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上人间,天上人间的解释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07 09:37:36 浏览2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天上人间(1999)》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天上人间》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O3iOebYCYAjt7XfDVQyDkA
?pwd=yakd 提取码: yakd《天上人间》导演: 余力为编剧: 余力为主演: 梁家辉、吕丽萍、王宁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语言: 汉语普通话、粤语上映日期: 1999-11-22 又名: Love Will Tear Us Apart 一批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大陆人在九七之后各怀心事来到香港,现实的困顿令他们游走在城市的边缘,只能做香港城的弃民,眼见的繁华宛如无法碰触的美丽梦境。阿英(王宁)是持短期护照的妓女,深陷在本可当驻港解放军但不幸死去的男友的回忆里,将卖淫当作一种迅速捞钱的手段。阿燕(吕丽萍)曾是舞蹈老师,一场车祸令她失去跳舞的能力和儿子,到港后只能在酒楼当电梯小姐,光辉与凄惨的对照令她把自己锁起。阿健(梁家辉)是阿燕的同居男友,靠经营一家色情录像带店过活,生活对他只是混日子,因此同阿燕在一起也只是求生活上有个依靠。“排骨仔(周智生)”是电梯维修员,沉默内向,生活的枯燥乏味令他沉迷于电台call-in和色情场所中,别无他好。

天上人间是什么意思

发音 tiān shàng rén jiān
释义 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出处 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一、天上人间,汉语成语,意思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释义有3种。
1、天上。
2、天上和人间。比喻二者境遇不同,相差甚远。
3、像天上的人间。形容极乐的享受。
二、出处:唐 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三、例句
1、天上。
唐 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2、天上和人间。比喻二者境遇不同,相差甚远。
南唐.李煜〈浪淘沙·怀旧〉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
宋 辛弃疾 《破阵子·赵晋臣敷文幼女县主觅词》词:“天上人间真福相,画就描成好靥儿。行时娇更迟。” [2]
3、像天上的人间。形容极乐的享受。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结识朝臣国戚,宅中有十里锦帐,
天上人间,无比奢华。

天上人间的解释

天上人间的解释(1) [heaven and earth;heaven and the world]∶天上和 人间 (2) [a world of difference]∶ 比喻 客观 条件 迥异 ,差别极大。亦作人间天上 详细解释 (1).天上和人间。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清 吴伟业 《七夕感事》 诗:“天上人间总 玉京 ,今年牛女倍分明。” (2).比喻 境遇 悬殊。 南唐 李煜 《 浪淘沙 》 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词语分解 天上的解释 天空 中。如:飞机在天上飞; 月亮 挂在天上。 人间的解释 指整个人类 社会 ;世间要留 清白 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人间四月 芳菲 尽。;;宋; 沈括《 梦溪 笔谈》详细解释亦作“ 人闲 ”。.人类社会。《韩非子·解老》:“聋则不能知雷霆之害,狂则不能免人间法

天上人间是成语吗

天上人间是成语
1、天上人间,拼音:tiān shàng rén jiān。成语出处于唐朝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唤御腊相拆御见。
2、成语解释:天上和人世之间。旧指
