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铁苋菜的作用与食用方法有哪些?
- 2、?铁苋菜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 3、铁苋菜有清热解毒止血的效果
- 4、铁苋菜的食用方法
- 5、关于铁苋菜的食疗用途讲解
- 6、请问此植物叫什么名字
- 7、一种叫铁叶白菜的植物
- 8、请问这是一种什么植物,它的果实可以吃吗?
- 9、铁芥菜喜欢阳光吗?
- 10、铁苋菜的药品简述
铁苋菜的作用与食用方法有哪些?
药名
铁苋
别名
人苋、海蚌含珠、撮斗撮金珠、六合草、半边珠、野黄麻、血见愁、小耳朵草、
玉碗捧真珠、粪斗草、凤眼草、肉草、喷水草、痢疾草、野麻草、蚌壳草、铁灯碗、七盏灯、血布袋、布袋口、皮撮珍珠、田螺草、野苦麻、猫眼菜、寒热草、叶里仙桃、金畚斗、金盘野苋菜、沙罐草、灯盏窝、金石榴、茶丝黄、水芥、下合草、瓦片草。
植物特征
一般特性:一年生草本,高可达50厘米
叶:具长柄,膜质,卵状菱形或椭圆形,长2.5-8厘米,宽1.5-3.5厘米,两面均略粗糙,先端渐尖,基部楔形,3脉,边缘有钝齿。
花:雄花序极短,长2-10毫米,此花序藏于叶状苞片内,此苞片开展时肾形,长约1厘米,合时如蚌,边缘有钝锯齿,基部心脏形。花期:5-7月。
果:蒴果小,被粗毛。
生态环境
1.生于旷野、丘陵、路边较湿润的地方。
2.多生于低山坡及荒地中。
资源分布
分布于长江、黄河中下游各地及东北、华北、华南、西南各地及台湾。
分布于河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药用价值编辑
性味
苦;涩;凉
药材基源
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及短穗铁苋菜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
5-7月间采收,除去泥土,晒干或鲜用。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全草长20-40cm,茎细,单一或分枝,棕绿色,有纵条纹,具灰白色细柔毛。单叶互生,具柄;叶片膜质,卵形或卵状菱形或近椭圆形,长2.5-5.5cm,宽1.2-
3cm,先端稍尖,基部广楔形,边缘有钝齿,表面棕绿色,两面略粗糙,均有白色细柔毛。花序自叶腋抽出,单性,无花瓣;苞片呈三角状肾形。蒴果小,三角状半圆形,直径3-4cm,表面淡褐色,被粗毛。气微,味苦、涩。
药物应用鉴别
铁苋与栀子,二药均清热利湿,同为凉血解毒要药。铁苋草类体轻走表,清利肌表湿热;栀子果实类质重走里,清利脏腑湿热。前者偏走外,后者偏走里。功效略同,主治各异。
药理作用
铁苋水煎液在体外对几种常见的痢疾杆菌都有抗菌作用,尤其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效果好(试管内2倍稀释法),在稀释度为1∶256时,不但有抑菌效力,且有杀菌作用。对舒氏和弗氏痢疾杆菌作用次之,对宋内氏痢疾杆菌效果最差。以铁苋制成的片剂,在体外亦有同样抗痢疾杆菌之效。50%铁苋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舒氏痢疾杆菌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琼脂平板法);其根、茎、叶中皆含抗菌成分,但对不同细菌,用植物的不同部分其抗菌效力似有差异;铁苋醇提物亦有同样抗菌作用。铁苋菜中分离得抗菌、平喘有效成分为没食子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对豚鼠、猫的支气管有扩张作用。
中药化学成分
铁苋菜全草含没食子酸(gallic acid)、铁苋碱(acalyphine)。
功效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积
主治
痢疾;泄泻;吐血;衄血;尿血;崩漏;小儿疳积;痈疖疮疡;皮肤湿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水煎洗或捣敷。
用药禁忌
《泉州本草》:孕妇忌用,老弱气虚者少用。
出处
《中华本草》
?铁苋菜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拼音名】Tiě Xian Cai 【别名】 人苋、血见愁、海蚌含珠、撮斗装珍珠、叶里含珠、野麻草 【来源】 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全草,去泥土,晒干。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积,止痢,止血。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小儿疳积,肝炎,疟疾,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外用治痈疖疮疡,外伤出血,湿疹,皮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铁苋菜有清热解毒止血的效果
铁苋菜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草药,这种草药主要生长在公路或是道路边,他几乎分布全国,这种草药能清热解毒以及止血的作用,特别是出现肠胃出血或是便血,可以服用这种药物,从而达到很好的止血的作用。
