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酸亚铁,硝酸亚铁的化学式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24 08:48:48 浏览1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硝酸亚铁化学式

硝酸亚铁化学式Fe(NO3)2。
淡绿色斜方晶系,片状结晶。熔点60.5℃。易溶于水。水溶液加热变成碱式硝酸铁。冷时呈湿状态,稳定。由硝酸铁溶液用银进行还原反应制得。亦可用铁屑在低温溶解于密度1.05g/cm3以下稀硝酸,经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制得。还可将硫酸亚铁和硝酸钡进行复分解反应制得。用于制造九水硝酸铁及其他铁盐。
物理性质
淡绿色斜方晶系,片状结晶。熔点60.5℃。易溶于水。冷时呈湿状态,稳定。
化学性质
水溶液加热变成碱式硝酸铁。
硝酸亚铁水溶液微弱水解
Fe(NO3)2+ 2H2O ==== Fe(OH)2+ 2HNO3
易被氧化
9Fe(NO3)2+ 6H2O ==== 5Fe(NO3)3+ 3NO↑+ 4Fe(OH)3↓
溶液显弱酸性
Fe2+ + 2H2O ==== Fe(OH)2+ 2H+
在空气中氧化
Fe(NO3)2——→ Fe(NO3)3
加热可以分解 Fe(NO3)2 ——→FeO
水合物:Fe(NO3)2 ·6H2O

硝酸亚铁的化学式

硝酸亚铁的化学式为Fe(NO3)2,其中亚铁为+2价,硝酸根为-1价。
硝酸亚铁化学式Fe(NO3)2,硝酸亚铁是淡绿色斜方晶系,片状结晶。熔点60.5℃。易溶于水。水溶液加热变成碱式硝酸铁。冷时呈湿状态,稳定。
由硝酸铁溶液与银进行还原反应制得。亦可用铁屑在低温溶解于密度1.05g/cm3以下稀硝酸,经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制得。还可将硫酸亚铁和硝酸钡进行复分解反应制得。
将硫酸法生产钛白粉所得废酸与过量氢氧化亚铁混合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过滤反应液,得到主要含硫酸亚铁的滤液;向主要含硫酸亚铁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硫酸钡。
过滤反应液,分离硝酸亚铁和硫酸钡溶液;硫酸钡沉淀经洗涤、干燥和粉碎,得到硫酸钡产品;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亚铁中和硝酸钡,而后送入碱压蒸馏器中减压蒸馏为硝酸亚铁过饱和溶液,冷却结晶,干燥,得到硝酸亚铁产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硝酸亚铁

硝酸亚铁各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

硝酸亚铁(Fe(NO3)2)中的亚铁(Fe)的化合价为+2,硝酸中的氮(N)的化合价为+5,氧(O)的化合价为-2。
硝酸亚铁的化学式是 Fe(NO2)2。
根据化学式,我们可以确定硝酸亚铁中亚铁的化合价为 +2,因为它在配位化合物中的常见氧化态为 +2。
氮原子的化合价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得出:
化合价 × 原子数 + 电荷 = 0
化合价 × 2 + 电荷 = 0
求得:
化合价 × 2 = 0
化合价 = 0 / 2
化合价 = 0
因此,氮的化合价为 0。
综上所述,硝酸亚铁中亚铁的化合价为 +2,而氮的化合价为 0。

硝酸亚铁与稀硝酸反应方程式

硝酸亚铁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HNO?+3Fe(NO?)?=3Fe(NO?)?+NO↑+2H?O,离子方程式:4H? +3Fe?++NO?-=3Fe?++NO↑+2H?O
1、可用双线桥法配平方程式:
Fe元素由+2价上升到+3价,上升1个价态;
N元素由+5价下降到+2价,下降3个价态;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为1*3=3,故Fe(NO?)?前添3,,Fe(NO?)?也添3,剩下只需配平N元素和H?O即可。
2、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酸后可以发现溶液变黄,有无色气体生成。因为3个亚铁离子有较强的还原性,而硝酸根在没有氢离子的条件下是不具有强氧化性的,后面加入酸带入了氢离子,使得亚铁离子和硝酸根氢离子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而硝酸被还原成一氧化氮。
4Fe2?+NO3? +4H? =4Fe3? +NO↑+2H?O
扩展资料:
1、硝酸亚铁的物理性质:
淡绿色斜方晶系,片状结晶。熔点60.5℃。易溶于水。冷时呈湿状态,稳定。
2、硝酸亚铁的化学性质:
(1)水溶液加热变成碱式硝酸铁。硝酸亚铁水溶液微弱水解:
Fe(NO?)?+2H?O====Fe(OH)?+2HNO?
(2)易被氧化:
9Fe(NO?)?+6H?O====5Fe(NO?)?+3NO↑+4Fe(OH)?↓
(3)溶液显弱酸性:
Fe?+ +2H?O====Fe(OH)?+2H+
(4)在空气中氧化:
Fe(NO?)?——→Fe(NO?)?
(5)加热可以分解Fe(NO?)? ——→FeO
(6)水合物:Fe(NO?)? ·6H?O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硝酸亚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稀硝酸

硝酸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什么?

