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世界十大交响曲是那几曲?
- 2、世界十大交响曲是那几曲?
- 3、世界最经典十大交响曲
- 4、古典交响乐十大名曲?
- 5、管弦乐合奏的十大世界名曲
- 6、贝多芬交响曲十大名曲
- 7、世界十大著名交响乐
- 8、世界著名的交响乐都有哪些?
- 9、百听不厌的世界十大经典名曲
世界十大交响曲是那几曲?
1、海顿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
2、莫扎特g小调zhi第四十号交响曲
3、贝多芬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
4、贝多芬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欢乐颂
5、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号交响曲-细心的您
6、柴可夫斯基b小调第六号交响曲-悲怆
7、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号交响曲《自新大陆》
8、C小调马勒第二号交响曲《复活》
9、肖斯塔科维奇的d小调第五号交响曲《革命》
10、西贝柳斯的D大调第二交响曲
拓展资料
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时定型。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
交响曲是通过综合运用并挖掘各种乐器性能及表现力,来塑造音乐形象,体现作曲家内心情感和思想理念的大型器乐套曲形式。由交响乐队演奏,它实质上是交响乐队的“奏鸣曲”,但比奏鸣曲更富于表现力、更加富于恢宏的气势。
世界十大交响曲是那几曲?
世界十大交响曲及其作者介绍
一、海顿
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海顿素有“交响曲之父”之美名,不仅因为他一生作有一百零四首交响曲,更因为他是真正将古典主义美学中对结构美的追求内化到交响曲形式的第一人。古典主义美学讲究对称,重视比例的合理性,强调音乐素材在功能上的“语言化”(人人皆可经接触而理解);而“海顿老爹”(贝多芬称呼海顿为Papa Haydn)硬是将这些音乐知性的一面以洗炼而意趣横生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惊愕》交响曲便是一个很棒的例子。
二、莫扎特
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诚然,莫扎特最为人熟知的当属他的歌剧,他也曾多次表白,自己的最爱是歌剧。可是不要忘了,他也写了四十一首的交响曲呢!人们总爱提莫扎特如何如何天才。我这里却想提醒您注意他音乐中深刻的人性描写。在这首交响曲当中,我们会发现,原来天才也可以是善感的。大师偶尔也具备了悲天悯人的胸怀。
三、贝多芬
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 “磴、磴、磴、磴···”四声一出,天地为之色变。音乐史上大概再也找不到比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第一乐章“命运主题”更具震撼力和权威性的单一素材了。贝多芬在这首作品中,向世人展现严谨而有机的(organic)“动机创作”,惊人的可能性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知性美。而由第三乐章末了接入第四乐章的过程更是希腊哲人塞内加称之为“穿过黑暗,奔向光明”的奋斗精神的最佳脚注。
四、贝多芬
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欢乐颂》——历来为音乐美学家争论的中心主题之一便是:音乐该不该有意义?它是否必须具备意义?听过贝多芬第九的人,相信都会同意,这个问题已然得到解答。事实摆在眼前:就是有这样的音乐,她能够提升个人乃至群体,使他们谦卑、宽恕。不再孜孜于己利。柏拉图认为音乐应具备伦理上的功能,贝多芬做到了。而且别忘了,此时的贝多芬已是全聋的“残疾人”,却献给全人类如此无私无我、乐观奋进的理想国之音!请向贝多芬脱帽致敬!
