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以英女王为元首的国家
- 2、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的元首是女性?
- 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哪些国家的元首?
- 4、不对英王效忠的英联邦国家有几个
- 5、英联邦现在有几个成员国?
- 6、坦桑尼亚的概况
- 7、英国女王是几个国家的元首
- 8、国家首脑都都有哪些
- 9、非洲的哪三大暴君,比萨达姆和卡扎菲残忍百倍?
以英女王为元首的国家
以英女王为元首的国家有16个英联邦国家依旧承认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他们的国家元首。其余国家基本都是共和国,剩下实行君主制却不承认伊丽莎白二世为元首的国家,只有5个,分别是:文莱、马来西亚、斯威士兰、莱索托和汤加。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君主。
15个。
现仍有15个国家奉女王为元首。
以英女王为元首的国家叫英联邦国家,其中以澳大利亚,印度和加拿大较为出名,目前英联邦成员国共有53个,其中亚洲9个,非洲18个,美洲13个,大洋洲11个,欧洲2个。
他们分别是:
亚洲9国
塞浦路斯共和国、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文莱达鲁萨兰国、印度共和国、马来西亚、马尔代夫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新加坡共和国、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
非洲18国
博茨瓦纳共和国、喀麦隆共和国、冈比亚共和国、加纳共和国、肯尼亚共和国、莱索托王国、马拉维共和国、毛里求斯共和国、莫桑比克共和国、纳米比亚共和国、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塞舌尔共和国、塞拉利昂共和国、南非共和国、斯威士兰王国、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乌干达共和国、赞比亚共和国。
美洲13国
加拿大、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国、巴巴多斯、伯利兹、多米尼克国、格林纳达、圭亚那合作共和国、牙买加共和国、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
大洋洲11国
澳大利亚联邦、新西兰、斐济群岛共和国、基里巴斯共和国、瑙鲁共和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萨摩亚独立国、所罗门群岛、汤加王国、图瓦卢、瓦努阿图共和国。
欧洲2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马耳他共和国。
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的元首是女性?
蒙古总统呼日勒苏赫、韩国总统文在寅、缅甸总统吴温敏、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新加坡总统雅各布、印尼总统佐科、东帝汶总统卢奥洛、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马尔代夫总统萨利赫、巴基斯坦总统阿尔维、印度总统考文德、孟加拉总统哈米德、尼泊尔总统班达瑞、阿富汗总统加尼、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罕默多夫、伊朗总统莱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格鲁吉亚总统祖拉比什维利、亚美尼亚总统萨尔基相、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塞浦路斯总统阿纳斯塔夏季斯、叙利亚总统阿萨德、黎巴嫩总统奥恩、以色列总统赫尔佐克、伊拉克总统萨利赫、阿联酋总统哈利法、也门总统哈迪、俄罗斯总统普京、白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立陶宛总统瑙塞达、拉脱维亚总统列维茨、爱沙尼亚总统卡里斯、芬兰总统尼尼斯托、冰岛总统约翰内松、爱尔兰总统希金斯、法国总统马克龙、葡萄牙总统德索萨、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马耳他总统维拉、斯洛文尼亚总统帕霍尔、克罗地亚总统布兰诺维奇、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黑山总统久卡诺维奇、阿尔巴尼亚总统梅塔、北马其顿总统彭达罗夫斯基、希腊总统萨克拉若普卢、保加利亚总统拉德夫、罗马尼亚总统约翰尼斯、摩尔多瓦总统桑杜、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匈牙利总统阿戴尔、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波兰总统杜达、捷克总统泽曼、斯洛伐克总统恰普托娃、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毛里塔尼亚总统加祖瓦尼、塞内加尔总统萨勒、冈比亚总统巴罗、佛得角总统丰塞卡、几内亚比绍总统恩巴洛、几内亚总统孔戴、塞拉利昂总统比奥、利比里亚总统维阿、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马里总统凯塔、布基纳法索总统卡波雷、加纳总统阿库弗-阿多、多哥总统纳辛贝、贝宁总统塔隆、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尼日尔总统巴祖姆、中非总统图瓦德拉、喀麦隆总统比亚、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圣普总统诺瓦、加蓬总统邦戈、刚果总统萨苏-恩格索、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安哥拉总统洛伦索、纳米比亚总统根哥布、博茨瓦纳总统马西西、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瓜、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马拉维总统查奎拉、莫桑比克总统纽西、科摩罗总统阿苏马尼、马达加斯加总统拉乔利纳、毛里求斯总统鲁蓬、塞舌尔总统拉姆卡拉旺、坦桑尼亚总统哈桑、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卢旺达总统卡加梅、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肯尼亚总统肯雅塔、索马里总统穆罕默德、吉布提总统盖莱、厄立特里亚总统阿费沃基、埃塞俄比亚总统祖德、南苏丹总统基尔、埃及总统塞西、突尼斯总统赛义德、瓦努阿图总统摩西、帕劳总统惠普斯、密克罗尼西亚总统帕努埃洛、马绍尔群岛总统卡布阿、瑙鲁总统安吉米亚、基里巴斯总统马茂、斐济总统卡托尼韦雷、美国总统拜登、墨西哥总统洛佩兹、危地马拉总统贾马太、萨尔瓦多总统布克莱、洪都拉斯总统埃尔南德兹、尼加拉瓜总统奥特加、哥斯达黎加总统阿瓦拉多、巴拿马总统科蒂佐、多米尼加总统阿比纳德尔、多米尼克总统萨瓦林、特多总统威克斯、巴西总统博索纳罗、苏里南总统单多吉、圭亚那总统阿里、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哥伦比亚总统杜克、厄瓜多尔总统拉索、秘鲁总统卡斯蒂略、智利总统皮涅拉、阿根廷总统费南德斯、乌拉圭总统拉卡列、巴拉圭总统阿布多、玻利维亚总统阿尔塞(被政变推翻而未正式辞职的总统仍算在内)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哪些国家的元首?
