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简介,人间喜剧的作者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12 05:49:16 浏览1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人间喜剧的作者

《人间喜剧》的作者是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以毕生心血创作的由九十多部独立而又有所联系的小说组成的这部巨著。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于2009年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巴尔扎克,全名为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1799年5月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
他号称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部《人间喜剧》包含90多部长、中、短篇小说,出现了2400多个人物,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人间喜剧》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29-1834年,《人间喜剧》的酝酿阶段。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概42小说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欧也妮·葛朗台》和《驴皮记》。
第二阶段:1835-1841年,《人间喜剧》系统建构阶段。这一时期他总共发表了16部长篇,10部中篇和8个短篇小说。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主要有《高老头》和《幻灭》。
第三阶段:1842-1848年,16卷本的《人间喜剧》系统出版。后又创作了《贝姨》和《邦斯舅舅》两部长篇作品,作为《人间喜剧》的第17卷。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182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初步奠定了在文学界的地位。183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驴皮记》为他赢得声誉,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早有把自己的作品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设想。1841年他在但丁《神曲》 的启示下,正式把自己作品的总名定为《人间喜剧》并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宣称要做社会历史的“书记”;认为社会环境陶冶人,因此应着力于“人物和他们的思想的物质表现”;要求作家具有“透视力”和“想象力”;注重对地理环境和人物形体的确切描写。从1829——1849年,巴尔扎克为《人间喜剧》写出了96部作品,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随笔等,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1833)、《高老头》(1834)、《幻灭》(1837——1843)、《农民》(1845)、《贝姨》(1846)。
  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在他二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九十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在这些作品中,他一共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给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珍品。人们不禁要问,巴尔扎克是怎样利用这样短暂的时间来创作这么多的世界名著的 呢?巴尔扎克有个创作时间表:从半夜到第二天中午工作,也就是说在椅子上坐十二个小时,专心修改稿件和写作。然后,从中午到下午四点阅读各种报刊杂志,五点用餐,五点半才上床睡觉,到半夜又起床继续工作。法国一位传记作家介绍时说:“每三天巴尔扎克的墨水瓶就得重新装满一次,并且得用掉十个笔头。”巴尔扎克每创作一部作品,总是将原稿和修改稿保存起来,最后装订成大厚本,作为珍贵的礼物,赠给知心朋友。这些修改稿的数量相当可观。倘使他写一部200页的小说,修改的稿子就相当于原稿的10倍。而人们都熟知,巴尔扎克一生为人间留下了160余种作品,其中《人间喜剧》就有96本,而且是在不到20年的坎坷艰辛的岁月里完成的。他每写一部,少则修改几遍,多则十五六遍。可以想象,巴尔扎克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灌注了多少心血。
  《巴尔扎克》同名电影

