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空灵有禅意的诗句 十首空灵有禅意的诗句
- 2、十首禅意诗词,既有禅理,又有美意
- 3、禅意诗句
- 4、关于禅意的精点诗句
- 5、关于禅意的诗句50首
- 6、禅意诗词,经典十首
- 7、禅意诗词,经典十首
- 8、禅意的诗句有哪些?
- 9、描写禅意的诗句
空灵有禅意的诗句 十首空灵有禅意的诗句
1、赠沙门法和
晋-鸠摩罗什
心山育明德,流熏万由延。
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
2、赠融上人
唐-皎然
常爱西林寺,池中月出时。
芭蕉一片叶,书取寄吾师。
3、福在平常
宋-止庵守净
流水下山非有意, 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 铁树开花遍界春。
4、佛心无界
明-憨山德清
麝因香重身先死, 蚕因丝多命早亡;
世界从来多缺陷, 幻躯哪得免无常。
5、辨证融会
唐-无尽藏比丘尼
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过桃花下, 春在枝头已十分。
6、见性堂诗
韦骧之
由来迷悟尽真如,见性名堂亦漫书。
万变纷纷任交战,一心了了即安居。
槛花夭秀何能免,庭柏孤高自有余。
多谢前人为留意,使子聊得寓清虚。
7、酬晖上人秋夜独坐山亭有赠
唐—陈子昂
钟梵经行罢香床坐入禅,
岩庭交杂树石濑泻鸣泉。
水月心方寂云霞思独玄,
宁知人世里疲病苦攀缘。
8、自题画葡萄
宋-子温
曾向流沙取梵书,草龙珠帐满征途。
轻包短策难将带,记得西风月上初。
9、居天柱山
四野豁家庭,柴门夜不扃。
水边成半偈,月下了残经。
虽逐诸尘转,终归一念醒。
未知斯旨者,万役尽劳形。
10、感怀诗
行不等闲行,谁知去住情。
一餐犹未饱,万户勿聊生。
非道应难伏,空拳莫与争。
龙吟云起时,闲啸两三声。
十首禅意诗词,既有禅理,又有美意
十首禅意诗词,既有禅理,又有美意
《悟道诗》
宋.柴陵郁禅师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山居》
宋代 释志芝
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
夜晚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
《禅悦二首·其二》
清代.张问陶
门庭清妙即禅关,枉费黄金去买山;
只要心光如满月,在家还比出家闲。
《天童山溪上诗》
北宋.王安石
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
溪深树密无人处,惟有幽花渡水香。
《拨棹歌·其一》
唐.德诚禅师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六十年来狼藉》
宋·道济
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倒西壁。
于今收拾归去,依然水连天碧。
《示徒》
五代.南台守安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琴诗》
北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寒山月华白》
唐.寒山子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裁缝诗》
元. 石屋
手携刀尺走诸方,线去针来日日忙。
量尽前人长与短,自家长短几时量?
禅意诗句
有关禅意诗句如下: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菩提偈》
2.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布袋和尚《插秧偈》
3.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鸟窠《无题》
4.无为无事人,逍遥实快乐。——寒山《诗三百三首 其二四六》
5.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杜荀鹤《赠质上人》
6.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卢纶《宿澄上人院》
7.身闲始觉隳名是,心了方知苦行非。——皎然《山居示灵澈上人》
8.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围炉夜话·第七八则》
9.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10.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封神演义·第五回》
11.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无门慧开禅师《春有百花秋有月》
12.多少人来看明月,谁知倒被月明看。——释德聪《自题月轩》
13.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李商隐《北青萝》
14.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记·第七十四回》
15.安禅何须劳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杜荀鹤《悟空上人寺院夏日题诗》
16.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德诚《拨棹歌·其一》
17.问义天人接,无心世界闲。——王缙《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
18.量尽前人长与短,自家长短几时量?——石屋《裁缝诗》
19.门庭清妙即禅关,枉费黄金去买山。只要心光如满月,在家还比出家闲。——张问陶《禅悦》
20.人情若比初相识,到底终无怨恨心。——《醒世恒言·卷一》
关于禅意的精点诗句
1.有关禅意的诗句 1、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
2、最爱芳香何处,花落菩提深深,随缘即应,落花潋滟。
3、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花落菩提。
4、菩提树下三千怨,酒醒今朝换一钱。琅琊烟台亭雨月,怎堪琴瑟泪轻涎。
5、菩提洗净铅华梦,世间万象本为空。
6、试问菩提当何如?随缘随遇亦随风。
7、手捻菩提似念经,目中无物两耳空,
8、辛苦不为成佛道,只为菩提早日红。
9、菩提一步出世界,安忍娑婆无常心。如法随捻众数子,声声禅定皆净土。
1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由来无一物,何出惹尘埃。
11、我坐色空中,色空我独行。不劳菩提树,无月自空明。
12、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13、一个愿无量善缘,菩提心永不褪变。
14、本结菩提香火社,为嫌烦恼电泡身。不须惆怅从师去,先请西方作主人。
15、既悟莲花藏,须遗贝叶书。菩提无处所,文字本空虚。
16、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
17、识行妄分别,智隐迷是非。若转识为智,菩提其庶几。
