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是哪首诗?
- 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什么意思
- 3、日长篱落无人过的上一句是什么?
- 4、日长篱落无人过的意思是
- 5、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是什么诗?
- 6、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全诗是什么?
- 7、日长篱落无人过是什么意思
- 8、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什么意思?
- 9、四时田园杂兴古诗中“日长篱落无人过”什么意思?
- 10、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这首诗得译文是什么?快点回复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是哪首诗?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古诗作品《夏日田园杂兴》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这首诗的大意是: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也已长肥了。春天田野中金灿灿的菜花现在已经落去,只剩下稀稀落落的残朵;一眼望去,却是雪白的麦花。正午时分,太阳高高在上,篱笆影子随着太阳升高越来越短,路上没有人经过。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飞过。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什么意思
翻译: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夏天日长,篱落边无人过往,大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飞舞。
出处: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扩展资料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被视为田园诗的典范。这首诗写初夏江 南的田园景色。诗人用黄、肥、白、稀四个字将江南夏日风光描述得形象 逼真。第三句,从人们院前的静寂来表现农人早出晚归,辛勤忙碌。
最 后一句又以“唯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别有意趣。 全诗无一字言农事,无一语写劳动,然而,透过句句诗行,让我们仿佛看 到农村的真实面貌和人们的繁忙。同时,诗中蕴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 热爱。语言清新流畅,意境活泼自然。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是一首描写江南初夏田园景色的诗句,意为在田园里,尽管白天很长,篱笆边却没有人路过,只有蜻蜓和蝴蝶在飞舞。
【出处】
这句话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之二十五。
【原文节选】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
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
夏天日长,篱落边无人过往,大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飞舞。
【赏析】
这句话主要是通过对田园景色和生活的描绘,表现出农村的安逸与寂静。在大家都忙碌的时候,只有蜻蜓和蝴蝶在自由自在地飞舞,形成了一种寂静而美好的画面。
【创作背景】
范成大生活在宋代,是一位具有极高文学才华的诗人。他的《四时田园杂兴》以描绘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赞颂了农民的勤劳和大自然的美妙。
【注释】
日长:夏天日照时间长
篱落:围墙或栅栏围起来的小院子
蜻蜓:一种翅膀很大的昆虫,常见于夏季,喜欢在花丛中飞舞
蛱蝶:一种色彩斑斓的蝴蝶,也常见于夏季
【生活启示】
这句诗描绘了夏天的田园景象,日照时间长,人们都在忙于田间劳作,只有蜻蜓和蛱蝶在空中自由飞舞。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是如此的美好而自由,而人类的生活往往被各种事物所束缚,变得繁琐而忙碌。当我们置身于自然之中,不妨停下脚步,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享受那份自由和宁静,这也是一种生活的美好。
日长篱落无人过的上一句是什么?
夏 日 田 园 杂 兴夏 日 田 园 杂 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代〕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惟 通:唯)
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篇。
篱落:篱笆。
译文
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田里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
白天变长了,大家都在田间忙碌,篱落边无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简析
本文借景抒情。“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这两句话写了静态的美,“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这两句用了以动衬静,本文动静结合。
日长的意思是早上的时间长了,篱落的意思是篱笆。
注释:
四时:四季。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日长:白天变长了。
蓠落:篱笆。
蛱蝶:蝴蝶的一种。
断句: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日长篱落无人过的意思是
白天一久,篱笆影子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
该句出自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原文: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夏天日长,篱落边无人过往,大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围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拓展:作者: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范成大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是什么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一、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二、解题
四时:指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杂兴:随性而写的诗歌。《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就是范成大一年四季随性而写的田园诗歌,这是第25首。
三、重点词语理解
篱落:篱笆(与《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中的“篱落”同义)。
唯有:只有。
蛱蝶:蝴蝶中的一种。
四、诗义理解
初夏时节,梅子树上挂满了金黄的梅子,杏子也成熟了,果实圆润饱满。夏日白天变长了,篱笆旁边没有人走动(人们都到田地里劳作去了),只有蜻蜓和蛱蝶,在自由自在地款款飞翔。
五、诗歌解读与欣赏
这是一首描写初夏时节的田园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和谐、各得其所的乡村图景。
第一二句,作者将视野投放至果树和农作物,分别描写了梅子、杏子这两种乡村房屋边生长的果树和麦子、油菜这两种农作物的生长情景,还分别从颜色和“壮貌”上给咱们描绘了这些植物的特点,很有现场的画面感。梅子成熟了,色泽金黄;杏子成熟了,果实圆润饱满;麦子扬花了,雪白雪白的;油菜花快要谢完了,油菜杆上挂满了细长细长的青绿色的菜荚,它的顶部还挂有星星点点的金黄色花朵。一个“稀”字,写出了油菜田里菜荚多、绿而菜花很少的情形。
这两句近乎白描,但作者使用了“金黄”“肥”“雪白”“稀”这样一些词语,就可以读出,这一年风调雨顺,果树和庄家的长势都很好,诗行中带有一种朦胧的“喜气”。
第三、四句,作者以“闲”写“忙”。篱笆,一般在农家院子边上的菜园子边的,立在路边以保护菜园不受牲畜糟蹋。这个时候,长长的夏日,院子小路篱笆边没有“闲人”走动的,只有那些蜻蜓和蛱蝶,在“悠闲自在”地飞舞。人呢?去哪儿了?去田地里忙着除草耕作去了。
纵观全诗,我们其实可以这样理解:初夏的乡村,梅子金黄着自己的金黄;杏子饱满着自己的饱满;麦花雪白着自己的雪白;菜花稀、菜荚绿;篱笆傍边,蜻蜓蛱蝶自在飞舞;农人在田地里,忙碌着自己的忙碌。这时候的乡村,各种人事景物各得其所,和谐美丽,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看到这些,一种喜悦之情涌进了诗人范成大的心里。
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全诗是什么?
