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民党五大主力,国军5大王牌是哪5支部队?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06 11:41:17 浏览5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国军五大主力部队是哪些?

“国军五大主力”是指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革命军内作战力最为坚强,装备最为精良的五支部队,分别为: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第七十四军,第十八军。五大主力的称呼最早是在1946年的“军事整编会议”上被提出,各军基本上全为美式装备部队。其中:新1军是装备出来的,第74军是打出来,第5军是练出来的,第18军是宠出来的,新6军是孪生出来的。抗战结束后,为适应军事上的需要,国民党军队从1946年初对陆军作战部队进行整编,集团军机构改为绥靖区和整编军,军缩编为整编师,师缩编为整编旅。原计划第一期先整编黄河以南、以西的部队,第二期整编华北、东北部队。当时在华东战场的第五军、十八军、七十四军分别整编为整编第五师、整编第十一师、整编第七十四师。1946年6月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第二期整编计划未能实施,在东北战场的新一军、新六军仍保留原番号。这五支部队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先后被人民解放军歼灭。

国军5大王牌是哪5支部队?

蒋介石的五大主力--18军11师,第5军,整编74师,新1军,新6军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国民革命军”----"五大主力"
(一)国军——“天下第一军”新编第1军:---寿命6年
国民党新编第1军1942年10月在印度兰姆枷成立,它是第一支在国外建军的国民党部队,第一支美式装备的部队,第一支美式训练的部队。新1军的装备当时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军队A级水平。当年在印缅战场曾使日军闻风丧胆,但被蒋介石推向反共战场后,便走向衰落,最终灭亡在黑土地上。1948年10月,被消灭于辽沈战役中,落难黑山 。
主官孙立人,北平清华大学,美国西点军校的出身,除了在印缅战场的功勋以外,东北战场上因孙立人意气用事,抗命不遵,表现乏善可陈。
(二) 国军——“国军老大”新编第6军:---寿命4年
国民党新编第6军1944年8月从新1军脱颖而出;由名将“丛林虎”廖耀湘亲自统领;全新的美式装备;建功抗日战场;自诩“国军老大”,号称“天下无敌”。但与人民解放军为敌后,“国军老大”变成“无名鼠辈”;“天下无敌”变成“天下无能”,最后丧命东北战场。1948年10月,被消灭于辽沈战役中。
新六军在东北的表现远强于新一军,廖耀湘可以在威远堡以一个团的攻击力量打败林彪的一个主力纵队(相当于军)的防守。
在这五大主力的系统中只有第5军和新六军有亲源关系,新六军首任主官廖耀湘及其基干部队是原第5军的主力,可以说是何应卿-徐庭瑶-杜聿明系统。
新一军、新六军这两支部队在辽西战场被歼后一直未被重建。
(三)国军——“铁马雄师”第5军:---寿命10年
国民党第5军1938年10月在湖南省湘潭县成立,它是国民党组建最早的一支现代化的装甲部队,被誉为“铁马雄师”。抗日战争,曾血战昆仑,一鸣惊人。1948年11月-次年1月,被消灭于淮海战役,败亡陈官庄。解放战争,它是国民党“五大王牌”最后的灭亡者,也是蒋家王朝最后的挽歌。
(四)第十八军(整11师)---寿命18年
国民党第18军诞生于1930年8月,是国民党“五大王牌”中,建军最早、实力最大、名将最多的老牌劲旅,成名于军阀混战,壮大于围剿红军,建功于抗日烽火,兵败于淮海战场。1948年11月-次年1月,被消灭于淮海战役。 18军在双堆集被歼后,由第12兵团副司令胡琏将军在江西重建整11师,高魁元(后官至台湾国防部长,上将)任军长,并随兵团部撤往广东潮汕地区,在福建厦门战役爆发时,秘密上船调往金门,并于1949年10月25日在金门登陆,以劣势装备全歼全副美式装备的三野三个加强团的登陆部队,毙、伤、俘虏解放军28军9000余人,重塑18军的辉煌。该军著名战将有陈诚、罗卓英、黄维、胡琏、高魁元,该军为国民党固守金门,偏安台湾立下汗马功劳。
(五)国军——“御林军”整编74师:---寿命10年
国民党整编74师1937年8月在武汉成立,初建时为74军,1946年改编为整编为74师。它是国民党“王牌”中最耀眼的新星,有着一系列的辉煌:“御林军”、“抗日铁军”、“虎贲师”,并荣获国民党最高奖励“飞虎旗”。74军(整74师)是抗战中唯一可以以一军之力打垮日军一个师团的国军主力军,是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训练而成。但与人民解放军交战后,却辉煌不再,1947年5月,被消灭于山东孟良崮,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副师长蔡仁杰被双双击毙,整编74师2万余人全部被歼。
整74师兵败孟良崮之后又由留守人员及原干部编成74军,由原整74师副师长邱唯达中将任军长,仍有较强的战斗力,屡挫三野于华东战场。在徐蚌会战中加入邱清泉将军的第二兵团序列,在陈官庄再次覆灭。同时被歼的还有另一支抗日铁旅第5军。后国防部再次重建74军,由劳冠英任军长,此时的74军已是空架子,无任何战斗力,在福建厦门战役中被消灭。74军的最后结局是国防部为拉拢云南实力派龙云,在最后保卫大西南的情况下,将第5军,74军的番号给龙云,可是龙云选择了率部起义,第5军和74军的历史使命也告结