五、勃拉姆斯
c小调第一号交响曲——细心的您,或许已经注意到,走笔至此,我是循着传承在走的。一八二四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九号交响曲,古典主义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颠峰。然而,同样由贝多芬所催生的音乐上的浪漫思潮,亦早已如星火燎原般地席卷欧陆。一八三零年,伯辽兹的《幻想交响曲》首演,正式将“标题音乐”推上台面,时隔“贝九”不过六年时光。接下来的三十年,浪漫美学弥漫欧洲,“贝九”则被视为人类精神文明的极致,是无法被超越的;它取得了一种神圣的地位,成了图腾。
年轻的勃拉姆斯,具备非凡的才华,扎实的对位训练,从小就被古典精神的捍卫者视为贝多芬的接班人,怂恿他写作交响曲的声音令年轻的勃拉姆斯耳根未曾有过一刻清静。勃拉姆斯的钢琴室中,墙上悬挂着贝多芬的半身像。勃拉姆斯如此承受着压力:你能想象,背后总是传来巨人的足音的压力吗?终于,在他四十三岁那年,他做到了。勃拉姆斯的第一号交响曲诞生。写作这首曲子,都是怀着朝圣般的心情的,过程中更是数度落泪。您能想象倚天剑、屠龙刀是如何成型的吗?粹炼、粹炼、再粹炼,最后再加上铸者自己的鲜血,直至斧凿痕迹尽失,取而代之的,是生命的纯粹光辉。
六、柴可夫斯基
b小调第六号交响曲《悲怆》——如果说,勃拉姆斯第一号交响曲散发的是生命最纯粹的光辉,柴科夫斯基的《悲怆》所揭露的便是死亡最纯粹的质地。此曲完成后仅仅一周,老柴便即撒手人世。其实,对于生命即将结束的惶恐并非此曲主旨。中国人称:“哀莫大于心死”。内心的绝望、孤寂,和落寞才是“悲怆”令听者莫不为之掬泪。如此深沉的恸,却又美得如此凄迷!看样子对于得不到的东西憧憬、渴慕,确然是人类挥之不去的咒诅呢!
七、德沃夏克
e小调第九号交响曲《自新大陆》——许多大艺术家似乎或多或少都有一种自虐倾向。看看贝多芬、布拉姆斯、舒曼、柴科夫斯基、梵高、尼采。或许,经过情感的压抑,工作上的自律,艺术本身的最美质地才会被挤压出来?德沃夏克却不是这么回事。身为屠夫之子,长得又像拳师犬,德沃夏克开朗、乐观、温文、随缘;他喜欢鸽子咕咕叫的声音、喜欢“看火车头移动”,偶尔还会喝个烂醉。
一八九二年,德沃夏克接受了美国纽约国家音乐院的邀请,到新大陆做起了旅行学者。三年下来,乡愁小小,谱成了这首质朴、诚恳、优美兼粗犷的《自新大陆》交响曲。不过不要被标题误导了!原文是"From the New World",而非"The New World"——它并不是描写美国的写景音乐,而是一封来自异乡的浓郁家书!
八、马勒
第二号交响曲《复活》——马勒,唉!该怎么说这个人呢?一个拥有无与伦比的意志力的指挥家,一个卯起劲来写作时六亲不认的痴狂作曲家,一个饱览十九世纪末维也纳的堕落、糜烂和虚矫的旁观者,一个经历许多至亲的人死亡的悲伤的人,一个兼矛盾复杂的难以复加的忧心灵魂。马勒“第二”的威力我可以作证。一九九九年八月的一天,我的一位师兄在萨尔兹堡听了拉图(Simon Rattle)指挥维也纳爱乐演奏这首曲子。据说这一天也是他的艺术良知重生的日子。音乐进行到中乐章时,他被音乐重重地击打、质询;他知道自己努力得不够,投入得不够,丢掉的东西太少,渴望的力道太弱。他说当时深切的感受到平日里老师一再强调的艺术是没得妥协的,而平庸(mediocricy)正是艺术的头号杀手!当时他无法控制地嚎淘大哭了起来,带着痛苦、自责、羞愧。更多的却是被“敲醒”的喜乐和重生的兴奋。末了,隔座的德国老先生紧握着他的手,同样眼眶红肿的说:“我知道!我知道!”事后我的那位师兄对我说:“瞧!音乐无国界,是你、我、他共同的语言。”
九、西贝柳斯
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北欧人几乎都有一种罕见的优美特质:安静、内在沉稳、理性而开朗。是否和他们所处的严酷自然环境有关系我不知道,但从社会主义可以在北欧诸国行得通甚且繁荣安定,我们多少可以看出,北欧民族个体的私心是比较少的。西贝柳斯做为芬兰音乐的代表,作品永远忠实地呈现他心爱的土地的风貌和他心爱的同胞的内在质地。第二号交响曲是西贝柳斯的作品中除了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之外,比较容易切入的。空旷、冷冽、严峻固然是基本的氛围,偶尔渗透进来的温暖、赤诚、热情,以及终乐章的磅礴,保证令您招架不住!
