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贺治华一位杰出的中国科学家
- 2、女叛徒贺治华是怎么死的?
- 3、朱德第3任妻子贺治华的照片
- 4、朱德:为革命奔波,关键时大义灭亲
- 5、贺治华的介绍
- 6、贺治华的人物评价
- 7、贺治华的人物生活
- 8、女叛徒贺治华是怎么死的?
- 9、贺治华的生平经历
- 10、贺治华到底是朱德的第三任还是第四任妻子 ?
贺治华一位杰出的中国科学家
贺治华,是中国科学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科研成果和贡献不仅在中国,在国际上也有着广泛的影响。本文将从他的生平、科研成果、荣誉和启示四个方面来介绍这位杰出的中国科学家。
生平
贺治华于1963年出生在江苏省扬州市,1982年考入南京大学物理系,1986年获得学士学位,1991年获得博士学位。1994年,他加入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超导物理和低温物理研究。2008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他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8年,他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科研成果
贺治华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低温物理和超导物理。他在高温超导领域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他在1994年发现了铁基高温超导材料,这是第一种非铜基高温超导材料。他还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高温超导机制——铁基超导机制。他的这些发现对于理解高温超导的机制和开发高温超导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贺治华还在低温物理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他发现了一种新型的低温超导材料——镁铝合金,这种材料的超导温度比铜基和铁基高温超导材料更低,但是具有更好的超导性能。他还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量子液体——费米液滴,这种液体在超低温下具有非常奇特的物理性质。
荣誉
贺治华的科研成果和贡献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励。他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美国物理学会会士等荣誉。他还是国际超导学会的成员和超导材料领域的国际权威。
启示
贺治华的科研成果和荣誉是他努力探索科学的结果。他的成功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他的成功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才能获得更多的科学成果。
其次,他的成功也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投入时间和精力,才能在科学研究中取得突破。
最后,他的成功也告诉我们,只有团队协作和合作,才能在科学研究中获得更多的成果。
结尾
女叛徒贺治华是怎么死的?
1928年4月1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罗亦农因叛徒出卖被捕,被国民党残酷杀害。他在狱中写下绝命诗:“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躯何足惜,大敌正当前。”表现了一位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
出卖罗亦农的是我党的叛徒贺治华及其丈夫何家兴。在嫁给何家兴之前,她曾是朱德的妻子。
贺治华能流利地说英语德语。她原是四川开江女中教员,19岁时随同朱德赴欧洲,一同到德国哥廷根城奥古斯特大学学习社会科学,后又转到苏联。在这一时期,贺治华嫁给了朱德,成了朱德的第四任妻子,于1926年生下女儿朱敏。
1926年5月,党中央决定调朱德回国去四川做军阀杨森的统战工作。考虑到国内环境恶劣,朱德只好让妻子贺治华和女儿朱敏暂居苏联。朱德回国后没多久,贺治华就让她妹妹把朱敏接回了成都,改名贺飞飞。贺治华是个注重生活享受的人,婚后和朴实敦厚的朱德彼此间感情日渐疏远,此后,贺治华爱上了从法国前往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读书的革命青年何家兴,并再次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与之何家兴结了婚。
