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木星是什么意思
木星(Jupiter)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古人早已认识这颗行星 ,罗马人以主神朱庇特命名这颗行星。古代中国则称木星为岁星,取其绕行天球一周约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岁星呈青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为“木星”。
从地球看木星,视星等最高可达-2.94等,已经可以在地面照出物体阴影。木星是继月球和金星之后,是夜空平均亮度第三的天体(火星在其轨道的特定点上时能短暂超过木星的亮度)。
木星是颗巨行星,质量是太阳的千分之一,但却是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木星的主要成分是氢,但只占十分之一分子数量的氦,却占了总质量的四分之一;它可能有岩石核心和重元素,但没有可以明确界定的固体表面。
由于快速地自转,木星的外观呈现扁球体。大气层依纬度成不同的区域带,在彼此的交界处有湍流和风暴作用着。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大红斑,这是17世纪第一次被望远镜见到后就未曾停歇过的巨大风暴。
环绕着木星的还有微弱的行星环和强大的磁层,包括4颗1610年发现的伽利略卫星,截至2022年9月,木星已知有80颗卫星。木卫三是其中最大的一颗,其直径大于行星中的水星。
早期飞掠木星的探测器有先驱者号和旅行者号各2艘,后来环绕木星探测的伽利略号、朱诺号以及借用木星引力加速飞往冥王星的新视野号。未来仍将有不少探测木星系统的太空任务。
木星情况简介?
一个代表希望的,乐观的,好大喜功扩张的,精神的……
木星(Jupiter)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它的质量为太阳的千分之一,是太阳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木星与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属气体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称类木行星(木星和土星合称气态巨行星)。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主要由氢组成,其次为氦,占总质量的25%,占所有太阳系行星的70%,岩核则含有其他较重的元素。人类所看到的通常是大气中云层的顶端,压强比1个大气压略高。 木星由于自转快速而呈现扁球体(赤道附近有略微但明显可见的凸起)。外大气层明确依纬度分为多个带域,各带域相接的边际容易出现乱流和风暴。最显著的例子是大红斑,最早在17世纪时人们便以望远镜首度发现它的存在。环绕着行星的是松弱的行星环系统和强大的磁层。木星至少有79个卫星。
中文名木星
外文名Jupiter
别称朱庇特、岁星
分类类木行星,气态巨行星,
发现者伽利略
质量1.90×102?kg(约含317.89 M⊕)
平均密度1.326g/cm3
直径142984 km
表面温度-168℃
逃逸速度59.5?km/s
反照率0.343 (球面反照率)|0.52 (几何反照率)
视星等?1.60?2.94
自转周期9小时50分30秒
距地距离6.3×10^8—9.3×10^8 km
半长轴5.204267?AU?(等于778,547,200?km)
离心率0.048775
公转周期11.8618?yr
平近点角18.818°
轨道倾角1.30530°
升交点经度100.55615°
偏心率0.048912
远日点5.458104?AU?(816,520,800?km)
近日点4.950429?AU?(740,573,600?km)
平均公转速度13.07?km/s
会合周期398.88?d
平均半径69,911±6 km
赤道半径71,492±4 km
极半径66,854±10 km
扁率0.06487±0.00015
表面积6.1419×1010km2
体积1.4313×10^15km3
表面重力24.79?m/s2
表面气压20–200?kPa
卫星数量已知有79颗[1]
大气成分氢氦、甲烷、氨、重氢、乙烷、水
木星代表的含义和象征
木星在古代和中世纪的神话和宗教中,通常被视为吉祥、繁荣和权力的象征。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其巨大的质量和体积显示了其强大的影响力。
在古代,木星与神话和宗教的象征主义紧密相连。在许多文化中,木星与宙斯(希腊神话中的天空之神)紧密相关,也被视为神圣的王星。它经常被描绘为一种预示着繁荣、智慧和权力的星辰。在古罗马,木星是天空中的四大元素之一,代表着生命、生长和繁荣。
此外,木星也与个人和社会的成功、机遇和成功相关联。在许多文化中,木星象征着机遇和好运,预示着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它也代表着积极的态度、慷慨和善良,这些品质通常与成功和繁荣紧密相连。
从科学角度来看,木星也被视为一个巨大的气体和液体星球,拥有强烈的磁场、风暴和大气现象。这些特征也赋予了木星一种神秘和奇特的特点,使其成为许多艺术家和作家创作的灵感来源。
总的来说,木星代表着繁荣、机遇、成功、慷慨、善良和神秘的特点。它是一个强大的象征,代表着希望、机会和进步,被许多文化和信仰所珍视。同时,木星的巨大质量和体积也显示了其作为宇宙中强大力量的象征意义。
木星的详细资料
木星古称岁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比所有其他的行星的合质量大2倍(地球的318倍)。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4332.589天,约合11.86年。木星(a.k.a.Jove)希腊人称之为宙斯(众神之王,奥林匹斯山的统治者和罗马国的保护人,它是Cronus(土星的儿子。)
公转轨道:距太阳778,330,000千米(5.20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142,984千米(赤道)
质量:1.90*10^27千克
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物体(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有时候火星更亮一些),早在史前木星就已被人类所知晓。根据伽利略1610年对木星四颗卫星: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现常被称作伽利略卫星)的观察,它们是不以地球为中心运转的第一个发现,也是赞同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有关行星运动的主要依据。。。