国军五大主力是什么?他们的事迹是什么?

历史终将由胜利者书写,失败者终将被历史的流沙掩埋。就像《长门赋》,只有新人笑,老人哭。每个人都向前看,但是当你回头看的时候,你会不会想起几十年前的抗战,很多激动人心的著名部队、人物、功绩都被遗忘了?比如抗战时期国军的五大主力,这五个装备精良,战功卓著。人们对这五个单元不熟悉或者一知半解。现在,边肖将在这里为你一一介绍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一看。国军五大主力是什么?“国军五大主力”是指中国抗日战争后国民革命军中战斗力最强、装备最好的五支部队,而这五支部队分别是: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整编后的第七十四师、第十八军。“五大主力”的称谓最早是在1946年的“军队整编会议”上提出的,所有的军队基本都是美式武装。那么,国军五大主力都有哪些事迹呢?首先介绍一下国军五大主力之首74师。74师又称74军,在抗日战争中参加过多次著名战役,战功最为卓著。这支部队曾被称为国民革命军第74军,是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禁军”。济南战役中,74军防守商埠。1948年9月,济南战役打响,王飞往南京求援。蒋介石命令第74师空运至济南。但一天后,解放军用炮火封锁了机场,只空运了7个连。这七个连后来被王派到了的商埠,作为第二绥靖区司令部的警卫。9月20日,解放军猛攻商埠,22日开始进攻第2绥靖区司令部。第74师凭借指挥部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和周围的明碉堡组成的防御工事坚持抵抗。此时战斗相当激烈,有济南战役“绞肉机”之称。解放军集中炮火猛轰,整栋楼被炸得千疮百孔,伤痕累累,几乎炸成了一个炮弹架。但74师七连依然拼死奋战,子弹和手榴弹不断从窗户和弹孔里飞出。即使解放军闯进大楼后,他们仍然和解放军一层一层,一间一间房子,一层一层楼地战斗。八年抗战,七十四军几乎参加了正面战场的所有重大战役。是100多支军队中战斗时间最长、消灭敌人最多的军队,屡建功勋,获得了军队的最高荣誉——飞虎旗。成立于抗日战争初期的74军,参加战斗最多,战绩最好。他在抗日战争中打了许多胜仗,立下了最大的战功。他被誉为五大主力之首,抗日铁军。第二任军长王才华横溢,“山东不如一个王”的说法在山东流传已久。而且这支部队人才济济,有飞虎将军王、虎将军史忠诚、猛将张、山虎周之道、谋士。作为国军五大主力之首,怎么可能没有战功?这支部队的主要战果是上高战役、常德战役和雪峰山战役,是抗日战争中战斗次数最多的。然而,75军的结局并不怎么好。孟良崮战役47年全军覆没,淮海战役整编后48年又全军覆没。其次是号称“天下第一军”的新1军。这支部队装备最好,在战争中战斗力最强1941年底,随66军进入缅甸。在仁安羌一战中,孙将军仅率113团扫清缺口,以少胜多,解救英军和记者7000余人。蒋介石、罗斯福、英国国王乔治都曾授予他勋章,使他声名远扬,甚至被媒体称为“东方隆美尔”。与此同时,113团伤亡过半。后来,由于远征军的指挥混乱,孙立人没有随大部队向北撤退,而是完全撤退到印度。越境时,英军居然要求新38师解除武装,以“难民”身份入境!孙将军当即拒绝,下令加强警戒,做好战斗准备。后来,英军参观了新38师的营地。军装虽然破了,但是干净整洁,枪虽然差但是擦得锃亮,还带了两门迫击炮和四挺重机枪。和那些逃跑途中把裤子扔了的英军绝对不一样。英国人印象深刻一次,第二天玩宾果豆欢迎。让人开心!当时东北有句话叫“只要不打新军,就不怕中央的百万大军”,是因为看到它的超强战斗力后产生的恐惧才说了很久的。

