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椽怎么读
拼音:chuán
部首:木
笔画:13
五行:木
繁体:椽
五笔:SXEY
基本释义
椽子,承托屋面用的木构件。圆的叫椽,方的也叫桷。
相关组词:椽子、椽笔、僦椽、危椽、一椽、椽杙、尺椽、榱椽、椽欂、椽栾、椽烛、撺椽、朴椽、桷椽
释义椽(rafter),装于屋顶以支持屋顶盖材料的木杆。常用词组有:椽子,椽条,飞檐椽等。
椽字怎么读
椽
chuán
(1)
ㄔㄨㄢˊ
(2)
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子。~笔。
(3)
古代房屋间数的代称:“东宇西房数十~。”
(4)
郑码:FZGQ,U:693D,GBK:B4AA
(5)
笔画数:13,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551353334
chuán
〔名〕
(1)
(形声。从木,彖(tuàn)声。本义:承屋瓦的圆木)
同本义
椽,榱也。——《说文》
以大宫之椽归,为卢门之椽。——《左传·桓公十四年》
采椽不斫。——《韩非子·五蠹》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杜牧《阿房宫赋》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椽杙(椽子和小木桩);椽桷(承屋瓦用的圆木与方木。圆的叫椽,方的叫桷。泛指椽子);椽笔(大笔);椽栋(椽子与正梁)
古代的椽子是以木刨成圆柱形装配於檐底。使单调平淡的檐底增加立体和华实的视觉感
可是,天后宫的椽子由於是用水泥铸成,要采用圆柱形。在施工上增加不少麻烦。因此。索性就用方柱形了。看起来倒也不错。
在每条上椽的顶端都雕以万字彩画。下椽顶端则雕以弯月形彩画。
椽
chuán
(1)
ㄔㄨㄢˊ
(2)
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子。~笔。
(3)
古代房屋间数的代称:“东宇西房数十~。”
(4)
郑码:FZGQ,U:693D,GBK:B4AA
(5)
笔画数:13,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551353334
椽
chuán
〔名〕
(1)
(形声。从木,彖(tuàn)声。本义:承屋瓦的圆木)
同本义
椽,榱也。——《说文》
以大宫之椽归,为卢门之椽。——《左传·桓公十四年》
采椽不斫。——《韩非子·五蠹》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杜牧《阿房宫赋》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椽杙(椽子和小木桩);椽桷(承屋瓦用的圆木与方木。圆的叫椽,方的叫桷。泛指椽子);椽笔(大笔);椽栋(椽子与正梁)
椽
拼音:chuán
部首:木,部外笔画:9,总笔画:13
五笔86&98:SXEY
仓颉:DVNO
笔顺编号:1234551353334
四角号码:4793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93D
基本字义
--------------------------------------------------------------------------------
●
椽
chuánㄔㄨㄢˊ
◎
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子。~笔。
◎
古代房屋间数的代称:“东宇西房数十~。”
椽字怎么读
古代的椽子是以木刨成圆柱形装配於檐底。使单调平淡的檐底增加立体和华实的视觉感 可是,天后宫的椽子由於是用水泥铸成,要采用圆柱形。在施工上增加不少麻烦。因此。索性就用方柱形了。看起来倒也不错。
在每条上椽的顶端都雕以万字彩画。下椽顶端则雕以弯月形彩画。
椽
chuán (1) ㄔㄨㄢˊ (2) 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子。~笔。 (3) 古代房屋间数的代称:“东宇西房数十~。” (4) 郑码:FZGQ,U:693D,GBK:B4AA (5) 笔画数:13,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551353334
椽
chuán 〔名〕 (1) (形声。从木,彖(tuàn)声。本义:承屋瓦的圆木) 同本义 椽,榱也。——《说文》 以大宫之椽归,为卢门之椽。——《左传·桓公十四年》 采椽不斫。——《韩非子·五蠹》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杜牧《阿房宫赋》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椽杙(椽子和小木桩);椽桷(承屋瓦用的圆木与方木。圆的叫椽,方的叫桷。泛指椽子);椽笔(大笔);椽栋(椽子与正梁)
椽
chuán (1) ㄔㄨㄢˊ (2) 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子。~笔。 (3) 古代房屋间数的代称:“东宇西房数十~。” (4) 郑码:FZGQ,U:693D,GBK:B4AA (5) 笔画数:13,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551353334
chuán 〔名〕 (1) (形声。从木,彖(tuàn)声。本义:承屋瓦的圆木) 同本义 椽,榱也。——《说文》 以大宫之椽归,为卢门之椽。——《左传·桓公十四年》 采椽不斫。——《韩非子·五蠹》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杜牧《阿房宫赋》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椽杙(椽子和小木桩);椽桷(承屋瓦用的圆木与方木。圆的叫椽,方的叫桷。泛指椽子);椽笔(大笔);椽栋(椽子与正梁)
我们山东西部建房子的特点是,屋中一架梁,梁上架檩(lin)条,檩条上搭椽(chuan)子。嘿嘿!