十、肖斯塔科维奇
d小调第五号交响曲《革命》与其说这首交响曲是一首极权政治底下的抗暴史诗,不如说是一位诚实的艺术家在铺天盖地的谣言中,消耗内在的自由生气所写出来的一部狂人日记。当中,我们尝到了血、喝足了泪听到震耳欲聋的控告和超现实的嘲讽,更感受到锥心的疼痛和几近无助的呐喊,即使如此,稍纵即逝的乐观和希望,却不吝为我们开启一扇可以窥见那奶与蜜质地的窗户。反观我们今日所处的状况,“自由”早已成了天赋人权,许多的事情垂手可得
1、海顿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
2、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
3、贝多芬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
4、贝多芬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欢乐颂
5、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号交响曲-细心的您
6、柴可夫斯基b小调第六号交响曲-悲怆
7、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号交响曲《自新大陆》
8、C小调马勒第二号交响曲《复活》
9、肖斯塔科维奇的d小调第五号交响曲《革命》
10、西贝柳斯的D大调第二交响曲
一、海顿
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海顿素有“交响曲之父”之美名,不仅因为他一生作有一百零四首交响曲,更因为他是真正将古典主义美学中对结构美的追求内化到交响曲形式的第一人。古典主义美学讲究对称,重视比例的合理性,强调音乐素材在功能上的“语言化”(人人皆可经接触而理解);而“海顿老爹”(贝多芬称呼海顿为Papa Haydn)硬是将这些音乐知性的一面以洗炼而意趣横生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惊愕》交响曲便是一个很棒的例子。
二、莫扎特
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诚然,莫扎特最为人熟知的当属他的歌剧,他也曾多次表白,自己的最爱是歌剧。可是不要忘了,他也写了四十一首的交响曲呢!人们总爱提莫扎特如何如何天才。我这里却想提醒您注意他音乐中深刻的人性描写。在这首交响曲当中,我们会发现,原来天才也可以是善感的。大师偶尔也具备了悲天悯人的胸怀。
三、贝多芬
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 “磴、磴、磴、磴···”四声一出,天地为之色变。音乐史上大概再也找不到比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第一乐章“命运主题”更具震撼力和权威性的单一素材了。贝多芬在这首作品中,向世人展现严谨而有机的(organic)“动机创作”,惊人的可能性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知性美。而由第三乐章末了接入第四乐章的过程更是希腊哲人塞内加称之为“穿过黑暗,奔向光明”的奋斗精神的最佳脚注。
1、海顿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
2、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
3、贝多芬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
4、贝多芬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欢乐颂
5、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号交响曲-细心的您
6、柴可夫斯基b小调第六号交响曲-悲怆
7、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号交响曲《自新大陆》
8、C小调马勒第二号交响曲《复活》
9、肖斯塔科维奇的d小调第五号交响曲《革命》
10、西贝柳斯的D大调第二交响曲
扩展资料:
世界十大交响乐团:
2008年,英国著名乐评杂志《留声机》牵头世界各国乐评家,推出了一份全球排名前20交响乐团名单——
1、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
2、柏林爱乐乐团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3、维也纳爱乐乐团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4、伦敦交响乐团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5、芝加哥交响乐团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6、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7、克利夫兰管弦乐团
