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王昌龄的哪首诗?
- 2、“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谁的诗句﹖
- 3、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全诗
- 4、一片冰心在玉壶全诗是什么?
- 5、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哪首诗中的,谁写的?
- 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什么地方
- 7、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哪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
- 8、一片冰心在玉壶整首诗
- 9、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王昌龄的什么诗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王昌龄的哪首诗?
出自: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原文】: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翻译】:
满江寒雨绵绵连夜来到镇江,黎明送客时楚山也形单影孤。远在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就说是心地纯洁如冰心玉壶。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如果洛阳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作品简介】: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另一首为“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说的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象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构思新颖,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
【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困于农耕,年近而立,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出自: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原文】: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翻译】:
满江寒雨绵绵连夜来到镇江,黎明送客时楚山也形单影孤。远在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就说是心地纯洁如冰心玉壶。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如果洛阳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出自: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原文】: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这是一首抒情言志诗。是作者被贬在江宁时所作。冒着深秋冷雨,
连夜到润州,第二天清晨客人就要离去。客人走后,独留江南的我
就像楚山一样孤单寂寞了。你回到洛阳,若是亲人们问起我,就说
我的心像玉壶里的冰块一样晶莹透明,官场得失置之度外。
王昌龄
(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盛唐诗人。开元十五年中进士,补秘书省校书郎,调汜水尉。后以故遭谪岭南。开元二十八年为江宁县丞。天宝七载又贬为龙标尉。安史之乱爆发,他返回江宁,被毫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唐代诗人王昌龄诗集五首》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谁的诗句﹖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诗人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
“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王昌龄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原文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全诗
1、《芙蓉楼送辛渐》全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中的名句。意思是:请告诉他们我依然冰心一片,装在洁白的玉壶中。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3、译文:昨夜,秋雨绵绵洒向吴地江天,今晨,我在芙蓉楼送客面对孤独的楚山。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询问我的近况,请告诉他们我依然冰心一片,装在洁白的玉壶中。
一片冰心在玉壶全诗是什么?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全诗构思新颖,诗风沉郁,又采用问答形式,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其中“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诗眼,指人的品德美好。
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哪首诗中的,谁写的?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文解释】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邈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什么地方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此诗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和辛渐在芙蓉楼告别时所作,其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为广为流传的名句。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清澈无辜、洁白无瑕的心态,以及作者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
出处: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在今江苏省镇江。
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哪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幸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是著名的送别诗
一片冰心在玉壶整首诗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中的名句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690~756) 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 (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孟浩然。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途经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经湖南岳阳,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世称王江宁。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怀念。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江苏南京)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今江苏镇江),然后在此分手。此诗原题共两首,第二首说到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与此诗有关的还有一个故事叫旗亭画壁,见于唐代薛用弱《集异记·王之涣》条,其文曰:”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新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不过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从明代起就有人提出怀疑,但不论真伪,都说明王昌龄的这首绝句与高适、王之涣的优秀作品一样,流传人口,备受喜爱。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王昌龄的什么诗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王昌龄的什么诗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这是一首抒情言志诗。是作者被贬在江宁时所作。冒着深秋冷雨, 连夜到润州,第二天清晨客人就要离去。客人走后,独留江南的我 就像楚山一样孤单寂寞了。你回到洛阳,若是亲人们问起我,就说 我的心像玉壶里的冰块一样晶莹透明,官场得失置之度外。 王昌龄 (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盛唐诗人。开元十五年中进士,补秘书省校书郎,调汜水尉。后以故遭谪岭南。开元二十八年为江宁县丞。天宝七载又贬为龙标尉。安史之乱爆发,他返回江宁,被毫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名是 芙 蓉 楼 送 辛 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②。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谁写的 唐朝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句子,全诗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句诗句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自《芙蓉楼送辛渐》 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里“冰心”象征着(心的纯洁),“玉壶”这意味着(人的清廉正直).这句诗的意思(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中的冰一样纯洁.)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什么意思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解】: 1、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楚山:古时吴、楚两地相接,镇江一带也称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 【韵译】: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哪首诗名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给谁写的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解】: 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楚山:古时吴、楚两地相接,镇江一带也称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 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 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韵译】: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思。 洛阳的亲朋好友若问起我的情况,请说明我的心如同玉壶中的冰一样纯洁透明。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王昌龄在为那位友人送别诗写下的? 辛渐 辛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