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古代女子年龄有什么称呼
- 2、我国古代对年龄段都有称呼,十三四岁少女的别称是什么?
- 3、古代女子不同年龄段的称呼
- 4、古代年龄的雅称是什么
- 5、古代的各个年龄阶段称呼是什么?
- 6、女人20-30各个年龄段怎么称呼?
- 7、花甲之年指多大岁数?
- 8、中国古代女子各年龄段都有什么样的称谓?
- 9、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嘛叫法!
古代女子年龄有什么称呼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
茶寿:指108岁
双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我国古代对年龄段都有称呼,十三四岁少女的别称是什么?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十三四岁的少女是豆蔻,诗句有云,豆蔻梢头二月初
豆蔻年华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年岁的别称
杨权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也谈古代年岁的别称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
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初度:指小儿周岁。
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龆龀:指儿童。
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
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
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
以上皆出自《记》。
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
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 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语出《礼·曲礼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
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杖国之年:指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
下寿:六十岁。
中寿:八十岁。
上寿:一百岁。
以上称谓,出于《庄子》。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 ,故云。”
古代女子不同年龄段的称呼
古代女子不同年龄段的称呼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人对男女不同年龄段的称呼有哪些? 男女有分别的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标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壮年时期——春秋鼎盛;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古代小孩称呼长辈(男女),不同年龄段的长辈有不同的叫法吗?!谢谢! 小君、细君: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后来作为妻子的通称。 皇后:皇帝的妻子。 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夫人: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 荆妻: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又谦称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贱荆,有表示贫寒之意。 娘子:古人对自己妻子的通称。 糟糠:形容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内人:过去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书面语也称内人、内助。尊称别 *** 称贤内助。 内掌柜的:旧时称生意人的妻子为“内掌柜”,也有称“内当家”的。 太太:旧社会一般称官吏的妻子,或有权有势的富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太太”,今有尊敬的意思,如“你太太来了”。 妻子:指的是妻子的儿女。早期有“妻子”、“妻室”,也有单称妻,有的人为了表示亲爱,在书信中常称贤妻、爱妻。 老伴儿:指年老夫妻的一方,一般指女方。 娘儿们、婆娘、婆姨:有些地方称妻子为娘儿们,或婆娘,或婆姨。 堂客:江南一些地方俗称妻子为堂客。 媳妇儿:在河南农村普遍叫妻子作媳妇儿。 老婆:北方城乡的俗称,多用于口头语言。 老爱:因称老婆太俗语,称爱人拗口,所以取折衷的方法叫老爱。 继室、续弦:妻殁再聚约。 家里、屋里人、做饭的:都是方言对妻子的称谓。 女人:一些农村称妻子为女人,或孩子他娘。贱内、贱媳:古人对妻子的谦称, 爱人:男女互称。 老马子、后头人:河南农村对妻子的称呼。 右客:湖北鄂西山区对妻子的一种称呼。 伙计、搭档:现代都市流行的对妻子的俗称。 参谋长、内务部长:现代人对能干持家贤惠妻子的尊称。
古代称不同年龄段的人分别叫什么 古代年龄称呼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 “总角 兮”。 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 “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 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 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 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 《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 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 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 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回圈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 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 《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耄 :古称大约七十至九十岁的年纪 匪我言耄。――《诗·大雅·板》 亦聿既耄。――《诗·大雅·抑》 老夫耄矣,无能为也。――《左传·隐公四年》 耋 :年八十曰耊。 字亦作耋。――《说文》 则大耋之嗟。――《易·离》。马注:“七十曰耋。” 使率一二耋老而绥焉。――《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耄耋:七八十岁的年龄;高龄,高寿。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 《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古代不同年龄段的女子的衣服有什么不同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撷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古代特定指不同年龄段的词语
古代年龄的雅称是什么
襁褓(不满周岁);孩提(2-3岁);龆年(8岁);幼学、垂髫(10岁);及笄(女子15岁);碧玉(女子16岁);羽冠(男子20岁);而立(30岁);不惑(40岁);半百、知命(50岁);艾老(50岁以上);花甲、耳顺(60岁);古稀(70岁);杖朝(80岁);米寿(88岁);九秩(90岁);期颐(100岁);茶寿(108岁);百十(110岁);土寿(120岁)。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古代的各个年龄阶段称呼是什么?
