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亮,月亮的象征意义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25 06:11:39 浏览2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月亮的象征意义

  月亮的象征意义 篇1   月亮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文化里,月亮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它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原始文化信息,凝聚着我们古老民族深厚的生命感情和审美感情。
  1、中国文化里月亮最基本的象征意义是母亲与女性。
  “一阴一阳是为道”。阴阳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出发点,是我国先民对世界的最初认识和解释。《礼记》中说:“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大明即太阳,代表男性,意味着阳刚、强壮和力量;月亮代表女性,意味着温柔、阴柔、温馨、婉约和缠绵。因此三岁儿童都知道,称呼太阳为“太阳公公”,称呼月亮为“月亮婆婆”,决不会搞错。
  关于月亮最著名的神话故事是哪一个?嫦娥奔月。传说神射手后羿得到了一种不死药,一天外出时交待妻子嫦娥不要乱动这种药。嫦娥却充满好奇,于是趁后羿不在,偷偷地把它吃了,结果飞升到月亮上,住进了广寒宫。虽然嫦娥从此长生不老,但永远孤身一人寂寞难熬。唐朝诗人李商隐在诗中就写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孤独得连猪八戒做天蓬元帅时喝醉了酒,竟然按耐不住调戏起她来。嫦娥其实就是女娲。
  关于月亮的神话还有很多。譬如八仙之一倒骑毛驴的张果老被夹在月亮上的桂树中间。吴刚学仙有过被罚每天砍桂树,但每一斧砍下去只要斧头一拔出来,豁口就合拢了,就这样砍了又合,砍了又合,永无尽期。吴刚伐桂的故事与西方神话中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的故事惊人地相似。
  我国古代神话中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就是三只角的乌鸟。据此有人不无骄傲地宣称:我国最早发现太阳中有黑子,比西方科学家早了几千年。同学们想想,传说中月亮里边是否也有一些动物呢?月亮中有蟾蜍,还有玉兔。
  蟾蜍——蛙——娲——娃——人蛙同源
  兔子的怀孕、生产周期——月亮盈亏周期——女性的生理规律
  2、月亮是贞洁、洁净、爱与美的象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月光如水,在我国古人的观念中,月是水的结晶,水是月的灵魂,是贞洁纯净的象征,是美的化身。所以《红楼梦》中的多情公子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一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人就觉污浊。”月亮在中国审美的深层结构中,始终流露着神秘的永恒的女性微笑。因此古典诗词里,常常以美人似月,佳人月下作为基本抒情意象。“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韦庄:“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苏轼:“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异色,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新月如眉,让人想起玉阶伫立楚楚动人的月下佳人,构成一种恬淡婉约的宁静美;烟月迷蒙,弥漫着难以名状的轻忧淡愁,构成一种朦胧凄楚之美;花月披离,余香袅袅,象征典雅艳丽之美。不尽的象征创造着不尽的月亮审美世界,无数的心灵创造着无数的月亮审美形象。
  我国古代的爱神、媒婆被称为月下老人。情人相会也往往选择月下,有诗为证:“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元夜》)“待月西厢下,迎风半户开。月移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西厢记》)连金庸金大侠封笔多年之后,还破例写了一篇小说《月云》,专写他的初恋情人。月云,多美的名字,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呀!
  3、月亮是永恒的象征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启示着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和人生短暂的喟叹。“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残霞卷尽出东溟,万古难消一片冰。”(章碣《对月》)“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月亮的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逄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逄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逄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逄蒙早逃走了。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折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月饼起源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起义成功了。后来徐达就攻下元大都,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月亮的探索
  探索历程
  最早观测并获得地月距离数据的人是公元前180年的小亚细亚人伊巴谷,通过简单的仪器计算并记录的数据是37万千米,同时发现了岁差现象。
  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是前苏联的无人登陆器“月球2号”,它于1959年9月14日撞向月面。“月球2号”在同年10月7日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月球9号”则是第一艘在月球软着陆的登陆器,它于1966年2月3日传回由月面上拍摄的照片。“月球10号”于1966年3月31日成功入轨,成为月球第一颗人造卫星。
  阿波罗11号登月
  在冷战期间,美国和前苏联一直希望在太空科技领先对方。这场太空竞赛在1969年7月19日第一名人类登陆月球时进入高潮。美利坚合众国“阿波罗11号”的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是踏足月球的第一人,“阿波罗11号”的太空人留下了一块9英寸乘7英寸的不锈钢牌匾在月球表面,以纪念这次登陆及为有可能发现它的其他生物提供一些资料。尤金·塞尔南则是最后一个站立在月球上的人,他是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任务的成员。
  6次的阿波罗号任务及3次无人月球号任务(月球16、20、24号)把月球上的岩石及土壤样本带回地球。
  探月计划
  在2004年2月,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提出于2020年前派人重新登月。
  欧洲航天局及中国亦有计划发射探测器前往月球。欧洲的“Smart 1”探测器于2003年9月27日升空,并于2004年11月15日进入绕月轨道。它将会勘察月球环境及制作月面X射线地图。
  中国也积极开展探月计划,并寻求开采月球资源的可行性,尤其是氦同位素氦—3这种有望成为未来地球能源的元素。有关中国探月计划,可参考嫦娥工程条目。
  嫦娥一号卫星
  日本和印度也不甘人后。日本已初步订出未来探月的任务。日本的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甚至已着手计划的有人的月球基地。印度则会先发射无人绕月探测器“Chandrayan”。
  欧洲希望在月球上建立一个“诺亚方舟”,将地球物种的基因存储起来,当地球遭遇核战争危机或小行星撞击时,人类的生命可以得到延续。据悉,欧航局将在2020年前分4个阶段进行月球探测,计划在2022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2025年完成永久性月球基地建设。计划耗资约890亿元人民币。
  第一个登月的人
  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 1930年8月5日生于俄亥俄州瓦帕科内塔。1955年获珀杜大学航空工程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49~1952年在美国海军服役(飞行驾驶员)。1955年进入国家航空技术顾问委员会(即后来的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刘易斯飞行推进实验室工作,后在委员会设在加利福尼亚的爱德华兹高速飞行站任试飞员。1962年至1970年在休斯敦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载人宇宙飞船中心任宇航员。1966年3月为“双子星座—8”号宇宙飞船特级驾驶员。
  月亮的象征意义 篇2   梦见两个月亮
  梦见两个月亮的梦境分析
  梦见两个月亮意味着:去买张彩票吧, 今天可能会发一笔小财哦~ 努力工作/学业, 享受工作/学业带来的快乐, 相信付出总有结果。偶尔也跟朋友交流一下, 他们或许想跟你说点什么呢!
  梦见两个月亮的吉凶:一鼓作气,勇猛奋斗,运势浩盛,容易成功达到目的,功名成就,若原命喜火之人,妙能以此之名更加两倍以上之辉煌成就,然若凶数则欠人助,以自力奋斗,也易招孤苦失意,令人可惜。【大吉昌】
  梦见两个月亮的宜忌:〖宜:宜独自小便,宜网购,宜内讧,宜米饭,宜唱红歌,宜回忆怀旧;
  〖忌:忌挑拨精神分裂者,忌返乡,忌及时大小便,忌斥责不文明行为,忌猜忌,忌争论。
  梦见天上出现两个月亮的寓意
  梦见天上出现两个月亮意味着:容易被别人插手的一天。今天的行事容易因为被人暗中做手脚而无法顺利。加强自己的保密性,不要大嘴巴把自己的计划说露了嘴是很重要的。此外也要提防那些以关心的名义去试探你的人。实在无法避免的话,你也应该保持自己的风度才是。
  梦见天上出现两个月亮的吉凶:虽得尊长(或上司)之爱护提拔,或祖先之余德,而必可成功发展,但基础是(土在上而木在下)之相克而含有崩败运,故境遇多凶变,财帛易散,成败频见,身份也因之时贵、时贱。【吉多于凶】
  梦见天上出现两个月亮的宜忌:〖宜:宜迟到,宜足疗保健,宜满足现状,宜晒热恋,宜作弊,宜犯脚气;
  〖忌:忌扩胸运动,忌中药,忌观看展览,忌穿增高鞋,忌承诺,忌走楼梯。
  梦见有两个月亮的解析
  梦见有两个月亮意味着:浮躁只会让你错失好的机会,也会打乱一早已经安排好的计划。今天的你要做事的话还是跟着团体比较好。
  梦见有两个月亮的吉凶:三才配置至为优胜,基础坚实,希望如意,求谋容易达成目的,功名成就,成功后之发展如飞黄腾达,得上位之人所器,受下属所拥护,大幸福之长寿兆。 【大吉昌】
  梦见有两个月亮的宜忌:〖宜:宜偷懒,宜暴力打假,宜私信示爱,宜梦话,宜刷卡消费,宜匿名情书;
  〖忌:忌穿轮滑鞋,忌不热爱祖国,忌吃速冻食品,忌远行,忌各种出轨,忌吐槽亲友。

