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为什么把冥王星踢出九大行星
- 2、为什么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
- 3、曾经贵为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为何后来被剔除?
- 4、冥王星为什么被踢出了九大行星
- 5、冥王星为什么被踢出了九大行星?
- 6、为什么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
- 7、九大行星冥王星为什么被除名
- 8、冥王星为什么被踢出了九大行星
为什么把冥王星踢出九大行星
把冥王星踢出九大行星是因为冥王星的运行轨道不在黄道平面,而且和黄道平面形成了倾斜角,和九大行星中的其他行星轨道不同。
冥王星是柯伊伯带中的矮行星,按照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定义,一个天体要被称为行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围绕太阳公转、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变成球体,并且能够清除自身运行轨道上除了卫星外的其他天体。冥王星能够满足前两个标准,但不符合第三个标准,所以才把冥王星踢出了九大行星。
在直接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中,冥王星体积排名第9,质量排名第10。冥王星是体积最大的外海王星天体,其质量仅次于位于离散盘中的阋神星。与其他柯伊伯带天体一样,冥王星主要由岩石和冰组成,质量相对较小,仅有月球质量的1/6、月球体积的1/3。
冥王星的表面
冥王星表面的平原由98%以上的氮冰、微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组成。氮和一氧化碳在冥王星的背对冥卫一的表面上最丰富,位置在经度180°心形汤博地区(Tombaugh Regio)的西瓣斯普特尼克平原(Sputnik Planitia),而甲烷在其东部经度300°附近最丰富。山脉则是由水冰构成的。
冥王星的表面变化很大,亮度和颜色都有很大差异。冥王星是太阳系中反差最大的天体之一,与土卫八一样具有强烈的反差。颜色从炭黑色到深橙色和白色不等。冥王星的颜色与木卫一的颜色更相似,橙色比火星稍多,红色比火星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冥王星
为什么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
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原因是因为冥王星的运行轨道不在黄道平面,而且和黄道平面形成了倾斜角,和九大行星中的其他行星轨道不同。
冥王星(Pluto,小行星编号为134340,天文符号为?)是柯伊伯带中的矮行星。冥王星是被发现的第一颗柯伊伯带天体,第一颗类冥天体,是太阳系内已知体积最大、质量第二大的矮行星。
在直接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中,冥王星体积排名第9,质量排名第10。冥王星是体积最大的外海王星天体,其质量仅次于位于离散盘中的阋神星。与其他柯伊伯带天体一样,冥王星主要由岩石和冰组成,质量相对较小,仅有月球质量的1/6、月球体积的1/3。
冥王星的轨道离心率及倾角皆较高,近日点为30天文单位(44亿千米),远日点为49天文单位(74亿千米),冥王星会周期性进入海王星轨道内侧,但因与海王星的轨道共振而不会碰撞,按平均距离计算,太阳光需要5.5小时才能到达冥王星。
冥王星的表面
冥王星表面的平原由98%以上的氮冰、微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组成,氮和一氧化碳在冥王星的背对冥卫一的表面上最丰富,位置在经度180°心形汤博地区(TombaughRegio)的西瓣斯普特尼克平原(SputnikPlanitia),而甲烷在其东部经度300°附近最丰富。
山脉则是由水冰构成的,冥王星的表面变化很大,亮度和颜色都有很大差异,冥王星是太阳系中反差最大的天体之一,与土卫八一样具有强烈的反差,颜色从炭黑色到深橙色和白色不等,冥王星的颜色与木卫一的颜色更相似,橙色比火星稍多,红色比火星少。
著名的地理特征包括汤博区域或心形区域(背对冥卫一的一个较大明亮区域),克苏鲁斑(CthulhuMacula)或鲸形区域(在后随半球的一个较大的黑暗区域),以及“黄铜指环”(BrassKnuckles,前导半球上的一系列赤道暗区)。
曾经贵为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为何后来被剔除?
