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利比亚和伊拉克的现状
- 2、利比亚2022年现状
- 3、2022利比亚有多少华人
- 4、自称打死卡扎菲的年轻人,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 5、为什么法国总统马克龙说西方国家应对利比亚现状负责?
- 6、走向“正确”:卡扎菲死后 利比亚好了还是坏了
- 7、利比亚现况?
- 8、欧洲难民的起因,现状,困难点
- 9、利比亚现状?
利比亚和伊拉克的现状
1、军阀政党纷争严重。目前伊拉克政府确实有美支持,相比于战乱时期有所稳定,但是目前相当于民国军阀林立,较为混乱时期,多个政党,当局政令不出巴格达°。北部库区,和当局有对峙之感,库区相对更危险。2、各个省都有政府,自己权利很大。省和省之间都有检查站,检查车,人,外国人需要护照。3、贫富差距很大。富的很富,私人化很重,医院大学等,穷的很多要饭的,街上特别多,当然有的要饭的也不穷。4、城市和城市差别很大。巴格达可以说是穆斯林世界最开放的城市之一了。这里酒吧,酒馆都有,和别的娱乐的都有。这边很多女生化妆,裙子,露肩都有,开放很多。但是纳杰夫Q,卡尔巴拉是这边穆斯林圣城,非常保守。黑袍,蒙面很多。巴格达帅哥美女很多,平均身高175及以上。年轻时候很好看,但是年纪大了,变胖,底盘很壮大基本上是人均。
利比亚2022年现状
你是问2022去利比亚安全吗?2022去利比亚不安全。2022年5月根据利比亚当前安全形势,外交部和中国驻利比亚使馆留守组发布新一期安全提醒:目前,利比亚国内安全局势依然复杂危险,部分地区冲突增多,恐怖袭击事件时有发生。当地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严重,卫生体系薄弱,感染风险较大。外交部和中国驻利比亚使馆留守组提醒中国公民近期暂勿前往利比亚,已在当地人员和机构请尽快撤离或转移至相对安全区域。所以2022去利比亚不安全。
利比亚现状2022年局势图(利比亚现在还在打仗吗)
作者:拓海一 发布时间:2022-09-07 21:46:59 浏览次数:
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 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上周末爆发近两年来最激烈冲突,导致30多人丧生。利比亚冲突双方2020年签署停火协议,迄今未能摆脱政治僵局,最新冲突引发利比亚安全局势可能进一步恶化的担忧。
?
8月28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人们经过损毁的汽车。新华社发(哈姆扎·图尔基亚摄)
利比亚卫生部说,的黎波里26日至27日发生的冲突导致32人死亡、159人受伤。据当地媒体报道,死者包括至少17名平民。的黎波里28日暂时恢复平静,航班和道路交通恢复,一些店铺重新营业。
?
8月28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人们聚集在受损的房屋前。新华社发(哈姆扎·图尔基亚摄)
位于的黎波里的民族团结政府总理阿卜杜勒·哈米德·德贝巴27日说,将抓捕所有牵连此次冲突的人员,并将一些武装组织的总部搬出市中心。
?
2021年11月21日,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过渡政府)总理德贝巴在首都的黎波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讲话。新华社发(哈姆扎·图尔基亚摄)
此次交火方分别支持民族团结政府和国民代表大会,前者得到联合国承认,后者与军事强人哈利法·哈夫塔尔领导的“国民军”结盟。按民族团结政府方面的说法,为避免首都发生流血冲突的谈判失败,冲突继而爆发。不过,国民代表大会选出的新总理法西·巴沙加否认举行过类似谈判。
?
2022年2月10日,法西·巴沙加(中,戴眼镜者)在抵达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米提加国际机场后与媒体见面。新华社发(哈姆扎·图尔基亚摄)
卡扎菲政权2011年被推翻后,利比亚陷入动荡。近年来,民族团结政府与国民代表大会形成割据对峙之势,国民代表大会方面屡次试图推翻民族团结政府未果。
法新社28日援引当地媒体和专家的话报道,这是巴沙加3个月内第二次尝试夺取首都失败。另据路透社报道,几个支持巴沙加的武装组织似乎在这次冲突中失去位于首都的地盘,另外几个支持他的武装力量也似乎停止向首都方向前进。
?
