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外光谱吸收峰大全,二氧化碳的红外光谱图中的吸收峰是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5 14:04:41 浏览1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红外光谱图中各谱带的吸收峰位置及特点是什么

红外谱图上C-N键在1690-1590 cm-1区域内出峰,碳和氮结合的键在3100-3500区域内出峰。
amine和amide的C-H键是3100-3500。nitrile是2200-2250 。脂肪胺在1230-1030。芳香胺在1340-1250。常-C=N-的振动在1690-1590 cm-1区域内,中等强度的峰,峰形尖锐,而C-N-在1360-1020 cm-1区域内,受旁边取代基的影响差别较大,常见在1360-1200cm-1之间,较强。
红外光谱法实质上是一种根据分子内部原子间的相对振动和分子转动等信息来确定物质分子结构和鉴别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将分子吸收红外光的情况用仪器记录下来,就得到红外光谱图。红外光谱图通常用波长(λ)或波数(σ)为横坐标,表示吸收峰的位置,用透光率(T%)或者吸光度(A)为纵坐标,表示吸收强度。
扩展资料:
红外谱图的相关要求规定:
1、在有机物分子中,组成化学键或官能团的原子处于不断振动的状态,其振动频率与红外光的振动频率相当。所以,用红外光照射有机物分子时,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可发生振动吸收,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上将处于不同位置,从而可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2、当一束具有连续波长的红外光通过物质,物质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或转动频率和红外光的频率一样时,分子就吸收能量由原来的基态振(转)动能级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振(转)动能级,分子吸收红外辐射后发生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该处波长的光就被物质吸收。
3、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第二个条件是红外光与分子之间有偶合作用,为了满足这个条件,分子振动时其偶极矩必须发生变化。这实际上保证了红外光的能量能传递给分子,这种能量的传递是通过分子振动偶极矩的变化来实现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有哪些峰值?

N-H峰的质子化学位移在较低场,δ值为2.2-2.9。
有N-H键及C-N键的吸收峰。N-H键的伸缩振动在3300~3500cm-1。伯胺为双峰。仲胺为单峰。C-N键的伸缩振动一般在1190 cm-1左右。
分子的振动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前者是指原子沿键轴方向的往复运动,振动过程中键长发生变化。后者是指原子垂直于化学键方向的振动。通常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振动形式,例如,伸缩振动可分为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分别用 Vs 和Vas 表示。
弯曲振动可分为面内弯曲振动(δ)和面外弯曲振动(γ)。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基本振动都能吸收与其频率相同的红外光,在红外光谱图对应的位置上出现一个吸收峰。
实际上有一些振动分子没有偶极矩变化是红外非活性的;另外有一些振动的频率相同,发生简并;还有一些振动频率超出了仪器可以检测的范围,这些都使得实际红外谱图中的吸收峰数目大大低于理论值。
扩展资料:
当一束具有连续波长的红外光通过物质,物质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或转动频率和红外光的频率一样时,分子就吸收能量由原来的基态振(转)动能级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振(转)动能级,分子吸收红外辐射后发生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该处波长的光就被物质吸收。
所以,红外光谱法实质上是一种根据分子内部原子间的相对振动和分子转动等信息来确定物质分子结构和鉴别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将分子吸收红外光的情况用仪器记录下来,就得到红外光谱图。红外光谱图通常用波长(λ)或波数(σ)为横坐标,表示吸收峰的位置,用透光率(T%)或者吸光度(A)为纵坐标,表示吸收强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怎么看有几种吸收峰?

