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毒蛇,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11 07:12:36 浏览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无毒蛇有哪些?

常见无毒蛇如下:
1、翠青蛇(拉丁名:EuryPholis major) 。翠青蛇是一种脾气非常温顺的无毒蛇,性格“内向”胆小,不攻击人。野生个体以蚯蚓、蛙类及小昆虫为食。卵生,每产5—12枚。盛夏季节,由于地面高温灼热或者天气闷热,翠青蛇经常攀登上树,静伏纳凉,直到夜间才下地搜捕食物。
2、黑眉曙蛇(拉丁名:Elaphe taeniura)是大型无毒蛇,全长可达2米左右。黑眉曙蛇别名黑眉锦蛇、家蛇﹑秤星蛇﹑慈鳗等。头和体背黄绿色或棕灰色;眼后有一条明显的黑纹,体背的前、中段有黑色梯形或蝶状斑纹,由体背中段往后斑纹渐趋隐失,但有4条清晰的黑色纵带直达尾端。
3、玉斑锦蛇(拉丁名:Elaphe mandarinus)别名美女蛇,全长可达1米左右。背面紫灰色,头部有三道黑斑;背中央有一行几十个黑色菱形斑,菱形斑中央及边缘黄色;腹西灰白色,左右交错排列着黑横斑。生活于丘陵山区林地,捕食蜥蜴和鼠类,卵生,无毒。
4、双斑锦蛇(拉丁名:Elaphe bimaculata)。全长约70公分。躯体以黄褐或淡褐为底色,背中线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列镶有黑边的褐色或红褐色斑纹。躯体两侧亦有一列相同颜色的小斑纹。此外另有与这些斑纹想连接的4条淡色直纹,头部背面则有与躯体斑纹颜色相同的矛尖状斑纹。
5、紫沙蛇是一种很细的蛇,长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光滑的鳞片和大大的眼睛。这种蛇有好几种颜色,但大多数为浅棕色或橄榄绿色,在腹侧有深色或浅色的花纹。嘶声沙蛇主要栖息在草原或干燥多石的地方。他们非常警觉,并且爬行速度极快,夜间活动比较频繁。
无毒蛇与有毒蛇的辨别:
1、从蛇的头部形状来辨别:毒蛇的头部一般多呈三角形,如五步蛇、龟壳花蛇等。但也有少数的毒蛇如银环蛇的头部呈椭圆形。无毒蛇的头部一般呈椭圆形,如乌梢蛇、灰鼠蛇等。但也有少数的无毒蛇如顿核蛇的头部呈三角形的。
2、从蛇的全身斑纹颜色鲜明与否来辨别:毒蛇体背斑纹的颜色一般比较鲜明,如五步蛇、银环蛇等。但也有极少数毒蛇体背斑纹的颜色不鲜明,如白腹眼镜蛇就是全身灰色,一点斑纹都没有。无毒蛇的体背斑纹颜色一般不鲜明,如乌梢蛇、翠青蛇等。
3、从蛇的尾部长短粗细来辨别:毒蛇的尾部一般粗而短,但由肛门向后突然变细,如峡蛇、眼镜蛇等。但也有极少数毒蛇的尾部细而长,如银环蛇。无毒蛇的尾部一般细而长,由肛门向后慢慢变细,如灰鼠蛇、翠青蛇等。但也有极少数无毒蛇的尾部粗而短,如渔游蛇。
4、从蛇的生态来辨别:毒蛇发现人后,一般不逃跑,或逃跑时爬行的速度不快;盘卷着休息,或睡觉时,头部多插到腹面皮肤下面(五步蛇除外)。惊动后速度起身,爬行的速度极快,如乌梢蛇、王锦蛇等。
5、从接触蛇作的感觉来辨别: 当徒手捕捉时,一接触毒蛇便马上感觉到其身体柔软,如眼镜蛇、银环蛇等。当一接触到无毒蛇时,立即感到其身体强硬,如灰鼠蛇、火赤链蛇等。
6、最根本的区别:毒蛇有毒牙和毒腺,无毒蛇则没有。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无毒蛇
翠青蛇(拉丁名:EuryPholis major) 。翠青蛇是一种脾气非常温顺的无毒蛇,性格“内向”胆小,不攻击人。野生个体以蚯蚓、蛙类及小昆虫为食。卵生,每产5—12枚。盛夏季节,由于地面高温灼热或者天气闷热,翠青蛇经常攀登上树,静伏纳凉,直到夜间才下地搜捕食物。
1、翠青蛇
翠青蛇(拉丁名:EuryPholis major) 。翠青蛇是一种脾气非常温顺的无毒蛇,性格“内向”胆小,不攻击人。野生个体以蚯蚓、蛙类及小昆虫为食。卵生,每产5—12枚。盛夏季节,由于地面高温灼热或者天气闷热,翠青蛇经常攀登上树,静伏纳凉,直到夜间才下地搜捕食物。
2、黑眉曙蛇
黑眉曙蛇(拉丁名:Elaphe taeniura)是大型无毒蛇,全长可达2米左右。黑眉曙蛇别名黑眉锦蛇、家蛇﹑秤星蛇﹑慈鳗等。头和体背黄绿色或棕灰色;
眼后有一条明显的黑纹,体背的前、中段有黑色梯形或蝶状斑纹,由体背中段往后斑纹渐趋隐失,但有4条清晰的黑色纵带直达尾端,中央数行背鳞具弱棱。由于该蛇具有较大药用价值,常被人类捕杀,数量不断锐减。
3、王锦蛇
王锦蛇主要特征是头部有“王”字样的黑斑纹,故有“王蛇”之称。其头部、体背鳞缘为黑色,中央呈黄色,似油菜花样,体前段具有30余条黄色的横斜斑纹,到体后段逐渐消失。腹面为黄色,并伴有黑色斑纹。尾细长,全长可达2.5米以上。王锦蛇体大凶猛,有攻击性,但无毒性。
无毒蛇与有毒蛇的区别
蛇的种类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毒蛇与无毒蛇。能正确区别毒蛇与无毒蛇的特征,是一般养殖户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毒蛇的头部一般多呈三角形,体背的颜色比较鲜明,尾部一般粗而短,由肛门向后突然变细,而无毒蛇的头部一般呈椭圆形,体背的颜色不太鲜明,尾部一般细而长,由肛门向后慢慢变细。
毒蛇发现人后,一般会马上逃窜,爬行的速度很快。当徒手捕捉时,一接触蛇体便马上会感到身体柔软的是毒蛇,无毒蛇身体强硬。最根本的区别部位在于蛇的牙齿。毒蛇有毒牙和毒腺,无毒蛇没有毒牙和毒腺。无毒蛇的牙齿很多,除了上领齿和下领齿外,还有鄂骨齿和翼骨齿。

