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居蟹怎么养,寄居蟹是怎么养的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12 10:32:07 浏览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饲养寄居蟹?

1、温度:温度不低于华氏70度,不高于78度。
2、湿度:相对湿度70%,绝对湿度大约50%,但多数湿度计度的是相对湿度。寄居蟹喜湿润,但是湿润不等于闷热,一定要注意通风,切记不可将饲养箱密闭。
3、垫材:石头、沙子之类的东西。寄居蟹是昼伏夜出的生物,白天它一般躲藏在沙子、石缝中,要让寄居蟹感觉到自己安全,不然它很有可能在兴奋状态下自杀或者自残。选用的垫材要干净、环保,应该消毒撂几天,让里边的寄生虫和一些有毒物质挥发杀灭。
4、寄居蟹多只一起养:建议买2只以上,如果缸子小就不要养太多,2、3只也就够了。
5、寄居蟹环境卫生:寄居蟹是腐生动物,周围环境太脏了会导致寄居蟹生病的,细菌增生、寄生虫增生等。
6、寄居蟹是甲壳动物:它的壳是不会随着身体长大的 它需要蜕皮。 蜕皮时要离开它天天呆的壳,它需要一个安静、安全的环境。如果几只养在一起的话把不要蜕皮的挪开,避免寄居蟹蜕皮的时候被其它寄居蟹攻击。寄居蟹的壳基本上是1年左右换一次,虽然它的壳是天天换,但是相同大小的贝壳,它也有可能换来换去,如果几只在一起的话也有可能互相换换。
7、寄居蟹的食物:寄居蟹吃的东西很少。在海边生存的寄居蟹就是以死鱼残骸以及被海浪打上来的浮藻等等为食的,寄居蟹比较喜欢吃味道比较大的东西像带有鱼腥、鱼臭的,但是不要给寄居蟹喂酸性的东西,常期喂的话 寄居蟹可能会得软骨病;也不能喂寄居蟹奶制品,寄居蟹会无法消化而死亡;还要注意营养均衡。
8、海水:寄居蟹吃的食物中大部分是水的,水不能用自来水,里边的化学物质会杀死寄居蟹的。寄居蟹喝的水当然最好是海水,没海水切记不能在水中加食盐,因为我们吃的盐中是有碘的,碘对寄居蟹来说 就是毒。水也要经常换的 食物也是。
9、洗澡:寄居蟹每星期都需要洗澡,洗澡是非常必要的,这使它们的鳃保次湿润。因为寄居蟹是用鳃呼吸的,它的鳃要经常保持着湿润状态,原因是为了让氧气能溶解到鳃表面上的水中 然后与鳃上的毛细血管进行空气交换,水中不能有一点氯,温度应是室温的,不能明显的高于或低于室温。
给寄居蟹洗澡:把寄居蟹底朝天放到盆里,等它出来水就会流进壳里,冲掉身上的污垢。洗澡后让它们自由爬行或奔跑几分钟后,把它们从盆取出,滴干水,让他们四处走动弄干自己。找一个鞋盒子在里面铺上纸巾 然后把干了的寄居蟹放回饲养箱寄居蟹洗澡的时候,要清理寄居蟹的饲养箱。把脏东西取出,把壳里的沙子倒掉,盘子里放好食物。
寄居蟹食物:
水果类:苹果、椰子肉、芒果、梨、蜜瓜、火龙果、林柿、西瓜、香蕉、桃。
蔬菜类:红萝卜(熟)、莫丝、白萝卜(熟)、卷心菜、马铃薯、番茄、番薯、水草、菠菜。
肉类:碎鱼肉、蚬肉或小虾肉等、蟹柳(熟)、鱼肉、罐装狗粮、鸡肉肠(犬用)、鸡肉鸡骨、香肠(熟)。
其他:爆米花、熟虾(连壳) 、面包、岩盐、白饭、饼干、蛋壳、蜂蜜、蘑菇、烧鱼干(犬用)。
杂食:除了酸性食物和奶制品。
注意事项:
寄居蟹以螺壳为寄体,平时负壳爬行,受到惊吓会立即将身体缩入螺壳内。随着蟹体的逐渐长大,寄居蟹会寻找新的壳体换壳,已知的寄居蟹品种有几十种,在我国沿海较常见的品种有方腕寄居蟹和栉螯寄居蟹。方腕寄居蟹比栉螯寄居蟹体形稍大,寄居的螺体最大直径可达15厘米以上。
饲养寄居蟹可用鱼缸或较大的玻璃罐、塑料罐等容器,底部铺满砂石,砌成斜坡状。调好0.4-0.5%浓度的盐水,淹至斜坡1/3-1/4处,有条件的话还可装一个小型过滤器。
寄居蟹可喂其碎鱼肉、蚬肉或小虾肉等,食物应放置在水上砂面,每天喂一次就行了,吃不完的食物要及时清理,以免污染水质。夏天每星期要换水1/3,冬天换水时间可稍长一些。
寄居蟹,主要产在黄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边缘,一般生活在沙滩和海边的岩石缝隙里。寄居蟹以螺壳为寄体,平时负壳爬行,受到惊吓会立即将身体缩入螺壳内。随着蟹体的逐渐长大,寄居蟹会寻找新的壳体换壳,已知的寄居蟹品种有几十种,在我国沿海较常见的品种有方腕寄居蟹和栉螯寄居蟹。方腕寄居蟹比栉螯寄居蟹体形稍大,寄居的螺体最大直径可达15厘米以上。
饲养寄居蟹可用鱼缸或较大的玻璃罐、塑料罐等容器,底部铺满砂石,砌成斜坡状。调好0.4-0.5%浓度的盐水,淹至斜坡1/3-1/4处,有条件的话还可装一个小型过滤器。寄居蟹可喂其碎鱼肉、蚬肉或小虾肉等,食物应放置在水上砂面,每天喂一次就行了,吃不完的食物要及时清理,以免污染水质。夏天每星期要换水1/3,冬天换水时间可稍长一些.
寄居蟹的饲养方法饲养箱:建议用有盖玻璃制水箱,留下些许空气流动口,如此可帮助温度及湿度的保持,并可降低疾病的产生(当你闻到臭味时)。
底砂:建议用消毒海滩沙、不含矽砂、细小河石、珊瑚砂…等,深度建议为陆生寄居蟹的两倍,可有效提供其埋藏用。
卧式加温器:(红外线加热---台湾好像没有)温度需控制在26C以上。
三个盘子:ㄧ个装淡水,ㄧ个装咸水,ㄧ个装食物。
食物:杂食,可提供水果或乾粮,建议经常换并小量餵食,避免食物腐败。
海绵:放於水盘中可提供最大湿度并避免涧水。
温度计:自选!
湿度计:可帮助你保持湿度,湿度不足将使寄居蟹呼吸困难(它们还是用腮在呼吸喔)。
水稳:避免直接用自来水,确定水中不含有害物质。
Stress Coat:用於药浴,1~2滴於温水中就可。
海水池:所有陆生寄居蟹需要含盐食物,最好提供一个Brackish(汽水)池於饲养箱中。建议塩度为1.005(计算后)。
浴管:用於浸浴寄居蟹,要够深所以寄居蟹不会爬出。
喷雾瓶:提供提高湿度用,尤其是旅行或乾旱时用。
1、温度:温度不低于华氏70度,不高于78度。
2、湿度:相对湿度70%,绝对湿度大约50%,但多数湿度计度的是相对湿度。寄居蟹喜湿润,但是湿润不等于闷热,一定要注意通风,切记不可将饲养箱密闭。
3、垫材:石头、沙子之类的东西。寄居蟹是昼伏夜出的生物白天它一般躲藏在沙子、石缝中,要让寄居蟹感觉到自己安全,不然它很有可能在兴奋状态下自杀或者自残选用的垫材要干净、环保,应该消毒撂几天,让里边的寄生虫和一些有毒物质挥发杀灭。
4、寄居蟹多只一起养:建议买2只以上,如果缸子小就不要养太多,2、3只也就够了。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药用植物栽培和动物养殖大全》
我是水族养殖爱好者,已经十几年了.寄居蟹是杂食的水族动物,菜叶'馒头还有和一些小鱼虾,红虫丝蚯蚓都吃的.在水族箱多放一些比寄居蟹现在居住的贝壳大一些的贝壳,随着蟹身的增长,它会自己选择比较合适的贝壳居住.