被剔除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的原因是:冥王星不能够清除自身运行轨道上除卫星以外的其他天体,而行星的标准是能够清除自身运行轨道上除卫星以外的其他天体。所以它被剔除了。冥王星被剔除的原因就是这个。
因为人类后来发布了新的定义标准,而冥王星则因为它的轨道周围存在其他物体而被剔除。
因为冥王星并没有围绕太阳运转,它与其他八大星系的体积相差甚远,并且星际轨道也大有不同,一直存在争议的冥王星最后被列入矮行星。
由于当初将其质量估算错了,误将冥王星纳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它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而现如今,我们对太阳系的描述都是有八大行星围绕其进行公转。
但追溯到2006年之前,是有九大行星的,在海王星之后还有一颗冥王星,在当时是距离太阳最远的一颗行星。
提起“冥王星”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曾经被视为第九大行星。
不过在2005年8月24日的时候,国际天文联合会决定正式定义形式的概念,将冥王星从行星中除名,划分为一颗矮行星。
冥王星冥王星是原来太阳系内九大行星中最小的,只相当于地球质量的0.21%,但是它却是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中已知的最大天体,并且它的自转方向还与地球相反,这也就意味着在冥王星上,太阳是西升东落。
冥王星的运行轨道接近圆形、靠近黄道面,轨道高度倾斜,可以说是高度偏心的椭圆轨道,而且冥王星的轨道离心率及倾角都比较高,而且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59亿千米。
因此冥王星也是在原来的九大行星中需要花费最长时间去绕太阳一周的行星,并且根据科学家们的计算,阳光射到冥王星上需要大约5个小时,而到地球只需要8分钟,可以看出太阳光很难照耀到它,这致使冥王星处于一个黑暗的冰冻世界。
据科学们的调查发现,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居然有零下270度,导致了冥王星表面存在固体甲烷、氮气和一氧化碳,并且在其极地也覆盖着厚厚的冰原,而且这些“冰”不是水冰,也不是可燃冰,而是大量的氮冰。
换句话来说,即使是有着“地球上最强大的生物”之称的水熊也是很难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下去。
冥王星的发现过程在19世纪40年代,奥本·勒维耶通过经典力学分析了天王星轨道的摄动后又预测了海王星的位置,到了19世纪末天文学家们根据对海王星的观察,推测有其他行星在影响天王星的运行。
紧接着在1906年罗威尔天文台的创办者帕西瓦尔罗威尔由此开始搜索那个应当存在的第九大行星——X行星。到了1909年罗威尔和威廉·亨利·皮克林也提出了若干该天体可能处于的天球坐标,这个搜索一直持续到1916年罗威尔逝世为止仍然没有任何的成果。
而在1915年3月19日的巡天其实已经拍摄到了两张带有模糊的冥王星图像的照片,但是这些图像并没有被天文学家们正确辨认出来,并且此类的照片还有15张。
直到1930年克莱德·汤博经过了近一年的观测之后,发现了一颗疑似未知行星,由电报发往了哈佛大学天文台,这时候发现第九大行星的消息可以说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轰动。
并且罗威尔天文台也拥有了对此天体的命名权,因为英国11岁学童威妮夏·伯尼因对古典神话的兴趣便建议以冥王普路托命名此行星,这个天体终于正式在1930年3月24日命名。
在1994年欧洲航天局的暗天体照相机也抓拍到了一张冥王星的照片,而且哈勃望远镜发现的两颗冥王星卫星也有了官方命名,分别是尼克斯和许德拉,它们的亮度大约只有冥王星的5000分之一。
为什么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冥王星之所以被踢出太阳系九大行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01、冥王星的体积不够,冥王星的直径为2300公里,而这个数字还没有我们地球的卫星月球的大,月球的直径为3400公里,比冥王星大了1000多公里,不仅只有月球的体积比冥王星要大,而且在冥王星附近的柯伊伯小行星带还存在一颗阋神星,体积也比冥王星要大,它的直径达到2400公里,由于不可能把一颗比小行星还要小的天体当做太阳系的行星,所以冥王星被除名也是情有可原的,可以说被踢出九大行星一点都不亏。
02、冥王星的运行轨道是不在黄道平面内而所谓的黄道平面是由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围绕太阳系公转轨道所形成的一个轨道平面,因此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是位于这个黄道平面上的,同时八大行星的运行轨道与黄道平行形成的角度是为零,但冥王星却不同,其运行轨道不在黄道平面内,并且与黄道平面形成了大约17°倾斜角,也正是因为它的轨道与其他八大行星轨道不一样,才被天文学家们从行星中除名。
03、根据国际天文学联盟通过的新规定一个天体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标准才有资格成为行星:第一,这颗行星必须是圆的;第二,这颗行星必须绕太阳运行;第三,这颗行星必须已经清除了轨道上的杂物。而冥王星只勉强满足了前两个标准,不满足第三个标准,冥王星位于柯伊伯小行星带中,附近含有大量天体,所以不符合标准,只能被划分为矮星系行列。
总而言之,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是正常的,如果可以把冥王星作为行星的话,那么对于八大行星以及阋神星是很不公平的。
因为冥王星的运行轨道与八大行星的运行轨道不一样,而且阋神星的体积都比冥王星的要大,如果冥王星能当行星,那为什么阋神星不能当行星呢?