铁苋菜别名:血见愁、海蚌念珠、叶里藏珠。是大戟科植物。作为中草药,是取其地上部分。夏、秋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成药。生于山坡、沟边、路旁、田野。分布几乎遍于全国,长江流域尤多。主要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血的作用。可以用于肠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治痈疖疮疡,皮炎湿疹的治疗。
铁苋菜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血。用于肠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痈疖疮疡、皮肤湿疹。
全草含铁苋菜碱,有止血、抗菌、止痢、解毒等功能,药用全草,用以防治肠炎病,对烂鳃病也有效。可单用,也可与地锦草等合用。
铁苋菜的用法用量
治疗肠炎和烂鳃病,用干铁苋菜和干辣蓼各125克,混合后加水煎煮2小时,拌饵料投喂3天,每天1次。
铁苋菜的选方
1、治月经不调:一鲜铁苋菜100克,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二铁苋菜全草。熬膏,每次服5~10克,早晚服。(《内蒙古中草药》)
2、治崩漏:铁苋菜,蒲黄炭各15克,藕节炭25克,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3、治吐血,衄血:铁苋菜、白茅根各50克,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4、治血淋:鲜铁苋菜50克,蒲黄炭、小蓟、木通各15克,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5、治疮痈肿毒,蛇虫咬伤:鲜铁苋菜适量,捣烂外敷。(《内蒙古中草药》)
以上我们为大家介绍铁苋菜的功效以及用药价值,铁苋菜可以帮助人们去除体内的或是,甚至是能够达到止血的目的,对于出现容易上火的体质人群非常的适合。对于出现流血还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人们在充分了解这种铁苋菜后,可以好好的利用它的药用价值,得到充分的使用。
铁苋菜的食用方法
铁苋菜的食用方法铁苋菜应该怎么吃
铁苋菜能煎饼吃,在做的时候要把新鲜的苋菜洗净以后剁碎加入适量食用盐调匀腌制,再磕开三个鸡蛋调匀制成蛋液,最后加入适量面粉制成比较稠的糊状,然后在平底锅中放适量食用油,加热后把面糊入锅摊成饼状,煎到两面金黄煎熟后出锅切成块状装盘就能食用。
铁苋菜的食用方法
1、上汤苋菜
新鲜的铁苋菜可以和鸡汤搭配在一起,做成上汤苋菜,做的时候要把铁线菜洗净切成段装备,用大蒜去皮以后切成蒜末,备用鸡汤直接放在锅中加热烧开吧,准备好的蒜和铁苋菜入锅,加热煮开再煮5分钟左右,加入适量麻油和胡椒粉以及食用盐调味,调好后再煮一分钟煮好以后就能出锅食用。
2、蒜香苋菜
铁苋菜还能和大蒜一起炒着吃,在做的时候需要把新鲜的铁苋菜洗净以后切成段,再把大蒜切成蒜片儿,在炒锅中放油加热后放入适量葱花,把苋菜入锅炒软加少量食用盐,随后把切好的蒜片入锅,再次炒匀,最后一起炒二分钟,这时能闻到浓郁的蒜香,最后加少量鸡精调味就可以。
关于铁苋菜的食疗用途讲解
铁苋菜是非常独特的,不仅外观比较吸引人,而且食疗作用也非常的突出,服用铁苋菜对于滋补调理身体的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那么关于铁苋菜的食疗用途到底都有哪些呢?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很了解,下面将为大家做出相关的解答,希望能给各位提供一些参考。
铁苋菜主治
铁苋菜对于多种病症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尤其是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血的效果独特。用于肠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治痈疖疮疡,皮炎湿疹。
铁苋菜有什么食疗作用
1、铁苋菜可以清热解毒,明目利咽铁苋菜性味甘凉,长于清利湿热,清肝解毒,凉血散瘀,对于湿热所致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红肿不利等,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出现这些症状时,可以服用一些铁苋菜进行缓解。
2、铁苋菜的营养丰富,可以增强体质。铁苋菜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所含的蛋白质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体吸收,所含胡萝卜素比茄果类高2倍以上,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强身健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延缓衰老。
