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望闻问切的意思是什么
- 2、望闻问切的意思是什么
- 3、望闻问切是什么意思
- 4、成语望闻问切是什么意思?
- 5、望闻问切的意思
- 6、望闻问切的意思是什么
- 7、望闻问切的意思?
- 8、望闻问切是什么意思
- 9、成语望闻问切是什么意思?
望闻问切的意思是什么
望闻问切的意思是详细观察、仔细听取、仔细询问和深入了解,通常用来形容人对事物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观察和了解,以便更好地处理问题或情况,相关信息如下:
1、望闻问切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强调了对事物的全面观察、仔细听取、深入询问和全面了解的重要性。这个成语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它的含义和用法在许多领域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2、望闻问切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和思维方式的特点。中国古代文化强调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全面的思考。这个成语体现了智慧和洞察力的重要性,因为只有通过全面的观察和深入的了解,人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关系。
3、在医学领域,望闻问切也是一种诊断方法的基础。古代的中医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外表望、听取他们的症状和描述闻、询问他们的病史和感觉问,然后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切。通过这种全面的方法,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
4、在管理和决策制定方面,望闻问切的原则同样适用。管理者和领导者需要仔细观察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情况,倾听员工和利益相关者的反馈,提出明智的问题,以便制定有效的战略和决策。只有全面了解了现实情况,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成语的相关信息
1、成语是一种语言中独特的表达方式,通常由四个字或四个以上的汉字组成,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方式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成语在汉语中广泛存在,并且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成语的来源非常多样化,很多成语来自于古代文献、历史事件、民间故事、寓言故事等。例如,卧薪尝胆来自于勾践的故事,表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刻舟求剑来自于吕氏春秋,形容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3、成语的含义通常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改变。它们的含义往往与它们的来源和字面意思相关。例如,“水落石出”表示事情的真相大白;“画蛇添足”表示做事过头,反而不利于事情的发展。
4、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简洁明了地表达复杂的意思,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有力。同时,成语还能够传递文化信息,让人们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望闻问切的意思是什么
“望闻问切“是我国中医特有的问诊手法。
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
望诊是四诊最先开始的一步,医生会观察患者的体型、面色,如果出现了面色萎黄、发黑等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
闻不仅是闻东味道,还是听的意思。中医的第二个诊断方法是闻,第一个听患者的声音,如果正常的人发生会铿锵有力,但是有病的人发声就会细小、微弱。
第二就是闻患者身上发出的气味,比如口中是否有异味,不同的异味说明患者身体出现了不同的问题。
望诊和闻诊后医生才开始询问患者,一般问的就是患者哪里不舒服。
切诊就是通过手触按患者,来做出诊断。一般常见的是切脉,也叫诊脉,切脉的时候医生可以通过患者的脉象知道患者具体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判断脏腑功能是否正常。正常的脉象柔和有力,流利均匀,节律一致,如果脉象混乱、无力都是身体出现问题。
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搏
望 指观气色
闻 指听声息
问 指询问症状
切 指膜脉象
望闻问切即中央四诊。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是中医特有的一种疾病诊断方法。
望闻问切繁体:望闻问切。
拼音:wàng wén wèn qiē。
注音:ㄨㄤˋㄨㄣˊㄨㄣˋㄑㄧㄝ。
望闻问切最早应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最早使用四字联称,则应处于《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字义分解
1、望
望指的是望诊,它是通过对人体的神态,脸上的光泽,以及人走路的姿态等进行判断人体是否健康。中医根据近千年的沉淀,它得出了人体的健康程度会通过面部,舌苔等反应于外。
总而言之,中医认为人体的五官就对应着五个不同的脏腑,如果人体的五官出现问题,那么对应的脏腑就会出现问题。
2、闻
闻是指闻诊,它是指闻气味以及听声音。总而言之,就是根据患者的声音高地,以及气味的好差从而辨别病人病情的的虚实以及寒热。
3、问
问是指问诊。问诊也就是询问病人的既往病史,现病史以及起病过程等。问诊主要是问出病人自觉的痛症所在以及他的一些既往病史和饮食喜恶等。张仲景关于问诊,特地创作出了一首《十问歌》,该歌诀主要围绕问诊主诉提问。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小儿和妇女,问诊应该更加详细。
4、切
切诊指的是摸患者的脉象,从而达到辨别疾病的阴阳以及表里的作用。一个正常人的脉象在中医看来,应该在人的一次呼吸间搏动四到五次,并且搏动的频率需要不快不慢,脉象也应到柔和有力。
当指尖轻触就能感觉到脉搏在有力搏动的脉象应当为浮脉,当指尖要按压到皮肤内才能感觉到脉搏在有力跳动的脉象应当为沉脉,除此以外,每个脉象都有每个脉象的特点。切诊就是根据这些不同的脉象,从而判断结果。
望闻问切是什么意思
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指中医用来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拼音是wàng wén wèn qiè。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four diagnostic methods)。最早应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最早使用四字联称,则应处于《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中医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机体外部,特别是面部、舌质,舌苔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脏腑阴阳气血有了变化,就必然反映到体表。
分类简单来说,望诊包括一般望诊和舌诊两部分内容,一般望诊又包括望神察色,望形态、望五官等,舌诊包括望舌质望舌苔。望诊首先是望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如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反应灵敏,称为有神,是健康或病情轻浅的表现。通过望神可以对病人的病情和预後,做一个估计,做到心中有数。
察色主要观察面部的颜色和光泽,根据不同的色泽可以看出气血盛衰和疾病发展变化。望形态是指望形体和动态,如形肥食少为脾虚有痰。
成语望闻问切是什么意思?