椽 拼音:chuán
部首:木,部外笔画:9,总笔画:13
五笔86&98:SXEY 仓颉:DVNO
笔顺编号:1234551353334 四角号码:4793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93D
基本字义
--------------------------------------------------------------------------------
● 椽
chuánㄔㄨㄢˊ
◎ 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子。~笔。
◎ 古代房屋间数的代称:“东宇西房数十~。”
chuan 二声
“椽”字读作【chuán】
释义
“椽”【chuán】:放在檩条架着屋顶的木条。
组词
2字词语:
椽条【chuán tiáo】:装于屋顶以支持屋顶盖材料的木杆。
椽子【chuán zi】:屋顶斜木中的一种。
危椽【wēi chuán】:高架的横木。
竹椽【zhú chuán】:竹制的安在檩条上支架屋面和瓦片的椽子。
椽烛【chuán zhú】:如椽之烛。指大烛。
尺椽【chǐ chuán】:一尺长的屋椽。指极小的房屋。
椽笔【chuán bǐ】:指大手笔,称誉他人文笔出众。
3字词语:
碧玉椽【bì yù chuán】:碧玉做的椽子。亦喻绿竹。
笔如椽【bǐ rú chuán】:喻大手笔或重要的文墨之事。
4字词语:
束椽为柱【shù chuán wéi zhù】:捆扎椽子当柱子用。比喻小材大用。
大笔如椽【dà bǐ rú chuán】:象椽子那样大的笔。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根椽片瓦【gēn chuán piàn wǎ】:一根椽,一片瓦;指简陋的房舍。
造句
椽,榱也。——《说文》
以大宫之椽归,为卢门之椽。——《左传·桓公十四年》
采椽不斫。——《韩非子·五蠹》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杜牧《阿房宫赋》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梁椽共举的椽怎么读
椽[chuán] 意思是:椽子,放在檩条上架着屋顶的圆木.
“椽”字怎么读?
1、读音为:椽chuán
2、基本含义: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椽子,椽笔。在 古代,是房屋间数的代称:“东宇西房数十椽。
3、椽是装于屋顶以支持屋顶盖材料的木杆,古代的椽子是以木刨成圆柱形装配于檐底。使单调平淡的檐底增加立体和华实的视觉感。可是,天后宫的椽子由于是用水泥铸成,要采用圆柱形。在施工上增加不少麻烦。因此。索性就用方柱形了。看起来倒也错。在每条上椽的顶端都雕以万字彩画。下椽顶端则雕以弯月形彩画。
椽怎么读什么意思
椽:【chuán】,意思是装于屋顶以支持屋顶盖材料的木杆,在古代也是房屋间数的代称。
(形声。从木,彖(tuàn)声。本义:承屋瓦的圆木)同本义椽,榱也。出自《说文》以大宫之椽归,为卢门之椽。出自《左传·桓公十四年》采椽不斫。出自《韩非子·五蠹》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出自杜牧《阿房宫赋》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
出自《聊斋志异·促织》又如:椽杙(椽子和小木桩);椽桷(承屋瓦用的圆木与方木。圆的叫椽,方的叫桷。泛指椽子);椽笔(大笔);椽栋(椽子与正梁)。
组词:椽子、神椽、危椽、椽栈、朴椽、木椽、椽条、椽桷、荣椽、椽烛、一椽、竹椽、屋椽、僦椽。
椽字例句:
1、房间的椽条上缠着薄纱和毛茸茸的纱线。
2、一些村民告诉我,巡防队把他们的房子翻了个底朝天,他们在床底下和睡垫下搜查武器、在椽条的缝隙里寻找风干肉。
3、工程对其山墙进行了精心补砌,并更换了桁架及椽条,铺设上望板,盖瓦。
4、墙头上铺了平石板,不带椽条。
5、而在这里,四片屋顶通过梁的倾斜变成了曲面,伴着木椽条逐渐的起翘,屋顶也仿佛变成了正要展开飞翔的翅膀。
6、记者看到,坍塌的是一座土木结构的厂房,面积一百平方米左右,其中屋顶部分完全坍塌,地上都是破碎的瓦片、折断的椽条及木梁。
椽怎么读
椽chuan 二声
chuán椽,
椽条,椽子,椽栋,椽薄。
椽
chuán ⑴ ㄔㄨㄢˊ ⑵ 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子。~笔。⑶ 古代房屋间数的代称:“东宇西房数十~。” ⑷ 郑码:FZGQ,U:693D,GBK:B4AA ⑸ 笔画数:13,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551353334
五笔86:SXEY 五笔98:SXEY 仓颉:DVNO 四角号码:4793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93D
chuán 〈名〉
⒈ (形声。字从木,从彖(tuàn),彖亦声。“彖”本义指猪嘴上吻部大于下吻部,几乎将下吻部半包住的情形。“木”指短圆木杆。“木”与“彖”联合起来表示“被曲形瓦片半包住的短圆木杆”。本义:承屋瓦的圆木) 同本义 [rafter]
椽,榱也。——《说文》
以大宫之椽归,为卢门之椽。——《左传·桓公十四年》
采椽不斫。——《韩非子·五蠹》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杜牧《阿房宫赋》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⒉ 又如:椽杙(椽子和小木桩);椽桷(承屋瓦用的圆木与方木。圆的叫椽,方的叫桷。泛指椽子);椽笔(大笔);椽栋(椽子与正梁)
“椽”怎么读?
