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月球背出现神秘物体,这到底是什么?玉兔二号正往它的方向行走
- 2、月球“神秘小屋”揭秘!玉兔二号仅距10米,拍摄的照片令人意外
- 3、玉兔二号发现外星物质,撞击留在月球背面,对人类将有多大用处?
- 4、玉兔二号在月背发现神秘“小屋”,80米远要走仨月!为何这么慢?
- 5、重大发现!时隔2个多月之久,玉兔二号终于揭开“神秘小屋”面纱
- 6、玉兔二号的镜头里出现了一群不速之客,发挥想象力的作文600字?
- 7、玉兔2号竟在月球上发现一间神秘“小屋”!
- 8、继发现外星物质后,玉兔二号发现透明的月球玻璃球,照片清晰可见
- 9、月球背面到底有什么?玉兔二号发现外星物质,还有类似广寒宫小屋
- 10、玉兔二号将逼近月球神秘小屋,这个小黑屋隐藏着什么秘密?
月球背出现神秘物体,这到底是什么?玉兔二号正往它的方向行走
2021年10月29日下午,“玉兔二号”在穿越月球表面的冯·卡朗陨石坑时,摄影机意外发现了前方出现一个神秘块状结构物体,随即进入了休眠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近日“玉兔二号”在经过一段时间休眠后将再次苏醒,这次苏醒 “玉兔二号”月球车将一步步的逼近这个神秘的物体,它的神秘面纱即将揭开。
从玉兔二号休眠前最后传回来的照片显现,这是一个类似于小屋的结构,但由于距离较远,无法有效辨认出这是什么东西,有网友开始激动起来,这会不会是外星文明的遗迹?如果不是那这个物体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猜测这个物体可能是外星人的遗迹,因为有网友在放大原图后发现这个物体它并不像是自然形成的物体,它的整个造型方方正正犹如人工造物。在网上看到的放大图片可以大致看到这个物体的轮廓,呈两边对称,中间有个方形空洞的部分,顶部则与两边基本呈90度直角连接,妥妥的一个门的结构。
另外,这个物体的位置是处于月球最为神秘的背面,我们都知道月球背面一直以来都充满了阴谋论,说这个地方有城市废墟等,这次发现物体的地方在一个 冯·卡门的环形山,作为一个陨石坑它内部都较为平整,周围不应该有这种凸出物存在才对,因此有个这种物体存在时确实显得特别显眼。
那么它有可能是外星人的遗迹吗?笔者觉得可能性不大,首先玉兔二号上面携带了各种精密探测仪器,有高清全景相机、近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和中性原子探测仪等,这个物体仅仅在探测器前方100米处,说看不清它是什么或者探测不出它的性质是什么这个可能性不大。
从目前的分析来看,这个神秘物体极有可能是一块被风化的月球岩石,仅此而已,如果确定是一块大月岩,那么它对我们了解月球有积极的意义,有助于我们确定月球年龄之谜。
月球的年龄一直都困扰着科学界,因为科学家对月球的岩石和土壤进行了研究,发现月球表面部分土壤的年龄已经超过46亿年,如果月球是地球在一次大碰撞中孕育出来的卫星,那么按理说它上面的物质应该是和地球岩石年龄一致才对,然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也就37亿年,两者年龄相差了接近10亿年,这就无法解释地月同源的说法。
我们知道月球上的土壤是由岩石风化而来,这些岩石有可能一部分来自于地球,有些也可能来自陨石的袭击,月球形成之初及之后遭受过大规模的陨石袭击,但这些陨石并不能反映出月球的真实年龄,如果我们这次可以确定岩石来自哪里,可以成为拟定月球年龄的一个重要佐证。
按计划,玉兔二号将在这几天开始苏醒,以休眠前玉兔二号的行进速度,至少需要1至2个月昼才能去到这个物体面前。这时有网友会问,为什么月球探测器会这么慢?
这其中有环境原因也有自身设计限制的原因,首先是在月球上面行驶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月球环境相当复杂,月表几乎都是坑坑洼洼大小不一的陨石坑,遇到大的陨石坑就要上坡和下坡,这相当考验探测器的性能。
另外,“玉兔二号”设计之初就不是一个以速度著称的探测器,事实上世界各国在设计这种探测车的时候都不会设计成快速探测器,因为在一个未知的星球、未知的环境下,速度越慢则越稳,因此出于安全的考虑,“玉兔二号”不能跑得太快。
即便速度慢慢悠悠在走的玉兔二号也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果,自从2019年1月3日22时22分与嫦娥四号着陆器成功分离驶向月球背面以来,玉兔二号已经记录了3600GB的科研数据,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为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计划奠定了里程碑的基础。
月球“神秘小屋”揭秘!玉兔二号仅距10米,拍摄的照片令人意外
还记得玉兔二号之前拍摄到月球背面的“神秘小屋”吗?
话说,当时玉兔二号正在月球上翻山越岭,随后进行首次抬头环视四周。突然,玉兔二号在北侧天际线处发现了一个突兀的立方体,好像是一个“神秘小屋”。这个“神秘小屋”旁边还有一个大型的“幼年”撞击坑。
这张“神秘小屋”的照片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还有不少人猜测这是外星人在月球上降落后留下来的小屋;还有人猜测,这可能是之前 探索 月球留下来的航天器。各种猜测五花八门,甚至还有人搬出了关于月球以前的各种外星文明传言与这个“神秘小屋”强行关联上。
研究人员经过测量就发现,玉兔二号距离“神秘小屋”大概有80米,至少需要2-3个月才能抵达。很多人可能想说,这么近的距离,赶紧跑过去看一下不就真相大白了吗?为什么还要这么久的时间?
