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精神矍铄是什么意思解释
- 2、精神矍铄
- 3、精神矍铄的意思
- 4、矍铄的造句矍铄的造句是什么
- 5、时代的美学价值和精神得到了提升的成语?
- 6、精神矍铄读音
- 7、〖精神矍铄的意思〗用成语精神矍铄怎么造句
- 8、精神矍铄是什么意思
- 9、精神矍铄是什么意思
精神矍铄是什么意思解释
精神矍铄意思是指老人富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成语解释:
矍:惊视的样子。
矍铄: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老而强健。
精神矍铄指老人富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精神矍铄”造句:
1、外公精神矍铄地站在门口,微笑着迎接客人,雪白的眉毛长得可长了,简直成了两眼的珠帘。
2、三舅和姑父都是花甲之人,精神矍铄,热情健谈,身子骨很是硬朗。
3、以为遭受电闪雷劈的老柳树会从此日渐凋零,没想到它们却依然精神矍铄,绽放着慈祥的笑容,伫立成校园的一道风景。
4、那些得道高僧,一个个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与世无争,劝人行善。
5、她现在知道,他家里有一位八十七岁,精神矍铄而惹人生气的母亲。
6、这天,天高气爽,阳光明媚,马侯平去看望罗秀才,见罗秀才精神矍铄,森板硬朗,清清爽爽,很是高兴。
7、女的白发婆娑,男的白须飘飘,看上去都有一大把年纪,但精神矍铄。
8、极近,冷血凝才看清了来者尊容,老者年龄60有余,着一身浅绿长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鹤骨霜髯。
9、小卢鸿定睛看去,却见为首两位老者,其一身着华服,却显得老态龙钟,其二则身着稍显朴素,却精神矍铄。
10、一个头发班白、精神矍铄的老头手中拿着数封介绍信,对坐在自己面前的天野说道。
11、蔡浩华六十多岁,虽然满头白发,但身材挺拔,看起来精神矍铄红光满面。
12、一生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张支云身体非常好,虽然年迈仍精神矍铄,雄心壮志不减当年。
13、果然,在吃了粥之后,他们立即精神焕发,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各个精神矍铄。
精神矍铄
精神矍铄拼音是jīng shén jué shuò,意思是指老人富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出处:
1、《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中“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2、宋代诗人苏轼的《入峡诗》中“矍铄空相视,呕哑莫与谈。”
近义词: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精神饱满、精神焕发。
造句:
1、他会活到精神矍铄的高年。
2、她现在知道,他家里有一位八十七岁,精神矍铄而惹人生气的母亲。
3、祖父就要80高龄了,但仍精神矍铄。
4、愿他们永远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精神矍铄,充满活力。
5、我父亲的短发完全灰白了,可是他仍然精神矍铄。
精神矍铄,汉语成语,意思是指老人富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拼音:jīng shén jué shuò。
释义:矍铄: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老而强健。指老人富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出处:宋代苏轼《入峡诗》:“矍铄空相视,呕哑莫与谈。”
近义词: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精神饱满、精神焕发。
精神矍铄的例句
1、祖父就要80高龄了,但仍精神矍铄。
2、视频里,98岁的他精神矍铄,连续上下蹲立做运动。
3、78岁高龄的赖高淮大师精神矍铄,谈锋甚健。
4、愿他们永远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精神矍铄,充满活力。
5、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器宇不凡。
6、女的白发婆娑,男的白须飘飘,看上去都有一大把年纪,但精神矍铄。
7、已过“耳顺之年”的王国春精神矍铄,说话时更是掷地有声。
精神矍铄的意思
精神矍铄,汉语成语,意思是指老人富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矍:惊视的样子。矍铄: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老而强健。《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中“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宋代诗人苏轼的《入峡诗》中“矍铄空相视,呕哑莫与谈。”