  “它是我毕生的心血,美学的支点。”1898年,罗丹刚刚完成了巴尔扎克塑像的创作,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同时,委托罗丹进行此项创作的法国作家协会却愤怒地否决了它,不允许它矗立在艺术之都巴黎的任何一个街角。整整41年的漫长岁月过去,罗丹的《巴尔扎克》才于1939年夏天举行了落成揭幕仪式,然而安放它的拉斯佩尔和蒙帕纳斯街口却仍然不尽如人意,因为罗丹对这位天才作家狂放而前卫的处理方法让群众感到紧张。大家百思不解,罗丹为什么不能让小说家手执鹅毛笔,却让他身着浴袍,昂首阔步,看起来是从车水马龙中退缩回来,扭过头去,似乎还喘着粗气。
  罗丹在图赖讷找到了一个男模特,可模特又失踪了。他先创作了大量巴尔扎克的裸像,然后才给他着装,先是一件僧袍,然后是那件著名的浴袍。他搞到一件真袍子,把它浆硬,放到石膏里,进行石膏研究,不停变换翻领和袖子的细节。发型和头部的倾斜度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调整;面部一开始是现实主义的,后来开始模糊,最终粗犷成了绝望天才的怒吼。当然了,罗丹的创作逾期了。这时左拉已不再是作协主席。他的继承人威胁说要打官司,而另一个雕塑家又企图领这个任务,把巴尔扎克的形象表现为一个翅膀整齐的司芬克斯。罗丹向协会妥协,预支10000法郎,由第三者保存,并保证尽快拿出最好的作品来。左拉鼓励他说:“巴尔扎克在等待,他的光荣不该因为你对自己荣誉的合法考虑而受影响。”
  当时还有生前见过巴尔扎克的人,可调查了半天,罗丹还是不打算创作一个肖像。他的“巴尔扎克”是一个像他一样的造物者,而不是一具头脑。(塑造知识分子不是罗丹的强项。他创作肖像的失败是致命的,那不过是一堆灰材料而已。而他的《思想者》显然名不副实,是个矫健的运动员,漂亮的躯壳里没有一点想法。)也许他在1898年的沙龙上展出那座完成的石膏像的时候就知道会惹麻烦,因为他同时展出了他那令人赞叹的大理石像《吻》,并在展前预先请来友好的记者以防不测。
  一名记者看到罗丹的《巴尔扎克》“啜饮并呼吸着人间喜剧的狂热”,另一名记者说,一眼看去雕像是“一个方块,一块石头,一块巨石……逐渐地,人们在包装下面看到了形式,有着那个沉重男人快速轻巧的步态,还有拉马丁曾很好地描述过的巴尔扎克移动重心的特有方式”。
  一切还算顺利。然后公众出来了。“一块沐浴中的盐石”,“一头海豹”“一袋石膏”,“一个穿浴袍的雪人,空荡的衣袖让人想起给疯子穿的拘束衣”,这是其中的一些评论。作家协会否决了这座雕像。
  罗丹在给莫奈的信中写道:“我遭到的猛烈抨击,跟那次你发明把空气画到风景画中去时一样。”波德莱尔称赞巴尔扎克塑像为“一个文明及其所有战争、理想和愤怒的产物”。里尔克认为巴尔扎克的身体体现了创作的自豪和傲慢,以及眩晕与迷醉。私人收藏家开始标价,一次购买《巴尔扎克》的公共签约开始进行,图卢兹——劳特累克、马约尔、克列孟梭、德彪西、莫奈和阿纳托尔·法郎士联名 *** ,然而左拉却没有签名。那一年,他的《我控诉》正好出来,而罗丹没有参加德雷大众竞选活动。
  然而10年过去,否决依然持续,于是罗丹开始为他的《巴尔扎克》活动了。1908年,巴尔扎克博物馆落成,他捐赠了一座石膏像。他还邀请了28岁的美国摄影师爱德华·斯泰岑来蒙当拍摄月光下的巴尔扎克。斯泰岑工作了两个晚上,罗丹付了他1000法郎。罗丹把那些形象比作在沙漠中行走的基督,并对斯泰岑说:“你的作品将让全世界了解巴尔扎克。”
  罗丹于1917年逝世。1937年,巴黎举行了一个“纪念性错误”展览,展出了装饰巴黎公共场所的“巴洛克猪油垃圾”,以及本应放在那些地方的像《巴尔扎克》那样的作品。公共签署的将雕像铸成青铜的提议正在进行之中(罗丹博物馆馆长吝啬地给了50法郎,法共给了500法郎)。青铜像应在公共场所放置的提议一旦被接受,就有了该放在哪里的辩论,因为巴黎没有一处能盛下太多的 *** 。
  1939年7月1日,在阴雨晦暗的天空下,揭幕仪式在蒙帕纳斯举行。很快战争爆发,雕像又被收藏起来以防遭劫。1898年,也就是41年前,一个自称20岁艺术家的年轻人曾给罗丹写过一封热情洋溢的鼓励信,称他为表现大师。他说,有一天,雕像会矗立在巴黎的中心,冲破愚蠢、谬误和仇恨,并得到后人致以的崇高敬意。


  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
  1829年夏天,巴黎贫穷的圣安东郊区莱特居耶尔街9号,一座5层楼的阁楼上,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坐在矮小的书桌前。他双眉紧皱,苦苦思索,脸上现出痛苦而绝望的表情。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年轻人吓了一跳,嘴里自言自语:“这些讨厌的债主鼻子真灵,居然像狗一样找到了这个偏僻的地方。我就给他们开开门,大不了让他们把我送进监狱。”
  门开了,年轻人吃惊地大叫起来:“玛格丽特,你怎么来了。我可不希望在这样的地方和你见面。不过,还是快进来吧。”
  “天哪!你怎么住这样的地方!我说了你别介意,这里简直像个狗窝!”来的原来是位姑娘,她一进门就这样说。“是啊,现在这种情形,你哥哥能住这样的地方就不错了。我好心的妹妹,要不是你经常寄钱来,也许我早就饿死了。”“我总是把父亲给我的零用钱省下,攒起来寄给你。”姑娘快活地说,能帮助自己的哥哥,她感到很自豪。
  “我走投无路了,玛格丽特,印刷厂又倒闭了。”
  “你又欠债了?”
  “这还用问吗?实话告诉你吧,我现在总共欠了6万法郎的债。那些债主整天追着我,看来,我要进监狱了。”“回去求父亲帮忙吧,只要你愿意回律师事务所,也许……”。
  “不,我不能屈服,他会把我大大嘲笑一番,然后把我赶出家门。6万法郎,这个数目不小啊,他绝不会拿出这笔钱的。”
  “那你准备怎么办呢?”
