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反应方程式,α粒子核反应方程式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27 06:31:17 浏览1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核反应方程式到底怎么书写

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
核反应方程式到底怎么书写
有很多,分质子-质子反应链和碳氮反应链.哪个反应链起主要作用与恒星的成分和中心温度,对太阳主要是p-p反应链.方程如下:p+p=d+(e+)+v (p-质子,d-氘,e+-正电子,v-中微子;反应寿命7*10^9年); d+p=He3+r(He3-氦3,r-光子,反应寿命4秒);He3+He3=He4+2p(4*10^5年); 总反应式:4p=He4+2(e+)+2v+24.7MeV (MeV-能量单位,包括了光子的能量).碳氮反应链有六个方程,我不一一列举了,其中碳和氮相当于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总反应式同上.注:反应式中的等号应该用箭头,中微子和光子的符号应该用拉丁字母,打不出来.

两弹用到的核反应方程式是哪两个?

一个u核裂变,可能的裂变方程:
U+n→Nd+Zr+3n+8e+反中微子
U+n→Sr+Xe+10n
U+n→Ba+Kr+3n
一个氢聚变方程:两个氢原子聚变成一个氦原子,释放出一个中:H+H=He+n。
原理
在核反应中,用于轰击原子核的粒子称为入射粒子或轰击粒子,被轰击的原子核称为靶核,核反应发射的粒子称为出射粒子,反应生成的原子核称为剩余核或产物核。入射粒子a轰击靶核A,发射出射粒子b并生成剩余核B的核反应可用以下方程式表示:A+a→B+b 或简写为: A(a,b)B
若a、b为同种粒子,则为散射,并根据剩余核处于基态还是激发态而分为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用A(a,a)A和A(a,a′)A*表示,给定的入射粒子和靶核能发生的核反应往往不止一种。每一种核反应称为一个反应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核反应
……其中两弹是指___、___,一星是指___。研制两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式之一分别为U+__→Ba+Kr+__、H+H→He+___。答案: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10n、310n、10n。参考:http://gzwl.cooco.net.cn/testdetail/210105/
原子弹235U+n→236U→135Xe+95Sr+2n
235U+n→236U→144Ba+89Kr+3n
氢弹21h+31h----42he+10N+能量
一个铀235裂变是原子弹;
一个是氢原子巨变是氢弹
一个u核裂变,可能的裂变方程:
U+n→Nd+Zr+3n+8e+反中微子
U+n→Sr+Xe+10n
U+n→Ba+Kr+3n
一个氢聚变方程:两个氢原子聚变成一个氦原子,释放出一个中:H+H=He+n。
扩展资料:
核反应中是 核子轰击大原子核,结合后形成一个不稳定的核,这个核再释放某些粒子,生成新核。轰击的核子也是一个核反应原料,当然要写。
235U+1n=137Ba+97Kr+2n。数字不是化学计量数,是质量数,n是中子数。
核裂变的式子前边有个很大的原子核和一个中子;核聚变的式子都是很轻的两个核子碰撞。
衰变都是式子前是一个核子 ;α衰变是后边总有一个He;β衰变是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的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反应

核反应方程式 核反应方程式是什么呢

1、一个u核裂变,可能的裂变方程:U+n→Nd+Zr+3n+8e+反中微子,U+n→Sr+Xe+10n,U+n→Ba+Kr+3n。
2、一个氢聚变方程:两个氢原子聚变成一制个氦原子,释放出一个:H+H=He+n。

核反应方程式

核反应方程式如下:
2 1 H+3 1H—→4 2 He + 1 0n
核裂变的反应方程式:
235U+n→236U→135Xe+95Sr+2n;
235U+n→236U→144Ba+89Kr+3n;
扩展资料:
核聚变与核裂变的具体反应
核裂变由重原子核,也就是质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在元素周期表上排到最后几位的元素,比如铀(yóu)、钍(tǔ)和钚(bù)等,在中子的冲击下,分裂成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的反应,并且这个过程伴随着巨大能量的释放,这种反应成为核裂变反应。
核聚变由较小质量的原子,比如氘,在高温高压下,其核外电子拜托原子核的束缚,从而使得两个原子核能够碰撞在一起,发生相互聚合作用,生成质量更大的原子核(如氦)。
因为中子不带电,所以也能在这个碰撞过程中脱离出来,电子和中子的释放会伴随着巨大能量的释放。现在人类已经实现不可控核聚变,比如氢弹爆炸,但是可控核聚变还正在努力研究中。

核子反应方程式怎么写?

就是核化学反应方程式。
核化学是研究原子核的变化的科学。
方程式一般形式为:左边的一种或多种原子核反应生成右边的一种或多种原子核。它的与一般的化学反应有区别。一般的化学反应原子核不变,核子反应原子核一定变
比如:
411H—→42He+20+1e+2.67×107eV 21H+21H—→32He+10n+3.2×106eV 21H+21H—→31H+11H+4×106eV 31H+21H—→42He+10n+1.76×107eV

核子反应方程式是什么?