释义: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读音:wàng wén wèn qiè
出处: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最早使用四字联称,则应处于《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造句:
中医分属十三科,原始的祈祷、祝由、灵冥、导引、音乐、风水、巫术、经络、食疗、道德修养、时令、中药与望闻问切四诊,都属于中医范畴。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
望闻问切是中医必经的步骤。
望闻问切就是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脉四种诊法。
扁鹊发明了望闻问切。
望闻问切的意思
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成语出处: 《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繁体写法: 朢闻问切 注音: ㄨㄤˋ ㄨㄣˊ ㄨㄣˋ ㄑㄧㄝ 望闻问切的近义词: 神圣工巧 中医对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的别称。语出《难经·神圣工巧》:“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 成语语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中医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watch ,hear, ask and touch (a diagnosis method)
望闻问切的意思是什么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统称为四诊。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拼音是wàng wén wèn qiè。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最早应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最早使用四字联称,则应处于《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望诊
看脸色、观舌苔。
中医认为,机体外部,特别是面部、舌苔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
望诊就是观察患者形体、面色、舌体、舌苔等等,根据形色变化,确定病位、病性。
按照中医“五色诊”的原理,青色主肝病,赤色主心病,黄色主脾病,白色主肺病,黑色主肾病,如果面色出现这五种情况,就可能是脏腑出了问题。
由于五脏之脉皆络于舌,所以通过舌诊也能看出脏腑的变化。
正常状态下,舌质应该是淡红色,如果发白就是气血亏虚,发红则为热盛伤阴。
舌苔应该是薄白而润,如果舌苔发白则为寒证;舌苔发黄属热证。
闻诊
听声音、闻气味。
闻诊是对患者发出的声音,和各种气味来推断疾病。
通过诊察患者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呼吸、喷嚏、肠呜等各种声响,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大小、高低、清浊,区别寒热虚实。
至于病体的气味,主要是由于邪毒使人体脏腑、气血、津液产生败气。根据气味的不同,可以分辨脏腑气血的寒热虚实。
通常,凡酸腐臭秽者,大多都是热证;无臭或略有腥气者,大多都是虚寒证。
问诊
问生活、问症状。
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
问诊要问的内容很多,明代的张景岳将问诊主要内容,归纳为“十问”,编有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因为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针对不同体质的人,即使是同样的疾病,也可能有不一样的治疗方法。
所以在治疗之前,还要问清楚病人的居住内外环境、气候、生活及饮食嗜好、性格情绪、体质类型等等情况。
切诊
诊脉象、按胸腹
切诊是指接触诊察,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
中医认为,脉为血府,五脏六腑的气血都要通过血脉周流全身,当机体受到内外因素刺激时,必然影响到气血的周流,随之脉搏发生变化。
医者可以通过了解脉位的不同表现,而测知脏腑、气血的盛衰和邪正消长的情况以及疾病的表里、虚实、寒热。
如果病变在肌表时呈现浮脉;病变在脏腑时,呈现沉脉;阴证病候时阳气不足,血行缓慢,呈现迟脉;阳证病候时血流加速,呈现数脉等。
触诊是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触摸按压,尤其是胸腹部分,以分辨病症。
通过患者对按压的反应,比如疼痛、喜按、拒按等,还可以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望闻问切的意思?
说的是扁鹊看病的方法
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词语解释
【名称】望闻问切
【拼音】wàng wén wèn qiē
【解释】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four diagnostic methods)。
【出处】《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事例】~是中医必经的步骤。
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就是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脉四种诊法.
