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验方
- 2、土茯苓的意思土茯苓的意思是什么
- 3、土茯苓的作用
- 4、土茯苓简介
- 5、土茯苓的药用功效?
- 6、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 7、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8、土茯苓是什么
- 9、每日中药——土茯苓
- 10、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验方
土茯苓别名有山奇粮,冷饭团,禹余粮(江苏、浙江),土太片(广西)。土茯苓为百合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光叶菝葜或肖菝葜的干燥根茎。土茯苓分红白两种,商品中所用土茯苓,大多为红土茯苓。红土茯苓主产于广东、广西、浙江、江苏、四川、湖南等省;白土茯苓主产于四川、陕西、广西等地。不分等级,均以外皮淡棕色、内心粉白色、筋少粉足者为佳。白土茯苓片形态略与红土茯苓片相似,惟加工切片时已削去表皮,片全体呈白色或黄白色,中心黄色纤维性小,含粉质较多,质地较细,体轻脆易折断,气微,味微甘苦。白土茯苓以片大而薄,色白,粉性足者为佳。土茯苓全年可采,以秋末冬初采收较好。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泥土,晒干;或新鲜面切成薄片,晒干用。
【成分功用】
土茯苓含皂苷、鞣质、树脂、阿魏酸、莽草酸、B谷甾醇等。在醚溶性部分中分得落新妇苷、异黄杞苷、琥珀酸、胡萝卜苷、棕榈酸等。
药理作用表明:土茯苓有解毒、利尿等作用,对黄曲霉素B致大鼠肝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性味功效】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肝、胃、肾经。具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能。主治梅毒恶疮,痈肿溃烂,筋骨拘挛,汞中毒等症。
【用法用量】
煎服用量15-60克。
【食用方法】
土茯苓瘦肉汤:土茯苓160克,瘦猪肉100克,加水煮汤。具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作用,适用于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而致肢体拘挛者。
【药用验方】
银屑灵冲剂(《中国药物大全-中药卷》):处方:土茯苓、菝葜。功能与主治:利湿清热,解毒消肿,祛风止痒。用于银屑病属湿热者,起病较急,皮肤呈斑片状,色暗红,有云母状银白色鳞屑,基底潮红肿胀,新疹不断出现,旧疹继续扩大,边界清楚,瘙痒。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1次l袋(每袋装15克),日2-3次(注意:忌食辛辣发散食物。病久阴伤血燥者不宜服用)。
【注意事项】
土茯苓淡渗之性,易于伤阴,肝肾阴亏者不宜服用。
土茯苓的意思土茯苓的意思是什么
土茯苓的词语解释是:又称“仙遗粮”。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灌木。生于山坡林下,广布于亚洲东南部及我国南部和东南部。根状茎可提取淀粉和栲胶,用作工业原料;中医学上以根状茎入药,能解毒、清热利湿,主治痈肿、疔疮、关节痛、梅毒等症。土茯苓的词语解释是:又称“仙遗粮”。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灌木。生于山坡林下,广布于亚洲东南部及我国南部和东南部。根状茎可提取淀粉和栲胶,用作工业原料;中医学上以根状茎入药,能解毒、清热利湿,主治痈肿、疔疮、关节痛、梅毒等症。结构是:土(独体结构)茯(上下结构)苓(上下结构)。拼音是:tǔfúlíng。注音是:ㄊㄨˇㄈㄨ_ㄌ一ㄥ_。土茯苓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又称“光菝葜”、“仙遗粮”。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灌木。生于山坡林下,广布于亚洲东南部及我国南部和东南部。根状茎可提取淀粉和栲胶,用作工业原料;中医学上以根状茎入药,能解毒、清热利湿,主治痈肿、疔疮、关节痛、梅毒等症。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土茯苓》:“其根状如菝葜而圆,其大若鸭子,连缀而生其肉软可生啖,有赤白二种,入药用白者良。”二、网络解释土茯苓土茯苓,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其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关于土茯苓的成语分茅胙土开疆拓土开疆辟土土生土养分茅赐土土包子土头土脑飞土逐肉土生土长土里土气关于土茯苓的词语开疆辟土一_土飞土逐肉开疆拓土土包子分茅赐土分茅胙土土八路赐茅授土土皇帝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土茯苓的详细信息
土茯苓的作用
1、促进睡眠:土茯苓具有安宁心神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进入睡眠,改善睡眠质量。传统上人们喜欢将土茯苓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一起熬制成汤,用于安抚心神,以免出现失眠、心悸等情况。
2、延年健智:《神农本草经》就已经把土茯苓称作“上品”,认为它“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由于土茯苓具有极佳的利尿功效,对于降血糖和减肥有着良好的辅助作用。而且土茯苓无论是什么群体都是可以食用的,需要注意的地方不多。土茯苓能够让机体润泽强健,经常食用能起到延年益智的作用,并有“仙家食品”的美称。
3、祛斑美容:土茯苓向来被看作美容上品,可以起到祛斑、去除黑色素等作用,从而达到美容养颜的功效。在耳熟能详的《红楼梦》中就介绍了土茯苓霜的服法和作用,可见土茯苓祛斑美容作用的深入人心。土茯苓除了内服之外,也可以作为面膜以助于美容养颜。可以将土茯苓粉和蜂蜜混合调成糊状,于晚间敷于脸上,早晨再用清水洗净。
