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二醇,乙二醇简介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5 02:41:47 浏览3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乙二醇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CAS号 4 中文名称 5 英文名称 6 乙二醇的别名 7 分子式 8 外观与性状 9 分子量 10 蒸汽压 11 熔点 12 溶解性 13 密度 14 稳定性 15 主要用途 16 健康危害 17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18 乙二醇中毒 18.1 毒理作用 18.2 临床表现 18.3 实验室检查 18.4 诊断 18.5 治疗 18.6 预后 19 实验室监测方法 20 环境标准 21 泄漏应急处理 22 防护措施 23 急救措施 24 参考资料 1 拼音 yǐ èr chún
2 英文参考 Ethylene glycol
3 CAS号 107211
4 中文名称 乙二醇
5 英文名称 Ethylene glycol

6 乙二醇的别名 甘醇
7 分子式 C2H6O2;HOCH2CH20H
8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
9 分子量 62.07
10 蒸汽压 6.21kPa/20℃ 闪点:110℃
11 熔点 13.2℃ 沸点:197.5℃
12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醚等
13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11;相对密度(空气1)2.14
14 稳定性 稳定
15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树脂、增塑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
16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国内未见相品急慢性中毒报道。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因误报。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人的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4ml/kg(1.56g/kg)。
17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8.0~15.3g/kg(小鼠经口);5.9~13.4g/kg(大鼠经口);1.4ml/kg(人经口,致死)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12mg/m3(连续多次)八天后2/15只动物眼角膜混浊、失明;人吸入40%乙二醇混合物9/28人出现短暂昏厥;人吸入40%乙二醇混合物加热至105℃反复吸入14/38人眼球震颤,5/38人淋巴细胞增多。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18 乙二醇中毒 乙二醇为无色、无臭,挥发性小具有甜味的黏性液体,能与水、醛、酮混溶。主要用于工业原料生产,制造合成纤维、塑料、灭火剂、油墨、杀虫剂、胶黏剂、制冷剂等。可由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多见因误饮防冻液中毒。乙二醇在体内代谢为草酸和甲酸,中毒后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和肾脏损害。吸入140mg/m3蒸气有明显的 *** 作用。成人中毒量为1~1.5ml/kg,相当于100ml总量。中毒血浓度为1.5g/L,致死血浓度为2~4g/L。[1]
18.1 毒理作用 常因误饮防冻剂中毒。加热乙二醇可使其挥发性增高而引起吸人中毒。长期皮肤接触含乙二醇的药物可以起慢性中毒。乙二醇吸收后有20%未经代谢排出体外,其余主要经肝脏代谢,醇脱氢酶将乙二醇氧化为乙醇醛,醛脱氢酶将其氧化成乙醇酸,部分乙醇酸转化为乙醛酸,再进一步转化为草酸和乙酸。乙二醇本身虽然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但毒性很低,而其代谢产物却有很高毒性,如大量草酸会抑制心肌和导致急性坏死,并可引起脑水肿、肺水肿;乙醇酸及乳酸能抑制柠檬酸的正常代谢,使机体发生酸中毒。乙二 醇中毒时的肾脏改变突出,一方面是代谢产物对肾小管的直接毒性作用,另一方面草酸盐结晶(主要是草酸与体内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钙)阻塞肾小管,是导致肾损害的主要原因。[1]
18.2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4h,而后根据其典型临床表现可分为3期[1] :
1.第一期 为口服后4.5~12h,主要表现为类似乙醇中毒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但呼气中无酒味,表现为酒醉样欣快兴奋、头晕、头痛、头昏、乏力、站立困难、嗜睡、意识蒙眬等,以及恶心、呕吐、腹胀及腹部压痛等胃肠道症状,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钙及低钙性抽搐。严重者因脑水肿而发生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2.第二期 在口服后12~24h主要以代谢性酸中毒的和心肺损害为主,表现为呼吸急促、深大,肺炎及肺水肿,心动过速,高血压或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炎及心力衰竭,
3.第三期 在口服后24~72h以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为主,肾区疼痛、蛋白尿、血尿、结晶尿、少尿或无尿,重者因急性肾衰竭而死亡。
吸人中毒者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意识蒙眬、眼球震颤、视 *** 水肿、咳嗽、咳痰等。
18.3 实验室检查 [1]
1.血清和尿中乙二醇浓度增高:血清中乙二醇浓度> 200mg/L即为中毒水平,> 500mg/L(8.06mmol/L)时往往提示中毒严重。
2.血钙降低,血尿素氮、肌酐可增高。
3.血清阴离子间隙增高,动脉血气分析示代谢性酸中毒,同时血中渗透压间隙也增高。
4.尿中可见红细胞、管型,及大量草酸钙结晶,尿比重低。
18.4 诊断 乙二醇中毒的诊断要点为[1] :
1.有乙二醇接触史,出现心、脑、肾、肺等多脏器损害的临床表现,尿中检测到草酸钙结晶可以诊断。
2.需要鉴别的是表现为阴离子间隙增高的其他醇类中毒的疾病。甲醇中毒眼部损害突出而乙二醇则以肾脏损害明显。而血中乙二醇测定和尿中查到草酸钙结晶有助于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乙醇酮症酸中毒鉴别。
18.5 治疗 乙二醇中毒的治疗要点为[2] :
1.清除未吸收毒物
服乙二醇后0.5~1h可以催吐或用清水洗胃,药用炭无效。保护气道,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2.特效解毒剂
乙醇或4甲基吡唑可以竞争性抑制醇脱氢酶,阻止乙二醇代谢过程,当血乙二醇> 3mmol/L时可使用,具体用法可参见第3节甲醇中毒。
维生素B1、B6和叶酸均能促进乙醇酸代谢成为无毒的产物而减弱其毒性:维生素B650mg每6h一次肌注,叶酸50mg每4h一次静脉注射,共用6次。
亦可口服或肌肉注射25%硫酸镁5ml,与草酸形成毒性小、易排泄的草酸镁而起到解毒作用。
3.加速已吸收毒物的排泄
血液透析疗效较好,能有效清除乙二醇及其代谢产物,迅速纠正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失调。透析液中加入95%乙醇以降低机体对乙二醇的代谢。透析结束后应继续应用乙醇24h。
透析指征:
(1)可以乙二醇中毒伴有渗透浓度增高>lOmmol/L而又排除乙醇或其他醇类中毒。
(2)伴有肾衰竭的乙二醇中毒。
(3)乙二醇血液浓度>200~500mg/L。
4.对症和支持治疗
如纠正低血钙,当pH值<7.2时及时补充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酸堿平衡及积极防治脑水肿、急性肾衰竭、心力衰竭、循环衰竭。
18.6 预后 口服含95%乙二醇的防冻液致死量约为1.5ml/kg,也曾有一次性服乙二醇总量2L后1h内即开始抢救治疗而康复的病例报道。[2]
19 实验室监测方法 品红亚硫酸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变色酸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20 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mg/m3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有机物的最大允许浓度 1.0mg/L 嗅觉阈浓度 90mg/m3 21 泄漏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22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避免长期反复接触。定期体检。
23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立即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大量水或饱和苏打水洗胃。就医。