1928年初,组织上安排何家兴、贺治华夫妇回国,在上海做地下工作。在上海,贺治华与邓颖超蔡畅等结拜成中央妇委“八姐妹”。其时,何家兴、贺治华夫妇住的是一间大洋房。当年4月15日,在上海开展地下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局主任罗亦农把和邓小平等人接头的地点安排在贺治华家的楼上。罗亦农在当时是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之一,国民党悬赏3000美金捉拿之。
爱慕虚荣、贪图享受的贺治华此时早就叛变了中国共产党,暗地里为国民党特务提供情报,以换取利益维持她的高消费生活。听说罗亦农等人要会面的消息,她觉得发财的机会到了。于是她偷偷地去巡捕房告了密。
结果罗亦农和山东省委书记吴鬃当场被抓,前来赴约见面的邓小平晚来了一分钟,躲过此劫。
邓小平立即报告了周恩来。当日周恩来立即召集特科的陈赓等人开会,通报了这不幸情况。听完周恩来介绍的情况,陈赓等人立即断定,贺治华和何家兴是叛徒。周恩来说,“当初我也曾做过这种判断,但是同志们,请你们负责任地想一想,这件事关系到何家兴和贺治华两人的政治生命呵!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会上,周恩来指示陈赓:一、通过内线查明真相。二、立即将何家兴、贺治华转移到安全地方,并严加监视,但不要惊动他们。
很快就从内线得到确切消息,叛徒就是贺治华、何家兴。原来,在四月十五日早上,贺治华来到公共租界巡捕房政治部,自诩手中有三百五十多个共产党员名单和地址,条件是三千美金和二张让他们想去的国家的护照,并为他们保密。为了证实她所言真实,可以在今天早上让巡捕房抓到罗亦农。原来贺治华和何家兴在1927年夏天回国后,分到上海中共中央组织局,在罗亦农领导下作秘书工作,所以知道罗的行踪。贺治华之所以背叛革命,除了对革命悲观失望和贪生怕死外,她素来贪图享受,到上海后经常出入酒楼舞厅,每月二十多元的生活费,根本不够开支。由于他们不守秘密工作纪律,经常外出深夜才归,多次受罗亦农的严肃批评,因而怀恨在心,想以出卖同志的生命来换取敌人的赏金,以便远走高飞过起享乐的生活。
罗亦农被捕牺牲后,邓小平和李维汉作出了锄奸决定,由陈赓带人执行。4月25日清晨,一队迎亲队伍来到贺的住宅前,在猛烈鞭炮声中,中央特科的红队(锄奸队)冲入贺房中,迫其交出手中党员名单后,开枪打死了何家兴和贺治华。但后来贺治华没有死,只被打瞎了一只眼睛,给国民党送到医院救治。本来红队还要到医院干掉贺,但由于国民党特务看守很严,没有机会下手。
贺治华后来的结局一直是个谜,有一种说法是回到老家嫁给了一个农民,在建国前因病去世。
贺治华的女儿朱敏从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学成回国后,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她在其著作《我的父亲朱德》一书中说:“我常常怨恨母亲:她为什么不要我?不抚养我?不给我母爱?长大后我才知道,母亲弃我而去,甚至叛离了我的爹爹,是为了追求与爹爹的信仰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她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在这一点上,我作为女儿,是不能原谅她的。”
朱德第3任妻子贺治华的照片
目前根本没有关于她的任何照片。她是个叛徒,中央10台曾经演过关于她的事,演的时候都说过目前没有找到关于她的照片,资料也不多。
想想连中央电视台都没有她的照片,更不用说普通的网站了,像这样的谍报人员一般是不照相的,因为这样极容易暴露自己。连大叛徒顾顺章都仅仅留了一张照片,更不用说他了。特别是她的身份,我党特科的红队一直想干掉她。所以,她本人也不可能去照相。
贺治华
http://images.google.com.hk/images?hl=zh-TW&q=%E8%B4%BA%E6%B2%BB%E5%8D%8E&btnG=%E6%90%9C%E5%B0%8B%E5%9C%96%E7%89%87&gbv=2&aq=f&oq=
贺治华,原名贺稚番,女,四川开江县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之一朱德的第三任妻子,朱敏的生母。与朱德离婚后嫁与他人后来叛变出卖了罗亦农。
叛变事件
贺治华叛变出卖罗亦农一事发生在1928年4月15日上午。罗亦农湖南湘潭人,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组织局主任。这天上午罗亦农和邓小平来到设在戈登路中福里的中央机关处工作,工作完后邓小平按地下工作规定先离开从后门走出到弄堂口时。
