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四大军阀谁最厉害
- 2、北洋军阀谁最厉害
- 3、民国时期,军阀混战谁最厉害?
- 4、十大元帅十大将军排名谁最厉害
- 5、黄埔十大名将? 黄埔十大名将谁最厉害
- 6、开国将军们的后代谁最厉害,中国开国十大将军子女
- 7、开国大将最厉害的人是谁,开国大将名单大全
- 8、十大元帅里面打仗谁最厉害?
- 9、五虎上将谁最厉害?理由?
四大军阀谁最厉害
四大军阀中张作霖最厉害。
在中国历史的一段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期,政治混乱,四大军阀崭露头角,这四大军阀分别是张作霖、吴佩孚、段祺瑞、孙传芳。他们各自统领一支庞大的军队,权势巨大,被誉为这段历史的主宰者。然而,在这四位军阀中,张作霖无疑是最为强大和厉害的一位。
张作霖,辽宁人,被誉为东北王,也是东北第一军阀。他在辽宁地区拥有巨大的势力,掌握着庞大的军队和丰富的资源,不仅实力强大,而且还善于政治斗争。张作霖着眼于自己的利益,通过各种手段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成功地使东北成为了他的私人领地。他深谙武器的运用,战术独到,屡次在战场上获得胜利,声名远扬。
而且,张作霖还是一个很有战略头脑的人。他明白军阀之间的实力对比,与吴佩孚、冯玉祥、孙传芳等其他军阀保持良好的关系,化敌为友。他在政治手段上也非常娴熟,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保护自己的利益。虽然有时候他会以军阀的身份出现,但是与其他军阀相比,他的行为更加有章法,更加注重政治稳定。
四大军阀
1、张作霖
张作霖,字雨亭,又称张大帅或者大帅,辽宁海城人,自小出身贫苦农家。早年做过土匪,后来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当时人称他为东北王。
2、吴佩孚
吴佩孚,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
3、段祺瑞
段祺瑞,曾用名启瑞,字芝泉,晚年号称正道老人,清同治四年二月初九生,安徽合肥人,人称段合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太平集。民国著名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
4、孙传芳
孙传芳,字馨远,山东泰安人,直系军阀首领。幼年孤苦,寄人篱下,投军后经过不懈努力,在1904年出国赴日本留学。190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9年回国后历任北洋陆军营长、团长、旅长等职。1923年率部入闽,平定福建叛乱,任福建军务督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张作霖
北洋军阀谁最厉害
我心中觉得是吴佩孚。我认为吴佩孚是民国军阀混战时期的第一名将,从民国成立到成立国民政府,吴佩孚的军事水准绝对是前列,同时吴佩孚的其他才能也比较高,旧文人出身,文采不错,也有一定的政治能力,还进入北京做过总统。
但是实际上是张作霖最强。张作霖在军阀混战时期的地位就有点像春秋时的晋国。春秋有五霸,但晋国从始至终都是强国,战国后三家分晋,这三家依旧是七雄。
张作霖的奉系怎么说呢,有身在东北比较偏的原因,中原混战,东北没得事,东北的威胁其实是日本和俄罗斯。张作霖强大的时候,那可真是雄兵几十万,吴加孙一起能和他打个平手就不错了。可是张作霖的奉系是土匪出身,军队质量真的不怎么地,孙吴两人都比较重视军队建设,在他们只是旅长师长时,手下还只有几千人不到万人,军队识字率都非常高,同时军纪也很好,张作霖的奉系那就是土匪窝了。所以这也是我知道张作霖应该是纸面实力最强,但更认可吴佩孚才是三者最强的原因,如果给吴佩孚一个比较安稳的环境让他发展,别整天“城头变幻大王旗”,我觉得吴佩孚吊打张作霖问题不大。
但是如果论资历,张作霖在三者中绝对是老前辈。张作霖甚至能和袁世凯对话,和段祺瑞冯国璋黎元洪都能同辈。
而吴佩孚呢?他的伯乐是曹锟,和这些北洋大佬其实也能同辈论交,可真说起来,曹锟其实比冯国璋其实矮半头的,更别提冯国璋被段祺瑞花式吊打了。
孙传芳的伯乐是谁?王占元,一个没什么出息的军阀,就知道贪钱,连嫡系部队的军饷都贪,手下部队基本都闹过兵变,驻地建设一塌糊涂,除了捞钱没什么爱好。王占元说起来,也是老资历了,可是你问问那些袁世凯走后的北洋大佬们,谁看的起他?从这里也能看出来,如果论资历,孙传芳其实比吴佩孚还要差一点。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谁最厉害?