日长篱落无人过出自《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范成大所作诗词。下面一起来看看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全诗是什么。
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全诗是什么 1、全诗: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2、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全诗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了。
日长篱落无人过是什么意思
1、“日长篱落无人过”的意思是:白天一久,篱笆影子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2、出处:出自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3、原文: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4、译文:树上梅子变得金黄,杏子长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却稀落。白天一久,篱笆影子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齐飞。5、赏析: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什么意思?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意思是: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这句话出自《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晚春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中“日长篱落无人过”什么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的意思是: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全文如下: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赏析: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这首诗得译文是什么?快点回复
这首诗出自范大成的《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全诗译文如下: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蝴蝶和蜻蜓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这首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的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唯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内容】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②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③篱落: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
④蛱(jiá)蝶:蝴蝶。
[简析]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 又字幼元、友生,自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吴县)人。与杨万里同榜进士。先做地方官,后来一度做参知政事。曾出使金国,全节而归。晚年隐居石湖。他是位爱国诗人,也写过大量的田园诗。其诗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温润委婉。与尤袤、陆游和杨万里并称“南宋四大诗人”。
一、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二、原文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三、作者出处
【作者】范成大?【朝代】宋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 ),字至能? ,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范成大诗中价值最高的是使金纪行诗和田园诗。 他在使金途中所写的七十二首绝句,把自己在沦陷区的见闻感触一一纪之于诗,主要内容是描写沦陷区山河破碎的景象,中原人民遭受蹂躏、盼望光复的情形,凭吊古代爱国志士的遗迹以表示自己誓死报国的决心。
如《青远店》、《州桥》、《双庙》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的民族感情。南宋诗人描写中原的诗大多是出于想象,而范成大却亲临其境,所以感触格外深刻,描写格外真切,在当时的爱国主题诗歌中独树一帜。
一、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二、原文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三、作者出处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 ),字至能 ,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范成大诗中价值最高的是使金纪行诗和田园诗。 他在使金途中所写的七十二首绝句,把自己在沦陷区的见闻感触一一纪之于诗,主要内容是描写沦陷区山河破碎的景象,中原人民遭受蹂躏、盼望光复的情形,凭吊古代爱国志士的遗迹以表示自己誓死报国的决心。
如《青远店》、《州桥》、《双庙》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的民族感情。南宋诗人描写中原的诗大多是出于想象,而范成大却亲临其境,所以感触格外深刻,描写格外真切,在当时的爱国主题诗歌中独树一帜。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内容】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②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③篱落: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
④蛱(jiá)蝶:蝴蝶。
[简析]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 又字幼元、友生,自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吴县)人。与杨万里同榜进士。先做地方官,后来一度做参知政事。曾出使金国,全节而归。晚年隐居石湖。他是位爱国诗人,也写过大量的田园诗。其诗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温润委婉。与尤袤、陆游和杨万里并称“南宋四大诗人”。赞同5| 评论
一、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二、原文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三、作者出处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扩展资料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 ),字至能 ,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范成大诗中价值最高的是使金纪行诗和田园诗。 他在使金途中所写的七十二首绝句,把自己在沦陷区的见闻感触一一纪之于诗,主要内容是描写沦陷区山河破碎的景象,中原人民遭受蹂躏、盼望光复的情形,凭吊古代爱国志士的遗迹以表示自己誓死报国的决心。
如《青远店》、《州桥》、《双庙》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的民族感情。南宋诗人描写中原的诗大多是出于想象,而范成大却亲临其境,所以感触格外深刻,描写格外真切,在当时的爱国主题诗歌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