英联邦53个成员国
安提瓜和巴布达,澳大利亚 , 巴哈马 ,孟加拉 ,巴巴多斯,伯利兹 ,博茨瓦纳 ,文莱 ,喀麦隆 , 加拿大 ,塞浦路斯 , 多米尼加联邦 ,斐济 ,冈比亚, 加纳 ,格林纳达 , 圭亚那 ,印度, 牙买加 ,肯尼亚 , 基里巴斯 , 莱索托 , 马拉维 , 马来西亚 , 马尔代夫 , 马耳他 ,毛里求斯 ,莫桑比克 , 纳米比亚 , 瑙鲁 , 新西兰 , 尼日尔利亚 , 巴基斯坦 , 巴布亚新几内亚 ,圣基茨和尼维斯 ,圣卢西亚 ,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萨摩亚 ,塞舌尔 , 塞拉利昂 , 新加坡 , 所罗门群岛 , 南非 ,斯里兰卡 , 斯威士兰 , 坦桑尼亚 , 汤加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图瓦卢 , 乌干达 , 英国 ,瓦努阿图
英国呗
伊丽莎白二世是52个成员国的元首:
它们是:1、安提瓜和巴布达、2、澳大利亚联邦、3、巴哈马国、4、孟加拉人民共和国、5、巴巴多斯、6、伯利兹、7、博茨瓦纳共和国、8、文莱达鲁萨兰国、9、喀麦隆共和国、10、加拿大、11、塞浦路斯共和国、12、多米尼克国、13、冈比亚共和国、14、加纳共和国、15、格林纳达、16、圭亚那合作共和国、17、印度共和国、18、牙买加共和国、19、肯尼亚共和国、20、 基里巴斯共和国、21、莱索托王国、22、马拉维共和国、23、马来西亚、24、马尔代夫共和国、25、马耳他共和国、26、毛里求斯共和国、27、莫桑比克共和国、28、纳米比亚共和国、29、瑙鲁共和国、30、新西兰、31、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32、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33、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34、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35、圣卢西亚、36、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37、萨摩亚独立国、38、塞舌尔共和国、39、塞拉利昂共和国、40、新加坡共和国、41、所罗门群岛、42、南非共和国、43、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44、斯威士兰王国、45、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46、汤加王国、47、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48、图瓦卢、49、乌干达共和国、50、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51、瓦努阿图共和国、52赞比亚共和国。
不对英王效忠的英联邦国家有几个
截至2006年9月,英联邦共有53个成员国,其中亚洲9个,非洲18个,美洲13个,大洋洲11个,欧洲2个。
其中不以英王为国家元首的国家有:
孟加拉国,国家元首是孟加拉国总统
博茨瓦纳国家元首是博茨瓦纳总统
文莱国家元首是文莱苏丹
喀麦隆国家元首是喀麦隆总统
塞浦路斯国家元首是塞浦路斯总统
多米尼克国家元首是多米尼克总统
加纳国家元首是加纳总统
圭亚那国家元首是圭亚那总统
肯尼亚国家元首是肯尼亚总统
基里巴斯国家元首是基里巴斯总统
莱索托国家元首是莱索托国王
马拉维国家元首是马拉维总统
马来西亚国家元首是马来西亚总统
马尔代夫国家元首是马尔代夫总统
马耳他国家元首是马耳他总统
毛里求斯国家元首是毛里求斯总统
莫桑比克国家元首是莫桑比克总统
纳米比亚国家元首是纳米比亚总统
瑙鲁国家元首是瑙鲁总统
尼日利亚国家元首是尼日利亚总统
印度国家元首是印度总统
萨摩亚国家元首是萨摩亚国家元首
塞舌尔国家元首是塞舌尔总统
塞拉利昂国家元首是塞拉利昂总统
新加坡国家元首是新加坡总统
南非国家元首是南非总统
斯里兰卡国家元首是斯里兰卡总统
斯威士兰国家元首是斯威士兰国王
坦桑尼亚国家元首是坦桑尼亚总统
汤加国家元首是汤加国王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家元首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统
乌干达国家元首是乌干达总统
瓦努阿图国家元首是瓦努阿图总统
赞比亚国家元首是赞比亚总统
卢旺达国家元首是卢旺达总统
英联邦现在有几个成员国?