18、整顿衣巾拂净床,一瓶秋水一炉香。不论烦恼先须去,直到菩提亦拟忘。
19、教参熟,是菩提无树,明镜非台。偷闲来此徘徊。把人世黄粱都唤回。
20、菩提。无缝塔,林峦掩映,山色分开。任曹溪雪满,漏泄红梅。
21、彩云一点菩提心,操纵夷獠在纤手。
22、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23、阎浮提中大福田,莲花会上菩提记。
24、内心真知无价宝,欲识真如,正照菩提路。
25、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
26、初地无阶级,余基数尺低。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27、问明镜非台,菩提非树,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后世评。
28、尽登无上道,俱证菩提路。教汝痴众生,慧心勤觉悟。
29、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著便生迷。
30、四愿弘深垂教纲,心怀喜舍慈悲。爱河苦海度群迷。水离生灭,彼岸订菩提。
31、昏则弥陀成外盗,悟来烦恼是菩提。
32、本来真性是玄机。只有灵明悟得时。火灭烟消成大药,境忘心尽见菩提。
33、休外觅,识取自菩提。有相身中成锻炼,无为路上证牟尼。
34、醒圆明、一点证菩提,功超彼。
35、这元初妙有,清虚法体,证菩提位。
2.有禅意点的诗句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这首诗描写了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这首诗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语言简洁明净,感染力强。由本诗演化出的成语“曲径通幽”“万籁俱寂”,沿用至今。
3.有禅意的好句子 1.失去的东西,有必要去追讨吗?
佛曰: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不必惋惜,更不必追讨。
2.生活太累,如何轻松?
佛曰: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小半源于欲望与攀比。
3.昨天与今天,我们该如何把握?
佛曰:不要让太多昨天占据你的今天。
4.如何对自己,对他人?
佛曰: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5.您如何诠释礼貌?
佛曰:对不起是一种真诚,没关系是一种风度。如果你付出了真诚,却得不到风度,那只能说明对方的无知与粗俗。
4.10个静心的句子,比较有禅意的,麻烦了,谢谢吖 1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2 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3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
4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5 是日已过,命已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6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7 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
8 有忍乃有济,无爱亦无忧
9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10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尔留趾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5.关于王维诗中的禅意 野老是诗人自谓。
诗人快慰地宣称: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
《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正是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
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看吧,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
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唐人李肇因见李嘉钓集中有“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的诗句,便讥笑王维“好取人文章嘉句”(《国史补》卷上);明人胡应麟力辟其说:“摩诘盛唐,嘉钓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钓用摩诘诗。”
(《诗薮·内编》卷五)按,嘉钓与摩诘同时而稍晚,谁袭用谁的诗句,这很难说;然而,从艺术上看,两人诗句还是有高下的。宋人叶梦得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钓点化,以自见其妙。
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采数倍。”(《石林诗话》卷上)“漠漠”有广阔意,“阴阴”有幽深意,“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比之“水田”和“夏木”,画面就显得开阔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
如果说,首联所写农家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已引起诗人的浓厚兴趣和欣羡之情,那么,面对这黄鹂、白鹭的自由自在的飞鸣,诗人自会更加陶醉不已。而且这两联中,人物活动也好,自然景色也好,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
对于“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王维来说,置身于这世外桃源般的辋川山庄,真可谓得其所哉了,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无穷的乐趣。下面两联就是抒写诗人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的。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
这情调,在一般世人看来,未免过分孤寂寡淡了吧?然而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何啻天壤云泥!“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诗人自谓。诗人快慰地宣称: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庶几乎可以免除尘世烦恼,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