分类: 文化/艺术 >> 民俗传统
问题描述:
分别告诉我这几个:
为满周岁的孩子
2-3岁的孩子
儿童换牙
幼年儿童
女子13岁
女子15岁
男子20岁
30岁
40岁
50岁
60岁
70-80岁
80-90岁
100岁
解析: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标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壮年时期——春秋鼎盛;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女人20-30各个年龄段怎么称呼?
这个难说了,那就看你多大了,又要看在什么场合,你平时可以留意下别人就怎么叫的,多留意就行了,.我就会叫她们靓女
小姐,大姐。
姐姐
你绝对不吃亏
我一般都叫姑娘
1、0~1岁:襁褓之年
2、2~3岁:孩提时代
3、7岁:髫年;(幼年泛称总角)
4、10岁以下:黄口
5、12岁:金钗之年
6、13岁:豆蔻年华
7、15岁:及笄之年
8、16岁: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9、20岁:桃李年华
10、24岁:花信年华
11、出嫁年:梅之年
12、30岁:半老徐娘
扩展资料
男孩长到二十岁,女孩长到十五岁,就要举行“冠礼”和“笄礼”。冠笄之前,要先用“筮法”来决定日期和加冠加笄的来宾,叫“筮日”和“筮宾”。届时,来宾就在一定的礼仪程序中把规定的服饰授予该青年,并为他们取一个“字”。
宾取之字与父取之名,一般都有一定的联系。有了字,也就有了尊称。直到民国年间,中国人如要表示尊敬和客气,都要称对方的字,有如俄国人之称“父名”。
卑者对尊者说话,只能称字,且字之后还要加职衔,或加先生。尊者对卑者说话,则直呼其名,不称字。但是,无论尊卑,自称都不能称字,如果自己称字,便是失礼,也是大笑话。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年龄
花甲之年指多大岁数?
说到花甲之年,
大家都知道这是形容老人年纪已经很大,头发都已花白。
不过知道归知道,那你知道花甲之年是指多少岁吗?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好好讲解一下。
一、花甲之年是指多少岁,60岁
花甲之年是指人到了60岁,已经到了一个很大的年纪,不仅身体机能会下降很多,皮肤也会长皱纹,头发也会变的花白。
出处:花甲之年最早出现在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第六十六卷中:“(赵牧)特大中、咸通中敩(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埒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二、花甲之年的由来
因为在古代,人们常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所以花甲之年表示老人已60岁。其实因为古代医术不发达,再加上天灾人祸和各种意外,老人活到60就很难了,所以活到70就是古稀之年,一个自古很稀少的年龄。
除花甲之年外,其实还有很多词是形容年龄的,比如豆蔻年华(女子13岁)、弱冠之年(男子20岁)、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等,这些大家知道即可,其实不用太过了解。
花甲,指60岁。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又一种说法是,人的指甲根部有一道白色的痕迹,到了六十岁,随着身体的愈加衰老,这道白痕就会消失不见,故而称作“花甲”。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身体好的人超过六十岁,白痕还在,而有的人身体衰弱,未到六十岁也有可能没有白痕。
中文名
花甲
属性
60周岁的别称
来源
中国古代历法
花甲介绍
花甲[1]:指60周岁。花甲即一甲子。由天干、地支组合,每一干支代表一年,六十年为一循环。因干支名号错综参互,故称花甲子。后称年满六十为花甲。花甲也指年月、时代、年纪、年岁。
十二地支分别与十二生肖一一对应。子:生肖鼠;丑:生肖牛;寅:生肖虎;卯:生肖兔;辰:生肖龙;巳:生肖蛇;午:生肖马;未:生肖羊;申:生肖猴;酉:生肖鸡;戌:生肖犬(狗);亥:生肖猪(豕)。此外,二十四节气均分了十二地支,每两个节气的长度对应一个地支;十二地支还与一年的十二个月份一一对应。再有,根据古代玛雅历法的太阳历,它采用的是十三进制,即每逢十三进一,各位数字恰好与十二地支可以对应。
出处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第六十六卷:“(赵牧)特大中、咸通中敩(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埒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在古代,对于年龄的称谓,不像现代这般简单粗暴,而是更显得文雅一些。比如,二十岁是弱冠之年,四十岁是不惑之年,六十岁称为花甲之年……每一个年龄段都有属于自己的雅称,那么,古人为何将60岁称为花甲之年呢?古人将60岁称为“花甲之年”的原因大致有两个:
第一种说法
在古代,没有日历的时候,就以天干地支来计算历法。以10天干和12地支来组合,进行历法和时间的计算。天干和地支两两组合之后,轮完一次,正好是六十年。其中,天干中排在最先的是“甲”,地支中排第一的是“子”,以“甲子”为第一个单位,所以也称为一个甲子。又因为干和支之间是相互错杂的,所以也称为花甲。六十年一个甲子轮回,所以后来花甲也成了六十岁的代称。