土茯苓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土茯苓的别名 7 来源及产地 8 性味归经 9 功能主治 10 土茯苓的用法用量 11 化学成分 12 土茯苓的药理作用 13 饮食禁忌 14 土茯苓药典标准 14.1 品名 14.2 来源 14.3 性状 14.4 鉴别 14.5 检查 14.5.1 水分 14.5.2 总灰分 14.6 浸出物 14.7 含量测定 14.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4.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4.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4.7.4 测定法 14.8 土茯苓饮片 14.8.1 炮制 14.8.2 浸出物 14.8.3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14.8.4 性味与归经 14.8.5 功能与主治 14.8.6 用法与用量 14.8.7 贮藏 14.9 出处 15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土茯苓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土茯苓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土茯苓 1 拼音 tǔ fú líng
2 英文参考 rhizoma *** ilacis glabrae [朗道汉英字典]
glabrous greenbrier rhizom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hizoma Smilacis Glabr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labrous greenbrier rhizom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土茯苓
土茯苓为中药名,出自《滇南本草》[1]。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 的干燥根茎[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hizoma Smilacis Glabr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glabrous greenbrier rhizome(《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土茯苓的别名 白余粮、冷饭团、仙遗粮、饭团根[1]。
土萆解、刺猪苓、山猪粪、草禹余粮、硬饭、山地栗。
7 来源及产地 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块状根茎。主产广东、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等地[1]。
8 性味归经 甘、淡,平。入胃、肝经[1]。
9 功能主治 利湿,解毒[1]。
1.治梅毒,筋骨挛痛,肾炎水肿,乙型肝炎,脚气,腹泻,淋浊,带下,钩端螺旋体病[1]。
2.治湿热疮毒,痈肿,丹毒,瘰疬;解轻粉、银朱慢性中毒[1]。
治梅毒。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治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又方:用土茯苓四两、四物汤一两、皂角子七个、川椒四十九粒、灯心七根,煎水代茶饮。
治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土茯苓为眼科常用清热解毒药,具有清热解毒,除湿通络的功效:
(1)用于湿热毒邪所致火疳,花翳白陷,气翳,瞳神紧小,云雾移睛等。
(2)用于梅毒所致眼病。可与金银花、白鲜皮、甘草等配伍。
10 土茯苓的用法用量 煎服:15~30g[1]。
11 化学成分 本品含落新妇苷、黄杞苷、莽草酸等[1]。
12 药理作用 土茯苓可抗肿瘤、抑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还能解毒[1]。
13 饮食禁忌 服用土茯苓忌吃面汤和茶[3]。
服药后忌饮茶[1]。
14 土茯苓药典标准 14.1 品名 土茯苓
Tufuling
SMILACIS GLABRAE RHIZOMA
14.2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r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
14.3 性状 本品略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22cm,直径2~5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有的外皮现不规则裂纹,并有残留的鳞叶。质坚硬。切片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厚1~5mm,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柬及多数小亮点;质略韧,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气微,味微甘、涩。
14.4 鉴别 (1)本品粉末淡棕色。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多角形或类方形,直径8~48μm,脐点裂缝状、星状、三叉状或点状,大粒可见层纹;复粒由2~4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或散在,针晶长40~144μm,直径约5μm。石细胞类椭圆形、类方形或三角形,直径25~128μm,孔沟细密;另有深棕色石细胞,长条彤,直径约50μm,壁三面极厚,一面菲薄。纤维成束或散在,直径22~67μm。具缘纹7L导管及管胞多见,具缘纹孔大多横向延长。
(2)取本品粉末l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落新妇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