《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
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清斋”“习静”的结果。
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从前有人把它推为全唐七律的压卷,说成“空古准今”的极至,固然是出于封建士大夫的偏嗜;而有人认为“淡雅幽寂,莫过右丞《积雨》”,赞赏这首诗的深邃意境和超迈风格,艺术见解还是不错的。
(参看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卷十)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所以一题作“辋川六言”。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诗中写到春“眠”、“莺啼”、“花落”、“宿。
关于禅意的诗句50首
1. 有关禅意的诗句 1、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 2、最爱芳香何处,花落菩提深深,随缘即应,落花潋滟。 3、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花落菩提。 4、菩提树下三千怨,酒醒今朝换一钱。琅琊烟台亭雨月,怎堪琴瑟泪轻涎。 5、菩提洗净铅华梦,世间万象本为空。 6、试问菩提当何如?随缘随遇亦随风。 7、手捻菩提似念经,目中无物两耳空, 8、辛苦不为成佛道,只为菩提早日红。 9、菩提一步出世界,安忍娑婆无常心。如法随捻众数子,声声禅定皆净土。 1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由来无一物,何出惹尘埃。 11、我坐色空中,色空我独行。不劳菩提树,无月自空明。 12、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13、一个愿无量善缘,菩提心永不褪变。 14、本结菩提香火社,为嫌烦恼电泡身。不须惆怅从师去,先请西方作主人。 15、既悟莲花藏,须遗贝叶书。菩提无处所,文字本空虚。 16、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 17、识行妄分别,智隐迷是非。若转识为智,菩提其庶几。 18、整顿衣巾拂净床,一瓶秋水一炉香。不论烦恼先须去,直到菩提亦拟忘。 19、教参熟,是菩提无树,明镜非台。偷闲来此徘徊。把人世黄粱都唤回。 20、菩提。无缝塔,林峦掩映,山色分开。任曹溪雪满,漏泄红梅。 21、彩云一点菩提心,操纵夷獠在纤手。 22、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23、阎浮提中大福田,莲花会上菩提记。 24、内心真知无价宝,欲识真如,正照菩提路。 25、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 26、初地无阶级,余基数尺低。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27、问明镜非台,菩提非树,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后世评。 28、尽登无上道,俱证菩提路。教汝痴众生,慧心勤觉悟。 29、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著便生迷。 30、四愿弘深垂教纲,心怀喜舍慈悲。爱河苦海度群迷。水离生灭,彼岸订菩提。 31、昏则弥陀成外盗,悟来烦恼是菩提。 32、本来真性是玄机。只有灵明悟得时。火灭烟消成大药,境忘心尽见菩提。 33、休外觅,识取自菩提。有相身中成锻炼,无为路上证牟尼。 34、醒圆明、一点证菩提,功超彼。 35、这元初妙有,清虚法体,证菩提位。2. 有关禅意的诗句 在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关于禅意的诗句。有关禅意的诗句我个人就很喜欢这几首: 1.题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2.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唐·王维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3.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唐·王维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4.青龙山昙壁上人兄院集 唐·王昌龄 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 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 5.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6.题东林白莲 唐·齐己 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 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 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 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7.慈恩寺偶题 唐·郑谷 往事悠悠成浩叹,劳生扰扰竟何能。 故山岁晚不归去,高塔晴来独自登。 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 吟馀却起双峰念,曾看庵西瀑布冰。 8.石潭即事 明·李贽 十卷楞严万古心,春风是处有知音。 即看湖上花开日,人自纵横水自深。 9.法海寺访仁公 清·郑板桥 树满空山叶满廊,袈裟吹透北风凉。 不知多少秋滋味,卷起湘帘问夕阳。3. 有关“禅意”的诗句有哪些 在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关于禅意的诗句。有关禅意的诗句我个人就很喜欢这几首: 1.题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2.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唐·王维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3.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唐·王维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4.青龙山昙壁上人兄院集 唐·王昌龄 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 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 5.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6.