饲料和食水每天更换 用矿泉水、凉开水或不含氯气的自来水饲养 珊瑚沙每2-3月换一次 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维持温度在摄氏20-30度 维持湿度60-80% 蜕皮时不要干扰它们 陆寄居蟹属于夜行性动物,喜爱潮湿、阴暗的地方
饲料和食水每天更换
用矿泉水、凉开水或不含氯气的自来水饲养
珊瑚沙每2-3月换一次
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维持温度在摄氏20-30度
维持湿度60-80%
蜕皮时不要干扰它们
陆寄居蟹属于夜行性动物,喜爱潮湿、阴暗的地方
1. 饲养前
首次饲养请用盐温水替它们浸个海水浴,清除寄生虫或虱类生物。新蟹通常会钻到沙中几天至数星期以适应新环境,等它们熟悉家的沙子。维持适当温湿度,并且摆放水盆,遮蔽物和铺上底沙,在沙上加1-2茶匙钙盐。这时不要把它们放在手上,减少干扰它,但要维持每天更换食物。
2. 阳光、通风
尽可以找比较接近窗边的位置,或是日照可以斜射到的地方。但不至于要到阳光直照的地步。把缸放在较低处,缸的最高缘正好在窗户的最下缘。布置要多一点隐蔽物,尤其是洞穴,以配合它们的习性。
3. 饲养缸
可选用塑料或玻璃箱。塑料箱附有盖子,可以防止逃走,盖子上有孔,有适当的通气性,加上盖子可紧紧地关闭,能够保温和保湿。
4. 空间
饲养缸内要铺底沙让它们能有适合的地方躲藏脱壳,缸内的底沙的深度至少要是缸内个体体高的1-2倍。要有空间布置隐蔽物和水盆,及足够给它们走动。如想饲养缸的空间变得更大,可在饲养缸内放些立体的容器给它们攀爬。
5. 不同大小的个体
在同一饲养缸内,应尽量避免饲养大个体和小个体,因为这样会增加了大个体攻击小个体的机会。有某些大个体会霸占食物,不让小个体进食,最坏的情况是会使小个体产生压力,导致出现自割或□□□行为,最终会引致死亡。
6. 后备缸
准备1-2个后备饲养缸,作为蜕皮中的陆居蟹的避难所。例如当发现某个体出现蜕皮的先兆,这样便可以把它们放在另一个饲养缸里。另外,后备缸也可以用作生病或受到压力而自割的个体的治疗室。
7. 清洗
饲养缸在使用之应该先用清水洗净一次。注意清洁剂对陆寄居蟹来说毒性是十分强的,所以清洗饲养缸时绝对不要使用洗洁精、碱液等清洁剂。夏天细菌容易滋生,可以清洗得频密一些,冬天则不用清洗得那么频密。平均每2-3个月清洗一次。若发现有异味或昆虫时,则应尽快清洗饲养缸。在进行清洗前要注意饲养缸内有没有陆寄居蟹个体失踪了。如有个体失踪,便表示有个体正躲藏在沙里,可能快将要脱壳,这时便要中止清洗饲养缸。准备一个塑料缸,让寄居蟹在加钙盐的水里浸浴,水深为螺壳的同等高度。浸浴时我们把螺壳口面向上,放它们入水中,让它们在水中步行1~2分钟便把它们拿起。
8. 温度、湿度 由于寄居蟹是住在亚热带地区的,温度适宜维持在摄氏20-30度,当处于15度时,动作会开始缓慢,10度以下更会死亡。可用热毯或用紫外光灯把饲养缸维持在26~30度。由于寄居蟹是用鳃呼吸的,湿度低时,它们便不能呼吸,请维持湿度60-80%,可设置保湿器,及每天需要使用加有钙盐的水(不要给含有氯气的自来水)作手动喷雾2-3次。
9. 食物
陆寄居蟹是夜行性的动物,最好在晚上喂饲。每天更换食物,陆寄居蟹平时会用前螯在沙中找有机物质果腹,可用米饭、面包屑、蛋、蔬果、鱼饲料等喂饲。另外它对玉米和爆谷也特别喜爱。如蜕皮后可以给它们多些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蛋壳、熟虾(连壳)等的食物。
不要给它们吃葱类、含芥辣的食物、香辣食物、加入了防腐剂或添加剂的加工食物、糖类、含大量油性的食物、含有防虫效果的食物、含杀虫效果的蔬菜植物。
10. 食水 可用矿泉水、蒸馏水或凉开水,不要给含有氯气的自来水,陆寄居蟹是利用鳃部呼吸,而含有氯气的水会伤害它们的健康。如饲养缸够大,可用2个水盆分别放淡水和海水。
11. 贝壳
当陆寄居蟹身体不断长大,贝壳变得不合适,狭窄或残破时便需要换壳。第一次买新壳时,需用温水加钙盐洗涤。如它不换新壳,则可能表示现在的贝壳仍合适。
12. □□□
准备几个螺壳,然后浸在暖水中。另外向□□□中的陆寄居蟹作喷雾,或给它一个海水浴约1分钟 (应该用暖水,不可用冷水,水位不要太高),然后把它和先前的螺壳一起放进鞋箱内 (如果没有的话,找一个普通盒子、箱子也可),盖上盖子后内里便会变成漆黑一片。跟着,维持这个状况。1~2个小时后打开盖子看看,如果还是继续□□□的话,便再等1~2个小时。
蜕皮 陆寄居蟹要成长,每隔一段时间便会进行蜕皮。「蜕皮」和「换壳(更换螺壳)」不是同一种状态。「蜕皮」是指陆寄居蟹脱下身体的旧甲壳,而肌肉组织会长大并逐渐变硬,形成新甲壳。「换壳(更换螺壳)」是指陆寄居蟹从背着的螺壳爬出来,再移到并进入另一个空的螺壳里。当发现它活动量减少,并常常躲在水盆或附近底沙以取得水份,而且不断地重复挖掘底沙躲藏,这便是蜕皮前的征兆。蜕皮的过程通常在沙中,一般需时数星期至一个月,视乎个别情况。陆寄居蟹所蜕出来的旧壳不要拿走,因为这是重新补充所需钙质的重要来源。陆寄居蟹在蜕皮期间会变得很脆弱,如蜕皮失败往往会引致死亡,暂时不要拿它们上手玩或观察,以免干扰了它们寻找适当的位置预备蜕皮。同时把它隔离,以免受同伴干扰而造成蜕皮失败。注意隔离缸最少必须有水盆和供躲藏的洞穴,和足够深度的沙。
蜕皮后的另一个变化便是体色变化。有些个体在蜕皮后体色会变得较浅色,有些则会变得较深色。体色变化主要是和它们在蜕皮前所进食的食物有关,一般来说,吃含有胡萝卜素较多食物的个体,体色会渐渐变得鲜艳。但体色变化也有可能与气温、湿度和其它环境因素有关,所以陆寄居蟹在每次脱壳后它们的体色也会有些微的变化。而即使同一品种的陆寄居蟹也会因为栖息地不同而有不同的体色。
陆寄居蟹是非常胆怯和神经质的生物,对四周的环境警性很高,贴背景纸或魔术镜纸,这便可好好地观察它们在饲养缸内的活动

寄居蟹是怎么养的

  寄居蟹由于常常吃掉贝类等软体动物,把别人的壳占为己有,所以人们把它称为虾怪“白住房”、“干住屋”。接下俩我们就来看看寄居蟹是怎么养的吧。

  寄居蟹的基本介绍
  寄居蟹,主要产在黄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边缘,一般生活在沙滩和海边的岩石缝隙里。寄居蟹以螺壳为寄体,平时负壳爬行,受到惊吓会立即把身体缩入螺壳内。随着蟹体的逐渐长大,寄居蟹会寻找新的壳体换壳,已知的寄居蟹品种有几十种,在中国沿海较常见的品种有方腕寄居蟹和栉螯寄居蟹。方腕寄居蟹比栉螯寄居蟹体形稍大,寄居的螺体最大直径可达15厘米以上。
  寄居蟹的养殖方式
  1.蟹的选择
  陆生寄居蟹,她们普遍很活跃,胆子比较大,非常可爱,不挑食,背的螺也是奇形怪状的。蟹从小开始养,换壳脱皮相对而言比较频繁, 饲养 者可以体验把小蟹从小养到大的乐趣。
