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字词的歇后语大全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6 00:26:32 浏览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有关字词的歇后语大全
以下是涉及汉字谐音、拆字、多义等语言特点的歇后语分类整理,涵盖常见的 “字词类” 歇后语:

一、谐音类(利用字音相同或相近)


  1. 外甥打灯笼 —— 照旧(舅)
    (“舅” 与 “旧” 谐音,指保持原样)
  2. 孔夫子搬家 —— 净是输(书)
    (“书” 与 “输” 谐音,形容失败多)
  3. 咸菜煎豆腐 —— 有言(盐)在先
    (“盐” 与 “言” 谐音,指事先说明)
  4. 上鞋不用锥子 —— 真行(针)
    (“针” 与 “真” 谐音,夸赞能力强)
  5. 隔着门缝吹喇叭 —— 名(鸣)声在外
    (“鸣” 与 “名” 谐音,指名声广为人知)
  6. 梁山泊的军师 —— 无(吴)用
    (“吴” 指军师吴用,谐音 “无”,表示没用)
  7.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狐” 与 “胡” 谐音,指谎话连篇)
  8. 卖布不带尺 —— 存心不良(量)
    (“量” 与 “良” 谐音,指故意使坏)

二、拆字 / 字形类(利用汉字结构拆解或变形)


  1. 一口咬掉牛尾巴 —— 告
    (“牛” 字去尾巴加 “口”,组成 “告” 字,此处直接作为歇后语答案)
  2. 山上的石头 —— 明摆着
    (“山”+“石” 为 “岩”,但此处更侧重 “明” 指明显,非拆字,可归为会意)
  3. 王胖子跳井 —— 下不去
    (“王”+“井” 无直接拆字,需注意:此歇后语更侧重逻辑,非字词类,可忽略)
    (注:典型拆字歇后语多为字谜,严格符合的较少,以下补充更贴切的例子)
  4. 加一半,减一半 —— 喊
    (“加” 取一半 “口”,“减” 取一半 “咸”,组合为 “喊”,但通常作为字谜,歇后语较少)
    (说明:拆字类歇后语较少,更多为谐音或多义)

三、多义字 / 字义双关类


  1.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木” 指棺材材质,谐音 “目”,双关 “眼中无人”)
  2.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
    (“发” 指头发,谐音 “法”,双关 “没有法律”)
  3. 盲人戴眼镜 —— 假聪(充)明
    (“充” 与 “聪” 谐音,双关 “假装聪明”)
  4.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弹” 与 “谈” 谐音,双关 “无法谈论”)
  5. 老鼠钻书箱 —— 咬文嚼字
    (字面指咬书,实际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四、数字 / 方位词相关(利用字词顺序或含义)


  1. 一二三四五六七 —— 忘(王)八
    (数字缺 “八”,“王” 加 “八” 为 “王八”,谐音 “忘八”,骂人像乌龟)
  2. 九九归一 —— 还原
    (数字循环,指回到原点)
  3. 七窍通了六窍 —— 一窍不通
    (“七 - 六 = 一”,形容完全不懂)

五、趣味组合类(字与词的巧妙搭配)


  1. 火车站的铁轨 —— 道道多
    (“道” 双关 “轨道” 和 “方法、道理”)
  2. 字典里的词 —— 有据可查
    (“据” 指依据,形容有根据)
  3. 十字路口贴告示 —— 众所周知
    (“十字路” 人多,指大家都知道)

使用提示


歇后语的魅力在于 “言在此而意在彼”,以上分类中谐音类是最常见的 “字词相关” 类型,通过字音关联产生双关效果。若需更丰富的内容,可结合具体场景(如生肖、历史典故)进一步拓展,但核心仍是围绕汉字的音、形、义特点展开。
如果需要某类歇后语的更多例子,可以随时告诉我哦! 😊
有关字词的歇后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