近义词: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精神饱满、精神焕发。
误区:精神矍铄指的是老年人,不能用来形容年轻人。
精神矍铄造句:
1、愿他们永远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精神矍铄,充满活力。
2、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
3、已过“耳顺之年”的王国春精神矍铄,说话时更是掷地有声。
4、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啊。黄公子不药而愈,而且精神矍铄,气冲霄汉。
5、她现在知道,他家里有一位八十七岁,精神矍铄而惹人生气的母亲。
6、萧逸的这个谎言很蹩脚,但却又看不出什么破绽,因为萧逸此时看上去目光炯炯,精神矍铄,哪儿像是个酒醉的人。
7、女的白发婆娑,男的白须飘飘,看上去都有一大把年纪,但精神矍铄。
8、一旦听闻哪里设局,哪怕是观战,也会神采飞扬,甚至就像个老人家一样精神矍铄。
9、老人尽管已经年过六十,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10、楚行健精神矍铄,原本全部的花白的头发之中,居然生了几缕黑丝。
矍铄的造句矍铄的造句是什么
矍铄的造句有:愿他们永远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精神矍铄,充满活力。我爷爷是位鹤发童颜的矍铄老人。矍铄的造句有:女的白发婆娑,男的白须飘飘,看上去都有一大把年纪,但精神矍铄。走出老远,精神矍铄的老人还站在院塔里,不断向我们挥手。注音是:ㄐㄩㄝ_ㄕㄨㄛ_。拼音是:juéshuò。词性是:形容词。结构是:矍(上中下结构)铄(左右结构)。矍铄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矍铄juéshuò。(1)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二、引证解释⒈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引《后汉书·马援传》:“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_哉,是翁也!’”唐刘禹锡《赠致仕滕庶子》诗:“矍_据鞍时骋健,殷勤把酒尚多情。”《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鲜于同时年六十有一,年齿虽增,矍_如旧。”清刘大_《祭望溪先生文》:“登楼拾级,不赖人扶。谓公矍_,百年可逾。”三、国语词典老而强健。四、网络解释矍铄基本信息【词目】矍铄【拼音】juéshuò【注音】ㄐㄩㄝ_ㄕㄨㄛ_【英译】(foroldpeople)haleandhearty【基本解释】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样子。关于矍铄的近义词抖擞矫健强壮健旺坚强鉴定坚定顽强坚硬刚强关于矍铄的反义词苍老软弱龙钟关于矍铄的诗词《秋宴口号·矍铄仍堪将帅间》《渔家傲·矍铄诗翁人共许》《沁园春·嗟矍铄翁》关于矍铄的诗句自笑凭鞍矍铄翁杖藜矜矍铄矍铄老翁轻客路关于矍铄的单词hale关于矍铄的成语精神矍铄众口铄金谗口铄金铄石流金_口铄金铄古切今流金铄石铄金点玉震古铄今铄懿渊积关于矍铄的词语震天铄地群口铄金铄石流金众口铄金_天铄地精神矍铄_口铄金日销月铄铄古切今流金铄石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矍铄的详细信息
时代的美学价值和精神得到了提升的成语?
精神矍铄,汉语成语,拼音是jīng shén jué shuò,意思是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出自《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
成语出处
(1)《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中“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2)宋代诗人苏轼的《入峡诗》中“矍铄空相视,呕哑莫与谈。”
精神矍铄的造句
1) 她精神恍惚不言不语,情绪非常不安。对她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2) 接近午夜时分,庞眉黄发的吴德才依然精神矍铄,以一口标准的英语回答记者的询问。
3) 等到部下鱼贯而出之后,刚才还人声鼎沸的中军大帐,如今只剩下南院大王,北辽一代战神萧鼎和一位精神矍铄的灰衣老者。
4) 川省收藏家协会常务会长吕齐,作为省藏协的当家人和主要开拓者,一谈起协会的发展,就会精神矍铄,激动不已。
5) 果然,在吃了粥之后,他们立即精神焕发,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各个精神矍铄。
6) 头发班白精神矍铄的老头手中拿着数封介绍信,对坐在自己面前的天野说道。
7) 六声音来自离高星不远的座位,举牌的是一位白发鹤寿,精神精神矍铄的老者,约莫有近七岁,拄着拐杖,手中号牌是一百零八号。