  2. 蟹的数量
  蟹居蟹是群居动物,建议养2只以上,因为只养一只她们会“孤独”的
  3. 寿命
  人工饲养环境下,10年+完全是可以的,在国外最长记录34年+。所以好好养,蟹蟹可以陪伴我们很长时间呢,也意味着蟹友不需要老是买新蟹回家。
  4. 底砂种类&淡海水盆&湿度&温度
  寄居蟹应选用菲律宾白沙,做为底沙也可以使用椰土做为底砂,菲律宾白沙首选,因为方便她们小个子挖掘,而且也富含钙质,可以给小蟹补钙,保湿性也好,为什么我们一直要提到湿度呢,因为小蟹的腮部钙化了,需要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分才能呼吸(注意,陆寄居蟹不会 游泳 ,在水中时间稍长会毙命),所以配个湿度计(缸内最佳湿度70%~85%)及时了蟹缸内湿度情况吧。陆寄居蟹顾名思义就是生活在陆地上的,所以大家饲养的时候千万不要往缸里倒水,正确的 方法 是铺上干的沙子。海滩我们要怎么模仿呢?很简单以两个水盆代替,一个是海水盆(比重1020~1024),另一个是淡水盆,因为在雨天的时候蟹蟹也会接触到淡水(我们蟹友也经常观赏到蟹蟹在饮用淡水或者在水盆边转悠,两个水盆的深度都要能使缸内最大的蟹完全浸入,并且蟹无论大小都能自由出入)
  5.寄居蟹的食物
  寄居蟹是杂食动物,所以她们的饮食必须由肉类和植物构成,只要不含食盐和调味料的就行了,可以喂生肉或者用植物油煮的微熟的肉,冰冻干燥类的食物如虾干和红蚯蚓块只要是不含防腐剂的都能喂。最理想的是有机水果蔬菜,如果不是有机的,就要用除过氯的水清洗多次。 他最喜欢吃的是苹果和椰干。
  6.生活习惯
  大家都希望看到蟹蟹在缸里四处爬,活力四射的样子,可是小蟹的喜欢夜生活哦,通常在夜晚我们才能看到蟹蟹的真面目!白天小蟹 爱好 在屋子里休息,偶尔出来散散心。
  为了满足蟹蟹白+黑生活,我们要提供屋子和娱乐设施
  屋子—是小蟹可以获得安全和温馨的港湾
  各种爬虫屋子,椰子屋,仓鼠屋子,树洞都行,一定要暗,最好每个蟹有一间,万一什么时候吵架了也不会流落街头了
  还有娱乐设施呀?嗯,小蟹非常喜欢攀爬,喜欢探索,满足她们的好奇心,给她们快乐是我们主人的目标呀
  流木杜鹃根必须有,木头煮几遍晒干就好用了,还有漂亮的珊瑚石,铁树枝,藤壶,海胆,欧美最流行的仙人掌骨,葡萄藤等都是不错的玩具,大家一定要多选几种哦、
  7. 螺壳
  大家都听说过寄居蟹找房子的 故事 吧,因为螺壳本身就是别人的,当然不会随着寄居蟹的长大而变大了,所以蟹蟹成长了就需要找新房子住。所以主人一定要为蟹蟹提供大量螺壳(每只蟹至少有两个大小合适的螺壳,蟹蟹也需要壳来保护自己柔软的腹部,以免因为螺壳短缺而引起不必要的抢壳争锋),尽量给你的蟹提供各种各样的螺,原来换下的螺不要拿走,她觉得不合适了会再换回来的。去实体店买螺可以先量一下螺口口径大小,对比一下,网上买螺通常是按螺长算的,这个靠蟹友按螺型自己估算了,买到不合适的是很常见的情况。
  8. 加温
  温度低于15度用,我一般低于20度就用了
  陶瓷灯
  优点:接入温控器,恒温或者加热都不会时亮时暗,不会发出光,使用寿命长。
  缺点:强大的热功率只适用于大缸,湿度快速被秒杀,除非缸里放些苔藓。建议同加湿器一起使用。
  养殖寄居蟹注意事项
  寄居蟹以螺壳为寄体,平时负壳爬行,受到惊吓会立即将身体缩入螺壳内。随着蟹体的逐渐长大,寄居蟹会寻找新的壳体换壳,已知的寄居蟹品种有几十种,在我国沿海较常见的品种有方腕寄居蟹和栉螯寄居蟹。方腕寄居蟹比栉螯寄居蟹体形稍大,寄居的螺体最大直径可达15厘米以上。
  饲养寄居蟹可用鱼缸或较大的玻璃罐、塑料罐等容器,底部铺满砂石,砌成斜坡状。调好0.4-0.5%浓度的盐水,淹至斜坡1/3-1/4处,有条件的话还可装一个小型过滤器。
  寄居蟹可喂其碎鱼肉、蚬肉或小虾肉等,食物应放置在水上砂面,每天喂一次就行了,吃不完的食物要及时清理,以免污染水质。夏天每星期要换水1/3,冬天换水时间可稍长一些。

寄居蟹怎么养

1、温度:温度不低于华氏70度,不高于78度。
2、湿度:相对湿度70%,绝对湿度大约50%,但多数湿度计度的是相对湿度。寄居蟹喜湿润,但是湿润不等于闷热,一定要注意通风,切记不可将饲养箱密闭。
3、垫材:石头、沙子之类的东西。寄居蟹是昼伏夜出的生物 白天它一般躲藏在沙子、石缝中,要让寄居蟹感觉到自己安全,不然它很有可能在兴奋状态下自杀或者自残! 选用的垫材要干净、环保,应该消毒撂几天,让里边的寄生虫和一些有毒物质挥发杀灭。
4、寄居蟹多只一起养:建议买2只以上,如果缸子小就不要养太多,2、3只也就够了。
5、寄居蟹环境卫生:寄居蟹是腐生动物,周围环境太脏了会导致寄居蟹生病的,细菌增生、寄生虫增生等。
6、寄居蟹是甲壳动物:它的壳是不会随着身体长大的 它需要蜕皮! 蜕皮时要离开它天天呆的壳,它需要一个安静、安全的环境。如果几只养在一起的话把不要蜕皮的挪开,避免寄居蟹蜕皮的时候被其它寄居蟹攻击。寄居蟹的壳基本上是1年左右换一次,虽然它的壳是天天换,但是相同大小的贝壳,它也有可能换来换去,如果几只在一起的话 也有可能互相换换。
7、寄居蟹的食物:寄居蟹吃的东西很少。在海边生存的寄居蟹就是以死鱼残骸以及被海浪打上来的浮藻等等为食的,寄居蟹比较喜欢吃味道比较大的东西像带有鱼腥、鱼臭的,但是不要给寄居蟹喂酸性的东西,常期喂的话 寄居蟹可能会得软骨病;也不能喂寄居蟹奶制品,寄居蟹会无法消化而死亡;还要注意营养均衡。
8、海水:寄居蟹吃的食物中大部分是水的,水不能用自来水,里边的化学物质会杀死寄居蟹的。寄居蟹喝的水当然最好是海水,没海水切记不能在水中加食盐,因为我们吃的盐中是有碘的,碘对寄居蟹来说 就是毒。水也要经常换的 食物也是。
9、洗澡:寄居蟹每星期都需要洗澡,洗澡是非常必要的,这使它们的鳃保次湿润。因为寄居蟹是用鳃呼吸的,它的鳃要经常保持着湿润状态,原因是为了让氧气能溶解到鳃表面上的水中 然后与鳃上的毛细血管进行空气交换,水中不能有一点氯,温度应是室温的,不能明显的高于或低于室温。
给寄居蟹洗澡:把寄居蟹底朝天放到盆里,等它出来水就会流进壳里,冲掉身上的污垢。洗澡后让它们自由爬行或奔跑几分钟后,把它们从盆取出,滴干水,让他们四处走动弄干自己。找一个鞋盒子在里面铺上纸巾 然后把干了的寄居蟹放回饲养箱寄居蟹洗澡的时候,你要清理寄居蟹的饲养箱。把脏东西取出,把壳里的沙子倒掉,盘子里放好食物。

寄居蟹的饲养环境需要什么?

寄居蟹吃什么?寄居蟹的饲养环境简介
你知道寄居蟹是无法利用人工繁殖的吗?而且部分品种已经频临灭绝动物!当你购买了一只陆寄居蟹,野外就少了一只!人类一时的好奇心,可能导致陆寄居蟹族群的灭绝!我们呼吁大家要有正确的保育观念,不要购买陆寄居蟹当作宠物,不要捡海边的螺壳,否则我们将再也看不见陆寄居蟹这种动物了!
如果你肯定要饲养寄居蟹,那么希望你在饲养前,考虑清楚饲养条件,不要胡乱购买饲养。陆寄居蟹是有生命的小动物,他们不是玩具,请珍惜他们的生命!!