习惯地看了一眼街边的修鞋摊这是中央特科设的警戒哨,只见那修鞋匠作了一个不易察觉的手势邓小平知道出事了,他只好匆匆加快步伐消失在人流中前后相差一分钟罗亦农被捕了。邓小平立即报告了周恩来。当日周恩来立即召集特科的陈赓等人开会通报了这不幸情况。
听完周恩来介绍的情况陈赓等人立即断定,贺治华和霍家新是叛徒。周恩来说,“当初我也曾做过这种判断,但是同志们请你们负责任地想一想,这件事关系到霍家新和贺治华两人的政治生命呵!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会上周恩来指示陈赓:通过内线查明真相。
立即将霍家新、贺治华转移到安全地方,并严加监视,但不要惊动他们。很快就从内线得到确切消息,叛徒就是贺治华、霍家新。
扩展资料:
人物生活
贺治华的兄长是朱德部属和好友,是他介绍贺治华与朱德认识。有资料显示:贺治华是1920年在云南的盐津县与朱德结婚。在余玮的《敦厚朱德》一书中,也记载为:“朱德与贺治华在滇边盐津县结婚”。
这年正是朱德作为护国军旅长带队驻防于泸州,盐津与泸州相隔不远。1919年秋天朱德把代炳和代钧两个弟弟送进旅部军事训练团,准备走上飞黄腾达之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贺治华
朱德:为革命奔波,关键时大义灭亲
——《领袖小故事(19)》
1922年6月,朱德放弃护国军少将旅长和省会警察厅长之职,远赴马克思故乡德国寻求真理。
在德国,年轻貌美的中国姑娘贺治华出现在朱德的生活圈中。贺治华以她出色的表现,流利的德语水平,以及共产党员身份,很快取得了朱德的信任。然后就是感情升温,再后来,在周恩来的见证下,他俩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后因朱德参加当地的革命活动,被警方追捕。在周恩来的极力周旋下,朱德被送到苏联学习军事。
此时的贺治华已经变了。她追随朱德是冲着他的物质和地位。当朱德为了革命而居无定所之时,贺治华便多次表示不满,和有钱的学生出入高档宾馆舞池。服从革命的需要,朱德受党中央之召唤,回国指挥革命。这时的贺治华已搭上家庭殷实的青年何家兴了,不久宣布和朱德离婚,立即和何结婚,后来何家兴也入党。1928年初,他们受党组织指令,到上海开展秘密工作,不得在公开场所抛头露面。很快,没钱花的他们想到了一个“生财之道”:出卖共产党地下领导人罗亦农,以及200多地下党同志。罗亦农已被捕,朱德知道了消息后,特别震怒,想亲自清除这两个败类。还是周恩来,说服朱德,让陈赓执行除奸任务。
1928年4月26日凌晨。中共除奸队突然冲进贺治华的房间,黑暗中两声枪响,何家兴当场毙命,贺治华受伤趁黑钻进床底。除奸队搜出名单后,立即撤离。后来知道贺治华只是瞎了一只眼。朱德要求,除恶务尽。周恩来说:名单已取回,贺治华已消失,除奸任务就此结束。
贺治华的介绍
贺治华,女,四川开江县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之一朱德的第四任妻子,朱敏的生母。与朱德离婚后嫁与他人,后叛变,出卖了罗亦农。
贺治华的人物评价
1、对于贺治华,杨子烈(张国焘夫人)的《往事如烟》一书中说,贺治华生得的确妖娆,柳眉杏眼,怒中带笑,愁中见喜,见了高级负责者,热得像团火。2、《真正将门之后朱德外孙朱成虎少将》一文中载:贺治华在当年中共留俄学生中,很出风头。她在德国与法国时与朱德结婚,同朱德到莫斯科,不久传出贺治华的大胆豪放,与这个好、那个好。相形之下,朱德当时比较老实,朱、贺争吵,同志们都同情朱德。
贺治华的人物生活
贺治华的兄长是朱德部属和好友,是他介绐贺治华与朱德认识。有资料显示:贺治华是1920年在云南的盐津县与朱德结婚。在余玮的《敦厚朱德》一书中,也记载为:“朱德与贺治华在滇边盐津县结婚”。这年正是朱德作为护国军旅长带队驻防于泸州,盐津与泸州相隔不远。在1919年秋天,朱德把代炳和代钧两个弟弟送进旅部军事训练团,准备走上飞黄腾达之路。年底时和川东的军阀打了一场激烈的仗,他立刻把两个弟弟任命为下级军官送上战场,最后战死沙场。两个弟弟战死,给朱德以沉重打击,他开始抽鸦片烟以排解心中的苦闷。这是一个充满屈辱和犯罪感的时期。可能就在这个期间,朱德和贺治华结婚了。但朱敏(朱德和贺治华之女)在《我是元帅爹爹的平民女儿》一文中说,朱德是在上海认识贺治华的。这时间,应是1922年6月以后,至9月初的事。1922年9月初朱德和贺治华等友人同乘法国“阿尔及利亚”号轮船离开上海到法国。有资料显示,他们是在德国和法国结婚。婚后不久,他们情感出现裂痕。朱敏在《我的父亲朱德》一书中说:“我常常怨恨母亲:她为什么不要我?不抚养我?不给我母爱?长大后我才知道,母亲弃我而去,甚至叛离了我的爹爹,是为了追求与爹爹的信仰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她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在这一点上,我作为女儿,是不能原谅她的。”
女叛徒贺治华是怎么死的?