3、铁苋菜还有促进儿童生长的作用,这主要是源于铁苋菜中的铁含量和钙含量非常的丰富,超过了其它很多的鲜蔬菜。更重要的是,铁苋莱中不含草酸,所含钙、铁进入人体后很容易被吸收利用。因此,铁苋菜能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对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
通过介绍我们了解到铁苋菜的食疗用途是很广泛的,可以用来缓解很多身体出现的不适病症,健康的人群服用铁苋菜也能起到滋补养生的功效,但有一点需要大家注意的是铁苋菜的服用量不可以太多,因为铁苋菜如果过量服用的话,有可能会造成一些肠胃上面的负担。
请问此植物叫什么名字
铁苋菜编辑
铁苋菜,别名:铁苋菜、海蚌含珠、蚌壳草,拉丁文名:AcalyphaaustralisL.是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一年生草本,高0.2-0.5米,小枝细长,被贴毛柔毛,
毛逐渐稀疏。叶膜质,长卵形、近菱状卵形或阔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楔形,稀圆钝,边缘具圆锯,上面无毛,下面沿中脉具柔
毛作为中草药,是取其地上部分。夏、秋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成药。铁苋菜生于山坡、沟边、路旁、田野。全中国几乎都有分布,长江流域尤多。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血。用于肠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治痈疖疮疡,皮炎湿疹。
中文学名
铁苋菜
拉丁学名
Acalypha australis L.
别 称
铁苋菜、海蚌含珠、蚌壳草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亚 门
被子植物亚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亚 纲
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目
大戟目Euphorbiales
亚 目
大戟亚目 Euphorbiineae
科
大戟科Euphorbiaceae
亚 科
铁苋菜亚科Subfam.Acalyphoideae
族
铁苋菜族Trib. Acalypheae
属
铁苋菜属
种
铁苋菜
分布区域中国各地;俄罗斯、朝鲜、日本、菲律宾、越南、老
一种叫铁叶白菜的植物
铁苋菜,大戟科、一年生草本,高20~50cm,小枝细长,叶呈长卵形,或阔叶披针,长3~9cm。
请问这是一种什么植物,它的果实可以吃吗?
酸浆,茄科,酸浆属。
它的果实可以吃
小时候叫他灯笼泡。果实长熟了可以吃。
你好,看到你这个问题,我帮你查询了一下。下面是我搜出来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铁苋菜
大戟目大戟科植物
铁苋菜,(拉丁文名:Acalypha australis L.),大戟科、铁苋菜属一年生草本,高0.2-0.5米。小枝细长,被贴毛柔毛,毛逐渐稀疏。叶膜质,长卵形、近菱状卵形或阔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厘米。雌雄花同序,花序腋生,稀顶生。花序梗长0.5-3厘米,花梗长0.5毫米。蒴果直径4毫米,具3个分果爿,果皮具疏生毛和毛基变厚的小瘤体。种子近卵状,种皮平滑,假种阜细长。花果期4-12月。
中国除西部高原或干燥地区外,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菲律宾、越南、老挝也有分布。生于海拔20-1 200米平原或山坡较湿润耕地和空旷草地,有时石灰岩山疏林下。[1]
铁苋菜以全草或地上部分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积、收敛止血的功效。可以嫩叶食用,为南方各地民间野菜品种之一
中文学名
铁苋菜
一年生草本,高0.2~0.5米,小枝细长,被贴毛柔毛,毛逐渐稀疏。
共5张
铁苋菜
叶膜质,长卵形、近菱状卵形或阔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楔形,稀圆钝,边缘具圆锯,上面无毛,下面沿中脉具柔毛;基出脉3条,侧脉3对;叶柄长2~6厘米,具短柔毛;托叶披针形,长1.5~2毫米,具短柔毛。
雌雄花同序,花序腋生,稀顶生,长1.5~5厘米,花序梗长0.5~3厘米,花序轴具短毛,雌花苞片1~2(-4)枚,卵状心形,花后增大,长1.4~2.5厘米,宽1-2厘米,边缘具三角形齿,外面沿掌状脉具疏柔毛,苞腋具雌花1~3朵;花梗无;雄花生于花序上部,排列呈穗状或头状,雄花苞片卵形,长约0. 5毫米,苞腋具雄花5~7朵,簇生;花梗长0.5毫米;雄花:花蕾时近球形,无毛,花萼裂片4枚,卵形,长约0.5毫米;雄蕊7~8枚;雌花:萼片3枚,长卵形,长0.5~1毫米,具疏毛;子房具疏毛,花柱3枚,长约2毫米,撕裂5-7条。
蒴果直径4毫米,具3个分果爿,果皮具疏生毛和毛基变厚的小瘤体;种子近卵状,长1.5~2毫米,种皮平滑,假种阜细长;花果期4~12月。
铁芥菜喜欢阳光吗?