月亮的别称有哪些?

1.直称
  月亮夜行于天,明而有光,普照大地,时圆时缺,缺而复圆,盈亏更替,周而复始,于是有了以下一些别称: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等。如:
  ①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曹植《赠徐干》)
  ②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③夜光何德,死则又盲?(《楚辞·天问》)
  月魂:月初升或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
  阴历每月初始见之月叫“魄”(本字“霸”),后来就以之代称月亮,并逐渐形成以“魄”为基本语素的别称--月魄、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如:
  ①玉魄中天满,清辉近水多。(何景明《对月》)
  ②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高适《塞下曲》)
  2、喻称
  圆月如镜(鉴)如轮、如规、如环、如丸、弯月如钩、如弦、如弓,于是产生了一系列比喻性的别称--飞镜、天镜、金镜、金鉴、玉镜、玉鉴、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玉轮、琼轮、白轮、银轮、冰轮、孤轮、圆轮、轮辉,玉盘、银盘、晶盘,清规,金丸、素丸,玉环,玉弓、明弓,玉钩、琼钩、银钩、玉帘钩等等。此外还有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等喻称。如:
  ①团团冰镜叶清辉。(孔平仲《玩月》)
  ②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元稹《月》)
  ③玉轮卧兔初升魄,铁网珊瑚未有枝。(李商隐《碧城》)
  ④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
  ⑤昨夜风高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
  ⑥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苏轼《宿九仙山》)
  ⑦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李贺《南园》)
  ⑧指点南楼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白居易《三月三日》)
  ⑨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将上述别称相互交错,两两组合,又派生出许多生词--兔轮、兔魄、桂轮、桂魄、圆舒、圆蟾、娥轮、镜轮、蟾轮、蟾盘、蟾魄、蟾钩等等。如:
  ①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秋夜曲》)
  ②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唐·方干《月》)
  ③慈鸟夜夜向人啼,几度沙窗兔魄低。(元·范椁《赠郭判官》)
  二、来源于神话传说的别称
  月亮的许多别称,都来源于一些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
  1.玉兔捣药——“兔”字系列别称
  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别称。如:
  ①玉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李绅《奉酬乐天立秋日有怀见寄》)
  ②金兔犹悬魄,铜龙欲启扉。(江总《答王均早朝守建阳门开》)
  ③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汤显祖《牡丹亭·闹殇》)
  ④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卢照邻《江中望月》)
  2.吴刚伐桂——“桂”字系列别称
  传说月中有桂花树,任凭吴刚砍伐却永远不倒。由此,又产生了月亮的“桂”字系列别称--桂、丹桂、月桂、桂月、桂宫、桂窟、桂丛、桂影、桂晖、桂魄……如:
  ①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张正见《薄帷鉴明月》)
  ②桂月危悬,风泉虚韵。(庾信《终南山义谷铭》)
  ③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念奴娇·中秋》)
  ④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沈约《登台望秋月》)
  3.嫦娥奔月——“娥”字系列别称
  传说后羿之妻嫦娥偷吃不死之药升月成仙,由此便产生了月亮的“娥”字系列别称--嫦娥、姮娥、月峨、金娥、素娥、残娥、姱娥、娥月、娥影、娥灵……“婵娟”本指美女,借指嫦娥仙子,故“婵娟”也成了月亮的别称。如:
  ①素娥脉脉翻愁寂,付与风铃雨夜长。(范成大《枕上》)
  ②引玄免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谢庄《月赋》)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④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李郢《中元夜》)
  4.蟾蜍成精——“蟾”字系列别称
  传说月亮上有一只蟾蜍成了精,由此产生了“蟾”字的系列别称--蟾蜍、玉蟾、明蟾、清蟾、凉蟾、寒蟾、冰蟾、金蟾、银蟾、灵蟾、彩蟾、素蟾、孤蟾、新蟾、蟾窟、蟾宫、蟾阙、蟾光、蟾彩……如:
  ①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村。(李白《初月》)
  ②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李贺《梦天》)
  ③月浪衡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李商隐《燕台诗·秋》)
  ④孤蟾久未上,五写不成归。(宋·司马光《停月亭》)
  ⑤几回鸿雁来又去,肠断蟾蜍方复回。(刘商《胡笳十八拍》)
  在以上四个系列别称之外,还有由“兔”、“桂”、“蟾”等并列而成的新的别称——兔蟾、蟾兔、蟾桂、桂蟾、桂兔……如:
  ①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罗隐《旅梦》)
  ②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
  5.其他
  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还有很多,由此形成的别称非常丰富。传说为月亮驾车的神叫“望舒”,月神名叫“结鳞”(又叫"结璘"),月中的五夫人名“月魂”,月亮的归宿处为“月窟”,月亮中有宫殿名叫“广寒宫”……这些都成了月亮的别称。如:
  ①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鲍溶《宿水亭》)
  ②曜灵忽西迈,炎烛继望舒。(曹丕《在孟津》)
  ③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杜甫《瞿塘怀古》)
  三、来源于阴阳学说的别称
  古人认为,月为阴气之精,日为阳气之精,故以“阴”、“阳”分别指月、日,由此产生了月亮的一系列别称:太阴、月阴、月灵、阴光、阴灵、阴宝、阴婆、阴精、阴兔、阴魄……
  ①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张祜《中秋夜杭州玩月》)
  ②阴魄出海上,望之增苦吟。(马戴《中秋月》)
  ③秋韵起,月阴移,下帘时。(宋·毛滂《诉衷情》)
月亮别称诗词
  01、夜光——屈原《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02、玉蟾——方干《中秋月》:“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03、玉轮——李贺《梦天》:“玉轮扎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 。”
  04、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05、顾搜——李白《上乐云》:“阳鸟未出谷,顾搜半藏身。”
  06、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7、桂魄——苏轼《念双桥·中秋》:“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08、桂宫——沈约《登台望秋月》:“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霜。”
  09、冰镜——孔平仲《玩月》:“团团冰镜叶清辉。”
  10、冰鉴——元稹《月》:“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11、冰轮——范成大《残夜至峰顶上》:“冰轮未肯去,相看尚团团。” ;陆游《月下作》:“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 。”
  12、蟾蜍——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13、素娥——《幼学琼林》:“素娥即月之好。”
  14、玉兔——辛弃疾《满江红·中秋》:“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帐幕遮银阙。”
月亮别称集锦
  婵娟 望舒 纤维 金波 玉弓 桂殿 团扇 玉桂 银台 五羊 夜光 清光 太清 蟾 蟾蜍 玉蟾 霜蟾 素蟾 冰蟾 银蟾 瑶蟾 蟾宫 皓蟾 金魄 圆蟾 金蟾 蟾魄 素魄 圆魄 冰魄 桂魄 瑶魄 玉盘 金盘 银盘 圆盘 广寒 霜盘 水晶盘 白玉盘 金镜 玉镜 圆镜 寒镜 秦镜 瑶镜 金轮 银轮 玉轮 圆轮 冰轮 霜轮 孤轮 斜轮 玉兔 玉钩 银钩 垂钩 悬钩 金兔 白兔 圆兔 蛾眉 悬弓 妲蛾 素娥 丹桂 广寒宫 太阴