农村里常见的十种无毒蛇?

1、球蟒
球蟒也是一种温和的蛇类,它脾气温和、花纹美丽、体型适中、无毒。
2、奶蛇
奶蛇无毒,是宠物蛇市场上很热门的种类,是黄颔蛇科的铁三角,是三大宠物蛇饲养品种之一。
3、玉米锦蛇
玉米锦蛇一般有红色、粉色、橘色、黑色等,一般以黄色为上佳。
4、乌梢蛇
乌梢蛇,俗称乌蛇、乌风蛇,是蛇目、游蛇科、乌梢蛇属中体形较大的一种无毒蛇。
5、翠青蛇
翠青蛇,别名青蛇、青竹刁,翠青蛇身体细长,体型中等,成蛇体长为80-110厘米,身体绿色,头呈椭圆形,吻端窄圆,鼻孔卵圆形,瞳孔圆形,背平滑无棱。
6、滑鼠蛇
滑鼠蛇是一种无毒蛇。11月至次年3月冬眠,5~7月产卵,卵数7~15枚,每条成年母蛇每年产卵12枚。
7、黑眉锦蛇
黑眉锦蛇是大型无毒蛇。黑眉锦蛇全长可达2米左右,头和体背黄绿色或棕灰色;眼后有一条明显的黑纹,体背的前、中段有黑色梯形或蝶状斑纹。
8、灰鼠蛇
灰鼠蛇是游蛇科鼠蛇属的一种无毒蛇,行动敏捷,性情温顺。
9、中国小头蛇
中国小头蛇俗称秤杆蛇,游蛇科小头蛇属,无毒,体长约半米。
10、玉斑锦蛇
玉斑锦蛇属于游蛇科,别名美女蛇,已改名,玉斑丽蛇。全长可达1米左右。背面紫灰色,头部有三道黑斑;背中央有一行几十个黑色菱形斑,菱形斑中央及边缘黄色。