  “怎么办?我也不知道。你敲门时,我正想这个呢。”年轻人烦躁地在狭小的阁楼走来走去,木质地板,被他踩得咯吱咯吱直响。
  “那就借钱,办个什么工厂吧!也许我能帮你借点钱。”“不,不,看来我不是经商这块料儿。再说,还有谁愿意借我一大笔钱呢?我还要写作,我还要当作家?”年轻人有了主意,坚定地说。
  “可是,你以前在这方面不也失败了吗?”
  “这次不同了。这次我决不写那些文学上的破烂儿,我要写伟大的作品,像《荷马史诗》那样伟大的作品!”年轻人突然变得狂放起来,觉得有种 *** 在他心中燃烧,“你看,这是什么?”他说着,从书桌上拿了一张肖像,递给妹妹。
  “拿破仑。”
  “对,是拿破仑,整个世界都在他面前发抖,我要用笔来完成他用剑没完成的事业!”姑娘走了。年轻人又拿起拿破仑的肖像认真看了起来,两只眼睛现出异样的光辉。
  这位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名叫奥诺雷·巴尔扎克,后来他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被后人尊称为“现代小说之父。”
  奥诺雷·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生于法国南部一个小城木尔。他父亲原是个农民,后来在大革命时代靠着巧妙钻营大发横财,成了暴发户。巴尔扎克从小一点也不讨父母的欢心,刚2岁就被送到一个警察家里寄养,没得到过父母的疼爱。8岁时,巴尔扎克又被送到当地的一所教会学校寄读。学校的环境肮脏闭塞,教师冷漠残酷,学习单调乏味,制度严格古板,巴尔扎克天性活泼好动,觉得很压抑,每天只顾找自己喜欢的书看,至于老师讲些什么,他根本不关心。所以,每次考试,巴尔扎克的成绩都很差,有一次拉丁文考试,全班35名学生,他名列第32名。父母和老师都没对他报任何希望,觉得他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
  1816年—1819年,巴尔扎克进入大学法律系读书,同时在律师迈维尔和公证人巴塞的事务所当律师。后来,巴尔扎克称这些事务所是“巴黎最可怕的魔窟。”这段生活使巴尔扎克熟悉了复杂繁琐的诉讼业务,透过事务所这个窗口,他初次看到千奇百怪的巴黎社会,丰富了生活的经验。
  大学毕业后,他本应该进律师事务所,却突对家里人宣布,他要当作家。
  “奥诺雷,你疯了吗?”他父亲贝尔纳吃惊地问道。“我没疯,父亲,我要写作,当作家。”巴尔扎克很坚定。“当作家!当作家!你听听吧,这真是莫名其妙,异想天开!”贝尔纳急得直跳。
  “我会成功的,父亲。”
  “成功!我根本就不相信你会成功,无论在哪方面你也不会成功,你是个十足的笨蛋。伟大的诗人8岁就开始写诗了,可你在16岁时连作文还写不好!现在却对我说你要当作家!一定是魔鬼把这个念头送进你脑子里的,我可不想听你胡说八道,你给我走开,走开,老老实实进律师事务所吧!”贝尔纳一会儿耸肩,一会摆手,在屋里转来转去,对儿子说的话一点也听不进去。
  巴尔扎克一言不发地走了,贝尔纳以为儿子屈服了。两个星期过去了,巴尔扎克还是没去律师事务所,甚至也不回家。父子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要是奥诺雷还不抛弃当作家的念头,那我就停止经济供给,让他饿肚子清醒清醒。”贝尔纳对家里人宣布。
  父亲的威胁没有瓦解巴尔扎克的意志,贝尔纳对儿子的执拗一点办法也没有。最后终于答应给巴尔扎克两年的试验期,如果在此期间巴尔扎克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才能,取得令人信服的成绩,他就必须回到事务所。
  1820年4月底,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巴尔扎克写出了一个诗体悲剧《克伦威尔》。
  他在家里举行朗诵会,结果听的人都睡着了。
  第一次创作的失败没有动摇巴尔扎克的决心,他发现自己在悲剧创作上缺天才,决定转而写小说,但他同样失败了。1821年,两年试验期已过,巴尔扎克没有写出像样的作品来,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恼羞成怒的贝尔纳决定惩罚儿子,断绝了他的经济来源。
  失去了家里经济支持的巴尔扎克,立即陷入贫困的境地。他在给妹妹玛格丽特的信中说:“你那注定应享有伟大荣誉的哥哥,饮食起居也象一个伟人,那就是说,他快饿死了。”这期间,巴尔扎克的生活越来越困难,迫使他不得不考虑金钱问题。
  1821年—1824年间,他与别人合作,写了许多迎合当时庸俗的社会风气,内容粗鄙、情节荒诞的神怪小说,想借此摆脱经济上的贫困。他曾和一个名叫维列尔格雷的市侩文人合作出版了长篇小说《毕拉格的女继承人》。这本书换来了800法朗,但丝毫没改变他的处境。
  他对这种卖文生涯十分痛苦。在一封信中他说:“我指望靠这些小说发财,简直是堕落!为什么我没有1500法朗的年金来保证我体面的写作呢?然而为了独立,我只得用这种可耻的方法:污染纸张,污染名誉。”后来,他干脆称《毕拉格的女继承人》是“真正的文学破烂儿。”
  写作没有成功,他便制定各种各样的发财致富的计划。他先是与出版商合作,想通过出版一些古代著名文学家的袖珍本全集来赚钱。
  列入最初计划的是莫里哀和拉·封丹的作品。经过一年多的苦心经营,书终于出版。他亲自写序,并配有精美的插图,结果十分令人失望,初版印刷1000册,竟然只卖出20本,巴尔扎克为此欠债1万多法郎。
  后来他又经营铸字厂和印刷厂,结果两厂子1828年底先后倒闭,巴尔扎克欠债6万法郎。
  这段经历使巴尔扎克真正认识了法国社会。为了躲债,他经常去贫民区,在那里他了解到下层人民贫困的生活,他衣衫褴褛,形容憔悴,又不拘礼节,和贫民区的工人几乎没什么两样。他和他们混在一起,看他们做买卖,看他们争吵,和他们谈话,常常体会到他们内心的痛苦。
  这段时间使巴尔扎克深刻体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成了后来他小说中最重要的主题。经商的失败,使巴尔扎克重新回到文学创作上来。1829年3月,他出版了长篇小说《朱安党人》,开始成为引人注目的作家。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作品一部接一部出版。在19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的大约20年时间里,巴尔扎克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从事创作。
