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稀是什么意思,古稀,耄耋,期颐,这些词的意思是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8 12:19:50 浏览3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古稀是什么意思

“古稀”意思是称人年七十,如:古稀之年;原有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
出处:
1、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2、明·李贽《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
3、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瑞文端公重瞳》:“公早贵,致位宰辅,寿臻古稀。”
4、《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
5、明朝时期,著名书画家唐寅读了杜诗后,感慨自己已活过了“古稀”,他填了一首《七十词》:“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二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唐寅虽活过古稀,仍感叹唏嘘人生几何。

古稀是什么意思

古稀,称人年七十。
详细释义:
亦作“古希”。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明李贽《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
例句:
1、老爷爷天天坚持锻炼,虽然已年逾古稀,却仍是鹤发童颜,神采奕奕。
2、人逢古稀喜相聚,满座白发尽笑语。身处盛世盼岁长,往事茫茫如烟雨。勤于纸上寻欢乐,珍惜今天保身体。多在人间看春光,又是桃红满地绿。
3、年逾古稀的张老伯鹤发童颜,走起路来却健步如飞。
4、虽然年近古稀,但他仍然精力充沛。
5、爷爷已年逾古稀,但身体还是非常硬朗。
6、爷爷高高的个儿,宽宽的肩,别看他已年过古稀,可说起话来,声音像洪钟一样雄浑有力;走起路来蹬、蹬、蹬他,连小伙子也追不上呢。
7、前人七十曰古稀,盛世益寿百年期,淡泊心宽似天地,福如东海乐无比。
8、老爷爷天天坚持锻炼,虽然已年逾古稀,却仍是鹤发童颜,神采奕奕。他年逾六旬,军帽下露出了花白的鬓发,在帽徽领章的走路时却仍然步履矫剑。
9、王爷爷已年逾古稀,但仍然每天早上坚持体育锻炼。

古稀是什么意思

年逾古稀的意思是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古稀特指七十岁。出自唐&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思是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可见的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对于年龄的指代,有称二十为弱冠、三十为而立、四十为不惑、五十为半百或知命、六十为花甲或耳顺、七十为古稀、八十及九十为耄耋、百岁老人为期颐。

古稀的意思古稀的意思是什么

古稀的词语解释是:古稀gǔxī。(1)称人年七十。古稀的词语解释是:古稀gǔxī。(1)称人年七十。拼音是:gǔxī。词性是:名词。注音是:ㄍㄨˇㄒ一。结构是:古(上下结构)稀(左右结构)。古稀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亦作“古希”。引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明李贽《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清平步青《霞外_屑·掌故·瑞文端公重瞳》:“公早贵,致位宰辅,寿臻古稀。”《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二、国语词典语本唐.杜甫〈曲江〉二首之一:「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指人七十岁。词语翻译英语seventyyearsold德语-(Adj)_法语septuagénaire三、网络解释古稀古稀,称人年七十。古稀,原有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含义;但是解作古来稀少,与过去不同了。医学保健昌明,阅报见过百岁老人还侍奉着高堂老母的事,将来这有可能就不再是新闻了。关于古稀的近义词耄耋总角弱冠不惑关于古稀的诗词《七十古稀·细顾平生出处间》《题太仓陆涵年伯古稀自述诗后》《咏史·袁褚才名自古稀》关于古稀的诗句此去古稀近也七十古稀有七十古稀今独关于古稀的成语月明星稀人生七十古来稀抹稀泥年逾古稀年近古稀稀稀疏疏月朗星稀关于古稀的词语和稀泥年近古稀抹稀泥月明星稀月朗星稀年逾古稀古稀之年稀奇古怪关于古稀的造句1、风华正茂时已经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开拓者。让外国人同我们接轨,这是一个年过九旬的大学者的大气象。笑揽风云动,睥睨大国轻。2、李伯伯到了古稀之年,身体还这么硬朗,真是难得呀!3、爷爷已年逾古稀,但身体还是非常硬朗。4、张教授虽已年近古稀,但仍潜心钻研,著书立说。5、老伯到了古稀之年,身体还这么健壮,真是难得。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古稀的详细信息

古稀的意思

古稀的解释[three score years and ten;seventy years of age] 称人年七十 酒债 寻常 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古稀之年 详细解释 亦作“ 古希 ”。 唐 杜甫 《曲江》 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明 李贽 《观音阁》 诗 之一 :“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 掌故 ·瑞文端公重瞳》 :“公早贵,致位宰辅,寿臻古稀。” 《当代》 1981年第6期:“他 后悔 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 这么 不知 轻重。” 词语分解 古的解释 古 ǔ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 相对 :古代。古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古典。古风。古训。古道(a.指古代的 道理 ;b.古朴;c.古老的道路)。 古体诗的简称:五古( 稀的解释 稀 ī 事物中间距离远、 空隙 大,与“密”相对, 稀疏 。稀落(?)。 稀客 。 依稀 。 浓度小,含水分多的,与“稠”相对:稀薄。稀料。稀释。 少:稀少。 稀罕 。 稀奇 。古稀之年。 用在“烂”、“松”等 形容词 前面,表