分析师沃尔弗拉姆·拉谢认为,控制的黎波里的多个武装组织盟友并不固定,首都的危机远未解除。“昨天在的黎波里冲突中还是一伙儿的武装组织,明天可能会因为地盘、职位和预算打起来……昨天还支持德贝巴的,明天就可能挑战他。”
利比亚冲突方签署停火协议时同意2021年12月举行议会和总统选举,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议会和总统选举至今未举行。路透社解读,国民代表大会以及支持它的武装力量并无妥协意向,政治解决利比亚僵局之路可能依然漫长。
2022利比亚有多少华人
2022年利比亚大约有**4万**华人。
2022利比亚有4万华人。2022年利比亚大约600万左右人口,其中华侨人口4万人。利比亚国,简称“利比亚”,是北非的一个国家,位于地中海南岸,与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跟突尼斯相邻。面积176万平方公里,首都的黎波里。
自称打死卡扎菲的年轻人,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最后是早死的结局,毕竟卡扎菲还是有一些支持者的,他们找到机会就将其杀了。
卡扎菲与萨达姆被世人称为中东双雄,著名的反美斗士。不过很不幸的是,在欧美策划驱动的颜色革命下,两人接连殒命,身死政灭。
2011年10月,卡扎菲在其家乡苏尔特的一个废弃下水管道中被捕,惨遭虐待后,其头部和腹部遭到致命连环枪击身亡。
而之后根据中东半岛电视台的报道,对卡扎菲的腰部和腹部打出致命两枪的,是利比亚的一个年轻人,名叫乌雷比。
▲ 乌雷比
杀死卡扎菲以后,这个小伙受到了卡扎菲政权反对派武装的吹捧,接连上了好几家报纸,还受到了欧美的奖赏。
我们知道,卡扎菲死后,利比亚分崩离析,陷入了一派混乱之中,一直到现在,利比亚的内战还没有结束。
那么这个打死卡扎菲的年轻人,最后是什么下场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卡扎菲搞政变上台以后,强有力地推行利比亚进行了种种改革,他将利比亚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归国有,然后用石油天然气产生的收益,撬动整个利比亚的经济。
▲ 卡扎菲
在卡扎菲手上,比利亚的经济形势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利比亚全民享有免费医疗和教育,国家对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实行价格补贴。很多居民都住上了新盖的楼房和砖房,大多数家庭都有小汽车。
将利比亚搞好搞活之后,卡扎菲有了更大的野心,那就是促进非洲政体走向一统。
卡扎菲领导的利比亚,提供了非洲第一个近代革命——通过电话、电视、广播和其他一些如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技术的应用,把整个非洲大陆连接起来,包括农村地区。
卡扎菲定下的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非洲的发展,比如一部分非洲人因此用上了手机电话,再比如一些非洲小城镇有了网络,并且通过网络知道了更广大的世界,比如说知道了申请来中国留学,就能一分钱不花过上天堂般的生活。
咳咳,扯远了。总而言之卡扎菲的种种措施,极大地促进了非洲的发展,为了感谢卡扎菲作出的贡献,2008年,在非洲多位酋长的见证下,卡扎菲被授予“万王之王”的头衔。
▲ 卡扎菲被授予“万王之王”头衔
这可以说是卡扎菲一生之中最高光的时刻。
但卡扎菲的行为却严重触动了欧美的利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非洲是欧洲国家传统的殖民地,虽然非洲诸国已经独立了,但欧洲国家依然在这里有着很深的利益纠葛。
而且美国,正是通过控制中东的石油,进而在全世界推行美元霸权,收割全世界的。
卡扎菲,一,反欧美、反西方;二,野心勃勃,想促进非洲一体化。这是两只脚都踩在了欧美的奶酪上。
所以欧美国家,一直不遗余力地在利比亚国内培植各种反对派力量,想方设法颠覆卡扎菲政权。最后,欧美国家成功了,卡扎菲被他狂热的民众杀死在街头。
萨达姆曾说过:“没有萨达姆的伊拉克将一文不值。”我觉得这句话放在卡扎菲身上也一样适用——“没有卡扎菲的利比亚将一文不值。”
利比亚的现状,也在说明着这句话的正确——一片混乱、民不聊生,跟卡扎菲时代相比,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 战火纷飞的利比亚
好了,再回到本文的开头,那个自称两枪打死卡扎菲的年轻人,最后是什么下场呢?
