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稀,古稀的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05 19:31:32 浏览3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古稀的读音

古稀的读音是:[gǔ xī]。
一、基本解释:(名)杜甫诗“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用“古稀”作七十岁的代称:~之年|年逾~。
二、详细解释:亦作“古希”。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三、相关历史文学
明,李贽《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瑞文端公重瞳》:“公早贵,致位宰辅,寿臻古稀。”《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
四、古稀的造句
1、王爷爷已年逾古稀,但仍然每天早上坚持体育锻炼。
2、作为演员的他,年逾古稀之年,戴着耳环,成为一名出色的水手,至今仍志存高远。
3、爷爷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容光焕发,精神仍然很好。
4、张教授虽已年近古稀,但仍潜心钻研,著书立说。
5、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你我如今都是古稀之人了。
6、虽然年近古稀,但他仍然精力充沛。
7、风华正茂时已经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开拓者。
8、他虽已年近古稀,但壮心不已,尚有余勇可贾。
9、李伯伯到了古稀之年,身体还这么硬朗,真是难得呀!
10、年逾古稀的张老伯鹤发童颜,走起路来却健步如飞。

古稀是什么意思

唐杜甫《曲江》诗:“酒债寻 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后用“古稀”指七十岁:古稀之年。
出处:
1、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2、明·李贽 《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
3、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瑞文端公重瞳》:"公早贵,致位宰辅,寿臻古稀。"
4、《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
5、明朝时期,著名书画家唐寅(唐伯虎)读了杜诗后,感慨自己已活过了"古稀",他填了一首《七十词》:"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二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唐寅虽活过古稀,仍感叹唏嘘人生几何。
查核一下,千多年前的"古稀"老翁,确实稀少的很。仅以知名的诗人、学问家为例,超过七十岁的真是寥寥无几。但是,到了数百年前,社会不断进步,人的寿命已长了很多,仍以名家为例,不仅感叹古稀的唐寅已超过古稀,他同时代的罗贯中(《三国演义》作者)、吴承恩(《西游记》作者)、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言"作者)、郑板桥(书画名家)等,年龄均过古稀。到了现代,古稀者遍地皆是了。
古稀是七十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古代年龄称谓
赤子
0岁:初生婴儿的皮肤微微泛红,古人将这时候的孩子称之为“赤子”。赤子之心,说的就是一颗如同初生儿一样纤尘不染的纯洁心。
襁褓
0-1岁: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
2-3岁:“提”,是指大人抓住孩子的两腋将他抱起来的动作,而“孩”也不是孩子,而是“咳”的古字。
垂髫
3-9岁:古人会以头发命名年纪。孩子在9岁之前不扎辫子,头发自然垂下,叫“垂髫”。
总角
9-13岁:9岁之后,才把头发分两边各扎一个结,像两个羊角,叫“总角”。
豆蔻
13-14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粉白的花刚新萌发,充满娇俏的灵气。杜牧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古代的女孩从12岁开始便可以戴发饰,装扮自己。
束发
15岁:古时的少男少女要将头上的两个“总角”解散,男孩扎成一束髻,表示成童。女孩则到了可以婚嫁的年龄,要用笄jī子盘起头发,开始学习各种生活技艺,称谓及笄。
弱冠
20岁:行冠礼,是古代最隆重的仪式之一。在家族的见证下,年满20岁的男子在宗庙里由指定的贵宾加冠,以示成年。由于这个年龄的男子体犹未壮,所以又称“弱冠”。
而立
30岁:几千年前,孔子说“三十而立”,从此“三十”就成了中国人衡量男儿是否有能力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度量衡。古时的男子比今天成家立业得早。他们15、16岁即可婚娶,20几岁就儿女绕膝,不到40岁便儿孙满堂,所以三十而立,在那个年代算是应当之事。
不惑
40岁:不惑,是“不迷惑、不糊涂”之意。人到中年,对世间百态和周遭是非会有了洞悉般的明察,不会因蛊惑而沸腾,也不会因诬言而颓废。
知天命
50岁:“知天命”,许多人会误解成听天由命的意思,其实,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苛求结果,简而言之,是对得失淡然。
花甲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古时用干支纪年为六甲子。因为它以天干与地支依次循环搭配,六十周而复始,所以也称“花甲子”、或“花甲”。后来也用“花甲”或“花甲子”代称60岁。耳顺: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杖乡:意思是六十岁可以拄行走于乡里。
古稀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语出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人们就用“古稀”或“稀年”作为七十岁的代称。致事、致政是一个意思,即辞去官职,也叫致仕。“悬车”也是致仕的意思。古人一般都到七十岁时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而悬车。
中寿
80岁:《庄子·盗跖》中寿80岁。
耄耋
90岁:耄耋(mào dié)也用作对老年人的泛称。语出《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期颐
100岁:期颐、人瑞。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解说:“期颐,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期待的“期”就是需要的要。