天上是神仙世界,人间苦难重重。比喻境遇完全不同。亦指天堂一样的人间。也作“人间天上”天上和人世之间。旧指天上是神仙世界,人间苦难重重。比喻拆御境遇唤御腊完全不同。亦指天堂一样的人间。也作“人间天上”。
3、成语出处:唐朝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南唐.李煜〈浪淘沙·怀旧〉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明朝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结识朝臣国戚,宅中有十里锦帐,天上人间,无比奢华。
4、夜总会名称:“天上人间夜总会是公私合营的娱乐和滑性场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3环北京长城饭店西侧副楼,离北京机场路只有5分钟,离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只有5分钟路,和滑天上人间最大股东是美籍华人覃辉,覃辉的股份约占总股份的51%。
5、古诗名:天上人间【作者】罗伦【朝代】明代
吾庐依北斗,人道是东山。云卧星槎稳,天中帝柱闲。路由黄道表,人在紫薇间。谁捧三竿日,凌烟梦未还。
6、歌曲名:《天上人间》由“五阿哥”古巨基作曲、监制及主唱,曲词雄浑有气势,词中描写了很多景物,令感情更实在、更浓裂。有了古巨基的参与,《还珠格格第三部》的音乐有了《情深深雨濛濛》的味道:“万里江山不如你的笑涡”、“天上人间注定要携手漂泊”,缠绵悱恻。
天上人间是成语
“天上人间”夜总会的全称是:北京长青泰餐饮娱乐有限公司“天上人间”夜总会,位于北京朝阳区东三环北京长城饭店西侧副楼,北临亮马河及燕莎购物中心,西临昆仑饭店、南临农业展览馆,是京城繁华高消费的金三角地区。
2010年5月11日,北京警方开展了打击卖淫嫖娼专项行动中因被查获有偿陪侍和消防隐患,而被勒令停业整顿6个月。有《某天上人间夜总会》诗:“承平岁月孽花夭,公子富豪游兴饶。
灯雾香尘春复夏,森声沓躅昼连宵。几身肉与钱相兑,诸魄醒同幻错交。莫谓长安帝听近,都风异臭齉司曹。”
天上人间夜总会是公私合营的娱乐性场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3环北京长城饭店西侧副楼,离北京机场路只有5分钟,离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只有5分钟路,天上人间最大股东是美籍华人覃辉,覃辉的股份约占总股份的51%。
天上人间为北京最顶级的俱乐部,营业面积约12000平方米,拥有大堂、40个KTV包房、餐厅及桑拿中心等。
天上人间之所以被炒作的如此神话主要是因为能在这里消费起的个人还是很少的,大多数是公司性的消费(也就是烧钱的地方)。而且这里的陪酒卖春女郎很多来自北京高校,硕士学士都有。
天上人间是一个成语
1、释义:在天上人间这个词中,天指天堂,人间指地狱,形容两者相差极大,该成语也经常用于形容无法到一起的人,或不可实现的事情。英文翻译:heaven and earth .
2、成语出处:该成语的出处是南唐李煜《浪淘沙》词中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张泌《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
3、成语用法:该成语为中性成语,可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感伤。例如:"雨过天晴,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桥,连接了天上人间",又如:"上海弄堂里的闺阁,说不好就成了海市蜃楼,流光溢彩的天上人间,却转瞬即逝"。
4、近义词:天差地别、大相径庭
天差地别,形容两种或多种事物之间的差距很大,就像天和地之间的距离一样;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出处是《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5、王菲《天上人间》:人世间有险恶,但是更多的还是人性的光辉,请不要害怕,因为风雨过后会有美好的天空,人们应该乐观,向上,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但愿你的人生中没有悲苦,所有的泪水都不是因为悲苦,而是因感动流下的眼泪,希望我们的梦想都可以实现。
6、电影《天上人间》是反腐败剧《人民的名义》的电影版,也将是以反腐、反贪作为故事的主线而展开,围绕着“官二代”、“富二代”、绝美“小姐”之间的情感纠葛、复仇绝杀而展开。

王菲《天上人间》的歌词?