乙二醇是什么

是有机化工原料,环氧乙烷水合物,因为有2个羟基CH20H-CH20H
乙二醇
别名 甘醇
分子式 C2H6O2;HOCH2CH20H
分子量 62.07
熔点 -13.2℃ 沸点:197.5℃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11;相对密度(空气=1)2.14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
蒸汽压 6.21kPa/20℃
闪点:110℃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醚等
稳定性 稳定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树脂、增塑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

乙二醇分子式

乙二醇的分子式为C2H6O2。
乙二醇是一种无色、无臭、有甜味的液体,具有很强的吸水性。乙二醇的结构式为HOCH2-CH2OH,它是一种简单的二元醇,即含有两个羟基(-OH)的醇类。
乙二醇可以通过乙烯直接氧化或通过甲醛和乙醛的缩合反应制备。在工业上,乙二醇主要用作合成聚酯纤维、树脂、涂料和其他高分子化合物的原料。也用于制备抗冻剂和汽车防冻液。
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化学性质与丙二醇相似,但在工业上更常用。乙二醇可以形成氢键,因此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和保湿性。它也常用于制备化妆品和护肤品,因为它能够与皮肤上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帮助保持皮肤水分和柔软度。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溶剂,广泛应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抗冻剂、汽车防冻液和化妆品等领域。
使用乙二醇时的注意事项:
1、储存和运输:乙二醇是一种有机溶剂,具有刺激性气味和一定的毒性。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安全。应该将其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远离火源的地方,并且要避免阳光直射。在运输过程中,应该使用专门的化学品运输车辆,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2、个人防护:在使用乙二醇时,个人防护非常重要。应该佩戴专门的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服等,以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如果不慎接触到眼睛或皮肤,应该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
3、废弃处理:废弃的乙二醇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不能随意倾倒或排放到环境中。应该将其交给专业的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以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使用乙二醇时需要保证安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乙二醇是什么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又名甘醇、1,2-亚乙基二醇,简称EG。
化学式为(CH2OH)2,是最简单的二元醇。乙二醇是无色无臭、有甜味液体,对动物有低毒性,乙二醇能与水、丙酮互溶,但在醚类中溶解度较小。用作溶剂、防冻剂以及合成涤纶的原料。乙二醇的高聚物聚乙二醇(PEG)是一种相转移催化剂,也用于细胞融合;其硝酸酯是一种炸药。
由于分子量低,性质活泼,可起酯化、醚化、醇化、氧化、缩醛、脱水等反应。