玉兔二号是2019年1月3日登陆到月球背面的,发现“神秘小屋”时是2021年10月29日,接近2年零10个月的时间,玉兔二号只行驶了906.6米。这主要是因为玉兔二号在月球上移动和地球上是完全不一样的。
事实上,玉兔二号的行走速度并不慢,最快的情况下每小时可以走200米。这听起来似乎也挺慢,但其实玉兔二号的主要工作是探测月球,而非赶路,所以它在设计之初时,就没有想过要跑这么快。
科学家介绍,玉兔二号重135公斤,携带有多种科学仪器,比如: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以及中性原子探测仪等,这些仪器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科研任务,其中一些任务就需要静止时工作。
另外,玉兔二号难得到月球一次,需要尽可能详细地探测月球表面的数据,因此无论是遇到坑,还是遇到小石块,只要地面工作人员认为有研究价值,就会让玉兔二号停下来,认真研究和分析,获取详细的信息。
其次,月球背面环境非常恶劣,由于没有大气层,这里日夜温差较大,玉兔二号需要在300多 的温差下工作,以及保护自身安全,这一点也阻碍了它的前进步伐。
更为重要的是,玉兔二号的能量主要来自于两片太阳能电池板,也就是必须要在有太阳时才能工作。而月球和地球的环境截然不同,其中月球上的“一天”约等于地球上的一个月,月昼(月球的白天)相当于地球的14天,月夜(月球的黑夜)也大致相当于地球上14天。
玉兔二号只能在月昼时工作,等到月夜来临,月球表面的温度会降低到零下180 以下,低温再加上没有太阳能,导致了玉兔二号进入休眠,等到下一个月昼来临时才能继续工作。
在接下来的2个月里,玉兔二号在下一个“月昼”被唤醒后,状态极佳,迅速朝着“神秘小屋”行进。在这个月昼的上午,控制中心的驾驶员们控制着玉兔二号北上走了四步分别是:9米、11米、12米,7米。在前三步中,每走一步都刷新着自己单步里程的纪录。
到了这个月昼的下午,玉兔二号继续朝着“神秘小屋”进发,又走了20.7米,也就是说在这一整个月昼,玉兔二号行走了59.7米。此时,距离“神秘小屋”的直线距离还有30多米。驾驶员们操纵玉兔二号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进行休眠,等待着下一次“月昼”再朝着“神秘小屋”冲刺。
2021年12月27日又迎来了下一个“月昼”,这是玉兔二号的“第38个月昼”,同时也将迎来玉兔二号登陆月球的三周年纪念日。带着强烈的好奇心,驾驶员们继续驾驶着玉兔二号朝着“神秘小屋”进发,前三步分别走了7米、9米、10米,总里程达到了992.3米,距离“神秘小屋”仅有10米左右。就在这时,驾驶员们打开了全景相机,朝着“神秘小屋”进行彩色成像。
没错,远处看起来方方正正的“神秘小屋”,近处一看像“玉兔”的形状,旁边零散的石块好像是玉兔的胡萝卜。所以,“神秘小屋”其实只是一块像“玉兔”的石头,不是外星人的小屋,和外星人没什么关系,估计这样的结果让不少人感到有些失望。
在这个“月昼”里,玉兔二号又走了11.6米,总里程数达到了1003.9米。在三周年纪念日里,玉兔二号的行驶里程也正式突破了1000米的大关,可以说是双喜临门。在下一次“月昼”到来后,玉兔二号将会对“神秘小屋”(或者我们说这块像“玉兔”的石头)以及它身旁的大型撞击坑进行近距离的探测和研究。
#玉兔二号# #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里程突破1000米# #月球小屋# #玉兔二号将逼近月球神秘小屋#
玉兔二号发现外星物质,撞击留在月球背面,对人类将有多大用处?
月球作为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几十亿年来与地球相生相伴,可以说地球上能够诞生出文明,也与月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同时月球也是人类最熟悉的天体,从人类开始记载文字以来,月球的身影就经常记载了下来,它也是人类唯一涉足过的天体。
以阿波罗11号为始,以阿波罗17号为终,人类共发射了7艘太空飞船,前往38万公里外的月球,除了阿波罗13号在任务中途出现变故,其余6艘太空飞船共带着12个人,踏足月球的表面上。
在覆盖几十亿年的尘土上,留下人类的足印,并先后有三个国家从月球上取回了样品,期许解开月球形成之谜,解开太阳系诞生的谜团。
但是,人类对月球的了解又非常有限,因为作为一个远离地球38万公里的星球,人类对其了解还非常有限,特别是月球的背面,它始终隐藏在黑暗的阴影中,让人类无法一窥究竟。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非常好奇,月球的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始终不被人们所窥探,是人力,还是自然之力?
直到出现那个给科学带来光明的牛顿出现后,人们才开始窥探宇宙间的奥秘,才知道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才知道月球之所以一面始终对这我们。
是因为月球和地球彼此间潮汐力的锁定,这就好比有个小孩用绳子绑着一个球,小孩在转圈圈的时候,被绳子拴着地球,始终只有一面朝向他。
如果那个被小孩绑着的地球是月球的话,那根绳子,就是地月间的潮汐引力,虽然道理懂了,但是人类即便登陆了月球,也只是登陆在月球的正面,从来没有探测器降落在月球的背面过。
直到2019年,嫦娥4号成功登陆月球的背面,被带着一同去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开始在月球漫步,人类才开始真正的对月球背面展开 探索 。
玉兔二号虽然设计寿命只有3个月的时间,但是在地面工作人员与玉兔二号的共同努力下,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并且到今天接近3年了,依然矫健的在月球表面漫步,为我们解开月球背面的秘密。
由于月球的环境比较复杂,并且细腻的月尘,会对玉兔二号的发动机和设备造成损伤,所以月球车在前进的时候,速度不是很快,一秒也就走5厘米左右,并且在月昼的时候,还需要休眠,所以3年下来,玉兔二号行进距离也才1公里多。
但是即便是这段不长的距离,玉兔二号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惊喜。近日,玉兔二号又从月球背面带来惊喜大礼包。
在对一个月球背面的陨石坑洞进行光谱分析的时候,意外发现一些特殊的物质,经过分析,发现这些物质,不是月球独有的。
这些物质就是碳质球颗粒陨石,而是来自外星物质,并且被撞击的陨石坑,年龄还非常年轻,只有100万年左右,测算陨石坑内碳质球颗粒陨石含量达到47%,说明撞击的是一个碳质的天体。
碳质球颗粒陨石只有在非常古老的天体中才有,在太阳系诞生之初,就形成了这种物质,它保留了原始的化学成分,不仅带有氧化物,而且碳质球颗粒陨石内部的含水量还非常的高,最高可以达到22%左右。
所以这种物质非常的特殊,不仅可以帮助人类揭开太阳系的诞生和起源之谜,而且对人类将来 探索 月球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都知道,人要生存,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水和氧气
将来人类如果想到月球上常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水和氧气这两大难题,如果从地球上运输,其高昂的运输成本,有些不现实。
也就是在月球上,水是关键,通过目前的观测情况来看,月球上有水,并且含量还不少,但是都主要集中在月球的两极地区,以水冰的形式存在。
而其他地方有没有呢?月球的正面可利用得几乎没有,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近乎真空的环境,太阳风直接照射在月球的正面,即使有水也被挥发掉了。
即便是月球正面的地底深处含有水冰,开发的成本也将极大,比从地球运水成本还大,代价极其高昂。
因为碳质球颗粒陨石不仅含水量高,并且还有许多的氧化物。所以它也基本满足了人类生存的两大需求,通过化学置换,很容易就可以得到氧气,并且通过加热含水量高的碳质球颗粒陨石,使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被人类收集,就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水。
玉兔二号在行驶1公里左右的距离,就发现碳质球颗粒陨石,那么是不是在月球的背面这些物质会大量的存在呢?那么它的存在将为未来人类长期停驻月球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结语:
在未来的10-20年里,人类将对月球进行一次 探索 的狂潮,从目前的观测数据来看,月球也有人类长期停驻的条件。
彼时,各国纷纷前往月球,如同早些年在南极设立科考站一样,将在月球设立月球科考站,在 探索 太空的同时,也正式开启了人类的星际 探索 的新序幕。
玉兔二号在月背发现神秘“小屋”,80米远要走仨月!为何这么慢?