张作霖的实力最强,张作霖掌握的地盘和军事力量是多的,最重要的是他在东北抗击日军多年。
北洋军阀,这个军阀装备精良,实力雄厚,而且还财富丰厚。
皖系军阀最厉害,因为皖系军阀是正统,有段祺瑞、徐树铮等大佬。
北洋论政治手腕是皖系论战斗力是直系奉系不如二者
自从袁世凯死后,民国各地军阀四分五裂,造成了中国军阀混战的局面。如果要说在那段时间里,哪路军阀最厉害,在各个时期各个时期的霸主。
民国共经历了38年,确切的分界线从1928年开始,前面属于北洋军阀时代,28年以后就是民国军阀混战时期。袁世凯死活,北方政府其实是被两大派系所把持,一个是直系,一个是皖系。直皖大战了几年,皖系以段祺瑞为首占据了主导地位,开始了短暂的北洋军阀皖系执政时代。
皖系的主要地盘以北京、甘肃、陕西、山东、安徽、浙江、福建等省市为主,主要的军方代表人物除了段祺瑞,还有徐树铮、段芝贵等人。段祺瑞主政了没多久,由于派系的斗争和实力不足,受到了直系的强力挑战,最终以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又主政北洋政府。
当皖系和直系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真正最为强大的军阀诞生了,那就是雄踞东北的张作霖,奉系军阀。奉系张作霖其实是被袁世凯当作嫡系在培养的,由于张作霖在东北地区一直处于暗中发展状态,无论是袁世凯政府,还是北洋政府对东北的权力染指都被张作霖明推暗躲的给敷衍过去了。东北成为了张作霖的独立王国,任由北洋政府针插不进,水泼不入。
张作霖在东北的经营非常的成功,在与苏联和日本人的周旋中可以说如鱼得水,也靠着两个老牌的帝国左右逢源,利用两国在东北的利益给奉系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军事、经济方面的支持。
民国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北洋军政府的垮台,而最后一任北洋军政府的领导人就是张作霖。以蒋介石为首的民国政府发动了中原大战,这是一场最为激烈的势力割据,权力划分的军阀混战。国民革命军凭借新一代的军事力量黄埔军的崛起,一路高歌猛进,张作霖的奉系军队逐渐不支,节节败退,最后无奈回到关内。奉系虽然在中原大战中受到了各方面的绞杀,却并没有在军事力量上有大的损失,更何况东北自袁世凯开始就是北洋政府重要的工业基地。
张作霖凭借东北良好的工业基础,大力发展教育、经济、军事和军事工业,奉系不但拥有几十万的陆军,更是连海军和空军都配置上,在武器装备上更是远超中原的那些割据军阀。奉系由强转衰的转折点是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直接导致了奉系军队群龙无首。
张少帅接班张作霖后,没有张作霖的能力,还由于内讧杀了奉系军中最有能力的将领杨宇霆、常荫槐,导致了奉系军队处于分裂状态,而此时的日本军队急于介于东北事件,没有给张学良更多的调整事件,张学良无奈宣布改旗易帜。北洋军阀时代正式宣告结束。
进入了民国时期,全国的军阀更是越来越多,老牌的北洋军阀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新兴的必然桂系、粤系、滇系等等都无法与国民政府进行正面的对决,当然小的摩擦是存在的,必然冯玉祥的西北军一度曾经想跳出来挑战国民政府,都被强制的打压了下去。
国民政府时期虽然全国都有大小不等的军阀,其实真正对政权有威胁的都不是很多,那些军阀无非都是雄霸一方,今天被吞并,明天被打击,难成当初奉系张作霖那种气候,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蒋介石的力量太过强大。
十大元帅十大将军排名谁最厉害
十大元帅十大将军打仗能力最强的是粟裕。
打大仗最多而败仗极少的是林彪,他不打没把握的仗,所以胜仗多,被人们夸,其实有点滑头,不好打的仗都给猛将彭德怀打了,最后本来是派他去朝鲜的,认为他打的胜仗多,大仗多,败仗少,结果他认为不可能打败美国,就在家装病不去。
彭大将军打仗吃苦耐劳,什么仗都敢接,是个敢拼的将军.该打胜仗的时候也不会差于林彪,打不过也要拼一下,其实是自我牺牲的精神强,也是为了保护后方部队.所以之后被派到朝鲜为美国.有天不怕他不怕之美称。
刘伯承是一个军事天才,理论上是无人可比的,所得上一个半军事家,实站略比上几位差一点点,为我们培养了不少将军,包括粟裕在内。
人物成就:
粟裕先后创建了浙南、苏南、苏中、海上和苏浙皖边根据地,而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使新四军在长江以北站稳了脚跟,改善了新四军在华中地区的战略态势,提高了根据地军民坚持敌后斗争的信心。
粟裕组建了苏浙公学并亲兼任校长,开办了各种短期训练队,培养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军政干部和参谋人才。
粟裕组建的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实现了由游击兵团向正规军、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在粟裕的指挥下,依托苏中解放区连续作战七次,并且七战七捷,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敢打必胜的信心,为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指导提供了实践经验。
黄埔十大名将? 黄埔十大名将谁最厉害
黄埔十大名将最早出现于黄埔军人叶邦宗著《黄埔十大名将》一书中,黄埔军校,全名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为我国抗日战争输送了大量军事人才,下面一起看看黄埔十大名将有哪些吧。
黄埔十大名将 1.林彪
2.关麟征
3.郑洞国
4.胡琏
5.徐向前
6.陈赓