国军五大主力实力排名是怎样的

"国军五大主力"是指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革命军内作战力最为坚强,装备最为精良的五支部队,分别为: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第七十四军,第十八军。新1军是装备出来的,第74军是打出来,第5军是练出来的,第18军是宠出来的,新6军是孪生出来的。
18军名将最多(罗卓英,方天,胡琏,黄维,朱怀冰等),实力最强(5个师全为德械师,共29个团),影响最大(国民党军上至总司令,下至军长几乎全有18军的影子)。
74军(师)战绩最辉煌(大战不缺席,歼灭106师团主力),后台最硬(首任军长俞济时时蒋介石的外甥).
第五军拥有抗战中前期国民党军唯一一支机械化师(200师),单次战役战果最无语(同古战役,一个师抵挡日军3个师团,在对方使用毒气弹的情况下坚守一周,歼敌5000余人,自身伤亡不到2000余人。撤退潇洒,物资、弹药、伤员全部带走。号称连副伙食担子也没留下).
第一军名气最大(仁安羌解救英军,威震盟军),装备最好(2个75毫米山炮营,1个105毫米榴弹炮营,每个团一个106毫米重迫击炮连,一个37毫米战防炮连,每个连6门60毫米迫击炮,再加一个营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
新六军和新一军一样
国军五大主力实力排名是怎样的?
国军五大主力实力排名如下:空军、海军、陆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
空军作为国家的空中力量,具备重要的战略价值。它拥有各类现代化飞机和导弹,可以提供空中侦查、打击和控制能力。空军在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实施远程打击和防空任务,并对地面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海军作为国家的海上力量,具备保卫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职责。它拥有各类现代化舰艇和潜艇,可以执行海上巡逻、反潜作战和舰队防御等任务。海军在保卫国家海疆安全、维护海上通道畅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再次,陆军是国家的地面武装力量,具备防御和进攻能力。它拥有各类坦克、步兵战车以及大量的火炮和导弹系统,可以执行陆地攻击、防守和维持治安等任务。陆军在地面战争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国家军队的主要力量。
火箭军作为国家的战略导弹力量,具备远程打击能力。它拥有各类战略导弹和常规导弹,可以实施远程打击和战略威慑。火箭军在战争中具备重要的进攻和防御能力,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实现军事目标至关重要。
战略支援部队是国家军队的后勤和保障力量。它拥有各类装备、物资和技术支持能力,可以为其他各军兵种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援。战略支援部队在保障国家军事行动顺利进行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军五大主力实力排名是:空军、海军、陆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每个兵种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重要性,共同构成了国家防卫体系的坚实支柱。这些主力部队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强大而完整的武装力量体系,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民党五大主力是哪五大主力

  “国军五大主力”是指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革命军内作战力最为坚强,装备最为精良的五支部队,分别为:国民革命军新编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第十八军。
  中国国民党(Kuomintang of China,缩写KMT;亦可直译作“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由孙中山先生创立,其前身是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1912年,同盟会联合4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1919年正式称为中国国民党。1923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发表了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在孙中山领导下,于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实现国共合作。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后,1937年国共第二次实现合作,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重新挑起内战。1949年7月16日,为挽救败局,国民党顽固派成立“非常委员会”,由蒋介石任主席,1949年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由大陆迁往台北,现为中国台湾地区政党。

国民党正规军的五大主力指的是哪五个?

