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不思蜀什么意思,乐不思蜀 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乐不思蜀 这个成语的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11 14:15:17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乐不思蜀的意思_乐不思蜀造句

乐不思蜀[l b sī shǔ]
【解释】: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忘本
【近义词】:乐不可支、乐而忘返
【反义词】:落叶归根、恋恋不舍
乐不思蜀造句:
1、想不到他上台北后,就乐不思蜀,怎麽也不肯回来了。
2、你到了国外,可别乐不思蜀,忘了我们。
3、哪知他人到了外国,就乐不思蜀,连信都不写回来了。
4、世界最大的一个对冲基金的研究主管称,最近是一个乐不思蜀的氛围,主流基金和对冲基金都采取同样的策略:从债券市场跳到股票市场,然后转向外汇市场,再转向新兴市场。
5、我不会忘记责任,更不会乐不思蜀,一旦学成,就会返国。
6、他后来解释道,他把自己当作一位专家,与周边我的年龄群的大多数姑娘们经历恋爱与调情后,我乐不思蜀。
7、奥巴马总统的演讲是对这种乐不思蜀的乐观主义当头一棒,他对澳大利亚领导人耳提面命,告诉他们一个令人不快的事实:美国的确中国当做主要战略对象,而且双方之间的角力正迅速升级。
8、这里一到秋天枫红染遍群山,你休怪我滞留良久,乐不思蜀。
9、有的人一到城里,狠快沉迷于五光十色中,乐不思蜀,早忘故乡事了。
10、他们已经出国玩了几天,竟然一点都不想家,简直乐不思蜀呢!
11、眼前景色如此优美,我都有点乐不思蜀,不想回去了。
12、或许是因为认清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放弃当首席执行官或是在皇家学院展出画作的虚梦,学会即使身为分公司经理助理仍能心满意足,自己的画作即使在教堂游乐会展示亦能乐不思蜀。
13、理查森在受到如此款待之后,他开始更认真地着手写一本关于毕加索的传记,尽管他还总是能够敏锐地发现虚伪矫饰的地方,而且对人类的古怪与愚蠢的性情表示乐不思蜀。
14、阿巴斯(mahmoud abbas)领导下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不断试图阻挠犹太人定居点和邻近阿拉伯村庄的合作,唯恐共同合作让犹太定居者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 【中文】:乐不思蜀
【读音】:l b sī shǔ
【正音】:蜀;不能读成sǔ。
【辨形】:思;不能写成恩。
【乐不思蜀的意思】:蜀:三国时的蜀汉。快乐得不想回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出处】:清壮者《扫迷帚》第六回:去年八月,因赴金陵乡试,往钓鱼巷猎艳,与妓女玉兰有啮臂盟,从此数月不归,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
【近义词】:乐而忘返
【反义词】:归心似箭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忘本
【乐不思蜀造句】
1、你说我心有所顾,难以托付,我笑你载歌载舞,乐不思蜀。丁即墨
2、美好的地方适合短暂逗留,因为在乐不思蜀过后你还是得回到起点。
3、成亲时许你山盟海誓,不过几日的光景,就入了旁人的温柔乡,乐不思蜀。
4、最在乎的人往往是伤你最深的人,你也知道这会让你乐不思蜀,也会让你万劫不复。
5、星期天去公园玩,我乐不思蜀。
6、暑假里,我在乡下奶奶家玩得都不想回家了,妈妈说我真是乐不思蜀。
7、在网吧里贪玩的小明废寝忘食、乐不思蜀。
8、想不到他上台北后,就乐不思蜀,怎麽也不肯回来了。
9、哪知他人到了外国,就乐不思蜀,连信都不写回来了。
10、每次去到好玩的地方,我总是乐不思蜀。
11、张家界的风景实在是太美了,让我乐不思蜀。
12、自从他去了大城市就乐不思蜀,一直没有回家看看。
13、昨天去春游,大家都乐不思蜀,不愿意回家。
让人乐不思蜀的经典搞笑个性说说 1、我觉得地球好危险,我想火星了。
2、没有医保和寿险的,天黑后不要见义勇为。
3、您复杂的五官,掩饰不了您朴素的智商。