题东林白莲 唐·齐己 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 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 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 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7.慈恩寺偶题 唐·郑谷 往事悠悠成浩叹,劳生扰扰竟何能。 故山岁晚不归去,高塔晴来独自登。 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 吟馀却起双峰念,曾看庵西瀑布冰。 8.石潭即事 明·李贽 十卷楞严万古心,春风是处有知音。 即看湖上花开日,人自纵横水自深。 9.法海寺访仁公 清·郑板桥 树满空山叶满廊,袈裟吹透北风凉。 不知多少秋滋味,卷起湘帘问夕阳。4. 描写“禅意”的诗句有哪些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寻南溪常道士》——唐代诗人 刘长卿 禅意渺何著,啾啾阶下蛩。《道吾山》——清代诗人 谭嗣同 知君素有栖禅意,岁晏蓬门迟尔开。《忆故山赠司空曙》——唐代诗人 李端 禅意归心急,山深定易安。《送赞律师归嵩山(一作无可诗)》——唐代诗人清 江 禅意法乘俱莫问,且谈旧事更依依。《蛇山》——宋代诗人 仇远 词语出处: 出自(唐)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诗人简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 评价影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刘长卿)工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唐诗大辞典.修订本》:刘长卿年辈与杜甫相若,早年工诗,然以诗名家,则在肃、代以后。与钱起并称钱刘,为大历诗风之主要代表。平生致力于近体,尤工五律,自称"五言长城",时人许之。诗中多身世之叹,于国计民瘼,亦时有涉及。其诗词旨朗隽,情韵相生。故方回云:"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味之。"(《瀛奎律髓》卷四二)方东树云:"文房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余味不尽之妙矣。"(《昭昧詹言》卷一八)唐人评长卿诗,尚多微辞。如高仲武云:"(刘)诗体虽不新奇,甚能链饰。大抵十首已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中兴间气集》)其后则评价日高。陈绎曾至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唐音癸签》卷七引《吟谱》)王士禛则云:"七律宜读王右丞、李东川。尤宜熟玩刘文房诸作。"(见何世璂《然镫记闻》)。5. 关于静心的诗词 1、安禅未必需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2、鸟穿浮云云不惊,沙沉流水水尚清。任他尘世多喧嚣,静我凡心立功名。 3、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7、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白居易《船夜援琴》 8、病来心静一无思,老去身闲百不为。——白居易《斋月静居》 9、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贾岛《寄白阁默公》 1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12、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李白《赠汉阳辅录事其一》 13、真源
1. 有关禅意的诗句 1、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 2、最爱芳香何处,花落菩提深深,随缘即应,落花潋滟。 3、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花落菩提。 4、菩提树下三千怨,酒醒今朝换一钱。琅琊烟台亭雨月,怎堪琴瑟泪轻涎。 5、菩提洗净铅华梦,世间万象本为空。 6、试问菩提当何如?随缘随遇亦随风。 7、手捻菩提似念经,目中无物两耳空, 8、辛苦不为成佛道,只为菩提早日红。 9、菩提一步出世界,安忍娑婆无常心。如法随捻众数子,声声禅定皆净土。 1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由来无一物,何出惹尘埃。 11、我坐色空中,色空我独行。不劳菩提树,无月自空明。 12、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13、一个愿无量善缘,菩提心永不褪变。 14、本结菩提香火社,为嫌烦恼电泡身。不须惆怅从师去,先请西方作主人。 15、既悟莲花藏,须遗贝叶书。菩提无处所,文字本空虚。 16、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 17、识行妄分别,智隐迷是非。若转识为智,菩提其庶几。 18、整顿衣巾拂净床,一瓶秋水一炉香。不论烦恼先须去,直到菩提亦拟忘。 19、教参熟,是菩提无树,明镜非台。偷闲来此徘徊。把人世黄粱都唤回。 20、菩提。无缝塔,林峦掩映,山色分开。任曹溪雪满,漏泄红梅。 21、彩云一点菩提心,操纵夷獠在纤手。 22、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23、阎浮提中大福田,莲花会上菩提记。 24、内心真知无价宝,欲识真如,正照菩提路。 25、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 26、初地无阶级,余基数尺低。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27、问明镜非台,菩提非树,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后世评。 28、尽登无上道,俱证菩提路。教汝痴众生,慧心勤觉悟。 29、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著便生迷。 30、四愿弘深垂教纲,心怀喜舍慈悲。爱河苦海度群迷。水离生灭,彼岸订菩提。 31、昏则弥陀成外盗,悟来烦恼是菩提。 32、本来真性是玄机。只有灵明悟得时。火灭烟消成大药,境忘心尽见菩提。 33、休外觅,识取自菩提。有相身中成锻炼,无为路上证牟尼。 34、醒圆明、一点证菩提,功超彼。 35、这元初妙有,清虚法体,证菩提位。2. 有关禅意的诗句 在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关于禅意的诗句。有关禅意的诗句我个人就很喜欢这几首: 1.题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2.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唐·王维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3.