英联邦(英语:Commonwealth of Nations),由52个主权国家(包括属地)所组成,成员大多为前英国殖民地或者保护国,英联邦元首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同时身兼包括英国在内的16个英联邦王国的国家元首,此16国构成了一个现代版的共主邦联。
安提瓜和巴布达(Antigua and Barbuda Antigua and Barbuda)1981年11月1日
澳大利亚(Australia)1931年12月11日
巴哈马(Bahamas)1973年7月10日
孟加拉国(Bangladesh)1972年4月18日
巴巴多斯(Barbados)1966年11月30日
伯利兹(Belize)1981年9月21日
博兹瓦纳(Botswana)1966年9月30日
文莱(Brunei)1984年1月1日
喀麦隆(Cameroon)1995年11月13日
加拿大(Canada)1931年12月11日
塞浦路斯(Cyprus)1961年3月13日
多米尼克(Dominica)1978年11月3日
斐济(Fiji)1970年10月10日
加纳(Ghana)1957年3月6日
格林纳达(Grenada)1974年2月7日
圭亚那(Guyana)1966年5月26日
印度(India)1947年8月15日
牙买加(Jamaica)1962年8月6日
肯尼亚(Kenya)1963年12月12日
基里巴斯(Kiribati)1979年7月12日
莱索托(Lesotho)1966年10月4日
马拉维(Malawi)1964年7月6日
马来西亚(Malaysia)1957年8月31日
马耳他(Malta)1964年9月21日
毛里求斯(Mauritius)1968年3月12日
莫桑比克(Mozambique)1995年11月13日
纳米比亚(Namibia)1990年3月21日
瑙鲁(Nauru)1968年11月1日
新西兰(New Zealand)1931年12月11日
尼日利亚(Nigeria)1960年10月1日
巴基斯坦(Pakistan)1947年8月14日
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1975年9月16日
卢旺达(Rwanda)2009年11月29日
圣基茨和尼维斯(Saint Kitts and Nevis)1983年9月19日
圣卢西亚(Saint Lucia)1979年2月22日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1979年10月27日
萨摩亚(Samoa)1970年8月28日
塞舌尔(Seychelles)1976年6月29日
塞拉利昂(Sierra Leone)1961年4月27日
新加坡(Singapore)1966年8月9日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1978年7月7日
南非(South Africa)1931年12月11日
斯里兰卡(Sri Lanka)1948年2月4日
斯威士兰(Swaziland)1968年9月6日
坦桑尼亚(Tanzania)1961年12月9日
汤加(Tonga)1970年6月4日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1962年8月31日
图瓦卢(Tuvalu)1978年10月1日
乌干达(Uganda)1962年10月9日
英国(United Kingdom)1931年12月11日
瓦努阿图(Vanuatu)1980年7月30日
赞比亚(Zambia)1964年10月24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势力遭到削弱,各殖民地人民纷纷要求独立,便逐渐用英联邦代替英帝国的称号。英联邦不是一个共和国,也没有中央政府。英王是英联邦的名义元首。英联邦不设权力机构,英国和各成员国互派高级专员,代表大使级外交关系。主要组织机构有:联邦政府首脑会议、亚太地区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联邦财政部长会议及其他部长级专业会议。1965年起设立英联邦秘书处,其职责是促进英联邦的合作,筹划英联邦各级会议。秘书处设在伦敦。
秘书处:英联邦没有书面章程,也没有中央政府。1965年,各成员国政府首脑决定在伦敦设立秘书处。英联邦秘书处是英联邦的行政机构,同时也承担各成员国间交流和协商的工作。
主权国:
英联邦成员:各个主权国都是自愿加入英联邦的,也可随时退出英联邦。附属国在独立后可自行决定是以主权国身份(若得到其他成员国的承认)留在英联邦还是退出英联邦。
各个独立的成员国都是由其民选政府管治,内政和外交完全独立。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英联邦的元首,她是成员国自由和平等联合的象征。其实,她只是象征性的元首。除了有自己君主的成员国(如马来西亚)和实行共和制或总统制的成员国,伊丽莎白二世是其他所有成员国的女王,总督代表她出驻在这些成员国(英国除外)。女王根据相关成员国政府的推荐任命总督。成员国之间互派高级专员(不是大使)为外交代表。
各成员国的总理或首相定期在不同地方举行会议。但这些会议只是供他们交流意见和商讨问题,并且所做决策对与会国没有约束力。
附属国
尚未实现完全自治的领地成为附属国。英国的附属国基本上全部都在逐步走向全面自治,他们拥有独立的行政、立法和司法系统。除了英国附属国之外,还有一些受其他成员国管治的领地。
现今英联邦成员有16个为尊英王为元首的君主立宪政体国家、5个拥有自己君主的君主制国家及32个共和政体国家组成。
在16个英联邦王国中,14个曾经是英国的自治殖民地。值得一提的是,斐济虽然公认英王为最高酋长,但这个并非国家元首的称号,因此斐济不算为一个英联邦王国。
16个君主立宪制国家是:
1、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2、加拿大
3、澳大利亚
4、新西兰(英王兼任库克群岛的元首)
5、安提瓜和巴布达
6、巴哈马
7、巴巴多斯
8、伯利兹
9、格林纳达
10、牙买加
11、巴布亚新几内亚
12、圣基茨和尼维斯
13、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14、圣卢西亚
15、所罗门群岛
16、图瓦卢
5个有自己君主的君主制国家是:
1、文莱达鲁萨兰国
2、马来西亚联邦
3、莱索托王国
4、斯威士兰王国
5、汤加王国