天上人间
歌曲原唱:王菲
风雨过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 不是天晴就会有彩虹
所以你一脸无辜不代表你懵懂 不是所有感情都会有始有终
孤独尽头不一定惶恐 可生命总免不了最初的一阵痛
但愿你的眼睛只看得到笑容 但愿你流下每一滴泪都让人感动
但愿你以后每一个梦不会一场空 天上人间如果真值得歌颂
也是因为有你才会变得闹哄哄 天大地大世界比你想像中朦胧
我不忍心再欺哄但愿你听得懂 风雨过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
不是天晴就会有彩虹 所以你一脸无辜不代表你懵懂
不是所有感情都会有始有终 孤独尽头不一定惶恐
可生命总免不了最初的一阵痛 但愿你的眼睛只看得到笑容
但愿你流下每一滴泪都让人感动 但愿你以后每一个梦不会一场空
天上人间如果真值得歌颂 也是因为有你才会变得闹哄哄
天大地大世界比你想像中朦胧 我不忍心再欺哄但愿你听得懂
天上人间如果真值得歌颂 也是因为有你才会变得闹哄哄
天大地大世界比你想像中朦胧 我不忍心再欺哄但愿你听得懂
但愿你会懂该何去何从
扩展资料:《人间》是王菲演唱的一首歌曲,谱曲是中岛美雪,发行于1997年9月26日,收录在专辑《王菲》中。曾作为电影《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的推广曲。
王菲(Faye Wong),1969年8月8日出生于北京,中国流行乐女歌手、影视演员 、中国国家一级演员 。
1989年,凭借歌曲《仍是旧句子》在香港歌坛出道 ,同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王靖雯》 。1992年,因演唱歌曲《容易受伤的女人》而被听众所熟知。1993年,在专辑《十万个为什么?》 中尝试另类音乐的风格 。
1994年,发行专辑《天空》,并获得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奖;同年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18场“最精彩演唱会”,打破中国香港歌手初次开演唱会的场次纪录 。1996年,成为首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歌手 。
2016年12月30日,王菲在上海举行名为“幻乐一场”的单场个人演唱会,票价区间为1800元至7800元,如此高的演唱会门票售价确实让很多粉丝倒吸了一口凉气。对此,《光明日报》发表评论,指出高价的门票将广大文化消费者挡在了门外,利用金钱的博弈和作秀最终会让艺术失去本应得到的尊重。艺术不是用来划分阶层的,不是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PK擂台,“天价演唱会”背后的畸形消费心理更需警惕。

“天上人间”上一句是什么?

原处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出自《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_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
原文如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如下: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词句注释如下:
①浪淘沙令: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qīn):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扩展资料: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九《西清诗话》:“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天上人间 歌词

天上人间
歌手:王菲
作词:林夕
作曲:中岛美雪
歌词:
风雨过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不是天晴就会有彩虹
所以你一脸无辜不代表你懵懂,不是所有感情都会有始有终
孤独尽头不一定惶恐,可生命总免不了最初的一阵痛
但愿你的眼睛只看得到笑容,但愿你流下每一滴泪都让人感动
但愿你以后每一个梦不会一场空,天上人间如果真值得歌颂
也是因为有你才会变得闹哄哄,天大地大世界比你想像中朦胧
我不忍心再欺哄但愿你听得懂,风雨过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
不是天晴就会有彩虹,所以你一脸无辜不代表你懵懂
不是所有感情都会有始有终,孤独尽头不一定惶恐
可生命总免不了最初的一阵痛,但愿你的眼睛只看得到笑容
但愿你流下每一滴泪都让人感动,但愿你以后每一个梦不会一场空
天上人间如果真值得歌颂,也是因为有你才会变得闹哄哄
天大地大世界比你想像中朦胧,我不忍心再欺哄但愿你听得懂
天上人间如果真值得歌颂,也是因为有你才会变得闹哄哄
天大地大世界比你想像中朦胧,我不忍心再欺哄但愿你听得懂
我不忍心再欺哄但愿你听得懂,但愿你会懂该何去何从
扩展资料:
《天上人间》发行于1997年9月26日,收录在专辑《王菲》中。曾作为电影《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的推广曲。《王菲》是王菲1997年发行的同名国语专辑,共收录了10首歌曲。
这是王菲产后复出,6000万加盟EMI 百代唱片的首张专辑。专辑上市十天之内销量便突破50万张。该专辑获得1997年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十大专辑奖。
王菲(Faye Wong),1969年8月8日出生于北京,中国流行乐女歌手、影视演员 、中国国家一级演员 。
1989年,凭借歌曲《仍是旧句子》在香港歌坛出道 ,同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王靖雯》 。1992年,因演唱歌曲《容易受伤的女人》而被听众所熟知。1993年,在专辑《十万个为什么?》 中尝试另类音乐的风格 。
1994年,发行专辑《天空》,并获得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奖;同年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18场“最精彩演唱会”,打破中国香港歌手初次开演唱会的场次纪录 。
1996年,成为首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歌手 。1996年,成为首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歌手 。1998年,因在央视春晚上演唱歌曲《相约1998》而在中国内地获得更多的关注。
同年发行专辑《唱游》,通过运用颤音、拖音等技巧确立其个人风格 ,并于次年获得新加坡SPVA唱片畅销排行榜年度销量冠军 。
1999年,凭借歌曲《Eyes on Me》获得第41届日本唱片大奖亚洲音乐奖,同年在日本武道馆举行个人演唱会 。
2002年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颁发的“唱片销量最高的粤语女歌手”证书 。2003年主演喜剧电影《天下无双》。2004年,凭借专辑《将爱》获得第15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演唱人奖。
2005年,在结束“菲比寻常巡回演唱会”后淡出乐坛 。2010年,复出乐坛并在央视春晚上演唱歌曲《传奇》,同年举办巡回演唱会 。2016年,发行歌曲《尘埃》 。2018年,与那英在春晚演唱《岁月》。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全诗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出自五代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原文】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煜〔五代〕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即使身盖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一个人不要倚着栏杆远眺,昔日的无限江山已不再是南唐河山;离开容易再见故土就难了。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注释】
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潺潺:形容雨声。阑珊:衰残。一作“将阑”。罗衾(音qīn):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一作“饷”(音xiǎng)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凭栏:靠着栏杆。江山:指南唐河山。
【赏析】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暮春时分,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雨,洒扫着寂寞零落的残春。囚居之人,独自流年,已是无言的况味;落花时节,风雨飘零;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在另一首《虞美人》词中,他说:“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眼前绿竹眉月,还一似当年,但故人、故土,不可复见,“凭栏”只能引起内心无限痛楚,这和“独自莫凭栏”意思相仿。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所有春天都会谢幕,有的人聚散随缘,不悲不喜;有的人心境黯淡,落寞惆怅。人世间,没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得失随缘,心无增减。春花凋落,秋月无言,总有人凄凄惨惨。其实,人们所感伤的,还是匆匆来去的人生。春天去了还会再来;年华却是去而无声,永不回来。至于李煜,他心中的滋味更是难言。水流花谢,两处无情,自然会让他悲凉;江山如画,只是曾经,更让他极度痛苦。水流花落,春去人逝,这不仅是此词的结束,也几乎是他生命的结束。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此词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创作背景】