这个非常容易找到,新一、新六、五军、十八军、整74。
不过个人对此不以为然,这几个王牌军没有那么牛的。如果果军不是那么偶像崇拜,多照顾照顾整52、66这些部队,比集中资源偏心偏爱,搞的一流部队与普通部队差距太大,心生不平,恐怕效果要好的多。
打个比方说,羊山集的宋瑞珂,我认为他比张灵甫好五倍。
再打个比方说,即使失败,五大主力捆一块也比不上一个黄百韬。
新一军 新六军 整编十一师 七十四师 第五军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1军、新编第6军、第18军、第5军和第74师便是国民党的五大主力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1军简称新1军
  代表人物:郑洞国、孙立人
  新1军的前身为新38师。该师的底子就是财神爷宋子文大名鼎鼎的财政部税警总团改编而来。41年底随66军进入缅甸作战,仁安羌一战中,孙将军仅率领一个113团前往解围,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甚至被媒体称为“东方隆美尔”,同时113团也伤亡过半)。 新一军在1948年在东北辽沈战役中被包围歼灭。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18军简称18军
  代表人物:胡琏
  18军可以说是陈诚的起家资本,陈诚军事集团别称"土木系"中的"土"字即代表着18军骨干部队11师,"木"则代表18军,它也是罗卓英、黄维、方天、胡琏等将领日后赖以晋阶的基础。18军是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在军阀混战、国共内战中屡立战功,为蒋介石与陈诚所心爱之嫡系部队,其骨干皆为黄埔军校毕业生,与敌作战时又都能以身作则,堪称主力王牌。 18军在淮海双堆集被解放军歼灭。
  国民革命军第5军简称第5军
  代表人物:杜聿明邱清泉
  就像新6军的新22、新1军的新38,提起5军就要先说大名鼎鼎的200师。该师前身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直属战车营,1937年3月,该营与交通兵第2团装甲汽车队改编为装甲兵团(团长杜聿明),由军政部直接指挥。38年1月,该团扩编为第200师(五团制,20000余人),原团长杜聿明担任该师首任师长,为国民党第一个机械化师,由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在淮海陈庄被解放军歼灭。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6军简称新6军
  代表人物:廖耀湘
  印缅远征驻印军主力"中国虎"。新6军的骨干班底(或者说前)为新编22师,在编入新6军之前还是5军的主力,昆仑关的胜利也有新22师的汗马功劳,(消灭日军4000多人,克复昆仑关,一战扬名,著名剧作家田汉还专门采访了廖耀湘,称其为抗战中的狄青) 1948年10月下旬在辽西大虎山地区被东北解放军军全歼。
  整编第74师(原74军)
  代表人物:王耀武张灵甫
  蒋家王朝"御林军"。第74军是1937年9月1日在浙江组建,由王耀武第51师和俞济时第58师合编而成,全军共8个团,2.1万人,抗战第一年内已显露其慓悍本色。这支由浙江保安团队,原山东北洋省军与中央军第1师旁枝部队合编而成的奇异组合,是抗战八年之间战功最为辉煌的部队,精彩战例不胜枚举 。整编第七十四师于1947年5月8日在孟良崮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全面合围,最终经过激战,七十四师在5月16日全军覆没。

抗日战争国军五大主力是谁?


抗日战争国军五大主力
十八军
代表人物:陈诚、罗卓英、黄维、胡琏
十八军是国民觉“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实力最大、名将最多的老牌劲旅。淞沪会战时,罗卓英率十八军参战,此后-直在有“血肉磨坊”之称的罗店镇与日军反反复复的争夺阵地,双方皆死伤惨重。1938年武汉会战爆发,十八军在德安地区成功阻止日军迁回德安的企图,继而让国民政府可以从容的进行军力的调配。
新六军
代表人物:廖耀湘
1944年5月,为加强中缅印战区的军事力量,国民政府将原新一军一分为二,原新二十二师和原第五十四军第十四师、五十师整合为新六军,军长为原二十师师长廖耀湘。1945年1月,新六军奉调回国,三个月参加湘西会战,给子日军沉重的打击。
七十四军
代表人物:俞济时、王耀武、张灵甫
七十四军,被称为“五大王牌之首”、“御林军”军长是俞济时。南京保卫战中,七十四军与日军展开激战,多次击退日军进攻。随后,七十四军先后参加徐州、兰封会战,1943年11月常德会战中,74军57师8000余人坚守常德城16天,除余程万将军等百余人突出重围外,其余全部壮烈殉国。
第五军
代表人物:杜聿明
第五军,是国民政府组建的最早的一支现代化装甲部队,是当时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机械化军,被誉为“铁马雄师”。1939年昆仑关一战,让新五军一战成名,击毙中村正雄少将,该旅团85%的军官阵亡,士兵死亡4000多人。1942年2月16日,新五军入缅参战,战绩卓越。
新一军
代表人物: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
新一军,被誉为“天下第一军”。1942年,由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整合而成。1941年12月,税警总团改编为新编第三十八师,编入陆军第六十六军战斗序列,随即参加中国远征军。从1943年10月到1944年8月,新一军在缅甸战事上是连战连捷,共打死打伤日军官兵32100余名,战果辉煌。

国民党五大主力都是什么,怎么覆灭的??