铁芥菜当然喜欢阳光。
铁芥菜,正式名称铁苋菜。
铁苋菜,是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
一年生草本,高0.2至0.5米,小枝细长,被贴毛柔毛,毛逐渐稀疏。
叶膜质,长卵形、近菱状卵形或阔披针形,长3至9厘米,宽1至5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楔形,稀圆钝,边缘具圆锯,上面无毛,下面沿中脉具柔毛;基出脉3条,侧脉3对;叶柄长2至6厘米,具短柔毛;托叶披针形,长1.5至2毫米,具短柔毛。
雌雄花同序,花序腋生,稀顶生,长1.5至5厘米,花序梗长0.5至3厘米,花序轴具短毛,雌花苞片1至2枚,卵状心形,花后增大,长1.4至2.5厘米,宽1-2厘米,边缘具三角形齿,外面沿掌状脉具疏柔毛,苞腋具雌花1至3朵;花梗无;雄花生于花序上部,排列呈穗状或头状,雄花苞片卵形,长约0. 5毫米,苞腋具雄花5至7朵,簇生;花梗长0.5毫米;雄花:花蕾时近球形,无毛,花萼裂片4枚,卵形,长约0.5毫米;雄蕊7至8枚;雌花:萼片3枚,长卵形,长0.5至1毫米,具疏毛;子房具疏毛,花柱3枚,长约2毫米,撕裂5到7条。
蒴果直径4毫米,具3个分果爿,果皮具疏生毛和毛基变厚的小瘤体;种子近卵状,长1.5至2毫米,种皮平滑,假种阜细长;花果期4至12月。
生于海拔20-1200米平原或山坡较湿润耕地和空旷草地,有时石灰岩山疏林下。
苋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壤疏松,肥沃,保肥、保水性为好。
铁苋菜以全草或地上部分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积、收敛止血的功效,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小儿疳积、吐血、衄血、外伤出血、湿疹、皮炎等。
铁苋菜的药品简述
【别名】人苋、血见愁、海蚌含珠、撮斗装珍珠、叶里含珠、野麻草、血见愁、海蚌念珠、叶里藏珠,【学名】Acalypha australis Linn.【英文名】Copperleaf生长习性:生于海拔20-1 200 (-1 900)米平原或山坡较湿润耕地和空旷草地,有时石灰岩山疏林下。 地理分布:我国除西部高原或干燥地区外,大部分省区均产。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菲律宾、越南、老挝也有分布。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 的地上部分。【采制】 夏、秋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化学成分】 含生物碱、黄酮甙、酚类。【性味】 性凉,味苦、涩。【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血。用于肠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痈疖疮疡、皮肤湿疹。①《东北药植志》:止血。②《黑龙江中药》:用于月经不调,妇女血病。③《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月经不调,崩漏,肺结核咯血,尿血。【用途】全草含铁苋菜碱,有止血、抗菌、止痢、解毒等功能,药用全草,用以防治肠炎病,对烂鳃病也有效。可单用,也可与地锦草等合用。【使用方法】治疗肠炎和烂鳃病,用干铁苋菜和干辣蓼各125克,混合后加水煎煮2小时,拌饵料投喂3天,每天1次。【来源】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全草,去泥土,晒干。【性味归经】苦、涩,凉。【相关药材】短穗铁苋菜【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积,止痢,止血。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小儿疳积,肝炎,疟疾,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外用治痈疖疮疡,外伤出血,湿疹,皮炎,毒蛇咬伤。【用法用量】 25~5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内服:煎汤,5~15克;或熬膏。)【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