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愤世嫉俗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 2、愤世嫉俗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 3、愤世嫉俗是褒义还是贬义?
- 4、厌世嫉俗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 5、愤世嫉俗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啊??
- 6、愤世嫉俗属于什么心态?
- 7、玩世不恭与愤世嫉俗
- 8、有哪些贬义的成语,成语里面要含有“su”字的。谢谢了
- 9、愤世嫉俗 是什么意思呢,清楚的解释下~
愤世嫉俗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愤世嫉俗褒贬含义看语境而定,一般情况下是褒义。
愤世嫉俗 [ fèn shì jí sú ]
基本释义 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出 处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意思:愤世嫉俗的,对(人性或动机)表示怀疑的;作谓语、定语,指憎恨世俗。
示例:马南邨《燕山夜话·古代的漫画》:“他们的~,满腹牢骚,不合时宜。”
示例:不见面就罢,一见面就是~地破口大骂,要不就是针针见血地讽刺不休。
近反义词近义词:忿世嫉俗 避世绝俗 众醉独醒 愤世妒俗 卓然自立 愤世疾俗 愤时嫉俗
反义词:四重境界 随俗浮沉 随遇而安 安贫乐道 随俗沉浮
愤世嫉俗 fèn shì jí sú [解释] 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激愤痛恨世间邪恶现象的表现。 意思:愤世嫉俗的,对(人性或动机)表示怀疑的; [来源] 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憎恨世俗 示例 马南邨《燕山夜话·古代的漫画》:“他们的~,满腹牢骚,不合时宜。” 示例 不见面就罢,一见面就是~地破口大骂,要不就是针针见血地讽刺不休。 ★欧阳山《苦斗》四八 近义词 愤时嫉俗、愤世疾邪、避世绝俗 反义词 安贫乐道 褒贬含义 看语境而定,一般情况是褒义
愤世嫉俗是中性词
【解释】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出自】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但据我观察,能够尽到人的本性而不象禽兽那样的人太少了,而这些人又愤世嫉俗、隐居避世,为什么会这样呢?
【示例】不是忧国忧民的人,怎会写出了这么愤世嫉俗的作品?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憎恨世俗
【近义词】避世离俗、忿世嫉俗、避世绝俗、众醉独醒、愤世妒俗、卓然自立、愤世疾俗、愤时嫉俗
【反义词】随俗浮沉、随遇而安、安贫乐道、随俗沉浮
扩展资料
1、愤世嫉俗的近义词
避世离俗
【解释】指逃避浊世,超脱凡俗。
【出自】汉·王充《论衡·定贤》:“以清节自守,不降志辱身为贤乎?是则避世离俗。”
以清廉自守,不委曲求全是贤人吗?这就是逃避浊世,超脱凡俗。
【示例】生活在现实中而要避世绝俗,是很困难的,也是很消极的。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超俗
2、愤世嫉俗的反义词
安贫乐道
【解释】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出自】宋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范晔《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对生活感到满足,三辅地区各儒士无不敬仰他。
【示例】老王一生安贫乐道,因为他看透了名利。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甘于贫困恶劣的环境
愤世嫉俗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愤世嫉俗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要看语境而定,一般情况下是褒义
愤世嫉俗褒贬含义看语境而定,一般情况下是褒义。
愤世嫉俗 [ fèn shì jí sú ]
基本释义 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出 处 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意思:愤世嫉俗的,对(人性或动机)表示怀疑的;作谓语、定语,指憎恨世俗。
示例:马南邨《燕山夜话·古代的漫画》:“他们的~,满腹牢骚,不合时宜。”
示例:不见面就罢,一见面就是~地破口大骂,要不就是针针见血地讽刺不休。
近反义词 近义词:忿世嫉俗 避世绝俗 众醉独醒 愤世妒俗 卓然自立 愤世疾俗 愤时嫉俗
反义词:四重境界 随俗浮沉 随遇而安 安贫乐道 随俗沉浮
愤世嫉俗,褒义词。 详解: 词目:愤世嫉俗 拼音:fèn shì jí sú 词类:成语 释义: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用法:联合式;含褒义;作谓语、定语;指憎恨世俗。 近义:愤时嫉俗、愤世疾邪、避世绝俗。 出处: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愤世嫉俗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啊? 愤世嫉俗是中性词。 【成语】: 愤世嫉俗 【拼音】: fèn shì jí sú 【解释】: 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出处】: 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举例造句】: 不见面就罢,一见面就是愤世嫉俗地破口大骂,要不就是针针见血地讽刺不休。 欧阳山《苦斗》四八? 【拼音程式码】: fsjs 【近义词】: 愤时嫉俗、避世绝俗 【反义词】: 安贫乐道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憎恨世俗
愤世嫉俗褒义词吗 褒义!