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

一个月里月亮在每天的形状为:
1、新月(朔月,农历初一):基本看不见,或者隐约看见一弯细线;
2、蛾眉月(农历的初二~初六):如眉似弓;
3、上弦月(农历初七~初八):半圆;
4、渐盈凸月(农历初九~十四):椭圆;
5、满月(望月,农历十五~十六):圆盘;
6、渐亏凸月(农历十七~二十三):椭圆;
7、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半圆;
8、残月(农历二十四~月末):如眉似弓;
9、农历月最后一天又变为新月:基本看不见,或者隐约看见一弯细线。
月相意义
(1)潮汐
月相和海洋的潮汐有关系,因为潮汐和月球的引力作用有直接关系,比如在满月的时候会引起大潮。
潮汐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像军事、旅游、远洋航海、海洋渔业、海水养殖,海洋工程、科学实验及沿岸各种生产活动都要受到潮汐的影响。
(2)照明
因为夜晚天空中照明主要是靠月亮,所以,月相也是人们夜间活动时必须考虑的,尤其是在边远荒芜的地区。
(3)宗教
和某些宗教活动有关系,特别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中有斋月一说。
(4)寓意
中国自古就有花好月圆的讲究,月有阴晴圆缺,而满月往往代表着圆满、顺利和吉祥的意味。

