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 2、地理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 3、9种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 4、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 5、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 6、地理:11种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
- 7、十种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气候特征。
- 8、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气候特征有哪些?
- 9、地理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图
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如下:
1、热带雨林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的南北纬10-20度地区。
2、热带草原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大致在南北纬10-20度地区。
3、热带沙漠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少雨(或炎热干燥),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
4、热带季风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
5、地中海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
7、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为终年温和湿润,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8、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为冬冷夏热,降水少,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9、温带季风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35-60度)。
10、寒带气候:特征为终年严寒,降水少,主要分布在极圈以内。
气候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因子、下垫面因子、大气环流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太阳辐射因子是气候的根本动力来源。这类因子有:纬度因素等。下垫面因子对气候的形成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类因子有:洋流、地面植被、地形地质等。
大气环流因子本身是气候的组成部分,对某地气候的形成起着直接性的影响。主要因子有:气团的平均状况、气流的平均状况等。
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表现于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和气流、洋流等上,而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终究还是可以主要归结到辐射因素上。
地理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地理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如下:
1、热带雨林气候: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即南北纬10度之间。全年高温多雨,气温在20-30℃之间,年均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
2、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以赤道为界,其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其西侧为热带沙漠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干、湿季分明,其自然景观为热带稀树草原。
3、热带沙漠气候:这种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两侧(南、北纬15-30度之间)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年平均气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
4、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分布在北半球纬度10-35度之间的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5、温带海洋性气候:这种气候类型位于南北纬40-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四季降水比较均匀。
6、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大陆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年降水量较少。
7、温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8、极地苔原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分布在极地苔原带,全年严寒干燥。
9、极地冰原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分布在极地冰原带,全年酷寒干燥。
气候的重要性:
1、气候影响着农业生产。不同的作物需要不同的气候条件才能生长良好,而气候变化可能导致降雨量、温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此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病虫害的爆发和传播,进一步危害农业生产。
2、气候变化对水资源也有重要影响。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海平面上升,这些都会对沿海地区的水资源造成威胁。同时,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干旱和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给水资源管理带来挑战。
3、气候变化还会对能源供应产生影响。例如,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北极地区冰层的消融,从而释放出大量的甲烷等温室气体,加剧气候变化的速度。同时,气候变化也可能影响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9种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分布均匀;分布:主要在南北纬5°以内;成因: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2、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季;分布:南北纬5-10°;成因:副高与赤道低压交替控制。
3、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分布:亚洲东南部、南部;成因:受西南季风控制。
4、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干旱;分布: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副高控制。
5、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6、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西;成因:风带与副高交替控制。
7、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亚洲东北部;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8、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差大,降水稀少;分布:中纬度大陆内部;成因: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9、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温和湿润,降水均匀;分布:40-60°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西风控制。
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分布均匀;分布:主要在南北纬5°以内;成因: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2、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季;分布:南北纬5-10°;成因:副高与赤道低压交替控制。
3、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分布:亚洲东南部、南部;成因:受西南季风控制。
4、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干旱;分布: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副高控制。
5、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6、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西;成因:风带与副高交替控制。
7、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亚洲东北部;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8、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差大,降水稀少;分布:中纬度大陆内部;成因: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9、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温和湿润,降水均匀;分布:40-60°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西风控制。