朱德赴欧洲留学时陪他出国的是19岁的能说英语德语的四川开江女中教员贺治华,他们从德国到了莫斯科中山大学后,贺治华于1926年生下女儿朱敏,但二人因志趣不合很快分手,贺治华另嫁给一位留学法国的较年轻的霍家新,回到上海。....叛徒贺治华(朱德的第三位妻子)。鬼迷心窍,贺霍夫妇竟然于1928年主动出卖中共领袖罗亦农,造成中共巨大损失,连前去接头的邓小平也仅差一分钟幸免于难。周恩来邓小平命令中共特科严惩叛徒,陈赓带领“红队”将霍家新击毙,将贺治华击成重伤,... 。
贺治华的生平经历
1925年7月,朱德因从事革命活动被捕入狱,3天后获释放,被德国政府驱逐出境,经波罗的海前往苏联。此时贺治华已经身怀六甲,朱德便把她安置在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农庄,自己则于9月下旬按照中共旅俄支部的安排参加实际工作训练班学习。没多久,贺治华生下了女儿朱敏。四十岁得了一个千金,朱德说不出的高兴,亲自为女儿起名“四旬”。贺治华嫌这个名字土气,另起了一个洋气的名字“菲菲”。贺治华不仅嫌弃女儿的名字土气,甚至也嫌弃朱德性格老实、不懂浪漫。还在德国的时候,她就对朱德日渐冷漠。女儿的出生,也未能使她对朱德的态度变得温和。1926年5月,党中央决定调朱德回国去四川做军阀杨森的统战工作。考虑到国内环境恶劣,朱德只好让妻子贺治华和女儿朱敏暂居苏联。事实上,贺治华喜欢的是朱德的地位和物质财富,并不愿意跟着他回国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朱德给贺治华留下了充足的生活费,还买齐了她们母女必须的生活用品。离别在即,这个硬汉难过得流下泪来,把女儿抱在怀里亲了又亲。他对贺治华说,日后稍微稳定一点,就接你们回国团聚。朱德回国后没多久,贺治华就让她妹妹把四旬接回了成都,改名贺飞飞。此后,贺治华爱上了从法国前往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读书的革命青年霍家新,并和他结婚。 1928初,组织上安排霍家新、贺治华夫妇回国,在上海新闸路机关工作,住的是一间大洋房。当年4月15日,在上海开展地下工作的中共中央组织局主任罗亦农把和邓小平等人接头的地点安排在那里。罗亦农在当时是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之一,国民党必欲除之而后快,悬赏3000美金捉拿。贺治华之所以背叛革命,除了对革命悲观失望和贪生怕死外,她素来贪图享受,到上海后经常出入酒楼舞厅,每月二十多元的生活费,根本不够开支。由于他们不守秘密工作纪律,经常外出深夜才归,多次受罗亦农的严肃批评,因而怀恨在心,想以出卖同志的生命来换取敌人的赏金,以便远走高飞过起享乐的生活。对于贺治华的结局,据《邓颖超传》载:贺治华后来回到四川老家,又嫁了人,在解放前病死。《中国高干子女沉浮录》一书载:贺回到四川开江县,和后夫又生了两个女儿。1928年,“宁杀错一千,决不放过一个”的国民党反动派,一天突然追捕而来,把贺治华从房里拖出来,当着她两个女儿的面,在院子里把她残暴地枪杀了。
贺治华到底是朱德的第三任还是第四任妻子 ?
第三任妻子。
初婚的妻子叫萧菊芳,昆明师范学院学生。1912年结的婚。
陈玉珍,参加过1911年的辛亥革命和1916年的革命活动。南昌起义后,朱德得悉妻儿殉难。
贺治华是1920年在云南的盐津县与朱德结婚。
1928年朱德和伍若兰在工农革命军第1师师部举行了婚礼。
1929年43岁的朱德在井冈山与17岁的女战士康克清结为伉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