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耄耋之年是多少岁?
- 2、耄耋之年是多少岁
- 3、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
- 4、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
- 5、耄耋之年指的是多少岁
- 6、耄耋之年一般指的是多少岁
- 7、耄耋之年是多少岁?
- 8、耄耋之年是多少岁
- 9、耄耋是指多少岁
耄耋之年是多少岁?
耄耋是一个汉语词汇,耄是指年纪约八、九十岁,而耋是指年纪约为七十岁的人。耄耋二字合在一起就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耄耋之年,是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耄耋”一词出自于《汉·曹操·对酒歌》一文中的:“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意思是老人都能够只因为寿命到头而终结,而不会是疾病或者孤独、贫苦而死,这样遍施恩泽连草木虫鱼都能得到好处。
在云南罗平富乐有一块古匾“冀衍耄耋”,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这儿有延长、达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在这儿引申为高寿。
古代对不同年岁都有别称,比如垂髫指童年,豆蔻指女子13岁,及笄指女子15岁,弱冠指男子20岁,而立指男子30岁,不惑指男子40岁,知天命指50岁,花甲指60岁,古稀指70岁。
耄耋之年是多少岁
耄耋之年是80—90岁。
“耄耋之年”指的是八、九十岁。“耄”,指的是年纪约八十至九十岁;而“耋”,指年纪为七十岁。耄耋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这个词主要出自汉·曹操《对酒歌》,原文为“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耄耋之年”是古代年龄称谓中的一种,古时对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
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耄,形声字,上形下声,本义为年老,音“冒”;而耋,形声字,本义也为年老,泛指老年,音“迭”。
有送父亲匾名为“冀衍耄耋”,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这儿有延长、达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在这儿引申为高寿。整个意思为期望父亲身体健康、永享高龄,活到八九十岁。
古代年龄称谓:
1、指男性:襁褓——不满周岁。孩提——2至3岁。总角——幼年泛称。垂髻之年——指儿童。舞勺之年——13至15岁。志学——15。舞象之年——15至20岁。弱冠——20岁。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知天命之年——50岁。花甲之年——60岁。古稀之年——70岁。杖朝之年——80岁。耄耋——80至90岁。期颐——百岁之人。
2、指女性:始龀、髫年——女孩7岁。金钗之年——女孩12岁。豆蔻年华——女子13岁。及笄——女子十五15岁。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16岁。桃李年华——女子20岁。花信年华——女子24岁。标梅之年——出嫁。
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
80-90岁,80岁称耄,90岁称耋。
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耋之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语出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 七十曰耄,头发白耄耄然也。 八十曰耋;耋,铁也。皮肤变黑色如铁也。
扩展资料:九十曰鲐背;背有鲐文也。或曰黄耇,鬓发变黄也。耇,垢也。皮色骊悴,恒如有垢者也。或曰胡耇咽皮如鸡胡也。或曰冻梨皮有斑黑如冻梨色也。
或曰齯,齯大齿落尽更生细者如小儿齿也。 百年曰期颐;颐,养也。老昏不复知服味善恶孝子期於尽养道而巳也。
老,朽也。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
参考资料:耄耋之年-百度百科
耄耋(mào dié): 八九十岁。
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耋之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耄耋(mào dié): 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耋之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语出[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 七十曰耄,头发白耄耄然也。 八十曰耋;耋,铁也。皮肤变黑色如铁也。 九十曰鲐背;背有鲐文也。或曰黄耇,鬓发变黄也。耇,垢也。皮色骊悴,恒如有垢者也。
扩展资料:在云南罗平富乐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
该村何姓有一匾“冀衍耄耋”,是女儿送的,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这儿有延长、达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在这儿引申为高寿。整个的意思为期望父亲身体健康,永享高龄(寿),活到八九十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耄耋之年
耄耋之年是指八十到九十岁。
耄耋(mào dié): 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耋之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在云南罗平富乐下菜园村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在这里,“期”是期望、指望的意思,“颐”是赡养的意思,“期颐人瑞”指由于年事已高,需要、指望儿孙赡养他。
扩展资料
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耄耋之年
耄耋之年是指八十到九十岁。
注释: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耋之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80岁称耄,90岁称耋,所以耄耋之年一般是泛指八十到九十岁的老人家。
出处: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 七十曰耄,头发白耄耄然也。 八十曰耋;耋,铁也。
皮肤变黑色如铁也。 九十曰鲐背;背有鲐文也。或曰黄耇,鬓发变黄也。耇,垢也。皮色骊悴,恒如有垢者也。或曰胡耇咽皮如鸡胡也。
年岁别称:
扩展资料
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在云南罗平富乐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
该村何姓有一匾“冀衍耄耋”,是女儿送的,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这儿有延长、达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在这儿引申为高寿。整个的意思为期望父亲身体健康,永享高龄(寿),活到八九十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耄耋之年