卡扎菲虽然死了,但利比亚国内还是有不少的支持者,很快,这名年轻人就被支持卡扎菲的武装给抓获,转身就被击毙了。
杀死凶手容易,但是那个繁荣的利比亚却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了……
为什么法国总统马克龙说西方国家应对利比亚现状负责?
法国总统马克龙说,西方国家应该对利比亚现状负责,因为都是西方国家,搞的是
因为西方国家的一些落后的政策,所以
法国总统马克龙说西方国家应对利比亚现状负责。
因为西方国家支持叛逆者,为他们提供武器弹药,唯恐天下不乱。
之所以法国总统马克龙说西方国家应对利比亚现状负责,是因为利比亚一团糟,是西方国家造成的。
利比亚当年的形势是由多年独裁统治造成的,但认为可以单方面军事介入来解决一个国家问题的想法绝对是错误的
西方国家为反对派提供武器援助,所以应该对叙利亚的现状负责。对于叙利亚来说造成现在的局面不仅仅是国内的政府军和反对派长期的战争造成的,还有是因为西方国家的参与为反对派提供军事援助造成的。所以西方国家应该对叙利亚的现状负责。
连年内战、时局动荡、商业活动停滞、石油减产近90%、本国民众外出逃难、外国移民则被当作奴隶贩卖......,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已变成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马克龙造访利比亚邻国突尼斯,1日在该国议会近一个小时的演讲中承认,北约组织在不清楚接下来该怎么办的情况下。能像马克龙这样主动就利比亚现状进行“自我批评”的很少,力度之大更是罕见。他在突尼斯的这番检讨,
是因为突尼斯深受邻国利比亚的政治动荡影响。字里行间可以读出他关切叙利亚当前形势。因为近年来,许多西方国家领导人都发出取缔该国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呼声,马克龙在突尼斯议会上批评“有的国家总以为可以替另一个国家的人民来决定他们的未来”的发言让人产生法国希望发出不同声音的联想。
像北而约组织的成员国,对于叙利亚的状况的反思还是很少的,对于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来说,每个国家或许都因该反思叙利亚的现状。对于叙利亚来说更应该反思自己国家的状况。
走向“正确”:卡扎菲死后 利比亚好了还是坏了
利比亚人口仅有600多万,卡扎菲时代,凭借油气资源带来的丰厚收入,利比亚人民生活水平在非洲可说是名列前茅。根据法律,银行属于国有,公民可无息贷款;部分利比亚石油收入直接划入每个利比亚公民银行账户。生活用电免费,公民享有免费医疗和教育,如国内教育或医疗条件不能满足需要,政府会出资出国留学或接受治疗,每个月发放2300美元住宿和交通补贴。同时,国家对粮食、糖、茶叶等生活必需品实行价格补贴,利比亚公民购买汽车,政府会给其相当于车价50%的补贴。在就业问题上,如果利比亚大学毕业生暂时没找到工作,政府会支付其相当于平均工资水平的补贴,直到他们找到工作为止。当年,利比亚的服务行业、工程项目务工人基本是雇佣外国劳工,城市里的家庭大多有外国女佣做家务,利比亚本国公民不从事这些行业。
5年后,利比亚民众好景不在,由于通货膨胀,购买力缩水,基本生活物资都很难保障,更谈不上过往的奢侈消费。教育和医疗资源短缺,失学儿童日益增加,医院缺医少药,病患得不到及时救治,大学和医院里的外国教授和专家都已撤离。城市供水供电时常中断,电话、网络系统大面积瘫痪。几十万利比亚人为逃避战乱移居周边邻国,如突尼斯、埃及等,沦为难民。据联合国机构的相关报告称,在武装冲突最激烈的班加西等城市,约十几万当地民众陷入人道主义危机,继续食品和药品援助。
利比亚现况?