自人类诞生以来,月球的背面对于我们而言一直是神秘的,这是因为月球被地球的引力潮汐锁定了。这意味着月球自转速度与绕地球公转速度相等,使得月球有一面总是朝向地球。其中隐藏起来的那一面被我们称为月球背面。
然而在 38 万公里之外的月球上,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正在月球背面进行 探索 之旅。它们是迄今为止唯一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也是目前在整个月球表面上唯一还在运行的探测器。
一直以来,我们经常听到的关于月球背面的各种传言,包括月球背面是外星人的基地,存在外星人的宇宙飞船,美军在二战末期失踪的轰炸机出现在了月球背面等等。也有传言认为,月球内部是空心的,里面是外星人居住的巨大城市。
这些以讹传讹的传言经过不断演绎,甚至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正规出版物,让人难辨真假。然而现在玉兔二号确实在月背发现了外星物质,但却并非文明的产物。
根据中科院团队近期发表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天文》的论文显示,通过对玉兔二号月球车“偶遇”的一个 2 米大小的新鲜撞击坑,进行的光谱探测分析显示。这是首次在月表原位,识别出年龄在一百万年左右的碳质球粒陨石撞击体残留物。
上图:“玉兔二号”对巡视路径上“偶遇”的一个小型新鲜撞击坑进行详细的光谱探测。
该研究表明,碳质球粒陨石在月球陨石坑中应该非常丰富。而在遍布陨石坑的月球上,碳质球粒陨石还是水的主要来源,只不过是以冰的形式。 不过更令人意外的是,玉兔二号近期还在月球背面,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立方体“小屋”。
上图:天边的“神秘小屋”
自 2019 年 1 月 3 日,太阳能驱动的玉兔二号和嫦娥四号着陆器首次在月球的背面着陆以来,玉兔二号一直在 186 公里宽的冯-卡曼火山口中漫游。但在 2021 年 10 月 29 日下午,玉兔二号的第 36 个月昼的探险之旅中这,却发现了有趣的东西。
这一天,玉兔二号从休眠中醒来,经过了一次艰险的爬坡,终于安安稳稳的来到了休眠点。随后驾驶员们长舒了一口气,并操控玉兔二号对周围的天际线实施了环拍, 这是玉兔二号落月后首次抬头环视四周。
上图:当前地形等高线图
正当驾驶员沉溺于黝黑深邃的天空与曲折蜿蜒的山脉,并不禁赞叹宇宙的鬼斧神工时,北侧地平线处一个奇特的物体,瞬间吸引了他们的眼球。在非常模糊的图像中,这个物体刺破了天际线的蜿蜒,好像一个奇怪的立方体,与周围的背景格格不入,仿佛凭空出现的“神秘小屋”,引得他们一阵惊喜。
科学家迫不及待地放大图像,看着远在天际的“神秘小屋”,开始放飞自己的想象: 那会是外星人迫降后建起的家吗?还是前人探月的先驱航天器? 之后立刻通知驾驶员:“这个东西好有意思!咱们去一探究竟吧!”
经过测量,“神秘小屋”距离当下位置约有 80 米。 但别看只有短短80米,实际上预计需要经过两到三个月昼的跋涉,才可以到达目的地。那为什么玉兔二号跑得这么慢?
首先玉兔二号在经过一次艰险的爬坡之后,已经来到了休眠点,结束了第 36 个月昼的探险之旅。这是为了避免太阳长期暴晒导致设备温度过高,必须要进行的休眠。而月球上的一天约等于地球上的 28 天,白天和黑夜各接近 14 天。因此,只有等到十几天后的第 37 个月昼时,玉兔二号才会继续它的探险之旅。
上图:玉兔二号后续行驶路线月面态势图
此外,玉兔二号的设计时速是 200 米,相当于 5.6 厘米/秒,也就比蚂蚁爬得快一些。这是由于月球重力低,且没有大气,使得其表面的月尘很容易被甩起来,从而威胁设备的运行。例如曾经的玉兔号,就是因为月尘进入电机导致停运的,所以玉兔二号不能走得太快。 但即便是时速 200 米的速度,也不至于 80 米走上两到三个月昼吧?
上图:穿越坑群
实际上,玉兔二号的实际移动速度远没有设计时速那么快,往往走上 10 米要花上一个小时。并且月球表面坑坑洼洼,砾石遍布,地形极不友好,再加上仅仅是 7 左右的坡度,就会使玉兔二号面临车体溜坡的风险,所以在行驶时要格外小心,同时还需提前规划好行动路径。因此在每个月昼期间,玉兔二号也就只能走上二三十米左右。自 2019 年登陆以来,累计总行驶里程还不到 1 公里。
但值得注意的是,玉兔二号的设计寿命只有短短 3 个月,却能完好运行至今,仍然在月球背面慢悠悠地行驶,已将近 3 年了。因此别看玉兔二号走得慢,但它一直在勤勤恳恳地工作,并为我们传回大量探测数据,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神秘的月球背面。
接下来,就让我们静心等待。 几个月之后,或许是 2022 年 2 月,我们就能知道那个神秘立方体“小屋”的真容了。 也许真会发现什么不得了的东西也说不定呢! 所以稍安勿躁,不如先猜猜“小屋”是什么吧!
