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斯美塔被誉为什么
- 2、交响诗组曲我的祖国是捷克作曲家谁的作品
- 3、简述斯美塔那对捷克歌剧所作出的主要贡献?
- 4、斯美塔那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 5、斯美塔那的地位是什么?
- 6、斯美塔那的生平介绍
- 7、沃尔塔瓦河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
- 8、斯美塔那是在什么境况下创作《我的祖国》的呢?
- 9、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者斯美塔那在歌剧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
- 10、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引子部分,使用了哪两种乐器,来分别表现冰冷的和温暖
斯美塔被誉为什么
“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新音乐之父”,捷克的格林卡”。根据查询百度百科信息显示,斯美塔那简介贝德里赫斯美塔那,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古典音乐的奠基捷克民族歌剧的开路先锋,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被誉为:“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新音乐之父”,捷克的格林卡”。
交响诗组曲我的祖国是捷克作曲家谁的作品
该诗组曲《我的祖国》是捷克作曲家贝德里赫·斯美塔那的作品。根据酷狗音乐得知,交响诗组曲《我的祖国》是捷克作曲家贝德里赫·斯美塔那的作品。斯美塔那(1824年3月2日至1884年5月12日)是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被誉为“新音乐之父”。贝德里赫·斯美塔那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一生致力于复兴民族文化,积极的从事民族歌剧创作。贝德里赫·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品是《我的祖国》和歌剧《被出卖的新娘》及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等。《我的祖国》作于1874一1879年间,这时斯美塔那已遭到耳聋的极大不幸,一面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一面忘我地讴歌祖国光荣的历史,抒写祖国美丽的河山。
简述斯美塔那对捷克歌剧所作出的主要贡献?
斯美塔那(1824~1884)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者。他曾在捷克参加过1848年的革命战斗,曾在捷克创办过音乐学校。他曾到魏玛造访过李斯特。1860年归国,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建设。他以富于旋律美的、抒情的、亲切而含蓄的风格,表达了捷克的民族精神。1866年5月30日斯美塔那选取农村题材所作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在布拉格上演,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堪称是捷克民族歌剧的杰作。是一部广泛吸收捷克民歌和捷克民族舞曲为素材,在农村的风俗场面中展开的三幕歌剧。斯美塔那成功地用音乐刻画了剧中的人物形象,甚至为一个痴呆而又口吃的青年写出了动人的唱段——《瓦什克之歌》。
贝德里赫·斯美塔(1825-1884)那被公认为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捷克古典音乐的第一把交椅,这份荣耀他当之无愧。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叙事性,强调民族性,带有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
他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者。创办过音乐院校,培养了很多音乐方面的人才,而且也参与相关的革命。
引言:著名的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他从小就表现出了惊人的音乐才能,四岁就开始学习小提琴,他第一次举行钢琴演唱会是在六岁的时候,八岁就可以自己作曲。著名的捷克音乐家约瑟夫·普罗克什是他的启蒙老师,斯美塔那说自己从老师身上学会了很多的东西。
1848年时,斯美塔那因为参加当地的革命活动,这个革命活动是为了提倡争取自由独立的,于是创作了一首合唱曲,以及其他带有鲜明爱国主义思想代表作。后来,他致力于改革教育,创立并领导了布拉格音乐学院,但可惜的是后来革命失败了,他无奈的创作了《理查三世》等3部交响诗。
后来国内的形势好转以后,斯美塔纳就回到了捷克,并开始全身心投入到了民族歌剧的创作当中。1863年斯美塔那创作了人生中当中的第1个歌剧《在波希米亚的勃兰登堡人》,这部歌剧不仅仅展现了斯美塔纳的爱国精神,也塑造了捷克人民的坚贞不屈形象。他的第二部歌剧《被出卖的新娘》,这部歌剧是斯美塔娜最喜欢的歌剧,这部歌剧是喜歌剧,最受大众喜欢,这部歌剧也是斯美塔纳的创作进入成熟期的标志。
斯美塔纳的一生创作了无数优秀作品,斯美塔那作为民族音乐的奠基人,被称作为“波希米亚新音乐之父”。斯美塔纳的一生都致力于将欧洲的音乐与杰克的民族音乐相融合起来,捷克从此成为在东欧国家中最具有音乐传统的国家。斯美塔纳的创作作品,无论是在情感色彩上还是在思想主题上,都彻底的被捷克化。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随处可见波尔卡舞曲,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波尔卡舞曲是他创作的特点。
斯美塔那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1824.3.2-1884.5.12)生于捷克利托米什尔的一个小镇。父以酿酒为业。斯美塔那自幼从父学习音乐。初在布拉格聆听李斯特的演奏,甚为震惊,遂于中学毕业后,于1843年赴布拉格学习音乐,师从普洛克什(1794-1864)学习作曲,同时当家庭音乐教师。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波及布拉格,他也参加了激进学生、工人们和奥地利军队进行战斗的队伍,并为革命者作进行曲和《自由之歌》。是年,获李斯特的援助,创办布拉格音乐学院。1856年受邀赴瑞典从事指挥活动,在瑞典5年期间作有交响诗三部。1861年回国,以创作、指挥、演奏、评论以及社会音乐活动活跃于捷克乐坛,积极推进了祖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1862年,他长期梦寐以求的民族剧院建成,积极倡导表现独立运动的爱国歌剧。1866年他所作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首演获得巨大成功。1867年他为该剧院创作了歌剧《达里波》。50岁时,病后耳聋,辞去剧院指挥职务,但仍从事创作。1879年创作大型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由6首乐曲组成)。后完全丧失听觉,住进布拉格精神病院后逝世。
斯美塔那的地位是什么?
