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鞭断流的主人公是谁,“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谁?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08 01:17:31 浏览2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投鞭断流”主人公是谁

苻坚
投鞭断流的故事
东晋初年,前秦的势力日趋强大,苻坚即位后一心想消灭东晋统一全国,他在朝会上就亲征问题听取大臣们的意见。秘书监朱彤坚决支持,而左仆射权翼说晋有长江天险,不能进攻。苻坚说我们百万雄师把马鞭投到长江里就可以把长江断流。
【典故】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晋书·苻坚载记》
【释义】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成语投鞭断流的主人公是谁

苻坚~~~~~~~~~
投鞭断流把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出处是《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主人公是苻坚。

投鞭断流的主人公是谁

苻坚
投鞭断流
“投鞭断流”一词,多用来比喻军兵众多,实力雄厚。《晋书·苻坚载记》:前秦之符坚,将要进攻晋朝,其下属石越劝说晋有长江之...此棋局,红方数子轮翻轰炸,联合进攻,形容军旅众多,犹可投鞭断流一般。

投鞭断流的主人公是?

  投鞭断流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出处是《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主人公是苻坚。
  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坚(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氐族,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公元357-385年在位。苻坚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汉人王猛,推行一系列政策与民休息,加强生产,终令国家强盛,接着以军事力量消灭北方多个独立政权,成功统一北方,并攻占了东晋领有的蜀地,与东晋南北对峙。
苻坚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据北魏.崔鸿《前秦录》载,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决心调集百万大军,乘势一举消灭东晋,统一全中国。苻坚召集群臣商议,但大臣们多不赞成,其中有一位名叫石越的下属劝阻说:“从星象来看,今年不适合南进。何况晋据著长江的险固,其君王又深获人民拥戴。我们不如暂时固守国力,生产整军,等晋内部松动,再伺机攻伐。”苻坚很不以为然地说:“星象之事,不尽可信。至于长江,春秋时的吴王夫差和三国时的吴主孙皓,他们都据有长江天险,最后仍不免灭亡。现在朕有近百万大军,光是把马鞭投进长江,就足以截断江流,还怕甚么天险?”苻坚不顾大臣们反对,执意出兵伐晋,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逼临淝水,准备攻打东晋。东晋派大将谢玄、谢石带领八万精兵抗敌。苻坚轻敌,想凭藉优势快攻,却遭到晋军顽强抵抗,并在“淝水”被晋军打败,前秦从此一蹶不振。后来“投鞭断流”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吾之众投鞭於江,足断其流”演变而出,后用来比喻军旅众多,兵力强大。

投鞭断流的主人公是?

崔鸿《前秦录》载,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前
苻坚
据北魏.崔鸿《前秦录》载,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决心调集百万大军,乘势一举消灭东晋,统一全中国。苻坚召集群臣商议,但大臣们多不赞成,其中有一位名叫石越的下属劝阻说:「从星象来看,今年不适合南进。何况晋据著长江的险固,其君王又深获人民拥戴。我们不如暂时固守国力,生产整军,等晋内部松动,再伺机攻伐。」苻坚很不以为然地说:「星象之事,不尽可信。至于长江,春秋时的吴王夫差和三国时的吴主孙皓,他们都据有长江天险,最后仍不免灭亡。现在朕有近百万大军,光是把马鞭投进长江,就足以截断江流,还怕甚么天险?」苻坚不顾大臣们反对,执意出兵伐晋,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逼临淝水,准备攻打东晋。东晋派大将谢玄、谢石带领八万精兵抗敌。苻坚轻敌,想凭藉优势快攻,却遭到晋军顽强抵抗,并在「淝水」被晋军打败,前秦从此一蹶不振。后来「投鞭断流」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吾之众投鞭於江,足断其流」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军旅众多,兵力强大。

以下成语的主人公是谁呀?(只用说最主要的就行了)

