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的月亮,十五的月亮什么时候出来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07 19:14:23 浏览5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十五的月亮叫什么

十五的月亮叫满月。

满月,就是说的天文现象。天文现象中月亮由小逐渐变满,变圆就是满月,一般在每个农历月的15日或16日。

满月是指月和太阳的黄经差达到180度时的瞬间(也称望),以及此时的月相(也称望月)。相邻的两次满月总是相距29.53天。

满月的时候,月球和太阳分别在地球的两侧。若此时为正对面,即发生月食。满月的日周运动,和春秋、冬夏相反的太阳的日周运动几乎一样。日没时升起,在午夜时位于南中,在日出时沉没。夏季的时候,中国大部分地区可以看见其从东南方向升起,低平的位置横穿南方的夜空。冬季的时候偏北,南中时分的满月在夜空的较高位置。春分、秋分时候从正东附近升起,在正西附近落下。

满月经常成为鉴赏的对象,自古就有赏月活动。特别是秋季的满月非常美丽,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中秋节”,中国、日本、韩国等地都有特别的赏月活动。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

十五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1、十五的月亮像一块月饼,高高挂在天上。
2、十五的月亮像一个蛋糕,圆圆满满!
3、十五的月亮像一个大圆盘,高挂在夜空。
4、十五的月亮像一个圆圆的苹果,微微泛红!
5、十五的月亮像一面仙境,映射出光芒!
6、十五的月亮像一盏明灯,高高的挂在夜空。
7、十五的月亮像一块玉盘,镶嵌在夜空上。

十五的月亮描写

十五的月亮描写具体内容如下:
1、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又亮。在黎明前,月色渐渐黯淡,一轮明月悄悄地躲到了银灰色的天幕后面。
2、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十五的月色,皎洁明亮。嫦娥姐姐也住在月亮里,不出来,含羞答答地看着人间。
3、十五的月亮,又升上了天空。看,一轮明月在深蓝色的天空中微笑着看着大地,大地上一片洁白,好似笼着轻纱。
4、十五的月亮很美,好像蒙上一层白纱朦朦胧胧,远远的看月亮像个白玉盘,冰清玉洁,胶洁的月光照在大地上,为大地换上了一件银装,只是不知嫦娥自己独身一人会不会伤心。
简介
月亮即月球。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可能形成于约45亿年前,在地球形成后不久,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得到更多事实证据支持的说法是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忒伊亚”之间一次巨大撞击所产生的碎片,在地球外围聚集而形成的“大碰撞起源说”。
月球正面大量分布着由暗色的火山喷出的玄武岩熔岩流充填的巨大撞击坑,形成了广阔的平原,称为“月海”,实际上“月海”中一滴水也没有。月海的外围和月海之间夹杂着明亮的、古老的斜长岩高地和醒目的撞击坑。
它是天空中除太阳之外最亮的天体,尽管它呈现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实际很暗,反射率仅略高于旧沥青。由于月球在天空中非常显眼,再加上规律性的月相变化,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如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历法编制、文学艺术和风俗传统等产生重大影响。
月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周期相等(称为潮汐锁定),因此月球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地球海洋潮汐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月球引力的作用。

跪求《十五的月亮》1986年免费高清百度云资源,于莉主演的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PvEyIpfpZaBUq1A4GiTadA
提取码: sg55 《十五的月亮》导演: 李新编剧: 杜政远、李林主演: 于莉、马树超、萨仁高娃类型: 剧情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语言: 汉语普通话上映日期: 1986片长: 100分钟又名: The Moon in Mid-Autumn方小妹和某部连长袁少林是一对恋人。袁少林接到命令赶赴前线。小妹就主动搬进袁家,照顾孤身一人的袁母。叶主任的女儿田静一次去前线慰问回来后抱怨:找军人就等于守活寡,于是抛弃了原来的军人男友方华,与电视台的记者吴安频频约会。方华和袁少林在前线浴血奋战,方华壮丽牺牲,袁少林从他的口袋里找到田静的绝交信。田市长决定在电视上播放前线将士英勇战斗的录像,以此教育全市人民。在全市人民热烈欢迎老山英雄报告团的大会上,方小妹深情地望着坐在轮椅上的袁少林。

怎样描述十五的月亮?

1、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
2、十五的月亮又大又亮。
3、十五的月亮又亮又圆。
4、十五的月亮有以下好词:星月皎洁、冷月凄风 、闭月羞花、满月生辉、新月如钩、众星捧月、海底捞月、冰壶秋月、月明如水 、镜花水月、清风明月、岁月如流 、皓月千里、镂月裁云、风月无边、晓风残月、镜花水月、皓月千里、月影婆娑、月移花影、月笼轻纱、月色迷离。
5、十五的月亮有以下好句:夜空中的一弯银钩,洒下无限清辉;满月像个黄黄的灯笼,从东方天边挑起在天空。
每个月的十五月亮总是本月最圆的时候。
而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之内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
扩展资料:
1、月球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转动,从一个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平均需要29天12小时44分钟。在“望”时,月、地、日最接近一条直线,月亮因此也最圆、最亮。但由于月亮转速有快有慢,因此每次抵达“望”的时间不同,大多在农历十六日甚至十七日凌晨。所以有谚语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2、因为只有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如同两个人正好脸对脸)才能看到圆月。而当农历八月十五号时,月亮离地球最近且位置相对,所以看起来最大最圆。

十五的月亮怎么描写?