首先说利比亚
1、我国政府从来没有支持过卡扎菲。卡上校把联合国五大流氓得罪了,立场不稳,这就是为什么人家揍他没人管的原因。
2、利比亚没有发生暴乱之前,还是一个比较稳定富裕的国家。利比亚战争之后,变得混乱不堪,跟伊拉克、阿富汗差不多,极度的不稳定。
3、至于利比亚是不是正走在民主的道路上, 这事利比亚的现状最具有舒服力。
再说叙利亚
1、叙利亚在没有反对派之前,比较稳定,相对来说比较富裕,反对派动乱之后,民众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国家变得混乱不堪。
2、伊朗是美国控制世界石油资源的最后障碍。叙利亚是伊朗的前哨,一旦美帝摆平叙利亚,接下来就是搞定伊朗了,搞定伊朗后,世界石油资源基本就是欧美说的算了,俄罗斯的领土安全先不说,赖以生存的石油资源就会被打压,整个俄罗斯基本就算废了,除非投靠西方。
3、伊朗、叙利亚一支是苏联(俄罗斯)的传统地盘,也是通往俄罗斯的肚脐眼。就像朝鲜对中国一样,一旦美帝和西方搞定了伊朗、叙利亚,对俄罗斯来说,就意味着,欧美把刀顶在了喉咙上,俄罗斯是什么反应 ,明白了吧
最后说下中国
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并没类似俄罗斯那样的直接领土安全,但是也对中国有很大的影响。首选,如果石油资源都被希望国家控制了,那么中国的经济发展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其次,这也是中国接入中东事务的良好契机,目前这个世界上,谁掌握了中东北非,谁就掌握了世界。
所以大方向是我们跟俄罗斯的观点是一致的,组织欧美控制中东,但是我们不出头就行,只要跟在俄罗斯后面喊几声,三方要好处,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美国想借此机会翻身,因为美国每次财政危机都是靠打仗解决的,所以美国想打,但利比亚是俄罗斯的最后一个海外盟友,而中国想借这次机会扩大自己在非洲和欧州的影响力,所以才成这样,利比亚人民夹在中间受苦
我支持S_流年似水s的回答,但是补充一下吧
利比亚现在美国都不敢说是干预成功了,现在利比亚政府就连首都都控制不住,政府的命令只能在首都部分街区执行,其他地区山头军阀林立,主要是各大部落都有自己武装还有自己后台,英国,法国,美国……等等十几个国家在利比亚支持了十几股力量都想通过扶植自己力量上台来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现在利比亚近百个政党,没有一个能控制政治局面的,往往十几个政党组成一个联盟来联合执政,但是因为政见不同,官位和利益分配不均,一般执政没多久就散了。
去年一年利比亚发生了十几个城市和部落宣布脱离中央政府然后发生冲突,中央政府军队被打的狼狈逃窜的案例。
利比亚现在还是基地组织泛滥的地方,甚至能攻入严密把守的美国大使馆枪杀被美国十几名海军陆战队武装保护的美国大使。美国全国都震惊了,自己国家大使在严密保护下被基地组织杀死在大使馆里。最可笑的是,攻击发生后,利比亚民众不是去抢救死伤无数的民主恩人,而是加入了攻击和抢劫的队伍,几千民众冲进大使馆,结果等利比亚几个小时后调集军队驱逐所有人后,发现大使馆除了尸体外被抢劫一空,甚至尸体身上的衣服也被扒光了,还被吊起来虐待。
西方各国最近在利比亚也是颜面扫地,主要是西方政府屡次在利比亚做过火的事情,英国法国都在利比亚街头当着大众做过绑架人质的事情,尽管被绑架的人怀疑是和基地组织有关系,但是在利比亚国内大庭广众之下其他国家特工绑架人,根本无视利比亚政府和法律的存在。这件事造成了利比亚政府和民间很大的愤慨,政府更是直接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抗议,估计也只能抗议了。因为自己控制区域有限,所以利比亚政府目前收税很难的,大部分公务员工资还只能靠英法等国家支援。
美国去年在利比亚做了一个调查,利比亚民众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好感度从当年的80%降到了25%不到。反感度倒是到提高了4倍。
=========================================================
再说叙利亚
现在叙利亚美国都不干再提了,美国也不再提支持叙利亚反对派了。更不敢说什么民主自由问题了。