32个有自己国家元首的共和国是:
亚洲7个
1、塞浦路斯共和国
2、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3、印度共和国
4、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5、马尔代夫共和国
6、新加坡共和国
7、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
非洲16个(非洲的共和国中也有不少国家有王室既酋长)
1、博茨瓦纳共和国
2、喀麦隆共和国
3、冈比亚共和国
4、加纳共和国
5、肯尼亚共和国
6、马拉维共和国
7、毛里求斯共和国
8、莫桑比克共和国
9、纳米比亚共和国
10、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
11、塞舌尔共和国
12、塞拉利昂共和国
13、南非共和国
14、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
15、乌干达共和国
16、赞比亚共和国
美洲3个
1、多米尼克国
2、圭亚那合作共和国
3、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
大洋洲5个
1、斐济群岛共和国(英王位最高酋长)
2、基里巴斯共和国
3、瑙鲁共和国
4、萨摩亚独立国
5、瓦努阿图共和国
欧洲1个
1、马耳他共和
英联邦现在有【53个】成员国,分别为:
安提瓜和巴布达、澳大利亚、巴哈马、孟加拉国、巴巴多斯、伯利兹、博茨瓦纳、文莱、喀麦隆、加拿大、塞浦路斯、多米尼克、冈比亚、加纳、格林纳达、圭亚那、印度、牙买加、肯尼亚、基里巴斯、南非、莱索托、马拉维、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耳他、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瑙鲁、新西兰、尼日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圣基茨与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塞舌尔、塞拉利昂、新加坡、所罗门群岛、斯里兰卡、斯威士兰、坦桑尼亚、汤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图瓦卢、乌干达、英国、瓦努阿图、赞比亚、巴基斯坦、卢旺达。
英联邦
英联邦(英语: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由52个主权国家(包括属地)所组成,成员大多为前英国殖民地或者保护国,英联邦元首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同时身兼包括英国在内的16个英联邦王国的国家元首,此16国构成了一个现代版的共主邦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势力遭到削弱,各殖民地人民纷纷要求独立,便逐渐用英联邦代替英帝国的称号。英联邦不是一个共和国,也没有中央政府。英王是英联邦的名义元首。英联邦不设权力机构,英国和各成员国互派高级专员,代表大使级外交关系。
主要组织机构有:联邦政府首脑会议、亚太地区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联邦财政部长会议及其他部长级专业会议。1965年起设立英联邦秘书处,其职责是促进英联邦的合作,筹划英联邦各级会议。秘书处设在伦敦。
英联邦成员国名称如下:
安提瓜和巴布达、澳大利亚、巴哈马、孟加拉国、巴巴多斯、伯利兹、博兹瓦纳、文莱、喀麦隆、加拿大、塞浦路斯、多米尼克、斐济、加纳、格林纳达、圭亚那、印度、牙买加、肯尼亚、基里巴斯、莱索托、马拉维、马来西亚、马耳他、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瑙鲁、新西兰、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卢旺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塞舌尔、塞拉利昂、新加坡、所罗门群岛、南非、斯里兰卡、斯威士兰、坦桑尼亚、汤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图瓦卢、乌干达、英国、瓦努阿图、赞比亚、
参考资料 英联邦 百度百科
参考链接: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7mv6yFbW0XKkynJ7bjSFNURlN6_DiRnjXo62THHC53qYY7hlYQFOIJK8x99V9YuzTl5IsFBq1t6p0AKzGBx-h4DlABy53CpUuW-6jRV4x3ZG_5L2w5g5vC7ngM01jqjO
英联邦一共有56个成员国。最有影响力是印度和澳大利亚,非洲最多,一共21个,包括尼日利亚和南非,欧洲除了英国就仅有马耳他1个。印度和澳大利亚是英联邦成员国,两国的综合实力都是全球前十的实力,尤其是印度,今年上半年GDP更是赶超了英国。
非洲最多,一共21个。像尼日利亚和南非都是非洲强国,尤其是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
英联邦有多少成员国
英联帮有56个成员国。全是英国曾经殖民民。印度和澳大利亚最重要。这些国家定期聚在一起开元首会议,并且定期举办英联帮运动会,关系挺和谐。
英联邦有多少成员国
英联邦不是一个国家,是一个国际组织,其成员是国家,至今为止一共有52个成员国,名单如下:
欧洲2个国家:英国、马耳他。
亚洲8个国家: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新加坡、斯里兰卡、孟加拉、文莱、塞浦路斯。
非洲18个国家:博茨瓦纳、喀麦隆、冈比亚、加纳、肯尼亚、莱索托、马拉维、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塞舌尔、塞拉利昂、南非、斯威士兰、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
北美洲12个:加拿大、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多米尼克、格林纳达、牙买加、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南美洲1个国家:圭亚那。