农村常见的无毒蛇有哪些

农村常见的无毒蛇:
1、中华水蛇
长年生活在水中,白天及晚上均见活动,食性杂,主要以鱼类、青蛙以及甲壳纲动物为食。对人体无害,成体性格凶,若游玩时应小心放归。一般体长在半米左右。
2、铅色水蛇
同中华水蛇。南方最常见的几种水蛇之一,各大水体均能见到,夜行性,多见于田沟,河塘中,以鱼类为食,对人无害,不过性格较凶,若误捕应小心放生。一般大小在半米左右。
3、红纹滞卵蛇
广泛分布于全中国各大水系,多见于近水的区域,以鱼类蛙类为主食,对人无害,常见大小在半米左右。
4、赤链华游蛇
跟红点水蛇类似,更偏水,多见于水质清澈的水体,以及各大水产市场...性格温顺。对人无害,一般大小在半米多。
5、渔游蛇
南方常见蛇类,多在近水的田间活动,以鱼类,蛙类为主食,性格凶暴,对人无害,一般大小在半米至一米之间。体色分红色和黄色两种。

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

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
毒蛇和无毒蛇在种类、身体结构、生理特点、捕食方式、行为反应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首先,从种类上看,毒蛇主要包括蝰科、眼镜蛇科和蝮蛇等,这些蛇类都有分泌毒液的器官和排出毒液的生理机制。而无毒蛇主要包括蟒科、盲蛇科、眼镜蛇科等,它们没有毒腺或类似毒腺的结构,因此被归类为无毒蛇。
其次,从身体结构来看,毒蛇通常具有较长的身体和较大的头部,以及非常锐利的牙齿或管牙,这些牙齿是用来咬住猎物并注入毒液的。而无毒蛇则通常具有较短的头部和牙齿,这些牙齿主要是用来固定食物的。
在生理特点上,毒蛇的毒腺通常与消化腺相关联,通过分泌和排泄毒素来控制毒液的量和毒性大小。而无毒蛇的消化系统则相对简单,它们主要通过缠绕、挤压或吞咽较大的猎物来进食。
在捕食方式上,毒蛇通常会主动攻击猎物,并利用毒液作为防御手段。它们可以通过分泌不同类型的毒液来应对不同的猎物。而无毒蛇则更倾向于伪装或缓慢地接近猎物,然后用强有力的缠绕或挤压来捕获猎物。
在野外遇到未知的蛇类时,保持适当的距离并避免激怒它们是明智的做法。同时,如果需要处理可能带有毒性物质的动物尸体或其他潜在危险物品,最好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建议。

哪些是毒蛇,哪些是无毒蛇,如何区分

1、黄脊游蛇(无毒)身体细长,背部为深红色,背部中间有一条亮黄色的垂直线,黑色边缘。它的前端从前面的鳞片开始,但后端到达尾部。由于鳞片的黑色边缘,身体的两侧装饰着几条深色的垂直线或虚线,腹侧表面是淡黄色。2、赤链蛇(有毒)蛇身较长,可达1-1.5米。头部宽而平,与颈部有区别,头部为黑色,枕头有红色“倒V”形斑点,身体背面为黑褐色,