原因是,目前的叙利亚基本上成了中东的阿拉伯国家穆斯林教派间的冲突了,是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冲突,双方的参战兵力从开始的全部叙利亚人,现在基本上都是多国部队了,最新统计,叙利亚的所有军事武装中,75%以上是外国人了,叙利亚本国人只占25%。不管是政府军还是自由军都是这样。
政府军是什叶派为主,所以大概8个国家的什叶派武装加入政府军一方,包括黎巴嫩真主党,伊拉克,伊朗,土耳其,约旦等等国家的什叶派人员。目前也谢叙利亚国内的逊尼派也加入了政府军队伍。
反对派更乱,但是主要是20多个国家的逊尼派穆斯林为主。不过也有少量叙利亚国内的什叶派。
美国不管叙利亚主要是因为基地组织正在逐渐控制叙利亚反对派。
目前叙利亚反对派有200多股实力和力量,100多个政党,基本上每个政党都有自己武装,但是唯一没有武装的就是以前美国扶植那个叙利亚全国委员会,以前反对欧中最大的自由军还是和美国合作的,认可那个美国扶植的势力,但是去年已经彻底决裂了。而且叙利亚自由军目前自提真不好过,被政府军打的落花流水不说,后方也不安全,被基地组织和叙利亚国内的库尔德人在后面打的很惨。
基地组织目前控制了反对派控制的大部分区域和大部分区域,还发公告要求所有反对派武装力量投靠自己不然都会剿灭,不是只说说,最近几个月屡次反对派内部冲突都是基地控制的激进势力打击其他反对派夺占其他反对派控制区域。
部分激进势力如伊拉克过来的势力,已经发展很大很大,控制大面积地区,甚至发病攻入伊拉克,占领了伊拉克重要城市,伊拉克政府军几次夺回城市努力都失败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夺回来,这股势力已经在叙利亚一个城市宣布建国,有把基地的旗帜当国旗,首都在叙利亚一个城市,控制范围包括叙利亚,伊拉克部分地区。
叙利亚目前还有一个建国的那就是叙利亚国内的库尔德人,他们控制了叙利亚十分之一的地区,和十分之一的人口,并且得到土耳其,伊朗,伊拉克等国家的库尔德独立势力的支持。库尔德人不管政府军还是反对派,只要进入自己控制区域的都打击,而且还在考虑扩大自己范围,建立一个包括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叙利亚四国库尔德人居住区范围的独立国家。
叙利亚这么乱,美国怎么支持,美国上个月已经公开通知目前正在支持叙利亚反对派的沙特等中东国家,暂停对反对派的支持。因为这些反对派中的大部分已经被基地组织控制。
美国现在也清楚,阿萨德是亲俄国,他当政不利于自己,但是目前反对派太乱没有能扶植起来的,所以维持现状对美国最有利,但是由于反对派中基地势力逐渐扩大,所以美国现在的最保险选择,估计也是让政府军灭掉反对派,然后在考虑通过其他手段换掉阿萨德了,毕竟阿萨德只不过在叙利亚范围内,而基地组织可能会再控制叙利亚后威胁到美国。
美国这个国家,其实任何国家都一样,处理国际关系唯一标准就是符合自己国家利益,不威胁自己国家利益的话那打死多少人我不管,但是威胁自己国家利益,那没得说,不管你多么民主,多么符合美国价值观,都要灭掉。
欧洲难民的起因,现状,困难点
综合来看,欧洲此次爆发大规模移民潮有三方面主要原因。
首先,西亚北非地区的持续动荡造成大量难民。
匈牙利科尔维努斯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教授、欧洲一体化和安全政策专家加利克在接受新华国际专访时表示,本次的欧洲难民潮源自于局势不稳定的阿富汗、伊拉克等国以及像叙利亚这样的爆发内战的国家。西方国家曾试图稳定阿富汗、伊拉克等国局势,但却没有成功。伊拉克局势的动荡又引起整个中东不稳定,加上“伊斯兰国”扩张地盘,难民潮由此而来。
加利克说:“美国当初对伊拉克和阿富汗进行干预,目的很明确,就是用新的政权替代独裁政权,推广民主,但现在这被证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作为美国的盟友,欧洲国家也参与其中。二战后,美国在德国和日本用军队成功地稳固了民主,但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却没有做到这一点。这里面,美国和欧洲负有很大的责任。