7.王耀武
8.宋希濂
9.杜聿明
10.叶剑英
1.林彪 1906年生于湖北黄冈,黄埔四期学生,时任政治教官的聂荣臻,面告林彪,毕业后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向叶挺团长处报到担任排长。
南昌起义时,时任连长,长征期间,任红一军团第四军军长,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和强渡乌江等战役,抗战期间,同聂荣臻指挥了平型关战斗,与罗荣桓、聂荣臻一起指挥平津战役。新中国成立后,授予元帅军衔,"文革"中阴谋反动政变失败,仓皇出逃,坠机在蒙古温都尔汗。
2.关麟征 (1905—1980),原名志道,字雨东,汉族,陕西户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
1932年任第三十六师师长,抗日战争任任第五十二军军长,曾参加过台儿庄大战,参加过保定战役,参加武汉保卫战,晚年生活,深居简出,闭门谢客,后居香港,1980年病逝于医院,享年75岁,著有《关麟征回忆录》等。
3.郑洞国 (1903—1991),字桂庭,汉族,湖南石门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曾参加东征和北伐,是最早参加抗日战争的国民党将领之一。
抗日战争期间,参加保定保卫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昆仑关大捷、鄂西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等战役,1943年调任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率部会同盟军收复缅北地区,为当时中美官兵理解和友谊做出努力;1945年回国,历任第三方面军副司令、东北保安副总司令、代总司令等职位,1991年,在北京病逝,享年88岁。海峡俩岸,都举行了追悼会,
4.胡琏 汉族,出生地是陕西华州(今渭南市华州区赤水镇北会东方村),黄埔军校四期学员,属陈诚的土木系。
他与胡宗南并称“二胡”,前者号称“金门王”,后者号称“西北王”,抗日战争中任第11师师长,率部于鄂西保卫战中死守石牌要塞,荣获青天白日勋章,以15万人面对日军20万人的进攻,阻止了日军占领石牌进而威胁重庆的战略意图。
5.徐向前 1901年,出生于山西五台永安村,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徐向前是广州起义的领导者之一,时任起义军中的工人赤卫队第6联队长,先后参加了凤凰山战斗、长生口伏击战、神头岭战斗、反六路围攻、响堂铺战斗和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役的胜利,1990年9月21日凌晨4时21分,徐向前元帅与世长辞。
6.陈赓 (1903—1961),原名陈庶康,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出身将门,他的祖父为湘军将领。
先后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为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去世,终年58岁。
7.王耀武 (1904-1968),字佐民,汉族,出生地是山东泰安,抗日革命家、抗日名将。
抗战时期,先后参加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万家岭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浙赣会战,鄂西战役,常德会战,雪峰山战役。时有人盛赞“宁碰阎王,莫碰老王”之谓。
8.宋希濂 (1907.4.4—1993.2.13),黄埔军校第一期,字荫国,汉族,出生地湖南省湘乡,自北伐战争到解放战争时被俘,宋希濂历经重要战役数十次,曾获青天白日勋章。
先后参加江湾一带作战,率军激战兰封,围攻土肥原贤,与日军对抗于大别山脉,富金山,沙窝雨战役,重创日军。
9.杜聿明 (1904—1981),字光亭,汉族,出生地陕西省米脂县,著名抗日将领,黄埔军校第一期
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获昆仑关大捷,歼寇4000余人。
10.叶剑英 (1897年—1986年),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出生地是广东省梅县,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者、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他在九十年的生命历程中,在无数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拯救了无数的生命,也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威望和地位。
开国将军们的后代谁最厉害,中国开国十大将军子女
粟裕之子
徐海东之子
粟前明,中将,二炮副司令员
粟戎生,中将,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粟戎生说:不同时期父亲都对他有不同的要求。军校毕业后,粟戎生被分配到抗美援越的云南一线,跑了上千次战斗警报,不断地移防,基本上都住帐篷。艰苦生活把粟戎生磨炼成一名真正的军人。
开国大将最厉害的人是谁,开国大将名单大全
开国大将最厉害的是粟裕,整个解放战争大放异彩,本来可以授予元帅军衔的,后来自己辞退了。
十大将名单: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十大元帅里面打仗谁最厉害?