重大发现!时隔2个多月之久,玉兔二号终于揭开“神秘小屋”面纱
还记得去年我们在月球上发现的神秘小屋吗?
当时从玉兔二号传回来的图像上我们可以远远地看到一处突起,而人们在网络上也先后发表了自己的猜测和观点,有的人还说这是外星人的基地,而1月7日,官方终于发布了玉兔二号从月球上传输回的信号,神秘小屋的面纱也就此揭开了!
众所周知,美国阿波罗登月耗尽巨资,除了阿波罗外,其他各国几乎没有再能登陆到月球上。在月球上充满了很多未解之谜,尤其是月球的背面,是人类无法观测到的地方。
作为 探索 月球唯一的高 科技 设备——中国玉兔二号承载着重任,在月球表面运行的时间超过了近1000多天,玉兔二号的探测器设备依旧完好。从玉兔二号传递的月球背面的态势图中,科学家无意中发现了在北侧的天际线附近有一个比较突兀的立方体,犹如一座神秘小屋为了一探究竟,科学家们决定让玉兔二号前去 探索 一下。
殊不知在经过详细的测量后发现,科研人员发现它与神秘小屋只有八十米的距离,而想要到达神秘小屋所在地,玉兔二号至少需要耗时近二到三个月左右。有网友不禁会问道:“玉兔二号距离神秘小屋并不是很远,为何会耗时如此之长呢?”
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承载着航天人的殷切期望成功登陆到了月球的背面中,而发现这座神秘的小屋是在去年的10月29日,时隔长达2年多的时间。而之所以玉兔二号会在月球上移动行驶速度慢的原因与它最初的设计是有一定关系的。
按常理来说,玉兔二号其实行走的速度还可以,如果按照玉兔二号每小时可以行走200米来推算的话,那么80米的距离,其实只需要花费24分钟就可以了,为何玉兔二号行走的速度会耗时这么久呢?
相关科研人员表示:“由于玉兔二号主要负责的工作是探测月球,所以很多时候它必须要放慢脚步。与其他探测仪器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玉兔二号载重是非常重的,达到了135公斤,身上携带着很多种精密的科学仪器,比如有专门测月雷达的仪器,还有原子探测仪,全景相机等等。”
换句话而言,玉兔二号并不是在月球中进行飙车,它承载着很多艰巨的任务。科研人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它弄上月球,最终的目的是让它考察月球。
玉兔二号身上携带的每一种探测仪都有着不同的科研任务,所以每当这些精密仪器需要工作的时候,玉兔二号就不得不放慢脚步。在玉兔二号的帮助下,科研人员已经发现了很多比较有意思的熔融玻璃标本,包括一些来自月球地幔中的一些物质,不管玉兔二号在行走中遇到什么特殊物质,哪怕是一小块石头,科研人员都会让它停下来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以便获得更加详细的信息。
因为月球环境复杂,月球地表都是坑坑洼洼的,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翻车的情况。所以在月球前行时,它身上所带的精密仪器必须要进行详细勘测,确定勘探路线前方无障碍后,再继续行走,这样一来,玉兔二号行走耗费的时间就会过长。
另外与宇宙其他星球相比,月球的背面环境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恶劣,因为这里没有大气层笼罩着,导致白天和夜间的昼夜温差是极其大的,此外,对于玉兔二号来说,它想要开展工作也是需要条件的,温度大概在近三百摄氏度的温差下才能有效开展工作,因为这样可以保护它的自身安全,由此可见,各种恶劣的外界环境阻碍了玉兔二号前行的脚步。这也是为何它会耗时很长才能到达神秘的目的地的原因。
当玉兔二号发现了神秘小屋之后,科研人员就让它奔着目的地前行,因为月球的环境条件是非常恶劣的,所以科研人员为玉兔二号设计的行走步骤分为四步,第一个是9米,第二个是11米,第三个是12米,第四个是7米。
玉兔二号在科研人员的操控之下,艰难地向前行驶着。直到2021年12月27日,这是玉兔二号登陆月球三周年纪念日,而此时的它距离神秘小屋只剩下10米的距离了,科研人员打开它身上携带的全境相机对其近距离拍摄。
从呈现出来的图像可以看到,这座神秘的小屋根本不是网友猜测的那样,里面住着外星人或者里面拥有着神奇的宝贝,在近距离呈现出的图像中,科研人员经过仔细辨认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神秘小屋,而是犹如“兔形”的石块,因为这块岩石所在的月球表面整体上都是平整的,所以它看起来是特别显眼的。
科学家通过月兔身上携带的勘测仪进行检测,发现这块岩石的年龄时间并不是很长,因为如果它在月球上面存在的时间过长的话,那么就会被月球中恶劣的环境风化了,最后变成了一种类似于兔形的岩石。
纵观 历史 岁月长河,此前美国阿波罗实现了登月计划,但就目前而言世界其他国家没有再登上月球表面,这并不是这些国家的科研人员没有这个勇气,而是除了在技术方面存在问题,巨资也是很严峻的问题。
为了实现勘探月球计划,又能保证减少投入,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的科研人员研发了玉兔二号,很多月球背面之谜,都是由玉兔二号为我们揭开的。如今在玉兔二号的帮助下,终于帮助人类揭开了神秘小屋的面纱。
玉兔二号的镜头里出现了一群不速之客,发挥想象力的作文600字?
你可以说外星人,陨石坠落,发挥想象力,然后你想象出来后,写事情经过,比如陨石一开始是个红色的小点,慢慢的变大才注意他,然后二号躲开,接着陨石爆开,出现外星人,二号跟他们一起交谈,然后他们可以说什么自己的星球原地爆炸,通过特殊的方法降落到月球,然后遇到你以后想跟你一起在月球上发展,你同意后,你们一起开展了月球发展,就这么简单,天马行空的,一些细节自己铺垫凑字数就可以了,600字不够写的
玉兔2号竟在月球上发现一间神秘“小屋”!