冥王星为什么被踢出了九大行星
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原因有:体积小、运行轨道不在黄道平面内等。
1、体积小
冥王星的直径为2300公里,这个直径还不如地球卫星月球的直径,月球的直径都有3400千米,整整比冥王星大了1000多公里,不仅月球的体积要比冥王星要大,在冥王星附近的柯伊伯小行星带还存在一颗体积比冥王星大的小行星,这颗小行星就是阅神星,它的直径达到2400千米,比冥王星还大。
2、运行轨道不在黄道平面内
所谓黄道平面是由太阳系八大行星围绕太阳系公转轨道形成的一个轨道平面,由于这个平面是由八大行星的轨道组成的,因此八大行星都位于黄道平面上,也就是八大行星的运行轨道与黄道平行形成的角度是零,但冥王星就不一样,它的运行轨道不在黄道平面内,与黄道平面形成17°倾斜角,由于它的轨道与其他八大行星轨道不一样,因此被踢出了行星行列。
冥王星的轨道:
冥王星的轨道周期约为248年。它的轨道特性与行星的轨道特性大不相同,行星靠近被称为黄道的参考平面以近似圆形的轨道围绕太阳运动。相比之下,冥王星的轨道相对于黄道略微倾斜(超过17°),偏心率略大(椭圆)。这种偏心率意味着冥王星的一小部分轨道比海王星的轨道更靠近太阳。
从长期来看,冥王星的轨道是混乱的。使用计算机模拟可以向前和向后来预测数百万年间冥王星的位置,因冥王星会受太阳系内细微因素的影响改变轨道,超过李雅普诺夫时间(Lyapunov Time,一千万年到两千万年)后,预测的不确定性会变大,难以预测的因素将逐渐改变冥王星在其轨道上的位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冥王星
冥王星为什么被踢出了九大行星?
因为冥王星的运行轨道不在黄道平面内,与黄道平面形成17°倾斜角,由于它的轨道与其他八大行星轨道不一样,因此被踢出了行星行列。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冥王星有五个卫星,轨道由内到外为:冥卫一(最大的卫星,直径略大于Pluto的一半)、冥卫五、冥卫二、冥卫四、冥卫三。
冥王星和冥卫一的质心不在其中任何一个天体之内,被非正式看做双矮行星系统。2015年7月14日,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系统,并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观测,成为人类首颗造访冥王星的探测器。
扩展资料:冥王星的自转周期,即它的一天,等于6.387地球日,像天王星一样,冥王星在轨道平面的侧着旋转,转轴倾角120度,因此季节性变化非常大。
到了至日(夏至和冬至),它的四分之一表面处于极昼之下,而另一四分之一处于极夜之中,这种不寻常的自转方向的原因已经引起争论。
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表明,这可能由于天体会自转始终的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量的方式调整自转方向。这可能意味着天体会改变自转方向,以在赤道附近放置多余的质量,而缺乏质量的区域会趋向两极。
为什么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
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是因为冥王星不具备行星的要求。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若一个天体想要成为名副其实的行星,则应该具备这三个条件。第一:围绕太阳进行公转;第二:天体的质量必须大到足够引起自身成为一个球体;第三:天体可以自行消灭轨道上排除卫星之外的其他气体。显然,冥王星可以实现第一、第二个条件,但第三个条件冥王星无法完成。
冥王星的特点
冥王星是一个有液态水的星球,只不过这些液态水并不是存在于表面,而是存在于内部。冥王星的地心主要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表面有冰层,构成了冥王星的地幔。而地核和地幔之间还存在一层液态水层,这一层液态水层的存在主要是由于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导致的,液态水层大概有100-180公里左右。
由于冥王星在西方社会被人们当成罗马神话中控制地狱的死神“普鲁托”,所以拥有了如此惊悚的名称。从冥王星这个名称不难看出,冥王星与地狱之神存在着些许关系。在印度等国家中,它们甚至把冥王星叫做阎罗王星。