Cleveland Orchestra
8、洛杉矶爱乐乐团
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9、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
Budapest Festival Orchestra
10、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
Dresden Staatskapelle
世界最经典十大交响曲
一、海顿
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海顿素有“交响曲之父”之美名,不仅因为他一生作有一百零四首交响曲,更因为他是真正将古典主义美学中对结构美的追求内化到交响曲形式的第一人。
古典主义美学讲究对称,重视比例的合理性,强调音乐素材在功能上的“语言化”(人人皆可经接触而理解);而“海顿老爹”(贝多芬称呼海顿为Papa Haydn)硬是将这些音乐知性的一面以洗炼而意趣横生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惊愕》交响曲便是一个很棒的例子。
二、莫扎特
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诚然,莫扎特最为人熟知的当属他的歌剧,他也曾多次表白,自己的最爱是歌剧。可是不要忘了,他也写了四十一首的交响曲呢!人们总爱提莫扎特如何如何天才。我这里却想提醒您注意他音乐中深刻的人性描写。在这首交响曲当中,我们会发现,原来天才也可以是善感的。大师偶尔也具备了悲天悯人的胸怀。
三、贝多芬
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 “磴、磴、磴、磴···”四声一出,天地为之色变。音乐史上大概再也找不到比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第一乐章“命运主题”更具震撼力和权威性的单一素材了。
贝多芬在这首作品中,向世人展现严谨而有机的(organic)“动机创作”,惊人的可能性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知性美。而由第三乐章末了接入第四乐章的过程更是希腊哲人塞内加称之为“穿过黑暗,奔向光明”的奋斗精神的最佳脚注。
四、贝多芬
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欢乐颂》——历来为音乐美学家争论的中心主题之一便是:音乐该不该有意义?它是否必须具备意义?听过贝多芬第九的人,相信都会同意,这个问题已然得到解答。事实摆在眼前:就是有这样的音乐,她能够提升个人乃至群体,使他们谦卑、宽恕。
不再孜孜于己利。柏拉图认为音乐应具备伦理上的功能,贝多芬做到了。而且别忘了,此时的贝多芬已是全聋的“残疾人”,却献给全人类如此无私无我、乐观奋进的理想国之音!请向贝多芬脱帽致敬!
五、勃拉姆斯
c小调第一号交响曲——细心的您,或许已经注意到,走笔至此,我是循着传承在走的。一八二四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九号交响曲,古典主义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颠峰。然而,同样由贝多芬所催生的音乐上的浪漫思潮,亦早已如星火燎原般地席卷欧陆。
一八三零年,伯辽兹的《幻想交响曲》首演,正式将“标题音乐”推上台面,时隔“贝九”不过六年时光。接下来的三十年,浪漫美学弥漫欧洲,“贝九”则被视为人类精神文明的极致,是无法被超越的;它取得了一种神圣的地位,成了图腾。
古典交响乐十大名曲?
1、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
2、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
3、柴可夫斯基《第六号“悲怆”交响曲》
4、德沃夏克《第九号“新世界”交响曲》
5、卡拉扬《莫扎特晚期交响曲》
6、马勒《大地之歌》
7、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8、勃拉姆斯《第一号交响曲》
9、海顿《第94号“惊愕”交响曲》
10、肖斯塔科维奇《第五号交响曲》
管弦乐合奏的十大世界名曲
1.《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合唱):多芬的这部交响曲以其庞大的音乐结构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特别是第四乐章中运用合唱的壮丽气势。
