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粘度单位,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10 12:23:56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运动黏度的单位是什么?

τ(动力粘度)= ηdv/dx =ηD(牛顿公式) 其中η与材料性质有关。
运动黏度即流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该流体密度ρ之比。单位为(m^2)/s。用小写字母v表示。
牛顿流体:符合牛顿公式的流体。 粘度只与温度有关,与切变速率无关, τ与D为正比关系。
非牛顿流体:不符合牛顿公式 τ/D=f(D),以ηa表示一定(τ/D)下的粘度,称表观粘度。
扩展资料
各国通常用的条件粘度有以下三种
①恩氏粘度又叫恩格勒(Engler)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50℃、80℃、100℃)下,从恩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试样所需的时间与蒸馏水在20℃流出相同体积所需要的时间(秒)之比。温度to时,恩氏粘度用符号Et表示,恩氏粘度的单位为条件度。
②赛氏粘度,即赛波特(sagbolt)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100oF、F210º;F或122oF等)下从赛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单位。赛氏粘度又分为赛氏通用粘度和赛氏重油粘度(或赛氏弗罗(Furol)粘度)两种。
③雷氏粘度即雷德乌德(Redwood)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从雷氏度计流出5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为单位。雷氏粘度又分为雷氏1号(Rt表示)和雷氏2号(用RAt表示)两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运动黏度

运动粘度是单位是什么?

在某一恒定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过一个标定好的玻璃粘度计所用的时间,流动时间与玻璃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液体的运动粘度。其单位为mm2/s。(参考标准:GB 265-88)
黏度的单位主要有4种,μ、运动粘度ν、雷氏粘度、赛氏通用粘度。1、动力粘度μ:在流体中取两面积各为1m2,相距1m,相对移动速度为1m/s时所产生的阻力称为动力粘度。单位Pa.s(帕.秒)。过去使用的动力为泊或,泊(poise)或厘泊为非法定计量单位。2、运动粘度ν:流体的动力粘度μ与同温度下该流体的密度ρ的比值称为运动粘度。它是这种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阻力的度量。在(SI)中,运动粘度的单位是m2/s。过去通常使用厘斯(cSt)作运动粘度的单位,它等于10-6m2/s,(即1cSt=1mm2/s)。3、雷氏粘度:此粘度主要在英国和日本沿用。其定义是以50ml试油在规定温度60℃或98.9℃下流过雷氏粘度计所需时间,单位为秒。4、赛氏通用粘度:美国多习惯用这种粘度单位,其定义是在某规定温度下从赛氏粘度计流出60ml液体所需时间,单位为秒。美国标准方法为ASTM D88粘度是对油品流动性的一种表征,反映了液体分子在运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强弱,作用强(粘度大),流动难。流体在流动时,相邻流体层间存在着,则该两流体层间会产生摩擦阻力,称为粘滞力。粘度是用来衡量粘滞力大小的一个物性数据。其大小由物质种类、温度、浓度等因素决定。
动力粘度单位是N·s/㎡(牛顿秒每米方)。动力粘度(dynamic viscosity),也被称为动态粘度、绝对粘度或简单粘度,定义为应力与应变速率之比,其数值上等于面积为1㎡相距1m的两平板,以1m/s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因之间存在的流体互相作用所产生的内摩擦力。单位为N·s/㎡(牛顿秒每米方),即Pa·s(帕秒),其量纲为M/(L·T)。粘度差异流体内部抵抗流动的阻力,用对流体的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表示。单位为泊[帕·秒]。注:对于牛顿流体,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为常数,称为牛顿粘度,对于非牛顿流体,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随剪切应力而变化,所得的粘度称在相应剪切应力下的“表观粘度”。塑料属于后一种情况。不同流体的粘度差别很大。在压强为101.325kPa、温度为20℃的条件下,空气、水和甘油的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为:(1)空气: μ=17.9×10^(-6) Pa·s, v=14.8×10^(-6) ㎡/s;(2)水: μ=1.01×10^(-3) Pa·s, v=1.01×10^(-6) ㎡/s;(3)甘油 :μ=1.499Pa·s, v=1.19×10^(-3) ㎡/s。其中,a^(n)表示为a的n次方。
运动粘度是流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该流体密度ρ之比。
运动粘度的单位为(m^2)/s。用小写字母v表示。曾经沿用过的单位为St,St和(m^2)/s的进率关系为1(m^2)/s=10^4St=10^6cSt。
将流动着的液体看作许多相互平行移动的液层, 各层速度不同,形成速度梯度,这是流动的基本特征。
扩展资料:
牛顿粘性定律指出,在纯剪切流动中相邻两流体层之间的剪应力为式中dv/dy为垂直流动方向的法向速度梯度。粘度数值上等于单位速度梯度下流体所受的剪应力。
速度梯度也表示流体运动中的角变形率,故粘度也表示剪应力与角变形率之间比值关系。按国际单位制,粘度的单位为帕·秒。有时也用泊或厘泊(1泊=10^(-1)帕·秒,1厘泊= 10^(-2)泊)。
粘度是流体的一种属性,不同流体的粘度数值不同。同种流体的粘度显著地与温度有关,而与压强几乎无关。气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液体则减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运动粘度