古稀是什么意思啊

古稀,称人年七十。
名词解释:古稀,原有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含义;但是解作古来稀少,与过去不同了。医学保健昌明,阅报见过百岁老人还侍奉着高堂老母的事,将来这有可能就不再是新闻了。
名词来源:唐 杜甫 《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名词造句:
①张教授虽已年近古稀,但仍潜心钻研,著书立说。
② 李伯伯到了古稀之年,身体还这么硬朗,真是难得呀!zaojv.com 造句 网
③ 是陈医生妙手回春,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这个古稀之人又枯木逢春了。
④ 他虽已年近古稀,但壮心不已,尚有余勇可贾。
⑤ 年逾古稀的黄大爷生气地说:“我已是日薄西山的人了,怎敢和你们年轻人比高低。”。
⑥ 与日月同辉的诗人王之涣来到了景色秀美的黄山,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已是白发苍苍,但依旧精神矍铄,他徒步登顶黄山。
古稀,称人年七十。古稀,原有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含义;但是解作古来稀少,与过去不同了。医学保健昌明,阅报见过百岁老人还侍奉着高堂老母的事,将来这有可能就不再是新闻了。
70岁——古稀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参考下吧
古代指70岁的人.
出自明代诗人唐寅的《七十词》
  人年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
  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
  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
  算来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
意思是活到70的人很少,不容易。
耄耋是用来称八九十岁的老人,既能表示老人的年龄状态,又不乏对老人的尊重。

古稀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古稀释义:
[three score years and ten;seventy years of age] 称人年七十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古稀之年
耄耋是用来称八九十岁的老人,既能表示老人的年龄状态,又不乏对老人的尊重。
古稀——中国人自古指七十高龄的说法。源自杜甫《曲江二首》:“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慨叹人生苦短,能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十分稀少。

年近古稀的古稀是什么意思?

“古稀”代指七十岁。
年近古稀【nián jìn gǔ xī】
基本释义:形容年纪将近七十岁。古稀:指七十岁。
出处: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白话译文: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也是很少的了。
例句:他如今已是年近古稀又体弱多病,当年在皇上跟前当一等侍卫时,那拔山扛鼎、慷慨悲歌的豪迈气魄早已荡然无存了。
扩展资料:
形容年龄的词语:
1、襁褓: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2~3岁的儿童。幼儿时期。
3、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4、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5、黄口: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
6、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7、桃李年华:古人指女子二十岁的年龄。
8、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女子出嫁称梅之年,摽梅之年。
“古稀”代指七十岁,年近古稀就是年龄快七十岁了。
【名称】古稀
【拼音】gǔ xī
【出处】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白话翻译: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也是很少的了。
【英文翻译】seventy years old
【例句】
1、年逾古稀的张老伯鹤发童颜,走起路来却健步如飞。
3、虽然年近古稀,但他仍然精力充沛。
3、爷爷已年逾古稀,但身体还是非常硬朗。
4、王爷爷已年逾古稀,但仍然每天早上坚持体育锻炼。
5、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你我如今都是古稀之人了。
扩展资料:
形容年龄的词语:
1、襁褓:不满周岁。
2、孩提:两至三岁。
3、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4、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5、总角:幼年泛称。
6、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7、黄口:十岁以下。
8、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9、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10、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11、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2、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13、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14、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15、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16、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17、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年近古稀
拼音: nián jìn gǔ xī
解释: 古稀:指七十岁。年纪将近七十岁。
古稀是指年龄,
古稀指70岁。
“古稀”的意思是指人的年龄到了七十岁。
出处唐代诗人杜甫的《曲江》。
原文如下: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译文如下:
每天退朝归来,都要典衣沽酒。常常到曲江边举杯畅饮,尽醉而归。
因赊酒太多,处处留有酒债。人生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就不多。
蝴蝶在花丛中穿行,时隐时现。蜻蜓缓缓飞动,时而点着水面。
我要对春光说,请与蝴蝶、蜻蜓一同流转。须得片刻欣赏,莫误时机。
扩展资料:
古稀一词的典故轶事
明朝时期,著名书画家唐寅(唐伯虎)读了杜诗后,感慨自己已活过了“古稀”,他填了一首《七十词》:“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二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唐寅虽活过古稀,仍感叹唏嘘人生几何。
查核一下,千多年前的“古稀”老翁,确实稀少的很!仅以知名的诗人、学问家为例,超过七十岁的真是寥寥无几。但是,到了数百年前,社会不断进步,人的寿命已长了很多。
仍以名家为例,不仅感叹古稀的唐寅已超过古稀,他同时代的罗贯中(《三国演义》作者)、吴承恩(《西游记》作者)、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言”作者)、郑板桥(书画名家)等,年龄均过古稀。到了现代,古稀者遍地皆是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曲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稀

古稀,耄耋,期颐,这些词的意思是什么?

1、耄耋(mào dié):则是对8,90岁的老人称呼,通常泛指年纪大的人。
2、古稀:一般是对70岁以上的老人称呼。
3、出处: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4、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二八年华:16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知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杖朝:八十岁。"八十杖于朝。"谓八十岁可拄杖出入朝廷。唐韩偓《乙丑岁九月在萧滩镇书四十字》诗:"若为将朽质犹拟杖于朝。"
耄耋:八十 ~ 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