推荐于 2020-11-22
广告已被楼主奥利给掉了。
成为第1位粉丝
木星古称岁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比所有其他的行星的合质量大2倍(地球的318倍)。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4332.589天,约合11.86年。木星(a.k.a.Jove)希腊人称之为宙斯(众神之王,奥林匹斯山的统治者和罗马国的保护人,它是Cronus(土星的儿子。
木星很大,有大红斑
木星古称岁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比所有其他的行星的合质量大2倍(地球的318倍)。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4332.589天,约合11.86年。木星(a.k.a.Jove)希腊人称之为宙斯(众神之王,奥林匹斯山的统治者和罗马国的保护人,它是Cronus(土星的儿子。)
公转轨道:距太阳778,330,000千米(5.20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142,984千米(赤道)
质量:1.90*10^27千克
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物体(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有时候火星更亮一些),早在史前木星就已被人类所知晓。根据伽利略1610年对木星四颗卫星: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现常被称作伽利略卫星)的观察,它们是不以地球为中心运转的第一个发现,也是赞同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有关行星运动的主要依据。。。
木星资料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惹人注目的一颗行星,它是行星九兄弟中的老大---个儿最大。它的亮度仅次于金星。中国古代把它叫做“岁星”,用它来纪年,因为已经知道它的公转周期近于12年。西方则称木星为“朱庇特(Jupiter)”,即罗马神话中的主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王者---天神宙斯。
木星直径约为14.3万千米,是地球直径的11.25倍,体积为地球的1316倍,而质量为
8月,三星与您激情奥运 奖牌获得者的台前幕后
LG 手机一元抢拍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所有其他行星的2.5倍。木星的平均密度相当低,仅1.33克/立方厘米。其绕太阳公转一周约12年,而自转一周仅要近10小时。由于它自转太快,致使星体变扁,其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5000千米之多。木星没有固体外壳,它是一颗由液态氢组成的液态星球。
木星内部是由铁和硅组成的固体核,称为木星核,温度高达30000℃。木星核的外部绝大部分是氢,液态的氢分子 层与液态的金属层合称为木星幔。木星幔的外面是木星的大气层,其大气厚度有1000千米,几乎全由氢和氦构成,只有微量的甲烷、氨和水汽。木星大气中的甲烷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木星大气中还有十分强烈和频繁的闪电现象,平均每年约有250次。木星大气浓密,有一系列与赤道平行的明暗交替分布的云带,亮的叫带,暗的叫带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木星南热带内的大红斑,它呈蛋形,长20000千米,宽11000千米。
木星表面的磁场强度大约是地球的10倍,且其方向与地球的正好相反。木星具有极光现象,它是除地球以外第二个发现有极光现象的天体。
1979年3月4日“旅行者1号”空间探测器飞过木星附近时发现木星像土星一样有光环,其宽度有6500千米,厚30千米,是由很多黑色石块组成。木星是太阳系中除天王星和土星外拥有卫星最多的大行星,至今已发现16颗,其中最亮的4颗是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分辨出来的,故叫做伽利略卫星。其实早在春秋时代我国的甘德和石申就已经发现了其中之一,称之为同盟。
总之,木星的魅力是巨大的,它将使越来越多的人为它所着迷。
木 星 的 带 纹
木星在众行星中有着突出的特点:质量大、体积大。它的质量是太阳系中其它8颗行星加在一起的二倍半,相当于地球的1316倍。如果把地球和木星放在一起,就如同芝麻和西瓜之比一样悬殊。
木星虽然巨大无比,但它的自转速度却是太阳系中最快的。自转周期为9小时50分30秒。如此快速的自转周期在木星表面造成了极其复杂的花纹图案,促使气流与赤道平行,产生了巨大的离心力,两极相对扁平,赤道隆起,并出现与赤道平行的云带。木星的云带可分为好几层,云带的颜色和温度不同,有明暗带的区分。亮区的云层由氨冰组成,颜色鲜明,叫做带;暗区的云层由氨化物组成,叫做带纹。氨化物有各种颜色:白色、橙色、褐色,但大部分是红棕色。
看 不 见 的 木 星 环
1979年3月,“旅行者一号”探测器穿越木星赤道平面时,在离地球6亿千米处发回大量的珍贵照片。出乎人们所料,发现木星和土星一样也拥有光环。4个月后,旅行者2号探测器飞临木星证实了这个结论。
木星光环和土星光环有很大不同。木星光环是弥散透明的,由亮环、暗环和晕三部分组成。亮环在暗环的外边,晕为一层极薄的尘云,将亮环和暗环整个包围起来。木星环是由大量的尘埃和黑色的碎石组成,不反光,肉眼无法看到,以周期为7小时左右的速度围绕木星旋转。暗淡单薄的木星环套在庞大的木星身躯上,发现它确实是极不容易的。
木星是太阳系中卫星数目较多的一颗行星,目前已发现有16颗卫星,它们连同木星一起组成了木星系。它们像一串珍珠似地围绕着主宰它们的天神--木星旋转着。
1610年1月,伽利略发现木星的最亮4颗卫星。由此它们被命名为伽利略卫星。它们环绕在离木星40~190万千米的轨道带上,由内而外依次是伊奥、欧罗巴、嘉里美和卡利斯托,它们分别被简称为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
一分钟了解木星
木星(mu
xing)古称岁星离太阳远近第五颗行星而且八大行星大颗比所有其行星合质量大2倍(地球318倍)木星绕太阳公转周期4332.589天约合11.86年木星(a.k.a.
