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怂恿什么意思?
- 2、怂恿是什么意思?
- 3、怂恿的意思怎么解释
- 4、怂恿怎么读什么意思
- 5、怂恿的解释
- 6、怂恿是什么意思?
- 7、怂恿是什么意思 怂恿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 8、怂恿怎么读
- 9、怂恿是什么意思?
怂恿什么意思?
怂恿,释义是:鼓动、撺掇别人去做某事。
【意思】鼓动、撺掇别人去做某事。
【读音】sǒng yǒng
【近义词】唆使 [ suō shǐ ] 指使或挑动别人去做坏事。
【反义词】劝阻 [ quàn zǔ ] 劝人不要做某事或进行某种活动。
扩展资料【例句】
1、我禁不住小刚的怂恿,放下作业跟他踢球去了。
2、他曾经私下地怂恿杜竹斋"大义灭亲",他劝竹斋在吴荪甫头上加一点压力,庶几吴赵的妥协有实现的可能。
3、女士们能够轻而易举地使出一些小殷勤和鼓励怂恿,你稍使几招,就会使他忘其所以,死心塌地。
4、怂恿别人犯罪就是教唆犯。
5、电话怂恿人们言不及义,没完没了地瞎谈闲聊。
怂恿是什么意思?
污涩 污:肮脏,涩:本义不光滑
污涩指肮脏不光滑的事物,比如:污涩的流浪狗
红绫 古代的时候女子头上绑的红色头绳(长的,能飘起来的)
怂恿 从旁劝说鼓动 (比如可以怂恿别人买下什么东西啊,
怂恿人去追MM啊)
蜷伏 弯曲身体卧着
悲楚 悲哀痛苦
惩戒 惩罚以示警戒(如吊销执照以示惩戒)
妄下断语 乱下断定的话
肌腱 肌腹两端的索状或膜状致密结缔组织,便于肌肉附着和固定
逞能 争强好胜不量力而行
恍惚 不清楚、不分明 “恍惚”多形容记忆、听觉、视觉
甜腻 1.形容情意厚。 2.形容过分亲热的神情或语调。 3.形容香气浓郁
一尘不染 形容东西的洁净和行为的清净。
眼花缭乱 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秩序井然 指有条不紊,做事有序,不杂乱。井然,有条理的样子 用什么用户名啊 2010-06-07 21:28:04 污涩:污涩指肮脏不光滑的事物。
红绫:古代的时候女子头上绑的红色头绳。
怂恿:从旁劝说鼓动 。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蜷伏:弯曲身体卧着。
悲楚:悲哀痛苦 。
惩戒:惩罚以示警戒。
妄下断语:乱下断定的话
怂恿 - 释义
鼓动别人去做(多指不好的事情)。
拼音
sǒng yǒng
例句
时间怂恿着深爱的人放手。
近义
鼓吹
唆使
纵容
撺掇
煽动
策动
荧惑
游说
鼓动
煽惑
姑息
放纵
忽悠
作俑
反义
激励
劝阻
劝止
规谏
怂恿的意思怎么解释
怂恿的意思是指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一、近义词及释义
1、鼓吹:宣传提倡。
2、教唆:从旁鼓动某人做某事;挑动别人去做坏事。
3、煽动:说一些事引诱他人去做坏事。
4、策动:策划鼓动。
5、作俑:古代制造陪葬用的偶像。后指创始,首开先例。多用于贬义。
二、反义词及释义
1、激励:激发鼓励的意思。
2、劝阻:劝说阻止别人做某事或进行某种活动。
3、劝止:劝说制止。
4、忠告:诚恳的劝告。
5、规谏:以正义之道劝人改正言行的不当之处。
三、文献记载
1、宋朝王安石《和吴仲卿雪》:填空忽汗漫,造物谁怂恿。
2、明朝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八回:“先都等情慌,与蒯得商议,怂恿士谷、梁益耳等作速举事。”
3、清朝袁赋谌《重修(袁可立)始祖荣公遗像记》:族人有能写照者甚少,犹见于康熙癸亥同族怂恿之,俾共追写,写成质之族人齿尊者,曰:相去不甚相远。
4、清朝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那年勾著处州的马纯上,怂恿家兄炼丹。