玉兔2号竟在月球上发现一间神秘“小屋”!
玉兔2号竟在月球上发现一间神秘“小屋”!抵达新的休眠点后,玉兔二号对周围的天际线实施了环拍,并将环拍图片放大慢慢欣赏,玉兔2号竟在月球上发现一间神秘“小屋”!
玉兔2号竟在月球上发现一间神秘“小屋”!1 几天前,月球背面上的玉兔2号又一次火了!
一篇发表在《自然》杂志的论文揭示了玉兔2号的重大探索成果:在一个小陨石坑中发现了颗粒状的“外星物质”,并使用多种科学仪器进行了现场分析,确定外星物质就是碳质球粒。
在上个世纪中叶的阿波罗计划期间,美国宇航员虽然在月球上收集了碳质球粒陨石,但并没有进行过现场分析,如今在月球背面探索了近三年玉兔2号对碳质球粒进行了现场分析,再一次创造了人类首次。
而现在,继续行驶的玉兔2号再一次火了!因为它现了一间神秘的“小屋”!
近日,玉兔2号努力爬上了一处超过3度的陡坡后,视野变得开阔许多,在环顾4周时,突然在正前方远处发现了一间“小屋”,“小屋”与玉兔2号的直线距离约为80米。
玉兔2号的新发现或许会让你脑门一热,难道月球上真的有神话传说中的“广寒宫”?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会有多少人再去相信那些骗人的神话故事?
所以月球背面上的“小屋”不是真正的房屋,那么它又是什么呢?是一个被人类丢弃的物件,还是一块奇形怪状的月石呢?
看到照片上的“小屋”,专门操控玉兔2号的专家也感到很好奇,希望玉兔2号能快一点放大“小屋”,好目睹它的真容,仔细研究一下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满足大家的好奇心。
玉兔2号在爬上陡坡后,标志着第36个月昼的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了,随后便进入第36个月夜,所以,只好等第37个月昼到来后,再向“小屋”方向行驶,前方道路崎岖不平,再急也要保证玉兔2号的安全行驶。
别看“小屋”只有短短80米的距离,但玉兔2号在每一个月昼期间行驶距离一般在15~30米之间,要抵达“小屋”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最快也要3个月的时间,现在已经是2021年12月了,看来要等2022年2月才可以看清“小屋”的真容。
在航天领域,我国玉兔2号曾被外界评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月球车之一,多次获奖,技术完全不输美国,三个月的设计寿命如今已经跑了快三年了,还能正常行驶,这足以说明中国已经掌握了多项过硬的航天技术。
如果要比较环境,那么月球环境比火星环境还要恶劣得多。
一,月球是真空环境,没有大气层,火星拥有大气层,大气密度为地球的1%,二,月球温差极大,月昼高温120℃,月夜低温度-180℃,而火星温度则徘徊在-7°C至-80℃之间。
因此在每一个月球日中,玉兔2号都要经受一次极端低温和极端高温的考验,这再次证明了我国过硬的航天技术。
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疑问,既然月球环境是如此极端,一切生命都无法生存在这里,为什么人类还要努力探索呢?
因为我国探测器对月球的探索结果表明,月球拥有丰富的资源。
月壤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钛(Ti)、铁(Fe)、钍(Th)、金、银、铅、锌、铜、铢、锑、铝、钼、镉、锰、锡、铼等,还存在大量长石矿物、橄榄石和辉石矿物。
尤其是氦-3,是让人类梦寐以求的绿色能源,可用于核聚变,但不会带来辐射污染。
地球上的氦-3并不多,整个地球只有500公斤,并且分布在广阔的地球表面,即便人类想要氦-3也很难获得,但是小小的月球就有100万吨氦-3。
知道氦-3蕴藏的能量有多大吗?100吨氦-3产生的总能量够全人类一年的能源总需求。
所以在不久的未来,月球将会是人类“太空采矿”的第一站,我们将从月球上获得大量资源以满足,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月球不光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多种重要的用途。
一,月球背面适合建造高精度天文台,不再受到杂乱信号的影响,不再受到大气层的影响,精度远超地球天文台,二,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6分之1,从月球发射探测器能节约大量燃料。
这就是人类探索月球的意义所在。算算时间,玉兔2号已进入到第37个月昼任务期了,估计此时此刻正向神秘的“小屋”驶去,它也和我们一样,对“小屋”充满了好奇。
玉兔2号竟在月球上发现一间神秘“小屋”!2 12月3日,“我们的太空”公众号发布《艰难爬坡!玉兔迎来月背最大坡度 “玉兔二号驾驶日记”(28)》,介绍了玉兔二号月球车在2021年10月29日下午,如期开始了它第36个月昼的探险之旅(注:月球上一昼夜约等于地球上28天,一个月昼约为14天)。
在这趟旅程中,玉兔二号驶出撞击坑包围的复杂地形,并且翻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陡坡。抵达新的休眠点后,玉兔二号对周围的天际线实施了环拍,而将环拍图片放大,发现北侧天际线处一个突兀的立方体物体像一个“神秘小屋”。
经过测量,“神秘小屋”距离当下位置约80米,玉兔二号将前往“神秘小屋”一探究竟,预计经过两到三个月昼的行驶就可以到达目的地。
有微博网友就“脑洞大开”地说:“上面写着三个大字——广寒宫。”玉兔二号发现“神秘小屋”,也让国外网友感到惊奇,不仅在推特上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兴趣,一些“神秘事物爱好者社群”也在期待这是一个“特别”的奇妙物体。
据“我们的太空”公众号介绍,在第36个月昼开始后,玉兔二号迎来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复杂的地形:东侧大型撞击坑密布,形成了C型包围;西北方则是隆起坡度高达10°的群岭搭配两个撞击坑,它们将玉兔二号牢牢地限制在“夹缝”中。
尽管沿着正北偏东方向(红色虚线所示)似乎有突围的希望,但玉兔二号也对后续路线略感担忧。从等高线图看,东北方向等高线虽然相对稀疏,但在视野尽头处又隐隐有闭合之势,也许仍会是一片陡峭地形。最终,玉兔二号选择进行了一次“爬坡挑战”,停在了月午点。
此时,月午点的感知图像显示,玉兔二号走到了一处三面环坡的位置,无论从哪个方向移动,都有可能遭遇车体溜坡、面对两个大型撞击坑拦截、坡脊后的地形暂不明确以及陡峭坡度致使无法完成休眠等风险。
通过月面态势图对照分析,发现正北方三个撞击坑的中间正好还存在着一片未知的区域,北上爬坡后,玉兔二号终于突破重围,抵达休眠点。
此后,玉兔二号在落月后首次抬头环视四周,对周围的天际线实施了环拍,并将环拍图片放大,一格一格慢慢欣赏。突然,北侧天际线处一个突兀的立方体引起了玉兔二号的.注意,这个物体刺破了天际线的蜿蜒,仿佛凭空出现的“神秘小屋”,旁边横亘着一个大型“幼年”撞击坑,那会是外星人迫降后建起的家吗?还是前人探月的先驱航天器?