乙二醇是什么

乙二醇又名甘醇,简称MEG。化学式为(CH2OH)2,是最简单的二元醇。乙二醇分子式具有两个羟基,羟基性质稳定,通常储存一年物化性质不会发生改变。

乙二醇又名甘醇,简称MEG。化学式为(CH2OH)2,是最简单的二元醇。乙二醇分子式具有两个羟基,羟基性质稳定,通常储存一年物化性质不会发生改变。
乙二醇常温下为无色、无臭、有甜味的黏稠液体,比重约为1.11,沸点197.3℃,凝固点-12.6℃,闪点111.1℃,自燃点418℃。
乙二醇易吸湿,能与水、乙醇和丙酮等溶液混溶,微溶于乙醚,不溶于石油烃及油类。目前成熟的工业路线是由环氧乙烷、CO2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乙二酯(EC),然后水解得到乙二醇。
乙二醇对动物有毒性,人类致死剂量约为1.6克/公斤。乙二醇中毒后有恶心、呕吐、腹痛等感觉,溅入眼内会引起结膜炎,长期慢性中毒会引起眼球震颤、食欲减退等症状。

乙二醇的化学式

乙二醇的化学式介绍如下:
化学式为(CH2OH)2。
乙二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稍有甜味和具有吸湿性的黏稠液体,它能以任何比例与水相溶。乙二醇是一种无色微粘的液体,沸点是197.4℃,冰点是-11.5℃,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
混合后由于改变了冷却水的蒸汽压,冰点显著降低。其降低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随乙二醇的含量增加而下降。当乙二醇的含量为68%时,冰点可降低至- 68℃,超过这个极限时,冰点反而要上升。
扩展资料
防冻剂有很多类型,基本都为醇类。目前市面上90%以上都是以乙二醇作为防冻剂的乙二醇型防冻液,其他的还有以甲醇,乙醇,丙二醇等防冻剂制成的非主流防冻液。乙二醇相比其他防冻剂在成本,挥发性,腐蚀性,毒性,橡胶相容性,流动性等综合性能层面具有优势。
所以成为主流防冻剂,优质的防冻液一般都是乙二醇防冻剂。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给防冻液增加一定的防腐和缓蚀功能,以及防泡和防垢功能。由几种甚至几十种化学物质组成。添加剂类型主要有IAT无机盐型,OAT有机酸型,以及HOAT有机无机混合型。

乙二醇的化学式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又名甘醇、1,2-亚乙基二醇,简称EG。化学式为(CH2OH)2,是最简单的二元醇。
乙二醇的结构

乙二醇的结构简式

乙二醇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OH。
一、乙二醇介绍:
乙二醇是一种无色无臭、有甜味的液体,化学式为(CH2OH)2,结构简式为HOCH2—CH2OH,是最简单的二元醇。能与水、丙酮等互溶,但在醚类中溶解度较小。乙二醇的熔点是-12摄氏度,沸点是197.3摄氏度。乙二醇的密度是1.1132g/mL(20摄氏度)。
二、乙二醇储存温度:
乙二醇应该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最好的储存温度范围为0-25摄氏度。如果储存温度过高,乙二醇可能会分解,影响其品质和稳定性;而如果储存温度过低,乙二醇容易结晶,甚至可能形成固体。因此,在储存乙二醇时,需要注意防止过高和过低的温度。
乙二醇的用途:
1、乙二醇是制造聚酯纤维和树脂的原料。
乙二醇可以制造聚脂钎维和树脂,聚酯纤维具有耐磨、耐皱、弹性好等特点,广泛用于服装家纺、工业等领域。聚酯树脂具有硬度高、耐热、耐腐蚀等特点,广泛用于涂料、塑料、玻璃钢等领域。
2、乙二醇可以作为防冻剂和致冷剂。
乙二醇可以降低水溶液的冰点,因此可以用来防止汽车、飞机等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结冰。也可以用来制造制冷剂,包括R134a,是一种环保型的氟利昂替代品,广泛用于空调、冰箱等领域。
3、乙二醇可以作为溶剂、增塑剂、吸湿剂、表面活性剂等。
乙二醇可以溶解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盐,用来制造染料、油墨、化妆品等产品;乙二醇能增加塑料的柔软度和延展性,用来制造增塑剂。
乙二醇可以吸收水分,可以用来制造干燥剂和气体脱水剂;乙二醇的高聚物聚乙二醇是一种相转移催化剂,也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油水界面的性质。

