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百身何赎”是什么意思?怎么造句?
- 2、百身何赎是什么意思
- 3、敏锐怎么造句
- 4、百身莫赎意思
- 5、悲痛的同义词有哪些
- 6、悲痛的造句怎么造句
- 7、百年是什么意思
- 8、第三天用文言文
- 9、回家一年级造句
“百身何赎”是什么意思?怎么造句?
释义: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造句:
等他赶回家,母亲已去世三日,他悲痛至极,真有百身何赎之感。
读音:[bǎi shēn hé shú]
出处:《诗经·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近义词:百身莫赎[bǎi shēn mò shú]
百身何赎是什么意思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成语是【百身何赎】,这个成语意思是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百身何赎出自南朝·梁·刘令娴《祭夫徐敬业文》:“一见无期;百身何赎。”这就是成语“百身何赎”的由来。
【百身何赎】是一个复句式结构的成语,在句子中一般作主语、分句。
【百身何赎】的近义词有【百身莫赎】等,其中【百身莫赎】和【百身何赎】意思相同。【百身何赎】的反义词有【娇生惯养、脆而不坚】等。
那我们怎么用百身何赎这个成语来造句呢?等他赶回家,母亲已去世三日,他悲痛至极,真有百身何赎之感。
如果用【百身何赎】来成语接龙,则可以接:熟能生巧、熟视无睹、熟人熟事、熟门熟路等。
好了,本期视频就到这里,以上就是成语百身何赎的全部介绍,你学会了吗?
敏锐怎么造句
敏锐造句如下:
1、该剧通过对著名记者范长江一生重要时期和主要活动场景的艺术呈现,展示了一个追求正义、才气十足、目光敏锐的新闻工作者形象。
2、斩将搴旗:你是天生的沙场战将,擅乘任何坐骑,对战机有着敏锐的嗅觉,混战中能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不容易被偷袭。
3、昨日,湖北警官学院从美国“李昌钰犯罪司法及鉴识科学学院”学习归来的两名教师得到的答案是:超强的工作热情、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的作风。
4、其二,黑猩猩的记忆力可能与“遗觉象”现象或“相片式记忆”有关,这种敏锐的记忆能力对于黑猩猩在野生环境中生存非常重要。
5、军权,财权之间的互相争夺与制衡,丁力敏锐的意识到不久前码头发生的事情绝不简单。
6、就象许多自学者一样,他有一种百事不找人的敏锐。
7、我很幸运,有一位跟我认识很多年而且观察敏锐的招聘者准确地总结了我的长处。
8、他才识过人,聪明敏锐,是世界上一位最能直抒己见又。
9、属鸡的人观察力非常敏锐。
10、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
11、抓住商机要了解时事,而了解时事的终极目的是培养眼光,因为如果你能高瞻远瞩,如果你独具慧眼,便能敏锐地抓住一闪而过的致富商机。
1、这是我们的一场聚会,席间不见觥筹交错,只有敏锐的触觉和优雅的舞步。
2、鹰的眼睛特别敏锐,从空中可以看见地面上很小的目标。
3、她敏锐地意识使她比别人高出一筹。
4、作为一个传记作家,她思维敏锐,富有同情心而且治学严谨。
5、他敏锐的目力可以看到空中有成群的小鸟。
6、师妹眼光敏锐,这套剑法乃是父亲所创,名叫‘百身何赎’。
7、诗人观察力特别敏锐,每每见景生情,托物咏怀,写出精彩诗篇。
8、陈子昂在为官时敏锐地察觉到盛世背后潜藏的社会危机,曾屡次上表章批评朝政。
9、沉默可以使你的看法更加全面,更为的思维敏锐。
10、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
百身莫赎意思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百身莫赎】;
“百身”的意思是自身死一百次,“赎”是抵过的意思,意思是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非常沉痛地悼念,可以用作主语和分句,用于表达对死去亲人的悲痛,出自《诗经·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可以代替他死,百人甘愿化作尘埃,白居易的《祭崔相公文》中写到:“丘园未归,馆舍先捐。百身莫赎,一梦不还。”这是白居易为纪念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崔群,所写的祭文,白居易和崔群感情非常好,两人同期进入翰林院,并且同任翰林学士五年,相交相知,为莫逆之交,它的近义词有【百身何赎】,那对于百身莫赎这个成语我们怎样造句呢?例如,他这样难得一遇的人才,跟着我却没有得到任何成就,我真是百身莫赎了;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百身莫赎】的相关讲解了,我们下期再见。
悲痛的同义词有哪些
【悲痛解释】:伤心。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以下是我收集整理关于该词的同义词以及造句,希望对你有用!
悲痛 同义词 :
悲伤 悲哀 哀痛 哀伤 悲恸 沉痛 伤痛 伤心
为更好地掌握这个词语,以下是有悲痛造句:
一、命运,你残忍的诉说着我的悲痛。
二、即使人生路上充满颠簸,忧伤与悲痛始终紧随着你。但只要你始终让笑容陪伴着你,无论多么困难,多么伤心的事也闯得过去,这就是人生的态度!