玉兔二号一边将这个发现告诉地球上的科学家们,一边迫不及待地前往那里一探究竟。经过测量,天边的“神秘小屋”距离当下位置约80米,预计经过两到三个月昼的跋涉就可到达目的地。
对于玉兔二号的这一发现,微博网友“脑洞大开”,许多人都联想起了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位于月亮的宫殿——广寒宫。
不仅国内网友好奇,此事更是提起了国外网友的兴趣。推特上一个名为“Latest in space”天文资讯账号就发布推文,介绍了玉兔二号在月球发现“神秘小屋”的消息,截至北京时间12月6日晚间10点,该条推文获得了超过2800次转发、2500次引用以及1.6万个点赞。
那么,“神秘小屋”究竟是什么?这还要等未来玉兔二号给我们发来最新的日记,才可知晓。
玉兔2号竟在月球上发现一间神秘“小屋”!3 自人类诞生以来,月球的背面对于我们而言一直是神秘的,这是因为月球被地球的引力潮汐锁定了。这意味着月球自转速度与绕地球公转速度相等,使得月球有一面总是朝向地球。其中隐藏起来的那一面被我们称为月球背面。
然而在 38 万公里之外的月球上,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正在月球背面进行探索之旅。它们是迄今为止唯一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也是目前在整个月球表面上唯一还在运行的探测器。
一直以来,我们经常听到的关于月球背面的各种传言,包括月球背面是外星人的基地,存在外星人的宇宙飞船,美军在二战末期失踪的轰炸机出现在了月球背面等等。也有传言认为,月球内部是空心的,里面是外星人居住的巨大城市。
这些以讹传讹的传言经过不断演绎,甚至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正规出版物,让人难辨真假。然而现在玉兔二号确实在月背发现了外星物质,但却并非文明的产物。
根据中科院团队近期发表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天文》的论文显示,通过对玉兔二号月球车“偶遇”的一个 2 米大小的新鲜撞击坑,进行的光谱探测分析显示。这是首次在月表原位,识别出年龄在一百万年左右的碳质球粒陨石撞击体残留物。
该研究表明,碳质球粒陨石在月球陨石坑中应该非常丰富。而在遍布陨石坑的月球上,碳质球粒陨石还是水的主要来源,只不过是以冰的形式。不过更令人意外的是,玉兔二号近期还在月球背面,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立方体“小屋”。
上图:天边的“神秘小屋”
自 2019 年 1 月 3 日,太阳能驱动的玉兔二号和嫦娥四号着陆器首次在月球的背面着陆以来,玉兔二号一直在 186 公里宽的冯-卡曼火山口中漫游。但在 2021 年 10 月 29 日下午,玉兔二号的第 36 个月昼的探险之旅中,却发现了有趣的东西。
这一天,玉兔二号从休眠中醒来,经过了一次艰险的爬坡,终于安安稳稳地来到了休眠点。随后驾驶员们长舒了一口气,并操控玉兔二号对周围的天际线实施了环拍,这是玉兔二号落月后首次抬头环视四周。
正当驾驶员沉溺于黝黑深邃的天空与曲折蜿蜒的山脉,并不禁赞叹宇宙的鬼斧神工时,北侧地平线处一个奇特的物体,瞬间吸引了他们的眼球。在非常模糊的图像中,这个物体刺破了天际线的蜿蜒,好像一个奇怪的立方体,与周围的背景格格不入,仿佛凭空出现的“神秘小屋”,引得他们一阵惊喜。
科学家迫不及待地放大图像,看着远在天际的“神秘小屋”,开始放飞自己的想象:那会是外星人迫降后建起的家吗?还是前人探月的先驱航天器?之后立刻通知驾驶员:“这个东西好有意思!咱们去一探究竟吧!”
经过测量,“神秘小屋”距离当下位置约有 80 米。但别看只有短短80米,实际上预计需要经过两到三个月昼的跋涉,才可以到达目的地。那为什么玉兔二号跑得这么慢?
首先玉兔二号在经过一次艰险的爬坡之后,已经来到了休眠点,结束了第 36 个月昼的探险之旅。这是为了避免太阳长期暴晒导致设备温度过高,必须要进行的休眠。而月球上的一天约等于地球上的 28 天,白天和黑夜各接近 14 天。因此,只有等到十几天后的第 37 个月昼时,玉兔二号才会继续它的探险之旅。
此外,玉兔二号的设计时速是 200 米,相当于 5.6 厘米/秒,也就比蚂蚁爬地快一些。这是由于月球重力低,且没有大气,使得其表面的月尘很容易被甩起来,从而威胁设备的运行。例如曾经的玉兔号,就是因为月尘进入电机导致停运的,所以玉兔二号不能走得太快。但即便是时速 200 米的速度,也不至于 80 米走上两到三个月昼吧?