大洋洲11个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基里巴斯、瑙鲁、巴布亚新几内亚、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汤加、图瓦卢、瓦努阿图。
英联邦现在有53个成员国。
一、英联邦(英语: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一个国际组织,由53个独立主权国家(包括属地)所组成,成员大多为前英国殖民地或者保护国。
二、英联邦元首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同时身兼包括英国在内的16个英联邦王国的国家元首(仅名义上,并无实权,英国君主无权干涉各成员国内政),此16国构成了一个现代版的共主邦联。女王逝世后,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将担任英联邦元首。
三、英联邦在极大程度上是大英帝国的延续。 这个帝国曾经覆盖了世界1/4的领土。冈比亚退出后,该俱乐部仍有53个会员国,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尼日利亚、南非和大不列颠,这些国家经由自愿联合结合在一起。
四、20世纪20年代,当"英联邦"这个词第一次被使用时,形成了一种保持联系的方式,同时消除了"帝国"这个词所含的令人不愉快的殖民地味。
扩展资料
英联邦现在成员国:
1、安提瓜和巴布达、澳大利亚、巴哈马、孟加拉国、巴巴多斯、伯利兹、博兹瓦纳、文莱、喀麦隆、加拿大、塞浦路斯、多米尼克、斐济、加纳、格林纳达。
2、圭亚那、印度、牙买加、肯尼亚、基里巴斯、莱索托、马拉维、马来西亚、马耳他、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瑙鲁、新西兰。
3、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卢旺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塞舌尔、塞拉利昂。
4、新加坡、所罗门群岛、南非、斯里兰卡、斯威士兰、坦桑尼亚、汤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图瓦卢、乌干达、英国、瓦努阿图、赞比亚、
扩展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联邦
坦桑尼亚的概况
国名: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
(The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
独立日:12月9日(1961年)
国庆日:4月26日(1964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绿、蓝、黑、黄四色构成,左上方和右下方为绿色和蓝色的两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带黄边的黑色宽条从左下角斜贯至右上角。绿色代表土地,还象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蓝色象征河流、湖泊和海域;黑色代表非洲黑人;黄色象征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财富。
国徽:图案下方的山峰象征乞力马扎罗山,山坡上的棉桃和咖啡等图案象征该国的主要经济作物。盾形图案两侧各有一只象牙和一男一女。盾面上的图案分四部分,自上而下依次为:象征自由和光明的火炬;坦桑尼亚国旗;交叉着的斧头、镰刀和长矛;蓝白相间的波纹象征该国的湖泊、河流和东临印度洋。底部的绶带上用斯瓦希里文写着“自由和团结”。
自然地理:面积94.5万多平方公里。由大陆、桑给巴尔岛及20多个小岛组成。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以南,大陆东临印度洋,南连赞比亚、马拉维和莫桑比克,西邻卢旺达、布隆迪和刚果(金),北界肯尼亚和乌干达。大陆海岸线长840公里。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东部沿海为低地,西部内陆高原面积占内陆总面积一半以上,东非大裂谷从马拉维湖分东西两支纵贯南北。东北部的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博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峰。主要河流有鲁菲季(长1400公里)、潘加尼、鲁伏、瓦米等。湖泊众多,有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和马拉维湖等。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的部分低地属热带草原气候,西部内陆高原属热带山地气候,凉爽而干燥。
人口:3200万(1999年)。98.5%以上是非洲人。斯瓦西里语为国语,官方语言为英语。居民信奉原始拜物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
首都:达累斯萨拉姆(Dares Salaam)
简史:古人类发源地之一。公元7—8世纪,阿拉伯人和波斯人迁入。19世纪中叶,德英等国殖民势力侵入这个地区。1886年,坦噶尼喀被划为德国势力范围。1890年,桑给巴尔沦为英国“保护国”。1917年11月英军占领全境。1920年划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61年12月坦噶尼喀宣告独立。1963年12月10日桑给巴尔宣告独立。1964年4月26日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组成联合共和国,同年10月29日改名为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1995年10月举行首次多党总统选举。