斯美塔那(1829—1884)是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被誉为“新音乐之父”。斯美塔那在晚年完成他的优秀交响诗作品《我的祖国》时,同贝多芬谱写《第九交响曲》时的境况一样。
斯美塔那的生平介绍
斯美塔那,捷克作曲家。他的音乐 成功 发扬了捷克民族 文化 ,和捷克的独立密不可分,其作品第一号弦乐四重奏《我的一生》、交响诗组曲《我的祖国》,细腻地演绎了捷克的 历史 、 传说 故事 和景致。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斯美塔那的生平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斯美塔那的生平介绍
贝德里赫·斯美塔那(Bedoich Smetana)1824年出生于莱托米希尔,一生致力于复兴民族文化,积极的从事民族歌剧创作,先后写了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ProdanaNevesta),《达里波尔》(Dalibor),《里布舍》(Libuse)等作品。1874年不幸耳聋,继续坚持创作,写了大量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由六部独立交响诗组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Zmehozvota,1876)。斯美塔那从50岁起饱受耳聋折磨,并因此引发了精神 疾病 。1884年5月12日于布拉格附近的 精神病 院逝世,终年六十岁。
斯美塔那的早期生活
斯美塔那1824年出生在一个比较殷实的家庭中,他的父亲是利托米什尔(Litomy?l)的瓦尔德施泰因(Waldstein)伯爵的酿酒师。父母亲对儿子首先表现在小 提琴 演奏,然后是 钢琴 演奏方面的音乐天赋十分赞赏,他们积极鼓励他有所发展。斯美塔那也分享了父母亲对 舞蹈 的热爱,尽管他十几岁时曾为此虚度过一段时间。童年时代给斯美塔那留下的另一个深刻印象,就是对大 自然 风光的鉴赏,比如因家庭在1831年移居南方所见到的波希米亚的南方景致。大自然所呈现的神奇力量不仅体现在斯美塔那后来创作的、用精湛的音乐技巧来反映波希米亚历史和神话的交响诗系列《我的祖国》(Mávlast)中,还表现在歌剧《利布舍》(Libu?e)和《吻》(TheKiss)之中。
捷克农村当时的音乐 教育 缺乏系统性,差不多还在沿用18世纪的教育方式。但对接受教育的斯美塔那来说,这些已经足够了。作为十几岁的孩子,他在波希米亚几个城镇所接受的正规教育是相当随意的。15岁时,他带着父母亲的祝福去了布拉格。尽管当时的布拉格远没有像19世纪后半叶那样成为活跃的文化中心,但它已经是众多巡演艺术大师重要的演出目的地。斯美塔那在这里遇到了他的主要偶像、李斯特的音乐。大都市的魅力太具有诱惑性了,使得斯美塔那常常为此而逃课。
斯美塔那在比尔森(Pilsen)度过了相对平静的三年时光,他完成了正规教育,于1843年动身前往布拉格,决心开始自己钢琴家的职业生涯。当时他的父母亲无法给予他财政上的支持,父亲自己事业的 拓展 也需要金钱,斯美塔那只得寻找工作。在他到达布拉格不久,他就在图恩伯爵家中找到了教授多人弹奏钢琴的职位。这样的工作尽管远没有达到富裕的程度,但相对稳定的生活保证就意味着他有时间学习作曲。
在此后的二十年中,斯美塔那差不多都是在为生存而
奋斗,直到李斯特、柏辽兹和舒曼夫妇访问布拉格,才使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虽然斯美塔那的作品并没有给克拉拉留下深刻印象,但她看到了斯美塔那试图创立自己的钢琴演奏学派的志向以及他作为职业演奏家,却不幸地少有机会四处巡演的窘况。对他来说,想要成为作曲家也是相当困难的。1848年,斯美塔那请求李斯特帮助他寻找一位出版商,出版他的作品第一号,《SixMorceauxCaractéristiques》。李斯特接受了斯美塔那好几部作品的题献,他答应帮助找一位出版商,但却只字未提钱的问题。对斯美塔那来说,他所面临的最主要难题是,19世纪40和50年代的布拉格,除了一座音乐学院和一座管风琴学校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机构能够使他利用自己的聪颖才智维持足够富足的音乐生活。
当时的政局也处于令人感到压抑的停滞时期。作为1848年革命的热情支持者,斯美塔那历经了50年代捷克人民争取从奥地利帝国的压制下获得解放所遭受的种种挫折。1849年,斯美塔那与KaterinaKolarova结婚,女儿们接连来到世上,家庭生活给了他许多慰藉,但显然呆在家里是没有前途的。在1854年和1855年间,斯美塔那的孩子中有三个女儿相继去世,其中的贝德里斯卡已经显现出音乐天赋。孩子的去世令斯美塔那十分沮丧,也使他幡然醒悟。于是在1856年,他也像许多18世纪的捷克音乐前辈一样, 决定 去国外碰碰运气,他在瑞典的哥德堡定居下来。他在此地历经五年时间,获得了指挥管弦乐队和作曲的宝贵 经验 。