1、十五的圆月像一只雪球,镶嵌在墨蓝墨蓝的夜空上,显得格外皎洁。
2、月亮非常圆像个白玉盘,又像一面明镜。
3、满月像个黄黄的灯笼,从东方天边挑起在天空。
4、一轮圆月升起来了,像一盏明灯,高悬在天幕上。
5、圆月渐渐升高,她那银盘似的脸,流露着柔和的笑容。
6、圆圆的月亮就像碧玉盘一般挂在空中。
7、圆圆的月亮宛如一块洁白的玉盘高挂空中。
8、月亮非常圆犹如一张罗盘,挂在远方的天上。
9、月亮非常圆像一个金黄色的大烧饼挂在了天上。
10、圆圆的月亮像圆盘一样高高的挂在天上。
11、月亮,圆圆的,像纺车,纺着她浪漫的遐思。
12、圆盘似的月亮,挂在深蓝的天空中。
13、一轮圆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儿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
14、金色的月亮,圆圆的犹如一张罗盘,挂在远方的天上,向无数旅人指示归家的方向。
15、月亮非常圆像一面明镜被嫦娥握在手中。

十五的月亮都有哪些比喻句

1、十五的月亮像玉盘。

2、十五的月亮像一个月饼高高挂在天上。

3、十五的月亮像挂在树梢的玉盘。

4、十五的月亮像圆圆的饼干。

5、那十五的月亮是那么圆,那么亮,简直就像一个明晃晃的大圆盘。

6、十五的月亮,就像是圆圆的宝石,那淡淡的月光,是那么的柔和,令人似乎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7、十五的月亮像一面大大的银镜。

8、十五的月亮圆极了,像一个大车轮。

9、十五的月亮慢慢的从树梢后走出来,像一个精心打扮的姑娘。

10、十五的月亮大大的,圆圆的,像极了一颗会发光的大宝石。

十五的月亮拂晓.傍晚.睡前的月亮是怎样的?

十五的月亮是非常圆的,最圆的就是傍晚的那个时候,由于睡前和拂晓月亮都升的比较高了,所以看起来反而比较小。
在十五那天,月亮在拂晓、傍晚以及睡前都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和相位。
1. 在拂晓时分,月亮位于太阳的东边,并且呈现出一轮新月的样子。由于太阳正在升起,所以月亮还未能被太阳照亮,因此在这个时候月亮是看不见的。
2. 在傍晚时分,月亮已经运行到太阳的西边,并且被太阳照亮了一部分,呈现出蛾眉月的样子。在傍晚时分,月亮处于太阳的下落位置,因此我们能够看到月亮的西半部分被照亮了。
3. 在睡前时分,月亮已经远离了太阳,并且被地球完全照亮。月亮呈现出一个圆形的满月的样子,也被称为满月。在睡前时分,月亮已经升得很高,处于天空中的较高位置,因此我们能够看到整个月亮都被照亮了。
总的来说,十五的月亮在拂晓、傍晚以及睡前分别呈现出新月、蛾眉月和满月的形状相位。

十五的月亮什么时候出来

“中秋当天,月亮要到北京时间19点35分才升起,因此当我们看到月亮的时候,已经不是最圆的了。但人眼看不出这个细微差别。
实际上,“十五的月亮十五圆”这一现象并不少见。从2021年到2023年,连续三年中秋都是这样。
一般来说,满月出现在农历十四、十五、十六、十七都是正常的。其中,以农历十五、十六居多。以2022年为例,满月12次,农历十五出现5次,农历十六出现5次,农历十七出现2次。以2023年为例,满月13次,农历十五出现4次,农历十六出现7次,农历十七出现2次。
两年共出现满月25次,其中农历十五满月9次,农历十六满月12次,农历十七满月4次。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背后的原因:
从天文上讲,当地球在月球与太阳的中间位置,月球处于地球正后方时,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月亮就是最圆的;当月球处于地球正前方时,地面看不到月亮。一般来说,我们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一个“朔望月”,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称“朔日”,定为农历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望日”,通常为农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
朔望月的周期约为29.5天。也就是大概每隔14.75天,月球就会正好转到地球的正后方。李知非说,月球的公转轨道不是圆形而是呈椭圆形,而月球的公转轨道本身也在旋转,月球受到的地球引力不一样,使得月球公转速度不均匀。因此,月球出现在地球正后方位置的时间也是有差别的,有时候稍快,可能就是十五的月亮十四圆,有时候稍慢,就是十五、十六圆,甚至十七圆。

十五的月亮几点升起来

因为按公历每个月十五日的月亮升起时间都没有什么大的规律。而对于农历十五的月亮,基本上都是太阳落下之后月亮就升起。所以不用看墙上的时钟,太阳就是最好的时钟。只要太阳落山之后不久就能在东部看到月亮。
月亮最圆满明亮的时刻是在“望”时。 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
扩展资料:
根据农历历法规定,朔所在这一天为每月初一日。但同是初一日,朔可能发生在凌晨,也可能发生在晚上,而且每个朔望月本身也有长有短。这样,月亮最圆满时刻的“望”最早可发生在十五日的凌晨,最迟可出现在十七日的早上。
众所周知,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运转为规律而制定的,所以它与月相对应的很准确。但农历是综合阴历、阳历优点混合而成的,这就难免会有误差,当人们把农历初一定为“朔”时,“望”则要视月球运转情况而定,通常,它会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两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五的月亮十六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