九大行星冥王星为什么被除名
九大行星冥王星被除名是因为其并不契合行星的界说。
科学家以为,冥王星并不契合行星的界说。关于行星,有必要满足三个条件:环绕太阳运转、流体静力平衡、清空轨迹上的其他天体。但是,冥王星质量缺乏够大从而形成流体静力平衡,并且,其轨迹与海王星的轨迹穿插不契合第三个条件。
因而,科学家们决议将它降级。被降级的冥王星在与其它天体不同的轨迹,在漆黑中静静的行走。但是,往后的它不再孤单,许许多多的研讨,将会使它成为天文学的焦点,2015年冥王星上“雪山”的发现,2016年低温火山存在可能性的发现,将使这颗久默于漆黑的行星闪亮起来。
冥王星的内部结构
由于冥王星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最终将加热冰物质,使岩石从冰中分离出来,因此科学家认为冥王星的内部结构与众不同,岩石物质沉降到被水冰幔包围的致密核心中。新视野号之前对核心的直径估计为1700千米,占冥王星直径的70%。
这种加热有可能持续进行,在地幔边界处形成100至180千米厚的液态水地下海洋。2016年科学家模拟了据认为形成了斯普特尼克平原的撞击,并表明这可能是碰撞后液态水从下方上升的结果。
这意味着存在至少100千米深的地下海洋。冥王星没有磁场。2020年6月,天文学家报告了冥王星首次形成时可能存在内部海洋的证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冥王星
冥王星为什么被踢出了九大行星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行星的定义是什么。
行星的定义:一是必须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这个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清理其轨道上的其它物体)。
再来了解一下背景故事。
1930年,克莱德·汤博发现冥王星,并将其视为第九大行星。
1992年后在柯伊伯带发现的一些质量与冥王星相若的天体开始挑战其行星地位。
2005年发现的阋神星质量甚至比冥王星质量多出27%,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因此在2006年正式定义行星概念,很明显,冥王星已不再适合新的行星定义。
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除名于八大行星之外。
冥王星
冥王星(Pluto,小行星编号为134340,天文符号为?)是柯伊伯带中的矮行星。冥王星是被发现的第一颗柯伊伯带天体,第一颗类冥天体,是太阳系内已知体积最大、质量第二大的矮行星。
在直接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中,冥王星体积排名第9,质量排名第10。冥王星是体积最大的外海王星天体,其质量仅次于位于离散盘中的阋神星。与其他柯伊伯带天体一样,冥王星主要由岩石和冰组成,质量相对较小,仅有月球质量的1/6、月球体积的1/3。冥王星的轨道离心率及倾角皆较高,近日点为30天文单位(44亿千米),远日点为49天文单位(74亿千米)。冥王星
冥王星有五个已知的卫星,轨道由内到外为:冥卫一(最大的卫星,直径略大于冥王星的一半)、冥卫五、冥卫二、冥卫四、冥卫三。冥王星和冥卫一的质心不在其中任何一个天体之内,被非正式看做双矮行星系统。2015年7月14日,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系统,并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观测,成为人类首颗造访冥王星的探测器。
由于冥王星距离太阳太远了,加上它质量很小,天文学家们很难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到它所以被踢出了九大行星。冥王星距离太阳非常远,平均距离大约为60亿公里,但近日点与远日点相差比较大,近日点距离太阳大约44亿公里,而远日点达到了73亿千米。所以冥王星的运行轨道看起来非常“椭圆”。
冥王星小知识
冥王星的轨道和其余八大行星差异明显,轨道与黄道之间倾角较大(有17度),而且由于其近日点离太阳的距离比海王星近日点还要短,因此它还会周期性的位于海王星轨道内侧;除此之外,冥王星所处的位置位于柯伊伯带,那里的聚集了很多小天体,甚至其中一颗被称为阋神星的天体,它的质量甚至还要大于冥王星。很显然,冥王星并不能被称为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