第二种说法
和人的身体机能有关。通常,在人的指甲根部会出现一道道白色的痕迹,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开始衰老,等到了六十岁的时候,身体的代谢机能在逐渐下降,这道指甲上的白痕也逐渐消失。所以,六十岁也被称为“花甲之年”。
六十年一个甲子,古时又称花甲。
所以花甲之年只有六十岁。
可能到时候,我还没退休呢。
真正的老年应该叫古稀,也就是七十多岁。
在往上八九十岁叫耄耋。
我想为什么【花甲之年】这个词语用的比较多。
可能是字比较简单,也比较朗朗上口。
毕竟古稀和耄耋,都有些拗口。
当然,花甲很好吃也许也有一定的影响哦。
中国古代历法是以天干地支相配来纪元。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十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两两相配,从甲子开始,至癸亥为止,共有六十个组合,每六十为一个循环,周而复始,所以六十为一甲子,称“六十甲子”。
又天干和地支的组合是依次错综相配,故又称为“花甲”或“花甲子”,也就是说“花甲”有六十之意。
六十年一循环,六十年一轮回。
过了六十岁,那就是第二人生。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六十花甲,七十古稀”,这样的说法从何而来?
历来我们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称半百或知命、六十称花甲或耳顺、七十称古稀、八十及九十称耄耋、百岁老人称期颐。这些说法有什么缘故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说一下。
不同年龄段名称的不同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总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像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
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天命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致改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耄耋(音maodie);90岁-背之年;100岁-期颐。
六十花甲,七十古稀的由来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余地了。
五十知命:五十岁就不得不承认命中注定无法抗拒了。
六十花甲:天干地支可以配成甲子、乙丑...........壬戌、癸亥六十个组合俗称六十花甲子。六十岁是天干地支一个轮回了,所以叫花甲。
七十古稀:七十古稀源自"人活七十古来稀"这句话。古时能活到70岁的极其稀有,所以称70岁的人为古稀
中国古代女子各年龄段都有什么样的称谓?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叫法主要有:
1、汤饼:指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2、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指2——3岁的儿童。
韩愈(唐)——《符读书城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释义:两家生的孩子是一样的聪明。
3、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4、童龀:指古代女子7岁。龀,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也有说成“髫龀”。
许慎(东汉)——《说文》:“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释义:女孩子出生七个月长乳牙,7岁长出恒牙。
5、金钗之年:指古代女子12岁。女孩到了十二岁要带钗,金钗是作为代称和别称。
梁武帝.萧衍(南北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释义:莫愁头上光彩熠熠,金钗排成十二行。脚下轻踏丝绣鞋,五彩斑斓描出花纹状
6、及笄: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7、桃李年华:指20岁女子的代称。
陆游(宋)——《梨花》: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释义:梨花粉淡如雪,清香宜人,在春花中独树标帜,自成一家,不容妖艳的桃李,独占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8、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古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
翟灏(清)——《通俗编》:破瓜年纪小腰身。
释义:瓜字破为二和八字,取二八十六岁的寓意。
9、半老徐娘:古代女子30岁。
陈与义(宋)——《书怀示友十首其一》:开窗逢一笑,未觉徐娘老。
释义:女人过了打扮的年龄还风风骚骚,描眉打眼的一痛倒饬,开得窗户泯然一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嘛叫法!