关于怂恿这个词语的造句
1、昨天发了工资,我那帮同事便怂恿我请客,于是我豪爽的应下了,结果花了一大笔钱,后悔死了。
2、前段时间,平时在穿着打扮方面比较保守的我,在同事的怂恿下,准备也去感受一下这股风靡全球的流行风,将头发染成了紫红色。
3、有时候爱一个人爱的太深,无法走出来,而时间会一直怂恿你忘记那个人,直到你彻底忘记她。
4、他浮在水面上,围观的群众一直跟他说水底下有财宝,怂恿着他在潜下去看看。
5、妈妈买了一个西瓜回来,说要等爸爸回家后来开瓜,但一旁的妹妹嘴馋,一直怂恿我把西瓜先开了。
怂恿怎么读什么意思
怂恿拼音sǒng yǒng,意思是指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怂恿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sǒng yǒng,是指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某事)。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八回:“先都等情慌,与蒯得商议,怂恿士谷、梁益耳等作速举事。”
怂恿造句
1、他曾经私下地怂恿杜竹斋“大义灭亲”,他劝竹斋在吴荪甫头上加一点压力,庶几吴赵的妥协有实现的可能。
2、然而,女士们能够轻而易举地使出一些小殷勤和鼓励怂恿,你稍使几招,就会使他忘其所以,死心塌地。
3、父王,都是我的错,是我怂恿雷明斯的,应该由我来负责。
4、雪默尔达太太怂恿他们争上去,一面狼吞虎咽地吃着,一面格格地笑。
5、他曾经怂恿另一位小舞男立刻改换门庭,这个聪明的小家伙现在是一名都柏林的数学家,身高仍然不足五英尺。
6、林肯怂恿他扣动扳机,但莎拉和苏克雷劝服他不要动手。
7、他怂恿管理员贝尔去拜访了基督教会学院院长。
8、“那么你来。”她极力怂恿盖茨比一个人。
9、在妻子的怂恿下,马克白计划谋杀他的国王。
怂恿的解释
是指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怂恿在教材中的例句:
1、在自己对自己的怂恿之下,我来到母亲上班的地方,向母亲要钱。
怂恿参考例句:
1、他被有心人怂恿入股,误入牢笼而不自知。
2、她禁不住同事一再怂恿,便买下了这件新衣。
3、母亲总是把父亲当成炮筒子,怂恿着父亲先开口进攻。
4、他曾经私下地怂恿杜竹斋"大义灭亲",他劝竹斋在吴荪甫头上加一点压力,庶几吴赵的妥协有实现的可能。
5、当初自己想要接手这本笔记本,完全是因为体内的邪恶小人在怂恿,导致他前往小赵哥哥家讨要。
6、他曾经怂恿另一位小舞男立刻改换门庭,这个聪明的小家伙现在是一名都柏林的数学家,身高仍然不足五英尺。
7、做生意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怂恿别人放松警惕,而自己保持高度警惕的过程。
怂恿有关的成语:
说风说水【shuō fēng shuō shuǐ】:指撺掇怂恿。
关于怂恿的成语有:
一力撺掇【yī lì cuān duō 】:一力:极力;撺掇:怂恿、劝诱别人做事。指竭力怂恿别人去做某件事情,或竭力促成某件事情。
撺哄鸟乱【cuān hǒng niǎo luàn】 :撺哄:怂恿,起哄。形容人多起哄,七嘴八舌,像鸟聚集在一起一般噪乱。
为虎作伥【wèi hǔ zuò chāng】:意思是旧时迷信,认为被老虎咬死的人,他的鬼魂又帮助老虎伤人,称为伥鬼。比喻帮助恶人作恶,帮坏人干坏事,帮凶。
狼狈为奸【 láng bèi wéi jiān】:狼狈:狼和狈一同出外伤害人,狼用前腿,狈用后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从中作祟【cóng zhōng zuò suì 】:从中作祟什么意思。
怂恿是什么意思?