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作者简介】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后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是一首诗词的开头,它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一。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落花流水春去也,
天上人间。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
清景无限。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松鹤长寿,鱼樽独醒。
轻舟已过万重山,
青楼十二,白日难照。
蜀江水碧蜀山青,
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
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
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
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
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
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
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
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
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
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
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
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
遂教方士殷勤觅。
投以酒色迷眼豪,
对方勉力引领郎。
雁门紫塞追风雪,
青海白沙绕骖騑。
花从天上流,月照离人心。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间的美景,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出自五代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意思:流水和落花都随着春天的过去而消逝,这就是人间的世事变迁。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对人间世事变迁的感慨。
全诗如下: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全诗的解释如下: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词句注释
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潺潺:形容雨声。阑珊:衰残。一作“将阑”。罗衾(音qīn):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一作“饷”(音xiǎng)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凭栏:靠着栏杆。江山:指南唐河山。
赏析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在另一首《虞美人》词中,他说:“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眼前绿竹眉月,还一似当年,但故人、故土,不可复见,“凭栏”只能引起内心无限痛楚,这和“独自莫凭栏”意思相仿。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此词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作者简介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全诗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该诗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其创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
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就不要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以清澈自然、明白如话的语句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全诗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该诗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其创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
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就不要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以清澈自然、明白如话的语句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全诗原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全诗出处』
出自五代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全诗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即使身盖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
一个人不要倚着栏杆远眺,昔日的无限江山已不再是南唐河山;离开容易再见故土就难了。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全诗注释』
潺潺:形容雨声。
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罗衾(音qīn):绸被子。
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一作“饷”(音xiǎng)
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凭栏:靠着栏杆。
江山:指南唐河山。
『创作背景』
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全诗赏析』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暮春时分,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雨,洒扫着寂寞零落的残春。囚居之人,独自流年,已是无言的况味;落花时节,风雨飘零;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在另一首《虞美人》词中,他说:“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眼前绿竹眉月,还一似当年,但故人、故土,不可复见,“凭栏”只能引起内心无限痛楚,这和“独自莫凭栏”意思相仿。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所有春天都会谢幕,有的人聚散随缘,不悲不喜;有的人心境黯淡,落寞惆怅。人世间,没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得失随缘,心无增减。春花凋落,秋月无言,总有人凄凄惨惨。其实,人们所感伤的,还是匆匆来去的人生。春天去了还会再来;年华却是去而无声,永不回来。至于李煜,他心中的滋味更是难言。水流花谢,两处无情,自然会让他悲凉;江山如画,只是曾经,更让他极度痛苦。水流花落,春去人逝,这不仅是此词的结束,也几乎是他生命的结束。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此词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作者介绍』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后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天上人间”上一句是什么?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赏析一】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云云,含思凄惋,未几下世。”由此可知,词作于他死前不久。可以说是李煜后期词的代表作之一。
词的上片,以倒叙起始,描写梦醒之后的所闻:帘垂夜深,潺潺的雨声透过帘栊,不断地传入耳中;眼看那美好的春光,在这潺潺雨声的伴和之下,即将成为过去。词写晚春深夜,雨声潺潺,表现出无限惜春、伤春之情,环境是清苦的,情调是凄楚的。特别是这“春意阑珊”,既是眼前节令的实况,又是国家衰亡、个人的生命亦即将完结的象征。如此情景,又怎能不引起词人心头的阵阵悲凉呢?更何况又是在“五更寒”的这样一个时刻!