4、我觉得你真的不是个合格的朋友,你还是改行做我老婆吧!
5、如果男人不帮你穿上婚纱,你就送他件袈裟。
6、缴手机费时,才知道,原来我的话这么值钱。
7、先学会不生气,再学会气死人。
8、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妻。择其靓者而娶之。
9、老人不能打、小孩不能打、女人不能打、男人往死里打。
10、如果说剪掉头发就是剪掉回忆,那我剪成光头是不是可以失忆?
11、你现在过得好吗?如果你过得不好我也就安心了。
12、天涯何处无牛粪,何必单恋一坨屎。
13、人是铁,饭是钢,骨头里面没有汤。
14、有人嫩得一掐就出水,我却怂得一掐就出鼻涕泡儿。
15、哪家的名门之后啊,你爹是天蓬元帅啊!
16、对不起,公共厕所没有适合你的性别。
17、我可没说你不要脸,我是说不要脸的都是你这样的。
18、你说你是我朋友,其实我知道,动物的确是人类的朋友。
19、奥巴马,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那个小拉登么?
20、有屁不放,憋坏心脏。没屁硬挤,锻炼身体。
21、鹅鹅鹅,曲项用刀割,拔毛加瓢水,点火盖上锅!
22、虽然我不能菩度众生,但我可以祸害苍生。
23、每个人都是囚犯,电话号码就是编号
24、你眼里的高压电,足够让我的手机用一年。
25、你可不可以别在我脑海里转来转去,你不累?
26、天苍苍野茫茫,你吃草我吃糖。
27、山不在高,有仙则明,水不在多,能喝就行。
28、别管我要安全感,你以为我是专门杀毒的软件啊。
29、有人说我懒得抽筋,其实我连抽筋都懒得抽。
30、水清则无鱼,人贱则无敌。
31、你没有猪的形象,但是你有猪的气质。
32、这个年头找到真爱的机率和被雷劈的机率差不多。
33、人世间最蛋疼的事儿,睡的好好的被尿憋醒。
34、我不认识我的情敌,也不认识我的情人。
35、你以为你是谁?你就是泼出去的水、我连盆都不要。
36、脂肪那么厚,动一下都那么难受!
37、打遍天下所有的酱油,让别人吃醋去吧。
38、为了做公务员,我生了领导的儿子。
39、美人对眼睛来说是天堂,对腰包来说是地狱!
40、世态炎凉鸡最懂,人情冷暖鸭先知。
41、明月几时有,自己抬头瞅。
43、当初我看上你,因为我脑子进水了,现在我脑子抖干了。
44、瘦不了的永远在骚动,吃不胖的都有恃无恐。
45、你长的外形不准,比例没打好。
46、人如果靠吃饭活着,那饭不叫饭,叫饲料。
47、我不但手气好,脚气也不错。
48、读书读到抽筋处,文思方能如尿崩!
49、开往地狱的火车,已启程,请勿扰。
50、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后来便瞎了眼。
意思造句 1、当你和真正关爱你的人在一起时,这才是快乐,同时这也是爱与友谊的真正。
2、难道我说的意思还不够明白?
3、思考一下这个动态所暗示的。
4、你可以从他的话语中猜测其。
5、哎,小意思,以后有什么尽管来找我。
6、他没有领会我眨眼的意思。
7、有关参数的,请参见上面的列表。
8、这件事吧,意思意思就够了,不用操那么大的心。
9、作为一个习惯,我们给这篇文章加上了若干层的。
10、这个成语的意思好深刻噢。
11、下面我就回顾一下这一术语的历史及其。
12、你总是误解我的意思。
13、所有这些设置拥有不同的和最适用的情形。
14、她没有正确理解他信中的,因而误解了他的意图。
15、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16、如果你不懂我说的意思,就去问问老师吧!
17、我根本不明白他指的是什么意思。
18、上述内容的是什么?
19、这个笑话真有意思!
20、因为正式题目的不会根据它的使用变来变去,所以这些字段应当成为题目的一部分。
2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2、所以,她知道那个日子的。
23、小明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要你不要乱骂人!
24、我们可以从上下文中推断这个词的。
25、我并不否认这些事实,只是不同意你给它们赋予的。
26、我猜也猜不到你是什么意思。
27、它们是有价值的,由于它们的不作为此工作的一部分而变更,所以在此处就不提了,但它们是包含于OID材料中的。
28、这正是边际效用的深层:如果这个社会是自由的,即使是我们中最边际的人也不应该被边缘化。
29、红色在交通信号灯中的意思是“停止”,在西方人的眼中,红色有时还意味着“危险”。