月亮的特点


月球是地球唯一一颗天然卫星:
轨道半径: 距地球384,400千米
行星直径: 3476千米
质量: 7.35e22千克
古罗马人称之为Luna,古希腊人称之为Selene或阿尔特弥斯(月亮与狩猎的女神),另外在其他神话中它还有许多名字。
理所当然,月球早在史前就已被人所知道。它是空中仅次于太阳的第二亮物体。由于月球每月绕地球公转一周,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角度不断变化;我们把它叫做一个朔望月。一个连续新月的出现需要29.5天(709小时),随月球轨道周期(由恒星测量)因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变化而变化。
由于它的大小与组成,月球有时被分为类地“行星”,与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分在一起。
月球由苏联飞行器月球2号于1959年代表人类第一次拜访,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在非地球星体上探索。第一次在着陆则在1969年6月20日(你记得你在哪儿吗?);后一次在1972年12月。月球也是唯一一个被采回表面样本的星球。在1994年夏天,月球被Clementine飞行器大范围地作了地图映象。月球勘探者号如今正绕着月球转。
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场形成了有趣的现象。最显而易见的便是潮汐现象。月球正对地球一点的引力为最大,反面一点则相对弱小一些。地球,特别是海洋并不是完全地固定的,而是朝月球方向略有延伸的。从地球表面为透视角观察的话,会看到地球表面的两个膨胀点,一个正对月球,另一个则正对反面。这效果对海洋比对因态地壳强烈得多,所以海洋处膨胀得更高。另外因为地球自转比月球在轨道上快,膨胀每天一次,每天的大潮一共有两次。
但是地球也并不完全是一个流体,地球的自转导致地球在正对月球下方的膨胀非常轻微。这意味着由于地球自转扭力及月球上的加速度影响,使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影响力并不十分确切地存在于两球心连线上。这也使得地球不断向月球提供自转能量,使得自转速度每世纪减慢1.5微秒,也使月球公转地球轨道每年增加3.8米。(相反的结果也导致了火卫一和海卫一的不寻常公转轨道)。
不对称的引力交互作用也使月球自转同步。比如,它的轨道位相始终相对固定,使得朝向地球的一面不变。由于地球的自转因月球的影响而减缓,所以在很早以前,月球的自转速度也因地球而减缓,不过在那时作用力要强烈得多。当月球的自转速度减缓到适合自己轨道周期时(这样膨胀点就在地球正对点),就没有任何的多余扭力了,这样月球的情形就稳定了。这种情况也类似地发生在太阳系其他卫星上。最终,地球的自转也将慢到合适于月球周期,就像冥王星和冥卫一的情况一样。
自然,月球也显得不太稳定(由于它的不太圆的轨道)以致于较远端的一部分度数可不定时地看到,但大多数远端表面(左图)一直无法完全观测,直到苏联飞船月球3号1959年上天对其进行拍摄才解决了问题。(注意:这里并没有什么“黑暗面”在月亮上;月球的所有部分都能得到半日照时间。一些对“黑暗面”的称谓往往是指月亮不为人所见的另一面,因为“黑暗”有“不为人知”之意。这种称谓在今天不够正确)。
月球没有大气层。但是来自Clementine飞行器的证据表明可能在月球南极,处于永久阴暗面的大环行山处有固态水--冰。这如今已由月球勘探者号飞船证实。显然月球北极也有冰,这样未来月球探索的代价将略微便宜一些!
月球的外壳平均厚68千米,从Mare Crisium下的零公里到背面Korolev环行山的107千米。地壳下是地幔,可能也是它的内核。然而它并不像地球的地幔,月球的只是部分特别炽热。奇怪的是,月球的质心与它的几何地理中心向地球方向偏移了2千米。同样,在这一侧其地壳也较薄。
月球表面有两种主要地形:巨大的环形山与古老的高原和相对平滑与年轻的maria。maria地形(覆盖月球表面达16%)是由火山喷出的炽热的熔岩冲蚀出的。大部分的表面是由灰土层尘埃与流星撞击的石头碎片覆盖。出于未知的理由,maria地形集中于靠近于地球的一面。
大多数靠近地球的环形山,火山由科学历史上的著名的称谓命名,如第谷,哥白尼和托勒密。背面的则多用近代的命名,如阿波罗,加加林和Korolev(因为第一张照片由月球3号拍到,所以具有显而易见的俄罗斯偏向)。另外,类似于近地区,月球背面也有巨形环形山South Pole-Aitken,直径2250千米,深12千米,使它成为太阳系最大的撞击盆地,并在西侧形成了山中山,成了太阳系中重环山的典型。(从地球上看;左侧图的正中)。
阿波罗号和月球号计划带回了一块重382千克的石头样本。这些提供给了我们有关月球的详细知识。它们具有特别的价值,在月球上着陆后的廿年,科学家们还是在这快最期的样本上做研究。
月球表面上的绝大多数石头看来都有30到46亿岁,这与地球上的超过30亿岁的极稀少的石头有偶然的巧合。这样,月球就提供了太阳系早期历史的在地球上无法找到的证据。
根据早先的对阿波罗样本的研究,有关月球的起源并不一致,主要有三种理论:co-accretion同生说,主张地球与月球同时形成于太阳星云;fission分裂说,主张月球是由地球上分裂出去; capture捕捉说,主张月球形成于其他地方,后来为地球所捕捉。这些理论证据都不足,但是来自月亮石头的最新和最详细的信息引出了impact撞击说:地球曾被一个大物体(相当于火星大小甚至更大)撞击,月球则是由喷射出的部份形成。不断又有新信息被发现,但撞击说如今被广泛接受。
月球并没有全球性磁场,但是它的一些表面石头存有剩余的吸引力,表明月球早期曾有过全球性磁场。
由于没有大气和磁场,月球表面赤裸裸地遭受太阳风的攻击。在它剩余的40余亿年光阴里,大量来自太阳风的氢离子将植入其表面。由阿波罗返回的样本证明了它对研究太阳风的价值。月球上的氢可能在未来当作燃料使用。
月亮特征有以下几点:
一、亮度: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二、大气环境: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
三、分层结构:从月震波的传播了解到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4.7公里。
四、地月关系:地球与月球互相绕着对方转,两个天体绕着地表以下1600千米处的共同引力中心旋转。月球的诞生,为地球增加了很多的新事物。
五、月食现象: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行至地球的阴影后时,太阳光被地球遮住。也就是说,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因此从太阳照射到月球的光线,会被地球所掩盖。
扩展资料:
月球公转
月球以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转。这个轨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圆称“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于天赤道,也不平行于黄道面,而且空间位置不断变化。周期27.32日。月球轨道(白道)对地球轨道(黄道)的平均倾角为5°09′。但是已知月球平均每年以3.8cm的速度逐渐与地球离去。