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分布均匀;分布:主要在南北纬5°以内;成因: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2、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季;分布:南北纬5-10°;成因:副高与赤道低压交替控制。
3、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分布:亚洲东南部、南部;成因:受西南季风控制。
4、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干旱;分布: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副高控制。
5、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6、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西;成因:风带与副高交替控制。
7、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亚洲东北部;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8、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差大,降水稀少;分布:中纬度大陆内部;成因: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9、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温和湿润,降水均匀;分布:40-60°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西风控制。
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一、气候类型特征
1、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炎热干燥,极少下雨。
2、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4、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5、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6、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8、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9、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干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11、极地苔原气候: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热的月份。
12、极地冰原气候:全年酷寒,降水极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
13、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加而减,随海拔减而加。(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全年低温,年气温差较小,日较差大。
二、气候类型分布
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分布均匀;分布:主要在南北纬5°以内;成因: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2、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季;分布:南北纬5-10°;成因:副高与赤道低压交替控制。
3、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分布:亚洲东南部、南部;成因:受西南季风控制。
4、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干旱;分布: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副高控制。
5、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6、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西;成因:风带与副高交替控制。
7、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亚洲东北部;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8、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差大,降水稀少;分布:中纬度大陆内部;成因: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9、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温和湿润,降水均匀;分布:40-60°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西风控制。
10、气候类型: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短促;分布:大陆内部纬度较高处;成因:纬度高,受副极地低压控制。
11、气候类型:苔原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短促;分布:极圈附近纬度较低处;成因:受极地气团控制。
12、气候类型:冰原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短促;分布:极圈附近纬度较高处;成因:受极地气团控制。
13、气候类型:高山高原气候;特点:情况复杂,不好一概而论;分布:海拔较高处,一般3000以上;成因:海拔高。
成因
陆地若受阳光照射强、则地面气温高;若阳光照射弱、则地面气温低。而海水因为热传递强,所以温度稳定。
当陆地受阳光照射强、而导致陆地气温高时,陆地的空气膨胀上升,此时海面的空气相对来说比重大,海面空气沿着地表从海面流入陆地。而海面较低的温度导致海面上空的空气因收缩而下降,地面上则由于温度高导致的空气膨胀而上升,于是高空的空气从大陆上空流入海洋上空。
反之,若陆地受阳光照射弱、而导致的地面气温低于海洋温度时,海洋上空的空气上升,陆地上空的空气下降,地表的空气则是从陆地流向海洋。
因此各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等特征有所不同,根据这些特征而把各地不同的气候分为若干种类型。
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如下:
1、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逊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
2、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C。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
3、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主要分布于北纬10°至23°26的亚洲大陆南岸地区,是亚洲独有气候。具体分布在中国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岛全部、南中国海、台湾岛南部、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南亚等地区,即南亚季风区。
4、热带沙漠气候
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加热迅速,气温可高达60~80℃。上升气流强,但因空气干燥,极少成云致雨,只有狂风沙尘。夜间地面,冷却极强,甚至可以降到0℃以下。由此,气温日变化非常大。可以高达50℃以上。
分布于热带草原南北两侧,主要有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和卡拉哈里沙漠,西亚的阿拉伯沙漠,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沙漠,北美的索诺拉沙漠,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
地理:11种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
11种气候类型特点及其分布:
1、热带沙漠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炎热干燥,极少下雨。
分布: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沿岸(南、北纬15°~30°)。
2、地中海气候
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3、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湿季多雨。
分布:非洲、南美洲附近热带雨林两侧(南北10°~15°)。
4、热带雨林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
5、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分布: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北纬10°~25°大陆东岸)。
6、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北纬25°~35°大陆东岸。
7、温带海洋性气候
特点:全年温和多雨。
分布: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8、温带季风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北纬35°~55°左右的大陆东岸。
9、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点: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干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分布:北纬35°~50°大陆内部。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特点: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分布: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
11、高原山地气候
特点: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加而减,随海拔减而加。全年低温,年气温差较小,日较差大。
分布:海拔高的高原和山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南北纬10-20度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干旱少雨.