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


乐不思蜀是怎么回事?
乐不思蜀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生活快乐,不思念蜀国。后来用作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的旧环境中去
乐不思蜀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生活快乐,不思念蜀国。后来用作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的旧环境中去
很快乐,不思念蜀国。 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成语】: 乐不思蜀
【拼音】: lè bù sī shǔ
【解释】: 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出处】: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举例造句】: 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
【近义词】: 乐不可支、乐而忘返
【反义词】: 落叶归根、恋恋不舍
【歇后语】: 被浮的阿斗
【灯谜】: 刘禅到中原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忘本
【故事】: 三国时蜀国昭烈帝刘备死后,刘禅即位。诸葛亮死后,蜀国灭亡。后主刘禅投降了司马文王司马昭。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刘禅看得津津有味,司马昭问刘禅感受如何,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昭讥笑他麻木不仁

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

  一个词语可能有好几种意思,可能有些意思你不知道,那么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
  乐不思蜀(lè bù sī shǔ),蜀:三国时期的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渊追谥)刘禅。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出自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成语辨析
  正音:乐:不能读作"yuè"。
  辨形:蜀:不能写作"属"。
  辨义:"乐不思蜀"与"乐而忘返"有别:"乐而忘返"无"忘本"的意思;"乐不思蜀"则有"忘本"之意。
  近义词:流连忘返、乐而忘返、乐不可支
  反义词:狐死首丘、归心似箭、落叶归根、恋恋不舍
  成语出处
  原文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译文
  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在旁的人都为刘禅的亡国感到悲伤,而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就对贾充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不能辅佐,何况是姜维呢!"贾充说:"不是如此,殿下您又怎么能吞并他呢。"
  有一天,司马昭问他说:"是否会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知道了这事,随侍刘禅的郤正就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著回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话回答。司马昭于是说:"为何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著司马昭说:"您的话确实没有错。"左右的人都笑了。
  解读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小名阿斗)继位。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帝曹奂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魏帝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
  后人多认为刘禅乐而忘本,无故土之思,但也有人持异议,如《三国蜀后主刘禅新论》的作者罗开玉和谢辉认为,刘禅装憨卖傻,不仅是养晦自保,更关系着一大批降臣的命运。这一表演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表现如出一辙而更精彩。
  示例
  刘备的这种坏脾气,好像也传给了阿斗 ,'乐不思 蜀 '的那一幕,就是乃父东吴招亲的翻板。(黄裳《榆下说书·诸葛的锦囊》)
  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鲁迅《月界旅行》第七回)
  纸上谈兵是什么意思
  纸上谈兵,读音是zhǐ shàng tán bīng,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然而战国时并没有纸,最原始的纸诞生于西汉 ,晚于春秋。故纸上谈兵四字出典既非《史记》,亦非司马迁。
  解释
  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指空谈理论不能解决问题。
  纸:书。上:上面 。谈:谈论。 兵:用兵。
  典故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相关人物
  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
  历史评价
  蔺相如:"括徒能读其父书
  赵括纸上谈兵
  赵括纸上谈兵
  传,不知合变也。"
  赵奢:"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母:"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父子异志,愿王勿遣。"
  司马迁《史记》:"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徐钧:"少年轻锐喜谈兵,父学虽传术未精。一败谁能逃母料,可怜四十万苍生。"
  词语解释
  (1)少时;小时候。
  (2)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
  (3)以天下莫能当:认为天下没有人抵得过他的。以,认为。
  (4)奢:赵奢,赵括之父,赵国名将,曾多次率赵军破秦军。
  (5)难:驳倒。
  (6)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死地,生死存亡之地。
  (7)易言之:把它说得很轻易。
  (8)赵:赵国。
  (9)廉颇:赵国良将。廉颇对秦作战,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深沟高垒的防御战。后赵王中了秦的离间计,用赵括代廉颇。
  (10)悉更约束:全部改变原有的纪律和规定。约束,规矩。
  (11)坑(kēng):活埋。
  (12)尝:曾经。
  (13)卒:步兵,士兵。
  (14)将:使……为将,使动用法。
  (15)佯:假装。
  (16)奇兵:战争中用于引用敌人作出错误判断的小股部队,也称"饵兵"。
  翻译句子
  1.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
  2.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赵括代替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并重新安排军官。
  