以利比亚为例,卡扎菲统治时期,利比亚曾与欧洲国家签署协议,共同打击难民偷渡欧洲。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方粗暴干涉利比亚,推翻卡扎菲政权,导致利比亚目前缺乏中央政权,根本无法阻止来自非洲的难民通过广阔的利比亚国土进入欧盟。
持续了四年多的冲突使叙利亚陷入深重的人道主义灾难。战乱不仅夺去了叙利亚人的生命和家园,而且诸如经济凋敝、物价飞涨、失业率高企等等这些战争的“衍生品”也在销蚀着他们对于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下去的信心。
受战乱影响,叙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水电供应等公共服务难以为继。即便在局势稍好的首都大马士革,普通家庭平均每天停电六到八个小时,为加油排队一两个小时已成为家常便饭……“如何偷渡去欧洲”,现已成为叙利亚人私下里讨论最多的话题。为了逃避战火,为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未来,越来越多的叙利亚人选择孤注一掷,踏上这条生死未卜的偷渡路。
叙利亚资深媒体人穆恩尼斯说,难民问题并非这一天两天产生的,而是伴随着战乱动荡的持续不断深重。一些西方国家从危机爆发之初“煽风点火”,为叙反对派武装提供经济、政治支持,导致叙局势不断恶化;但当他们现在受到叙利亚危机的外溢影响时,却相互推诿责任,这显示了他们对待叙利亚问题的虚伪和双重标准。
其次,目前的难民潮有人口走私者的推波助澜。
加利克指出,在目前的难民潮中存在令人难以置信的“专业化”人口走私活动,人口走私者组织并运输大批难民。由于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现代技术存在,人口走私者已经知道使用手机等技术指挥难民的行动,告诉他们朝那个方向走,该做什么。
第三,欧洲因为地理位置和经济利益等原因受到难民青睐。
加利克说,目前的难民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他们无法前往富有的阿拉伯国家,因为沙特等海湾国家关闭了边界不愿接纳他们。欧洲则不然,一些欧洲国家如德国表示愿意接纳他们,因此这些国家对他们具有吸引力。难民选择欧洲国家也有经济方面的考虑。
就法国来说,分析人士指出,法国位于西欧核心地区,前往英国和西欧国家都非常方便。而法国作为前殖民大国,在历史上与很多非洲和中东国家有持久广泛的联系,目前法国本土有大量来自这些国家的合法移民,有些人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已经稳固立足,在法国社会获得良好发展。
分析人士指出,难民潮引发欧洲经济社会问题和人道主义危机,而且成为一些国家难以承受的重压,考验着欧盟内部的团结和应对能力。然而,探究这场危机产生的根源,却与欧洲在西亚北非盲目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密不可分。
不管怎样,还是希望这次危机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和化解,让人们不再遭受苦难,让和平与稳定洒满整个人间。
利比亚现状?
萨科齐想做一件大事、让自己在明年的大选中捞一点选票。
其实美英法一直在争北约的主导权、 美国在阿富汗脱不了身。
法国人看见机会了。
利比亚开火的原因第一,针对利比亚国内的混乱局势,国际社会通过了表决(中国投弃权票),决定干预利比亚局势,北约的空袭自然顺理成章。。
第二,利比亚政府,确实不得人心,杀害平民,,国际社会谴责。。
第三,但是不要忘记,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关系,没有国家会为了什么正义人道,去动用军队。。利益是国家领导人考虑问题的唯一真理。。。如果再考虑到利比亚的石油资源,,也许北约有这方面的考虑。。、
第四,美国一直自诩为世界警察,利比亚局势,美国牵手的北约插手是必然,以人道的名义插手别国,更可以表现自己良好的国际形象。。
总之一句话,,北约空袭利比亚,肯定是有利益的,,这是不变的真理,不管是国际形象,还是资源,,都是和国家利益起息相关的。。。那就是利比亚盛产石油,而且一直对西方态度不太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