(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lOri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一乙酸乙酯一甲酸(13:32:9)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放置5分钟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4.5 检查 14.5.1 水分 不得过10.0%(附录ⅨH第一法)。
14.5.2 总灰分 不得过5.0%(附录ⅨK)。
14.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14.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14.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冰醋酸溶液(39: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1nm。理论板数按落新妇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14.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落新妇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60%甲醇制成每Iml含0.2mg的溶液,即得。
14.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0.8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60%甲醇10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6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4.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落新妇苷(C21H22011)不得少于0.45%。
14.8 土茯苓饮片 14.8.1 炮制 未切片者,浸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本品呈长圆形或不规则的薄片,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气微,味微甘、涩。
14.8.2 浸出物 同药材,不得少于10.0%。
14.8.3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同药材。
14.8.4 性味与归经 甘、淡,平。归肝、胃经。
14.8.5 功能与主治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14.8.6 用法与用量 15~60g。
14.8.7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14.9 出处
土茯苓的药用功效?
土茯苓可以除湿解毒、通利关节,其中含有的生物碱可以抗病毒、抗癌,能预防心脏病,改善血液循环。土茯苓是一味甘淡、性平、归肝胃经的中药,土茯苓主要可以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来治疗湿热,淋浊、带下,痈肿,还有皮肤的疥癣以及梅毒等等。像肢体的拘挛疼痛,筋骨的疼痛,由于湿热导致的,都可以用土茯苓来治疗。现在研究发现,土茯苓中的生物碱有抗病毒、抗癌,引起中枢神经兴奋的作用,另外土茯苓的成分还能预防心脏病,改善血液循环。再有土茯苓能够抗血管粥样硬化,具有抗肿瘤、抗水肿、镇痛这样的功效,在临床上,对于脑血管、缺血性的脑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都有很好的辅助性的治疗作用。
土茯苓具有除湿的功效,能够改善体内湿气重导致的头身困重、口淡纳呆、湿热淋浊等症状。土茯苓还可以起到通利关节的作用,能够缓解筋骨疼痛的症状。另外,土茯苓能够解毒,对于汞中毒导致的肢体拘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此外,现代临床上常用于辅助治疗梅毒、颈部淋巴结结核、淋病等疾病。
土茯苓的药用功效非常好,它能够润肺化痰,而且能够有增白皮肤的效果。所以平时多吃一些土茯苓,对自己是非常好的。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利湿解毒,健脾胃,护肝脏,通利关节之用。《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并记载用本品水煨治妇人红崩、白带;《本草再新》亦谓之“祛湿热,利筋骨”。本品原用于治疗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疗效甚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土茯苓配防风辛温上行之性以升脾阳,祛脾胃之湿,伍白芷除湿解毒,化浊辟秽。三药相伍共奏化湿解毒,健脾益胃,护养肝脏之功。
现代研究证实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可用于痛风的防治;用于湿(痰)热所致的其他病症如高脂血症、湿疹等亦有良效。
土茯苓的作用
(1)梅毒
土茯苓有着去湿气、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土茯苓也是治疗梅毒的重要药材之一,但事实上土茯苓汤原来是用来治疗比较严重的痔疮。后来用来治疗梅毒。配方是:土茯苓4两,皂角子7个,煎水代替茶来饮用。
(2)瘰疬溃烂
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3)治疗头痛
根据不同的类型,要对应不同的药物。治疗头痛可以选取30-60G的土茯苓,最大剂量不能超过120g。服用要付的时间最短7天,最长要3个月。
(4)治疗膝关节积液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以身痛逐淤汤为基础方,加大土茯苓用量,轻则30g,重则达120~240g。一般病情轻者20剂即可见效, 重者100剂收功.