政治:现行联合共和国宪法和桑给巴尔宪法分别产生于1977年和1979年。1984年坦桑尼亚国民议会和桑给巴尔代表会议分别通过联合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桑给巴尔宪法修正案。联合共和国宪法规定,联合共和国分设联合政府和桑给巴尔革命政府。1994年,坦桑尼亚国民议会通过的第11次联合宪法修正案规定,联合共和国政府设总统和一名副总统(副总统在竞选中作为总统候选人的竞选伙伴;总统与副总统必须来自同一政党,并分别来自大陆和桑给巴尔;副总统不能由桑总统或联合共和国总理兼任),每届任期5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联合共和国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任命总理,总理主持联合政府日常事务。桑给巴尔宪法规定, 桑革命委员会由20人组成,首席部长主持桑给巴尔革命政府日常事务,对桑代表会议负责。桑革命政府有权处理除外交、国防和安全以外的桑给巴尔非联合事务。议会为一院制,称国民议会,是联合共和国最高立法机构。宪法规定,议员必须是革命党党员。议会选举与总统选举同时进行,每五年选举一次。
外交: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与中国关系:1964年4月26日,坦桑尼亚同中国建交。
英国女王是几个国家的元首
英联邦现有53个成员(2004年5月),包括:安提瓜和巴布达 | 澳大利亚 | 巴哈马 | 孟加拉国 | 巴巴多斯 | 伯利兹 | 博茨瓦纳 | 文莱 | 喀麦隆 | 加拿大 | 赛普勒斯 | 多米尼加联邦 | 斐济 | 冈比亚 | 加纳 | 格林纳达 | 圭亚那 | 印度 | 牙买加 | 肯尼亚 | 基里巴斯 | 莱索托 | 马拉维 | 马来西亚 | 马尔代夫 | 马耳他 | 毛里求斯 | 莫桑比克 | 纳米比亚 | 瑙鲁 | 新西兰 | 尼日利亚 | 巴基斯坦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圣基茨和尼维斯 | 圣卢西亚 |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 萨摩亚 | 塞舌尔 | 塞拉利昂 | 新加坡 | 所罗门群岛 | 南非 | 斯里兰卡 | 斯威士兰 | 坦桑尼亚 | 汤加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 图瓦卢 | 乌干达 | 英国 | 瓦努阿图 | 赞比亚。每年4月27日为英联邦日。出版物有《英联邦潮流》(双月刊)、《今日英联邦》和《英联邦手册》。
英联邦 (The Commonwealth) 是由英国和已经独立的前英国殖民地或附属国组成的联合体。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慑于日益高涨的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调整了同原英帝国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1926年“英帝国会议”的帝国内部关系委员会提出,英国和已经由殖民地成为自治共和国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是“自由结合的英联邦的成员”,“地位平等,在内政和外交的任何方面互不隶属,唯有依靠对英王的共同效忠精神统一在一起”。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从法律上对此予以确认,英联邦正式形成。1947年,印度、巴基斯坦各自宣布独立并加入英联邦。1949年,印度成为共和国,选举了自己的国家元首。从此英联邦成员由需对英王效忠的原则演变为英联邦成员“接受英王为独立成员国自由联合体的象征”,英王是“英联邦的元首”。
英联邦不设权力机构,英国和各成员国互派高级专员代表大使级外交关系。
英联邦总部和常设机构均设在伦敦,其组织机构有:1、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通常两年举行一次会议。1966年以前在伦敦举行,自1966年起轮流在成员国中举行,由东道国政府首脑主持。会议不通过决议,会议发表的总原则对与会国没有约束力。2、亚太地区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从1978年起每两年举行一次,讨论共同关心的地区性问题。3、英联邦部长会议;包括每年举行的部长会议和不定期举行各类会议等。4、英联邦秘书处;1965年成立,负责成员国间的协商和交流。5、英联邦基金会;成立于1966年。此外,英联邦还有一些专业性组织,如英联邦议会协会、英联邦新闻联盟、英联邦广播协会、英联邦青年交流理事会、英联邦体育运动联合会和英联邦艺术协会等。现时大多数前英国领土和殖民地都留在英联邦,除了下列地区:
缅甸(1948年独立)
爱尔兰从英国独立以后,曾经是会员国。1949年建立爱尔兰共和国以后离开英联邦。
南也门(1967年独立)
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是20世纪最后一个脱离英联邦的地区。
津巴布韦在2002年时,被英国以该国执政者藐视RQ并在大选中舞弊为由暂停该国在协会内的会籍一年,导致津巴布韦政府愤而主动退出此组织。
2003年12月,第34届英联邦首脑会议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会议期间,津巴布韦正式宣布退出英联邦。会议决定2005年和2007年的英联邦首脑会议分别在马耳他和乌干达举行。2004年5月,英联邦决定恢复巴基斯坦已被中断4年多的成员国资格。
伊丽莎白二世为国家元首的16个国家
安提瓜和巴布达
澳大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伯利兹
加拿大
格林纳达
牙买加
新西兰 (自1981年,作为新西兰国家元首的英王,兼任库克群岛的元首)
巴布亚新几内亚
圣基茨和尼维斯
圣卢西亚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所罗门群岛
图瓦卢
英国
英联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英国对联邦其他成员国在政治、军事、财政经济和文化上施加影响的组织,由英国和已经独立的前英帝国殖民地国家或附属国组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势力遭到削弱,各殖民地人民纷纷要求独立,便逐渐用英联邦代替英帝国的称号。英联邦不是一个共和国,也没有中央政府。英王是英联邦的名义元首。英联邦不设权力机构,英国和各成员国互派高级专员,代表大使级外交关系。