耄耋指80至90岁的人。耄耋出自《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年纪大了,都能长寿而终老;君主的恩德深广无边,可以遍及草木和昆虫。
耄出自《礼记.曲礼上》:“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后世又有“七十曰耄”的说法,故现在讲即是大约七十至九十岁年龄的古称,形容年老,引申为昏乱之义。
耋:年老。古指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扩展资料:
襁褓:初生
孩提、总角、垂髫:童年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之年:女子13岁
及笄之年:女子15岁
碧玉年华:女子16岁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弱冠之年:男子20岁
而立之年:男子30 岁
不惑之年:男子40 岁
知命之年:男子50 岁
花甲之年:男子60 岁
古稀之年:男子70 岁
喜寿:男子77岁
耄耋之年:80岁
米寿:男子88岁
鲐背之年:90 岁
白寿:男子99岁
期颐之年:男子100
茶寿:男子108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耄耋
耄耋之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耄耋(mào dié): 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语出[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 七十曰耄,头发白耄耄然也。 八十曰耋;耋,铁也。皮肤变黑色如铁也。 九十曰鲐背;背有鲐文也。或曰黄耇,鬓发变黄也。耇,垢也。
皮色骊悴,恒如有垢者也。或曰胡耇咽皮如鸡胡也。或曰冻梨皮有斑黑如冻梨色也。或曰齯,齯大齿落尽更生细者如小儿齿也。 百年曰期颐;颐,养也。老昏不复知服味善恶孝子期於尽养道而巳也。 老,朽也。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
扩展资料:
耄 :mào
【形】 (形声。从老,毛声。本义:年老)
同本义。古称大约七十至九十岁的年纪〖octogenarian〗
匪我言耄。——《诗·大雅·板》
亦聿既耄。——《诗·大雅·抑》
老夫耄矣,无能为也。——《左传·隐公四年》
又如:耄儿(老人和儿童);耄年(老年);耄老(老年,老年人);耄荒(年老);耄学(年耄硕学之士);耄聩(年老糊涂);耄勤(年老倦勤);耄期(高年);耄耋(八十岁的年龄;高龄,高寿);耄儒(老儒) 年老昏乱〖agedandconfused〗
耄期倦于勤。——《书·大禹谟》
又如:耄思(思绪纷乱);耄耄(纷乱貌);耄乱(谓年老昏乱的人);耄夫(年老昏庸之人);耄昏(年老昏愦);耄聩(年老糊涂);耄朽(老朽;衰老);耄衰(衰老)
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在云南罗平富乐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
该村何姓有一匾“冀衍耄耋”,是女儿送的,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这儿有延长、达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在这儿引申为高寿。整个的意思为期望父亲身体健康,永享高龄(寿),活到八九十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耄耋之年
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
“耄耋之年”指的是八十岁。
耄耋之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mào dié zhī nián,用作对老年人的泛称。出自曹操《对酒》:“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耄耋之年”指的是人到了80岁的年龄,意味着人已经进入高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的身体和精力逐渐减退,需要更多的照顾和关注。然而,耄耋之年也是人生的重要时刻,人们可能回顾过去,感受生命的深刻意义,与家人和朋友共度美好时光。这个词语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和敬意,强调了不同年龄阶段的重要性和特点。
古代对不同年龄的特殊称谓
1、孩提:2~3岁的儿童。指代幼儿时期。
2、垂髫: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
3、总角:八岁(女)、九岁(男)至十四岁的少年。
4、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5、束发:古代男孩十五岁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6、及笄:女子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此称女子15岁为“及笄”,也称“既笄”。
7、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8、而立: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9、不惑: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10、知命: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11、花甲、耳顺:六十岁。
12、古稀:七十岁。
13、中寿:八十岁。
14、耄耋:八九十岁。
15、期颐:一百岁。
耄耋之年指的是多少岁
耄耋之年,一般指的是80-90岁的年纪。
耄耋读作mào dié。耄,是指年纪约八、九十岁,耋,是指年纪为八十岁。所以耄耋合在一起,就是形容年纪很大的人。在云南罗平富乐有一块古匾“冀衍耄耋”,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这儿有延长、达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在这儿引申为高寿。
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在云南罗平富乐下菜园村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在这里,“期”是期望、指望的意思,“颐”是赡养的意思,“期颐人瑞”指由于年事已高,需要、指望儿孙赡养他。
耄耋之年出处
“耄耋”一词出自于《汉·曹操对酒歌》一文中的:“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意思是老人都能够只因为寿命到头而终结,而不会是疾病或者孤独、贫苦而死,这样遍施恩泽连草木虫鱼都能得到好处。
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耄耋之年
耄耋之年一般指的是多少岁
耄耋之年指的时80-90岁之间的人。耄耋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mào dié。耄,年纪约八、九十岁。耋,年纪为七十岁。耄耋指年纪很大的人。耄耋之年(mào dié zhī nián),汉语成语。年纪十分大的时候。语出东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在云南罗平富乐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
耄耋之年是多少岁?