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嘛叫法! 古代年龄称谓知识介绍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20岁(男)——弱冠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回圈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读者文摘》1983年第一期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 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初度:指小儿周岁。 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龆龀:指儿童。 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 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 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 以上皆出自《记》。 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 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语出《礼/曲礼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 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杖国之年:指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 下寿:六十岁。 中寿:八十岁。 上寿:一百岁。 以上称谓,出于《庄子》。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故云。”
武术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什么效果 幼 儿 武 术 寓教于乐在训练中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让每个小朋友懂得如何锻炼,保护自己,增强体质,集中注意力,具备自我保护能力。 青 少 年 武 术 武术令人窒息的拳风脚影中每招每式都参透著一种精神和文化。通过严格的体力训练从而达到精神上的修炼,培养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强者心态,在行动中完善,超越自我。武术修炼使学员具有强健体魄,具备防御自卫能力,把武术精髓运用到学习中、生活中。 成 人 武 术 武术不同于显示力量的运动,不是调节大而突出的肌肉,而使无力的脂肪组织变成肌肉,使身体变得轻盈敏捷。武术通过腿技训练使下腹肌肉更加强健。 尤其对女性可以燃烧脂肪,塑造优美体形。武术的训练课程严密紧凑,加上本身就是十分激烈的有氧运动,1小时的训练大概要消耗500—800千卡的热量。
对不同年龄段的人过生日说的祝福词 周岁宝宝生日祝福语:时光荏苒,岁月穿梭,过去的一年是平凡的一年,和平的一年,世界如常运转,不同年龄的生日祝福“生日祝福语”。而这一年,对你的父母来说却是最不同寻常的一年。因为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收获了人生最为宝贵的果实——我们的宝贝。
十岁宝贝生日祝福语:如果是一棵树,10年它会长成栋梁;如果是一棵草,它以枯萎10 次;而你是一朵明天的花,10年正是你含苞最美的时候!宝贝,生日快乐!
16岁生日祝福语:16岁的花,开满大地; 16岁的歌,委婉动听。每个人都有 16岁,愿你在16岁的生日的清晨,迈开你的强健的步伐,走向未来!
17岁生日祝福:17岁,令人炫目的年华,我们告别幼稚,但求纯真不要随之而逝。愿 17岁的青春,能绘出一幅多彩的油画!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里, 17岁的花季只有一次,让我们把它书写在日记里,永远散发出记忆的芬芳。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又是一个美丽的日子,这日 18岁的生日祝福:
18岁,花一般的年龄,梦一样的岁月,愿你好好地把握,好好地珍惜,给自己创造一个无悔的青春,给祖国添一份迷人的春色。友情已化成音符,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为你奏响。
二十岁生日祝福:春的沟痕蜿蜒在二十岁的土地上,梦的翅膀翱翔在蓝色的天空中,那是一片圣洁的天空,不会飘过一屡烟尘,那是一幅永远年轻壮丽的风景,不会苍老衰败,那是只有二十岁才会拥有的世界,二十岁,愿你永远年轻!永远快乐!永远精彩!
