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怎样用ansys对齿轮进行有限元分析
- 2、ansys有限元分析齿轮!!!!急
- 3、ansys接触分析的步骤
- 4、IGS文件怎么用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
- 5、ANSYS软件结构力学分析的基本操作步骤
- 6、如何学习有限元分析
- 7、ansys有限元分析介绍
- 8、ANSYS结构有限元高级分析方法与范例应用的目录
- 9、元分析的步骤
怎样用ansys对齿轮进行有限元分析
1、建模,建好齿轮模型
2、网格划分,注意齿轮可能接触的区域网格要细化,最好划四边形网格
3、定义接触,包括两个:a将两齿轮可能接触的地方定义接触对;b将齿轮与其中心节点定义接触,这样可以通过中心点对齿轮加约束及载荷
4、约束,固定约束一齿轮(或根据实际情况约束),对另一齿轮加约束及力矩
5、定义子步,并求解
这里是个视频教程你可以看看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4195130o1p0.html
上面全是 最好每个都看一下
1、打开图示界面,直接在菜单栏那里选择PlotCtrls。
2、下一步如果没问题,就点击Animate中的Over Time。
3、这个时候弹出新的对话框,需要确定设置Current Load Stp。
4、这样一来会得到相关结果,即可用ansys对齿轮进行有限元分析了。
ansys有限元分析齿轮!!!!急
z=52
m=5
ha=1
c=0.25
ang=360/z
ang1=ang/2
r=m*z/2
rf=(z-2*ha-2*c)*m/2
ra=(z+2*ha)*m/2
r1=m*c
pi=4*Atan(1)
s=pi*m/2
inva=0.014904
*afun,deg
rb=r*cos(20)
*afun,rad
*dim,x,,12
*dim,y,,12
af=Acos(rb/rf)
invaf=tan(af)-af
phi=s/r-2*(invaf-inva)
x(1)=rf*cos(phi/2)
y(1)=rf*sin(phi/2)
*do,i,1,11
ri=rf+r1+i-1
j=i+1
ai=Acos(rb/ri)
invai=tan(ai)-ai
phi=s/r-2*(invai-inva)
x(j)=ri*cos(phi/2)
y(j)=ri*sin(phi/2)
*enddo
/title,'The Process of Gear Meshing'
/prep7
et,1,plane42
et,2,solid45
*do,i,1,12
k,i,x(i),y(i)
*enddo
k,13,ra,0
lstr,13,12
bsplin,12,11,10,9,8,7
bsplin,7,6,5,4,3,2
bsplin,2,1
lcomb,2,3,0
lcomb,2,4,0
/triad,ltop
cyl4,,,108.75,0,rf,ang1(你的条件太宽泛了···)
1、建模,建好齿轮模型
2、网格划分,注意齿轮可能接触的区域网格要细化,最好划四边形网格
3、定义接触,包括两个:a将两齿轮可能接触的地方定义接触对;b将齿轮与其中心节点定义接触,这样可以通过中心点对齿轮加约束及载荷
4、约束,固定约束一齿轮(或根据实际情况约束),对另一齿轮加约束及力矩
5、定义子步,并求解
ansys接触分析的步骤
ANSYS接触分析的步骤包括建立模型、设置接触参数、进行求解以及结果评估。
一、建立模型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ANSYS的建模工具来建立所要分析的物理模型。这可能包括各种几何形状,例如块、圆柱、球等。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实际物理条件,如材料属性(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等)和几何约束(固定、支撑等)。例如,如果我们正在分析两个齿轮的接触,我们需要在模型中准确地定义齿轮的形状、大小和材料。
二、设置接触参数
在模型建立完毕后,我们需要定义接触参数。这包括接触类型(如刚体-柔体接触、面面接触等)、摩擦系数、接触刚度等。这些参数将影响模拟的接触行为,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物理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在齿轮接触分析中,可能需要设定齿轮间的摩擦系数和接触刚度。
三、进行求解
设置好接触参数后,我们可以进行求解。在这个步骤中,ANSYS会使用有限元方法求解模型的运动方程,从而得到模型的位移、应力、应变等结果。求解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计算资源和时间,特别是对于大规模和复杂的模型。
四、结果评估
最后,我们需要评估求解结果。ANSYS提供了丰富的后处理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可视化结果,如接触压力分布、接触面积变化等。通过这些结果,我们可以理解接触行为,并对设计进行优化。例如,在齿轮接触分析中,我们可能会关注接触压力是否均匀,以及接触面积是否足够。
以上就是ANSYS接触分析的基本步骤。需要注意的是,接触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准确建模、合理设定参数、足够的计算资源和正确的结果解读。同时,不同的接触问题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在使用ANSYS进行接触分析时,需要充分理解其原理和功能,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灵活运用。
IGS文件怎么用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
IGS文件用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
1、打开ansys,在文件菜单中导入该IGS文件。
2、在ansys中打开用SOLIDWORKS保存的模型,然后按照ansys的步骤进行有限元分析即可。具体的看模型复杂层度了,适当的进行模型修补。
ANSYS软件是美国ANSYS公司研制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FEA)软件,是世界范围内增长最快的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能与多数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接口,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如Creo, NASTRAN, Alogor, I-DEAS, AutoCAD等。是融结构、流体、电场、磁场、声场分析于一体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igs文件可以直接导入到ansys.