古稀是什么意思

古稀,称人年七十。
详细释义:
亦作“古希”。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明李贽《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
例句:
1、老爷爷天天坚持锻炼,虽然已年逾古稀,却仍是鹤发童颜,神采奕奕。
2、人逢古稀喜相聚,满座白发尽笑语。身处盛世盼岁长,往事茫茫如烟雨。勤于纸上寻欢乐,珍惜今天保身体。多在人间看春光,又是桃红满地绿。
3、年逾古稀的张老伯鹤发童颜,走起路来却健步如飞。
4、虽然年近古稀,但他仍然精力充沛。
5、爷爷已年逾古稀,但身体还是非常硬朗。
6、爷爷高高的个儿,宽宽的肩,别看他已年过古稀,可说起话来,声音像洪钟一样雄浑有力;走起路来蹬、蹬、蹬他,连小伙子也追不上呢。
7、前人七十曰古稀,盛世益寿百年期,淡泊心宽似天地,福如东海乐无比。
8、老爷爷天天坚持锻炼,虽然已年逾古稀,却仍是鹤发童颜,神采奕奕。他年逾六旬,军帽下露出了花白的鬓发,在帽徽领章的走路时却仍然步履矫剑。
9、王爷爷已年逾古稀,但仍然每天早上坚持体育锻炼。

古稀的意思

古稀的解释[three score years and ten;seventy years of age] 称人年七十 酒债 寻常 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古稀之年 详细解释 亦作“ 古希 ”。 唐 杜甫 《曲江》 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明 李贽 《观音阁》 诗 之一 :“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 掌故 ·瑞文端公重瞳》 :“公早贵,致位宰辅,寿臻古稀。” 《当代》 1981年第6期:“他 后悔 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 这么 不知 轻重。” 词语分解 古的解释 古 ǔ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 相对 :古代。古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古典。古风。古训。古道(a.指古代的 道理 ;b.古朴;c.古老的道路)。 古体诗的简称:五古( 稀的解释 稀 ī 事物中间距离远、 空隙 大,与“密”相对, 稀疏 。稀落(?)。 稀客 。 依稀 。 浓度小,含水分多的,与“稠”相对:稀薄。稀料。稀释。 少:稀少。 稀罕 。 稀奇 。古稀之年。 用在“烂”、“松”等 形容词 前面,表

古稀的意思古稀的意思是什么

古稀的词语解释是:古稀gǔxī。(1)称人年七十。古稀的词语解释是:古稀gǔxī。(1)称人年七十。拼音是:gǔxī。词性是:名词。注音是:ㄍㄨˇㄒ一。结构是:古(上下结构)稀(左右结构)。古稀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亦作“古希”。引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明李贽《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清平步青《霞外_屑·掌故·瑞文端公重瞳》:“公早贵,致位宰辅,寿臻古稀。”《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二、国语词典语本唐.杜甫〈曲江〉二首之一:「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指人七十岁。词语翻译英语seventyyearsold德语-(Adj)_法语septuagénaire三、网络解释古稀古稀,称人年七十。古稀,原有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含义;但是解作古来稀少,与过去不同了。医学保健昌明,阅报见过百岁老人还侍奉着高堂老母的事,将来这有可能就不再是新闻了。关于古稀的近义词耄耋总角弱冠不惑关于古稀的诗词《七十古稀·细顾平生出处间》《题太仓陆涵年伯古稀自述诗后》《咏史·袁褚才名自古稀》关于古稀的诗句此去古稀近也七十古稀有七十古稀今独关于古稀的成语月明星稀人生七十古来稀抹稀泥年逾古稀年近古稀稀稀疏疏月朗星稀关于古稀的词语和稀泥年近古稀抹稀泥月明星稀月朗星稀年逾古稀古稀之年稀奇古怪关于古稀的造句1、风华正茂时已经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开拓者。让外国人同我们接轨,这是一个年过九旬的大学者的大气象。笑揽风云动,睥睨大国轻。2、李伯伯到了古稀之年,身体还这么硬朗,真是难得呀!3、爷爷已年逾古稀,但身体还是非常硬朗。4、张教授虽已年近古稀,但仍潜心钻研,著书立说。5、老伯到了古稀之年,身体还这么健壮,真是难得。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古稀的详细信息

古稀是多少岁

古稀是中国人自古指七十高龄的说法。它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甫《曲江二首》诗,杜甫吟咏道:“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慨叹人生苦短,能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十分稀少。”
古代形容人年龄的词
13岁(女)——豆蔻年华,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
70岁——古稀、
80~90岁——耄耋之年。
古代年龄称谓
孔子曾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描述人生的轨迹。从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古代,对不同年龄段都有着别称,这并不是特指某个年龄,而是达到一定年龄后对这个年龄段的一种称呼。
在古代:男性: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志学——十五岁。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期颐——百岁之人。
指女性: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及笄——女子十五岁。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喜寿:指七十七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故借指七十七岁。
米寿:指八十八岁:将“米”字拆开彷如八十八的模样,故借指八十八岁。
白寿:指九十九岁: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白”是借用百字少一横,以此借指九十九岁。
茶寿:“茶”字的草头看似二十,余者可拆成八十八,二者相加得一百零八,故借指一百零八岁。