实际上,玉兔二号的实际移动速度远没有设计时速那么快,往往走上 10 米要花上一个小时。并且月球表面坑坑洼洼,砾石遍布,地形极不友好,再加上仅仅是 7° 左右的坡度,就会使玉兔二号面临车体溜坡的风险,所以在行驶时要格外小心,同时还需提前规划好行动路径。因此在每个月昼期间,玉兔二号也就只能走上二三十米左右。自 2019 年登陆以来,累计总行驶里程还不到 1 公里。
但值得注意的是,玉兔二号的设计寿命只有短短 3 个月,却能完好运行至今,仍然在月球背面慢悠悠地行驶,已将近 3 年了。因此别看玉兔二号走得慢,但它一直在勤勤恳恳地工作,并为我们传回大量探测数据,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神秘的月球背面。
接下来,就让我们静’心等待。几个月之后,或许是 2022 年 2 月,我们就能知道那个神秘立方体“小屋”的真容了。也许真会发现什么不得了的东西也说不定呢!所以稍安勿躁,不如先猜猜“小屋”是什么吧!
继发现外星物质后,玉兔二号发现透明的月球玻璃球,照片清晰可见
由于月球永远同一面朝向地球,有一面永远背向地球,我们在地球没法直接看到月球的背面,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在月球的背面可能存在所谓的外星基地甚至有所谓的外星文明在悄悄地监视我们地球。在网络上也有一些传闻称美国悄悄发射了阿波罗20号飞船前往月球背面,还在月球背面发现了三眼女尸,带回了一些外星 科技 。不过这些传闻都被证实只是谣言而已,因为阿波罗登月计划在阿波罗17号返回地球以后就结束了,并没有发射后续的阿波罗登月飞船。
以人类之前的 科技 水平,实现载人登月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技术跨越,飞行距离从几百公里的近地轨道抵达平均距离大约为38万公里的月球,难度之大超乎想象。而且月球的背面永远背向我们,这意味着从地球发出的信号会被月球挡住,在月球背面的飞船、宇航员、探测器是没法直接接收到这些信号的,当时人类并没有这样的技术,所以阿波罗飞船的着陆区都是在朝向地球的这一面。一直到21世纪,我们国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才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其搭载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实现了在月球背面巡视勘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在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在这个探测器发射之前,科学家还发射了一个名为“鹊桥号”的中继星,这个中继星就是为嫦娥四号探测器服务的,这样一来就解决了月球挡住地球与探测器之间的通讯问题,来自月球背面的信号通过鹊桥号中继星转发回地面指挥中心,来自地球的信号通过鹊桥号中继星转发给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玉兔二号月球车。
自2019年1月3日成功降落到月球背面的预选着陆区以来,嫦娥四号探测器、玉兔二号月球车已经持续工作了3年多时间,所收集到的数据累计达到了3780GB,可以说,嫦娥四号探测器、玉兔二号月球车的到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了月球背面。从探测器传回的数据、照片,我们也确实是看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景象。
那就是月球背面“神秘小屋”的照片,在那一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月球车的不远处有一个模糊的小点,它的形状看起来就像是一间房子,难道月球的背面真的存在不可告人的秘密?为了揭开“神秘小屋”的真相,科学家让玉兔二号月球车靠近看个究竟,不过真相让人感到意外,那个所谓的神秘小屋其实就是一颗石头而已,不过这一个石头的外形真的有点奇特,看起来就像是一只匍匐前行的白兔。所以有一些网友在看到这一幕以后都调侃称,我们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的背面找到了一只“兔子”。
对于这一个形似“兔子”的石头的来源,有一些人认为可能是来自月球外的陨石或者小行星撞击月球产生的。因为月球的表面没有大气层、磁场,只要时间足够长,月球的岩石就会在风化作用等情况下被分解成为球状,而不会像这一颗岩石那样有特殊形状。从照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得到这个形似兔子的石头显得很突兀,周围都是平坦的,就它特别显眼,这也说明了这块兔子形状的岩石存在的时间应该还不是很长。
月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那些小行星、彗星、陨石等小天体在撞击月球的时候就不会受到阻碍,直接轰击月球的表面。虽然地球与月球所处的宇宙空间环境几乎是相同的,但是地球有大气层的保护,而月球没有,所以那些小碎片进入地球大气层以后一般会化作流星雨,而小碎片就会撞击月球留下大量陨石坑,月球表面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景象。之前我们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就曾经在月球的撞击坑内发现了一些原本不属于月球的外星物质,这些所谓的外星物质其实就是一个碳质球粒陨石撞击月球留下的痕迹。
虽然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已经运行了3年多,但是现在月球车的状况都还是非常良好,所以可以持续开展科学研究的工作。随着玉兔二号月球车不断对月球进行 探索 ,不断对月球进行拍摄,逐渐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揭开。除了发现神秘小屋、外星物质以后,科学家从玉兔二号月球车发回的照片中还发现了透明的月球玻璃球,照片清晰可见。
从分享出来的照片中,我们确实是看到在月球的表面出现了一些透明的玻璃球,这些玻璃球的尺寸不大,它们的直径是厘米级。科学家认为这些玻璃球不是月球火山活动或者外来撞击体直接撞击的产物,而是成分特殊的撞击玻璃。贫铁的斜长岩月壳在高速撞击作用下,熔融物快速冷凝就可以形成大量此类透明玻璃球。这些透明的玻璃球记录了重要的撞击过程和撞击 历史 的信息,是未来月球探测任务的理想采样目标。
总结:月球的背面虽然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所谓的外星基地,人类之前也没有发射载人飞船前往月球背面。一直到我们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的到来,月球背面才迎来了人类首次软着陆。随着嫦娥四号探测器、玉兔二号月球车的到来,月球背面那些不为人知的景象逐渐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月球背面到底有什么?玉兔二号发现外星物质,还有类似广寒宫小屋