3Fe2+ + NO3- + 4H+ = 3Fe3+ + NO + 2H2O
浓硝酸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
亚铁离子与硝酸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2H?+NO?ˉ(浓)=Fe3?+H?O+NO?↑
3Fe2?+4H?+NO?ˉ(稀)=3Fe3?+2H?O+NO↑
硝酸分子中氮元素为最高价态(+5)因此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其还原产物因硝酸浓度的不同而有变化,从总体上说,硝酸浓度越高,平均每分子硝酸得到的电子数越少。
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主要为二氧化氮,稀硝酸主要为一氧化氮,更稀的硝酸可以被还原为一氧化二氮、氮气、硝酸铵等,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只是优势产物,实际上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逐渐降低,所有还原产物都可能出现。
扩展资料
1、硝酸的强氧化性不是来自硝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本身无氧化性),而是在酸性条件下的硝酸根离子才会有强氧化性。(例:在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颜色由绿变黄,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亚铁离子(Fe2?)被再一次氧化成铁离子(Fe3?)。
2、硝酸的氧化性与其浓度成正比。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浓硝酸与金属反应同样也会生成一氧化氮,但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一氧化氮刚反应出来,就被硝酸根离子在氢离子存在的情况下氧化成二氧化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硝酸

硝酸亚铁是什么颜色?

问题一:硝酸亚铁是啥颜色的溶液 硝酸亚铁是浅绿色的溶液

问题二:硝酸亚铁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是什么颜色 铜离子是蓝色的,亚铁离子是浅绿色的,二者混合时,蓝色的会将浅绿色掩盖住,所以溶液显蓝色。

问题三:美国什么时候建国 原为印第安人聚居地。15世纪末,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开始向北美移民。英国后来居上,到1773年,英国已建立了13个殖民地。1775年爆发了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者的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在费城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组成“大陆军”,由乔治?华盛顿任总司令,通过了《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1787年制定联邦宪法,1788年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1812年后完全摆脱英国统治。1860年反对黑奴制度的共和党人亚伯拉罕?林肯当选总统。1862年9月宣布《解放黑奴宣言》后,南丹奴隶主发动叛乱,爆发了南北战争。1865年,战争以北方获胜而结束,从而为资本主义在美国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开始对外扩张。在1776年后的100年内,美国领土几乎扩张了10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力大增。

问题四:硫酸亚铁是什么颜色的 较纯的硫酸亚铁是淡绿色的。你买到的硫酸亚铁是因保管不善、受潮等原因被氧化了,其中绿色的的二价铁离子被氧化成黄色的三价铁离子。
按书上的说法,这样的硫酸亚铁效果会降低。但我个人对此持怀疑态度。因为硫酸亚铁溶液极易被氧化。即使用纯度较高、未明显被氧化的硫酸亚铁户溶液,配制好的溶液也会迅速在空气中氧化变为黄色。和用被氧化的硫酸亚铁配制的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我觉得还可以照常使用,至少是没什么坏处。

问题五:硝酸亚铁是啥颜色的溶液 硝酸亚铁是浅绿色的溶液

问题六:硝酸亚铁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是什么颜色 铜离子是蓝色的,亚铁离子是浅绿色的,二者混合时,蓝色的会将浅绿色掩盖住,所以溶液显蓝色。

问题七:碳酸亚铁是什么颜色? 碳酸亚铁(iron盯carbonate),是菱铁矿的主要成分。分子式为FeCO3,,CAS号为563-71-3。不溶于水。
水合物:FeCO3?H2O 菱铁矿主要成分。
物理性质:白色三角形结晶。密度3.8g/cm3。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加热至200℃开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氧化亚铁(反应式:FeCO3=(加热)FeO+CO2(气))。溶于酸、二氧化碳的溶液中。干燥品在空气中稳定。湿品在空气中氧化为氢氧化铁成茶色。
碳酸亚铁用于制铁盐、兽药,与砂糖混用为补血剂。