Jove)希腊人称之
宙斯(众神之王奥林匹斯山统治者和罗马国保护人Cronus(土星儿子)
公转轨道:
距太阳
778,330,000
千米
(5.20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
142,984
千米
(赤道)
质量:
1.90*10^27千克
木星天空第四亮物体(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有时候火星更亮些)早史前木星已被人类所知晓根据伽利略1610年对木星四颗卫星:木卫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现常被称作伽利略卫星)观察们地球心运转第发现也赞同哥白尼日心说有关行星运动主要依据
气态行星没有实体表面们气态物质密度只由深度变大而断加大(我们从们表面相当于1大气压处开始算们半径和直径)我们所看通常大气云层顶端压强比1大气压略高
木星由90%氢和10%氦(原子数之比,
75/25%质量比)及微量甲烷、水、氨水和石头组成与形成整太阳系原始太阳系星云组成十分相似土星有类似组成天王星与海王星组成氢和氦量少些了
我们得有关木星内部结构资料(及其气态行星)来源直接并有了长时间停滞(来自伽利略号木星大气数据只探测了云层下150千米处)
木星能有石质内核相当于10-15地球质量
内核上则大部分行星物质集结地液态氢形式存些木星上普通形式基础能只40亿巴压强下才存木星内部种环境(土星也)液态金属氢由离子化质子与电子组成(类似于太阳内部过温度低多了)木星内部温度压强下氢气液态而非气态使成了木星磁场电子指挥者与根源同样层也能含有些氦和微量冰
外层主要由普通氢气与氦气分子组成们内部液体而较外部则气体化了我们所能看深邃层较高处水、二氧化碳、甲烷及其些简单气体分子此处也有点儿
云层三明显分层被认存着氨冰铵水硫化物和冰水混合物而来自伽利略号证明初步结表明云层些物质极其稀少(仪器看来已检测了外层另同时能已检测了第二外层)次证明地表位置十分同寻常--基于地球望远镜观察及更多来自伽利略号轨道飞船近观察提示次证明所选区域能时候木星表面温暖又云层少地区
来自伽利略号大气层数据同样证明里水比预计少得多原先预计木星大气所包含氧目前太阳两倍(算上充足氢来生成水)目前实际集比太阳要少另外惊人消息大气外层高温和密度
木星和其气态行星表面有高速飓风并被限制狭小纬度范围内接近纬度风吹方向又与其相反些带轻微化学成分与温度变化造成了多彩地表带支配着行星外貌光亮表面带被称作区(zones)暗叫作带(belts)些木星上带子早被人们知道了带子边界地带漩涡则由旅行者号飞船第次发现伽利略号飞船发回数据表明表面风速比预料快得多(大于400英里每小时)并延伸根所能观察样深地方大约向内延伸有数千千米木星大气层也被发现相当紊乱表明由于内部热量使得飓风大部分急速运动像地球只从太阳处获取热量
木星表面云层多彩能由大气化学成分微妙差异及其作用造成能其混入了硫混合物造了五彩缤纷视觉效其详情仍无法知晓
色彩变化与云层高度有关:低处蓝色跟着棕色与白色高处红色我们通过高处云层洞才能看低处云层
木星表面大红斑早300年前被地球上观察所知晓(发现常归功于卡西尼或17世纪Robert
Hooke)大红斑长25,000千米,跨度12,000千米椭圆总容纳两地球其较小些斑点也已被看了数十年了红外线观察加上对自转趋势推导显示大红斑高压区里云层顶端比周围地区特别高也特别冷类似情况土星和海王星上也有目前还清楚类结构能持续长段时间
木星向外辐射能量比起从太阳处收来说要多木星内部热:内核处能高达20,000开该热量产量由开尔文-赫尔姆霍兹原理生成(行星慢速重力压缩)(木星并像太阳样由核反应产生能量太小因而内部温度够引起核反应条件)些内部产生热量能大地引发了木星液体层对流并引起了我们所见云顶复杂移动过程土星与海王星方面与木星类似奇怪天王星则
木星与气态行星所能达大直径致组成又有所增加因重力而被压缩使得全球半径只稍微增加点儿颗恒星变大只能因内部热源(核能)关系木星要变成恒星质量起码要再变大80倍
宇宙飞船发回考察结表明木星有较强磁场表面磁场强度达3~14高斯比地球表面磁场强得多(地球表面磁场强度只有0.3~0.8高斯)木星磁场和地球样偶极磁轴和自转轴之间有
10°8′倾角木星正磁极指北极而南极与地球情况正好相反由于木星磁场与太阳风相互作用形成了木星磁层木星磁层范围大而且结构复杂距离木星140万~700万公里之间巨大空间都木星磁层;而地球磁层只距地心7~8公里范围内木星四大卫星都被木星磁层所屏蔽使之免遭太阳风袭击地球周围有条称范艾伦带辐射带木星周围也有样辐射带旅行者1号还发现木星背向太阳面有3万公里长北极光1981年初当旅行者2号早已离开木星磁层飞奔土星途曾再次受木星磁场影响由此看来木星磁尾至少拖长6000万公里已达土星轨道上
木星两极有极光似乎从木卫上火山喷发出物质沿着木星引力线进入木星大气而形成木星有光环光环系统太阳系巨行星共同特征主要由小石块和雪团等物质组成木星光环难观测没有土星显著壮观也分成四圈木星环约有6500公里宽厚度10公里
木星环
木星环较土星暗(反照率0.05)们由许多粒状岩石质材料组成
木星有同土星般环过又小又微弱(右图)们发现纯属意料之外只由于两旅行者1号科学家再坚持航行10亿千米应该去看下否有光环存其人都认发现光环能性零事实上们存两科学家想出真条妙计啊们来被地面上望远镜拍了照
木星光环粒子能并稳定地存(由大气层和磁场作用)样来光环要保持形状们需被停地补充两颗处光环公转小卫星:木卫十六和木卫十七显而易见光环资源佳候选人
伽利略号号飞行器对木星大气探测发现木星光环和外层大气层之间另存了强辐射带大致相当于电离层辐射带十倍强惊人新发现带含有来自知何方高能量氦离子