  他经常每天工作18个小时,不分白天黑夜,每当疲劳时,他就喝浓烈的黑咖啡来提神,据说他一共喝了5万杯。他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从半夜12点到第二天中午12点写作,也就是说要在椅子上整整坐12个小时;从中午到下午4点修改校样,5点半上床睡觉,半夜又起来工作。
  他写作的速度也相当惊人,有时候一天晚上写两个短篇小说,三天写一个中篇小说,两个星期就写完一部长篇小说。当然,写的多并不是粗制滥造,巴尔扎克非常严肃认真,他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力求精益求精。
  巴尔扎克抓紧时间,一刻也不放松。他的朋友戈蒂叶曾有趣地写道:“有时,他一大早就跑到我房间里来,嘴里哼哼唧唧,精神疲乏不堪,新鲜空气使他眼花缭乱,像一尊刚出炼铁厂的火神,他一 *** 甩倒在沙发上,通宵的工作使他饿坏了,他把沙丁鱼和黄油捣成一种烂糊糊,把它涂在面包上吃。刚一吃完倒头便睡,却在闭上眼睛之前要我过一小时就叫醒他。我没有把他的请求放在心上,却关照屋子里不要发出任何响声,免得打扰这次理所应得的睡眠。最后,他醒了,看见苍茫暮色在天空舒卷着灰暗的阴影,他就跳起来对我破口大骂,骂我是叛徒、盗匪、凶手,害得他损失了1万法朗,因为要是他早些醒来的活,他会构思一部小说,那部小说本该赚到那么多钱的,哪怕暂且不谈还可能出版的第二版、第三版呢。我给他造成了最可怕的灾难,引起了最不堪设想的麻烦,我使他错过了同金融巨头、出版商人、公爵夫人的约会,这次要命的睡眠,简直破费了他好几百万……看到他脸色红润,气色已经转好了,我才感到安慰。”
  巴尔扎克创作时经常进入他想象的世界里,把小说当成了现实。有一次,一个朋友来拜访他,听见他在里面放声痛哭。朋友进了门,吃惊地问他怎么回事。他答道:“高老头刚刚死了。”
  1841年,巴尔扎克制定了一个宏伟的创作计划,决定写137部小说,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部分,总名字叫《人间喜剧》,全面反映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写出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到巴尔扎克逝世时,《人间喜剧》已完成了91部小说。这些小说中最有名的就是《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主要写一个贪婪、吝啬的老头如何毁掉自己女儿一生幸福。老葛朗台原来是个木匠,在大革命期间,他靠着脑子灵活,善于投机钻营发了大财。他不择手段地攫取金钱,成了百万富翁。他虽然有钱,却从不舍得花,家里过着穷酸的日子,甚至连自家的楼梯坏了也不修一修。他把自己的女儿当作鱼饵,诱惑那些向女儿求婚的人自己好从中渔利。他的女儿欧也妮象只洁白的羔羊一样纯洁,她爱上了自己的堂兄弟查理,老葛朗台却将查理从家里赶走,还把欧也妮关在阁楼上惩罚她,每天只让她喝冷水,吃劣质面包,冬天也不生火。后来,老头死了。给女儿留下1800万法朗的遗产,可女儿已失去了青春、爱情和幸福。
  《高老头》主要写一个退休的面粉商人高里奥的故事。他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大贵族,一个成了银行家的太太,女儿出嫁时,高老头把自己的钱全分给了两个女儿做嫁妆。但女儿出嫁之后就把父亲抛弃了,连理都不理他。高老头一气之下得了重病,临死的时候希望见女儿一面,可两个女儿都参加舞会去了。高老头死后,两个女儿连棺材钱也不出,甚至都不来看一眼,还是一个名叫拉斯蒂涅的穷大学生想法安葬了他。
  这两部小说都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 *** 裸的金钱关系。
  长期的辛劳严重损害了巴尔扎克的健康,刚过50岁,他就重病缠身了。在巴尔扎克生命垂危时刻,他仍然沉浸在自己制造的世界里,他恳求医生延长他的生命,他就能再写出一部作品。他不断呼喊自己笔下的人物“高里奥、葛朗台、皮罗多……”。

  1850年8月18日晚上11点半,巴尔扎克永远闭上了他的那双洞察一切的眼睛,结束了他辛勤劳累的一生。

《人间喜剧》简介

《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
《人间喜剧》是2009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巴尔扎克。他以毕生心血创作的由九十多部独立而又有所联系的小说组成的巨著《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
一、贵族衰亡
第一战场:老一代被金钱打倒。代表作是:《古物陈列室》、《农民》。
第二战场:新一代被金钱腐蚀。代表作为《高老头》。
第三战场:妇女被金钱轰走。表现为太太们情场失意,小姐们婚姻不幸这两个方面。代表作《弃妇》、《苏城舞会》。
巴尔扎克的阶级同情,是在注定要灭亡的贵族一边的,然而他同情的泪水挡不住他现实主义的目光,他不得不违背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爱,如泣如诉地描绘了他心爱的贵族阶级的必然没落而不配有更好的命运。正如恩格斯所说:“他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
二、资产者发迹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成功地塑造出一系列取代贵族而入主社会的资产者形象,大致由三类人构成:
1.具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特点的老一代资产者形象。代表人物《高利贷者》中高布赛克。剥削方式单一,经营手段落后;生活方式陈旧,极端吝啬,这是资本主义早期剥削者的特点。
2.具有过渡时期,即自由竞争时期特点的资产者形象。代表人物《欧耶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剥削方式具有多样性,经营手段带有投机性;生活方式仍带有早期资产者极度吝啬的特点。