3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
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
4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气候
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湿润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均匀.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
8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
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
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
9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 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成因:纬度高
特点: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11极地气候
分布规律: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
成因:纬度高
特点:全年皆冬,严寒少雨
12高原山地气候
分布规律:海拔高的高原和山地
成因:海拔高
特点:气温要低于通纬度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1.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分布:赤道附近;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2.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分布:南北纬10度~南北回归线附近;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 气候成因:干季受信风带,湿季受赤道低压控制。
3.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分布:东南亚、中南半岛;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季交替; 气候成因:冬(旱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雨季):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4.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分布:回归线~30度附近;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气候成因:终年受副高或信风控制(信风是从大陆吹来的干风,且是由高纬吹向低纬,是一个升温的过程,不易形成降水)。
5.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分布:中国的秦岭淮河以南; 气候特点:冬低温少雨,夏湿热; 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6.地中海气候: 气候分布:30~40度,大陆西岸;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气候成因:副高(干)和盛行西风(湿)交替控制。
7.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分布:40度~60度,大陆西岸; 气候特点:终年湿润,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冬天高于0度,夏天低于20度); 气候成因: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风是从海上吹来的暖湿风)。
8.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分布:35~50度,大陆东岸; 气候特点:冬寒冷干燥,夏高温多雨; 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9.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分布:温带大陆内部; 气候特点:干,冬冷夏热温差大; 气候成因:身居大陆内部。
10.极地气候: 气候分布:极圈内;气候特点:终年寒冷干旱; 气候成因:纬度高,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11.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分布:中国的秦岭淮河以南; 气候特点:冬低温少雨,夏湿热; 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扩展资料我国主要有三类五种气候类型:
一、温带大陆性气候——大兴安岭—阴山—横断山一线以西、以北。
二、高原山地气候——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以南、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
三、季风气候:
1、热带季风气候——大体上北回归线以南
2、亚热带季风气候——大体上北回归线以北、横断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南。
3、温带季风气候——大兴安岭—阴山—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
我国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气候类型
十种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气候特征。
1、热带雨林气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
2、热带草原气候
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分布规律: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
3、热带季风气候
形成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
分布规律: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4、热带沙漠气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两种)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6、地中海气候 :
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7、温带海洋性气候
形成原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终年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8、温带季风气候: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规律: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9、温带大陆性气候
形成原因: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
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10、副极地大陆性气候
形成原因:在欧亚大陆中部和偏东地区又为冷高压中心,风小、云少,地面辐射冷却剧烈,大陆性最强。
气候特点:夏季白昼时间长,7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气温年较差特大。全年降水量甚少,集中于暖季降落,冬雪较少,但蒸发弱,融化慢,每年有5~7个月的积雪覆盖,积雪厚度在600~700mm左右。
分布规律:分布在50°N或55°N到65°N的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气候类型
下面的一张图、一张表中都有。
[qì hòu]
气候 编辑
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它与气温不同它具有稳定性。例如,中国东部地区7月份较为闷热:北方地区1月和2月份多严寒(冰雪)天气: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等等。研究气候的科学是气候学。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各个气候带的分布特征是什么?
1、热带雨林气候 :
形成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
2、热带草原气候 :
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分布规律: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
3、热带季风气候 :
形成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
分布规律: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4、热带沙漠气候 :
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两种):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6、地中海气候 :
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7、温带海洋性气候 :
形成原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终年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8、温带季风气候: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规律: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9、温带大陆性气候:
形成原因: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
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10、副极地大陆性气侯:
形成原因:在欧亚大陆中部和偏东地区又为冷高压中心,风小、云少,地面辐射冷却剧烈,大陆性最强。
气候特点:夏季白昼时间长,7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气温年较差特大。全年降水量甚少,集中于暖季降落,冬雪较少,但蒸发弱,融化慢,每年有5~7个月的积雪覆盖,积雪厚度在600~700mm左右。
分布规律:分布在50°N或55°N到65°N的地区。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气候特征有哪些?
世界上有13种气候类型。具体特征如下:
1、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炎热干燥,极少下雨。
2、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4、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5、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6、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
8、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9、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干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11、极地苔原气候:
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热的月份。
12、极地冰原气候:
全年酷寒,降水极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
13、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加而减,随海拔减而加。(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全年低温,年气温差较小,日较差大。
气候类型即地区的自然条件,一般因为纬度位置( 阳光直射与斜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季风)、地形地势和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它是分地域分类型的,各个地方气候类型是不一样的。
扩展资料:
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东南季风为我国带来海洋的水汽,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会最先得到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也就成为了我国年降水量最为丰富的地区。
西南季风也为我国带来降水,可影响到我国华南一带;当西南季风发展强盛时,也可深入到长江流域。我国的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就是典型的雨热同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该类型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
特点: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
特点: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这类型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
特点: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
特点: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
特点: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理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图
地理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图如下:
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因为位于热带,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2、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明显,干季受信风带控制而高温少雨,湿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而高温多雨。
3、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因为位于副热带,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
4、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受西南季风控制高温多雨,旱季受东北季风控制而高温少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因为位于亚热带,海陆热力差异造成。
6、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7、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差异造成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8、温带海洋气候: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9、温带大陆气候:位于温带,地处内陆,距海远。冬季寒冷,夏季高温,降水少而集中于夏季。
中国地理特征:
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
众多高大雄伟的山脉按照不同走向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并形成许多山系。中国著名的山脉有:喜玛拉雅山、昆仑山、天山、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祁连山、横断山等。喜马拉雅山脉:呈弧形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