五更的寒冷,即使身盖罗衾,也抵挡不住,忍耐不了。故“罗衾不耐五更寒”,是在写梦醒后之所感。这“感”,首先是感觉到五更时天气的奇寒,而这样的奇寒,又是通过“罗衾不耐”来表现的。这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借外物以抒写王观感受的艺术手法。岑参写八月胡地的奇寒云:“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这种手法的成功运用。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这不仅是写身寒,而且是写心寒;身寒终究有个极限,并可尽量设法抵御和忍耐,而心寒——心头的悲凉,则是无限的,无法忍受的了。
古人论词的结构,妙在断断续续,不接而接。“罗衾不耐五更寒”句,就具有如此之妙。它与下面两句,一写梦后,一写梦中,看似不接,实则词意紧紧相接。写梦后的“罗衾不耐五更寒”,既是突出了梦后内心的悲凉,又为描写梦中的情景作了铺垫:既然梦醒之后是如此痛苦悲凉,那么,还不如长梦不醒了。因为“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只有在梦里,才能忘记自己是“客”——南唐的亡国君,大宋的阶下囚,也只有在梦里,才能享受到那片刻的欢乐。这种以梦后之苦去与梦中之乐相映衬,从而更见梦后之苦的可憎与梦中之乐的可爱的写法,确实是很高明的。可惜,梦中之乐是虚幻的,梦后之苦是实在的、残酷的,并且,不管主观上如何贪恋那梦中之乐,终究不过是“一响”而已。这样写进一步突出了国亡被俘后处境的可悲可怜。
词的下片,起曰:“独自莫凭栏”。“独自”,说明词人的孤独;“莫凭栏”,则是因为凭栏远眺,是为了要看到昔日的宫阙阁楼,以满足思念故国之情,然而,汴京距金陵甚远,中间有“无限关山”的阻隔,因而只能是欲见不得,徒唤奈何而已。更何况这“无限关山”,也不再是南唐的国土,而是宋朝的属地,看到这已经沦丧的国土和易主的江山,岂不是只能增加心中的悲苦吗?所以,“莫凭栏”,不是词人不想凭栏,而是不能凭栏,是为避免思见故国而勾起无限悲苦所采取的一种强制行动,这种心绪实际上更为凄楚、更为悲凉。
“别时容易见时难”——“别时”,指当初投降被俘,辞别金陵,被押往汴京之时;“见时”,指现在囚禁汴京,思念故国,欲再重见旧地之时。前者“容易”后者“难”,在这一易一难的鲜明对照之中,蕴含着词人多少故国的情思,夹杂着多少伤心和悔恨啊!要知道,这里的“别”,不是暂时的别离,而是永久的别离,因而也是人世间最为痛苦的别离,更何况这样的别离是如何的“容易”——国家竟是那样轻而易举的就灭亡了,这岂不是痛上加痛吗?这样的难于再见,不就是对词人的死刑宣判吗?