3.具有垄断时期金融寡头特征的新一代资产者形象。代表人物《纽沁根银行》中的纽沁根。剥削方式带有更大的冒险性和欺骗性,经营手段超越经营范围,向政权渗透;生活方式现代化,纸醉金迷,穷奢极欲。他展示了经济命脉的掌管者同国家政权的掌管者开始勾结的垄断资本已初露端倪。
《人间喜剧》通过老一代的高布赛克、过渡时期的葛朗台和青春期的纽沁根这三代人追逐金钱的经营史,再现了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演进史,这也是资本主义由崛起到成熟,到统治全世界的发迹史。
三、金钱罪恶
1.毁灭人性、败坏良心。
金钱调动起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卑劣情欲,人人都毫无例外地追逐金钱,它把一切统统淹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导致良心萎缩、野心滋长、道德堕落、人欲横流。代表作《高老头》、《贝姨》。
2.毁灭爱情、败坏家庭。
金钱成为夫妻结缘的唯一纽带。爱情、婚姻、家庭都是以金钱为轴心而展开的,金钱导演出一幕幕悲剧、喜剧、丑剧和闹剧。代表作《欧也妮· 葛朗台》、《夏倍上校》。
3.毁灭社会、败坏国家。
金钱犹如无孔不入的黄色魔鬼渗入到全社会的各个角落,收买了当权者的人心,使大人物堕落为"衣冠禽兽"。金钱毒染了整个上层建筑包括文学、艺术的神圣殿堂。金钱成为国家政治权利的杠杆,无所不能的真正的主宰。代表作《幻灭》、《交际花盛衰记》。
扩展资料
《人间喜剧》的目的是研究整个社会,做社会这个历史家的书记,写出一部法国社会的风俗史,这使他能站在现实主义的高度,展示历史的发展。
巴尔扎克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深入探讨各阶级的动向,指出“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暴发户的进攻下最后被扫除”,深刻反映出时代的本质。它以经济决定一切的观点,研究金钱征服整个社会的历史进程,揭露本质。
巴尔扎克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环境可以决定和改变人,他总是着重描写环境对人物性格形成的作用。作品开头往往是在大段精细而富有典型特征的环境描写之后,再列出人物与情节。他的环境描写包括时代背景、社会风貌、人物关系和日常生活的物质条件。不同的环境成为不同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的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是一本怎样的书

人间喜剧(la Comédie Humaine),巴尔扎克的巨著,一共有91部,包含了各式各样的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人间喜剧》的命名是受但丁长诗《神圣喜剧》,也就是《神曲》的启发,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纽沁根银行》、《幻灭》、《烟花女荣辱记》等,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
经纬
1841年巴尔扎克制定了一套宏伟的创作计划,决定写137部小说。1842年巴尔扎克写了《人间喜剧·导言》,阐述他撰写这部文学巨著的宗旨,1845年巴尔扎克又写《人间喜剧总目》,根据这个《总目》,《人间喜剧》分为三大部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其中以《风俗研究》内容最为丰富,又可分成六大类:《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队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
巴尔扎克活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亲身经历了拿破仑帝国、波旁复辟王朝、七月王朝等重要历史阶段,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当时法国社会思潮的空前活跃,促进了十九世纪法国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大文豪大仲马、欧仁苏、巴尔札克都靠着连载小说而大赚其钱。1813年巴尔扎克进入巴黎大学法学院学习,他在学期间曾到律师事务所当文书。几年的见习生活让他受益匪浅,非但熟悉法律上的民事诉讼程序,还从这个法律窗口窥见了巴黎社会的种种病态,他看到了繁荣景象下的罪恶,也看到了资本主义法律的虚伪,为未来的创作积累大量素材。1842年《人间喜剧》正式登场,巴尔札克指出:“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家,我只应充当它的秘书。”
巴尔扎克平时挥霍无度,每天晚餐要吃100个牡蛎,有时一天能吃144个牡蛎。为结交贵夫人,他购置马车,雇用车夫,租用华丽衣装,出入于名门大户的沙龙,甚至花700法朗买了一根镶着蓝宝石的手杖;面对庞大的花费,他只好更卖力卖文为生。巴尔札克要是缺钱便向出版商借钱,并签下出书契约作为担保,预支版税,有时候巴尔札克实在交不出稿件,被出版商控诉违约,就要付罚金。这时,他只好再跟另一家出版商签订契约,以便支付罚金。有趣的是,面对债务,他还会躲到乡下去继续写稿。他一旦投入写作,每每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原本《人间喜剧》计划写137部,后来完成97篇,这一系列的创作总共创造出二、三千个角色,几乎含盖了法国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阶层。莫里亚克称:“《人间喜剧》是神书,是巴尔扎克人物之林的条条大道。”恩格斯认为他的辉煌巨著《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总目
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