  
 

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

乐不思蜀的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译文】:司马昭问刘禅:“是否会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忘本。
【反义词】:归心似箭、叶落归根
扩展资料:
反义词
归心似箭 [ guī xīn sì jiàn ]
【解释】: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出自】:明·名教中人《好俅传》第十二回:“承长兄厚爱,本当领教,只奈归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回家心切。

成语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 成语乐不思蜀的意思


1、乐不思蜀(蜀:蜀国)指快乐得不再思念蜀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留恋他乡。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2、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后主传》东晋·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曰,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乐不思蜀”。

谁知道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

  问答,汉语词语,意思为提问和解答,一个过程。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谁知道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乐不思蜀[ lè bù sī shǔ ]
  详细释义
  【解释】: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示例】: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鲁迅《月界旅行》第七回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忘本
  出处
  清·王韬《淞隐漫录》:“如果没于洪涛;获此妙境;真觉此间乐不思蜀矣。”
  例句
  你到了外国,可不能乐不思蜀,忘记养育你的'故乡故土啊!
  近反义词
  近义词:乐而忘返、留连忘返、乐不可支、流连忘反、流连忘返
  反义词:一刀两断、恋恋不舍、叶落归根、归心似箭、饮水思源、落叶归根、安不忘危
  典故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

乐不思蜀 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乐不思蜀 这个成语的意思


1、乐不思蜀释义:《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载,蜀亡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晋都洛阳。司马昭问他:“颇思蜀否?” 他说:“此间乐,不思蜀。” 后泛指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2、乐不思蜀 - 拼音: [lè bù sī shǔ]。
3、出处: 清·王韬《淞隐漫录》:“如果没于洪涛;获此妙境;真觉此间乐不思蜀矣。”