1.进食习性
陆寄居蟹是杂食性的动物,它们被称为海边的清道夫,几乎什么东西都吃。它们清除沿海甚至内陆的腐坏食物、死鱼、鸟类的粪便、甚至落叶和花瓣,对整个大自然的生态系统有很大的帮助。在野外,陆寄居蟹可以利用它们的嗅觉侦察到多于1.8米以外有食物的地方。如果食物的气味强烈,例如新鲜水果,它们甚至能够侦察到5米以外的气味。
陆寄居蟹进食时会利用右螯把食物弄食小块(左螯通常会用作固定食物,遇到大件的食物还会利用胸足来固定),然后放进口前面的两对颚足,颚足会把食物夹着,再运到口里。它们喝水的过程和进食也是一样的,都是利用右螯把水滴带到颚足,再传送到口里。
2.食物的种类
喂饲陆寄居蟹的主要食物是水果类、蔬菜类和肉类等等。详细可看下列食物清单表。当然这只是众多食物中的一小部分例子,其实你也可以给它们吃不同种类的食物,看看它们有什么反应或有什么特别喜好。另外,宠物店也会有给寄居蟹或小龙虾的饲料出售,喂饲它们前可以用水把饲料浸至发涨才给它们吃。
※刚购回来的陆寄居蟹可以给它苹果,因为这是它们最喜爱的食物,有助它们开口食东西。
※喂食蔬菜(尤其一种叫莲雾的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时可要注意,农作物也会被喷了农药,所以喂饲农作物时一定要把它们清洗干净,用数次的清水浸泡,最后再用水流冲洗,以免让陆寄居蟹误食农药而死亡。
不过个人并没有完全按照外国的清单来喂饲陆寄居蟹,例如外国的饲养者会给它们吃花瓣,因恐怕花瓣会含农药成份,所以并没有尝试。另外,我的菜单是以混合各种不同食物种类为主,每天混合不同的水果类、蔬菜类、肉类等等,再配合不同的补充食物来喂饲它们,并没有像外国那样烹调食物给它们。
大部分时间我们也会给陆寄居蟹吃蔬菜水果,但每一周内我们也应给它们吃点肉,例如猪肉、鱼肉和鸡肉等。想想它们在野外除了吃果实,植物等等,也会吃肉的时候,例如吃死体,所以应多给它们多元化的食物。 其中我发觉它们颇爱吃鸡肉的,我都是连肉连骨给它们吃。骨是希望它们会摄食骨头以吸收钙质。鸡肉煮熟后,要把油吸走(鸡肉比较油腻)才给它们吃。
3.不可喂饲的食物
虽然陆寄居蟹被称为海边的清道夫,而且是杂食性的,但不是人类能吃的东西也可以,给它们吃。另外,陆寄居蟹的身体结构和昆虫相似,所以对昆虫有害的食物也同样对陆寄居蟹有危险。
千万不要给它们吃:
葱类
含芥辣的食物
香辣食物
加入了防腐剂或添加剂的加工食物
糖类
含有防虫效果的食物
含杀虫效果的蔬菜植物
4.补给食物
为了平衡它们的营养,可以从钙质、盐分和矿物质这三方面补充它们的需要。
钙质:
钙质对陆寄居蟹相当重要,它可以捉进它们新陈代谢和使它们的甲壳更加坚硬(特别是在脱壳后)。我们可以加一些钙质食品在它们的食物里,例如鹦鹉用的Cuttle Bone(墨鱼骨)、弄成粉末的牡蛎壳(蚝壳)、弄碎的Oyster Shell或放一些煮熟的蛋壳(用沸水煮七分钟以上,以消灭沙门氏菌)。还有,有机菠菜也含有相当丰富的钙质。骨头,例如鸡骨也可提供它们钙质(虽然不知它们是否真的会吃,也我也会照样给它们吃)。
另外,陆寄居蟹在脱壳后都会把脱下来的旧壳吃掉以补充所需要的钙质。
最近购买了爬虫类用的钙粉供陆寄居蟹食用,听台湾的朋友说爬虫类用的钙粉浓度较高,会较易被吸收,试用后并没有什么问题。
另外,原来一直也没有提及过一种最自然的钙质来源,便是甲壳动物的甲壳,例如虾壳和蟹壳,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其中一位蟹友C圣的有关经验分享。
盐分:
毕竟陆寄居蟹居住于近海边的地方,会不时接触盐分。所以我们可以给小动物/雀鸟用的岩盐、盐土放在食物盘给它们吃。
另外,给它们一盘浅的海水补充所需盐分或矿物质。我们可以利用饲养海水鱼的化学盐来调较人工海水。人工海水的比重为1.021 - 1.024,ph度为8.1-8.3。我们可以在售卖海水鱼的地方买盐分比重针和ph tester来测试海水比例和ph度。关于海水浴的详细做法请参考 <饲养方法-浸浴> 一篇。
矿物质:
关于矿物质,其实矿物质确实较为含糊,基本上没有太特别的食物特定提供矿物质。一般蔬菜(卷心菜),水果(胡萝卜、苹果),海盐及海藻(海带)和鱼类内类等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而钙其实也是矿物质的一种。只要经常喂饲不同种类的食物,自然会从不同食物里吸收适量的矿物质。
能量:
跟据西方书籍所说,蜂蜜(honey)可以给与陆寄居蟹能量。尤其当你发现它们好像生病或没有气力时,而且有说对受伤(断脚)的个体恢复有帮助。我自己的给它们吃蜂蜜的方法是把蜜糖涂在面包上给它们吃。
5.喂饲时间次数与方法
陆寄居蟹是夜行性的动物。所以最好在晚上喂饲它们,太约在晚上9时10时左右喂饲或者在睡之喂饲它们,翌日的早上确认它们食了多少,并拿走吃净食物。记着食物要切开一片片,放在食物盆(碟子)上,保持饲养缸卫生。
最初喂饲它们时可以把它们拿起,并放它们在食物盆待它们自行进食,这样慢慢它们便会知道食物盆的位置,习惯了后它们便会自行出来进食。
在喂饲陆寄居蟹时,有几点可以注意: 1.应把食物切成粒状或块状。 2.跟据你所饲养的只数,尽量把当天喂饲时的食物平均分配.如有2只个体,食物盆应有"苹果块x2 +面包x2" 。 3.如前一天喂饲了到有粘性的食物,如饭,在下一次喂饲前应检查有没有残留下来的食物,因为饭会粘着沙子,看起上来很难分别,要用手去触摸检查。 4.喂饲完,翌日拿起食物后,应检查它们有没有把食物施到洞穴内。 5.每天要更换不同的食物。
6.食物与甲壳体色的关系
一些资料显示寄居蟹进食了含胡萝卜素(Carotene)的食物,甲壳的颜色会变得更加鲜艳,所以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对它们也相当重要。
7.不吃饲料
陆寄居蟹的食量很小,它们不能完全把饲料吃掉。但是,健康的蟹会在夜间进食。其实我也并不是每天也看到它们进食的况,因为它们进食时我们可能已经睡着了。所以我们可以在第二天检查一下食物,例如是苹果,便会看到周边变成锯齿状和表面变成凹凸,这些便是它们用螯脚挖过的痕迹。
陆寄居蟹对不同食物有不同喜好,所以不要每天也放同样的食物,试试放不同种类的食物给它们吃。
有时不吃东西不代表不健康,天气寒冷它们会变得不活跃,所以会变得很少进食。另外,不进食也可以是脱壳前的先兆,脱壳前夕它们不太进食,而且会躲在沙里,所以也不用担心。
你好:
寄居蟹,主要产在黄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边缘,一般生活在沙滩和海边的岩石缝隙里。寄居蟹以螺壳为寄体,平时负壳爬行,受到惊吓会立即将身体缩入螺壳内。随着蟹体的逐渐长大,寄居蟹会寻找新的壳体换壳,已知的寄居蟹品种有几十种,在我国沿海较常见的品种有方腕寄居蟹和栉螯寄居蟹。方腕寄居蟹比栉螯寄居蟹体形稍大,寄居的螺体最大直径可达15厘米以上。
饲养寄居蟹可用鱼缸或较大的玻璃罐、塑料罐等容器,底部铺满砂石,砌成斜坡状。调好0.4-0.5%浓度的盐水,淹至斜坡1/3-1/4处,有条件的话还可装一个小型过滤器。寄居蟹可喂其碎鱼肉、蚬肉或小虾肉等,食物应放置在水上砂面,每天喂一次就行了,吃不完的食物要及时清理,以免污染水质。夏天每星期要换水1/3,冬天换水时间可稍长一些.
寄居蟹的饲养方法饲养箱:建议用有盖玻璃制水箱,留下些许空气流动口,如此可帮助温度及湿度的保持,并可降低疾病的产生(当你闻到臭味时)。
底砂:建议用消毒海滩沙、不含矽砂、细小河石、珊瑚砂…等,深度建议为陆生寄居蟹的两倍,可有效提供其埋藏用。
卧式加温器:(红外线加热---台湾好像没有)温度需控制在26C以上。
三个盘子:ㄧ个装淡水,ㄧ个装咸水,ㄧ个装食物。
食物:杂食,可提供水果或乾粮,建议经常换并小量餵食,避免食物腐败。
海绵:放於水盘中可提供最大湿度并避免涧水。
温度计:自选!