十大元帅的很多历史迷朋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在1955年授衔仪式上诞生的十大元帅,究竟是谁指挥打仗最厉害呢?是四野的林彪还是一野的彭德怀?不!都不是!十大元帅中最厉害的要属我军中唯一一位没有参加长征的元帅——陈毅。
论打仗,十大元帅中无疑首推林彪。
原因如下:
林彪的战绩无与伦比
1、林彪指挥的部队在井冈山时期就是绝对头号主力。
2、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时,林彪指挥的红一军团也是绝对的头号主力。
3、长征时,林彪指挥的红一军团不仅是中央红军的头号主力,也是整个长征的开路先锋。
4、抗日战争时期,林彪指挥的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战役中粉碎了日寇不可战胜的神话。
5、解放战争时期,林彪指挥的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始终是全军头号主力,最多时达150万人。三大战役中,林彪指挥了辽沈、平津两大战役,解放了东北、华北全境。随后,林彪指挥部队渡江南下,一直打到海南岛。
刘伯承大元帅朱德大元帅最厉害了
我军公认的“军事天才”只有两个,一个是林彪元帅,还有一个粟裕大将。
都历害,否则能成为元帅?粟裕很会打仗才是大将,可见当元帅该有多大打仗的本事。
十大元帅的很多历史迷朋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在1955年授衔仪式上诞生的十大元帅,究竟是谁指挥打仗最厉害呢?是四野的林彪还是一野的彭德怀?不!都不是!十大元帅中最厉害的要属我军中唯一一位没有参加长征的元帅——陈毅。
五虎上将谁最厉害?理由?
那个长篇大论的,贬关羽我就笑了。不是我喜欢关羽,而是,一个武将的不同时期,能力不同。像三英战吕布,在当时吕布的确可以一挑三,但当时关羽张飞都没达到巅峰期,所以吕布一挑三不能代表最强的吕布能一挑最强的关羽+张飞+刘备。 首先,我说句,五虎上将是民间说法,三国时期没有这个说法。 其次,论勇猛,张飞、马超前排。张飞大闹长板桥,张飞大战张合(打不了那个字);许褚裸衣斗马超均可以看出来(赵云待会说)。然而张飞粗中带细,看似大傻,其实大智;马超看起来勇冠三军,然而只有匹夫之勇。赵云,我觉得应该用大胆来形容,喜欢剑走偏锋。无论是救公孙瓒,还是传说中的七进七出(这个我个人是不相信的,《三国志》也没有记载),还是后来的背汉水战曹操,诸葛亮北伐的单独断后,都能看出他浑身是胆。小智配合大胆,使他剑走偏锋屡屡见效。黄忠,帅才,我是这样认为的。然而遇刘备太迟了,没有足够的时间展现他的才能。刘备入汉中部分可以充分看出黄忠的智谋。关羽,也是帅才。然而这人骄傲,亲兵卒,缺视士大夫为草,这是他的缺点,也是他身死的原因。综上所述,如果黄忠年轻二十年,我会选黄忠;但这不可能,所以我只选关羽。
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此乃五虎上将!关重义,但刚愎自用!鲁莽,但心细!赵善战,一杆神枪神出鬼没!黄忠军,老当益壮!马神勇,年轻气盛,曾追得曹操割袍弃须!总之五虎绝非等闲之辈!