古稀是指多少岁

古稀是指70岁。
古稀,对应成语“古稀之年”,古稀也叫“古希”“人生七十古来稀”,说的就是一个人到了70岁的年纪。一个人活到了70岁,算是高龄了,尤其是在人均寿命不高的古代,就更加稀少了,因而古人认为人活到70岁,是很稀少的,故而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关于古稀最经典的一句诗是“诗圣”杜甫的《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思是: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古代活过70岁的“古稀”老翁等学问大家,堪以稀少称奇。而他们在古稀之年回首往事时,如果毫无建树,仍不免长嘘短叹,唏嘘不已。
古人年岁的别称
1、总角
指童年。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2、弱冠
指男子2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3、而立
指30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4、不惑
指40岁。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5、花甲
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是多少岁啊?

古稀之年指的是超过七十高龄,该说法源自于唐代诗人杜甫《曲江二首》中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因此,古稀之年成为我国古代人们对七十岁的另一种称谓。
古稀之年也叫做悬车之年、杖国之年、从心之年,因为古代人们的医疗水平有限,且战乱、灾害等原因,人均寿命在40~50岁之间,在古代超过七十的老翁十分稀少。
古稀,亦作“古希”,拼音为 gǔ xī,汉语词语,释义为人年七十。出自杜甫古诗《曲江》。
一百四十一岁。
“花甲重逢还长三七岁月”中,花甲,指60岁。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花甲之年”也叫“耳顺之年”。
花甲重逢即一百二十岁,“多一度春秋”即加三七二十一岁,即一百四十一岁。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中,古稀,称人年七十。古稀,原有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含义。古稀即七十岁。
古稀双庆即一百四十岁,“多一度春秋”即加一年,同样是一百四十一岁。
扩展资料:
“花甲重逢还长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出自清代乾隆和纪晓岚的对联,是乾隆和纪晓岚在千叟宴上为一位141岁的古稀老人作的对子。上联为乾隆所作,下联为纪晓岚所作。
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正月初六日,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适逢乾隆喜添五世元孙,乾隆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在乾清宫如期举行了千叟宴。宴会场面之大,实为空前。
席间,乾隆召一品大臣及90岁以上者至御前,亲赐饮酒。又命皇子、皇孙、皇曾孙在殿内依次敬酒。赐予大家诗刻、如意、寿杖、朝珠、缯绮、貂皮、文玩、银牌等。
当时推为上座的是一位最长寿的百岁老人郭钟岳倍受赏赍。据说已有141岁。乾隆和纪晓岚还为这位老人作了一个对子: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根据上联的意思,两个甲子年120岁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岁。下联是古稀双庆,两个七十,再加一,正好141岁。堪称绝对。
参考资料1:百度百科-花甲
参考资料2:百度百科-古稀

【古稀】的意思是什么?【古稀】是什么意思?

【古稀】的意思是什么?【古稀】是什么意思? 【古稀】的意思是:古稀gǔ xī亦作「古希」。 ●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明李贽《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 ●《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古稀」在《汉语大词典》第3431页 第3卷 25★「古稀」在《现代汉语词典》第465页★「古稀」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古稀」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古稀gǔ xī亦作「古希」。 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 明·李贽《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 ? 《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
古稀的拼音gǔ xī
古稀是什么意思
古稀 gǔ xī亦作「古希」。●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明李贽《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
●《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

★「古稀」在《汉语大词典》第3431页 第3卷 25 ★「古稀」在《现代汉语词典》第465页 ★「古稀」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古稀」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 古稀 gǔ xī亦作「古希」。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 明·李贽《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 ? 《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
古稀的英语单词1.three score years and ten;seventy years of age
用古稀造句
1.古稀伯来书存放的包含十诫的两本本子的神圣的箱子。2.活到古稀想耄耋,活过耄耋望斯颐。3.季羡林《八十述怀》:“一下子就到了古稀之年,不容我反思。”4.季羡林《火车上观日出》:“我年逾古稀,平生看日出多矣。”5.她年逾古稀,蓬头垢面,醉意醺醺,嘴巴长得比他母亲还要大。6.他已年过古稀, 但从谈话中你依然能感觉到他壮心不已。7.张教授虽已年近古稀,但仍潜心鉆研,著书立说。8.张教授虽已年近古稀;但仍潜心鉆研;著书立说。9.这辆车久历风尘,该庆古稀高寿,可是抗战时期,未便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