形容讨厌别人,愤世嫉俗的贬义词语 避世绝俗
什么时候愤世嫉俗变成一个贬义词了
还是褒义词,没有变。 愤世嫉俗 [ fèn shì jí sú ]
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出 处
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例 句
杜甫的许多作品属于~之作。
满腔义愤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褒义词:慷慨激昂,宁死不屈,乐善好施,视死如归,满腔义愤,真诚贬义词:为非作歹,气急败坏,垂死挣扎,恼羞成怒,贪生怕死,凶残,
厌世嫉俗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什么意思?形容自己行不行? 厌世嫉俗是贬义词 意思是讨厌憎恨世界,对什么都看不顺眼 可以形容自己
愤世嫉俗反义词 愤世嫉俗反义词:安贫乐道。 安贫乐道 【拼音】:ān pín lè dào 【解释】: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示例】:劝人~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开过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没有十全大补的功效。 鲁迅《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 【近义词】:安贫守道 【反义词】:为所欲为、胡作非为、愤世嫉俗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甘于贫困恶劣的环境
愤世嫉俗是褒义还是贬义?
愤世嫉俗一般情况下是褒义。愤世嫉俗褒贬含义看语境而定,一般是褒义。释义: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痛恨、憎恶腐朽的社会现状及庸俗的世态。用法:联合式;含褒义;作谓语、定语;指憎恨世俗。近义,愤世嫉俗、愤世疾邪、避世绝俗。
愤世嫉俗特点
出处,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疾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联合式用法,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憎恨世俗例子不见面就罢,一见面就是愤世嫉俗地破口大骂,要不就是针针见血地讽刺不休。
厌世嫉俗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厌世嫉俗是贬义词 ,意思是讨厌憎恨世界,对什么都看不顺眼。
是贬义词
,正确的应为
愤世嫉俗
fèn shì jí sú
[释义] 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不满于当时社会状况的人。对当时的社会和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语出] 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正音] 俗;不能读作“shú”。
[辨形] 愤;不能写作“忿”;嫉;不能写作“忌”。
[近义] 愤时嫉俗 避世绝俗
[反义] 随波逐流 随俗浮沉
[用法] 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愤世嫉俗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啊??
愤世嫉俗是中性词。
【成语】: 愤世嫉俗
【拼音】: fèn shì jí sú
【解释】: 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出处】: 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举例造句】: 不见面就罢,一见面就是愤世嫉俗地破口大骂,要不就是针针见血地讽刺不休。 ★欧阳山《苦斗》四八?
【拼音代码】: fsjs
【近义词】: 愤时嫉俗、避世绝俗
【反义词】: 安贫乐道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憎恨世俗
从死板的语文教学上来,似乎褒义词是正确的,但我感觉应该是中性词更恰当些。因为对社会和人生愤世嫉俗的态度未必就是正确积极的,未必就是值得宣扬的,何褒之有?
语言是灵活的,褒贬取决于上下文的语境和作者的用意。
贬义词
愤世嫉俗 fèn shì jí sú [解释] 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英语中用cynical (adj)表示。 意思:愤世嫉俗的,对(人性或动机)表示怀疑的; [来源] 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憎恨世俗 示 例 马南邨《燕山夜话·古代的漫画》:“他们的~,满腹牢骚,不合时宜。” 示 例 不见面就罢,一见面就是~地破口大骂,要不就是针针见血地讽刺不休。 ★欧阳山《苦斗》四八 近义词 愤时嫉俗、避世绝俗 反义词 安贫乐道 褒贬含义 看语境而定,一般情况下是褒义
愤世嫉俗属于什么心态?