问题八:硫酸亚铁是什么颜色的 较纯的硫酸亚铁是淡绿色的。你买到的硫酸亚铁是因保管不善、受潮等原因被氧化了,其中绿色的的二价铁离子被氧化成黄色的三价铁离子。
按书上的说法,这样的硫酸亚铁效果会降低。但我个人对此持怀疑态度。因为硫酸亚铁溶液极易被氧化。即使用纯度较高、未明显被氧化的硫酸亚铁户溶液,配制好的溶液也会迅速在空气中氧化变为黄色。和用被氧化的硫酸亚铁配制的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我觉得还可以照常使用,至少是没什么坏处。

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

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氢气。
在化学反应中,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和酸的反应。硝酸是一种强酸,具有氧化性,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具有还原性。当铁粉过量时,硝酸会被还原为硝酸亚铁,而铁会被氧化为二价铁离子。
反应开始时,铁粉与稀硝酸接触并迅速反应,生成氢气和硝酸亚铁。由于铁粉过量,铁会继续与生成的硝酸亚铁反应,直到硝酸完全消耗。最终产物是硝酸亚铁和氢气。
反应过程中,硝酸的氧化性被铁的还原性所抵消,使得反应产物中没有硝酸铁或硝酸根离子。而氢气是还原反应的产物,说明铁的还原性比硝酸强。
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的速度相对较快,因为稀硝酸的浓度较低,对铁的腐蚀作用较小。如果使用浓硝酸,由于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腐蚀性,反应速度会减慢,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可能对实验人员造成危险。
化学实验时需要注意:
1、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化学实验中涉及的各种化学品和试剂,可能存在毒害、腐蚀、易燃易爆等各种危险性。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必须佩戴适当的安全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和实验服。同时,要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如及时清理实验废弃物,保持实验室通风等。
2、实验操作规程的遵守至关重要。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详细了解实验的步骤、所需的试剂和设备,以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应对措施。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有条不紊,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避免误操作或者顺序错误导致的实验失败或者安全事故。
3、环保和废弃物处理不容忽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残渣,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要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按照分类进行处理。
对于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加入酸碱中和、高温焚烧等。同时,要关注试剂和材料的节约使用,尽量选择环保型的原料和试剂。

硝酸亚铁的方程式是什么?

  将硝酸亚铁氧化成硝酸铁即可,所以最好加入稀硝酸:
  化学方程式:3Fe(NO3)2 + 4HNO3 == 3Fe(NO3)3 + NO↑+ 2H2O
  离子方程式:3Fe(2+) + NO3(-) + 4H(+) == 3Fe(3+) + NO↑+ 2H2O
Fe + 2Fe(NO3)3 == 3Fe(NO3)2

硝酸亚铁的介绍

淡绿色斜方晶系,片状结晶。熔点60.5℃。易溶于水。水溶液加热变成碱式硝酸铁。冷时呈湿状态,稳定。由硝酸铁溶液用银进行还原反应制得。亦可用铁屑在低温溶解于密度1.05g/cm3以下稀硝酸,经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制得。还可将硫酸亚铁和硝酸钡进行复分解反应制得。用于制造九水硝酸铁及其他铁盐。