3250-3500cm-1一般是-NH,-NH2以及-OH的伸缩振动,当然,如果没有这些基团而在3400有峰说明样品吸潮,这是水峰
2700-3100一般是甲基、亚甲基及次甲基的伸缩振动
2400-2600是铵盐伸缩振动
2200-2300这个位置的吸收峰只有2种,炔基或者氰基,吸收峰强度中等
1650-1750这个位置的吸收峰相当有特点,这是羰基的特征吸收位置,吸收强度大,一般有几个羰基就有几个吸收峰,羰基种类具体要看结构,这个位置是红外中最具特色的吸收峰位置。
再往下1000-1600,这里面包含的信息很多,有烷基的变形振动,胺基的变形振动,双键的伸缩振动,醇羟基碳氧伸缩振动,醚键C-O-C的伸缩振动,酯键的C-O-C伸缩振动等等,具体要看结构。
1000以下为指纹区,那是大神的领地,小神一般不敢在这里显摆
大致就是这样,具体的解析要看结构。

钙的红外光谱特征峰值是多少

钙的红外光谱特征峰值是1450cm-1。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纯碳酸钙的光声光谱吸收特征分别在3430,2950-2850,2500,1750,1450cm-1有吸收峰,红外光谱特征峰值是1450cm-1的吸收峰最强。

几种常见气体的红外线吸收光谱图

几种常见气体的红外吸收光谱图CO吸收红外线光谱范围:4.65um CO2吸收红外线光谱范围:2.7um,4.26um
CH4 吸收红外线光谱范围:2.4um 3.3um 7.65um
SO2吸收红外线光谱范围:4um 7.45um 8.7um 红外气体分析仪制造原理 利用不同气体对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具有不对称结构的双原子或多原子气体分子,在某些波长范围内(1~25um)吸收红外线,具有各自的特征吸收波长.红外线: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长1000~0.75um近红外线:15~0.75um 气体分析用红外线范围:25um 不分光(非色散型)红外线分析仪概念:连续光谱的射线,全部投射到被分析的样气上.使用红外气体分析仪注意要素 1、一台红外气体分析仪只能分析一种气体,若背景气体中含有与被测气体的特征上吸收峰重迭的部分(干扰组分),要先过滤去除.2、不同气体只吸收某一波长范围或几个波长范围的红外辐射能.

水的红外吸收峰位置

波数1670~1600cm-1和3600~3000cm-1。水在红外光谱区域具有强吸收,根据实验记载数据,其吸收峰位置在波数1670~1600cm-1和3600~3000cm-1两个区间,与SO2的吸收峰部分重叠,从而产生干燥干扰。红外吸收是指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晶体中的自由载流子在能带内各个能级之间的跃迁也可吸收红外光。

双键的红外吸收峰位置

简单的方法是光谱的方法:

1、红外光谱.双键吸收峰在1680-1610cm-1,三键吸收峰在2260-2100cm-1.2、核磁共振氢谱.双键碳原子上的氢化学位移在5-7ppm,三键碳原子上的氢化学位移在2-4ppm.3、

核磁共振碳谱.双键碳化学位移约20ppm,三键碳化学位移约5ppm.如果用化学方法,就比较复杂了.

1、可以测定被高锰酸钾或臭氧氧化的产物,炔烃生成两分子化合物,二烯烃生成三分子化合物.

2、炔烃和水加成,生成醛或酮.烯烃和水加成,生成醇.

3、炔烃可与HCN等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烯烃一般不发生亲核加成反应.以上方法比较复杂,很不方便.但如果二烯烃或炔烃是特殊结构的,又有简便的区分方法:

1、如果二烯烃是共轭二烯烃,可与顺丁烯二酸酐发生双烯合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2、如果炔烃是末端炔烃,可与铜氨离子反应生成炔铜的砖红色沉淀,也可与银氨离子反应生成炔银的灰白色沉淀.