igs是一种中性文件,与具体的软件无关的。
打开
ansys,在文件菜单中导入~
,选择这个igs文件就可以
在ansys中打开用solidworks保存的模型了,然后按照ansys的
步骤进行有限元分析。。。。
具体的看模型复杂层度了,适当的进行模型修补,这个我不
怎么会,同样学习中,嘿嘿
ANSYS软件结构力学分析的基本操作步骤
In sy is软件结构力学分析的基本操作步骤,很棒的。
如何学习有限元分析
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利用数学近似的方法对真实物理系统(几何和载荷工况)进行模拟。还利用简单而又相互作用的元素,即单元,就可以用有限数量的未知量去逼近无限未知量的真实系统。
有限元分析是用较简单的问题代替复杂问题后再求解。它将求解域看成是由许多称为有限元的小的互连子域组成,对每一单元假定一个合适的(较简单的)近似解,然后推导求解这个域总的满足条件(如结构的平衡条件),从而得到问题的解。这个解不是准确解,而是近似解,因为实际问题被较简单的问题所代替。由于大多数实际问题难以得到准确解,而有限元不仅计算精度高,而且能适应各种复杂形状,因而成为行之有效的工程分析手段。
有限元是那些集合在一起能够表示实际连续域的离散单元。有限元的概念早在几个世纪前就已产生并得到了应用,例如用多边形(有限个直线单元)逼近圆来求得圆的周长,但作为一种方法而被提出,则是最近的事。有限元法最初被称为矩阵近似方法,应用于航空器的结构强度计算,并由于其方便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而引起从事力学研究的科学家的浓厚兴趣。经过短短数十年的努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有限元方法迅速从结构工程强度分析计算扩展到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成为一种丰富多彩、应用广泛并且实用高效的数值分析方法。
飞行器一般用Nastran,可以问下你们老师推荐什么软件,其实所有的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都是大同小异的,学会一个其他也会很容易上手。你要学习有限元分析的话,有限元基础教材看看,然后找本相关软件的书做些练习,即使不懂的也不要紧,多做练习熟练后可以试着解决实际问题,要慢慢积累。
ANSYS功能强大,也很吸引人,但真正是使其成为手中一把利剑的人少之又少。也许文章比较长,感谢你们有耐心把它读完。
ANSYS,公认的难学、难用,但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难于上手,就像学习一门语言,与门之后在兴趣的驱使下,还是能够征服它的。
研究生阶段,使用ANSYS完成了863项目子课题-尿素合成塔数值模拟系统的开发工作(开发平台-ANSYS),有了这种经历,自己也有胆出来把经验分享出来了。
一:如何入门?