1994年7月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碰撞木星具有惊人现象甚至用业余望远镜都能清楚地观察表面现象碰撞残留碎片近年还由哈勃望远镜观察
夜空木星空亮颗星星(仅次于金星金星夜空往往见)四伽利略卫星用双筒望远镜容易观察;木星表面带子和大红斑由小型天文望远镜观测迈克·哈卫行星寻找图表显示了火星及其行星天空位置越来越多细节越来越好图表被灿烂星河样天文程序来发现和完成
过去有人猜测木星附近有尘埃层或环直未能证实1979年3月旅行者1号考察木星时拍摄木星环照片久旅行者2号
又获得了木星环更多情况终于证实木星也有光环木星光环形状像薄圆盘其厚度约30公里宽度约6500公里离木星12.8万公里光环分内环和外环外环较亮内环较暗几乎与木星大气层相接光环光谱型G型光环也环绕着木星公转7小时转圈木星光环由许多黑色碎石块构成石块直径数十米数百米之间由于黑石块反射太阳光因而长期来直未被我们发现
木星有层厚而浓密大气层大气主要成分氢占80%上其次氦约占18%其余还有甲烷、氨、碳、氧和水汽等总含量足1%由于木星有较强内部能源致使其赤道与两极温差大超过3℃因此木星上南北风小主要东西风大风速达
130~150米/秒木星大气充满了稠密活跃云系各种颜色云层像波浪样激烈翻腾着木星大气还观测有闪电和雷暴由于木星快速自转因此能大气观测与赤道平行、明暗交替带纹其亮带向上运动区域暗纹则较低和较暗云
木星大红斑位于南纬23°处东西长4万公里南北宽1.3万公里探测器发现大红斑团激烈上升气流呈深褐色彩色气旋逆时针方向转动大红斑心部分有小颗粒大红斑核其大小约几百公里核周围反时针漩涡运动维持动大红斑寿命长维持几百年或更长久
由于木星离太阳平均距离7.78亿公里因此木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温度低得多从木星接受太阳辐射计算其表面有效温度值-168℃而地球观测值-139℃先驱者11号宇宙飞船探测值-150℃均比理论值高也说明木星有内部热源
先驱者号探测器对木星考察结表明木星没有固体表面11流体行星主要氢和氦木星内部分木星核和木星幔两层木星核位于木星心主要由铁和硅构成固体核温度达3万K木星幔位于木星核外氢主要元素组成厚层其厚度约7万公里木幔外木星大气再向外延伸1000公里云顶
大红斑
木星表面大多数特征变化倏忽也有些标记具有持久和半持久特征其显著持久也人们熟悉特征要算大红斑了
大红斑位于赤道南侧、长达2万多公里、宽约1.1万公里红色卵形区域从17世纪叶人们开始对进行时断时续观测1879年开始对进行连连续记录并发现1879~1882年1893~1894年1903~1907年1911~1914年1919~1920
年1926~1927年特别1936~1937年1961~1968年及1973~1974年些年代变得显眼和色彩艳丽其时间显得暗淡只略微带红有时只有红斑轮廓
大红斑结构红色何能持续长时间要了解些问题仅凭地面观测实无能力
按照科学家雷蒙·哈依德理论大红斑位于其下面某种像山类永久特征所造成大气扰动先驱者发现木星表面流体完全排除了木星外层具有固态结构表面能性上述理论也自被扬弃了
旅行者1号发回照片使人清晰地看大红斑宛逆时针方向旋转巨大漩涡其浩翰宽阔足容纳好几地球从照片上还分辨出些环状结构仔细研究科学家们认木星表面覆盖着厚厚云层大红斑耸立于高空、嵌云层强大旋风或团激烈上升气流所形成
木星上类似大红斑特征还有些譬大红斑偏南处有3白色卵形结构们首次出现于1938年另外1972年地面观测发现木星北半球上出现小红斑18月先驱者10号达木星时发现其形状和大小几乎同大红斑相似再过年先驱者
11号经过木星时红斑竟踪迹皆无看来红斑只存了两年左右
木星上斑状结构般持续几月或几年们共同特点北半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作逆时针旋转气流从心缓慢地涌出边缘沉降遂形成椭圆形状们相当于地球上风暴过规模要大得多持续时间也长得多
木星云绚丽多彩证明木星大气有着十分活跃化学反应探测器拍摄照片上看木星大气明暗交错云带图形从南极区北极区依稀辨17
云区或云带们颜色、亮度均相同也许氨晶体所组成;褐色云带云层要深些温度稍高因而大气向下流动;蓝色部分则显顶端云层宽洞通过些空隙方看晴朗天空蓝云温度高红云温度低据判断大红斑冷结构令人解按平衡状态而言所有云彩都应该白色只有当化学平衡被破坏才会出现同颜色破坏了化学平衡呢科学家们推测能荷电粒子、高能光子、闪电或沿垂直方向穿过同温度区域快速物质运动
大红斑橙红色直使人困惑解有人认大红斑上升气流形成云放电现象此美国马里兰大学位名叫波南贝罗麦博士做了有趣实验只长颈瓶放上木星大气存些气体甲烷、氨、氢等对些气体施加电火花作用结发现原先无色气体变成云状物种淡红色物质沉淀瓶壁上实验人们解开大红斑颜色之谜似乎提供了某种有益启示相当部分天文学家认磷化物说明大红斑颜色
自从卡西尼发现大红斑来今天已有300多年了能持续此长时间呢有人认木星大气又密又厚大红斑长寿主要原因只种猜测
大红斑和木星上其卵形结构长寿主要包含两问题:些斑状结构必须稳定们只能存几天;另能源问题稳定涡流没有能源维持快会下沉
木星是距太阳的第五颗行星,并且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如果木星的内部是空的,它能装下一千多个地球。木星的成份也比其他行星更为复杂。它的重量为1.9 x 10 27公斤,赤道直径为142,800公里。木星拥有16个卫星,其中的四个(木卫四、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一)早在1610年就被伽利略发现了。1979年,“旅行者”一号发现木星也有环,但它非常昏暗,在地球上几乎看不到。木星的大气非常厚,可能它本身就像太阳那样是个气体球。木星大气的主要成份是氢和氦,以及少量的甲烷、氨、水汽和其他化合物。在木星的内部,由于巨大的压力,氢原子中的电子被释放出来,仅存赤裸的质子。使氢呈现金属特性。
