等。他的小说以《鲁滨逊漂流记》流传最广,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
据说笛福曾与26家杂志有联系,有人称他为“现代新闻报道之父”。他的作品,包括大量政论册子,共达250种,无一不是投合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写城市中产阶级感兴趣和关心的问题。
如《维尔夫人显灵纪实》(1706年),对一个流行的鬼故事作了逼真的报道;《瘟疫年纪事》(1722年),写1665年伦敦大瘟疫,把这场鼠疫的发生、传播,它引起的恐怖和人心惶惶,以及死亡数字、逃疫的景况写得如身临其境。
当时法国马赛鼠疫流行,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笛福的作品满足了市民对鼠疫的好奇心。
扩展资料:
《鲁滨逊漂流记》的创作背景:
笛福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开始大规模发展的年代。1702年,他发表《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讽刺政府的宗教政策,因而被捕,并被判处枷示三次。
出狱后,从事编辑报刊,还写了不少政治、经济方面的小册子,因言论关系又曾三次被捕。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这部小说是以亚历山大·赛尔柯克在荒岛上的真实经历为原型的。据当时英国杂志报导:1704年4月,赛尔柯克在海上叛变,被船长遗弃在距智利海岸900多公里的胡安一费尔南德斯群岛中的一个叫马萨捷尔的小岛上。
4年零4个月后被航海家发现而获救。那时,赛尔柯克已忘记了人的语言,完全变成了一个野人。笛福受这件事的启发,构思了鲁滨逊的故事。但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笛福从自己对时代的观感和感受出发,以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冒险进取精神和18世纪的殖民精神塑造了鲁滨逊这一形象。
丹尼尔笛福代表作有哪些?
丹尼尔笛福代表作有:
1、摩尔·弗兰德斯:
《摩尔·弗兰德斯》是《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笛福的另一部独特的杰作,被英国作家沃尔芙誉为“英国不多的伟大小说之一”,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书写,极具震撼力。
2、辛格顿船长:
《辛格顿船长》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写的一部以同名主人公航海冒险、开发荒岛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反映了英国殖民时期的生活,德和理想,发表后立即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读物。
3、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返回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