ANSYS难学,是因为入门难,目前国内有大量的ANSYS书籍,而且都有一个很挺的名字,但一个又一个的初学者发现,在学完这些拥有靓丽名字的ANSYS书籍之后,碰到问题依然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下手,心里上首先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以为是ANSYS软件本身难学的原因,其实这本身并非是软件的问题,也不是个人的不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不对。
想要会用而不是学好ANSYS,首先,要加深对ANSYS的理解,也就是它是怎么工作的,明白了这些再拿到问题就不会无从下手,而ANSYS是如何工作从国内这些大多数书籍上(很多是直接翻译ANSYS英文帮助,这是一种误人子弟和不负责任的做法)是学不到的。ANSYS这款软件包括前处理、求解和后处理三部分,前处理主要是建立模型什么的并不难理解,后处理是等计算完毕用来处理计算结果的,关键是在求解这一部分,把这一部分理解好了就会拨开迷雾见到阳光了。
ANSYS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1)我们在前处理模块建立模型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工程系统的外形(称为有限元实体模型);
(2)建立出来模型之后,我们要将其转化为有限元模型,在这部分我们需要选择单元类型,输入材料参数和匹配单元与模型相应部位的对应关系。ANSYS计算出来的都是变位(也就是模型的位移),然后通过位移导出应变,再使用应变值导出应力值(输入材料参数就是为了使用应变算出应力值),当然这些都是在程序内部完成的,这里我们遇到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单元如何选取得问题,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单元合适,对初学者来说去详细的了解单元的详细属性还不太现实,所以建议查阅资料看看别人用的单元类型,因为我们现在还只是处在入门阶段,想要真正做到熟练应用各种单元进行不同问题的分析,我推测国内真正做到的人还没有出现,除非他是在扯淡,因为ANSYS单元库本身也只有100多种单元,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单元。等我们选择了某种单元,输入了相应的材质参数(这个比较确定,各种材料有其固定的参数,比如E)之后,我们可以我们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这是把实体模型转化为有限元模型的过程,任何一本ANSYS书籍上都有如何划分网格的详细介绍,不详述。
(3)划分完网格后的模型,其实已经确定了内部各个单元应力是如何传递的,求解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解方程组得过程,解前面通过单元网格划分得出的大量方程组,计算机去完成好了。
所以,再拿到一个问题后,我们要进行分析可以按以下步骤完成:
(1) 建立实体模型;(2)选择单元类型,划分网格;(3)求解;
而在这些步骤中遇到一些问题,则随着对ANSYS软件本身的慢慢熟悉,会越来越得心应手,这不是学习ANSYS真正难得地方,各位不需要再这个方面畏惧。
二:当我们对ANSYS的操作比较熟练了以后,我们可以进入下一步的学习,拿到一个问题如何进行大体上正确的分析?
我们拿到问题进行有限元分析,首先要分析这个问题进行有限元分析想要得到的结果数据,比如应力场、温度场等等,其次,当我们知道了我们想要得到什么数据后,我们要学习通过什么能够得到这些数据,比如我们要想得到某结构的应力场,我们可以通过位移算出应变,通过应变算出应力,这时需要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得到通过弹性模量、杨氏模量和应变能够计算出应力的信息,这时我们就会知道在材料参数里需要输入弹性模量、杨氏模量才能得到应力值,而如何输入这些变量,只是对ANSYS操作的熟练程度而已,不知道的也能够查到怎样操作,而进行其它方面的计算都是如此,我们之所以一头雾水,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能够通过什么得到我们需要的数据,而一旦知道了这些需要材料参数我们就会信心大增了。然后需要我们选择单元,这时如果我们没有很长时间的有限元分析经验,这方面我们会很迷茫,这也确实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我们可以查阅ANSYS帮助文件(现在有一本ANSYS中文帮助指南的小册子讲述了某些单元的一些细节)里关于哪些单元适用于那些场合的指南。把这些确定下来后我们的问题解决方案已经确定了,后面的求解的设置什么的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悉。有了这些基础我们可以进行我们拿到问题上大致准确的有限元分析过程,至于是否真正的正确,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三、ANSYS高手应该达到的境界!