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在于真实而同时又具有普遍性。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复斋漫录》说:“《颜氏家训》云:‘别易会难,古今所重。江南饯送,下泣言离。北间风俗,不屑此事,歧路言离,欢笑分首。’李后主盖用此语耳。故长短句云:‘别时容易见时难’。”由此可见,“别时容易见时难”,既是李煜独特经历和思想感情的真实表现,也是对普遍存在的离愁别恨的高度概括,这又正是它千百年来能够打动读者的原因。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词意凄绝,充溢着无可奈何的情绪。这里词人以生动的比喻,进一步把集合着悲凉、痛苦、伤心、悔恨,交织着绝望与希望的感情,推向了高潮。落红逐水流,春光已逝去,世事变化急速,好景一去不复返。从前在“天上”过着自在自由的帝王生活,而今在“人间”却是暗无天日的俘虏生活,一天一地,差别是何等巨大!这种从“天上”降到“人间”,亦即由至高无上的皇帝成为被人轻贱的俘虏的生活巨变,对李煜个人来说,是个悲剧,但也正是这样的特殊经历,给李煜的创作带来了活力。一方面,被囚禁、被侮辱的“人间”生活,使他的内心极其痛苦,并得以在创作中极其真实的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感情上的动人力量;另一方面,从帝王到俘虏的生活经历虽然是李煜所特有的,但经历生活的巨变却是一般人也常有的,这就使得那些虽然没有李煜那样独特经历的人,也能受到感染,从而使作品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划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正谷)
【赏析二】
这首词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的,表达了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
上阕两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梦里暂时忘却了俘虏的身份,贪恋着片刻的欢愉。但美梦易醒,帘外潺潺春雨、阵阵春寒惊醒了美梦,使词人重又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活的对比,是作为一国之君和阶下之囚的对比。写梦中之“欢”,谁知梦中越欢,梦醒越苦;不着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可以想见。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这样写“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情毕现。“帘外雨潺潺”,这雨似乎更是词人心间下起的泪雨;“春意阑珊”,春光无限好,可是已经衰残了,就象美好的“往事”一去难返;“罗衾不耐五更寒”,禁不住的寒意,不仅来自自然界,更来自凄凉孤冷的内心世界。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此处表达情感更显委婉含蓄。
“独自暮凭栏,无限江山”,“莫”一作“暮”。“莫凭栏”是说不要凭栏,因为凭栏而望故国江山,会引起无限伤感,令人无以面对;“暮凭栏”意谓暮色苍茫中凭栏远眺,想起江山易主,无限往事,“暮”也暗指词人人生之暮。两说都可通。李商隐曾在《无题》诗中写下“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是多么难舍难离,《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最是仓皇辞庙日”一句表达的正是这种情感。这里却说“别时容易”,可见“容易”是为了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见时难”似也包含着好景难再,韶华已逝的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就象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象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般遥不可及。“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一说“天上人间”是个偏正短语,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意谓天上的人间,用在这里暗指自己来日无多,“天上人间”便是最后的归宿。
这首词表达惨痛欲绝的国破家亡的情感,真可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这种真挚的情感源于后主的一片“赤子之心”(王国维语,《人间词话》手稿之一○五),“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王国维语,《人间词话》手稿之一○七)。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突破了花间词派的风格,所以王国维评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语,《人间词话》手稿之一○四) (蒋雅云)
【赏析三】