以身体疼痛去除淤血的药汤为基础,可以加大土茯苓用量,少达30g,多达120g-240g。正常病情患者20剂左右就可以见效。严重的患者需要到100g左右。
(5)治疗急性菌痢
土茯苓(鲜)、车前草(鲜)各90g,穿心莲30g 。加水1500ml,煎至1000ml,平均治愈天数为3.8天。
土茯苓的疗法
1、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土茯苓200克,桂枝,白术各150克,甘草100克。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
2、治湿泻
白术50克,土茯苓(去皮)35克。上细切,水煎50克,食前服。(《原病式》茯苓汤)
3、治小便多、滑数不禁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稀米饮调服之。(《儒门事亲》)
4、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
半夏一升,生姜250克,土茯苓150克(一法四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5、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
防己150克,黄耆150克,桂枝150克,土茯苓300克,甘草100克。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
6、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
土茯苓250克,泽泻200克,甘草100克,桂枝100克,白术150克,生姜200克。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纳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金匮要略》茯苓泽泻汤)
土茯苓的禁忌
1、土茯苓忌米醋。
2、肾虚多尿、虚寒滑精、气虚下陷、津伤口干者慎服。
3、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
1、茯苓栗子粥
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本方用茯苓补脾利湿,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
2、茯苓鸡肉馄饨
茯苓50g,鸡肉适量,面粉200g。茯苓研为细末,与面粉加水揉成面团,鸡肉剁细,加生姜、胡椒、盐做馅,包成馄饨。煮食。源于《奉亲养老书》。本方以茯苓补脾利湿,鸡肉补脾益气,姜、椒开胃下气。用于脾胃虚弱,呕逆少食,消化不良。
3、茯苓麦冬粥
茯苓、麦冬各15g,粟米100g。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源于《圣惠方》。本方以茯苓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4、茯苓酒
茯苓60克、大枣20枚、当归12克、枸杞12克、白酒1500毫升,将上药切碎装瓦坛内,倒人白酒、密封浸泡15天,每隔3日振摇一次,每日饮服1—2次,每次10—15毫升。凡气血虚弱、阴阳两亏所出现的腰酸、腿软、体倦乏力、遗精阳痿、须发早白、心悸失眠、食欲减退等均宜服用。
5、茯苓膏
白茯苓500克、白蜜1000克,先将白茯苓研为细末,以水漂去浮者,取下沉者,滤去水,再漂再晒,反复3次,再为细末,拌白蜜和匀,加热熬至滴水成珠即可,然后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12—15克,白开水送服。常服用本品对老年性浮肿、肥胖症以及预防癌肿均有稗益。
总结:土茯苓的功效和作用非常多,能治疗那么多种疾病。是不可多可的可贵药材。本文介绍了土茯苓的用法,但是如果大家遇到了问题,还是要去医院,在医生的建议下增大或者减小用量,不可自己胡乱吃药。病情较轻的可以尝试对症的土茯苓食疗方法。可以很好的治疗疾病。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一、功效和作用:1、药用价值:土茯苓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其味微苦,但良药苦口,也能治病。梅毒不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也是一件很难讲的事情。很多性病患者都不好意思去医院。一般轻度患者可以选择土茯苓来改善体内的病毒,因为土茯苓本身具有解毒的功能,土茯苓具有根治痔疮的奇效,也为痔疮患者带来了另一种解决痔疮问题的方法。茯苓不仅能治疗痔疮、梅毒,对膝关节积液、急性细菌性痢疾、淋巴结核溃烂等疑难杂症也有很好的康复作用。2、食用价值:土茯苓也有食用价值。比如把土茯苓切成微小的块放进锅里煮粥或者放在汤锅里煮汤,一般对身体都有好处,没有疾病的人也可以增强免疫力。3、保健价值适量服用土茯苓可以预防偏头痛和普通感冒等疾病。所以像土茯苓这样的植物也是非常好的保健品。如果偏头痛患者也可以服用,一般会在四分之一左右有明显效果。二、注意事项:使用土茯苓时,一定要切片,用水清洗干净。