斯美塔那的晚期
对斯美塔那来说,具有决定意义的时刻出现在1862年,专门用来演出捷克歌剧
与戏剧的临时剧院(TheProvisionalTheatre)开张了。他在1861年急匆匆地从瑞典回来,马上全身心地投入到布拉格的音乐生活中。虽然他没能成为剧院的第一位音乐总监,但他在1863年担任了Hlahol合唱协会的指挥,还在报纸上就剧院低俗的演出水准发表了非常尖刻的批评,以发泄自己的不满。斯美塔那在1866年等来了他的大好时机。当时的剧院急需一部捷克歌剧的新作品,斯美塔那的第一部歌剧《在波希米亚的勃兰登堡人》(TheBrandenburgersinBohemia)在新作品比赛中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作曲家的指挥下,这部作品的首演取得了巨大成功。由此也开启了作曲家的黄金时代,而且这迈出的第一步非常坚实。斯美塔那最受欢迎的作品《被出卖的新嫁娘》(TheBarteredBride)也在1866年首演,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强烈的反响。后来经过一定的修改,包括加上了三段舞曲,这部作品才开始赢得声誉。
1866年秋天,斯美塔那成为歌剧院的音乐总监。在接下来的18年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被称作是捷克经典作品的歌剧,比如:最引人入胜的《达利波》(Dalibor,1867年)、为民族剧院最终开业而上演的《利布舍》(Libu?e,1872年),以及从精炼诡辩的《两个寡妇》(TheTwoWidows,1874年)到特别抒情的《吻》(TheKiss,1876年)等多部喜歌剧作品。尽管从表面上看起来,斯美塔那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他也时常受到来自 政治 家和专业对手的攻击,比如那位剧院的前任音乐总监。当然,他也得到了包括德沃夏克在内的剧院乐团众多音乐家们的热情支持。只是当他遭受疾病侵袭之时,他的演出也就无法挽回了。
1874年,斯美塔那因 梅毒 而导致快速地完全失聪。他不得不结束了他的指挥生涯,
但他仍坚持作曲。他的个人遭遇也在《我的祖国》中反映民族解放斗争的三首交响诗中有所体现,这三首作品分别是在1874年秋开始创作的《维舍拉德》(Vysehrad)、《塔波尔》(Tabor)和《布兰尼克》(Blanik)。他还继续创作了三部歌剧:《吻》、《秘密》(TheSecret,1878年)和《鬼墙》(TheDevil’sWall,1882年)。这位悲剧性人物越来越受到可怕疾病的困扰,逐渐地他的创作也无法进行了,他于1884年去世。尽管斯美塔那受到民众的敬仰,但当局并没有重视他,《鬼墙》首演的失败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好在子孙后代改正了这些错误,斯美塔那作为捷克民族音乐奠基人的盛名得到了确立。
斯美塔那的音乐评价
斯美塔那的音乐创作,以反映捷克民族的光荣历史和斗争 事迹 ,颂赞捷克大好河山,描绘捷克的风土人情,表现捷克人民的喜好性格、伦理观念、生活理想为特征,以此而成为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其创作以歌剧和交响乐为主。他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带有浓厚的捷克农村气息和丰富清新的民族色彩而享誉世界,被认为是捷克民族歌剧无可比拟的杰作。其他几部歌剧在他去世许多年后,仍受到后人的好评。他的交响组曲《我的祖国》影响更大,尤其是第二首《伏尔塔瓦河》,令人难以忘怀。斯美塔那的音乐有着勃勃的生机和力量,这保证了他音乐的普及性和大众性。
斯美塔那的创作风格先后受到德国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深刻影响,后来又深受李斯特交响诗的影响。晚年在创作上着意汲取具有浓郁乡土风味的波西米亚素材,提倡发展和体现民族音乐风格,成功地把通俗题材加以美化和艺术化。他的创作范围广泛,有歌剧、合唱、交响诗、室内乐和钢琴曲等等,其中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一剧于1866年上演,使他名声大振,从此奠定了他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