湿度计:可帮助你保持湿度,湿度不足将使寄居蟹呼吸困难(它们还是用腮在呼吸喔)。
水稳:避免直接用自来水,确定水中不含有害物质。
Stress Coat:用於药浴,1~2滴於温水中就可。
海水池:所有陆生寄居蟹需要含盐食物,最好提供一个Brackish(汽水)池於饲养箱中。建议塩度为1.005(计算后)。
浴管:用於浸浴寄居蟹,要够深所以寄居蟹不会爬出。
喷雾瓶:提供提高湿度用,尤其是旅行或乾旱时用。
寄居蟹们需要以下的条件:
1、温度。不低于华氏21度,不高于26度。持续的低温会令寄居蟹死亡。过热则造成不能还原的损伤和缓慢、 痛苦的死亡。 过热的病征是一种褐色液体排出物和一种发霉味道。
2、湿度。7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大约50%,但多数湿度计度的是相对湿度。请记得要让饲养箱里有潮湿多雨和“热带”的感觉。
3、垫材。垫材要深到足以让寄居蟹钻进去,又不能过深使底部加温器起不了作用。如果在饲养箱保暖方面有困难,试着从底部加温器上移走一部分垫材。如果想让饲养箱凉下来,关掉加温器。
4.沙砾的选择:沙砾有很多种,选择摸上去光滑的。粗糙的沙砾让寄居蟹行走困难而且会刮伤它们的身体。平均两毫米大小的沙粒最好,太粗不便它刨坑,太细容易进入它的壳里,影响健康。脱壳时它们会潜入沙子,适应环境以及环境太干燥也会潜入,沙子厚度应二倍于寄居蟹。
5、饲养寄居蟹可喂其碎鱼肉、蚬肉或小虾肉等,食物应放置在水上砂面,每天喂一次就行了,吃不完的食物要及时清理,以免污染水质。
6、寄居蟹不断的长大,原来身上的海螺壳就容不下它的身体了,所以必须准备好稍大一些的空壳,它们会自己钻到新壳中去。通常想把寄居蟹从壳中赶出来是比较困难的,有一个办法:用打火机稍微把寄居蟹的壳加热一点,它立刻就从海螺壳中逃出来了。人工脱壳的寄居蟹总是先尾后头式的进入第一次遇到的贝壳;失壳后有抢壳的行为,且对壳的大小有一定的选择性。
饲料和食水每天更换 用矿泉水、凉开水或不含氯气的自来水饲养 珊瑚沙每2-3月换一次 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维持温度在摄氏20-30度 维持湿度60-80% 蜕皮时不要干扰它们 陆寄居蟹属于夜行性动物,喜爱潮湿、阴暗的地方
饲料和食水每天更换
用矿泉水、凉开水或不含氯气的自来水饲养
珊瑚沙每2-3月换一次
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维持温度在摄氏20-30度
维持湿度60-80%
蜕皮时不要干扰它们
陆寄居蟹属于夜行性动物,喜爱潮湿、阴暗的地方
1. 饲养前
首次饲养请用盐温水替它们浸个海水浴,清除寄生虫或虱类生物。新蟹通常会钻到沙中几天至数星期以适应新环境,等它们熟悉家的沙子。维持适当温湿度,并且摆放水盆,遮蔽物和铺上底沙,在沙上加1-2茶匙钙盐。这时不要把它们放在手上,减少干扰它,但要维持每天更换食物。
2. 阳光、通风
尽可以找比较接近窗边的位置,或是日照可以斜射到的地方。但不至于要到阳光直照的地步。把缸放在较低处,缸的最高缘正好在窗户的最下缘。布置要多一点隐蔽物,尤其是洞穴,以配合它们的习性。
3. 饲养缸
可选用塑料或玻璃箱。塑料箱附有盖子,可以防止逃走,盖子上有孔,有适当的通气性,加上盖子可紧紧地关闭,能够保温和保湿。
4. 空间
饲养缸内要铺底沙让它们能有适合的地方躲藏脱壳,缸内的底沙的深度至少要是缸内个体体高的1-2倍。要有空间布置隐蔽物和水盆,及足够给它们走动。如想饲养缸的空间变得更大,可在饲养缸内放些立体的容器给它们攀爬。
5. 不同大小的个体
在同一饲养缸内,应尽量避免饲养大个体和小个体,因为这样会增加了大个体攻击小个体的机会。有某些大个体会霸占食物,不让小个体进食,最坏的情况是会使小个体产生压力,导致出现自割或□□□行为,最终会引致死亡。
6. 后备缸
准备1-2个后备饲养缸,作为蜕皮中的陆居蟹的避难所。例如当发现某个体出现蜕皮的先兆,这样便可以把它们放在另一个饲养缸里。另外,后备缸也可以用作生病或受到压力而自割的个体的治疗室。
7. 清洗
饲养缸在使用之应该先用清水洗净一次。注意清洁剂对陆寄居蟹来说毒性是十分强的,所以清洗饲养缸时绝对不要使用洗洁精、碱液等清洁剂。夏天细菌容易滋生,可以清洗得频密一些,冬天则不用清洗得那么频密。平均每2-3个月清洗一次。若发现有异味或昆虫时,则应尽快清洗饲养缸。在进行清洗前要注意饲养缸内有没有陆寄居蟹个体失踪了。如有个体失踪,便表示有个体正躲藏在沙里,可能快将要脱壳,这时便要中止清洗饲养缸。准备一个塑料缸,让寄居蟹在加钙盐的水里浸浴,水深为螺壳的同等高度。浸浴时我们把螺壳口面向上,放它们入水中,让它们在水中步行1~2分钟便把它们拿起。
8. 温度、湿度 由于寄居蟹是住在亚热带地区的,温度适宜维持在摄氏20-30度,当处于15度时,动作会开始缓慢,10度以下更会死亡。可用热毯或用紫外光灯把饲养缸维持在26~30度。由于寄居蟹是用鳃呼吸的,湿度低时,它们便不能呼吸,请维持湿度60-80%,可设置保湿器,及每天需要使用加有钙盐的水(不要给含有氯气的自来水)作手动喷雾2-3次。
9. 食物
陆寄居蟹是夜行性的动物,最好在晚上喂饲。每天更换食物,陆寄居蟹平时会用前螯在沙中找有机物质果腹,可用米饭、面包屑、蛋、蔬果、鱼饲料等喂饲。另外它对玉米和爆谷也特别喜爱。如蜕皮后可以给它们多些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蛋壳、熟虾(连壳)等的食物。
不要给它们吃葱类、含芥辣的食物、香辣食物、加入了防腐剂或添加剂的加工食物、糖类、含大量油性的食物、含有防虫效果的食物、含杀虫效果的蔬菜植物。
10. 食水 可用矿泉水、蒸馏水或凉开水,不要给含有氯气的自来水,陆寄居蟹是利用鳃部呼吸,而含有氯气的水会伤害它们的健康。如饲养缸够大,可用2个水盆分别放淡水和海水。
11. 贝壳
当陆寄居蟹身体不断长大,贝壳变得不合适,狭窄或残破时便需要换壳。第一次买新壳时,需用温水加钙盐洗涤。如它不换新壳,则可能表示现在的贝壳仍合适。
12. □□□
准备几个螺壳,然后浸在暖水中。另外向□□□中的陆寄居蟹作喷雾,或给它一个海水浴约1分钟 (应该用暖水,不可用冷水,水位不要太高),然后把它和先前的螺壳一起放进鞋箱内 (如果没有的话,找一个普通盒子、箱子也可),盖上盖子后内里便会变成漆黑一片。跟着,维持这个状况。1~2个小时后打开盖子看看,如果还是继续□□□的话,便再等1~2个小时。
蜕皮 陆寄居蟹要成长,每隔一段时间便会进行蜕皮。「蜕皮」和「换壳(更换螺壳)」不是同一种状态。「蜕皮」是指陆寄居蟹脱下身体的旧甲壳,而肌肉组织会长大并逐渐变硬,形成新甲壳。「换壳(更换螺壳)」是指陆寄居蟹从背着的螺壳爬出来,再移到并进入另一个空的螺壳里。当发现它活动量减少,并常常躲在水盆或附近底沙以取得水份,而且不断地重复挖掘底沙躲藏,这便是蜕皮前的征兆。蜕皮的过程通常在沙中,一般需时数星期至一个月,视乎个别情况。陆寄居蟹所蜕出来的旧壳不要拿走,因为这是重新补充所需钙质的重要来源。陆寄居蟹在蜕皮期间会变得很脆弱,如蜕皮失败往往会引致死亡,暂时不要拿它们上手玩或观察,以免干扰了它们寻找适当的位置预备蜕皮。同时把它隔离,以免受同伴干扰而造成蜕皮失败。注意隔离缸最少必须有水盆和供躲藏的洞穴,和足够深度的沙。
蜕皮后的另一个变化便是体色变化。有些个体在蜕皮后体色会变得较浅色,有些则会变得较深色。体色变化主要是和它们在蜕皮前所进食的食物有关,一般来说,吃含有胡萝卜素较多食物的个体,体色会渐渐变得鲜艳。但体色变化也有可能与气温、湿度和其它环境因素有关,所以陆寄居蟹在每次脱壳后它们的体色也会有些微的变化。而即使同一品种的陆寄居蟹也会因为栖息地不同而有不同的体色。
陆寄居蟹是非常胆怯和神经质的生物,对四周的环境警性很高,贴背景纸或魔术镜纸,这便可好好地观察它们在饲养缸内的活动

有养寄居蟹的行家吗!急!