一名真正意义上的高手应该达到这样的境界:
拿到一个具体的问题后,察看本领域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如进行尿素合成塔分析,考虑层板间,想要得到层板应力场,我们要查阅前人如何计算尿素合成塔层板的应力场的,现在有没有最新的研究成果,然后利用这些公式到ANSYS单元库里去查找单元看看时候存在这样的单元专门针对这种问题是按照这种计算公式来作为基础开发单元的,如果有那就再好不过了,如果没有则需要分析人员利用本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结合自己在ANSYS二次开放方面的知识,从二次开发的角度开发新的用于该问题的专门单元(这个过程比较难,但并不是不可完成,因为ANSYS本身已经开发出来100多种单元,而且只有这样的分析才是足够专业和令人信服的),否则,那只能是近似的结果了,我们用这种新开发的单元来作分析的话,即使不能做到真正与现实情况一致,但至少是最接近于真实应力场分布的分析,因为这是以最新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做的分析。
所以,想真正的学好ANSYS,不但要知道怎样操作,而且要知道如何扩充ANSYS,使他能够完成自己需要的功能,使它成为自己独一无二的ANSYS版本,这也是我们学习任何一款有限元软件的方向,否则我们就无法做到随心所欲、无所不能的使用这些利剑完成各种各样的分析
ansys有限元分析介绍
ANSYS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对复杂的物理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有限元分析是一种模拟方法,它将复杂的结构分解成许多小的元素,通过计算每个元素的力学特性,再将这些元素组合起来,得出整个结构的力学特性。
ANSYS软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有限元分析工具,可以用于分析各种领域的工程问题,包括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电磁场分析等。通过ANSYS,工程师们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产品的性能和行为,从而优化设计方案,减少试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ANSYS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但是它也提供了一些易于使用的图形界面和向导,使得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建模和分析。此外,ANSYS还拥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动画、图表等方式直观地展示分析结果。
总之,ANSYS是一款强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加准确地预测产品的性能和行为,从而优化设计方案,提高生产效率。
ANSYS结构有限元高级分析方法与范例应用的目录
第二版前言第一版前言第1篇 ANSYS结构有限元分析基础第1章 ANSYS有限元分析基础1.1 ANSYS程序的理论背景和分析功能综述1.1.1 ANSYS程序的理论背景1.1.2 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基本过程与问题1.1.3 ANSYS程序结构分析能力概述1.2 ANSYS程序的基本使用入门(一)1.2.1 使用ANSYS分析问题的一般流程1.2.2 ANSYS的界面布局、程序架构及两种操作方式1.2.3 最常用的ANSYS界面操作1.3 ANSYS程序的基本使用入门(二)1.3.1 直接法建立有限元模型1.3.2 由几何模型到有限元网格——间接建模法1.3.3 加载、多工况静力分析及后处理初步1.4 APDL语言及参数化分析1.5 ANSYS常见问题及操作技巧1.5.1 与前后处理相关的问题1.5.2 与加载相关的问题1.5.3 获取函数、定制工具条及ANSYS的暂停第2章 桁架杆系有限元分析及ANSYS实例2.1 桁架杆系有限元分析的概念2.2 可用于桁架分析的ANSYS单元2.2.1 Link1单元特性简介2.2.2 LINK8单元特性简介2.2.3 LINK10单元特性简介2.3 分析实例:平板网架结构的静力分析第3章 梁系结构分析方法及ANSYS实例3.1 梁系结构有限元分析提要3.2 ANSYS中的梁单元概述3.2.1 BEAM3单元特性介绍3.2.2 BEAM4单元特性介绍3.2.3 BEAM188和BEAM189梁单元特性简介3.3 分析实例:ANSYS各类梁单元的综合应用3.3.1 刚铰混合结构的内力图3.3.2 三向交叉梁系的计算3.3.3 施工防护结构中的承重桁架分析第4章 弹性平面问题的有限元分析及ANSYS算例4.1 弹性平面问题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法4.2 