好消息不断地从月球上传来!我们的月球探测器玉兔二号自从成功登陆月球后,一直勤恳地在月球表面工作着,谁也没有想到在度过第36个月球日后,一个神秘的“立方小屋”出现在了视野中。
大家知道月球表面坑坑洼洼,布满了陨石坑,也有各种各样的天体碎片,科研人员初步判断,它很可能是一个远古陨石撞击形成的巨大月岩,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国家留下的探测器,但想知道真相,还得等到玉兔二号行驶到近处观察研究才行。
小屋的位置与玉兔二号所在的位置距离大约80米。说到这,不了解的小伙伴可能觉得要不了几个小时,毕竟距离实在太近了,一个加速就能达到那里。
真实的情况完全不一样,玉兔二号行驶80米需要2至3个月球日,也就是2-3个月的时间。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远远谈不上慢,甚至其工作能力超出了我们的预计。
我国在月球上有两个探测器,目前只有玉兔二号仍然在工作中,而它的设计寿命只有3个月,从2019年1月份嫦娥四号登陆月球到今天,玉兔二号月球车在轨工作时间早就突破1000天,而当初专家可是期望它至少工作一年时间,没想到时间远远超过预期。
我们知道玉兔二号月球车是无人驾驶探测车,上面携带了红外成像光谱仪、中性原子探测仪、全景相机以及测月雷达等装备,这些设备需要电能完成工作,所以玉兔二号需要克服月球表面极端的温度,独立完成太阳能充电,才能保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
别看玉兔二号设计移动速度为每小时200米,但到目前为止玉兔二号在月面上仅仅行驶了 840 米。即便如此,玉兔二号经过了一路的翻山越岭,每一步都需要格外小心才行,想飙车是不可能实现的。
月球表面地势复杂,目前玉兔二号行进的路线被两个大型陨石撞击坑所包围,如果想顺利走过去的话,需要考验背后工作人员的驾驶技术。坡度较陡的话,为了安全考虑就必须放弃,只能选择较为舒缓的峡谷前行,但玉兔号降落的位置不太好,就在三个陨石坑中间,爬坡是避免不了的,所以称翻山越岭完全不为过。
嫦娥四号是世界上首个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而玉兔二号则是首个在月球背面进行行走的智能机器。月球背面拥有怎样的地貌、地表矿物组分以及月表浅层结构,环境如何都值得探究,而这正是玉兔二号的主要任务。
我们知道,月球围绕着地球做公转,其自转速度与公转速度完全同步,我们在地球上永远观察不到月亮背面,所以月亮背面的奥秘是各国都想了解到的,而玉兔二号不管发现什么成果,都是独创并且意义重大的。
我国科学家根据玉兔二号的探测数据在《自然·天文》上发表了论文,月球背面发现了外星物质,并且来到月亮的时间在100万年前。玉兔二号探测到在一处两米的大坑中存在着玻璃状物质,这种颗粒物的光谱影像与月岩的影像光谱完全不同。
这个颗粒物的光谱特征与碳质球粒陨石的光谱特征及其地相似,科学家分析认为这个物质来自外太空,大约100万年前有一颗陨石撞击到月球表面而形成。遥感数据发现,月球背面这样的物质并不算少,看来月亮上不止一次被碳质球粒陨石。
千万不要小看这样的发现,因为碳质球粒陨石是一种富含水与有机化合物的球粒陨石,里面包含了硅酸盐、氧化物及硫化物,除此之外还含有一定百分比的水。我们知道月球表面的土壤中包含了大量的金属元素,其中氦-3 是人类梦寐以求的能源。
但想开采的话,人类就需要在月亮上建立太空基地。而建立天空基地除了防护罩、营养舱外,自给自足的内生态环境非常重要,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氧气,如果能够在月亮上解决,那么这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实际上,科学家早已经在月亮上发现了水,不过这些水都是以水冰的形式存在,但这些水冰大都在月亮南北两极的陨石坑里面。如果月球背面的陨石坑中碳质球粒陨石数量比较多的话,那么人类就能够从中提炼出大量的水,乃至氧气。
不过目前玉兔二号仅在一个陨石坑里面发现了碳质陨石,未来如果多次发现类似的外星残留物的话,那么探究月亮上水的起源就会迎刃而解。
总之,不管是外星物质还是神秘小屋,玉兔二号取得的成果已经超出预期,也希望玉兔二号能够再接再厉,传来更多的好消息。
玉兔二号将逼近月球神秘小屋,这个小黑屋隐藏着什么秘密?
从传回的照片中小屋中间似乎是“镂空”的,岩石是很难排列成这个形状的。有大胆的专家推测,或许是某一个飞行器因各种机缘巧合坠落、叠压形成的;更有专家怀疑是外星生物留在月球上的残骸。
玉兔二号在月球发现的神秘小屋究竟隐藏着什么,专家指出还需要一到两个月才能得出初步的结论。也有广大网友猜测其可能是广寒宫,当然这主要是与我国的神话故事有关。
这个小黑屋可能是流星撞击留下的残留物,小屋旁疑似有一个大坑,不过还是要玉兔接近小屋后才能知道真相如何。
在这趟旅程中,玉兔二号驶出撞击坑包围的复杂地形,并且翻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陡坡。抵达新的休眠点后,玉兔二号对周围的天际线实施了环拍,而将环拍图片放大,发现北侧天际线处一个突兀的立方体物体像一个“神秘小屋”。
经过测量,“神秘小屋”距离当下位置约80米,玉兔二号将前往“神秘小屋”一探究竟,预计经过两到三个月昼的行驶就可以到达目的地。
迎接它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当前的复杂地形:东侧大型撞击坑密布,形成了C型包围;西北方则是隆起坡度高达10°的群岭搭配两个撞击坑,它们将玉兔二号牢牢地限制在“夹缝”中。
要想继续西行,就必须实现突围,但是西北侧的大坡已经超出了玉兔二号的能力范围,面对这有史以来最大的陡坡,驾驶员们不敢轻易涉险,只能选择沿着较为舒缓的峡谷试探前行,以待合适时机进行突围。
除了此次发现的神秘小屋外,此前,“玉兔二号”还曾在月球背面发现了奇怪的绿色物质,当时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专家认为这些绿色物质应该只是冲击后融化形成的砾岩,因此,有专家认为,此次发现的神秘小屋,很有可能也只是一块立方体形状的石头。
有网友“脑洞大开”地说:“上面写着三个大字——广寒宫。”玉兔二号发现“神秘小屋”,也让国外网友感到惊奇,不仅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兴趣,一些“神秘事物爱好者社群”也在期待这是一个“特别”的奇妙物体。
在月昼下午一路翻山越岭的探险之余,驾驶员们没忘了看看风景,他们操控玉兔二号对周围的天际线实施了环拍。这是玉兔二号落月后首次抬头环视四周,只见黝黑深邃的天空下,一圈曲折蜿蜒的山脉矗立在天月延展线上,给天与月的边界镶嵌上一圈层峦叠嶂的锁边,让人不禁赞叹宇宙的鬼斧神工。驾驶员们将图片放大,一格一格慢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