这是李后主以歌当哭的绝笔词。宋蔡绦《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云云。含思凄婉,未几下世。“真是亡国悲痛,千古遗恨,语意凄黯,声调惨然。至今读之,那如泣如诉的悲剧性叙述诗句,黯怆欲绝,还深深地打动人心,产生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词的上片写梦醒后感情上的急剧波动;下片写凭栏时对人生的留恋。上片前三句和后两句是采用倒装句法,为使梦中之欢和醒后之悲,两者相反相成,互为映衬,从而造成心理时空上的转换和交替。以实写之现实愁苦来造成反差,引导出虚拟之梦境欢娱,以突出自己被俘之“客”身,竟要作“贪欢”之美梦的潜意识活动。梦是潜意识的心灵投影,梦是自由而模糊的感情联想。词中正是通过“梦里”的“贪欢”,把词人内心深处虽然微弱但却顽强、不甘心死亡的生存意志艺术地表现出来了。
诗人不是直抒胸臆,而是融情于景。伤春晓凄凉,罗衾冰似铁,听春雨潺潺,春光迟暮尽,以衬托俘虏和帝王两种人生选择的天渊之别,及其内在转化的人生悲剧。一个人只有在梦中忘掉自己俘虏的身份,才会有享受片刻欢乐的自由感。这中间包孕着多少人生喟叹的痛苦心声啊!郭麐所云:“绵邈飘忽之音,最为感人深至。”(《南唐二主词汇笔》引)它中间蕴含多少春花秋月、凤箫歌彻的甜美回忆啊!这儿现实与梦境之间所经历的时空转换,实质上也就是保留在诗人知觉中的众多现象相互交织而发生的必然本质联系的一种方式。然而,随着这种假想的满足而来的真实感受,却是听雨声、伤春意、感寒重。“一晌贪欢”,不可得也。但是,人中我们仍然分明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主体意识的清醒、求索和冀盼。也就是自我价值的思考和呼唤。
词的下片,从“独自暮凭栏”一句,引入江山故国之情思。“暮”,多本作“莫”。诗人提醒自己切莫独自凭栏徒增感伤。但现据俞平伯《唐宋词选释》云:“下片从‘凭栏’生出,略点晚景,‘无限关山’以下,转入沉思境界,作‘暮’字自好。今从《全唐诗》写作‘暮’。”妙哉,斯言!暮色苍茫,仿佛“无限关山”都披上了一层浓郁而感伤的暮蔼色彩,显得朦胧而模糊,闪烁着神秘和隽永的光泽,此情此景,谁能不感慨万千呢?这儿的“无限关山”作为诗情常有的象征意蕴,是与“一晌贪欢”有着内在机制联系,甚至可说,是为其提供了物质的、精神的基础。诗人多少物质享受和人间欢乐都曾经发生在那一大片可爱的“无限关山”的江南故土上,这是其内心视觉正在不断捕捉的系列动人景象,象彩色银幕一样绚丽缤纷。至此我们才会深深感到“别时容易见时难”一句,实在悲愤无比、沉郁之极。这决不是一般的“别易会难,古今所同”的轻微叹息,而是对国破家亡一种极其委婉而凄惨的呻吟和呼唤。其中蕴含着绝望、诀别、留恋、希冀、缅怀、向往等等丰富的杂糅感情,一字一泪,一声一泣,令人品味不尽,感慨难已。词的结尾,更是把这种血泪写成绝望之歌,推向感情的最高潮:“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里以“流水”、“落花”、“春去”等自然规律的不可逆转,来反复暗喻南唐的灭亡和欢乐的消逝。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说:“流水尽矣,花落尽矣,春归去矣,而人亦将亡矣。将四种之语,并合一处作结,肝肠断绝,遗恨千古。”人的生命至此,如果还重视自我主体的价值和尊严,那么实在没有活下去的必要了。“天上人间”一声呼唤,正透露了其内心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情结,也就是一种绝望者的希望。其实,对死的恐惧也就是对人生的清醒认识。词人是多么留恋这美好的人世间啊!但是,梦境中天堂般的帝王生活已永不复返了,现实中地狱般的俘虏生活又不愿再继续下去,活下来已没有必要了。死,就是一种优化的选择了,就是人生最合情理的归宿。从中我们不是分明感受到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人类精神的一种超越和升华吗?
杰出的诗篇总是“真实情感”和“人类情感”的历史统一,两者互为包孕和超越。“真实情感”和“人类情感”的历史统一,两者互为包孕和超越。“真实情感”一定要升到“人类情感”的美学高度,才能使自己的这种人生体验激志广大读者心灵的共鸣、震荡。李煜这首《浪淘沙》如果不是扣紧他的帝王身份,而是仅以此为参照,着重从诗美意象来体验和领悟,那么他此时艺术表现的也只是一个普通人的真实感情。明代李攀龙说:“结云‘春去也’,悲悼万状,为之泪不收久许。”(《草堂诗余隽》卷二)我们就会因此在悲痛的情绪中慢慢地品尝到一种真正的诗的味觉美感。(吕美生)
流水落花春去也
流水落花春去也
流水落花春去也
原处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出自《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
原文如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如下: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词句注释如下:
①浪淘沙令: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qīn):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扩展资料: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九《西清诗话》:“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