怂恿就是“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某事)”的意思。
怂恿的造句:
1、若是你就有信心……自古以来,有多少人为了这耀人的名誉,而舍身去做那些不可能的事啊!而那些在旁吹捧怂恿的人却可以不负责任。
2、但是一个多疑的姑娘的疯狂激情却能怂恿她采取这种行动。
3、郑旦不但曲意逢迎,而且用其特有的魅力鼓吹怂恿夫差作乐。
4、我想到葛兄家对门的女同学吴燕家可能有老唱片,便怂恿他去借借看。
5、想来符昭寿此人,受人怂恿,对符家下任家主之位,也起了觊觎之心。
6、他曾经私下地怂恿杜竹斋"大义灭亲",他劝竹斋在吴荪甫头上加一点压力,庶几吴赵的妥协有实现的可能。
7、“那么你来.”她极力怂恿盖茨比一个人。
8、母亲总是把父亲当成炮筒子,怂恿着父亲先开口进攻。
9、而小说家赖特?莫里斯则怂恿我要一台电动打字机,他说自己很少关机。
10、10月14日下午,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男子陈某,疑妻子闹离婚与老丈人怂恿有关,手持菜刀将正在法庭内的老丈人一家3人砍伤。
怂恿是什么意思 怂恿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怂恿的意思: [sǒngyǒng] 鼓动、撺掇别人去做某事。
怂恿百科解释: 怂恿,指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某事)。多用于贬义。怂恿是我跟你说,你经过思考后就去做。有煽动性。
怂恿的详细解释: 怂恿 [sǒng yǒng] 见“怂慂 ”。
怂恿的近义词: 鼓吹,唆使,纵容,撺掇,煽动,策动,荧惑,游说,鼓动,煽惑,姑息,放纵 怂恿的反义词: 激励,劝阻,劝止,规谏,忠告 怂恿造句: 1、我禁不住小刚的怂恿,放下作业跟他踢球去了。
2、怂恿别人犯罪就是教唆犯。
3、时间怂恿着深爱的人放手。
4、每一天我们都会看到人们喝酒,去到喝酒的地方,并且听到和看见很多怂恿我们去喝酒的广告。我们无法使自己完全隔离所有相关的提示,况且悲叹既已存在的事实也是徒劳无益。我们不必想去剥夺别人喝酒的权利,我们同时也发现无须放弃与有喝酒的人一起陪伴的乐趣。
5、即使已经度过好几年清醒的时间,有时候为犒赏自己而喝杯酒的想法也似乎极为自然,特别又身处一群欢欣愉快正在喝酒或是能够喝酒的亲友当中,他们畅饮的行为似乎也怂恿我们一起加入喝酒的行列。
6、所以,当女性朋友想要堕胎或者是朋友怂恿您堕胎时,要三思!而作为一名男人,更应当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负起对爱人和亲生骨肉应有的义务,这才是真正的男人!!。
7、工头怂恿他去干坏事。
怂恿怎么读
怂恿怎么读如下:
“怂恿”是一个多音字,一般可以分为两种读音。第一种读音:“sǒng yǒng”,这种读音中,“怂”字的读音为“sǒng”,声调为四声,意为软弱、胆怯、退缩等;“恿”字的读音为“yǒng”,声调为二声,意为诱导、劝说、鼓动等。
因此,这种读音下,“怂恿”的意思为用诱导、劝说或鼓动等手段来促使他人行动或做某件事情。例如,老师怂恿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同事在背后怂恿他人反对领导决策等。
第二种读音:“cōng yǒng”,这种发音中,“怂”字的读音为“cōng”,声调为一声,意为推搡、撞击、触碰等;“恿”字的读音为“yǒng”,声调同样为二声,表达的依然是诱导、劝说或鼓动的含义。
因此,这种读音下,“怂恿”的意思为用推挤、撞击等行为来促使他人行动或做某件事情。例如,队员们互相怂恿着上前一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提高团队合作的默契度。
无论哪种发音,“怂恿”都是一个多义词,其意味具体取决于上下文环境。他既可以表示行为不太勇敢、胆怯懦弱,又可以表示发扬个人实力和表现机会,同时还表示通过语言和行动向别人提供了鼓励、诱导或推动的力量。
总之,准确地理解“怂恿”这个词语需要考虑其上下文及时下所表达的含义,特别是注意其发音的区别,以免使用不当或造成歧义。
造句:
1、他怂恿我陪他一块去。
2、他们都怂恿我来采取行动。
3、你在做一件你真正爱做的事情时,是不需要别人催促和怂恿的,也不用别人事后检查你什么。
4、但考虑到其好处,他们怂恿读者。
5、我们竭力地怂恿她再一次地考虑这个提议,但她拒绝了。
6、顾问们怂恿她说,用盈利性计划吸引投资者,等赚了大钱后再去帮助发展中国家也不迟。
7、劳拉·莱特·戴克告诉伯德,她的兄弟姊妹曾怂恿她卖掉这些信,但这违背她的意愿。
8、英国独立党的竞选海报怂恿投票者‘咒骂’布朗先生,卡梅伦先生和克莱格先生。
怂恿是什么意思?
怂恿: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某事)。多用于贬义。
怂恿是我跟你说,你经过思考后就去做。有煽动性。
????
“怂”是惊慌的意思,“恿”是古代“勇”字的另一种写法。
怂”是惊慌的意思,“恿”是古代“勇”字的另一种写法。
“怂恿”两字合在一起就组成了叠韵连绵词,词义与其中每个字的意义都不同了。
其词义就是“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某事)”的意思。本是个中性的词,现在多用于贬义。
怂恿是
我跟你说
你经过思考后
就去做
有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