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入盐酸!反应原理及方程式

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入盐酸会生成氯化铁。
[反应离子方程式]FeNO?浓度很大时:(Fe2?)+2(H?)+(NO?ˉ)===(Fe3?)+NO?↑+H?O
FeNO?浓度较小时:(Fe2?)+4(H?)+(NO?ˉ)===(Fe3?)+NO↑+2H?O
反应原理:物质的氧化性与pH有关,pH越小,氧化性越强;反之则越弱。例如KMnO?,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乙烯时,乙烯变为CO?和水,其本身被还原为二价锰离子;用碱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乙烯时,乙烯变为乙二醇,其本身被还原为锰酸钾。
(NO?ˉ)的氧化性也是如此,滴入盐酸后,溶液变为强酸性,(NO?ˉ)的氧化性上升,便足以氧化二价亚铁离子,使之变为三价,但受硝酸根浓度限制,浓度低时,还原产物为NO,高时,还原产物为NO?。
硝酸亚铁水溶液微弱水解:Fe(NO?)?+ 2H?O ==== Fe(OH)?+ 2HNO?
易被氧化:9Fe(NO?)?+ 6H?O ==== 5Fe(NO?)?+ 3NO↑+ 4Fe(OH)?↓
扩展资料:
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酸后可以发现溶液变黄,有无色气体生成。因为3个亚铁离子有较强的还原性,而硝酸根在没有氢离子的条件下是不具有强氧化性的,后面加入酸带入了氢离子,使得亚铁离子和硝酸根氢离子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而硝酸被还原成一氧化氮。
4Fe2? + NO?ˉ + 4H? = 4Fe3? + NO↑ + 2H?O
制备硝酸亚铁时,稀硝酸过量 Fe+4HNO?=Fe(NO?)?+NO↑+2H?O
在酸性环境下,硝酸根(NO?ˉ)有强氧化性,与二价铁离子(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Fe3?)和一氧化氮(NO)气体。
铁过量:3Fe+8HNO?=3Fe(NO?)?+2NO+4H?O
铁过量时,被氧化的铁离子(Fe3?)与铁屑(Fe)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Fe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硝酸亚铁
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入盐酸会生成氯化铁
[反应离子方程式]FeNO3浓度很大时:(Fe2+)+2(H+)+(NO3ˉ)===(Fe3+)+NO2↑+H2O
FeNO3浓度较小时:(Fe2+)+4(H+)+(NO3ˉ)===(Fe3+)+NO↑+2H2O
注:(M)表示离子
[反应原理]物质的氧化性与pH有关,pH越小,氧化性越强;反之则越弱。例如KMnO4,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乙烯时,乙烯变为CO2和水,其本身被还原为二价锰离子;用碱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乙烯时,乙烯变为乙二醇,其本身被还原为锰酸钾。(NO3ˉ)的氧化性也是如此,滴入盐酸后,溶液变为强酸性,(NO3ˉ)的氧化性上升,便足以氧化二价亚铁离子,使之变为三价,但受硝酸根浓度限制,浓度低时,还原产物为NO,高时,还原产物为NO2。
[定性分析]平衡常数解释:该反应K=[Fe3+]×p(NO2)/[Fe2+]×[H+]2×[NO3ˉ]或K=[Fe3+]×p(NO2)/[Fe2+]×[H+]2×[NO3ˉ],Q=c(Fe3+)×p(NO)/c(Fe2+)×c(H+)2×c(NO3ˉ)或Q=c(Fe3+)×p(NO)/c(Fe2+)×c(H+)2×c(NO3ˉ),所以氢离子浓度越大Q越大,Q>K,所以反应正方向进行
注:[M]表示反应平衡时,该物质的浓度;K是一个常数,与物质的浓度无关
Fe(NO3)2是可溶性盐,中学学习范围里所有可溶性盐都是强电解质(不考虑醋酸铅这类的物质,只偶在信息题中出现)。所以Fe(NO3)2溶液中实际存在的是Fe2+和NO3-
当在Fe(NO3)2溶液中加入HCl(实际相当于加入的H+、Cl-)时,溶液中主要存在的4种离子,即Fe2+、NO3-、H+、Cl-,而只要有H+、NO3-,就相当于有HNO3
有关反应如下:
3Fe2++NO3-+4H+=3Fe3++NO(气)+2H2O
请采纳
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入盐酸会生成氯化铁。
[反应离子方程式]FeNO?浓度很大时:(Fe2?)+2(H?)+(NO?ˉ)===(Fe3?)+NO?↑+H?O
FeNO?浓度较小时:(Fe2?)+4(H?)+(NO?ˉ)===(Fe3?)+NO↑+2H?O
反应原理:物质的氧化性与pH有关,pH越小,氧化性越强;反之则越弱。例如KMnO?,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乙烯时,乙烯变为CO?和水,其本身被还原为二价锰离子;用碱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乙烯时,乙烯变为乙二醇,其本身被还原为锰酸钾。
淡绿色斜方晶系,片状结晶。熔点60.5℃。易溶于水。水溶液加热变成碱式硝酸铁。冷时呈湿状态,稳定。由硝酸铁溶液用银进行还原反应制得。亦可用铁屑在低温溶解于密度1.05g/cm3以下稀硝酸,经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制得。还可将硫酸亚铁和硝酸钡进行复分解反应制得。用于制造九水硝酸铁及其他铁盐。
扩展资料物理性质
淡绿色斜方晶系,片状结晶。熔点60.5℃。易溶于水。冷时呈湿状态,稳定。
化学性质
水溶液加热变成碱式硝酸铁。
硝酸亚铁水溶液微弱水解。
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会因有杂质三价铁盐而略显黄色),为氯化氢的水溶液,具有刺激性气味,一般实验室使用的盐酸为0.1mol/L,pH=1。
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作用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会看到白雾。盐酸与水、乙醇任意混溶,浓盐酸稀释有热量放出,氯化氢能溶于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