1、黄脊游蛇(无毒)身体细长,背部为深红色,背部中间有一条亮黄色的垂直线,黑色边缘。它的前端从前面的鳞片开始,但后端到达尾部。由于鳞片的黑色边缘,身体的两侧装饰着几条深色的垂直线或虚线,腹侧表面是淡黄色。2、赤链蛇(有毒)蛇身较长,可达1-1.5米。头部宽而平,与颈部有区别,头部为黑色,枕头有红色“倒V”形斑点,身体背面为黑褐色,有许多狭窄的红色横斑,腹面为灰黄色,腹鳞两侧有黑褐色斑点。3、白条锦蛇(无毒)身体越厚越长,可以达到1米以上。身体的背面是灰橄榄色或灰棕色,甚至黄棕色,有三条白色的纵向线。后脑勺有一条粗褐色的条纹,像基思钳,眼睛后面有黑色的条纹;腹部为灰白色或灰棕色,有许多黑色的斑点。4、双斑锦蛇(无毒)体长约700毫米。背部为棕色和灰色,带有深色哑铃形十字条纹。身体侧面的条纹与背部的条纹交织在一起。后脑勺有一对黑色条纹。眼睛后面有一条黑带,一直到嘴角。5、团花锦蛇(无毒)圆体,长约900毫米。蛇体的背面是棕色的。有三行深棕色的椭圆形标记,背面中间和两侧有黑色边缘,类似于一簇花。中间一条线的大小是两边的两倍多。背面一条模糊的中心线连接在大条纹之间。6、玉斑锦蛇(无毒)全长可达1米左右。背面紫灰色,头部有三道黑斑;背中央有一行几十个黑色菱形斑,菱形斑中央及边缘黄色;腹西灰白色,左右交错排列着黑横斑。7、短尾蝮(有毒)身体又短又厚,尾巴也很短。头部略呈三角形,与颈部明显区分,长约2/3米。后面是浅棕色到棕色,前面有两排大的棕色斑点。外侧和腹侧鳞片有一排黑褐色不规则粗斑,稍星状,腹侧表面为灰白色,密被棕色或黑棕色细斑。

毒蛇与无毒蛇怎样进行区别?一旦被毒蛇咬伤,应该怎样进行自救?

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现存蛇类中,约有600种毒蛇,我国约有50种,如蝮蛇、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五步蛇、海蛇等。毒蛇与无毒蛇最主要区别在于毒蛇有毒腺和毒牙,无毒蛇则无此特征。此外,下列各点可供分辨毒蛇和无毒蛇。
毒蛇:头大,大多呈三角形;有颊窝;吻尖向上翘起;尾短尖细,不断颤动,或侧扁而宽;脊鳞扩大成六角形;通体碧绿,体侧有白色或红、白色纵线,尾尖焦红色,背面棕褐色,正中有一行紫棕色的波状脊纹,背面有2~3行交错排列的深色圆斑等;前半身能竖起,颈可膨胀变扁,常主动攻击人畜。
无毒蛇:头一般不呈三角形;无颊窝;吻端圆钝或尖而不翘;尾往后逐渐变细;脊鳞不扩大成六角形;体色大多不呈鲜绿色,斑纹也与毒蛇明显不同;蛇身不能竖起,颈部不扩大变扁,很少主动攻击人。
对于毒蛇应该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一旦被蛇咬伤,首先要保持镇静,判断是否被毒蛇咬伤,最好随即把蛇打死进行识别;若不能打到蛇,可根据牙痕来判断,毒蛇大多留有两个大而深的牙痕。若是被毒蛇咬伤,应该采取急救措施:首先,在伤口上方结扎,以免毒液循环全身,但是要每隔10~20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组织坏死;结扎后,立即用清水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再用消毒后的刀片或针,在伤口上切长约1厘米、深约2~3厘米的“+”字形,并挤压伤口周围,排出毒液,用生理盐水冲洗。紧急处理后,应迅速就近医治。

四川常见的无毒蛇有哪些?