厌世的心态。在心理学里解释,关于这些悲观的评价,并不是基于公正的人性分析,而是基于内心的情感冲动。
其实从某个方面来看,愤世嫉俗的人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不在乎人们说了什么,而是在于他们做了什么。
愤世嫉俗的人在接受了不平等的待遇之后,最重要的生活信条就是抵御来源于生活的痛苦,在任何人开口打击之前,他们先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否定。
愤世嫉俗说明自己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人一般不会安于现状,不认同世俗的观点就不会走向麻木的认同,愤世嫉俗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百科上面解释意思为是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其实每个愤世嫉俗的人骨子里都是受挫的浪漫主义者。
玩世不恭与愤世嫉俗
愤世嫉俗
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玩世不恭
玩世:以消极、玩弄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
2者有一定的共通之处,都表示一个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但确是不同的人对社会的不同看法,一个是正面的积极的,即愤世嫉俗是正义的人对不合理社会或事物的正确的态度,意涵褒义;而玩世不恭则是有中性或贬义的味道,可能是一个恶毒的人对合理现实社会的不满
有哪些贬义的成语,成语里面要含有“su”字的。谢谢了
俗不可耐
尸位素餐
素口骂人
伤风败俗
凡夫俗子 泛指平庸的人。
愤世嫉俗 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 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伤风败俗 伤、败:败坏。指败坏社会风俗。多用来遣责道德败坏的行为。
俗不可耐 俗:庸俗;耐:忍受得住。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鹿走苏台 比喻国家败亡,宫殿荒废。
累块积苏 重迭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
青蝇点素 青蝇:苍蝇,比喻进谗言的人;素:白色的生绢。苍蝇玷污素练。指小人用谗言诬害好人。
尸位素餐 尸位:占据职位而不做事。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利深祸速 获利愈多,灾祸来得愈快。
东食西宿 比喻贪婪的人唯利是图
风餐露宿 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旧仇宿怨 结了很久的怨仇。
沉疴宿疾 疴:病;宿:长久的。指重病和老病。也比喻积久而成,为害甚大的社会弊端。
愤世嫉俗 是什么意思呢,清楚的解释下~
成语就像2楼衲么解释,不过我觉得就是自已有些清高(这个清高不全是贬义哦),也因为清高所以看不惯世俗的纷纷扰扰,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很庸俗,而自己确是出淤泥而不染,有点儿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味道,所以他就恨这个世界,恨一切世俗的东西!字面解释就是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我还是觉得确实也是这个人很清高啊,只不过有褒有贬,褒是说他的想法很好,因为它看不惯世俗,看不惯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
贬是因为世俗就是现实,社会就是这样,大家都在这个环境下生活,你怎么就这么清高就看不惯呢?你怎么就这么与众不同真清高呢(这个贬意违反中华传统美德,与当代教育理念不同,所以被删了)哈哈开玩笑的~我是这么想的,也不知道你能不能看懂,因为说的有些绕,你要是多赏点还差不多,我就把它理清楚告你哈哈不过参考你的年龄你还是用二楼得吧,因为语文书上就这么考,不会问这么深哈哈哈哈哈o(∩_∩)o...哈哈
简单的说就是有嫉妒心,自己办不到的事或没有的东西看见人家有就恼怒人家,看见世上的有些好事没在自己身上发生心里就不舒服.
老是以自我为中心,什么事都能有点意见.
[愤世嫉俗]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痛恨、憎恶当时的世道、习俗。亦作“愤世疾恶”、“愤世嫉邪”。
对社会上的一切都不满
愤世嫉俗的意思是: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出自】: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译文】:但是我看到了人,他能尽其性而不同于禽兽不同东西的人,少了。将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不来的人的所为吗?
【近义词】:避世绝俗、众醉独醒、愤世疾邪
扩展资料:
愤世嫉俗的近义词
1、避世绝俗
【解释】:避世:隐居不出仕;绝俗:与世间隔绝。脱离现实生活,不和人们往来。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人交往。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出自】:庄子·战国《庄子·刻意》:“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
【译文】:此江海人,脱离现实生活,不和人们往来。
2、众醉独醒
【解释】:比喻众人沉迷糊涂,独自保持清醒。
【出自】:战国楚·屈原《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译文】:屈原说:众人沉迷糊涂,独自保持清醒,所以被放逐了。
3、愤世疾邪
【解释】:犹愤世嫉俗。
【出自】:唐·韩愈《杂说》之三:“怪神之事,孔子之徒不言,余将特取其愤世疾邪而作之,故题之云尔。”
【译文】:对神的事,孔子的门徒不说,我将只取犹愤世嫉俗的写的,所以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