望诊: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中医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机体外部,特别是面部、舌质,舌苔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脏腑阴阳气血有了变化,就必然反映到体表。正如《灵枢?本脏篇》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闻诊: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主要是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
问诊: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或其陪诊者,以了解病情,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病史、患者的病痛所在,以及生活习惯、饮食爱好等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均要通过问诊才能了解,故问诊是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切诊: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是医者运用指端之触觉,在病者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望:看,闻:听,问:询问,切:诊脉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拼音是wàng wén wèn qiè。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
合称四诊(four diagnostic methods)。最早应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最早使用四字联称。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变化。“神”是精神、神气状态;“色”是五脏气血的外在荣枯色泽的表现;“形”是形体丰实虚弱的征象;“态”是动态的灵活呆滞的表现。
这就是对病人面目、口、鼻、齿、舌和苔、四肢、皮肤进观察,以了解病人的“神”。扁鹊很重视也很善于望诊,把它列为四诊之首。
望闻问切的注意事项
要有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对待病人,态度既要严肃又要和蔼可亲,要细心询问和耐心听取病人叙述病情。
要重视主诉。因为主诉常是病人自觉最痛苦的病情。根据主诉,再深入询问,有助于医生全面准确地掌握病情和辨证。
要善于抓住重点询问,启发诱导,但不能依主观意愿套问病人,这样才能抓住要领,获得可靠资料。
对危急病人,要扼要询问,不必面面俱到,便于迅速进行必要的诊察,及时抢救治疗,以免失去抢救时机。
望闻问切是什么意思
望闻问切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中医用语。这四个字涵盖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一的方法。
四诊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四种方法,包括观察病人身体上的症状、变化,倾听病人的主诉,向病人询问病情,诊察疾病的内在变化。此外,切不仅包括切脉,还包括检查病人的脾胃、骨、肌肉等其他身体部位。
中医的望闻问切不仅可以用来描述病情,也是中医学独特的沟通方式。除了分析疾病本身,它还包括了人情和道理。病人望闻问切的情况会融入医生的情绪、情感、道德和行为之中,体现着中医学以人和自然为贵,维护身体和谐的本义。
望意味着观察和期待。在现代社会中,望可以指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趋势和变化,以及个人或群体的情绪和需求。同时,望也意味着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通过观察和思考,可以发现新的机会和可能。
闻代表着倾听和交流。在现代社会中,闻可以指倾听他人的声音,包括他人的意见、需求和建议。同时,闻也代表着主动交流和沟通,通过交流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扩大视野,找到共同点,增强互信和合作。
问代表主动提问和求知。在现代社会中,问不仅是对具体问题的提问和询问,更是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知识的渴求。它体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无论是对于职业发展还是生活需求,问都是获取信息、提升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切代表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切意味着分析问题和需求,寻找解决方案,并通过实践验证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切是实践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组织,切都是关键的一步,有助于提升效率和效果。
望闻问切的方法
望:中医通过观察病人面部、身体、舌质、舌苔、脉相来收集资讯。医生能从这些外在表现的症状,了解病人身体的状况,再进一步做诊断。
闻:中医会闻听病人的声音,包括说话声音、咳嗽、呼吸、气息等,进一步了解病情。
问:中医会询问病人日常生活的状态,饮食状况,饮食后不适的症状,睡眠质量,大小便情况,月经和怀孕等状况。通过询问,中医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切:通过切脉来收集脉象的资讯。切脉包括手指触诊,还有医生的整体观察,还有平常问的一些状况,都会一起记录下来。最后综合望、闻、问的信息来进行分析,再和西医的化验检查结合起来,作出更为精准的诊断。
成语望闻问切是什么意思?
望闻问切
【拼音】: wàng wén wèn qiē
【解释】: 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出处】: 《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举例造句】: 望闻问切是中医必经的步骤。
【拼音代码】: wwwq
【近义词】: 神圣工巧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中医
【英文】: watch ,hear, ask and touch (a diagnosis method)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拼音是wàng wén wèn qiè。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four diagnostic methods)。最早应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最早使用四字联称,则应处于《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是中医名词指看脸色听脉搏问情况便知身体上的病灶。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望是观察病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表情等;闻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问是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切是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
望诊包括一般望诊和舌诊两部分内容,一般望诊又包括望神察色,望形态望五官等,舌诊包括望舌质望舌苔。
望诊首先是望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如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反应灵敏,称为有神,是健康或病情轻浅的表现。如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目光晦暗,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称为无神,表示病情较重。通过望神可以对病人的病情和预后,做一个估计,做到心中有数。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主要是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
问诊内容涉及范围很广,是获取疾病信息的重要途径,很多名老中医非常重视问候,问诊包括问一般情况,问生活史,问家族病史和既往病史,问起病,问现在症。
明朝张景岳曾编有十问歌,《景岳全书·传忠录·十问篇》:"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
后见于清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问证诗》:"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切脉又称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正常脉象是寸、关、尺三部都有脉在搏动,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从容和缓,柔和有力,流利均匀,节律一致,一息搏动四至五次,谓之平脉。
不同脉象的形成,与心脏、脉络、气血津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脉象的不同变化反映了心力强弱、脉络弛张、气血津液虚滞三个方面的变化。由于气血津液都需五脏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化输泄,所以气血津液的虚滞也就反映了五脏功能的盛衰,从而反映于脉,形成不同的脉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