求对硝基乙酰苯胺的红外光谱分析,就是找出各官能团对应的峰值

对硝基乙酰苯胺的分子式为:C8H8N2O3,包含了苯环、酰基、氨基和硝基等官能团。
根据常见的官能团红外光谱峰值表,对硝基乙酰苯胺的典型红外吸收峰如下:
- 芳香族 C-H 振动一般出现在 3000 ~ 3100 cm^-1 区间内。
- 芳香族 C=C 振动一般出现在 1475 ~ 1610 cm^-1 区间内,苯环可产生两个这样的吸收峰。
- 酰基 C=O 振动可以出现在 1680 ~ 1750 cm^-1 区间内。
- 氨基 N-H 振动一般出现在 3200 ~ 3500 cm^-1 区间内。
- 硝基 NO2 振动一般出现在 1520 ~ 1560 cm^-1 区间内。
因此,对硝基乙酰苯胺的红外光谱大致如下:
- 芳香族 C-H 振动一般会有较强的吸收峰。
- 芳香族 C=C 振动会有一个较强的吸收峰,在 1475 ~ 1610 cm^-1 区间内。
- 酰基 C=O 振动会有一个较强的吸收峰,在 1680 ~ 1750 cm^-1 区间内。
- 氨基 N-H 振动会有一个较弱的吸收峰,在 3200 ~ 3500 cm^-1 区间内。
- 硝基 NO2 振动会有一个较强的吸收峰,在 1520 ~ 1560 cm^-1 区间内。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测量的红外光谱可能会因为仪器精度或样品制备过程的差异而略有区别,以上仅为一般范例。
对硝基乙酰苯胺的红外光谱分析主要是找出各官能团对应的峰值。由于硝基和酰氨基都具有吸收峰,因此在1700-1600cm?1处可以确定为氮原子的吸收峰;在1900-2000cm?1处可以确定为氧原子的吸收峰;而在2300-2400cm?1处可以确定为羧基的吸收峰。
您好!对硝基乙酰苯胺的分子式为C8H8N2O2,它包含苯环、乙酰基和硝基官能团。下面是对硝基乙酰苯胺的红外光谱图及可能对应的峰值:
- 化学键伸缩振动区域:
- C-H键的伸缩振动:约3100-2850cm^-1,尖峰;
- C=O键的伸缩振动:约1730cm^-1,强峰。
- 官能团振动区域:
- 胺基官能团的棕色伯克频率:约3300cm^-1,较强的宽峰;
- 硝基官能团的对称和非对称伸缩振动:约1550-1350cm^-1,较强和弱的两个峰;
- 苯环的C-H键弯曲振动:约1050-1000cm^-1,较弱的峰;
- 乙酰基官能团的C=O振动:约1730-1650cm^-1,弱峰。
亲!如果觉得我的答案可以,请采纳点赞哟!

二氧化碳的红外光谱图中的吸收峰是什么?

CO2的红外吸收有两个峰,面内和面外弯曲振动频率相等,在667cm-1,不对称伸缩2349cm-1.
CO2是直线型分子,有四种震动形式,分别是对称伸缩震动,不对称伸缩震动,面内弯曲震动和面外弯曲震动,其中对称伸缩震动是红外非活性的,其他三种都是红外活性的.但是因为它的面内弯曲震动和面外弯曲震动的吸收峰距离很近,重合在一起了。只能看到两个吸收峰.
如图中标识的就是其中的一个CO2峰

急急急 红外光谱2350处是什么吸收峰?

应该是二氧化碳
可能是三键,如CC三键,CN三键(腈基),在有一些吸电子的取代基发生诱导效应的情况下,向高频方向移动。
另一个确定是否是碳碳三键,在末端,约2140~2100 cm-1处还有相邻的伸缩振动峰。
若不是,还可能为重氮盐,磷,硫,硅等元素有机化合物的X-H键(X为某元素),在此可能有明显吸收峰,但有的为尖峰,有的为宽峰。
可能是三键,如CC三键,CN三键(腈基),在有一些吸电子的取代基发生诱导效应的情况下,向高频方向移动。
另一个确定是否是碳碳三键,在末端,约2140~2100 cm-1处还有相邻的伸缩振动峰。
若不是,还可能为重氮盐,磷,硫,硅等元素有机化合物的X-H键(X为某元素),在此可能有明显吸收峰,但有的为尖峰,有的为宽峰。
仅供参考!若有误请及时指出,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