国家首脑都都有哪些
2012年7月,各国现任国家元首名称有20种:
总统(大韩民国、蒙古国、新加坡共和国、菲律宾共和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东帝汶民主共和国、缅甸联邦共和国、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印度共和国、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马尔代夫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门共和国、伊拉克共和国、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黎巴嫩共和国、巴勒斯坦国、以色列国、土耳其共和国、塞浦路斯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亚美尼亚共和国、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共和国、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共和国、南奥塞梯共和国、突尼斯共和国、阿拉伯埃及共和国、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塞内加尔共和国、冈比亚共和国、马里共和国、布基纳法索、佛得角共和国、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几内亚共和国、塞拉利昂共和国、利比里亚共和国、科特迪瓦共和国、加纳共和国、多哥共和国、贝宁共和国、尼日尔共和国、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喀麦隆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共和国、乍得共和国、中非共和国、苏丹共和国、南苏丹共和国、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吉布提共和国、索马里联邦共和国、肯尼亚共和国、乌干达共和国、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卢旺达共和国、布隆迪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加蓬共和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安哥拉共和国、赞比亚共和国、马拉维共和国、莫桑比克共和国、科摩罗联盟、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塞舌尔共和国、毛里求斯共和国、津巴布韦共和国、博茨瓦纳共和国、纳米比亚共和国、南非共和国、厄立特尼亚国、冰岛共和国、芬兰共和国、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共和国、摩尔多瓦共和国、立陶宛共和国、爱沙尼亚共和国、拉脱维亚共和国、波兰共和国、捷克共和国、匈牙利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奥地利共和国、爱尔兰、法兰西共和国、葡萄牙共和国、意大利共和国、马耳他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塞尔维亚共和国、科索沃共和国、黑山共和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共和国、希腊共和国、瓦努阿图共和国、斐济群岛共和国、基里巴斯共和国、瑙鲁共和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帕劳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墨西哥合众国、危地马拉共和国、萨尔瓦多共和国、洪都拉斯共和国、尼加拉瓜共和国、哥斯达黎加共和国、巴拿马共和国、海地共和国、多米尼加共和国、多米尼克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哥伦比亚共和国、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圭亚那合作共和国、苏里南共和国、厄瓜多尔共和国、秘鲁共和国、巴西联邦共和国、玻利维亚共和国、智利共和国、阿根廷共和国、巴拉圭共和国、乌拉圭东岸共和国);
国王(柬埔寨王国、泰王国、不丹王国、沙特阿拉伯王国、巴林王国、约旦哈希姆王国、摩洛哥王国、斯威士兰王国、莱索托王国、挪威王国、瑞典、比利时王国、西班牙王国、汤加王国);
女王(丹麦王国、荷兰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总督—代表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澳大利亚联邦、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所罗门群岛、图瓦卢、纽埃、库克群岛、加拿大、伯利兹、巴哈马国、牙买加、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巴巴多斯、格林纳达);
国家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国务委员会主席(古巴共和国)。
天皇(日本国);
最高元首(马来西亚);
苏丹(文莱达鲁萨兰国、阿曼苏丹国);
埃米尔(科威特国、卡塔尔国);
大公(安道尔公国、卢森堡大公国);
国家元首(列支敦士登公国、摩纳哥公国、萨摩亚独立国);
教皇(梵蒂冈城国);
大教长(马耳他主权军事教团);
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利比亚);
执政官(圣马利诺共和国);
主席团主席(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联邦委员会全体委员(瑞士联邦)
非洲的哪三大暴君,比萨达姆和卡扎菲残忍百倍?