四川常见的有毒与无毒蛇 1、黑眉锦蛇(无毒):在四川省,这是最为常见的蛇,黑眉锦蛇在省内属广布种,各县、市、区均有分布。它就是常见的菜花蛇。 学名:Elapbe taeniura Cope 别名: 菜花蛇、枸皮蛇、黄颔蛇、广花蛇 有鳞目 Squamata 蛇亚目Serpentiformes 游蛇科Colubridae 锦蛇属Elaphe 大型无毒蛇,全长可达2米左右。头和体背黄绿色或棕灰色;眼后有一条明显的黑纹,也是该蛇命名的主要依据;体背的前、中段有黑色梯形或蝶状斑纹,略似秤星,故又名秤星蛇;由体背中段往后斑纹渐趋隐失,但有4条清晰的黑色纵带直达尾端,中央数行背鳞具弱棱。黑眉锦蛇在农村住宅改造前曾是被人亲昵地称作“家蛇”的常见蛇种。黑眉锦蛇系常见的蛇,分布广,数量多。生活于平原、丘陵及山地等处,喜在住屋及其附近栖居,也常在稻田、玉米地,河边及草丛中活动,捕食鼠类,鸟类、蛙类及昆虫等。黑眉锦蛇的食欲很强,食量很大,能连续吃3—4只小白鼠。卵生,可怀29—40枚卵,雌雄交配时间可达15小时,多在5月中旬交配,交配50天左右产卵,卵数多在6—15枚之间。产卵时多在夜间和清晨,温度为26— 34℃,相对湿度为84—90%。根据统计,黑眉锦蛇公母比例中母蛇可占54.5%、自然繁殖(受精卵占总产卵数的90%)自然孵化率53.4%、自然存活率可达 30%。 2、翠青蛇—青竹标:翠青蛇 EuryPholis major 又名小青龙、青蛇、青竹标。翠青蛇是一种脾气非常温顺的无毒蛇,性格“内向”,见了人好像特别怕“羞”,终是犹恐避之不及,既不攻击人,也不咬人。盛夏季节,由于地面高温灼热或者天气闷热,翠青蛇经常攀登上树,静伏纳凉,直到夜间才下地在农田周围搜捕蚯蚓、昆虫及其幼虫为食。身体细长,体型中等,成蛇体长为80~110厘米。头呈椭圆形,略尖,头部鳞片大,和竹叶青的细小鳞片有明显的区别。全身平滑有光泽,体色为深绿、黄绿或翠绿色,头部腹面及躯干部的前端腹面为淡黄微呈绿色。尾细长。眼大,黑色。分布于中国南方中低海拔地区靠近山区的地方,包括广东、广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海南、台湾、河南、湖北、湖南、甘肃、贵州、云南、四川等省。翠青蛇-与竹叶青的区别:翠青蛇是无毒蛇,而竹叶青是出名的毒蛇。翠青蛇体型比竹叶青大。竹叶青头是明显呈三角形的,眼很小,是红色的,最外一行鳞片是红色和白色或红白相间,尾较短,呈焦红色。翠青蛇眼大呈黑色,全身为翠绿色,没有红白线,尾很长。3、竹叶青(剧毒): 特征:通身绿色,腹面稍浅或呈草黄色,眼睛、尾背和尾尖焦红色。体侧常有一条由红白各半的或白色的背鳞缀成的纵线。头较大,呈三角形,眼与鼻孔之间有颊窝(热测位器),尾较短,具缠绕性,头背都是小鳞片,鼻鳞与第一上唇鳞被鳞沟完全分开;躯干中段背鳞19~21行;腹鳞150~178;尾下鳞54~80对。分布: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及东南亚地区。栖息地:树栖性。常发现于近水边的灌木丛,山间溪流边。成体体型:全身可达60—90厘米适合温度:22—32度活动时间:喜居树上,昼夜活动。外型特征:头大,呈三角形,颈细,尾短。头顶有细小鳞片。体背草绿色,最外侧的背鳞中央白色,自颈部之后有白色侧线,有的在白侧线内又有一条红侧线,但也有无侧线者。腹面淡黄绿色。瞳孔椭圆形,红色。尾巴焦红色。食物:啮齿类动物,鸟类,树蛙,小型蜥蜴.性情:神经质,具攻击性毒性:血液毒素,毒性较强,常有致命事件。 4、眼镜蛇(剧毒) 俗称饭铲头、吹风蛇、饭匙头等,头椭圆形,颈部背面有白色眼镜架状斑纹,激怒时其前身 1/3 竖起,颈部膨扁,发“呼呼”之声,体背黑褐色,间有十多个黄白色横斑,体长可达2米。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区的山野、田边和住宅附近。 中大型毒蛇,体色为黄褐色至深灰黑色,头部为椭圆形,当其兴奋或发怒时,头会昂起且颈部扩张呈扁平状,状似饭匙。又因其颈部扩张时,背部会呈现一对美丽的黑白斑,看似眼镜状花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如何分辨毒蛇和无毒蛇?