2.《天鹅湖》:这部芭董舞剧的音乐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尤其是其中的“舞剧序曲”和“芭蓄舞曲”。
3.《命运交响曲》:这部交响曲以其富有激情和雄伟气势的开头而著称,象征着命运的不可抗拒和个体奋斗的主题4《多纳提和温蒂利亚》:这部作品是莫扎特的交响音乐杰作之一,充满了魅力和精致的音乐构思。
4.《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阿德亚哥):马勒的这部交响曲被认为是他最为睿智和感人的作品之一,尤其是其中的第四乐章。
5.《1812序曲》: 这部交响乐作品以其雄伟的音响效果和庆祝俄国胜利的氛围而闻名。
6.《春天交响曲》:这部作品体现了贝多芬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他对生命力和美好的追求。
7.《新世界交响曲》:这部交响曲被视为美国音乐的代表作,其中的第二乐章“来自新大陆”的旋律广为人知。
8.《达芬奇的画像》:这部作品表现了拉威尔对达芬奇的崇拜,充满了色彩斑斓和富有现代感的音乐。
9.《牙利舞曲》勃拉姆斯以匈牙利民间音乐为灵感,创作了一系列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舞曲。
贝多芬交响曲十大名曲
贝多芬交响曲十大名曲包括:
1. 《第五交响曲》
2. 《幻想交响曲》
3. 《第九交响曲》
4. 《第四十交响曲》
5. 《第一交响曲》
6. 《第六交响曲》
7. 《悲怆交响曲》
8. 《大地之歌》
9. 《第九十四交响曲: 惊愕》
10. 《暴风雨奏鸣曲》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贝多芬交响曲十大名曲为:《第五交响曲》《幻想交响曲》《幻想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第40交响曲》《第一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悲怆交响曲》《大地之歌》《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
1、《第五交响曲》:
《第五(命运)交响曲》创作于1804—1807年,并于1808年12月22日由贝多芬亲自指挥首演于维也纳皇家剧院。一提到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人们就会想到一个声音,这就是著名的“命运的叩门”。
2、《幻想交响曲》:
《幻想交响曲》是法国音乐家柏辽兹完成于1830年,以充满想象力的管弦语法,为音乐的浪漫主义开启了决定性的大门。在当时,浪漫主义正从文坛、画坛渐次席卷到乐坛,柏辽兹正好恭逢其会。
3、《第九交响曲》:
《欢乐颂》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贝多芬为之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的主要部分。《欢乐颂》其实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望。
4、《第九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的第九首,创作于1893年。乐章的引子部分由弦乐器、定音鼓和管乐器竞相奏出强烈而热情的节奏,暗喻了美国那种紧张、忙碌的快节奏生活。
5、《第40交响曲》:
《第40交响曲》是莫扎特最后的三首交响曲之一,三首交响曲都是完成于1788年夏天,只用了六个星期一气呵成的,是莫扎特交响曲的三大杰作。莫扎特的创作却是在难以想象的困境中完成的。
6、《第一交响曲》:
乐曲中充满了斗争、烦恼、苦闷、失意、喜悦等人间七情六欲的交织,是遍历人世沧桑者最伟大的精神安慰,也是勃拉姆斯留给世人的精神至宝。
7、《第六交响曲》:
《第六(田园)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并由作曲者亲自命名为《田园交响曲》,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
8、《悲怆交响曲》:
《悲怆交响曲》大约在1893年八月末至九月间完成,使柴可夫斯基自认为这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正如标题所示,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点也就构成本曲的特色。
9、《大地之歌》:
据阿尔玛说,马勒最初打算根据这本诗集创作像《漂泊的青年之歌》和《怀念已故的孩子之歌》那样管弦乐伴奏的歌曲。但是,当他开始创作之后。规模逐渐扩大,终于写成了交响曲。