预计写32部小说,完成28部。
《妇女研究》(1830年,étude de femme)
《钱袋》(1832年,La Bourse)
《高老头》(1834年,Le Père Goriot)
《家庭的和睦》(1830年,La Paix du ménage)
《猫打球商店》(1830年)
《夏倍上校》(1832年)
《三十岁的女人》(1831年~1834年)
《入世之初》(1842年)
《邦斯舅舅》(1847年)
《贝姨》(原名《白特阿姨》,1846年)
《被抛弃的女人》
《无神论者的弥撒》(1836年,La Messe de l'athée)
《禁治产》(1839年,L'Interdiction)
《结婚契约》(1835年,Le Contrat de mariage)
《续妇女研究》(1831年,Autre étude de femme)
《两个新嫁娘》(1842年,Mémoires de deux jeunes mariées)
外省生活场景
预计写17部小说,完成11部。
《欧也妮·葛朗台》(1833年)
《幽谷百合》(1835年)
《幻灭》(1837年~1843年)
《古物陈列室》(1838年)
《于絮尔·弥罗埃》(1841年)等。
《独身者故事》
《比哀兰特》
《巴黎人在外省》
《大名鼎鼎的戈迪萨尔》
《老处女》
巴黎生活场景
预计写20部小说,完成16部。
《费拉居斯》(《十三人的故事》之一,1833年)
《德·朗热公爵夫人》(La Duchesse de Langeais,《十三人的故事》之二)
《金目少女》(La Fille aux yeux d'or,《十三人的故事》之三,1834年)
《萨拉金》(Sarrasine)
《纽沁根银行》(La Maison Nucingen,1838年)
《塞沙·皮罗多兴衰记》(Histoire de la grandeur et de la décadence de César Birotteau,1837年)
《法基诺·加奈》(Facino Cane)
《卡迪央王妃的秘密》(Les Secrets de la princesse de Cadignan)
《娼妓的奢华与穷困》(1838年)
《这些姑娘是怎样的爱的》(《交际花盛衰记》之一)
《伏脱冷最后的化身》(《交际花盛衰记》之四)
《流浪的王子》
《実业家》(Un homme d'affaires)
《不自知的喜剧演员》(Les Comédiens sans le savoir)
《小有产者》
《现代史内幕》(L'Envers de l'histoire contemporaine)
政治生活场景
预计写8部小说,完成4部。
《恐怖时代的一挿话》(Un épisode sous la Terreur)
《兹·马尔卡》(Z. Marcas,1840年)
《一桩无头公案》(1841年)
《阿尔西的议员》(Le Député d'Arcis,1847年)。
军队生活场景
预计写32部小说,只完成2部。
《舒昂党的人们》(Les Chouans,1829年)
《阿尔西的议员》(Une passion dans le désert,1847年)。
乡村生活场景
预计写5部小说,完成4部。
《乡村医生》(Le Médecin de campagne,1833年)
《村里的神棍》(Le Curé de village,1839年)
《农民》(Les Paysans,1844年)
《谷间的百合》(Le Lys dans la vallée)
哲理研究
预计写27部小说,完成22部。
《驴皮记》(La Peau de chagrin,1831年)
《红房子旅馆》(L'Auberge rouge,1831年)
《长寿药水》(L'élixir de longue vie,1830年)
《对于绝对的探索》(La Recherche de l'absolu,1834年)
《无人知道的杰作》(Le Chef-d'?uvre inconnu,1832年)
《改邪归正的梅莫特》(1835年)
《刽子手》
《徴募兵》(Le Réquisitionnaire)
《海滨的悲剧》(Un drame au bord de la mer)
《戈尔涅里乌斯老板》
《加尔文主义的殉教者》
《路行瑞尔的自白》
《两个理想》
《流亡者》
《路易·朗贝尔》(Louis Lambert)
《塞拉菲达》(Séraph?ta)
分析研究
预计写5部小说。只完成2部。
《婚姻生理学》(Physiologie du mariage,1828年)
《夫唱妇随》
由若干部小说组合而成。
《人间喜剧》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以毕生心血创作的由九十多部独立而又有所联系的小说组成的巨著。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的历史时期,《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金钱逐渐代替了贵族头衔。1830年革命以后,金钱统治的威力尤为强大。资产阶级以捞钱为生活目标,他们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达到目的,而更多的是用欺诈和暴力进行掠夺。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绘了从拿破仑帝国、复辟王朝到七月王朝这一历史时期法国社会的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的活动场所,使作品成为一个由两千多个人物构成的广阔的社会画面,从中可以看出封建主义必然为资本主义所代替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弊病。
扩展资料: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以高瞻远瞩的历史目光,从研究客观世界的宏观出发,洞悉整个法兰西政治、经济、思想、道德以及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达到一般作家所达不到的深度和广度。它具体表现在:
1、 立意高:
《人间喜剧》的目的是研究整个社会,做社会这个历史家的书记,写出一部法国社会的风俗史,这使他能站在现实主义的高度,展示历史的发展。
2、视野阔:
这是一部睥睨千古、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它把1816-1848年王政复辟、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生活尽收笔底,无论是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还是金钱罪恶,都无所不包地囊括其中。
3、挖掘深:
巴尔扎克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深入探讨各阶级的动向,指出“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暴发户的进攻下最后被扫除”,深刻反映出时代的本质。它以经济决定一切的观点,研究金钱征服整个社会的历史进程,揭露本质,打中要害,非凡夫俗子,大儒文丐所能比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的作者

《人间喜剧》的作者是“现代法国小说之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即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的全部面貌,其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把1816-1848年法国王政复辟、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生活尽收笔底,无论是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还是金钱罪恶,都无所不包地囊括其中。
作者以远瞩的历史目光,从研究客观世界的宏观出发,洞悉整个法兰西、经济、思想、道德以及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达到一般作家所达不到的深度和广度。
作品完成经过
1834年,巴尔扎克完成对《高老头》的著作,这也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于是,他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被誉为“的百科全书”,但巴尔扎克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简介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de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
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人》,迈出了现实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振。1834年,完成对《高老头》的著作,这也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19世纪30至40年代,巴尔扎克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的百科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主要内容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描绘19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鸿篇巨著,主要通过描写各种人物和事件,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矛盾。
这部小说以巴黎为中心,反映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的生活画卷。巴尔扎克通过精细的笔触和生动的细节,刻画了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各种命运的人物形象,从贵族到资产阶级,从官僚到平民,从富豪到乞丐,无所不包。他描写了人物的欲望、野心、贪婪、虚伪,也揭示了人性的善良、正直、慷慨和真爱。
<人间喜剧>不仅展示了社会的表面现象,还深刻揭露了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巴尔扎克通过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反映了社会的贫富悬殊、道德沦丧、人际关系的复杂等社会问题。同时,他也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发了读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具体来说,《人间喜剧》包括90多部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等。这些小说以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人物描绘,展现了当时法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例如,《高老头》描写了一个贫穷的艺术家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惜抛弃家庭和责任,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反映了当时社会道德的沦丧和人际关系的复杂。
总之,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描绘19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巨著,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矛盾,引发了读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人间喜剧名词解释是什么?