月球自转
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所以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这种现象我们称“同步自转”,或“潮汐锁定”,几乎是太阳系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一般认为是卫星对行星长期潮汐作用的结果。天平动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它使得我们得以看到59%的月面。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月亮
月亮特征有以下几点:
一、亮度: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9%,其余91%均被月球吸收。
二、大气环境: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很少变化,这正是由于月面物质导热率低造成的。
三、分层结构:从月震波的传播了解到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四、地月关系:地球与月球互相绕着对方转,两个天体绕着地表以下1600千米处的共同引力中心旋转。月球绕着地球公转的同时,其特殊引力吸引着地球上的水,同其共同运动,形成了潮汐。
五、地形地貌: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
扩展资料
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所以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在椭圆轨道的不同部分,自转速度与公转角速度不匹配;二是白道与赤道的交角。
月球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相对于背景星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月;而新月与下一个新月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球
月球的特点:
1、亮度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月球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满月时亮度平均为 -12.7等(见)。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为0.22勒克斯,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9%,其余91%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约为7%。月面高地和环形山的反照率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1/400,所以从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阳一样大。
2、大气环境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月球表面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其表面温度可降低到-183℃。用射电观测可以测定月面土壤中的温度,这种测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很少变化,这正是由于月面物质导热率低造成的。
3、分层结构
从月震波的传播了解到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4.7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1500℃,所以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据推测大概是由Fe-Ni-S和榴辉岩物质构成。
1、亮度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月球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满月时亮度平均为 -12.7等。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为0.22勒克斯,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
2、大气环境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月球表面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其表面温度可降低到-183℃。
3、分层结构
从月震波的传播了解到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4.7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4、地月关系
地球与月球互相绕着对方转,两个天体绕着地表以下1600千米处的共同引力中心旋转。月球的诞生,为地球增加了很多的新事物。
扩展资料:
月亮的地形地貌:
1、撞击坑
撞击坑这个名字是伽利略起的。是月面的显著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最大的撞击坑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千米,比海南岛还大一点。小的环形山甚至可能是一个几十厘米的坑洞。直径不小于1000米的大约有33000个。
2、月海
在地球上的人类用肉眼所见月面上的阴暗部分实际上是月面上的广阔平原。由于历史上的原因,这个名不副实的名称保留下来。
3、月陆和山脉
月面上高于月海的地区称为月陆,一般比月海水准面高2-3千米,由于它返照率高,因而看来比较明亮。在月球正面,月陆的面积大致与月海相等但在月球背面,月陆的面积要比月海大得多。
4、月面辐射纹
月面上还有一个主要特征是一些较“年轻”的环形山常带有美丽的“辐射纹”,这是一种以环形山为辐射点的向四面八方延伸的亮带,它几乎以笔直的方向穿过山系、月海和环形山。辐射纹长度和亮度不一,最引人注目的是第谷环形山的辐射纹,最长的一条长1800千米,满月时尤为壮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亮

月亮有哪些形状?