此外,他还创办过音乐学校,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有许多有成就的音乐家都曾受益于斯美塔那,其中包括著名的捷克音乐大师德沃夏克和雅那切克等人。
沃尔塔瓦河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
沃尔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作曲家的作品。斯美塔那创作于1874到1879年间,在音乐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作品中充满了爱国的热情,乐曲结构宏伟绚丽,音乐形象富有诗意。斯美塔那是在丧失了听力后用心灵谱写这组作品的,并在每个乐章都加上了内容的说明。
沃尔塔瓦河的特点
沃尔塔瓦河的主要特点是由一个宽广的,律动性很强的旋律来表现,由全体乐队演奏,这支旋律接近捷克民歌,它朴素,抒情,蕴含着作者炽热的爱,以一种不可抵御的力量向前翻滚,奔腾。河水经过一片茂密的森林,广袤和神秘莫测森林的联想.号角的主题由小号和圆号奏出。
斯美塔那是在什么境况下创作《我的祖国》的呢?
斯美塔那(1829—1884)是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被誉为“新音乐之父”。斯美塔那在晚年完成他的优秀交响诗作品《我的祖国》时,同贝多芬谱写《第九交响曲》时的境况一样。1874年他已不幸染疾,竟至完全耳聋,永远与音乐世界隔绝。但他以坚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顽强地继续他的创作,把全部心血倾注于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中,直到1879年套曲《我的祖国》全部完稿,历时达5年之久。可惜的是1882年11月5日该套曲第一次公演时,他却早已听不到任何声音了。
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者斯美塔那在歌剧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
斯美塔那(1824~1884)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者。他曾在捷克参加过1848年的革命战斗,曾在捷克创办过音乐学校。他曾到魏玛造访过李斯特。1860年归国,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建设。他以富于旋律美的、抒情的、亲切而含蓄的风格,表达了捷克的民族精神。1866年5月30日斯美塔那选取农村题材所作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在布拉格上演,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堪称是捷克民族歌剧的杰作。是一部广泛吸收捷克民歌和捷克民族舞曲为素材,在农村的风俗场面中展开的三幕歌剧。斯美塔那成功地用音乐刻画了剧中的人物形象,甚至为一个痴呆而又口吃的青年写出了动人的唱段——《瓦什克之歌》。
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引子部分,使用了哪两种乐器,来分别表现冰冷的和温暖
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引子部分使用了长笛和单簧管来分别表现冰冷的和温暖的情感。长笛发出高音的、尖锐的音调,表现了冰冷的情感,而单簧管则发出低音的、温暖的音调,表现了温暖的情感。这种音色的对比和情感的表达,为后来的音乐主题的发展和情感的表达打下了基础。
长笛、单簧管。沃尔塔瓦河》全曲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子。作曲家用长笛和单簧管的两种不同的流动音型,形象地表现出黎明时分沃尔塔瓦河源头的潺潺淙淙的山泉。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1824一1884)被称为捷克音乐之父。斯美塔那自幼就显露出了出色的音乐才华,他四岁开始学小提琴,五岁演奏海顿的室内乐作品,六岁当众演奏钢琴并开始作曲。19岁时,斯美塔那已经形成了具何捷克民族特征的音乐创作风格,并且成为当时肖邦作品的最优秀的演奏者之一。他创办了布拉格音乐学校,领导了发展捷克民族音乐文化的多种音乐活动,创作、指挥、演奏、教学部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不愧为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