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己烷,正己烷分子量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0 02:21:50 浏览3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正己烷缩写

正己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6H14,分子结构中包含6个碳原子和14个氢原子。
正己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易挥发的液体,是烷烃类化合物的一种,具有较好的燃烧性能。以下是对正己烷的缩写及其化学性质的描述:
1、缩写: 正己烷的英文名称是 "n-hexane",其缩写通常使用 "C6H14" 表示,其中 "C" 表示碳元素,"H" 表示氢元素,数字 "6" 表示有6个碳原子,数字 "14" 表示有14个氢原子。
2、化学性质: 正己烷是一种饱和烃,属于烷烃类化合物。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易挥发的液体,在常温下为可燃物。正己烷是一种非极性溶剂,具有较低的极性,因此在溶解性上主要适用于非极性或极性较小的物质。由于其化学性质的特点,正己烷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如用于提取植物油、分析化学、溶解非极性化合物等。
3、安全注意事项: 尽管正己烷在实验室和工业中有广泛应用,但也需要注意其安全使用。正己烷是易燃液体,避免接触明火或高温,以免发生火灾。在使用正己烷时,要保持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以防止其挥发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此外,正己烷可能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因此需要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确保人体接触正己烷的安全。

正己烷和环己烷的区别

分子结构区别、沸点区别。1、分子结构区别:正己烷(C6H14)是一种直链六碳烷,分子中的碳原子按线性排列。环己烷(C6H12)是一种含有一个六元环的脂肪族环化合物,每个碳原子与相邻两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2、沸点区别:由于分子结构不同,沸点也有所不同。正己烷具有较高的沸点,在68-69°C范围内液态存在;环己煤具有更高的沸点,在80-81°C范围内液态存在。

正己烷分子量

正己烷分子量为86.18。
正己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4,属于直链饱和脂肪烃类,由原油裂解及分馏获得,有微弱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其具有挥发性,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乙醚、乙醇。主要用作溶剂,如植物油抽提溶剂、丙烯聚合溶剂、橡胶和涂料溶剂、颜料稀释剂,用于大豆、米糠、棉籽等各种食用油脂和香辛料中油脂等的抽提。
化学反应
1、正己烷氧化反应: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正己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与正己烷的辛烷值相比,碳数相同的异构烷烃的辛烷值高出几十个单位,且异构化油还具有低含硫、无烯烃、芳烃及苯等优点,因此将正构烷烃转化为异构烷烃是提高汽油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常用的催化正己烷异构化反应的催化剂有贵金属负载的氯化铝型、分子筛型、固体超强酸型催化剂。

正己烷60℃水浴加热会爆炸么

会爆炸。将正己烷加热至温度过高时,如超过其闪点和自燃点,或是在加热设备中强行进行反应或混合操作,就会产生火灾或爆炸的风险,将正己烷加热到60℃水浴且火源在附近的情况下,如果在操作中出现火花或静电等因素可能会导致爆炸事故。正己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液体,易于挥发和燃烧,属于易燃有机化合物,加热时,由于它的低沸点和高挥发性,正己烷可以在常温下蒸发并形成易燃的气体,因此如果在不适当的条件下操作,会有引起爆炸的危险性。

正己烷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国标编号 4 CAS号 5 中文名称 6 英文名称 7 正己烷的别名 8 分子式 9 外观与性状 10 分子量 11 蒸汽压 12 闪点 13 熔点 14 沸点 15 溶解性 16 密度 17 稳定性 18 危险标记 19 主要用途 20 健康危害 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22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23 实验室监测方法 24 环境标准 25 泄漏应急处理 26 防护措施 27 急救措施 1 拼音 zhèng jǐ wán
2 英文参考 nhexane
Hexyl hydride
3 国标编号 31005
4 CAS号 110543

5 中文名称 正己烷
6 英文名称 nhexane;Hexyl hydride
7 正己烷的别名 己烷
8 分子式 C6H14;CH3(CH2)4CH3
9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
10 分子量 86.17
11 蒸汽压 13.33kPa/15.8℃
12 闪点 25.5℃
13 熔点 95.6℃
14 沸点 68.7℃
15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16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66;相对密度(空气1)2.97
17 稳定性 稳定
18 危险标记 7(低闪点易燃液体)
19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溶剂、化学试剂、涂料稀释剂、聚合反应的介质等
20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和 *** 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周围神经炎。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等,重者引起神志丧失甚至死亡。对眼和上呼吸道有 *** 性。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胃纳减退;其后四肢远端逐渐发展成感觉异常,麻木,触、痛、震动和位置等感觉减退,尤以下肢为甚,上肢较少受累。进一步发展为下肢无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缩及运动障碍。神经肌电图检查示感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28710mg/kg(大鼠经口);人吸入12.5g/m3,轻度中毒、头痛、恶心、眼和呼吸 *** 症状。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2.76g/m3/天,143天,夜间活动减少,网状内皮系统轻度异常反应,末梢神经有髓鞘退行性变,轴突轻度变化腓肠肌肌纤维轻度萎缩。
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著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2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
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23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食品中添加剂的分析方法》马家骧等译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24 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300mg/m3
前苏联(1978)环境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 60mg/m3(一次值)
25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6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27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正己烷和己烷一样吗