“椽”的读音是“chuán”
椽 【chuán 】
【释义】1.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椽子。椽笔。
2.古代房屋间数的代称:“东宇西房数十椽。”
【组词】
椽条 【chuán tiáo 】:装于屋顶以支持屋顶盖材料的木杆 。
椽子 【chuán zi 】:屋顶斜木中的一种 。
椽笔【chuán bǐ 】:指大手笔,称誉他人文笔出众。
撺椽【cuān chuán 】: 形容劳累气喘。
竹椽【zhú chuán 】: 竹制的安在檩条上支架屋面和瓦片的椽子。
【例句】
1.以大宫之椽归,为卢门之椽。——《左传·桓公十四年》 2.采椽不斫。——《韩非子·五蠹》 3.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杜牧《阿房宫赋》 4.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椽”怎么读??
椽怎么读拼音,可查下字典的;
但对于“椽”这字,文读音cuan或cng,第5声(床;广东河洛话)在生活中未怎么听到的,听到的是:
椽→zo,第5声,与“槽”同音同调;与“篆”同声母:z。
又叫:桷子→gaa4 a4(口语音)。
广东河洛话部分情形
chuán
椽,装于屋顶以支持屋顶盖材料的木杆。常用词组有:椽子,椽条,飞檐椽等。椽子,古代的椽子是以木刨成圆柱形装配于檐底。使单调平淡的檐底增加立体和华实的视觉感可是,天后宫的椽子由于是用水泥铸成,要采用圆柱形。
扩展资料椽子断面以圆形为多,也有方形及扁方形。扁方形的板椽在四川一带使用较普遍,沿用古称桷子。椽在屋角处的排列有平行及放射两种方式,早见于汉石阙,以后翼角放射式布椽逐步占主导地位,但在四川等偏远地方的古建筑上,仍普遍使用平行布椽方式。
在椽的排列稀密上一般为椽档与椽径大致相同,每间椽数成双。椽径为檩径的 1/3 ,大式建筑则按 1.5 斗口定橡径。
椽怎么读
椽读chuán。
详细释义:
1、椽子。也比喻特大的笔杆。
宋人以诸侯伐郑……以大宫之椽归为卢门之椽。——《左传·桓公十四年》
茅屋采椽,是以贵俭。——《汉书·艺文志》
截橑为欂栌,斲楹以为椽。——(唐)韩愈《杂诗》之三
林语堂·《做文与做人》
2、指房屋的间数。
甘子阴凉叶,茅斋八九椽。——(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3、木梯。
椽能逾,则椽于逾;能宫则不守,而不散。——《管子·侈靡》
句子:
1、木椽子着火了。
2、椽木支撑住屋顶的重量。
3、请用手电筒照房椽
4、出头的椽子先腐烂。
5、请把手电筒向上照屋椽。
6、槽可以帮助你为适应不同层次的椽等。
7、纵然予我巨椽之笔写不尽那深情厚谊。
8、众人抬椽是轻的,众人掀墙是酥的。
9、花旗松用于屋顶结构的原木、椽和装饰。
10、隧道里没有地板,你必须从一根椽子到另一根橡子,椽子之间只有灰泥。
11、另外,建筑外檐的抱头梁、檐枋、檐檩、飞椽和檐椽等木构件上,也依稀可辨当年的油漆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