《人间喜剧》是一套著名创作,它由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而成。其共由91部小说组成,这91部小说独立,却又存在联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写出了封建主义社会被资本社会替代的必然,揭露了法国当时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人间喜剧》分为几个部分——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旅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还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根据巴尔扎克最初的构思,《人间喜剧》将要包括133卷不同的作品,但许多都没有写出来。
没有哪一位小说家曾构思过如此庞大的计划,没有哪一位小说家进行过如此大规模的创作。凭借其描绘的大批精彩绝伦的人物肖像——其中的女性要更有活力——巴尔扎克在法国文学中永存,如狄更斯在英国文学中永存一样。“女人,”亨利·詹姆斯说,“是《人间喜剧》的基调。如果去掉了男人,可能会有巨大的缺口和缝隙;而如果去掉了女人,那整个结构就将坍塌。”
巴尔扎克创造了现实主义。他最关心的就是真实。他被雨果的诗所感动,但他宣称反对“监狱和棺材幼稚愚蠢的华而不实和许多荒谬可笑的事情”,称雨果是“在泥墙上画壁画的提香”。还有一次他形容浪漫主义小说家是“骑马在真空中驰骋”。
但巴尔扎克自己根本不能摆脱浪漫主义,他经常陷入中篇小说那感情夸张的感伤中。也许他写得太多了,所以写得不好。法国评论家埃米尔·法盖甚至说:“巴尔扎克是一位非常糟糕的作家。”

《人间喜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作品集。共包括巴尔扎克从1829年到1848年陆续创作的91部小说。全书分为三部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风俗研究》的内容最为丰富,包括《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队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六个门类。其中的名篇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幽谷百合》《幻灭》《贝姨》《邦斯舅舅》《驴皮记》《交际花盛衰记》等。

《人间喜剧》讲述了什么?

巴尔扎克(1799~1850)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杰作是小说总集《人间喜剧》。它不仅细致地描绘了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真实生活与风俗人情,而且艺术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阶级斗争发展史、政治经济发展史和社会思潮发展史。它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人间喜剧》就是一部法国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1845年,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总目》问世,计划写作长、中、短篇小说137部。但到他逝世之日止,仅完成91部。他把全部作品分为三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
巴尔扎克
“风俗研究”是小说总集的主干部分,从各个方面反映法国当代社会生活,如“私人生活”着重描写人们在童年、少年时代的生活,由于感情冲动或经验不足而酿成的过失与灾难,代表作有《高利贷者》、《夏倍上校》、《高老头》等。“外省生活”着重描写人们成年时代的行为,处于因热衷于个人盘算、利欲和野心而引起的冲突之中,代表作有《欧也妮·葛朗台》、《搅水女人》、《幻灭》等。“巴黎生活”着重描写大都会的风俗,汇合了“大善与大恶”、朴素的情感与肆无忌惮的欲念,代表作有《法西诺·卡纳》、《邦斯舅舅》等。“政治生活”着重描写人与人、集团与集团间的利害关系,代表作有《恐怖时代的一个插曲》等。“军事生活”着重描写动荡社会中征服与防御间的矛盾,如《舒昂党人》、《沙漠里的爱情》。“乡村生活”描写乡村各阶层的矛盾,代表作有《幽谷百合》、《农民》等。
“哲学研究”与“风俗研究”的关系特别密切。其主要目的在于探讨种种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追索其隐蔽着的重大意义,代表作有《长寿药酒》、《不可知的杰作》、《绝对之探求》等。
“分析研究”仅完成《婚姻生理学》、《夫妇纠纷》,主要是根据人类的“自然法则”和真、善、美的人道主义原则,分析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人间喜剧》通过“编年史的方式”,完整地反映了巴尔扎克的时代,汇集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它以描写“资本主义地狱”的罪恶为主要任务,再现了资产阶级血腥发家史、贵族阶级的没落腐朽和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冲突。
此外,小说集也表明了作者主张自由贸易、发展工商业和农村资本主义的经济观以及要求作家必须面向生活,文学必须通过艺术来概括反映生活的文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