纬线上色彩分明的条纹、翻腾的云层和风暴象征着木星多变的天气系统。云层图案每小时每天都在变化。“大红斑”是一个复杂的按顺时针方向运动的风暴。其外缘每四至六天旋转一圈,而在中心附近,运动很小,且方向不定。在条状云层上可以发现一系列小风暴和漩涡。木星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为-121摄氏度。
在木星的两极,发现了与地球上的十分相似的极光。这似乎与沿木卫一螺旋形的磁力线进入木星大气的物质有关。在木星的云层上端,也发现有与地球上类似的高空闪电。
世纪之吻
1994年7月16-22日,被木星强大引力“扯碎”的至少20片舒梅克·列维彗星(Shoemaker-Levy)的碎片以每秒约60公里的速度冲进木星大气层,与这颗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发生了撞击。
这是编号为G的碎片撞击木星后发出的闪光
彗星最大的碎片直径达两公里。撞击产生的最大“伤痕”几乎和地球一样大,并持续几个月之久。这次撞击被称为“世纪之吻”。
从三个不同角度观察彗星撞击木星的景观从左至右分别为:地球、旅行者二号和木星南极
从旅行者观察彗星撞击木星的景观
“旅行者”二号拍摄的木星环
木星的第二大卫星木卫四(Callisto),它的大小和水星不相上下
木星的五个卫星,从左上至右下分别为:木卫五(Amalthea)、木卫一(Io)、木卫二(Europa)、木星最大的卫星木卫三(Ganymede)、和木卫四(Callisto)
木卫一(Io),棕黄色的区域可能是由于覆盖着的硫黄。受木星强大引力的影响,木卫一上的火山作周期性的喷发。
“旅行者”二号拍摄到木卫一(Io)上的火山正在喷发,喷出物高逾100公里
“旅行者”一号拍摄到的木卫一(Io)上一座正在喷发的
木星(Jupiter)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它的质量为太阳的千分之一,是太阳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木星与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属气体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称类木行星(木星和土星合称气态巨行星)。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主要由氢组成,其次为氦,占总质量的25%,占所有太阳系行星的70%,岩核则含有其他较重的元素。人类所看到的通常是大气中云层的顶端,压强比1个大气压略高。 木星由于自转快速而呈现扁球体(赤道附近有略微但明显可见的凸起)。外大气层明确依纬度分为多个带域,各带域相接的边际容易出现乱流和风暴。最显著的例子是大红斑,最早在17世纪时人们便以望远镜首度发现它的存在。环绕着行星的是松弱的行星环系统和强大的磁层。木星至少有79个卫星。
中文名
木星
外文名
Jupiter
别称
朱庇特、岁星
分类
类木行星,气态巨行星,
发现者
伽利略
质量
1.90×102?kg(约含317.89 M⊕)
平均密度
1.326g/cm3
直径
142984 km
表面温度
-168℃
逃逸速度
59.5 km/s
反照率
0.343 (球面反照率)|0.52 (几何反照率)
视星等
?1.60?2.94
自转周期
9小时50分30秒
距地距离
6.3×10^8—9.3×10^8 km
半长轴
5.204267 AU (等于778,547,200 km)
离心率
0.048775
公转周期
11.8618 yr
平近点角
18.818°
轨道倾角
1.30530°
升交点经度
100.55615°
偏心率
0.048912
远日点
5.458104 AU (816,520,800 km)
近日点
4.950429 AU (740,573,600 km)
平均公转速度
13.07 km/s
会合周期
398.88 d
平均半径
69,911±6 km
赤道半径
71,492±4 km
极半径
66,854±10 km
扁率
0.06487±0.00015
表面积
6.1419×1010km2
体积
1.4313×10^15km3
表面重力
24.79 m/s2
表面气压
20–200 kPa
卫星数量
已知有79颗[1]
大气成分
氢氦、甲烷、氨、重氢、乙烷、水
木星是距太阳的第五颗行星,并且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如果木星的内部是空的,它能装下一千多个地球。木星的成份也比其他行星更为复杂。它的重量为1.9 x 10 27公斤,赤道直径为142,800公里。木星拥有16个卫星,其中的四个(木卫四、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一)早在1610年就被伽利略发现了。1979年,“旅行者”一号发现木星也有环,但它非常昏暗,在地球上几乎看不到。木星的大气非常厚,可能它本身就像太阳那样是个气体球。木星大气的主要成份是氢和氦,以及少量的甲烷、氨、水汽和其他化合物。在木星的内部,由于巨大的压力,氢原子中的电子被释放出来,仅存赤裸的质子。使氢呈现金属特性。