三、一年之内,父母相继去世,她悲痛之极,泣不成声。
四、听到这个令他悲痛欲绝的消息,他掉臂不顾,扬长而去。
五、等他赶回家,母亲已去世三日,他悲痛至极,真有百身何赎之感。
六、她听到儿子遭到车祸的消息,悲痛欲绝。
七、那里有渴求与饥饿,而你是水果。那里有悲痛与幻灭,而你是奇迹。
八、只有一种悲痛能够持久,那就是因失去财产而产生的悲痛;时间能够减轻一切痛苦,唯独对于这一种却会加深。
九、注意社会问题与世间艰苦,为人类社会中丑恶的事情而悲痛,是磊落的行为,故此,以一个人敏感的年青人来说,对人类命运的不公与悲苦感到愤慨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为此而郁郁不乐都是不可取的,无此必要。
十、当她知道自己的父亲在那次事故中不幸牺牲后,悲痛欲绝,泣不成声。
悲痛的造句怎么造句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夏_尊叶圣陶《文心雕龙》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乐华用铅笔记录下来。”下面为您提供关于【悲痛的造句怎么造句】内容,供您参考。1、听到父亲去世的噩耗,他悲痛欲绝。2、突如其来的噩耗使他陷入极大的悲痛之中。3、面对沦陷的祖国,他心中无比悲痛。4、听到毛泽东同志逝世的消息,全国人民的心情万分悲痛。5、一年之内,父母相继去世,她悲痛之极,泣不成声。6、熟料,意外降临了一场横祸,使她悲痛万分。7、等他赶回家,母亲已去世三日,他悲痛至极,真有百身何赎之感。8、听到这个令他悲痛欲绝的消息,他掉臂不顾,扬长而去。9、人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向周总理的遗体告别。10、得到母亲去世的噩耗,他极为悲痛。11、和一位结交半个多世纪的良师益友诀别,悲痛之情是难以尽述的。12、她忍耐住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把小儿子又送上了前线。13、她听到儿子遭到车祸的消息,悲痛欲绝。14、午夜梦_,想起过去的种种,他不由得感到椎心泣血,悲痛至极。15、爷爷逝世了,全家都很悲痛。16、他们的离去让我们肃然起敬,可眼下的人们却悲痛欲绝。17、老人今晨逝世了,噩耗传来,全家人十分悲痛。18、当她知道自己的父亲在那次事故中不幸牺牲后,悲痛欲绝,泣不成声。19、那穿黑衣的少妇,文君新寡,还沉浸在悲痛之中。20、母亲的去世使她悲痛欲绝,晕倒在地上。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2、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3、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4、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5、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6、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百年是什么意思
百年是指很多年或很长时期、终身。
出处:
1、指人寿百岁《礼记、曲礼上》: “百年日期”。陈澔集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日期”。
2、汉徐干《中论、夭寿》:“颜渊时有百年之人,今宁复知其姓名也”。
3、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人生寿促,天地长久。百年之期,孰云其寿”。
4、宋陈亮《祭林圣材文》:“胡不百年,终此大数”。
5、《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宣赞随了叔叔,与母亲在俗出家,百年而终”。 指器物寿命长,经久耐用。
百年造句:
1、百里挑一百炼成钢百年不遇百年大计百年好合百年树人百年偕老百思不解百身何赎。
2、上天百日降宝贝, 百万福荫进家门,百子百福增百寿,百千利禄百年深。
3、几百年花开花落,早已洗净了风波亭上的点点残血,几百年潮涨潮落,早已抹去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在生活的长河里,我们始终要用行动,走过泥泞,跨过坎坷。
4、其实你又怎会知道,我千百年间的愿望,也不过是想当一回这样的傻瓜,然后也有个傻瓜好好对待我而已。
第三天用文言文
1. 士别三日的译文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警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译文]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东吴名将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2. “放假三天”用文言文怎么说
文言文:休沐三日。
休沐[ xiū mù ]
解释:休息洗沐,犹休假。
出处:《汉书·霍光传》:“ 光 时休沐出, 桀 辄入,代 光 决事。”
造句:
休沐日的设定,是中国封建王朝人性化的体现。
今日正是每旬按例都有的休沐日,李鸿章坐在餐厅正一边用餐,一边耳听着身边幕僚吴汝纶,通报着府内电报房各地发来的消息。
均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
我给你们家当五年的下人,而在这段期间内,你负责保护我不被别人随便绑走,同时我需要一份例钱和一个休沐日。
虽然今天是休沐日,可是不在皇宫里也不好,所以欧阳律准备起身会穿衣回宫了。
三日[ sān rì ]
解释:三天;一个月的第三天;指三月三日上巳节。
造句:
等他赶回家,母亲已去世三日,他悲痛至极,真有百身何赎之感。
讲者希望绕梁三日,听者希望不知肉味,实在不容易。
此君三日不见,已非吴下阿蒙了。
士别三日,另当刮目相看,已非吴下阿蒙。
你充满 *** 的演讲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回家一年级造句
回家一年级造句如下:
1、小舅平安回家了,外婆到庙里烧香还愿。
2、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3、放学后,小林只顾看热闹,忘了回家了。
4、老师翻山越岭护送同学们回家。
5、今天提前放学,同学们可以回家了。
6、郑板桥卸任回家种田去了。
7、几年未回家乡,故乡的山水依然如故。
8、学生们放学回家,忽然前面有几个歹徒凶神恶煞般站在路口。
9、提起回家,他归心似箭,多留一天,他都不答应。
10、他翻山越岭几十里,终于回家了。
11、今天,老师奖励了我一个星星,我得意洋洋的回家了。
12、他两袖清风地离开了官场,回家乡种田去了。
13、我们今天去远足,到日薄西山,才愉快地回家。
14、路灯成了送我回家保护神。
15、等他赶回家,母亲已去世三日,他悲痛至极,真有百身何赎之感。
16、明天就是父亲的生日,我必须快马加鞭,赶回家去才行。
17、考试成绩出来了,小名垂头丧气的走回家。
18、我在学校犯下了大错,被老师投诉妈妈。回家后,我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生怕被挨骂哦。
19、我爸爸回家的日子为期不远,他在边防部队很辛苦,我用什么慰劳他呢?
20、他总是迫不及待地赶回家和父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