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曹操下江南 —— 来得凶,败得惨
典故:出自《三国演义》,曹操率大军南下征讨孙刘,却因赤壁之战惨败,形容气势汹汹而来,结果惨败而归。
2.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典故:曹操在汉中之战时,以 “鸡肋” 为夜间口令,杨修解读为 “留之无用,弃之可惜”,后比喻事物虽无价值,舍弃又觉可惜。
3. 曹操遇蒋干 —— 倒了大霉
典故:蒋干自告奋勇劝降周瑜,却中反间计,导致曹操误杀水军将领蔡瑁、张允,形容因他人干预而遭遇灾祸。
4. 曹操的用人 —— 唯才是举
出处:曹操推行 “唯才是举” 的用人政策,不论出身,只重才能,后指选拔人才注重能力而非虚名。
5. 曹雪芹搬家 —— 全是书
传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晚年家道中落,传说其搬家时唯一值钱的东西是满箱书籍,形容书多或清贫文人的状态。
6. 曹刿论战 —— 一鼓作气
出处:《左传》中曹刿提出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后形容做事要趁刚开始时的劲头一口气完成。
7. 曹操杀吕伯奢 —— 将错就错
典故: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后,为绝后患索性杀尽,说出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比喻错了之后干脆继续错下去。
以上歇后语多结合历史故事或人物性格,兼具趣味性和文化内涵。如果需要更多,可以补充具体方向(如侧重典故、趣味等)进一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