10、《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
这部交响曲是海顿最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与海顿的其他几部交响曲被认为是古典交响乐的丰碑,乐曲中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民间歌舞气息和明快欢乐的情绪。
世界十大著名交响乐
莫扎特C大调第41交响曲“朱庇特”,K551
莫扎特g小调第40交响曲,K550
莫扎特降E大调第39交响曲
海顿G大调第94交响曲”惊愕“
海顿D大调第104交响曲(12首”伦敦“交响曲之一)
舒曼降E大调第3交响曲“莱茵河”,Op.97
舒伯特b小调第8交响曲“未完成”,D759
门德尔松D大调第5交响曲“宗教革命”,Op.107
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Op.68
马勒升c小调第5交响曲
马勒降E大调第8交响曲“千人”
柏辽兹c小调“幻想”交响曲,Op.14a
柴可夫斯基b小调第6交响曲“悲怆”,Op.74
贝多芬c小调第5交响曲“命运”,Op.67
贝多芬d小调第9交响曲“欢乐颂”,Op.125
贝多芬降E大调第3交响曲”英雄“,Op.55
贝多芬F大调第6交响曲”田园“,Op.68
肖斯塔科维奇第5交响曲”革命“
肖斯塔科维奇第7交响曲”列宁格勒“
德沃夏克e小调第9交响曲”自新大陆“
汗……没有这种说法。
不过要真的排出来的话,估计是:
1.贝多芬 第9交响曲 合唱
2.贝多芬 第5交响曲 命运
3.贝多芬 第3交响曲 英雄
4.贝多芬 第6交响曲 田园
5.莫扎特 G小调第40交响曲
6.莫扎特 C大调第41交响曲
7.柴科夫斯基 第6交响曲 悲怆
8.海顿 第94交响曲 惊愕
9.勃拉姆斯 D大调第2交响曲
10.莫扎特 第39交响曲
如果真的排前十名,贝多芬的至少要占四个。
就是3,5,6,9。
那个说“月光”的是怎么想的?口误把命运说成月光了吧。
田园……月光奏鸣曲……英雄……合唱……命运
其中一个是“ave verum corpus"
1.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
2.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3.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
4.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
5.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
6.莫扎特g小调第40号“维特”
7.海顿第94交响曲“惊愕”
8.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9.勃拉姆斯D大调第2交响曲
10.莫扎特c大调第41号“朱庇特”
世界著名的交响乐都有哪些?
1,第九交响曲
谱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第九交响曲,是由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曲,于1823年的年底完成,1824年5月7日,该曲首演于维也纳凯伦特纳托尔剧院。该曲一共四个乐章,一直以来,该组曲被认为是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
2,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
作者: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B小调第六交响曲,又名悲怆交响曲,是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创作的最后一部生前演出过的音乐作品。在作者指挥首演9天后,作者过世。全曲共分为4个乐章。
3,第40号交响曲
作者:莫扎特
又称《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是莫扎特最后的三首交响曲之一(降E大调(K.543)、g小调(K.550)、C大调“朱庇特”(K.551))。它们都是在1788年夏天,只用了六个星期一气呵成的,是莫扎特交响曲的三大杰作。
4,惊愕 (海顿的第九十四交响曲)
海顿的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G大调,Hob.1.94,作于1791年。其曲名是因为第二乐章突然出现全合奏,加上定音鼓的强奏。英国用感情名词“惊愕”;德国则称为击鼓(Puakenschlag)。
5,e小调第九交响曲
作者:德沃夏克