纬线上色彩分明的条纹、翻腾的云层和风暴象征着木星多变的天气系统。云层图案每小时每天都在变化。“大红斑”是一个复杂的按顺时针方向运动的风暴。其外缘每四至六天旋转一圈,而在中心附近,运动很小,且方向不定。在条状云层上可以发现一系列小风暴和漩涡。木星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为-121摄氏度。
在木星的两极,发现了与地球上的十分相似的极光。这似乎与沿木卫一螺旋形的磁力线进入木星大气的物质有关。在木星的云层上端,也发现有与地球上类似的高空闪电。
世纪之吻
1994年7月16-22日,被木星强大引力“扯碎”的至少20片舒梅克·列维彗星(Shoemaker-Levy)的碎片以每秒约60公里的速度冲进木星大气层,与这颗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发生了撞击。
这是编号为G的碎片撞击木星后发出的闪光
彗星最大的碎片直径达两公里。撞击产生的最大“伤痕”几乎和地球一样大,并持续几个月之久。这次撞击被称为“世纪之吻”。
从三个不同角度观察彗星撞击木星的景观从左至右分别为:地球、旅行者二号和木星南极
从旅行者观察彗星撞击木星的景观
“旅行者”二号拍摄的木星环
木星的第二大卫星木卫四(Callisto),它的大小和水星不相上下
木星的五个卫星,从左上至右下分别为:木卫五(Amalthea)、木卫一(Io)、木卫二(Europa)、木星最大的卫星木卫三(Ganymede)、和木卫四(Callisto)
木卫一(Io),棕黄色的区域可能是由于覆盖着的硫黄。受木星强大引力的影响,木卫一上的火山作周期性的喷发。
“旅行者”二号拍摄到木卫一(Io)上的火山正在喷发,喷出物高逾100公里
“旅行者”一号拍摄到的木卫一(Io)上一座正在喷发的
木星是什么行星
木星是巨行星。木星是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罗马人以主神朱庇特命名这颗行星。古代中国则称木星为岁星,取其绕行地球一周约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岁星呈青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正式命名为“木星”。
木星是巨行星。木星是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罗马人以主神朱庇特命名这颗行星。古代中国则称木星为岁星,取其绕行地球一周约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岁星呈青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正式命名为“木星”。
木星名称的由来
木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五颗。它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自转最快的行星。中国古代用它来纪年,因而称为岁星。在西方称它为朱庇特,是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
木星(Jupiter)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它的质量为太阳的千分之一,是太阳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由于木星与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属气体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称类木行星(木星和土星合称气态巨行星)。
扩展资料:
星体运动
木星是行星中唯一与太阳的质心位于太阳本体之外的,但也只在太阳半径之外7%。木星至太阳的平均距离是7亿7800万千米,公转太阳一周要11.8地球年。这是土星公转周期的五分之二,也就是说太阳系最大的两颗行星之间形成5:2的共振轨道周期。
木星的椭圆轨道相对于地球轨道倾斜1.31°,因为离心率0.048,因此近日点和远日点的距离相差7,500万千米。木星的轨道倾角相较于地球和火星非常小,只有3.13°,因此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轶事典故
木星,因为在夜晚以肉眼很容易就看见它,当太阳的位置很低时,偶尔也能在白天看见,因此自古以来就为人所知。在巴比伦,这个天体代表他们的神马尔杜克(Marduk)。他们用木星轨道大约12年绕行黄道一周来定义它们生肖的星宫。
罗马人依据神话将它命名为木星(拉丁语:Iuppiter, Iūpiter,也称为Jova),是罗马神话中主要的神,它的名字来自原始印欧语系的呼格合成*Dyēu-p?ter(主格:*Dyēus-p?tēr,意思是 "O 天神之父"或"O 日神之父")。相对而言,木星对应于希腊神话是宙斯(Ζε??),也被称为Dias(Δ?α?),其中的行星名称仍然保留在现代的希腊语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木星
什么是木星?