如果没错的话,就是:
1.篝火孤鸣 陈胜 吴广
2.江郎才尽 江淹
3.煮豆燃萁 曹丕 曹植
4.再衰三竭 曹刿
5.木牛流马 诸葛亮
6.世外桃源 陶渊明
7.暗渡陈仓 项羽
8.罄竹难书 隋炀帝杨广
9.老骥伏枥 曹操
10.黄袍加身 赵匡胤
11.投鞭断流 苻坚
12.口蜜腹剑 李林甫
13.鞠躬尽瘁 诸葛亮
14.好大喜功 汉武帝刘彻
篝火孤鸣 陈胜 吴广
2.江郎才尽 江淹
3.煮豆燃萁 曹植
4.再衰三竭 曹刿
5.木牛流马 诸葛亮
6.世外桃源 陶渊明
7.暗渡陈仓 汉高祖刘邦
8.罄竹难书 隋炀帝杨广
9.老骥伏枥 曹操
10.黄袍加身 赵匡胤
11.投鞭断流 苻坚
12.口蜜腹剑 李林甫
13.鞠躬尽瘁 诸葛亮
14.好大喜功 刘彻
1.篝火孤鸣 陈胜 吴广
2.江郎才尽 江淹
3.煮豆燃萁 曹丕 曹植
4.再衰三竭 曹刿
5.木牛流马 诸葛亮
6.世外桃源 陶渊明
7.暗渡陈仓 韩信 项羽
8.罄竹难书 隋炀帝[杨广]
9.老骥伏枥 曹操
10.黄袍加身 宋太祖[赵匡胤]
11.投鞭断流 苻坚
12.口蜜腹剑 李林甫
13.鞠躬尽瘁 诸葛亮
14.好大喜功 汉武帝[刘彻]
第三个是曹操的儿子曹植要杀曹丕,逼他做的七步诗。第五个是诸葛亮为了运粮食做的运输工具。第六个是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里的一个地方。第十三个好像也是诸葛亮,死后的挽联吧。不太清楚了。
1:陈胜、吴广
2江淹
3:曹植
4:曹刿
5:诸葛亮
6:陶渊明
7:韩信
8:李渊
9:曹操
10:宋太祖(赵匡胤)
12:李林甫
13:诸葛亮
14:汉武帝(刘彻)
1.篝火孤鸣 陈胜 吴广
2.江郎才尽 江淹
3.煮豆燃萁 曹丕 曹植
4.再衰三竭 曹刿
5.木牛流马 诸葛亮
6.世外桃源 陶渊明
7.暗渡陈仓 项羽
8.罄竹难书 隋炀帝杨广
9.老骥伏枥 曹操
10.黄袍加身 赵匡胤
11.投鞭断流 苻坚
12.口蜜腹剑 李林甫
13.鞠躬尽瘁 诸葛亮
14.好大喜功 汉武帝刘彻

脱颖而出.痛饮黄龙.子虚乌有.铁杵磨针.投笔从戎.投鞭断流.罪翁之意.嗟来之食.约法三章......的主人公

脱颖而出.平原君
痛饮黄龙.岳飞
子虚乌有.子虚 乌有(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里虚构的人物)
铁杵磨针.李白
投笔从戎.班超
投鞭断流.苻坚
罪翁之意.欧阳修
嗟来之食.黔敖
约法三章 刘邦
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
环肥燕瘦. 杨玉环 赵飞燕
怒发冲冠 蔺相如
一鼓作气 曹刿
http://hi.baidu.com/liuyuanxiu/blog/item/014741ed2b63a4d4b21cb160.html
脱颖而出.平原君
痛饮黄龙.岳飞
子虚乌有.子虚 乌有(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里虚构的人物)
铁杵磨针.李白
投笔从戎.班超
投鞭断流.苻坚
罪翁之意.欧阳修
嗟来之食.黔敖
约法三章 刘邦
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
环肥燕瘦. 杨玉环 赵飞燕
怒发冲冠 蔺相如
一鼓作气 曹刿

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谁

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班超。投笔从戎出自于《后汉书·班超传》中 ,意思是扔掉笔去参军,是指文人从军,放弃文学事业,从事练武,投身疆场,为国立功,施展远大抱负的行动。
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谁 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是开拓和维持汉代与西域关系的重要人物。
班超心中有大志向,不拘小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
班超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是著名的史学家,《汉书》的主要作者。

“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谁?

答案:班超。
  投笔从戎
  tóu bǐ cóng róng
  【解释】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出处】《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结构】连动式。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戎;不能读作“jiè”。
  【辨形】戎;不能写作“戊”。
  【近义词】弃文就武
  【反义词】解甲归田
  【例句】抗日战争爆发;革命青年纷纷~;奔赴抗日的前方。
  【英译】give up the pen for the sword
是定远侯班超
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班超。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
故事介绍:
班超是东汉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充满了理想。班超年少时,因为家中贫寒,常以为官府抄书来养家糊口。有一天,班超正在抄书时,他突然站了起来,将笔丢下,感叹大丈夫就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而不该抄书浪费生命。
后来,班超当上了军官,并在对匈奴的战争中,获得了胜利。接着,朝廷派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班超靠着聪明的智慧,度过了各种危机。他一生到过五十多个国家,在和这些国家保持和平的同时,还对外宣扬了汉朝的国威。人根据这个故事,衍生出“投笔从戎”这个成语,意思是扔掉笔去参军,泛指文人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