读音:mào dié
释义:八九十岁。耄,形声字,上形下声,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造句:
1、眼前这位耄耋老人,年轻时也曾统领千军万马,做过一番掀天揭地的事业。
2、杨柳轻扬春意早,十里长街闹元宵。扭动腰肢挑花灯,耄耋童子齐欢笑。糯米揉团蜜馅包,团团圆圆吃到饱。叙过家常侃大山,大家一起乐元宵。元宵快乐!
3、一位耄耋之年的老村医正神情专注地在考卷上作答。
4、经过我证婚的第一对夫妇,现在已是耄耋之年,他们经历了十磨九难,依然活着,相亲相爱,相濡以沫。
5、我已到耄耋之年,怀旧怀友,和他之间的许多片段以及共同经历的岁月,时常涌进脑际,翻飞再现。
耄耋之年是多少岁
耄耋之年指的是六十岁以后。耄耋之年的概念比较模糊,没有具体指代哪一岁,六十岁以后都被称为耄耋之年。该成语出自曹操所创作的《对酒》:“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意思是人的年纪大了,都可以寿终正寝,正如君主那深广的恩泽,可以遍及花草和鸟虫。
除了耄耋之外还有弱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这些对年龄的称呼,这些都是祖辈用来称呼一个人的年纪。
花甲,是指人到六十岁。这与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有关。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错综搭配成六十个单位,每一干支代表一年,六十年周而复始形成一循环,故称为“六十花甲子”。《西游记》第二十回:“(老者)道:痴长六十一岁。行者道:好!好!好!花甲重逢矣。”
古稀之年是指人到七十岁。语出自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所谓“期颐之年”则是指人一百岁。《礼记·曲礼上》曰:“百岁曰期颐。”朱熹解释说:“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的意思)。”“谓百年已周。”所以,期颐即人活得圆满,寿高百岁之意。
耄耋是指多少岁
耄耋是指八九十岁。
耄和耋在古代其实是分开来说的,80岁称之为耄,90岁称之为耋,所以耄耋之年一般是指那些八九十岁的老人,多用来指人年事已高,已到晚年。
耄字可拆开是老和毛字。老字的甲骨文形象是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形,象征着人到老年,立不起身子。毛,和人的毛发有关。
老字压着毛字谓之耄,是说人到了80岁,皮毛失去光泽,干死枯黄,身体非常衰败,人已经非常苍老。耋字拆开是老和至字,是说人到了90岁,已经到了大限将至的地步。耄耋合起来泛指年纪很大的人。
古代其他年纪的称呼:
襁褓:初生。
孩提、总角、垂髫:童年。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之年:女子13岁。
及笄之年:女子15岁。
碧玉年华:女子16岁。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弱冠之年:男子20岁。
而立之年:男子30岁。
不惑之年:男子40岁。
知命之年:男子50岁。
花甲之年:男子60岁。
古稀之年:男子70岁。
喜寿:男子77岁。
耄耋之年:80岁。
米寿:男子88岁。
鲐背之年:90岁。
白寿:男子99岁(取百去“一”之意)。
期颐之年:男子100。
茶寿:男子10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