木星真的是气态行星没有实体表面,它们的气态物质密度只是由深度的变大而不断加大(我们从它们表面相当于1个大气压处开始算它们的半径和直径)。我们所看到的通常是大气中云层的顶端,压强比1个大气压略高。
木星由90%的氢和10%的氦(原子数之比,
75/25%的质量比)及微量的甲烷、水、氨水和“石头”组成。这与形成整个太阳系的原始的太阳系星云的组成十分相似。土星有一个类似的组成,但天王星与海王星的组成中,氢和氦的量就少一些了。
我们得到的有关木星内部结构的资料(及其他气态行星)来源很不直接,并有了很长时间的停滞。(来自伽利略号的木星大气数据只探测到了云层下150千米处。)
木星可能有一个石质的内核,相当于10-15个地球的质量。
内核上则是大部分的行星物质集结地,以液态氢的形式存在。这些木星上最普通的形式基础可能只在40亿巴压强下才存在,木星内部就是这种环境(土星也是)。液态金属氢由离子化的质子与电子组成(类似于太阳的内部,不过温度低多了)。在木星内部的温度压强下,氢气是液态的,而非气态,这使它成为了木星磁场的电子指挥者与根源。同样在这一层也可能含有一些氦和微量的冰。
最外层主要由普通的氢气与氦气分子组成,它们在内部是液体,而在较外部则气体化了,我们所能看到的就是这深邃的一层的较高处。水、二氧化碳、甲烷及其他一些简单气体分子在此处也有一点儿。
云层的三个明显分层中被认为存在着氨冰,铵水硫化物和冰水混合物。然而,来自伽利略号的证明的初步结果表明云层中这些物质极其稀少(一个仪器看来已检测了最外层,另一个同时可能已检测了第二外层)。但这次证明的地表位置十分不同寻常--基于地球的望远镜观察及更多的来自伽利略号轨道飞船的最近观察提示这次证明所选的区域很可能是那时候木星表面最温暖又是云层最少的地区。
木星是太阳系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亦为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11]。它的质量为太阳的千分之一,但为太阳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木星与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属气体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称类木行星。2012年02月23日科学家称发现木星2颗新卫星,累计卫星达66颗。
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木星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是其它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还多,是地球的317.89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16倍,西方人古代一般称之朱庇特,古代中国称之岁星。
木星主要由氢组成,其次为氦、占总质量的四分之一;岩核则由含有其他较重的元素。形状由于自转快速而呈现扁球体(赤道附近有略微但明显可见的凸起)外大气层明确依纬度分为多个带域各带域相接的边际容易出现乱流和风暴。最显著的例子是大红斑最晚在17世纪时人们便以望远镜首度发现它的存在。环绕着行星的是松弱的行星环系统和强大的磁层。木星至少有63个卫星,其中有4个主要卫星、1610年由伽利略发现,合称伽利略卫星,卫星中体积最大的木卫三直径甚至大于水星。
木星上面有什么?
查百度百科去
木星是太阳系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亦为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11]。它的质量为太阳的千分之一,但为太阳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木星与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属气体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称类木行星。2012年02月23日科学家称发现木星2颗新卫星,累计卫星达66颗。
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木星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是其它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还多,是地球的317.89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16倍,西方人古代一般称之朱庇特,古代中国称之岁星。
木星主要由氢组成,其次为氦、占总质量的四分之一;岩核则由含有其他较重的元素。形状由于自转快速而呈现扁球体(赤道附近有略微但明显可见的凸起)外大气层明确依纬度分为多个带域各带域相接的边际容易出现乱流和风暴。最显著的例子是大红斑最晚在17世纪时人们便以望远镜首度发现它的存在。环绕着行星的是松弱的行星环系统和强大的磁层。木星至少有63个卫星,其中有4个主要卫星、1610年由伽利略发现,合称伽利略卫星,卫星中体积最大的木卫三直径甚至大于水星。
木星是一个巨大的液态行星,最外层是木星的大气。随着深度的增加,氢逐渐过渡为液态。在离木星大气云顶一万千米处,液态氢在高压和高温下成为液态金属氢。据推测,木星的中心是一个含硅酸盐和铁等物质组成的核区,核区的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10倍。核区物质在极高的温度和极高的压力之下,物态难以预测,不太可能为固态,核区边缘与外围物质没有明显的界限,物质组成与密度呈连续性过渡。
木星是四个气体行星(又称类木行星)中的一个:即不以固体物质为主要组成的行星,它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赤道直径为142984千米。木星的密度为1.326 g/cm3,在气体行星中排行第二,但远低于其他四个类地行星。
木星的高层大气是由体积或气体分子百分率约88–92%的氢和约8–12%的氦所组成(见右方表格)。由于氦原子的质量是氢原子的四倍,探讨木星的质量组成时比例会有所改变:大气层中氢和氦分别占了总质量的75%及24%,剩余的1%为其他元素,包括微量的甲烷、水蒸气、氨以及硅的化合物。另外木星也含有微量的碳、乙烷、硫化氢、氖、氧、磷化氢、硫等物质。大气最外层有冷冻的氨的晶体。木星上也透过红外线及紫外线测量发现微量苯和烃的存在。
木星大气层中氢和氦的比例非常接近原始太阳星云的理论组成,然而,木星大气中的惰性气体是太阳的二至三倍高层大气中的氖只占了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二十,约为太阳比例的十分之一,氦也几乎耗尽,但仍有太阳中氦的比例的80%。这个差距可能是由于元素降水至行星内部所造成。
由光谱学分析而言,土星被认为和木星的组成最为相似,但另外的气体行星、天王星与海王星相较之下所含氢和氦的比例较低然而,由于没有太空船实际深入大气层的分析,除了木星之外的行星至今仍没有重元素数量的精确数据,