“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

乐不思蜀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生活快乐,不思念蜀国。后来用作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的旧环境中去
乐不思蜀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生活快乐,不思念蜀国。后来用作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的旧环境中去
乐不思蜀是怎么回事?
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乐不思蜀
拼音:(lè bù sī shǔ)
释义: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近义词:乐而忘返、乐不可支、流连忘反、流连忘返
反义词:恋恋不舍、叶落归根、归心似箭、落叶归根
造句:
1、把自己种进去,只要有阳光就能光合作用,让你乐不思蜀。
2、他们已经出国玩了几天,竟然一点都不想家,简直乐不思蜀呢!
3、想不到他上台北后,就乐不思蜀,怎麽也不肯回来了。
4、你到了国外,可别乐不思蜀,忘了我们。
5、哪知他人到了外国,就乐不思蜀,连信都不写回来了。
6、我不会忘记责任,更不会乐不思蜀,一旦学成,就会返国。
“乐不思蜀”出自于陈寿《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后主举家东迁,既至洛阳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53 成语 乐不思蜀 注音 ㄌㄜˋ ㄅㄨˋ ㄙ ㄕㄨˇ 汉语拼音 lè bù sī shǔ 释义 快乐到一点也不想回去蜀国。 典出晋.习凿齿《汉晋春秋》。 后用「乐不思蜀」比喻人因留恋异地而不想返回故乡。 或形容快乐得忘了归去。 「流遯忘反」、「乐而忘返」 典源 晋.习凿齿《汉晋春秋》(据《三国志.卷三三.蜀书.后主禅传》裴松之注引)司马文王1>与禅2>宴,为之作故蜀3>技,旁人皆为之感怆4>,而禅喜笑自若。 王谓贾充5>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6>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7>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郤正8>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9>,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 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注解〕(1)司马文王:司马昭(西元211~265),字子上,三国魏温县人。 司马懿的次子,司马师之弟。 曹髦在位时,继其兄司马师之后为大将军,专擅国政,自为丞相,后封为晋公,加九锡。 死后,其子司马炎篡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为文帝。 (2)禅:刘禅(西元207~271),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 性平庸,无治国之才。 即位后,得诸葛亮辅佐,惜诸葛亮死后,国势渐衰,后降于三国魏。 (3)蜀:三国蜀汉(西元221~264),刘备以宗室称帝于蜀,继承汉统,为三国之一,史称为「蜀汉」。 凡二主,四十三年。 有今四川及云南、贵州北部、陕西旧汉中府一带,后为魏所灭。 (4)感怆:感伤。 (5)贾充:西元217~282,字公闾,晋襄陵人,初仕魏,官任廷尉。 后仕晋,历任尚书令等职位。 (6)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 避乱荆州,刘备三访其庐,乃出。 为人足智多谋,忠心耿耿。 曾败曹操于赤壁,佐定益州,使蜀与魏、吴成鼎足之势。 刘备殁,辅助后主刘禅,封武乡侯。 志在攻魏以复中原,乃东和孙权,南平孟获,与魏长期争战,后鞠躬尽瘁,卒于军中,諡号忠武。 有《诸葛武侯集》。 (7)姜维:西元202~264,字伯约,三国蜀汉天水冀县人。 本为魏将,后归附蜀,为诸葛亮重用,任征西将军。 诸葛亮死后,继领其军。 魏军攻蜀,后主刘禅降魏,姜维被迫投降。 后欲谋复国,事败被杀。 (8)郤正:三国蜀汉偃师人,生卒年不详。 本名纂,字令先。 博学能文,为蜀汉秘书令。 蜀亡,郤正舍妻子单身随侍后主。 位终巴西郡太守。 郤,音ㄒ|ˋ。 (9)陇、蜀:旧时蜀汉领地,即今四川及云南、贵州北部、陕西旧汉中府一带。 典故说明 三国蜀汉亡国后,后主刘禅被挟持到魏都洛阳。 刘禅非但不知亡国恨,反而每天只知吃喝玩乐。 据《汉晋春秋》载,有一天司马昭设宴招待刘禅,并故意派人演出蜀国的歌舞杂耍,刘禅的随从看到家乡戏,就想到亡国的羞辱和哀痛,都不禁伤心流泪,而刘禅却依然嘻笑自若。 司马昭看了之后就对旁人说:「这个人竟然无情到这个地步!即使诸葛亮没有死,也没有办法长久扶持这样的人。」 几天后,司马昭问刘禅:「你会不会想念故乡呢?」刘禅回答说:「我在这里很快乐,不会想念故乡。」 后来郤正跟刘禅说:「陛下怎么能说不想念故乡呢?如果司马昭再问,你就哭着说:『先人陵墓,远在蜀地,没有一天不想念。 』」之后司马昭果然又问刘禅还想不想蜀国,刘禅便照着郤正的建议说了一遍。 司马昭听了故意说:「你这话怎么和郤正说的完全一样?」刘禅大吃一惊,张大眼睛说:「没错,正是郤正教我说的。」 司马昭和旁人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乐不思蜀」的成语,比喻人因留恋异地而不想返回故乡。 或形容快乐得忘了归去。 书证 01.清.全祖望〈余生生借鉴楼记〉:「僦居湖上,有七子诗社,详见予所作诸公志序中,而生生最长。 社中奉为祭酒,尝曰:『吾敢谓此闲乐不思蜀耶!』爰署其居曰『借鉴楼』。」 02.清.王韬《淞隐漫录.卷八.海底奇境》:「余固未知身之已死也。 如果没于洪涛,获此妙境,真觉此间乐不思蜀矣。」 用法说明 一、【语义说明】比喻人因留恋异地而不想返回故乡。 【使用类别】用在「弃源忘本」的表述上。 【例  句】<01>你到了国外,可别乐不思蜀,忘了我们。 <02>我们身负重任,来此办正事,怎能乐不思蜀?<03>想不到他上台北后,就乐不思蜀,怎么也不肯回来了。 <04>哪知他人到了外国,就乐不思蜀,连信都不写回来了。 <05>我不会忘记责任,更不会乐不思蜀,一旦学成,就会返国。 <06>有的人一到城里,很快沉迷于五光十色中,乐不思蜀,早忘故乡事了。 二、【语义说明】形容快乐得忘了归去。 【使用类别】用在「喜悦欢乐」的表述上。 【例  句】<01>眼前景色如此优美,我都有点乐不思蜀,不想回去了。 <02>这里一到秋天枫红染遍群山,你休怪我滞留良久,乐不思蜀。 <03>他们已经出国玩了几天,竟然一点都不想家,简直乐不思蜀呢! 近义词: 乐而忘返 反义词: 辨识 请参考『辨识53』 参考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