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自新世界(From The New World)”交响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的第九首,作品编号:Op. 95。
这是德沃夏克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
世界十大著名交响乐:
1.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
2.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3.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
4.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
5.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
6.莫扎特g小调第40号“维特”
7.海顿第94交响曲“惊愕”
8.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9.勃拉姆斯D大调第2交响曲
10.莫扎特c大调第41号“朱庇特”
一百首世界著名交响乐,进行曲:
<<西班牙斗牛曲>> 乔治比才
<<罗米欧与朱丽叶>> 普罗笠菲耶夫
<<刀马舞曲>> 哈恰图良
<<结婚进行曲>>瓦格纳 门德尔松
<<匈牙利舞曲5号>> 勃拉姆斯
<<小星星变奏曲>> 莫扎特
<<即兴幻想曲>> 肖邦
《加沃特进行曲》 戈赛克
《幽默曲》 德沃夏克
《致新大陆》 德沃夏克
《凯旋进行曲》 威尔第
《皇帝进行曲》 小约翰.斯特劳斯
《巴丁小夜曲》加布里埃尔·玛利
《波契里尼小步舞曲》 波契里尼
《波莱罗舞曲》 拉威尔
《勃兰登堡协奏曲》 巴赫
《康康舞》 奥芬巴赫
《威风堂进行曲》 埃尔加
《教皇进行曲》 巴赫.古诺
<<星条旗进行曲>> 索萨
<<维也纳之夜进行曲>> 小约翰.斯特劳斯
<<波斯进行曲>> 史特劳斯
<<轻骑兵进行曲>> 苏佩
<<豪华列车波尔卡进行曲>> 老约翰.施特劳斯
<<拨弦波尔卡进行曲>> 老约翰.施特劳斯
<<吉格进行曲>> 约翰·帕赫贝尔
<<维也纳森林进行曲>> 小约翰.斯特劳斯
<<叶塞尼亚主题曲>> 塞尔肖
<<我的太阳>> 卡普阿
<<少女的祈祷>> 芭达捷芙斯卡
《仲夏之夜》 门德尔松
《乘着歌声的翅膀》 门德尔松
《梦幻曲》 舒曼
《爱的浪漫曲》 耶佩斯
《大黄蜂飞行》 林姆斯基/高沙科夫
《玩具兵进行曲》 舒伯特
《卡伐蒂娜》 斯坦尼.麦尔斯
《单簧管小协奏曲》 韦伯
《杜鹃圆舞曲》圣桑
《嘉禾舞曲》 巴赫
《幽默曲》 德沃夏克
《匈牙利狂想曲 李斯特
《爱的欢乐 》克莱斯勒
《秋日的私语》 李斯特
《曼陀林协奏曲》 维瓦尔第
《安魂曲》 莫扎特
《爱的呼唤》
《春之歌》 门德尔松
《小号即兴曲》 克拉克
《四季》 威尔第
《魔王》 舒伯特
《皇家烟火》 韩德尔
《卡门 》比才
《夜莺》 迪里拜尔
《圣母颂》 巴赫.古诺
《水上音乐》 韩德尔
《三套车》 俄罗斯民歌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洛维约夫·谢多伊他
《生日快乐》 罗伯特·H·科尔曼
《天鹅湖》 柴可夫斯基
《少女的祈祷》 芭达捷芙斯卡
《斗牛士之歌》 比才
《流浪者之歌》 萨拉沙泰
《风流寡妇圆舞曲》 小约翰.斯特劳斯
《溜冰进行曲》 瓦德菲尔
《火光》 安德松
《吉他奏鸣曲》 威尔第
《浪漫曲》 贝多芬
《啤酒波尔卡> 小约翰.斯特劳斯
《舞乐组曲> 巴赫
《行星组曲> 霍尔斯特
《苏格兰之歌> 苏格兰民歌
《水上音乐> 韩德尔
《西班牙女郎> 柴可夫斯基
<胡桃夹子> 柴可夫斯基
<春之声圆舞曲 小约翰.斯特劳斯
<英雄波兰舞曲 萧邦
<重归苏莲托> 尔内斯托·第·库尔蒂斯
<摇篮曲> 勃拉姆斯
<卡农> 帕赫贝尔
<回忆> 德拉
1812序曲 鲁宾斯坦
魂断蓝桥
回家 肯尼基
土耳其进行曲 莫扎特
北国之春 远山实藤
荒城之月 泷泽太郎
樱花 清水修
爱的罗曼史 耶佩斯
爱的悲伤 克赖斯勒
沉思 马斯奈
惊愕 海顿
时间 海顿
钟表 李斯特
壮丽万宝路 戴蒙徳
雷电波尔卡 小约翰.斯特劳斯
小狗圆舞曲 萧邦
夜曲2号 萧邦
华丽大圆舞曲 萧邦
雨滴 萧邦
睡美人 柴可夫斯基
蓝色多瑙河 小约翰.斯特劳斯
月光狂想曲 德彪西
皮尔金特之晨景 格里格
梦中的婚礼 理查德·克莱德曼
触技曲 巴赫
爱之梦 李斯特
无言曲 巴赫
小步舞曲 巴赫 比才 贝多芬
小夜曲 莫扎特 舒伯特 巴赫.古诺
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贝多芬
悲怆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
船歌 柴可夫斯基
铃儿响叮当
云雀 格林卡