寄居蟹属于食腐动物,也就是说几乎任何能吃的东西它们都能接受,任何饲料、蔬果、米饭、死鱼虾都来者不拒。不过草莓寄居蟹与一般寄居蟹比较不同的是它们需要经常补充胡萝卜素来维持鲜艳的体色。否则红色会逐渐消退。胡萝卜素最好的来源就是虾类或是红色热带鱼类专用的增艳饲料。另外,它们也有群居的习性,因此单独饲养的个体会不如多只饲养来得适应。
寄居蟹怎么养
1、温度和湿度。由於寄居蟹是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的,温度适宜维持在摄氏20-30度,当处於15度时,动作会开始缓慢,10度以下更会死亡。可用热毯或用紫外光灯把饲养缸维持在26~30度。由於寄居蟹是用鳃呼吸的,湿度低时,它们便不能呼吸,请维持湿度60-80%,每天早晚需要使用加有钙盐的水(不要给含有氯气的自来水)作手动喷雾2-3次。
2、食用水的选择。食用水可用矿泉水、蒸馏水或凉开水,不要给含有氯气的自来水,陆寄居蟹是利用鳃部呼吸,而含有氯气的水会伤害它们的健康。需用2个水盆分别放淡水(供饮用)和海水(供浸浴),海水份量为100ml:3g(约500ml道地绿茶空樽:2茶匙)。
3、大小不同的个体分开饲养不同大小的个体在同一饲养缸内,如同时饲养大个体和小个体,应小心留意大个体会否攻击小个体,如出现这情况,请分开饲养。
4、后备缸的准备如饲养太多陆寄居蟹(1呎缸有6只以上),应准备1-2个后备饲养缸,作为蜕皮中的陆居蟹的避难所。例如当发现某个体出现蜕皮的先兆,这样便可以把它们放在另一个饲养缸里。另外,后备缸也可以用作生病或受到压力而自割的个体的治疗室。
寄居蟹清洗注意事项
1、清洁剂对陆寄居蟹来说毒性是十分强的,所以清洗饲养缸时绝对不要使用洗洁精、碱液等清洁剂。夏天细菌容易滋生,可以清洗得频密一些,冬天则不用清洗得那麼频密。平均每2-3个月清洗一次。
2、若发现有异味或昆虫时,则应尽快清洗饲养缸。在进行清洗前要注意饲养缸内有没有陆寄居蟹个体失踪了。如有个体失踪,便表示有个体正躲藏在沙里,可能快将要蜕皮,这时便要中止清洗饲养缸。
3、准备一个塑胶缸,让寄居蟹在加钙盐的暖水里浸浴,水深为螺壳的同等高度。浸浴时我们把螺壳口面向上,放它们入水中,让它们在水中步行1~2分钟便把它们拿起。
寄居蟹喂食的时间
寄居蟹是夜行性的动物,最好在晚上十时后喂饲。不要给它们吃葱类、含芥辣的食物、香辣食物、加入了防腐剂或添加剂的加工食物、糖类、含大量油性的食物、含有防虫效果的食物、含杀虫效果的蔬菜植物。

淡水寄居蟹怎么养 怎么养淡水寄居蟹


1、饲养之前,使用温盐水浸浴1-2分钟左右,将寄居蟹身上的寄生虫清除干净。
2、准备一个饲养缸,底部铺上寄居蟹专用沙子,厚度约为寄居蟹身高的三倍左右,然后继续铺上一层5cm厚的椰土。饲养缸中放入两个浅口水盆,一个水盆中放入淡海水或海水(比重在1.020左右),一个水盆中放入矿泉水,同时准备一个盆子,用于装食物用。在饲养缸中放置适量的隐蔽物,同时在缸里面布设一个小屋,供寄居蟹休息。
3、控制好饲养缸中的温度和湿度。温度以25-32℃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以70-85%左右为宜。温度低于15℃时,寄居蟹数个小时内就会死亡;温度为15-21℃时,7-30天左右后死亡;温度为21-23℃时,寄居蟹可能出现绝食;温度为23-25℃时,蜕皮失败率较高;温度为32-38℃时,病菌滋生速度快,容易导致造景腐败发臭。湿度为60-70%的时候,寄居蟹频繁埋土;湿度高于90%,并且不透气的时候,寄居蟹容易出现“裸奔”现象。饲养缸中放入数个合适的新壳,供寄居蟹换壳用。

寄居蟹怎么养

寄居蟹什么都吃真要想问具体喂什么那就位黄瓜吧,你平时吃饭剩下的米饭馒头都可以喂一点,什么西瓜苹果香蕉都可以,空间不用太大,平时不用放太多水保持潮湿就可以,海水倒是不用,但是千万不要放自来水,因为现在水管里的自来水里有大量的氯气
下面是饲养手册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囖~
1. 饲养前
首次饲养请用盐温水替它们浸个1-2分钟的海水浴,清除寄生虫或虱类生物,并且摆放水盆,遮蔽物和铺上底沙,在沙上加1-2茶匙钙盐(它们会直接从沙上摄取所需盐份)。新蟹通常会钻到沙中几天至数星期以适应新环境,这时候它们可能不太活跃或不进食,等它们熟悉你家的沙子,这时不要把它们放在手上,减少干扰它,要放在一些比较暗及静的地方,维持每天更换食物及适当温湿度。
2. 阳光、通风 、隐藏物
尽可以找比较接近窗边的位置,或是日照可以斜射到的地方。但不至於要到阳光直照的地步。把缸放在较低处,缸的最高缘正好在窗户的最下缘。布置要多一点隐蔽物,尤其是小屋,以配合它们的习性。 寄居蟹是非常胆小的,而小屋可以令它们觉得安全,它们本身也十分喜爱日间在屋内休息。
3. 饲养缸
饲养缸可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让寄居蟹居住,可选用塑胶或玻璃箱。塑胶箱附有盖子及有一定高度,可以防止逃走,盖子上有孔,有适当的通气性,加上盖子可紧紧地关闭,能够保温和保湿。
4. 空间
饲养缸内要铺底沙让它们能有适合的地方躲藏脱壳,缸内的底沙的深度至少要是缸内个体体高1至2倍(最少5-7cm),而沙的粗度大约2-3mm,太幼的沙会摄入壳内,太粗的会令它们蜕皮后不能返回沙面。要有空间布置隐蔽物和水盆,及足够给它们走动。如想饲养缸的空间变得更大,可在饲养缸内放些攀爬物或流木供它们攀爬。
5. 不同大小的个体
在同一饲养缸内,如同时饲养大个体和小个体,应小心留意大个体会否攻击小个体,如出现这情况,请分开饲养。
6. 后备缸
如饲养太多陆寄居蟹(1呎缸有6只以上),应准备1-2 个后备饲养缸,作为蜕皮中的陆居蟹的避难所。例如当发现某个体出现蜕皮的先兆,这样便可以把它们放在另一个饲养缸里。另外,后备缸也可以用作生病或受到压力而自割的个体的治疗室。
7. 清洗
注意清洁剂对陆寄居蟹来说毒性是十分强的,所以清洗饲养缸时绝对不要使用洗洁精、碱液等清洁剂。夏天细菌容易滋生,可以清洗得频密一些,冬天则不用清洗得那麼频密。平均每2-3个月清洗一次。若发现有异味或昆虫时,则应尽快清洗饲养缸。在进行清洗前要注意饲养缸内有没有陆寄居蟹个体失踪了。如有个体失踪,便表示有个体正躲藏在沙里,可能快将要蜕皮,这时便要中止清洗饲养缸。准备一个塑胶缸,让寄居蟹在加钙盐的暖水里浸浴,水深为螺壳的同等高度。浸浴时我们把螺壳口面向上,放它们入水中,让它们在水中步行1~2分钟便把它们拿起。
8. 温度、湿度
由於寄居蟹是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的,温度适宜维持在摄氏20-30度,当处於15度时,动作会开始缓慢,10度以下更会死亡。可用热毯或用紫外光灯把饲养缸维持在26~30度。由於寄居蟹是用鳃呼吸的,湿度低时,它们便不能呼吸,请维持湿度60-80%,每天早晚需要使用加有钙盐的水(不要给含有氯气的自来水)作手动喷雾2-3次。
9. 食物
陆寄居蟹是夜行性的动物,最好在晚上十时后喂饲。每天更换食物,陆寄居蟹平时会用前螯在沙中找有机物质果腹,可用米饭、面包屑、蛋、蔬果、鱼饲料等喂饲。另外它对玉米和爆谷也特别喜爱。如蜕皮后可以给它们多些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蛋壳、熟虾(连壳)等的食物。
不要给它们吃葱类、含芥辣的食物、香辣食物、加入了防腐剂或添加剂的加工食物、糖类、含大量油性的食物、含有防虫效果的食物、含杀虫效果的蔬菜植物。
10. 食水
可用矿泉水、蒸馏水或凉开水,不要给含有氯气的自来水,陆寄居蟹是利用鳃部呼吸,而含有氯气的水会伤害它们的健康。需用2个水盆分别放淡水(供饮用)和海水(供浸浴),海水份量为100ml : 3g (约500ml道地绿茶空樽 : 2茶匙)。
11. 贝壳
寄居蟹天生有换壳特性,将不同大小的新壳放在饲养缸大概三个月至半年左右,可爱的寄居蟹就会转用新壳。当陆寄居蟹身体不断长大,贝壳变得不合适,狭窄或残破时便需要换壳。第一次买新壳时,需用温水加钙盐洗涤约十分钟。如它不换新壳,则可能表示现在的贝壳仍合适。
12.裸体
如它们突然脱离螺壳,请立即准备几个螺壳,然后浸在暖水中。另外向裸体中的陆寄居蟹作喷雾,或给它一个海水浴约1分钟 (应该用暖水,不可用冷水,水位不要太高),然后把它和先前的螺壳一起放进鞋箱内 (如果没有的话,找一个普通盒子、箱子也可),盖上盖子后内里便会变成漆黑一片。跟著,维持这个状况。1~2个小时后打开盖子看看,如果还是继续裸体的话,便再等1~2个小时。
13.蜕皮