在内战中先后被消灭的。
一、新1军
外号:“天下第一军”
看点:抗战中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代表人物:郑洞国、孙立人。
核心部队:新编22师、新编38师(后调拨到新6军)。
新1军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有“天下第一军”的美誉。官兵文化水平高,全美式装备,在抗战后期成立后是国军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主要战绩:1944年缅北反攻。东北战场共军“只要不碰新1军,不怕蒋匪百万军”。
结局:在辽沈战役被消灭。
二、第74军
外号:“抗日铁军”、“五大主力之首”看点:抗日中参与著名战役很多,战功最多。
代表人物:王耀武、施中城、张灵甫。
核心部队:51师、57师、58师(三支部队实力平均)八年抗战中,74军几乎参加了所有正面战场上的重大战役,是100多个军中参战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军,并屡建功勋,获陆军最高荣誉“飞虎旗”。第74军在抗日战争初期成立,参与战斗最多,战绩最好。
主要战绩:上高会战、常德会战、雪峰山会战,在抗日战争战攻最多最大。
结局:在47年孟良谷战役被消灭,重组后48年淮海战役再次被消灭。
三、第5军
外号:王牌军
看点:国军第一个机械化军,训练最好。
代表人物:杜聿明、邱清泉。
核心部队:二OO师、荣誉第一师(后调第八军)、新22师(后调新一军)。1938年10月,国民党第五军在湖南省湘潭县成立,它是国民党政府组建最早的一支现代化的装甲部队,被誉为“铁马雄师”。是抗战初中期间唯一的机械化军,最多时候有5万人。
4、 第18军
外号:“童子军”、“超级军”、“土木系核心”
看点:是蒋介石第二最宠爱部队,在解放战争中表现最好,是共军最不受欢迎的部队之一。
代表人物:陈诚、黄维、胡琏。
1946年5月,18军整编为11师,师长胡琏。在解放战争中,他率领的整编第11师一直充当着救火队的任务,哪里有难便被投入哪个战场,取得了辉煌战绩。
主要战绩:淞沪会战、湖北石牌战役、雪峰山会战、金门战役。
结局: 48年淮海战役被消灭,49年重建后取得金门战役胜利。
5、新6军
外号:常胜军
看点:在解放战争初期数次一个团战胜共军一个军。
代表人物:廖耀湘核心部队:新编22师在44年由新一军分出。是新一军的姐妹军,五大主力成军最晚。在解放战争中是东北国军头号王牌。进东北后所向无敌,数次以一个团大败东野一个军,基本说明战争初期新22师一个团可以顶东野一个军,差距非常惊人。解放军后期口号“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六军”。
结局: 48年辽沈战役被消灭。
扩展资料:
五大主力的称呼最早是在1946年的“军事整编会议”上被提出,各军基本上全为美式装备部队。其中:新1军是装备出来的,第74军是打出来,国民党第五军是练出来的,第18军是宠出来的,新6军是孪生出来的。
抗战结束后,为适应军事上的需要,国民党军队从1946年初对陆军作战部队进行整编,集团军机构改为绥靖区和整编军,军缩编为整编师,师缩编为整编旅。
原计划第一期先整编黄河以南、以西的部队,第二期整编华北、东北部队。当时在华东战场的第五军、十八军、七十四军分别整编为整编第五师、整编第十一师、整编第七十四师。1946年6月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第二期整编计划未能实施,在东北战场的新一军、新六军仍保留原番号。这五支部队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先后被人民解放军歼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军五大主力

蒋介石五大主力

国军五大主力指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革命军内作战力最为坚强,装备最为精良的五支部队,分别为:新一军:军长:孙立人。
于1942年成立,它是第一支在国外建军的国民党部队,第一支美式装备、美式训练的部队,其装备当时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军队A级水平。
新六军:军长:廖耀湘。
于1944年成立,由名将廖耀湘亲自统领,全新的美式装备,建功抗日战场。
第五军:军长:邱清泉。
1938年在湖南省湘潭县成立,它是国民党组建最早的一支现代化的装甲部队,被誉为铁马雄师。
第七十四军:师长:张灵甫。
于1937年成立,在抗战中战果辉煌,有御林军、抗日铁军、虎贲师之称,荣获国民党最高奖励飞虎旗。
第十八军:军长:黄维。
生于1930年,是建军最早、实力最大、名将最多的老牌劲旅,成名于军阀混战,壮大于围剿红军,建功于抗日烽火,兵败于淮海战场。

国军五大主力之首是?