说到国家领导人残暴不仁,昏庸无道,惯性思维大多人会去中国古代寻找,像商纣王、隋炀帝等。但是今天我要说的是外国的两位,而且还是近代的!其残暴程度与中国的暴君,昏君有过之而无不及!乌干达前总统阿明、中非皇帝博萨卡和前扎伊尔总统蒙博托是国际公认的“非洲现代史上最残忍的三大暴君”。
第一位:杀妻食人肉的乌干达前总统阿明
?1971年发动军事政变,推翻米尔顿·奥博特政权。1976年自封总统。他有13个妻子。他把其中一名他认为“不听话”的妻子处死后,碎尸数段放入一个口袋中。后来他命令人把妻子尸体从中取出,并摆到一个桌子上,目的是让自己的孩子们看到,不听话的后果是什么。曾经有欧洲记者向阿明求证他是否真的吃过人肉,阿明居然回答“人肉太咸,不符合我的口味”。他将反对自己的胡塞尼的头放在一个冷冻室里,时常从中取出欣赏一番,与死去的敌人“对一对话”。
按照阿明惩治“叛徒”的命令,凡被指控为“奥贝得的游击队员”的人要公开处死,临枪毙前要被扒光衣服,挖出眼珠,并且要把成百上千的人赶到刑场观看。阿明统治乌干达的八年期间,至少有30万乌干达人死在他的手下。任职期间驱逐8万名亚洲人出境,屠杀和迫害国内的阿乔利族、兰吉族和其他部族达10万他发动了对坦桑尼亚的侵略战争失败了,坦桑尼亚军队和乌干达流亡者发动了反攻,追杀阿明,1979年乌干达民族主义者在坦桑尼亚的支持下,进行乌坦战争推翻了阿明政府。
第二位:中非国家元首博卡萨
?是非洲的著名独裁者,曾靠政变推翻其堂弟大卫·达科之政权。后自立为皇帝,创建中非帝国,加冕典礼总共花费两千万到三千万美金,大概是中非共和国全年预算的三分之一到一半,也是该年法国财政支援金额的全部。然而尽管他广泛的邀请,并没有任何外国领导人出席加冕典礼。以荒淫无度着称,极尽浪费之能事,迫害人权,煮食人肉。当他的吃人肉、让狮子吞食政治犯和残害妇女儿童等等种种“雅好”博卡萨为建立形象,花费巨款兴建博卡萨大道和博卡萨广场,四处竖立他的高大塑像。他又命令工厂把他的头像印在布匹上,做成衣服,免费送给人民穿戴。
博卡萨下令未来小偷初犯者割除一只耳朵,重犯者割掉另一只,第三次就要剁掉双手,第四次则要当众处死。在1968年,关押在恩达拉格巴监狱的48名小偷的耳朵即遭割除。策动罢工闹事的首要分子,都要判处5到10年徒刑。甚至禁止人民提起“民主和选举”。1971年7月31日,博卡萨闯入监狱,一个人杀害了50个正在服刑的犯人。接着,他又命令全体犯人按46个排成一行,光着身子,捆住手脚,接着要求随行的士兵虐待服刑犯人。
第三位就是前扎伊尔总统蒙博托
蒙博托·塞塞·塞科(1930年10月14日—1997年9月7日,-MobutuSeseSekoKukuNgbenduwazaBanga-),扎伊尔共和国(现刚果民主共和国)总统,1965年他通过政变上台,重建中原政府,1997年在第一次刚果战争中被推翻。在党内的大会上,蒙博托要求党员们:要偷就偷聪明点,细水长流。除了蒙博托的家人以外,大约只有80个人能进入领导层。而这80个人里面,一般会有20个在当部长,20个在当大使,还有20个流亡海外,20个被关在监狱里面。大概每隔三个月,这些人就会换一次,是荣是辱,全看蒙博托的个人兴趣。其一直致力于为家族敛财,国内的企业都被弄到了自己的手中!
一位西方记者曾这样描述:“蒙博托像多数非洲总统一样,他是以一半是神,一半是酋长的身份统治他的国家的,把20世纪的通讯技术与古老的部族象征结合在一起。”根据他自己颁布的法令,他已成为一种杜撰哲学“蒙博托主义”的化身,是不可批评的国家的象征。公共场所只许悬挂他的肖像,百姓们佩戴他的像章,并要穿着印有他的肖像的运动衫,称“蒙博托衫”。这是黑非洲国家典型的个人专制和个人崇拜的例证。1997年9月7日,蒙博托客死摩洛哥首都拉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