8) 王盘声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显得精神矍铄,并在主持人叶惠贤询问感受时笑说:“今朝心里厢开心”。
9) 第天太阳刚要升起的时候,从村子后面来了一个头梳发髻的老人,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背着一个灰布袋子,见人也不说话,直接奔何老七家而来。
10) 蔡浩华六多岁,虽然满头白发,但身材挺拔,看起来精神矍铄红光满面。
11) 走出老远,精神矍铄的老人还站在院塔里,不断向我们挥手。
12) 女的白发婆娑,男的白须飘飘,看上去都有一大把年纪,但精神矍铄。
13) 而此时在红木旁边的一个木凳上却坐着一个老人,童颜鹤发,精神矍铄,慈眉善目,手中拿着一个同样是用铁瓷木雕成的茶杯,神情怡然自得地品着佳茗。
14) 眼前这位85岁的任连衡先生,目光如炬,精神矍铄,一口纯正的东北口音。
15) 视频里,98岁的他精神矍铄,连续上下蹲立做运动。
16) 一个年迈的老者说道,他已经存活了数百年,与龟鹤同寿,须眉皆白,白发苍苍,却依旧精神矍铄,目光炯炯。
17) 乐亭大相各庄乡房各庄村的一户农家小院儿,55岁的庄稼汉刘建民的儿女都已经成家,刘建民老两口身体健康,孩子们的“爷爷”白怀宇75岁高龄,精神矍铄。
18) 这天,天高气爽,阳光明媚,马侯平去看望罗秀才,见罗秀才精神矍铄,森板硬朗,清清爽爽,很是高兴。
19) 钱老与夫人情深意厚,自从夫人仙逝,一向精神矍铄的钱老身体“看着就不行了”。
精神矍铄读音
精神矍铄拼音jīng shén jué shuò。
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出处《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需要注意精神矍铄指老年人。不能形容年轻人。
例句:愿他们永远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精神矍铄,充满活力。
近义词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精神饱满,精神焕发。
造句:
外公精神矍铄地站在门口,微笑着迎接客人,雪白的眉毛长得可长了,简直成了两眼的珠帘。
愿他们永远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精神矍铄,充满活力。
春季天气多变,感冒时时防范。每天按时入睡,精神矍铄体健。早晨冷水浴面,鼻翼按摩多遍。开水适量多喝,常吃一点生蒜。坚持科学锻炼,还得豁达心宽。
〖精神矍铄的意思〗用成语精神矍铄怎么造句
你好
精神矍铄
〖读音〗jīngshénjuéshuò
〖成语〗解释:矍:惊视的样子。矍铄: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老而强健。精神矍铄: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出处〗《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中“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宋代诗人苏轼的《入峡诗》中“矍铄空相视,呕哑莫与谈。”
〖误区〗精神矍铄指老年人,不能形容年轻人。
造句:这位老大爷看起来神采奕奕,精神矍铄。
望采纳,谢谢
这个词语造句…
他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
这样就可以了
拼音:[jīng shén jué shuò]
释义: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蔡浩华六十多岁,虽然满头白发,但身材挺拔,看起来精神矍铄红光满面。
2.走出老远,精神矍铄的老人还站在院塔里,不断向我们挥手。
3.女的白发婆娑,男的白须飘飘,看上去都有一大把年纪,但精神矍铄。
精神矍铄是什么意思
意思: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精神矍铄:
1、出处:《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宋代诗人苏轼《入峡诗》:矍铄空相视,呕哑莫与谈;
2、近义词: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3、误区:不能形容年轻人;
4、造句:王爷爷虽然已过七十,看起来依然精神矍铄。
精神矍铄是什么意思
中国的成语种类很多,每个成语都有着不同的意思和含义,精神矍铄这个成语是平时使用得比较多的,那么精神矍铄是什么意思呢?
1、 意思:精神矍铄,汉语成语,拼音是jīng shén jué shuò,意思是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2、 出处:《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中“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3、 造句:这天,天高气爽,阳光明媚,马侯平去看望罗秀才,见罗秀才精神矍铄,森板硬朗,清清爽爽,很是高兴。
关于精神矍铄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