三十岁生日祝福简讯:在你三十岁生日来临之即,祝事业正当午,身体壮如虎,金钱不胜数,干活不辛苦,悠闲像老鼠,浪漫似乐谱,快乐莫你属!
四十岁生日简讯祝福:愿你一直身材苗条线条好,永远青春美丽不变老,四十岁的年龄,三十岁的心脏,二十岁的形象,十八的心态,永葆青春花期长。
五十岁的生日祝福:正当事业家庭蒸蒸日上,你跨过了不惑之年,从此后,新的天地将会更加美好!祝你五十岁生日快乐五十岁生日:花甲正圆十年再造林壬入颂百岁半临学到知非巨集开寿域年齐大衍共晋霞觞人方中午五十日艾天予上寿八千。
六十岁祝福:轻松弹指一挥间 喜迎六十岁华诞清晨郊野吸新气 良夜书房读古篇室内栽花花吐秀 阳台种草草生烟莫言须发如霜雪 再活人生几十年。
七十岁生日祝福:龙耀七旬新纪跨,寿山诗海任飞腾。 龙年贺祖龙,寿比泰山松。 李桃枝叶茂,诗坛不老翁。 七十阳春岂等闲,几多辛苦化甘甜。 曾经沧海横流渡,亦赖家庭内助贤。 连日凝神新墨劲,五更着意旧诗鲜。 如今但祝朝朝舞。
八十岁生日祝福:人说七十古来稀。您老八十春常在。岁月老去您的容颜。时光永恒著您的诗心。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用一缕春风。二滴夏雨。三片秋叶。四朵冬雪。做成五颜六色的礼盒。打着七彩八飘的丝带。用九分真诚。十分热情。装进三百六十五个祝福送给您。
九十岁生日祝福:满脸皱纹,双手粗茧,岁月记载着您的辛劳,人们想念著您的善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祝您福同海阔、寿比南山,愿健康与快乐永远伴随着您!生日快乐!
百岁老人祝福语:百岁是多少人的梦想,多少人的向往, 是多少人的奢望,多少人的企及,然而这一切在您老人家身上实现了,我为您自豪,我为您骄傲。
爬行垫对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有哪些 爬行垫的尺寸和厚度各不相同,大家需要根据家里的地板和装修情况以及空间大小来选择。一般来说,地热的家庭就可以选择0.5厘米左右的,而普通家庭可以选择1.2厘米厚度的。如果在夏天的话,可以选择相对更薄一些的;在冬天用的话,则选择更厚一些的。 爬行垫的宽度一般有1.5×2米或者2×2米的,当然也还有更多不同尺寸,大家可以根据房间大小选择。爬行垫有很多漂亮的图案,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来选择。也可以选择带有字母、数字、动物、水果图案的,这样还方便教宝宝学认知,一举两得。 当然,如果是宝宝学爬的时间大概在夏季的话,爬行垫的厚度应该适当减少一点,如果是冬季的话,爬行垫的厚度可以厚一点。而如果家长们给宝宝爬行垫主要使用范围是在户外的话,爬行垫的厚度可以再厚一点。因此,家长们在选择爬行垫的厚度的时候,还是应该根据自己家庭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扶正养生丸对不同年龄的人都适合吗? 1.对中青年女性:女人也要补阳,因为女性的阴气较重、体寒,阳气不足就会脸色发黄发暗,或者脸色苍白、手脚冰冷,有的还会月经不调,或月经量少等。2.对中青年男性:男人阳气足才能身强体壮,男人一般到了三十二岁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了,现代人压力大,精神紧张,经常坐办公室,都是动脑的工作,更易损耗阳气,过早的会出现失眠、健忘、疲倦、甚至功能下降等。3.对老年人:人衰老的过程,就是阳气渐渐消散的过程,也是很多疾病容易找上门的时候,就要靠外力补阳,才能增强抵抗力,少生病甚至不生病。
古代对不同年龄的代称是什么? 始龄 7~8 弱冠 男 20 而立 30 不惑 40 知命 50 花甲 60 古稀 70 耄耋 80~90
同一种食物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其营养素需要量不同,因此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应有不同的食谱,是吗? 是这个道理的,同年龄的不同人也是不一样的,没人需要补充和平衡的营养是不一样的