运动粘度单位是什么?

运动粘度的单位是m2/s。
运动粘度的单位为(m^2)/s。用小写字母v表示。曾经沿用过的单位为St,St和(m^2)/s的进率关系为1(m^2)/s=10^4St=10^6cSt。
将流动着的液体看作许多相互平行移动的液层, 各层速度不同,形成速度梯度,这是流动的基本特征。
粘度测定:
在温度t℃时,运动粘度用符号γ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运动粘度单位为斯,即每秒平方米(m2/s),实际测定中常用厘斯,(cst)表示厘斯的单位为每秒平方毫米(即1cst=1mm2/s)。
运动粘度广泛用于测定喷气燃料油、柴油、润滑油等液体石油产品深色石油产品、使用后的润滑油、原油等的粘度,运动粘度的测定采用逆流法。

运动粘度的单位是什么

运动粘度υ:流体的动力粘度η与同温度下该流体的密度ρ的比值称为运动粘度。它是这种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阻力的度量。在国际单位制(SI)中,运动粘度的单位是m2/s。
粘度的度量方法分为绝对粘度和相对粘度两大类。绝对粘度分为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两种;相对粘度有恩氏粘度、赛氏粘度和雷氏粘度等几种表示方法。
1、动力粘度η:在流体中取两面积各为1m2,相距1m,相对移动速度为1m/s时所产生的阻力称为动力粘度。单位Pa.s(帕.秒)。
2、运动粘度υ:流体的动力粘度η与同温度下该流体的密度ρ的比值称为运动粘度。它是这种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阻力的度量。在国际单位制(SI)中,运动粘度的单位是m2/s。
3、恩氏粘度0E:我国的国家标准为石油产品恩氏粘度测定法GB/T266-88。这是一种过去常用的相对粘度,其定义是在规定温度下,200ml液体流经恩氏粘度计所需时间(s),与同体积的蒸馏水在20℃事流经恩氏粘度计所需时间(s)之比称为恩氏粘度。
4、雷氏粘度(Redwood):此粘度主要在英国和日本沿用。其定义是以50ml试油在规定温度60℃或98.9℃下流过雷氏粘度计所需时间,单位为秒。5、赛氏通用粘度(Saybolt Universal Viscosity):美国多习惯用这种粘度单位,其定义是在某规定温度下从赛氏粘度计流出60ml液体所需时间,单位为秒。

黏度单位是什么?

