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1945年党的什么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什么
- 3、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哪一年通过的
- 4、《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讨论和通过是在党的几中全会?
- 5、党的什么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6、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什么决议
- 7、历史决议有哪三次
- 8、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对党内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正确的结论,
- 9、标题1.第一个历史决议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当时党内有哪些错误思想?
1945年党的什么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45年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总结了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结论;着重批判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领导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的错误;高度评价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系统地总结出合乎中国民主革命实际的一整套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明确地指出对犯错误的同志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它是整风运动的重要成果,使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一致,为中共七大的召开,在思想上作了充分准备。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和思想上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
1945年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总结了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结论;着重批判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领导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的错误;高度评价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系统地总结出合乎中国民主革命实际的一整套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明确地指出对犯错误的同志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它是整风运动的重要成果,使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一致,为中共七大的召开,在思想上作了充分准备。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和思想上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
任弼时写成了决议的草案稿后,分送政治局委员征求意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胡乔木、任弼时、张闻天又先后做了认真的修改和补充。毛泽东一直十分关心决议的起草。1945年春,他在张闻天修改后的稿子上作了七次修改。毛泽东后来曾特别讲到这一点:“我们现在学会了谨慎这一条。搞了一个历史决议案,三番五次,多少对眼睛看,单是中央委员会几十对眼睛看还不行,七看八看,看不出许多问题来,而经过大家一看,一研究,就搞出许多问题来了。”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七次全体会议1945年4月20日通过。1981年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六大以来》(上)。2011年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十二册。《决议》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是此种结合的代表。第二部分对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发生的问题,简要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认为为了学习中国革命的历史教训,“对于这十年内若干党内历史问题,尤其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中央的领导路线问题,作出正式的结论,是有益的和必要的”。第三部分论述了从1927年以来到遵义会议党内的“左”、右倾错误,特别对第三次“左”倾路线错误产生的思想根源作了深刻的分析,指出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毛泽东领导下的政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第四、五部分,论述了党内“左”倾路线错误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思想上的表现及发展过程、主要内容、社会根源及给中国革命所造成的严重危害。第六部分,结合党的历史上与“左”、右倾错误的斗争,指出“我们党关于党内历史问题的一切分析、批判、争论,是应该从团结出发,而又达到团结的,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那就是不正确的”。《决议》最后充分肯定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绩和宝贵经验,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指出了在全党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决议》的通过,增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为七大的胜利召开创造了充分的思想条件。
第一,实事求是总结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经验教训,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结论,分清了是非。遵义会议后,党的路线已经走上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但对曾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还没有来得及从思想上进行认真清理。有必要集中开展一场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总结和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党以后特别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总结,指出了历次“左”、右倾错误尤其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的“左”倾路线错误在政治、军事、组织、思想方面的表现和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及社会根源、思想根源,指出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了毛泽东同志所代表的我们党和全国广大人民的奋斗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使党的高级干部分清了政治路线是非。
第二,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了全党思想和行动。党的六届七中全会是在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党的七大即将召开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杰出贡献,使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致。
第三,增强了全党团结,为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创造了充分条件。《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肯定了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指出党在奋斗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全党已经空前一致地认识了毛泽东同志的路线的正确性,空前自觉地团结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从而实现了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团结,为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创造了充分条件。
第四,有力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发展。《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内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正确结论,使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更普遍地更深入地为广大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所掌握,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和不可战胜的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主要内容
《决议》在第一段就鲜明地指出:“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将人类最高智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创造地应用于中国这样的以农民为主要群众、以反帝反封建为直接任务而又地广人众、情况极复杂、斗争极困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国”。
《决议》的第二段强调:“我党终于在土地革命战争的最后时期,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和全党的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最大成就,是中国人民获得解放的最大保证。”《决议》最后满怀信心地指出:“二十四年来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了,并且还在证明着,毛泽东同志所代表的我们党和全国广大人民的奋斗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可以说,《决议》通篇都贯穿着对自己的领袖毛泽东的爱戴和维护、自豪和自信。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话,决不是一般的口号,而是全党发自内心的共识。《决议》从1941年酝酿到1945年最后通过,前后历时4年多的时间,贯穿了延安整风的全过程。整风的过程,《决议》起草的过程,六届七中全会会议的过程,实际上是我们党对自己的历史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全党对于毛泽东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的地位,取得了高度一致的共识,形成了坚定维护毛泽东核心和领袖地位的共同意志。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什么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作出基本总结的重要文献 。1981 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遭到过严重的挫折,取得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纠正了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路线,在各条战线都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而且有条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32年的历史作出科学的总结。《决议》包括8个部分、38条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32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正确的总结,科学地分析了在这些事件中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与错误以及产生错误的主观因素、社会原因,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科学地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决议》指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决议》也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分析和批评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严重错误。同时指出就他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决议》重申,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决议》第一次对毛泽东思想多方面的内容作了系统的概括,指出: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等6个方面 , 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它们包括3个基本方面 ,即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在新的实践中加以运用和发展。