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的图片:
1、新月是指在农历的每月月初,月球逐渐远离太阳,月牙渐渐露出来的月相。新月时,月亮仅露出一弯月牙,并且朝右弯曲。随着月球运动,月牙越来越大。
2、蛾眉月,农历月底的月亮或月相。由于形状如同眉毛,由此而得名。残月蛾眉月是在月末的黎明,出现在东方天空,月面朝东,呈C状。
3、上弦月是指在农历的每月初七、初八,月球与太阳相距90°,月球的一半被照亮的月相。上弦月时,月亮的一半被照亮,为半圆形。弦在左,弓背在右。随着月球运动,月亮被照亮的范围越来越大,看起来不再是一个半圆形了,这时候上弦月变成了盈凸月。
4、凸月,天文学术语。满月前后的月相。月球圆面上绝大部分是明亮的,故称凸月。满月以前(即农历每月十二、十三日)的凸月称为“渐盈凸月”,又称“上凸月”,明亮部分朝向西方。
一般在日没以前东升,次日日出以前西没;满月以后(即农历每月十七、十八日)的凸月称为“渐亏凸月”,又称“下凸月”,明亮部分朝向东方。
5、满月,通常有2种理解,第一种就是说的天文现象:月亮圆了,第二种是民间风俗:婴儿出生满30天(孕妇生完孩子坐月子30天)。天文现象中月亮由小逐渐变满,变圆就是满月,一般在每个农历月的15日或16日,

每月每个时段的月亮分别被称为什么?

1、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0度;
2、上峨嵋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
3、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90度;
4、凸月(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90度----180度;
5、满月(望月,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6、凸月(农历十六左右-----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7、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270度;
8、下峨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月亮;,即不见
扩展资料:
月相识别:
假设满月是一个圆形,那么无论月相如何变化,它的上下两个顶点的连线都一定是这个圆形的直径(月食的时候月相是不规则的)。
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反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前的月相,相反,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后的月相。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口诀(方便记忆):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凹的一面朝东);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凹的一面朝西),位于东半天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相
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 ——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
1、新月
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峨眉月
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东边偏了一些。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呈镰刀形的一部分,称为娥眉月。
娥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和能在西方天空看到娥眉月。
3、上弦月
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度。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呈半圆形叫上弦月。假设观察者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则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PS:上弦月圆面朝向西边)
4、凸月
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即为凸月。凸月正午后月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后继续西行,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上,大半晚可见。
5、满月
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由于白道面与黄道有一夹角,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称为满月或望。
6、下弦月
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度。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
它在子夜时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黎明日出时高悬于南方天空,正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下半晚可见。
扩展资料
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阳照明部分的称呼。根据光学知识,月球不是光源,自身不发光,人看见的月球可见的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形成的,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
月球会绕地球公转,地球会绕太阳公转,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我们看到的月球发光部分的形状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就是月相。
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是27.32天,这个时间被称为恒星月,而月相变化需要的时间却是29.53天,这个时间被称为朔望月,朔望月是历法中历月和星期的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相
朔:日月黄经差为0°,这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这就是朔,这一天为农历的初一。
上弦月:月球继续朝前旋转,到了农历初七、八,黄经差为90°,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给你看到,称之为“上弦月”。
满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也就是图中的位置5,黄经差为180°。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或称之为“望”。由于月球正好在太阳的对面故太阳在西边落下,月球则从东边升起,到了月球落下,太阳又从东边上升了,一轮明月整夜可见。
下弦月:满月以后,月球升起的时间一天比一天迟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到了农历二十三,也就是图中的位置7,黄经差270°。满月亏去了一半,这时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这就是“下弦”。
快到月底的时候,月球又将旋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在日出之前不久,残月才又由东方升起。到了下月初一,又是朔,开始新的循环。
扩展资料:
月相意义:
1、潮汐
月相和海洋的潮汐有关系,因为潮汐和月球的引力作用有直接关系,比如在满月的时候会引起大潮。
潮汐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像军事、旅游、远洋航海、海洋渔业、海水养殖,海洋工程、科学实验及沿岸各种生产活动都要受到潮汐的影响。
2、照明
因为夜晚天空中照明主要是靠月亮,所以,月相也是人们夜间活动时必须考虑的,尤其是在边远荒芜的地区。
3、宗教
和某些宗教活动有关系,特别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中有斋月一说。
4、寓意
中国自古就有花好月圆的讲究,月有阴晴圆缺,而满月往往代表着圆满、顺利和吉祥的意味。
5、其他
因地球纬度不同,在南北半球看月相的左右是颠倒的,这个其实也不难理解,如果你在北半球上,倒立拿大顶,看到月亮的情况就是在南半球的样子,月亮的脸它真会“偷偷的在改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相
新月(朔)、娥眉月(残月)、上弦月、凸月、望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娥眉月)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 ,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它依次经历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
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
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由于我国农历日期是根据月相排定的,
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人们在地球上看到月球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也不断在变化,产生各种不同的视形状,这叫做月相。月相有新月、上玄月满月、峨眉月、凸月、下玄月等。
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这时是农历初一。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又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弓背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残月”。
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即一次月相变化的全部过程)来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是一个“朔望月”,时间间隔约29.53天, 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月相是日月黄经差度数(以下的度数就是日月黄经差值)来算的,共划分八种:
1、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0度;
2、上峨嵋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
3、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90度;
4、凸月(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90度----180度;
5、满月(望月,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6、凸月(农历十六左右-----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7、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270度;
8、下峨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月亮;,即不见
以上有四种主要月相,分别是:新月(农历初一日),上弦(农历初八左右),满月(农历十五日左右),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它们都有明确的发生时刻,经过精密的轨道计算得出。
扩展资料:
月相意义:
1、潮汐
月相和海洋的潮汐有关系,因为潮汐和月球的引力作用有直接关系,比如在满月的时候会引起大潮。
潮汐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像军事、旅游、远洋航海、海洋渔业、海水养殖,海洋工程、科学实验及沿岸各种生产活动都要受到潮汐的影响。
2、照明
因为夜晚天空中照明主要是靠月亮,所以,月相也是人们夜间活动时必须考虑的,尤其是在边远荒芜的地区。
3、宗教
和某些宗教活动有关系,特别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中有斋月一说。
4、寓意
中国自古就有花好月圆的讲究,月有阴晴圆缺,而满月往往代表着圆满、顺利和吉祥的意味。
5、其他
因地球纬度不同,在南北半球看月相的左右是颠倒的,这个其实也不难理解,如果你在北半球上,倒立拿大顶,看到月亮的情况就是在南半球的样子,月亮的脸它真会“偷偷的在改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弦月