陆寄居蟹要成长,每隔一段时间便会进行蜕皮。「蜕皮」和「换壳(更换螺壳)」不是同一种状态。「蜕皮」是指陆寄居蟹脱下身体的旧甲壳,而肌肉组织会长大并逐渐变硬,形成新甲壳。「换壳(更换螺壳)」是指陆寄居蟹从背著的螺壳爬出来,再移到并进入另一个空的螺壳里。当发现它活动量减少,并常常躲在水盆或附近底沙以取得水份,而且不断地重覆挖掘底沙躲藏,这便是蜕皮前的徵兆。蜕皮的过程通常在沙中,一般需时数星期至一个月,视乎个别情况。陆寄居蟹所蜕出来的旧壳不要拿走,因为这是重新补充所需钙质的重要来源。陆寄居蟹在蜕皮期间会变得很脆弱,如蜕皮失败往往会引致死亡,暂时不要拿它们上手玩或观察,以免干扰了它们寻找适当的位置预备蜕皮。同时把它隔离,以免受同伴干扰而造成蜕皮失败。注意隔离缸最少必须有水盆和供躲藏的洞穴,和足够深度的沙。
蜕皮后的另一个变化便是体色变化。有些个体在蜕皮后体色会变得较浅色,有些则会变得较深色。体色变化主要是和它们在蜕皮前所进食的食物有关,一般来说,吃含有胡萝卜素较多食物的个体,体色会渐渐变得鲜艳。但体色变化也有可能与气温、湿度和其他环境因素有关,所以陆寄居蟹在每次脱壳后它们的体色也会有些微的变化。而即使同一品种的陆寄居蟹也会因为栖息地不同而有不同的体色。
陆寄居蟹是非常胆怯和神经质的生物,对四周的环境警性很高,贴背景纸或魔术镜纸,这便可好好地观察它们在饲养缸内的活动。
寄居蟹什么都吃真要想问具体喂什么那就位黄瓜吧,你平时吃饭剩下的米饭馒头都可以喂一点,什么西瓜苹果香蕉都可以,空间不用太大,平时不用放太多水保持潮湿就可以,海水倒是不用,但是千万不要放自来水,因为现在水管里的自来水里有大量的氯气
下面是饲养手册的内容,囖~
1. 饲养前
首次饲养请用盐温水替它们浸个1-2分钟的海水浴,清除寄生虫或虱类生物,并且摆放水盆,遮蔽物和铺上底沙,在沙上加1-2茶匙钙盐(它们会直接从沙上摄取所需盐份)。新蟹通常会钻到沙中几天至数星期以适应新环境,这时候它们可能不太活跃或不进食,等它们熟悉你家的沙子,这时不要把它们放在手上,减少干扰它,要放在一些比较暗及静的地方,维持每天更换食物及适当温湿度。
2. 阳光、通风 、隐藏物
尽可以找比较接近窗边的位置,或是日照可以斜射到的地方。但不至於要到阳光直照的地步。把缸放在较低处,缸的最高缘正好在窗户的最下缘。布置要多一点隐蔽物,尤其是小屋,以配合它们的习性。 寄居蟹是非常胆小的,而小屋可以令它们觉得安全,它们本身也十分喜爱日间在屋内休息。
3. 饲养缸
饲养缸可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让寄居蟹居住,可选用塑胶或玻璃箱。塑胶箱附有盖子及有一定高度,可以防止逃走,盖子上有孔,有适当的通气性,加上盖子可紧紧地关闭,能够保温和保湿。
4. 空间
饲养缸内要铺底沙让它们能有适合的地方躲藏脱壳,缸内的底沙的深度至少要是缸内个体体高1至2倍(最少5-7cm),而沙的粗度大约2-3mm,太幼的沙会摄入壳内,太粗的会令它们蜕皮后不能返回沙面。要有空间布置隐蔽物和水盆,及足够给它们走动。如想饲养缸的空间变得更大,可在饲养缸内放些攀爬物或流木供它们攀爬。
5. 不同大小的个体
在同一饲养缸内,如同时饲养大个体和小个体,应小心留意大个体会否攻击小个体,如出现这情况,请分开饲养。
6. 后备缸
如饲养太多陆寄居蟹(1呎缸有6只以上),应准备1-2 个后备饲养缸,作为蜕皮中的陆居蟹的避难所。例如当发现某个体出现蜕皮的先兆,这样便可以把它们放在另一个饲养缸里。另外,后备缸也可以用作生病或受到压力而自割的个体的治疗室。
7. 清洗
注意清洁剂对陆寄居蟹来说毒性是十分强的,所以清洗饲养缸时绝对不要使用洗洁精、碱液等清洁剂。夏天细菌容易滋生,可以清洗得频密一些,冬天则不用清洗得那麼频密。平均每2-3个月清洗一次。若发现有异味或昆虫时,则应尽快清洗饲养缸。在进行清洗前要注意饲养缸内有没有陆寄居蟹个体失踪了。如有个体失踪,便表示有个体正躲藏在沙里,可能快将要蜕皮,这时便要中止清洗饲养缸。准备一个塑胶缸,让寄居蟹在加钙盐的暖水里浸浴,水深为螺壳的同等高度。浸浴时我们把螺壳口面向上,放它们入水中,让它们在水中步行1~2分钟便把它们拿起。
8. 温度、湿度
由於寄居蟹是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的,温度适宜维持在摄氏20-30度,当处於15度时,动作会开始缓慢,10度以下更会死亡。可用热毯或用紫外光灯把饲养缸维持在26~30度。由於寄居蟹是用鳃呼吸的,湿度低时,它们便不能呼吸,请维持湿度60-80%,每天早晚需要使用加有钙盐的水(不要给含有氯气的自来水)作手动喷雾2-3次。
9. 食物
陆寄居蟹是夜行性的动物,最好在晚上十时后喂饲。每天更换食物,陆寄居蟹平时会用前螯在沙中找有机物质果腹,可用米饭、面包屑、蛋、蔬果、鱼饲料等喂饲。另外它对玉米和爆谷也特别喜爱。如蜕皮后可以给它们多些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蛋壳、熟虾(连壳)等的食物。
不要给它们吃葱类、含芥辣的食物、香辣食物、加入了防腐剂或添加剂的加工食物、糖类、含大量油性的食物、含有防虫效果的食物、含杀虫效果的蔬菜植物。
10. 食水
可用矿泉水、蒸馏水或凉开水,不要给含有氯气的自来水,陆寄居蟹是利用鳃部呼吸,而含有氯气的水会伤害它们的健康。需用2个水盆分别放淡水(供饮用)和海水(供浸浴),海水份量为100ml : 3g (约500ml道地绿茶空樽 : 2茶匙)。
11. 贝壳
寄居蟹天生有换壳特性,将不同大小的新壳放在饲养缸大概三个月至半年左右,可爱的寄居蟹就会转用新壳。当陆寄居蟹身体不断长大,贝壳变得不合适,狭窄或残破时便需要换壳。第一次买新壳时,需用温水加钙盐洗涤约十分钟。如它不换新壳,则可能表示现在的贝壳仍合适。
12.裸体
如它们突然脱离螺壳,请立即准备几个螺壳,然后浸在暖水中。另外向裸体中的陆寄居蟹作喷雾,或给它一个海水浴约1分钟 (应该用暖水,不可用冷水,水位不要太高),然后把它和先前的螺壳一起放进鞋箱内 (如果没有的话,找一个普通盒子、箱子也可),盖上盖子后内里便会变成漆黑一片。跟著,维持这个状况。1~2个小时后打开盖子看看,如果还是继续裸体的话,便再等1~2个小时。
13.蜕皮
陆寄居蟹要成长,每隔一段时间便会进行蜕皮。「蜕皮」和「换壳(更换螺壳)」不是同一种状态。「蜕皮」是指陆寄居蟹脱下身体的旧甲壳,而肌肉组织会长大并逐渐变硬,形成新甲壳。「换壳(更换螺壳)」是指陆寄居蟹从背著的螺壳爬出来,再移到并进入另一个空的螺壳里。当发现它活动量减少,并常常躲在水盆或附近底沙以取得水份,而且不断地重覆挖掘底沙躲藏,这便是蜕皮前的徵兆。蜕皮的过程通常在沙中,一般需时数星期至一个月,视乎个别情况。陆寄居蟹所蜕出来的旧壳不要拿走,因为这是重新补充所需钙质的重要来源。陆寄居蟹在蜕皮期间会变得很脆弱,如蜕皮失败往往会引致死亡,暂时不要拿它们上手玩或观察,以免干扰了它们寻找适当的位置预备蜕皮。同时把它隔离,以免受同伴干扰而造成蜕皮失败。注意隔离缸最少必须有水盆和供躲藏的洞穴,和足够深度的沙。
蜕皮后的另一个变化便是体色变化。有些个体在蜕皮后体色会变得较浅色,有些则会变得较深色。体色变化主要是和它们在蜕皮前所进食的食物有关,一般来说,吃含有胡萝卜素较多食物的个体,体色会渐渐变得鲜艳。但体色变化也有可能与气温、湿度和其他环境因素有关,所以陆寄居蟹在每次脱壳后它们的体色也会有些微的变化。而即使同一品种的陆寄居蟹也会因为栖息地不同而有不同的体色。
陆寄居蟹是非常胆怯和神经质的生物,对四周的环境警性很高,贴背景纸或魔术镜纸,这便可好好地观察它们在饲养缸内的活动。
1、温度:温度不低于华氏70度,不高于78度。
2、湿度:相对湿度70%,绝对湿度大约50%,但多数湿度计度的是相对湿度。寄居蟹喜湿润,但是湿润不等于闷热,一定要注意通风,切记不可将饲养箱密闭。
3、垫材:石头、沙子之类的东西。寄居蟹是昼伏夜出的生物白天它一般躲藏在沙子、石缝中,要让寄居蟹感觉到自己安全,不然它很有可能在兴奋状态下自杀或者自残选用的垫材要干净、环保,应该消毒撂几天,让里边的寄生虫和一些有毒物质挥发杀灭。
4、寄居蟹多只一起养:建议买2只以上,如果缸子小就不要养太多,2、3只也就够了。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药用植物栽培和动物养殖大全》
寄居蟹,主要产在黄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边缘,一般生活在沙滩和海边的岩石缝隙里。寄居蟹以螺壳为寄体,平时负壳爬行,受到惊吓会立即将身体缩入螺壳内。随着蟹体的逐渐长大,寄居蟹会寻找新的壳体换壳,已知的寄居蟹品种有几十种,在我国沿海较常见的品种有方腕寄居蟹和栉螯寄居蟹。方腕寄居蟹比栉螯寄居蟹体形稍大,寄居的螺体最大直径可达15厘米以上。
饲养寄居蟹可用鱼缸或较大的玻璃罐、塑料罐等容器,底部铺满砂石,砌成斜坡状。调好0.4-0.5%浓度的盐水,淹至斜坡1/3-1/4处,有条件的话还可装一个小型过滤器。寄居蟹可喂其碎鱼肉、蚬肉或小虾肉等,食物应放置在水上砂面,每天喂一次就行了,吃不完的食物要及时清理,以免污染水质。夏天每星期要换水1/3,冬天换水时间可稍长一些.