ANSYS提供的平面问题单元4.3 分析实例:独立重力坝的静力分析第5章 轴对称问题的有限元分析及ANSYS算例5.1 ANSYS轴对称问题分析提要5.2 分析实例:厚球壳的轴对称分析第6章 三维实体结构的ANSYS分析及算例6.1 三维实体结构ANSYS有限元分析提要6.2 分析实例:网架焊接空心球节点的受力分析第7章 板壳结构的ANSYS分析及算例7.1 板壳结构ANSYS有限元分析提要7.2 分析实例:圆柱壳屋面结构的静力分析7.3 分析实例:板梁结构中梁截面的偏置第2篇 ANSYS结构分析专题第8章 ANSYS结构动力分析专题8.1 ANSYS结构动力分析概述8.1.1 模态分析及其ANSYS实现过程8.1.2 谐响应分析8.1.3 瞬态动力学分析8.1.4 谱分析8.2 ANSYS模态分析例题:几何刚度对梁自振特性的影响8.3 谐响应分析例题:不同激励模式谐振响应的比较8.4 瞬态分析的例题:移动载荷作用下的吊车梁8.5 谱分析例题:悬臂结构地震响应谱分析第9章 ANSYS结构非线性分析专题9.1 ANSYS结构非线性分析概述9.1.1 结构非线性问题的几种类型9.1.2 非线性问题的一般分析方法9.1.3 ANSYS结构非线性分析的过程与选项9.2 接触问题的分析方法9.2.1 接触问题概述9.2.2 ANSYS的接触分析功能9.2.3 ANSYS接触分析流程及接触向导的使用9.3 几何非线性例题:油罐底效应的简化分析9.3.1 问题描述9.3.2 ANSYS分析全过程9.3.3 ANSYS分析命令流9.4 材料非线性例题:钢筋混凝土梁的分析9.5 接触分析例题:插销拨拉过程的接触分析第10章 结构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及ANSYS范例10.1 ANSYS结构稳定性分析的基本概念10.2 工字梁的特征值屈曲分析10.2.1 建立分析模型10.2.2 特征值屈曲分析与结果显示10.3 工字梁的非线性屈曲分析第11章 ANSYS结构最优化设计11.1 优化设计问题的数学表述与ANSYS优化设计流程11.2 分析实例:平板网架结构的优化设计第12章 子结构技术简介12.1 子结构分析的概念12.2 ANSYS子结构分析的步骤12.2.1 生成部分12.2.2 使用部分12.2.3 扩展部分12.3 子结构分析例题:空腹梁12.3.1 问题描述12.3.2 分析过程第3篇 工程范例精选第13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分析13.1 分析对象简介13.2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模型建立13.2.1 结构建模的总体规划13.2.2 几何模型的建立13.2.3 划分网格13.3 重力载荷和风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响应13.3.1 计算重力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响应13.3.2 风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响应13.4 结构模态分析13.5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性时程分析13.5.1 计算地震作用瞬态解13.5.2 观察地震作用结构响应第14章 海洋石油平台结构的动力分析14.1 海洋平台结构简介14.2 平台结构的模型建立14.2.1 结构建模的总体规划14.2.2 几何模型的建立14.2.3 划分网格14.3 海洋平台结构的模态分析14.3.1 计算模态解14.3.2 结果观察与分析14.4 海洋平台谐响应分析14.5 冰载荷作用下海洋平台结构响应14.5.1 获得瞬态分析解14.5.2 观察结果14.6 波浪载荷作用下海洋平台随机振动分析14.6.1 ANSYS随机振动分析简介14.6.2 波浪载荷简介14.6.3 获得谱解14.6.4 合并模态14.6.5 计算响应的功率谱密度第15章 大跨空间结构的建模与分析15.1 大跨空间结构的ANSYS建模与分析概述15.2 施威德勒型球面网壳的建模过程详解15.3 网壳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分析15.4 特征值屈曲分析15.5 考虑初始缺陷的非线性屈曲分析附录A ANSYS的程序模块、启动器以及几何建模专题A.1 ANSYS11.0的主要产品模块A.2 ANSYS产品启动器A.3 ANSYS经典环境建模操作专题附录B 部分结构单元的形函数B.1 一维单元B.2 二维单元B.3 三维单元附录C ANSYS结构分析常用命令参考
元分析的步骤
步骤:
1.根据断层扫描得到的数据在Mimics中生成三维模型
2.在FEA模块中使用网格重划器(Remesher)重新划分网格
3.在FEA模块中将三维模型输出面网格到到Patran neutral, Ansys,Nastran, Abaqus
4.在前处理器中将面网格模型转化为体网格模型(e.g. MSC.Marc,?)