月亮变化的顺序图

月亮变化的顺序图内容如下:
月亮的8个变化过程: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满月——亏凸月——下弦月——残月。因为太阳光、地球上、月球三者中间相对位置的随时变化,便会展现出不一样样子的月亮。
周期变化:
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
蛾眉月:
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呈镰刀形的一部分,称为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上弦月:
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呈半圆形叫上弦月。
盈凸:
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即为凸月。
满月:
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称为满月。
亏凸:
农历十六到-农历二十二左右,满月以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此时的月相称为亏凸月。
下弦月:
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
残月:
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
月相识别:
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反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前的月相,相反,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后的月相。
月球(英文名:Moon,拉丁文:Luna)是围绕地球旋转的球形天体,同时也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月球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五大的卫星,其平均半径约为1737.10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的0.273倍;质量则接近7.342×1022千克,相当于地球的0.0123倍。
月球的表面布满了可能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月球具有与地球相似的流体外核和固体内核。

月亮在哪边升起

问题一:月亮从哪边升起 这个要看情况的:
夜间还可以用月亮判定方向。月亮的起落是有规律的。月亮升起的时间,每天 都比前一天晚48-50分钟。例如,农历十五的18时,月亮从东方升起。到了农历 的二十,相距5天,就迟升4小时左右,约于22时于东方天空出现。月亮“圆缺” 的月相变化,也是有规律的。农历十五以前,月亮的亮部在右边,十五以后,月 亮的亮部在左边。上半个月为“上弦月”,月中称为“圆月”,下半月称为“下 处月”。每个月,月亮都是按上述两个规律升落的。利用月亮测定方位,可参考 下表(此表适用于我国)。
此外,还可以根据月亮从东转到西,约需12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转15度这一规 律,结合当时的月相、位置和观测时间,大致判定方向。例如,晚上10时,看见 夜空的月亮是右半边亮,便可判明是上弦月,太阳落山是6时,月亮位于正南; 此时,10时-6时=4时,即已经过去了4小时,月亮在此期间转动了15°×4= 60°。因此,将此时月亮的位置向左(东)偏转60度即为正南方。 这个是我看网站搜到的也可以看高一的地理书就有了,那本书被我给卖了所以看不到了

问题二:月亮从哪边升起,哪边落下。 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在地球上我们看到太阳、月亮都是从东边升起的。不过因为相对物的不同,常常会有人把方向弄错。如果从一天来说,月亮就是东升西落的,但是从一个月的月龄来看,如果你每天选择同一个时间看月亮的位置,就会发现月亮是不断从西边往东边移动的,比如农历初三四,日落时月亮在西方天空,初七八时,月亮就到了东方天空,这就是月亮在绕地球公转。农历上半月时,天黑时月亮就已经在空中了;农历十五以后,可以看到月亮是从东边升起,看月落的话,最好选择初三之后几天,就会发现月亮从西边落山。

问题三:月亮是从哪边升起的? 东方
月亮绕地球转的速度,和地球自传的速度比起来是很小的。所以可以认为是不动的。天空中所有可以认为不动的东西都和太阳一样,是东升西落的。
所不同的是:月亮每天升起来的时间是不同的,有的时候正好是中午,所亥一到晚上,月亮已经挂在半空中了。

问题四:月亮是从哪里升起的?? 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像太阳、月亮都是从东边升起的.
以我们地球为参考点,月亮在升起之后,是自东向西移动的.但是升起的位置是不固定的.
月亮升起的位置 月初时在西方,然后升起位置逐渐东移.当到月中的时候,升起位置在东方.之后生起位置又从东逐渐西移,到达月末时候,升起位置在西方. 月亮之所以“升起”,是因为太阳光线不够强,我们才能看到.很多时候,月亮就在天上,但是由于太阳光线太强,我们看不到,比如日食发生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补:虽然我们都是中国人,但是对升起一词的理解也不一样.以上叙述中的升起是指月亮刚开始能被人看到.如果不谈及能否被人看到,月亮当然是从东方升起的.