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唐·王维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4.青龙山昙壁上人兄院集 唐·王昌龄 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 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 5.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6.题东林白莲 唐·齐己 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 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 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 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7.慈恩寺偶题 唐·郑谷 往事悠悠成浩叹,劳生扰扰竟何能。 故山岁晚不归去,高塔晴来独自登。 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 吟馀却起双峰念,曾看庵西瀑布冰。 8.石潭即事 明·李贽 十卷楞严万古心,春风是处有知音。 即看湖上花开日,人自纵横水自深。 9.法海寺访仁公 清·郑板桥 树满空山叶满廊,袈裟吹透北风凉。 不知多少秋滋味,卷起湘帘问夕阳。3. 有关“禅意”的诗句有哪些 在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关于禅意的诗句。有关禅意的诗句我个人就很喜欢这几首: 1.题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2.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唐·王维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3.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唐·王维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4.青龙山昙壁上人兄院集 唐·王昌龄 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 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 5.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6.题东林白莲 唐·齐己 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 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 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 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7.慈恩寺偶题 唐·郑谷 往事悠悠成浩叹,劳生扰扰竟何能。 故山岁晚不归去,高塔晴来独自登。 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 吟馀却起双峰念,曾看庵西瀑布冰。 8.石潭即事 明·李贽 十卷楞严万古心,春风是处有知音。 即看湖上花开日,人自纵横水自深。 9.法海寺访仁公 清·郑板桥 树满空山叶满廊,袈裟吹透北风凉。 不知多少秋滋味,卷起湘帘问夕阳。4. 描写“禅意”的诗句有哪些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寻南溪常道士》——唐代诗人 刘长卿 禅意渺何著,啾啾阶下蛩。《道吾山》——清代诗人 谭嗣同 知君素有栖禅意,岁晏蓬门迟尔开。《忆故山赠司空曙》——唐代诗人 李端 禅意归心急,山深定易安。《送赞律师归嵩山(一作无可诗)》——唐代诗人清 江 禅意法乘俱莫问,且谈旧事更依依。《蛇山》——宋代诗人 仇远 词语出处: 出自(唐)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诗人简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 评价影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刘长卿)工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唐诗大辞典.修订本》:刘长卿年辈与杜甫相若,早年工诗,然以诗名家,则在肃、代以后。与钱起并称钱刘,为大历诗风之主要代表。平生致力于近体,尤工五律,自称"五言长城",时人许之。诗中多身世之叹,于国计民瘼,亦时有涉及。其诗词旨朗隽,情韵相生。故方回云:"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味之。"(《瀛奎律髓》卷四二)方东树云:"文房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余味不尽之妙矣。"(《昭昧詹言》卷一八)唐人评长卿诗,尚多微辞。如高仲武云:"(刘)诗体虽不新奇,甚能链饰。大抵十首已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中兴间气集》)其后则评价日高。陈绎曾至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唐音癸签》卷七引《吟谱》)王士禛则云:"七律宜读王右丞、李东川。尤宜熟玩刘文房诸作。"(见何世璂《然镫记闻》)。5. 关于静心的诗词 1、安禅未必需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2、鸟穿浮云云不惊,沙沉流水水尚清。任他尘世多喧嚣,静我凡心立功名。 3、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7、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白居易《船夜援琴》 8、病来心静一无思,老去身闲百不为。——白居易《斋月静居》 9、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贾岛《寄白阁默公》 1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12、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李白《赠汉阳辅录事其一》 13、真源
禅意诗词,经典十首
禅意诗词,经典十首如下