黏度(Viscosity)是一种物质的内部阻力或粘稠程度的衡量。它描述了液体或气体在流动时的阻碍程度,即抵抗物质内部分子间滑动的能力。黏度的单位是帕斯卡秒(Pa·s)或毫帕秒(mPa·s),也可以用压力单位(帕斯卡,Pa)乘以时间单位(秒,s)来表示。
黏度的概念可通过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来进一步解释。
1. 牛顿流体(Newtonian Fluid):牛顿流体的黏度不随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的比值)而变化。常见的例子是水和空气。牛顿流体的黏度可以用斯托克斯(Stokes)或开尔文(Kelvin)来表示。1斯托克斯(St)等于100厘米/秒(cm/s)。
2. 非牛顿流体(Non-Newtonian Fluid):非牛顿流体的黏度随剪切速率的改变而变化。非牛顿流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 塑性流体(Plastic Fluid):塑性流体在施加的剪切应力超过一定阈值时才开始流动,例如凝胶物质。在阈值之前,它们表现得像固体,而在阈值后则表现得像液体。黏度的单位与牛顿流体相同。
- 剪切稀化流体(Shear-Thinning Fluid):剪切稀化流体的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例如某些润滑剂和某些食品原料。此类流体常用其流变学特性描述。常见的单位是帕斯卡秒(Pa·s)或毫帕秒(mPa·s)。
黏度的测量通常使用粘度计进行,这是一种用于测量流体阻力的仪器。通过测量液体或气体在特定条件下的流动行为,可以确定黏度。
粘度单位是“泊”和“斯”
运动粘度单位:1泊=0.1Pa.S=100mPa.s=100厘泊=100cP
动力粘度单位:1斯=cm2/s=100mm2/S=100厘斯=100cSt
粘滞系数除了因材料而异之外还比较敏感的依赖温度,液体的粘滞系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气体则反之,大体上按正比于 的规律增长.在国际单位制中粘滞系数的单位为帕秒(Pas)在CGS单位制中为泊(poise)符号为P 。
应用
在研究大分子溶液的粘度时要注意到结构粘度的影响,常采用下列几种粘度的概念。
增比粘度:表示溶液粘度增加的百分数,ηsp无单位。
比粘浓度:表示增加一个单位浓度时,增比粘度的增加值。其数值随浓度而变。单位是浓度的倒数。
特性粘度:表示在浓度趋于零的情况下单个大分子对溶液粘度的贡献,其值与大分子在溶液中的形态,及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运动粘度cst是什么意思

CST是运动粘度单位“厘斯”的英文缩写,ST是斯托克斯(stokes )的缩写。
运动黏度即流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该流体密度ρ之比,单位是“平方毫米每秒”,国际上曾使用过“斯(ST)”和“厘斯(CST)”作为通用的粘度单位。
动力粘度的简称是粘度,其单位是帕·秒(Pa·s)或毫帕·秒(mPa·s)。 粘度分为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三者有区别,不能混淆。
粘度是用来衡量粘滞力大小的一个物性数据。其大小由物质种类、温度、浓度等因素决定。
扩展资料:
动力粘度由流体单位接触面积上的内摩擦力与垂直于运动方向上的流速变化率的比值计算。
运动粘度的测定:在温度t℃时,运动粘度用符号γ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运动粘度单位为斯,即每秒平方米(m2/s)。
实际测定中常用厘斯,(cst)表示厘斯的单位为每秒平方毫米(即1cst=1mm2/s)。运动粘度广泛用于测定喷气燃料油、柴油、润滑油等液体石油产品深色石油产品、使用后的润滑油、原油等的粘度,运动粘度的测定采用逆流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运动粘度

黏度的常用单位

黏度的常用单位如下:
运动粘度单位:1斯(cm2/s)=100mm2/S=100厘斯(cS)
动力粘度单位:1帕斯卡(Pa·s)等于10-3千帕(kPa),千帕(kPa)又等于10-3帕(Pa),1帕斯卡等于10秒(cP)。此外,在CGS单位制中,黏度的常用单位还有泊(poise)和斯托克斯(Stokes)。1泊等于100厘泊,而1斯托克斯等于1000秒。
拓展资料
黏度是衡量液体流动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它表示液体在受到剪切力作用下的流动性。黏度的常用单位有多个,其中最常用的包括运动粘度单位和动力粘度单位。
运动粘度单位
运动粘度单位通常用“斯”或“厘斯”来表示。1斯等于1平方厘米每秒,也就是100毫米平方每秒,它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下的速度。而1厘斯则等于1毫米平方每秒,它表示液体在很小的剪切力作用下流下的速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单位来表示黏度。
动力粘度单位
动力粘度单位通常用“帕斯卡·秒”(Pa·s)来表示。在SI单位制中,动力粘度的单位是牛顿秒(N·s),但在实际应用中,人们更习惯使用帕斯卡·秒这个单位。帕斯卡·秒与斯托克斯之间有换算关系,1帕斯卡·秒等于1000斯托克斯。斯托克斯是一个很小的单位,通常用于测量低粘度液体的黏度。
除了以上两个常用的黏度单位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黏度单位,例如泊和雷。泊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通常用于测量高粘度液体的黏度。雷是一个更小的单位,通常用于测量非常低粘度的液体。