首先,毒不毒蛇是不能从三角头圆头分的,那是大多数。有蛇会装成三角头吓人。也不能看颜色,同理,有蛇会装。
要看有没有毒,要看攻击方式,毒蛇一般不会先缠绕,无毒蛇可能会在咬你的同时缠你。
看动作,无毒蛇很活跃,爱动;毒蛇一般不爱动。
看硬度,无毒很硬(身体),毒蛇可能不太硬。
看反应,毒蛇一般不主动,无毒蛇一般很主动。
以上方法只是一般情况,可能会有个别蛇不同。
大多数的毒蛇的头,确实是呈三角形。
之所以大多数的毒蛇的蛇头能呈现三角形,主要是因为毒蛇有毒液的原因。毒蛇的毒液,是在蛇的两个眼睛的后部,在那里,有两个腔室,呈突出状,毒液越多,腔室越突出,三角形就越明显。无毒蛇因为眼睛后面没有装毒液的腔室,平滑过渡到蛇身,所以不会呈现三角形。
毒蛇的毒液,是通过两个毒牙输送到猎物的身体。毒蛇的毒牙,长在毒蛇的上颌前部,尖锐而弯曲,毒牙里面的小细管与毒液相通。当毒蛇咬到猎物的时候,毒液便通过毒牙进入猎物的体内,猎物便会中毒死亡。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有一些毒蛇的头部,三角形并不明显,比如像金环蛇、银环蛇,如果只凭借是否三角形来判断,你就上当了。而有的无毒蛇的头部居然也会呈现三角形,比如梭颈蛇和雨伞节蛇,它们虽然无毒,但是看起来蛇头就是三角形,也挺吓人。
另外,有毒蛇和无毒蛇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就是有毒蛇身体比较粗短,尾巴部分又细又尖。而无毒蛇身体则是比较细长,尾部也不会突然变细。
毒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卷曲,这也许是为了方便攻击猎物吧。无毒蛇一般不会卷曲,如果受到惊吓,会迅速逃走。
如果被蛇咬,分不清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就看看被蛇咬过的牙印,如果有两个明显的小眼,那就是毒蛇,就需要紧急处就医处置了。
如果在野外被毒蛇咬伤,要记住以下几个急救方法 :
1、要记住蛇的样子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通过蛇的样子,可以判断是被什么蛇咬伤,不同的蛇毒,有不同的血清处置,便于医生最快做出判断。
2、要及时清洗伤口
刚开始时,毒液大多数都在靠近皮肤的外部,还没有进入体内,这时候要尽早清洗伤口,比如用水壶里面的水等,可以将大部分的毒液清洗干净
3、绑扎
被蛇咬伤后,要在靠近心脏一端用细绳距离伤口几厘米处绑扎,防止毒液通过血管流入身体。绑扎的时间不宜过长,过十来分钟就要松一下,防止肢体坏掉。
4、不要做剧烈运动
被蛇咬伤,要静坐,更不能剧烈运动,防止血流过快。
5、 放血
如果伤势比较严重,毒液较强,也可以自行放血。用剃须刀片在伤口上方割开一个5毫米深的伤口,从上往下将血挤出。
不管采取什么方法,都需要马上联系医院,如果有车方便,第一时间就要直奔医院。最好直接找大医院,因为小医院一般没有治疗被蛇咬伤的血清。

在家里看到无毒蛇会害怕吗?

如果说在家中遇到了无毒蛇,那么不用太过害怕的,无毒蛇一般都比较胆小,不会主动去攻击人类的,并且无毒蛇还会吃掉家中的老鼠,对农村家庭来说还是非常好处的。如果害怕的话可以在屋子的角落等地方放上一些气味比较重的艾草、蚊香、驱虫剂、硫磺粉之类的,这样能够将蛇逼走。
如果感觉家中进入的蛇是有毒的蛇,千万不要去尝试将毒蛇赶走,这样做可能会刺激到毒蛇,导致毒蛇发起攻击。最好是求助消防队之类的能够安全把蛇捉走的部门,避免发生误伤的情况。同样也可以采取上面说到的在房屋角落放置驱蛇的物品。
扩展资料
如果经常有蛇进入家中,就说明自己家有吸引蛇的地方,所以想要不在家中见到蛇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防范工作。一般比较吸引蛇的家庭都有以下几个特征:潮湿、有老鼠、屋内比较杂乱、屋外树木杂草比较多等。
想要减少蛇的入侵,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几种情况给减少或者消除,自然蛇就会减少来光顾的次数了。另外就是要检查一下房子是否有一些小洞口,这些洞口要堵死,避免蛇进入。房屋门要经常关闭,屋子的周围、墙角、门窗口撒上一些雄黄粉或者硫磺粉等,这些都是能够很好的防止蛇进入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