问题五:月亮是从什么地方升起? 其实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所有天体无论是太阳、月亮还是其它的星星都是从东边升起的。 有时候看起来月亮是从东南或是从东北方向升起是因为太阳的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移动。月亮的光是太阳的反射,所以太阳的直射点的位移也影响到我们在地球上以肉眼观测到的月亮升起的方向。 月亮一直都在天上,白天因为太阳太亮所以看不见,有时候在晚上就会看到月亮直接挂在当空,好像不是从东边升起,那是因为下午的时候她就从东边升起了,所以有时候会让人误以为月亮是从西边升起,其实它一直都是东升西落的。

问题六:月亮是从哪边升起?哪边落下的? 楼主你好,从狭义的角度说,是东升西落。
天球上所有看到的恒星,行星,卫星,都是东升西落的。只不过时间和位置不全相同罢了。现在不是观察月亮的好日子,这几天一直都是下弦月而且都是下午三四点钟月亮就落下了。等下个月五六号的时候,太阳落山后就能看到月亮了。
广义上来说,天球上所有看见的天体都沿着赤纬线运动,具体点说,在地面上看,它们都是自东向西沿着天球上的赤纬线运动。因为地球的黄赤交角,天球上的北赤纬与天顶有23.5度的夹角(这也说明,北极星也就是北天极所在位置不是脑袋正上方的天顶处)。这个稍微有些复杂而且有点跑题。如果楼主需要请追问。
总结一下就是,月亮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如果不懂请追问,望采纳,谢谢!

问题七:月亮晚上从哪边升起 初一新月时,月亮和太阳同时升起。
然后每过一天,月亮升起时间晚52分钟。
到了十五,月亮在太阳落下时升起。
然后同样是每过一天,月亮出来晚52分钟
原因是月亮每月(29.5天)要向东公转360度,平均每天东移58度多,而新月时日月在同一直线,每天偏东58度,每天就比太阳晚出来50多分钟(15度1个小时)

问题八:月亮从哪边升起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张九龄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流传千古的诗篇,成就了诗歌的丰碑。撇开文学的成就,两首诗词亦可给出本问答案:明月东出,随潮而起。
太阳为何东升西落?谁都能给出答案,地球自转使然。是的,在天文学上,称作天体周日运动。然而又没有继续思考。地球的自转能使太阳东升西落,那对月球,对繁星,对银河,是不是有同样的效果呢?答案也是肯定的。正因为地球的自转,才有海月东升,才有斗转星移。方向,还需要我在??嗦一遍么?呵呵~

月亮的各种形态及名称

月亮的各种形态及名称如下:
1. 新月,又称朔月,指的是月球与太阳同升同没的月份,这时月球呈现暗色,由于体积较小,无法被看到,因此称为新月。
2. 峨眉月,指的是在月初的傍晚,出现在西方天空,月面呈镰刀型,呈现暗色的月亮。
3. 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在西边的天空,月亮的西侧半边透亮,呈镰刀状。
4. 凸月,指的是满月以前的凸月,又称“盈凸月”,呈现亮色。
5. 满月,也称“望月”,出现在每月十五日,月球呈现圆形,发出明亮的光芒。
6. 残月,指的是满月后的半个月,月球逐渐缩小,出现在东方天空,直至消失。
7. 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在东边的天空,月亮的东侧半边透亮。
8. 下凸月,指的是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移动,呈现暗色,但与太阳同升同没,无法被看到。
以上就是月亮的各种形态及名称,它们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之间的关系所导致的。
1、新月: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以暗面对着地球,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2、峨嵋月:在月初傍晚,出现在西方天空,月面朝西,呈镰刀型。3、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上半夜,在西边天空,且月亮西侧半边透亮。4、凸月:月球圆面上绝大部分是明亮的,满月前的凸月又称为上凸月,一般日没以前东升,次日日出前西下。5、满月:又称望月,此时地球处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整个月亮的光面对着地球,只有这时我们才能看到圆月,古代人称这一天为望日。6、下凸月:满月以后的凸月又称下凸月。一般日没以前东升,次日日出前西没。7、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半边明亮。8、残月:残月是在月末的黎明,出现在东方天空,月面朝东。所谓残月如钩,是最形象的描绘。

月亮的八种形状及名称

  月亮分为新月、峨嵋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下峨嵋月。

  1、新月:新月,又称朔月。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以它的暗面对着地球,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

  2、峨嵋月:娥眉月是在月初的傍晚,出现在西方天空,月面朝西,呈镰刀型。

  3、上弦: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半边透亮(月面朝西)。

  4、凸月:月球圆面上绝大部分是明亮的,称为 “凸月”火满月以前的凸月又称“上凸月”,一般日没以前东升,次日日出前西下。

  5、满月:又称望月,此时地球处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整个月亮的光面对着地球,只有这时我们才能看到圆月,古代人称这一天为“望日”。

  6、下凸月:满月以后的凸月又称“下凸月”。一般日没以前东升,次日日出前西没。

  7、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半边明亮(月面朝东)。

  8、残月:残月是在月末的黎明,出现在东方天空,月面朝东。所谓残月如钩,是最形象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