黏度的单位是什么?

黏度的单位主要有4种,动力粘度μ、运动粘度ν、雷氏粘度、赛氏通用粘度。
1、动力粘度μ:
在流体中取两面积各为1m2,相距1m,相对移动速度为1m/s时所产生的阻力称为动力粘度。单位Pa.s(帕.秒)。过去使用的动力粘度单位为泊或厘泊,泊(poise)或厘泊为非法定计量单位。
2、运动粘度ν:
流体的动力粘度μ与同温度下该流体的密度ρ的比值称为运动粘度。它是这种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阻力的度量。在国际单位制(SI)中,运动粘度的单位是m2/s。过去通常使用厘斯(cSt)作运动粘度的单位,它等于10-6m2/s,(即1cSt=1mm2/s)。
3、雷氏粘度:
此粘度主要在英国和日本沿用。其定义是以50ml试油在规定温度60℃或98.9℃下流过雷氏粘度计所需时间,单位为秒。
4、赛氏通用粘度:
美国多习惯用这种粘度单位,其定义是在某规定温度下从赛氏粘度计流出60ml液体所需时间,单位为秒。美国标准方法为ASTM D88
粘度是对油品流动性的一种表征,反映了液体分子在运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强弱,作用强(粘度大),流动难。流体在流动时,相邻流体层间存在着相对运动,则该两流体层间会产生摩擦阻力,称为粘滞力。粘度是用来衡量粘滞力大小的一个物性数据。其大小由物质种类、温度、浓度等因素决定。

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

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是描述液体流动特性的两个重要参数。它们都是用来衡量液体内部分子间摩擦力的大小,从而反映液体的流动性能。
1、动力粘度通常用符号μ表示,单位为帕斯卡·秒(Pa·s)。它是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单位面积上垂直于液流方向的力与液流速度梯度的比值。
2、动力粘度越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分子间摩擦力越大,流动性越差。反之,动力粘度越小,说明液体内部的分子间摩擦力越小,流动性越好。
3、运动粘度通常用符号ν表示,单位为立方米/秒(m2/s)。它是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的速度。运动粘度越大,说明液体的流速越慢,流动性越差。反之,运动粘度越小,说明液体的流速越快,流动性越好。
4、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的温度下,动力粘度越大,运动粘度也就越大;反之,动力粘度越小,运动粘度也就越小。因此,通过测量动力粘度或运动粘度,可以有效地了解液体的流动性能,为工程设计和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的作用
1、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都是衡量流体(如液体或气体)内部摩擦力的物理量,这种摩擦力会直接影响到流体的流动性能。动力粘度μ是一个综合反映了流体内部分子间摩擦作用强弱的指标。其定义为单位速度梯度下,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
2、换句话说,动力粘度μ是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通过垂直于液流方向的力与液流速度梯度的比值来测量的。因此,动力粘度越小,意味着液体内部的分子间摩擦力越小,从而该液体的流动性就越好。反之,如果动力粘度越大,则液体的流动性就越差。
3、运动粘度ν则是动力粘度μ与密度ρ的比值,其单位为立方米/秒(m2/s)。运动粘度ν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出液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流动的难易程度。类似于动力粘度,运动粘度越小,说明液体的流速越快,流动性越好;而运动粘度越大,则液体的流速越慢,流动性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