寄居蟹的饲养方法饲养箱:建议用有盖玻璃制水箱,留下些许空气流动口,如此可帮助温度及湿度的保持,并可降低疾病的产生(当你闻到臭味时)。
底砂:建议用消毒海滩沙、不含矽砂、细小河石、珊瑚砂…等,深度建议为陆生寄居蟹的两倍,可有效提供其埋藏用。
卧式加温器:(红外线加热---台湾好像没有)温度需控制在26C以上。
三个盘子:ㄧ个装淡水,ㄧ个装咸水,ㄧ个装食物。
食物:杂食,可提供水果或乾粮,建议经常换并小量餵食,避免食物腐败。
海绵:放於水盘中可提供最大湿度并避免涧水。
温度计:自选!
湿度计:可帮助你保持湿度,湿度不足将使寄居蟹呼吸困难(它们还是用腮在呼吸喔)。
水稳:避免直接用自来水,确定水中不含有害物质。
Stress
Coat:用於药浴,1~2滴於温水中就可。
海水池:所有陆生寄居蟹需要含盐食物,最好提供一个Brackish(汽水)池於饲养箱中。建议塩度为1.005(计算后)。
浴管:用於浸浴寄居蟹,要够深所以寄居蟹不会爬出。
喷雾瓶:提供提高湿度用,尤其是旅行或乾旱时用。
不可和巴西龟养在一块,巴西龟会吃掉它们的。螺可以。
不用很大,但是至少能让他爬动爬动,溜溜弯
不用泡在水里,不过可以偶尔喷点水给他
吃的东西很多,我家寄居蟹吃面包、水果、米饭、龟粮等等,但最好是软点的东西,不然不方便小钳子夹下来送到嘴里。
1、确保你准备的饲养缸尺寸合适。容积有37至75公升的鱼缸适合一只寄居蟹居住,而两只寄居蟹则需要75至151公升的容积。适合寄居蟹生长的家应该在留住湿气之余还允许新鲜空气进入。鱼缸或爬行类宠物的饲养箱都非常好。你甚至可以将阁楼或贮藏室里陈旧漏水的鱼缸洗净后再度利用!
2、 确保饲养箱保持在正确的湿度。你应购买一支湿度计和温度计。它们能帮助你监测及维持最理想的温度(22至29摄氏度)和相对湿度(75至85%)。寄居蟹通过硬化的鳃呼吸,除非空气足够湿润,否则它们将无法正常呼吸。理想的相对湿度范围至少需在70%。低于70%的相对湿度将引起窒息,让寄居蟹在数个星期或数个月内慢性死亡,这个过程非常痛苦。
3、准备底砂。底砂是铺在饲养缸底部的一层物质。你仅可以使用糖粒大小的沙子,因为其它大小等级的沙子可能会刮伤寄居蟹,而小孩玩的那种沙子可能含有害填充物。使用去氯盐水弄湿沙子直到能堆沙堡的稠度。你也可以使用椰子纤维压缩成的垫材(Eco-Earth或Jungle Bedding)。
利用盐水(饲养寄居蟹的专用盐水)使椰子纤维膨胀以防发霉。寄居蟹无法挖的沙子都不可用作底砂,比如水族箱砾石(凝聚力不强,难以维持洞的形状)或含钙沙(会结块而且散发难闻气味)。底砂应至少比你饲养的最大寄居蟹高出3到5倍,而且应该可让寄居蟹轻易挖洞来排解压力、躲藏及蜕皮。
4、保持底砂清洁。肮脏的底砂对寄居蟹有害。每6个月即更换底砂。然而,你应每月简单地检查看看底砂是否有霉菌、蚂蚁、螨虫或受其它昆虫侵扰。如果你看见以上任何一种,请马上更换底砂。最好能现场立即清理任何排泄物以及寄居蟹从食物碗挖出或深埋的食物。
如果你想要多做一些,可以为底砂消毒。沙子可以放入烤箱消毒。将沙子铺在大烤盘上(仅用于消毒沙子的目的),然后放入烤箱。把烤箱温度调至120摄氏度(250华氏度),然后让它烘烤2小时。
5、 准备玩具。寄居蟹喜欢爬行!事实上,野外的寄居蟹会攀爬退潮时显露出来的大石头寻找食物。它们有时候也被称为树蟹或椰子蟹,因为它们能爬上树去吃昆虫和植物。然而切勿购买上漆玩具,因为如果颜料被寄居蟹吞食可能会有害。这里有一些关于玩具的建议:
攀爬的玩具:一定要提供攀爬的东西,仙人掌木(choya log)或木头树枝都非常合适。仙人掌木无毒,而且有洞孔让寄居蟹 抓紧。你可以把木放在鱼缸的一个角落,切勿放置太高以免寄居蟹顺着爬出饲养缸。乐高和麻网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天然玩具:你也可将在沙滩上捡的天然石头和贝壳散布在鱼缸里。蛤壳甚至能成为食物盘。只需确保用沸水将它们煮沸消毒后才放入缸里。
塑料玩具:为爬行类动物而制的塑料植物也是让寄居蟹攀爬躲藏的好选择,你只需记得盖上鱼缸的盖子,以免寄居蟹爬出来。确保它们没有将塑料吃掉,如果它们这么做,请马上将玩具移出。
6、 提供水。所有种类的寄居蟹均需要淡水和盐水。你需要为它们准备两个水盆。寄居蟹需平衡螺壳里的水分盐度,盛水的盆要够深,才能让寄居蟹的壳也获取水分(橙红陆寄居蟹,也称草苺陆寄居蟹需要能够浸泡在水里),但同时须确保它们能爬出来。
如果你有一大一小的寄居蟹,你可以在水盆里放一些小石头或天然小海绵,以便水深足以让大寄居蟹的壳沉浸在里面,而小寄居蟹也不会被困在水盆里淹死。
扩展资料:
一、寄居蟹简介:
寄居蟹(拉丁学名:Paguridae)又名“白住房”、“干住屋”,主要以螺壳为寄体,寄居的最大螺体最大直径可达15厘米以上。其外形介于虾和蟹之间,多数寄居于螺壳内。体形长,分头胸部及腹部。头胸部具头胸甲,但不覆盖最后胸节。头胸部前部较狭窄,钙化较强,后部扩展较宽,角质或完全膜质,有明显的颈沟。腹部长,曲卷或直伸,少数种宽短,多不对称。
寄居蟹多产于黄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边,在沙滩和海边的岩石缝里容易发现,有时在竹子节、穗椰子壳、珊瑚、海绵等其它地方也能看到这种有“清道夫”之称的杂食性动物。寄居蟹并未列位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于一般保护动物。
二、生活习性:
寄居蟹生活在被它掠食者的铠甲里,却也因为这副铠甲,它必须得背着跑来跑去,甚至让自己右螯脚大于左螯脚,或左螫脚大于右螯脚。寄居蟹常寄居于死亡软体动物的壳中,以保护其柔软的腹部,故名。
世界上现存500多种寄居蟹,绝大部分生活在水中,也有少数生活在陆地。更有一些寄居蟹不再寄居在甲壳里,而是发展出了类似螃蟹的硬壳,也叫硬壳寄居蟹,著名的椰子蟹即属此类。堪察加拟石蟹(阿拉斯加帝王蟹)是寄居蟹的近亲,过去曾被生物学家归入寄居蟹总科(今已归入石蟹总科)。
常见的寄居蟹可分为三大类:活额寄居蟹科、寄居蟹科和陆寄居蟹科。
由于寄居蟹食性很杂,是杂食性的动物,它们被称为海边的清道夫,从藻类、食物残渣到寄生虫无所不食,对家庭养鱼爱好者来说,在水族箱里放一两只寄居蟹会起到清洁工的作用。
寄居蟹的寿命一般为2~5年,但是在良好的饲养环境下,经常可以活到20~30年,有记录记载最长的活过了70年。
寄居蟹的房子有海螺壳、贝壳、蜗牛壳,甚至由于生态环境恶劣用瓶盖来充当家。寄居蟹刚出生时本体较为柔软,易被捕食,长大后,必须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房子,就向海螺发起进攻,把海螺弄死、撕碎。然后钻进去,用尾巴钩住螺壳的顶端,几条短腿撑住螺壳内壁,长腿伸到壳外爬行,用大螯守住壳口。这样,它就搬进了一个环保坚固的新家 。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寄居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