核子反应方程式就是原子核之间相互转化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这样的反应是物理变化。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Na2CO3 + HCl = NaHCO3+NaCl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CuO + C 高温 Cu +CO↑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
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 3Cu(NO3)2 + 4H2O + 2NO↑

人工核转变与核聚变、核裂变在核反应方程式上如何区分?

1、人工核转变与核聚变、核裂变在核反应方程式上的区别:
人工核转变:1?N+?He→1?O+1H,?Be+?He→12C+n。
核聚变:3H+2H—→?He+10n+1.76×10?eV
核裂变:23?U+1n=13?Ba+??Kr+2n
2、定义不同
人工核转变用快速粒子(天然射线或人工加速的粒子)穿入原子核的内部使原子核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这就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核聚变,核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只有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才能让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让两个原子核能够互相吸引而碰撞到一起,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如氦)。
中子虽然质量比较大,但是由于中子不带电,因此也能够在这个碰撞过程中逃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释放出来,大量电子和中子的释放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巨大的能量释放。
核裂变,又称核分裂,是指由重的原子核(主要是指铀核或钚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
扩展资料:
一、核裂变原理:
裂变释放能量是与原子核中质量-能量的储存方式有关。从最重的元素一直到铁,能量储存效率基本上是连续变化的,所以,重核能够分裂为较轻核(到铁为止)的任何过程在能量关系上都是有利的。如果较重元素的核能够分裂并形成较轻的核,就会有能量释放出来。
然而,很多这类重元素的核一旦在恒星内部形成,即使在形成时要求输入能量(取自超新星爆发),它们却是很稳定的。不稳定的重核,比如铀-235的核,可以自发裂变。快速运动的中子撞击不稳定核时,也能触发裂变。
由于裂变本身释放分裂的核内中子,所以如果将足够数量的放射性物质(如铀-235)堆在一起,那么一个核的自发裂变将触发近旁两个或更多核的裂变,其中每一个至少又触发另外两个核的裂变,依此类推而发生所谓的链式反应。这就是称之为原子弹(实际上是核弹)和用于发电的核反应堆(通过受控的缓慢方式)的能量释放过程。
对于核弹,链式反应是失控的爆炸,因为每个核的裂变引起另外好几个核的裂变。对于核反应堆,反应进行的速率用插入控制棒来控制,使得平均起来每个核的裂变正好引发另外一个核的裂变。
核裂变所释放的高能量中子移动速度极高(快中子),因此必须通过减速,以增加其撞击原子的机会,同时引发更多核裂变。一般商用核反应堆多使用慢化剂将高能量中子速度减慢,变成低能量的中子(热中子)。商营核反应堆普遍采用镉棒、石墨和较昂贵的重水作为慢化剂。
二、核聚变原理:
核聚变,即轻原子核(例如氘和氚)结合成较重原子核(例如氦)时放出巨大能量。因为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而核聚变是发生在原子核层面上的,所以核聚变不属于化学变化。
热核反应,或原子核的聚变反应,是当前很有前途的新能源。参与核反应的轻原子核,如氢(氕)、氘、氚、锂等从热运动获得必要的动能而引起的聚变反应(参见核聚变)。热核反应是氢弹爆炸的基础,可在瞬间产生大量热能,但尚无法加以利用。
如能使热核反应在一定约束区域内,根据人们的意图有控制地产生与进行,即可实现受控热核反应。这正是在进行试验研究的重大课题。受控热核反应是聚变反应堆的基础。聚变反应堆一旦成功,则可能向人类提供最清洁而又是取之不尽的能源。
冷核聚变是指:在相对低温(甚至常温)下进行的核聚变反应,这种情况是针对自然界已知存在的热核聚变(恒星内部热核反应)而提出的一种概念性‘假设’,这种设想将极大的降低反应要求。
只要能够在较低温度下让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或者在较高温度下用高强度、高密度磁场阻挡中子或者让中子定向输出,就可以使用更普通更简单的设备产生可控冷核聚变反应,同时也使聚核反应更安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聚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裂变

高中物理必背的原子核反应方程式。就是关于那几个科学家发现什么质子 中子什么的。那几个还有聚变裂变的

这些可以吧
核反应及核反应方程
原子核反应方程式如下: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核反应分为核裂变和核聚变,裂变只发生在质量很大的原子核中,如铀(YU)、钍(T)和钚(BU)。这些原子的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然后分裂成两个或更小的原子核,释放出两个或三个中子和大量能量。
只有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才能让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让两个原子核能够互相吸引而碰撞到一起,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如氦),中子虽然质量比较大,但是由于中子不带电,因此也能够在这个碰撞过程中逃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释放出来,大量电子和中子的释放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巨大的能量释放。

α粒子核反应方程式

在核反应中应保证质量数守恒与电荷守恒,并且注意核反应为单向反应,应用箭头表示反应方向; 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其核反应方程为: 14 7 N+ 4 2 He→ 17 8 O+ 1 1 H 用α粒子轰击铍核,其核反应方程为: 9 4 Be+ 4 2 He→ 12 6 C+ 1 0 n 故答案为: 14 7 N+ 4 2 He→ 17 8 O+ 1 1 H, 9 4 Be+ 4 2 He→ 12 6 C+ 1 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