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在一起晨练吗 你这是晨练,又不是相恋。纳闷。我小时候每天都跟着我爷爷耍太极呢。现在我自己耍。
不同年龄段的人怎样运动 下面是根据不同年龄给出的运动建议: 二十多岁:可进行任何运动强度的锻炼,可选择马拉松、暴走等高强度的有氧运动以及举重等力量锻炼的运动方式。肌肉通过强化锻炼取得强健效果,心脏通过有氧耐力锻炼可以提高输血量和心肺功能。总之,20岁的人能为今后的身体健康储备“资源”。 三十多岁:在运动量上应该做一些调整,可选择爬山、慢跑等中-高强度有氧运动和力量锻炼等运动方式。运动前后要做一些伸展性的练习,以防止拉伤。此阶段身体肌肉减少,体重脂肪增加,可以选择室外慢跑或跑步机来消耗脂肪。 四十多岁:应选择中等强度的活动,如快走、游泳、慢跑、骑车、跳舞、爬山等等,能很好地强健关节和提高心肺功能。四十岁以后的中年人肌肉力量的衰退速度开始加快,有研究表明,45至49岁间中年人的肌肉力量减退达到22%,但是这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增加力量练习从这个年龄段就要开始。此外,力量练习还有助于提高骨质密度,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五十多岁:中年后身体机能下降较快,运动是预防老年衰退和疾病的关键时期。可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游泳和骑脚踏车等,同时保持一定的肌肉力量锻炼。对于女性来说,运动可以减轻更年期症状,可以增加一些身体牵拉等柔韧性练习,或者做一些瑜伽练习,这样能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并减轻心理压力。 六十多岁:运动应以提高生活质量、预防跌倒、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为目的,可以让自己终身受益。多做步行、交谊舞、瑜伽或游泳等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同时保持一定的肌肉力量锻炼。这些都不算是激烈的运动,但是在健身之外能使人精神抖擞,并且有社交的作用,是让老年人保持年轻心态的一个好方法。 七十多岁:中高龄老人由于器官功能明显衰退,参加健身运动必须注意安全性。可以选择散步、慢跑、练太极拳、气功、健身操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适当可以利用小器械如橡皮带、自身重量进行一些低负荷、安全性好的肌肉力量练习,改善骨和关节的机能。 八十岁以上:高龄老人由于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比较严重,应该选择低强度的运动。可以选择全身都能得到伸展和活动的全身性运动专案,动作要慢而有节奏,例如可选择散步、慢跑、练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保健 *** 、打门球,多做日光浴。中高龄老人健身运动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度”,在运动后不能有胸闷、心慌、气喘等情况的出现,定期做心电图等检查,确保身体的健康状态。
不同年龄段的化妆方法 个人建议: 18岁以前不要化妆,本身的面板已经属于最年轻的状态了,多余的妆会让你的毛孔堵塞,而且这个年龄段手中没有多少MONEY,大多买些地摊货,对脸部肌肤有 *** 尽量不要用 20岁-30岁:这个年龄多参加工作了,可以根据自己的肤色和不同的工作职业选择相应的彩妆,化妆的时候注重眼睛、嘴唇这两很出彩的部分即可,还有无论何时都要在包包里面放一支具有保溼功效的唇膏,即时你不化妆,涂上口红后马上就给人一种很有精神的感觉 30岁-40岁,这时候肌肤开始变得松弛了,可以化一些稍微浓些的妆容,当然也要根据个人气质、发型、工作职位、工作环境来配合,要说具体的化妆方法你可以问问彩妆达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