最好是泡着吃。用土茯苓治病,重要的是要坚持。另外,它是一种三分毒的药物,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症状来衡量剂量。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体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第一,它能用于治疗梅毒,第二,它能用于治疗脚气,第三,它能用于对抗肿痛,第四,它能有效对抗因为汞元素中毒而引起的筋骨疼痛感,第五,它能用于类风湿性疮毒的治疗过程。那么,土茯苓的禁忌主要体现在哪一些方面呢?第一,那一些肝不好的人群一定要禁吃土茯苓,第二,那一些肾脏阴亏的人也要禁忌食用土茯苓,如果以上这两类人士摄入土茯苓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反效果,这一点在过去已经得到了反复的论证。通过分享大家也都明白了,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主要体现在哪一些具体方面。如果你能在摄入土茯苓之前规避掉它的禁忌体现,就能将它本身可以赋予大家的效果完全释放。
土茯苓是什么
土茯苓,又称为地茯苓,是一种中药材。它是由真菌茯苓(学名:Poria cocos)子实体经过炮制后得到的。土茯苓在中医药学中常用于调理脾胃、利尿消肿和舒缓神经等方面的治疗。
土茯苓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包括:
1. 补脾益胃:可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
2. 利尿消肿:有利尿作用,可用于肾炎、水肿等症状的辅助治疗。
3. 安神益智: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用于神经衰弱、失眠等问题。
4. 抗氧化: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抵抗自由基的损害。
土茯苓可以作为单味药材使用,也常用于中药方剂中与其他药材搭配使用。在使用土茯苓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处方剂量进行使用,并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摘要:土茯苓是什么?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它是中医临床上经常使用的一味中药,土茯苓的作用有很多,除了可以有效缓解肢体拘挛和筋骨疼痛之外,也可以使用土茯苓来治疗瘰疬、疥癣等症。土茯苓和茯苓的名字很相像,那么土茯苓和茯苓的区别是什么呢?土茯苓和茯苓的功效区别有哪些?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土茯苓是什么1、土茯苓是什么颜色土茯苓是百合科菝葜的根部,中药土茯苓的别名很多,农村地方不同叫法不同的,但是土茯苓分为两种,一种是白土茯苓,一种是红土茯苓。那么土茯苓是白色的好还是红色的好呢?白茯苓和土茯苓不管是药效还是科目都不一样,而且因为白茯苓的药效差,一般很少用。红茯苓的药用范围比较广,而且药用价值也比较高,所以一般会选用红茯苓入药使用。2、土茯苓是新鲜的好还是干的好?土茯苓生的和干的没有多大区别,新鲜的用量要比干的大一点,土茯苓主要是可以治疗梅毒、还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作用。3、土茯苓是热性还是凉性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二、土茯苓和茯苓的区别是什么1、外表性状不同茯苓味甘、淡,性平,是一种真菌类中药。又可以根据不同的入药形态把茯苓区分为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和茯苓片。茯苓外皮薄且粗糙,呈褐色,有皱缩纹理。土茯苓味甘、偏苦,性平,是一种植物类中药。土茯苓一般呈白色或淡红棕色,成品通常为分整个根部和薄片状。土茯苓外表多为弯曲不直的扁圆柱形。2、炮制方法不同茯苓的炮制方法一般有两种,可以一整个茯苓在经过“发汗”之后再炮制,也可以把先将新鲜茯苓切片或切块然后再炮制,那么炮制出来的茯苓就可以分为茯苓块和茯苓片了。土茯苓的炮制方法首先要去除根须,然后再经过清洗之后再进行浸泡和切片处理,之后再进行干燥就可以了。3、口感功效不同茯苓闻起来没有味道,嚼起来比较粘牙,土茯苓口感稍涩。茯苓入心经、脾经,茯苓的功效主要是用来宁心安神、利水除湿和健脾益气。一般是使用茯苓来治疗脾虚、大便溏稀、失眠、湿热等症状疾病。此外,茯苓还可以降低血糖,所以中老年人可以服用茯苓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胃溃疡。土茯苓入肝经和胃经,土茯苓的作用主要是清热降火和抑菌止痒,那么临床上是使用土茯苓来治疗因湿热引起的湿疹等皮肤疾病,此外土茯苓对梅毒、阴部溃疡等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缓解作用。
每日中药——土茯苓