5.在FEA模块中导入 Patran neutral, Ansys ,Nastran,Abaqus体网格模型
6.在FEA模块中根据扫描图像对体元网格赋予材料属性
7.在FEA模块中输出赋有材料属性的体网格到Patran neutral, Ansys ,Nastran, Abaqus
1,以往研究的检索
2,研究的分类与编码
3,研究结果的测定
4,研究的分析与评价
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的基本概念是用较简单的问题代替复杂问题后再求解。它将求解域看成是由许多称为有限元的小的互连子域组成,对每一单元假定一个合适的(较简单的)近似解,然后推导求解这个域总的满足条件(如结构的平衡条件),从而得到问题的解。这个解不是准确解,而是近似解,因为实际问题被较简单的问题所代替。由于大多数实际问题难以得到准确解,而有限元不仅计算精度高,而且能适应各种复杂形状,因而成为行之有效的工程分析手段。
有限元是那些集合在一起能够表示实际连续域的离散单元。有限元的概念早在几个世纪前就已产生并得到了应用,例如用多边形(有限个直线单元)逼近圆来求得圆的周长,但作为一种方法而被提出,则是最近的事。有限元法最初被称为矩阵近似方法,应用于航空器的结构强度计算,并由于其方便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而引起从事力学研究的科学家的浓厚兴趣。经过短短数十年的努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有限元方法迅速从结构工程强度分析计算扩展到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成为一种丰富多彩、应用广泛并且实用高效的数值分析方法。
有限元方法与其他求解边值问题近似方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近似性仅限于相对小的子域中。20世纪60年代初首次提出结构力学计算有限元概念的克拉夫(Clough)教授形象地将其描绘为:“有限元法=Rayleigh Ritz法+分片函数”,即有限元法是Rayleigh Ritz法的一种局部化情况。不同于求解(往往是困难的)满足整个定义域边界条件的允许函数的Rayleigh Ritz法,有限元法将函数定义在简单几何形状(如二维问题中的三角形或任意四边形)的单元域上(分片函数),且不考虑整个定义域的复杂边界条件,这是有限元法优于其他近似方法的原因之一。
对于不同物理性质和数学模型的问题,有限元求解法的基本步骤是相同的,只是具体公式推导和运算求解不同。有限元求解问题的基本步骤通常为:
第一步:问题及求解域定义:根据实际问题近似确定求解域的物理性质和几何区域。
第二步:求解域离散化:将求解域近似为具有不同有限大小和形状且彼此相连的有限个单元组成的离散域,习惯上称为有限元网络划分。显然单元越小(网络越细)则离散域的近似程度越好,计算结果也越精确,但计算量及误差都将增大,因此求解域的离散化是有限元法的核心技术之一。
第三步:确定状态变量及控制方法: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通常可以用一组包含问题状态变量边界条件的微分方程式表示,为适合有限元求解,通常将微分方程化为等价的泛函形式。
第四步:单元推导:对单元构造一个适合的近似解,即推导有限单元的列式,其中包括选择合理的单元坐标系,建立单元试函数,以某种方法给出单元各状态变量的离散关系,从而形成单元矩阵(结构力学中称刚度阵或柔度阵)。
为保证问题求解的收敛性,单元推导有许多原则要遵循。 对工程应用而言,重要的是应注意每一种单元的解题性能与约束。例如,单元形状应以规则为好,畸形时不仅精度低,而且有缺秩的危险,将导致无法求解。
第五步:总装求解:将单元总装形成离散域的总矩阵方程(联合方程组),反映对近似求解域的离散域的要求,即单元函数的连续性要满足一定的连续条件。总装是在相邻单元结点进行,状态变量及其导数(可能的话)连续性建立在结点处。
第六步:联立方程组求解和结果解释:有限元法最终导致联立方程组。联立方程组的求解可用直接法、选代法和随机法。求解结果是单元结点处状态变量的近似值。对于计算结果的质量,将通过与设计准则提供的允许值比较来评价并确定是否需要重复计算。
简言之,有限元分析可分成三个阶段,前处理、处理和后处理。前处理是建立有限元模型,完成单元网格划分;后处理则是采集处理分析结果,使用户能简便提取信息,了解计算结果。
参考资料:智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