1、《临江仙·送钱穆父》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调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2、《插秧偈》唐·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底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3、《修行偈颂》宋·神秀大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4、《牧童》唐·栖蟾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5、《终南别业》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6、《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颂平常心是道》宋·慧开禅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8、《无题》唐·鸟窠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
9、《对酒》唐·白居易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10、《禅悦》清·张问陶
门庭清妙即禅关,枉费黄金去买山。只要心光如满月,在家还比出家闲。
只要心灵湛然,意静思定,关照自身心性的清净,那么在庭院清幽的家中修持,同样也可以进入禅关,而不必刻意追求清谷幽林,深山寂野。“明心见性”,贵在心性的自得,而非外在的求索。人的本心本性即是我们通向自在、快乐、智慧的大门,心圆满清净了,则事事自然游刃而解。
禅意诗词,经典十首
您好。
关于“禅意”的诗句有很多,以下是我整理出来的一些,希望能够帮到您。
1、此是荣先生,坐禅三乐处。唐白居易《池上幽境》
2、洗足柳遮寺,坐禅花委苔。唐 许浑《赠僧》
3、坐禅一石,松树长青青。释如珙《寄宝藏主》
4、坐禅山店暝,补衲夜灯微。唐 李贺《送灵应禅师》
5、入讲鸟常狎,坐禅兽不侵。唐崔颢《赠怀一上人》
6、坐禅猿鸟看,谈易鬼神听。史骧 《句》
7、持贶动至暮,坐禅常达昕。王之道 《赠浮屠勤上人》
8、坐禅罗浮中,异穷海裔。唐 宋之问《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
9、古木坐禅处,残星鸣磬时。唐 唐球《赠著上人》
10、苔侵行道席,云湿坐禅衣。唐 祖咏《题远公经台》
11、中有坐禅人,形容竹柏瘦。王随 《天开岩》
12、翻嫌坐禅石,不在此松阴。唐 无珂《暮秋宿友人居》
13、瀑为煎茗水,云是坐禅衣。贾似道 《天台石桥》
14、不知行乐意,何似坐禅心。薛喁 《育王寺》
15、於此坐禅处,喝回流水声。赵与滂 《题晏国师喝水岩》
16、聊休读书眼,小纵坐禅腰。李流谦 《遣兴示彦博》
17、走却坐禅客,移将不动尊。唐 李涛《题僧院》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禅意的诗句有哪些?
美到极致禅意诗句
美到极致禅意诗句有1、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水鸟飞。2、手持如意高窗里,斜日沿江千万山。3、日少一日,一年无一年。4、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5、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6、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7、几时能得了,坐卧莫忘禅。8、仰望苍岩高更深,岩中佳处著禅林。9、琼泉万仞峰头落,一滴泉声一醒心。10、乞得禅房半日留,卧看岩雨泻清沟。11、夜阑得禅趣,明月窥窗间。12、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13、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14、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15、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泉声恋翠微。16、浮云岂是尘中物,又逐秋风天外游。17、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
我到为植种,我行花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这是弘一法师李叔同的诗,他晚年在福建净峰寺修行,在将要离开的时候,弘一法师种下了一畦菊花,写了这首植菊诗。自己种下的时候未能等到花开,但这又何妨呢,不用担心花无人欣赏,总有后人能看到它的。种植的人虽无法看到收获,却为以后赏花的人留下了更为宝贵的财富。可能这就是僧人在面对茫茫众生时,会生出的一点慈悲吧。
描写禅意的诗句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
2、最爱芳香何处,花落菩提深深,随缘即应,落花潋滟。
3、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花落菩提。
4、菩提树下三千怨,酒醒今朝换一钱。琅琊烟台亭雨月,怎堪琴瑟泪轻涎。
5、菩提洗净铅华梦,世间万象本为空。
6、试问菩提当何如?随缘随遇亦随风。
7、手捻菩提似念经,目中无物两耳空,
8、辛苦不为成佛道,只为菩提早日红
9、菩提一步出世界,安忍娑婆无常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
2 菩提本无树,明境变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六祖示法诗)
3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 (神照本如开悟诗)
4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文偃诗)
5 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郞来。 —— (分庵主开悟诗)
6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本寂诗)
7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灵云志勤开悟诗)
8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 (五祖清演开悟诗)
9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神赞蜂子投窗诗)
10 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 (虚舟普度墨梅诗)
11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 —— (程颢题淮南寺诗)
12 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
13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 (寒山吾心诗)
14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 (刘长卿送上人诗)
15 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相打长伏弱,到死 不入县。 —— (王梵志我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