土茯苓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土茯苓(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
百合科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极为常见。我们日常吃的蔬菜,如葱、蒜、韭菜、黄花菜等都是百合科植物。作为中药,除了土茯苓外,还有很多著名的药材也来自百合科植物。例如,补阴药百合、玉竹、黄精、麦冬、天冬,清热泻火药知母,清热化痰药川贝母、浙贝母,攻下药芦荟等。
土茯苓主产于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多于秋末冬初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泥土,晒干;或新鲜时切成薄片,晒干。以淡棕色、粉性足、纤维性少者为佳。
本品甘、淡、平。归肝、胃经。为清热药之清热解毒药,有清热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
土茯苓清热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可用于梅毒、肢体拘挛及疮痈肿毒。(1)治梅毒或因用汞剂治梅毒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者,可单味较大剂量用水煎服,或配伍金银花、白鲜皮、甘草等药使用 。(2)治热毒疮疖,可与金银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同用。(3)治痈疮红肿溃烂,可单用本品研末,好醋调敷。(4)治瘰疬溃烂,可单用本品切片或为末,水煎服或入粥内食之。
本品除湿的功效可用于淋证、带下、湿疹。(1)治热淋小便短赤涩痛,常与白茅根、蒲公英、木通等清热通淋药配伍。(2)治阴痒带下,可单用土茯苓与水煎服。(3)治湿热皮肤骚痒,可配伍地肤子、苦参、苍术等利湿药使用。
土茯苓,煎服,15 60克。服用本品期间忌饮茶,否则可治脱发。肝肾阴虚者慎用。
土茯苓和茯苓仅一字之差,容易混淆。土茯苓为清热药之清热解毒药,茯苓为利水渗湿药之利水消肿药。来源不同: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性状不同:土茯苓淡棕色,茯苓外皮褐色略带光泽,断面白色细腻。
在性味归经方面,两者均甘、淡、平,但土茯苓归肝、胃经,茯苓归心、肺、脾、肾经。在功效和应用方面,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可用于梅毒、肢体拘挛,痈肿疮毒,淋证、带下、湿疹等;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可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茯苓,煎服,10 15克。因茯苓性泄利,故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用。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土茯苓是中医学中较为常见的中草药。土茯苓对于人体常见的多种疾病具有一定程度的治疗作用。由于土茯苓对于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并且对于多种疾病见效快,而以此能够得到广泛应用。那么,土茯苓的具体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1.预防以及治疗癌症在我国药学典籍《本草纲目》中,有对土茯苓治疗恶性肿瘤这一功效相应的记载。土茯苓对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程度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因此土茯苓被中医学界用作治疗癌症,尤其是膀胱肿瘤的常用药。2.提高人体免疫力土茯苓作为中医药物,其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即能够,使服用土茯苓的人提高人体对外界病菌或是自身存在的病毒的抵御能力,以此有效的降低人的患病几率,提高人的身体健康程度。3.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除上述两种功效外,土茯苓对于预防和治疗人体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程度的作用。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土茯苓对于人体动脉粥样硬化有着有着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因此土茯苓对于预防人体心脑血管疾病有着一定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土茯苓逐渐被制作成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