整编七十四师列五大主力之首。 (一)“天下第一军”新编第1军
(二) “国军老大”新编第6军:
(三)国军“铁马雄师”第5军:
(四)第十八军(整11师):
(五)“御林军”整编74师:
国军五大主力之首是王牌整编第74师
整编第74师 国军的 王牌军
一)国军——“天下第一军”新编第1军
国民党新编第1军1942年10月在印度兰姆枷成立,它是第一支在国外建军的国民党部队,第一支美式装备的部队,第一支美式训练的部队。新1军的装备当时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军队A级水平。当年在印缅战场曾使日军闻风丧胆,但被蒋介石推向反共战场后,便走向衰落,最终灭亡在黑土地上。1948年10月,被消灭于辽沈战役中,落难黑山 。
主官孙立人,北平清华大学,美国西点军校的出身,除了在印缅战场的功勋以外,东北战场上因孙立人意气用事,抗命不遵,表现乏善可陈。
(二) 国军——“国军老大”新编第6军:
国民党新编第6军1944年8月从新1军脱颖而出;由名将“丛林虎”廖耀湘亲自统领;全新的美式装备;建功抗日战场;自诩“国军老大”,号称“天下无敌”。但与人民解放军为敌后,“国军老大”变成“无名鼠辈”;“天下无敌”变成“天下无能”,最后丧命东北战场。1948年10月,被消灭于辽沈战役中。
新六军在东北的表现远强于新一军,廖耀湘可以在威远堡以一个团的攻击力量打败林彪的一个主力纵队(相当于军)的防守。
在这五大主力的系统中只有第5军和新六军有亲源关系,新六军首任主官廖耀湘及其基干部队是原第5军的主力,可以说是何应卿-徐庭瑶-杜聿明系统。
新一军、新六军这两支部队在辽西战场被歼后一直未被重建。
(三)国军——“铁马雄师”第5军:
国民党第5军1938年10月在湖南省湘潭县成立,它是国民党组建最早的一支现代化的装甲部队,被誉为“铁马雄师”。抗日战争,曾血战昆仑,一鸣惊人。1948年11月-次年1月,被消灭于淮海战役,败亡陈官庄。解放战争,它是国民党“五大王牌”最后的灭亡者,也是蒋家王朝最后的挽歌。
(四)第十八军(整11师):
国民党第18军诞生于1930年8月,是国民党“五大王牌”中,建军最早、实力最大、名将最多的老牌劲旅,成名于军阀混战,壮大于围剿红军,建功于抗日烽火,兵败于淮海战场。1948年11月-次年1月,被消灭于淮海战役。 18军在双堆集被歼后,由第12兵团副司令胡琏将军在江西重建整11师,高魁元(后官至台湾国防部长,上将)任军长,并随兵团部撤往广东潮汕地区,在福建厦门战役爆发时,秘密上船调往金门,并于1949年10月25日在金门登陆,以劣势装备全歼全副美式装备的三野三个加强团的登陆部队,毙、伤、俘虏解放军28军9000余人,重塑18军的辉煌。该军著名战将有陈诚、罗卓英、黄维、胡琏、高魁元,该军为国民党固守金门,偏安台湾立下汗马功劳。
(五)国军——“御林军”整编74师:
国民党整编74师1937年8月在武汉成立,初建时为74军,1946年改编为整编为74师。它是国民党“王牌”中最耀眼的新星,有着一系列的辉煌:“御林军”、“抗日铁军”、“虎贲师”,并荣获国民党最高奖励“飞虎旗”。74军(整74师)是抗战中唯一可以以一军之力打垮日军一个师团的国军主力军,是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训练而成。但与人民解放军交战后,却辉煌不再,1947年5月,被消灭于山东孟良崮,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副师长蔡仁杰被双双击毙,整编74师2万余人全部被歼。
整74师兵败孟良崮之后又由留守人员及原干部编成74军,由原整74师副师长邱唯达中将任军长,仍有较强的战斗力,屡挫三野于华东战场。在徐蚌会战中加入邱清泉将军的第二兵团序列,在陈官庄再次覆灭。同时被歼的还有另一支抗日铁旅第5军。后国防部再次重建74军,由劳冠英任军长,此时的74军已是空架子,无任何战斗力,在福建厦门战役中被消灭。74军的最后结局是国防部为拉拢云南实力派龙云,在最后保卫大西南的情况下,将第5军,74军的番号给龙云,可是龙云选择了率部起义,第5军和74军的历史使命也告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