不一样。正己烷和己烷是不同的化合物。正己烷是无支链的烷烃,分子式为C6H14,常用作有机溶剂。己烷是一类烷烃,具有多种异构体,包括有支链和无支链的结构,分子式也是C6H14。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性质和用途也有所不同。

正己烷的正常沸点是69°C。请求出它在25°C和60°C时的蒸发焓和饱和蒸汽压。

正己烷是一种饱和烃,可以利用Antoine方程求出在给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Antoine方程的形式为:
$log_{10} P = A - \frac{B}{T+C}$
其中,$P$是饱和蒸汽压(单位为mmHg),$T$是温度(单位为摄氏度),$A$、$B$和$C$是实验参数。针对正己烷,$A=6.91565$,$B=1211.033$,$C=220.790$。
首先计算在25°C时的饱和蒸汽压:
$log_{10} P = 6.91565 - \frac{1211.033}{25+220.790} = 3.032$
$P = 10^{3.032} = 992.9$ mmHg
接下来计算在60°C时的饱和蒸汽压:
$log_{10} P = 6.91565 - \frac{1211.033}{60+220.790} = 3.862$
$P = 10^{3.862} = 22664$ mmHg
根据物质的气化热可以计算出正己烷在不同温度下的蒸发焓。在常压下,正己烷的气化热为28.86 kJ/mol。
在25°C时,正己烷的饱和蒸汽压为992.9 mmHg,所以正己烷的蒸发焓为:
$q = \frac{28.86~\text{kJ/mol}}{101.3~\text{kPa}} \times \frac{992.9~\text{mmHg}}{760~\text{mmHg}} = 9.48~\text{kJ/mol}$
在60°C时,正己烷的饱和蒸汽压为22664 mmHg,所以正己烷的蒸发焓为:
$q = \frac{28.86~\text{kJ/mol}}{101.3~\text{kPa}} \times \frac{22664~\text{mmHg}}{760~\text{mmHg}} = 75.6~\text{kJ/mol}$
因此,在25°C时正己烷的蒸发焓为9.48 kJ/mol,在60°C时正己烷的蒸发焓为75.6 kJ/mol。
需要注意的是,正己烷的沸点是在常压下的沸点,而在不同的压力下,正己烷的沸点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要计算在不同压力下的沸点,需要考虑压力对沸点的影响。

正己烷沸点是多少呢?

正己烷沸点是69。
这种物质的沸点是69。正己烷易挥发具有燃爆性,闪点为-25.5℃,沸点69。属于低闪点易燃液体,也属于建筑防火规范中的甲类液体,主要用于丙烯等烯烃聚合时的溶剂、食度用植物油的提取剂、橡胶和涂料的溶剂以及颜料的稀释剂,具有一定的毒性,会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
物化性质:
性状:高度挥发性无色液体,有汽油味。
熔点(℃):-95。
沸点(℃):69。
相对密度(水=1):0.6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97。
饱和蒸气压(kPa):17(20℃)。
燃烧热(kJ/mol):-4159.1。
临界温度(℃):234.1。
临界压力(MPa):3.03。
辛醇/水分配系数:3.9。
闪点(℃):-22。
引燃温度(℃):225。
爆炸上限(%):7.5。
爆炸下限(%):1.1。

正己烷有何成分有何危害?

【中文名称】正己烷   【英文名称】n-hexane   【结构或分子式】C6H14,C原子以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   【密度】0.6594   【分子量】86.17   【熔点(℃)】-95.3   【沸点(℃)】68.74   【性状】   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的无色挥发性液体。   【溶解情况】   不溶于水,可与乙醚、氯仿混溶,溶于丙酮,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00份乙醇溶解50份正己烷(33摄氏度)。   【制备或来源】   可由石油馏分中分出。   【其他】   极易挥发着火。   危险标记 7(低闪点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溶剂、化学试剂、涂料稀释剂、聚合反应的介质等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周围神经炎。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等,重者引起神志丧失甚至死亡。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胃纳减退;其后四肢远端逐渐发展成感觉异常,麻木,触、痛、震动和位置等感觉减退,尤以下肢为甚,上肢较少受累。进一步发展为下肢无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缩及运动障碍。神经-肌电图检查示感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