《决议》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32年的历史总的来说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不多,党的领导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国情的认识有主观主义的偏差,文化大革命前就有过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错误。后来,毛泽东依据他对当时中国阶级形势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发动和领导了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没有取得本来应该取得的更大成就,对于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毛泽东负有主要责任。但是,他的错误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同时,不只是他个人原因,还有多种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使得党中央难于抵制“左”倾观点、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的发展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为全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但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要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把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决议》还明确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正式恢复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等等。
《决议》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认识程度,超过了建国以来任何一个时期的水平。《决议》通过对建国32年来历史上的大事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做出公正的评价,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加强了党内及党同人民群众的团结,为各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哪一年通过的
一是1945年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二是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我们党第一次对党的历史经验作出的系统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文献。
《历史决议》
总结了建党以来特别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肯定了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
同时,全面详尽地阐述了历次“左”倾错误在政治、军事、组织、思想方面的表现和造成的严重危害,并着重分析了产生错误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在总结开展党内思想斗争的经验时,强调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方针。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的召开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标志着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增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为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在思想上作好了充分准备。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青年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讨论和通过是在党的几中全会?
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日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还有一个是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1945年4月20日在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通过的重要文件。《决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党的斗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作了科学总结和概括。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全党延安整风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整风中,党的高级干部通过讨论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对许多重大历史问题取得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一致。《决议》是由以任弼时为召集人,有刘少奇、周恩来、博古、洛甫等7人参加的专门委员会负责起草和修改的。《决议》原准备提交党的七大讨论通过,为了使党的七大能集中精力讨论抗战建国方针问题,后来征得准备参加党的七大的各代表团同意,改在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讨论通过。
党的什么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约3。4万字,对建国32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了正确总结,科学分析了在这些事件中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和错误,分析了产生错误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原因;
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肯定了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表述的主要内容。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里说到,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
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反对自由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学习和时局》、《关于健全党委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
他特别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提出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他指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以上内容参考 共产党员新闻网——《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作风建设问题》
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什么决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的重要文件。
意义。
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所一致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曾经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加强了全党的团结,促进了人民革命事业的迅猛前进和伟大胜利。十一届六中全会相信,这次全会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必将起到同样的历史作用。
历史决议有哪三次
第一个是1945年4月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二个是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三个则是日前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三个历史决议的共通性
三个历史决议在党的历史和中华民族历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三者都诞生于党和民族重要历史关头,都注重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是建党以来最为重要,权威的历史文献,起到了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统一全党思想,对未来发展提供指导理论等一系列重大作用。
三铅李桥个历史决议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纲领性文槐猛献。1945年《历史决议》第一次从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原则,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设了扰改重要基础。
1981年《历史决议》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设了条件。第三个历史决议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对党内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正确的结论,
关于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此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决议是一个马列主义的重要文献,对党的斗争历史经验和教训作了科学的总结和概括,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肯定了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
同时,全面阐述了历次“左”倾错误的表现及其造成的严重危害,并着重分析了产生错误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这次会议,标志着历时三年八个月的整风运动结束,为中共七大的胜利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
该书主要内容:
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是此种结合的代表。
第二部分对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发生的问题,简要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认为为了学习中国革命的历史教训,“对于这十年内若干党内历史问题,尤其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中央的领导路线问题,作出正式的结论,是有益的和必要的”。
第三部分论述了从1927年以来到遵义会议党内的“左”、右倾错误,特别对第三次“左”倾路线错误产生的思想根源作了深刻的分析,指出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毛泽东领导下的政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第四、五部分,论述了党内“左”倾路线错误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思想上的表现及发展过程、主要内容、社会根源及给中国革命所造成的严重危害。
第六部分,结合党的历史上与“左”、右倾错误的斗争,指出“我们党关于党内历史问题的一切分析、批判、争论,是应该从团结出发,而又达到团结的,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那就是不正确的”。
《决议》最后充分肯定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绩和宝贵经验,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指出了在全党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
《决议》的通过,增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为七大的胜利召开创造了充分的思想条件。
标题1.第一个历史决议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当时党内有哪些错误思想?
第一个历史决议是“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4月20日,在延安杨家岭结束的中国共产党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党在历史上的若干问题,特别是对以王明为代表、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错误作了详细结论。肯定了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及其后的中央对于停止当时党内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起的积极作用;肯定了刘少奇在白区工作的正确路线;指出了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六届五中全会的错误;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指出在全党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