木星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是其它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还多,是地球的317.89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16倍。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排,木星位列第五。同时,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自转一周只需要9小时50分30秒,所以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扁,赤道鼓的三轴不等椭球体,扁平显著。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星星,仅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在有的时候,木星会比火星稍暗,但有时却要比金星还要亮),因为木星体积巨大,反射太阳光的能力也强。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其中氢元素含量是84%,氦元素含量是14%,其他仅为2%,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1]
木星表面有一个大红斑,位于木星赤道南部。从东到西最长时有48000千米最小的时候也有20000多千米;从北到南最长有14000千米,最短时也有11000千米,面积大约453250000平方千米,能容纳三个地球。对于它是什么仍有争论,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个永不停息的旋风,这个大红斑是1665年由法国后裔的天文学家卡西尼发现,每6个地球日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经常卷起高达8千米的云塔它时常改变颜色和形状,但却从来没有完全消失过
木星是太阳系中卫星数目较多的一颗行星,它们连同木星一起组成了木星系它们像一串珍珠似地围绕着主宰它们的天神--木星旋转着。
1610年1月,伽利略发现木星的最亮4颗卫星。由此它们被命名为伽利略卫星。它们环绕在离木星40~190万千米的轨道带上,由内而外依次是伊奥、欧罗巴、嘉里美和卡利斯托,它们分别被简称为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
自转周期:木星赤道部分的自转周期为9小时50分30秒,两极地区的自转周期稍慢一些。
直径 :142800 千米(赤道),133800千米(两极)
质量 :1.90×10的27次方千克
平均密度:1.33g/立方厘米(水是1)
核心密度:1600Kg/立方米(水是1000)
表面重力加速度:23.12 米每二次方秒。
质量(与地球比):317.89倍
体积(与地球比):1316倍
表层温度:其表面有效温度值为-168℃,而地球观测值为-139℃。
半长轴(AU):5.20336301
轨道倾角(度):1.30530
升交点经度(度):100.55615
近日点经度(度):14.75385
会合周期(天):398.88
平均轨道速度(公里):13.07
远日距:8.1662×10^8千米
近日距:7.4052×10^8千米
轨道偏心率:0.0483
表面积:6.21796×10^10千米2
木星是什么意思
题库内容:木星的解释古称“ 岁星 ”。太阳系九大行星 之一 。绕日公转周期约 十二 年。 中国 古代用它来纪年。《史记·天官书》:“木星与土合,为内乱,饥,主勿用战,败。”《金史·宣宗纪中》:“﹝ 兴定 元年 八月﹞木星昼见於昴,六十有七日乃伏。” 郭沫若 《星空·海上》:“西方的那朵木星哟,又巨,又朗!”亦省称“ 木 ”。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 祥瑞 》:“ 唐 乾符 中,木入南斗,术士 边冈 以为帝王之兆。” 宋 文天祥 《赠叶大明》诗:“我生有命殊六六,木孛 循环 相起伏。” 参见 “ 岁星 ”。 词语分解 木的解释 木 ù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木。 乔木 。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 情感 的 东西 )。缘木求鱼。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棺材:棺木。 质朴 :木讷( 朴实 迟钝)。 呆笨:木鸡。 星的解释 星 ī 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一般指夜间 天空 中发光的天体:星球。恒星。行(妌 )星。卫星。 披星戴月 。 细碎的小颗粒东西:火星儿。 秤等衡器上记数的点:定盘星。 军官衣领上的徽记:五星
木星的特点
1、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占所有太阳系行星质量的70%,主要由氢组成,占其总质量的75%,其次为氦,占总质量的25%,岩核则含有其他较重的元素。
2、木星由于自转快速,(自转一周为9个地球时)而呈现扁球体(赤道附近有略微但明显可见的凸起)号称灵活的胖子。外大气层明确依纬度分为多个带域,各带域相接的边际容易出现乱流和风暴,最显著的例子是大红斑。
3、木星的质量是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由于它的质量是如此巨大,因此太阳系的质心落在太阳的表面之外,距离太阳中心1.068太阳半径。
4、木星的两极有极光,是从木卫一上火山喷发出的物质沿着木星的引力线进入木星大气而形成的。木星有光环,光环系统是太阳系巨行星的一个共同特征,主要由黑色碎石块和雪团等物质组成。木星的光环很难观测到它没有土星那么显著壮观,但也可以分成四圈。
5、木星的磁场强度是地球的14倍,范围从赤道的4.2高斯到极区的10至14高斯,是太阳系最强的磁场(除了太阳黑子)。在埃欧卫星的火山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形成沿着卫星轨道的气体环。这些气体在磁层内被电离,生成硫和氧的离子。
扩展资料
2018年3月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同时发表了4篇行星科学论文,详细介绍了关于木星特性的新发现,包括其重力场、大气流动、内部成分和极地气旋,这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朱诺”号木星探测器的最新关键成果。
虽然人们对木星表面(具有明显的黑暗“带”和明亮“区”)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对其内部深层仍然所知不多。2016年,朱诺号正式拜谒木星,是人类首次有机会以极近距离观察这颗行星之王。
此次,意大利罗马大学研究团队利用朱诺号的多普勒跟踪测量数据深入研究木星重力场。木星两极重力场不一样,而一个高速旋转的扁圆(两极较扁)流体行星表现出这种南北不对称性出人意料,团队认为这是由大气流动和内部风流导致的。
法国研究团队则分析了木星“偶阶”重力场系数,发现在云层以下3000公里以上处,木星的深层内部由氢和氦混合组成,它们像固体一样旋转。科学家总结表示,如果土星和木星的内部动力学可以在物理学上达成协调一致,那么对人类进一步理解气体巨行星的内部动力学有着决定性帮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木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朱诺”号重要数据揭示木星内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