什么是乙二醇

乙二醇是可以燃烧的,但是不易燃。乙二醇作为一种根本化工原料,主要用于消费合成树脂、防冻液、制冷剂、外表活性剂、光滑剂、增塑剂等精密化学品。
依据原料不同将乙二醇消费办法分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石化道路最早,随着石油价钱的上涨,乙二醇消费本钱日益升高,煤化工道路消费乙二醇逐步成为主要工业化办法。
扩展资料:
乙二醇的健康危害
毒性:大鼠经口LD50=5.8mL/kg,小鼠经口LD50=1.31~13.8mL/kg。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国内尚未见本品急慢性中毒报道。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因误服。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
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二醇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又名甘醇、1,2-亚乙基二醇,简称EG。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甜味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化学式为C2H6O2,结构式为HO-CH2-CH2-OH。乙二醇是一种两个羟基(-OH)官能团的连续结构,因此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对水的亲和性。
化学式简图
乙二醇在工业上广泛应用。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在聚合物、塑料、溶剂、涂料、纺织品、化妆品以及冷却液和防冻液等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乙二醇主要用于制聚酯,涤纶,聚酯树脂、吸湿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染料、油墨等的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气体脱水剂,制造树脂、也可用于玻璃纸、纤维、皮革、粘合剂的湿润剂。
可生产合成树脂PET,纤维级PET即涤纶纤维,瓶片级PET用于制作矿泉水瓶等。还可生产醇酸树脂、乙二醛等,也用作防冻剂。
除用作汽车用防冻剂外,还用于工业冷量的输送,一般称呼为载冷剂,同时,也可以与水一样用作冷凝剂。
要注意乙二醇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被误食或吸入过量乙二醇,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包括中毒和损害肝脏、肾脏、神经系统等。
因此,在使用乙二醇时应当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并注意妥善储存和处理乙二醇。
储存乙二醇:
乙二醇应存放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热源和氧化剂。避免阳光直射,防止高温和高湿环境。
选择耐腐蚀性能好的密封容器,如玻璃瓶、聚乙烯或不锈钢容器。容器应密封良好,以防乙二醇挥发。在储存容器上粘贴清晰明了的标签,标明乙二醇的名称、危险性和防护措施等信息。
中毒后应当采取措施:
拨打当地的紧急救护电话(如120)
将中毒者从污染环境中转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切勿诱导中毒者呕吐,以防止进一步损伤。
给予中毒者口服活性炭以吸附乙二醇。
将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根据具体症状进行处理,如输液、洗胃、支持性治疗等。

什么是乙二醇?

乙二醇是一种化学物质,主要用途有作为溶剂、聚酯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重要原料之一、冷却剂和防冻剂的生产、用于制备溶剂型油漆、清洁剂、湿度调节剂以及稳定剂。
一、定义
乙二醇,又称乙二醇、1,2—乙二醇,是一种无色、带有轻微甜味的化学物质。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工业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乙二醇是一种有毒物质,需按照正确的使用和处理方法,确保安全性。
二、用途
1、作为溶剂
由于其良好的溶解性,乙二醇被广泛应用于染料、颜料、油墨、树脂和胶粘剂等领域。它能够帮助不同成分的物质混合均匀,并调节粘度和流动性,提供各种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2、聚酯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重要原料之一
它可以与对苯二甲酸(PTA)或二甲酸酐(DMT)反应生成聚酯,进而制备纤维和塑料。这种聚酯纤维具有优秀的拉伸强度和耐磨性,广泛用于纺织、包装和塑料制品等行业。
3、冷却剂和防冻剂的生产
由于其低毒、低腐蚀性和良好的热性能,乙二醇被用作汽车冷却液和暖气系统抗冻剂的主要成分。它能够有效地降低水的冰点并保护管道和设备免受寒冷天气的损害。
4、稳定剂
用于制备溶剂型油漆、清洁剂、湿度调节剂以及各种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它在这些应用中可以作为稳定剂、粘合剂和防腐剂等功能。
乙二醇来源:
1、石油化工方法:乙二醇可通过乙烯氧化得到。首先,将乙烯与空气或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环氧乙烷,然后将环氧乙烷进一步加氢水解,得到乙二醇。
2、生物发酵法:乙二醇也可以通过生物发酵得到。某些微生物,如酵母菌、大肠杆菌等可以利用含有碳源的培养基,通过发酵代谢产生乙二醇。
3、纤维素制备法: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中主要的结构多糖,可以通过将纤维素进行化学处理来制备乙二醇。这个过程通常包括纤维素的预处理、酸/碱催化水解和乙二醇的纯化等步骤。
4、回收和再利用:乙二醇还可以通过回收和再利用来获得。在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如聚酯纤维和塑料等的制造,乙二醇被用作反应的原料,而产生的废液中含有未反应完全的乙二醇,可以通过分离和精炼等工艺进行回收和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