D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贝多芬
四小天鹅 柴可夫斯基
化装舞 罗德里兹
跃动的心 李斯特
升c小调夜曲 萧邦
G大调夜曲作品37号 萧邦
F大调创意曲 巴赫
降B大调序曲 鲍凯利尼
谐谑曲 巴赫
c小调赋格 巴赫
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 李斯特
梦幻圆舞曲 埃尔曼拉
升g小调练习曲作品 肖邦
降A大调圆舞曲作品42肖邦
降E大调第四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
英雄波兰舞曲 肖邦
水妖 德彪西
1、第九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是由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曲,于1823年的年底完成,1824年5月7日,该曲首演于维也纳凯伦特纳托尔剧院。该曲一共四个乐章,一直以来,该组曲被认为是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
2、1812序曲
乐曲从一段辽阔的慢引子开始(bE大调),这是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成六个声部的方式,奏出的一支古老的赞美诗《主啊,拯救你的子民》的旋律,它那安详的步伐象征着俄罗斯人民和平与安宁的生活。随后,这个主题加入木管乐器,音响庄严、宏伟而有力。
3、g小调第40号 维特
g小调第40交响曲,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作于1788年。这是莫扎特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创作的三部最伟大的交响曲,也是作者最后的三部交响曲(6月26日完成降E大调第39交响曲,7月25日完成的g小调第40交响曲,8月10日完成的C大调第41交响曲)之一。
4、第94交响曲 惊愕
海顿的《惊愕交响曲》作于1791年,传说当时伦敦的贵族是音乐会的常客,但是他们来听海顿的音乐会只是为了表现自己所谓的高雅品位,在那里附庸风雅,每每在乐队演奏时打瞌睡。海顿知道后非常生气,于是他就写了这部《惊愕交响曲》。
5、1812序曲
乐曲从一段辽阔的慢引子开始(bE大调),这是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成六个声部的方式,奏出的一支古老的赞美诗《主啊,拯救你的子民》的旋律,它那安详的步伐象征着俄罗斯人民和平与安宁的生活。随后,这个主题加入木管乐器,音响庄严、宏伟而有力。
百听不厌的世界十大经典名曲
百听不厌的世界十大经典名曲如下:
1、《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贝多芬
作为贝多芬最后一部交响曲,它结合了管弦乐和合唱的形式,具有宏大的音乐气势和意义深远的人道主义思想。
2、《天鹅湖》--柴可夫斯基
作为古典芭蕾舞中的代表作品,《天鹅湖》具有优美的旋律和精湛的舞蹈表演,成为所有芭蕾舞爱好者追捧的经典之作。
3、《波西米亚狂想曲》--皇后乐队
这首摇滚歌曲集合了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和迪斯科音乐的元素,成为了皇后乐队乃至整个流行音乐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4、《想你的夜》--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首经典西班牙音乐代表了西班牙古典音乐的精髓之一,富有情感和浪漫气息。
5、《友谊地久天长》--美国当代音乐人卡泽拉斯
这首美妙动听的音乐代表了流行音乐中的经典情歌,让人们感受到真挚的友谊和人际关系的珍贵。
6、《爱的罗曼史》--舒曼
这首浪漫风格的音乐作品富有强烈的感性与情绪化,展现了舒曼的创作天才和音乐才华。
7、《冬季恋歌》--维瓦尔第
这首拉丁教堂音乐代表了巴洛克时期最佳的音乐作品之一,结合了古典音乐与宗教情感,成为了世界级的音乐珍品。
8、《童年回忆》--莫扎特
这首古典音乐代表经常出现在电影中并且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们的喜欢。
9、《黑鸟》--奥地利作曲家安东·韦伯恩
这首管弦乐曲代表了经典音乐中的浪漫时期,表现了音乐创作多样化的特点,同时也是经典音乐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0、《天堂之门》--埃里克·克莱普顿
代表了20世纪后期流行音乐的经典之一,这首歌曲充满着创意,简洁却流畅的旋律让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