个人认为是 赵云 五虎上将 英雄吗 都很傲气唯有赵云不冲动
马超!~请看理由:根据界定及规则,从每家军阀及三国历史上遴选出以下人物: 1. 曹家: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辛毗、杨阜、桓范、司马懿。 2. 孙家:张昭、鲁肃、张纮、顾雍、诸葛瑾、步骘、阚泽。 3. 刘家:诸葛亮、庞统、法正、黄权、刘巴、马良、李恢。 4. 袁绍:田丰、沮授、审配、逢纪、许攸、郭图。 5. 刘表:蒯越。 6. 吕布:陈宫、陈登。 7. 张鲁:阎圃。 8. 刘璋:张松。 一、评定武力的几条公理:(我想大家对于这几条公理应该没什么意见) 1. 若在较为正常的情况下面对面单挑,一方失败,可认为其武力不如对方 2. 两人单挑达200回合以上不分胜负的,可认为双方武力基本相等{这样的武将就要看平时的表现了,各个因素需要分析的更加详细} 3. 在“突袭”情况下杀败或杀死对方,都不能作为武力高于对方的依据(如魏延杀王双 姜维杀徐质),尤其在对方不把己方当敌人时(如关羽杀颜良、田续杀邓艾),下面讨 论单挑,均指在较为正常情况下的单挑,排除突袭。 4. 用箭射中对方,只能作为武力的参考依据 {增加:三国的暗器还真是不少~大家都见过几种?我例举两种,如弓箭,还有铜锤之类的,等等..暗器之所以可以做为武力高低的依据是因为,不到不得以是不会发暗器的,尤其是一流武将的对决 (后注)} 二、评定武力的几条定理:(可能有的大家不赞同) 1.场合与情境会影响武将武力的发挥(如关兴战谢旌,第一场是平手,第二场一刀就剁了 ) 2.赤兔马在单挑中明显发挥了优势作用(演义中多次提到由于马快胜敌) {增加:太多人不重视这一点,还说连这也要算?是不是有些强次多理,非也非也,马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武将的发挥,正所谓武将所爱者,一是兵刃,二是坐骥,三是铠甲,此乃武将者安身立命之物,坐骥相对于常人来讲不过一宠物而已,但相对战场撕杀性命相搏之武将来说,无异于性命一般,吕步能几次面对众将全身而退,如果没有赤兔马,可能早就挂了,关公也多少次背后追上一刀解决对方了,此重要性不在多说,有争议者自己回去领悟吧(吕步与赤兔马的结合也算是一绝了)} 3.年龄对武将的武力有影响,一般到了50岁后武力开始衰退(很多武将都是50多岁时中箭 而死,如甘宁、张辽、徐晃等等) {50岁以后确实是老了,头脑也不清醒,反映慢,爱做傻事,明明打不过还要硬来~有悬井还要跟去} 4.在较正常情境下,两员武将单挑100回合以上不分胜负的,可认为二者武力相差甚微, 属于同一档次 {更确切的说应该是50回合到100回合之间,兵器想碰一下就是一合,若非要100合也挺腻味~} 5. 在较为正常的情境下,甲武将与乙武将交手超过30回合,打成了平手;而丙武将在这 30回合以内打败了乙武将,可认为丙武将武力至少不低于甲武将。 6. 在较正常情境下,两员武将单挑70回合以上不分胜负的,也可认为二者武力相差甚微 ,基本属于同一档次 7. 若甲武将与乙武将交手若干回合,属于诱敌,那么,在这若干回合之内,甲武将与乙 武将至少是平手(因为在这若干回合之内,乙未能把甲战败,而甲还保存了实力) 8. 双方战50合平手,不能说明双方的武力在一个档次,但相差不会超过一个档次 三、由公理、定理可以得出来的结论: 1. 公理1的结论: 关羽〉华雄, 颜良〉徐晃, 文丑〉徐晃, 吕布〉夏侯敦, 马超〉张合, 赵云〉张合, 张飞〉夏侯渊, 庞德〉魏延 2. 公理2的结论:马超=张飞=许褚=典韦{只有此4人那么有瘾~大战200合以上} 3. 定理4的结论:{改:吕布与马超与张飞同一档次, 黄忠、关羽、孙策,同一档次,夏侯纯,魏延,庞德,太史慈,姜维同一档次,张合,许晃,张辽夏侯渊同一档次} 4. 定理5的结论:赵云、马超不低于张飞、张辽(以张合为参照),张飞不低于关羽(以 纪灵为参照),颜良、文丑不低于许褚(以徐晃为参照),吕布不低于关羽(以夏侯敦为 参照) 5. 定理6的结论:太史慈与张辽基本属于同一档次 四、根据以上结论以及武将的表现,特排出三国演义超一流武将武力排行榜如下: (一)超一流武将的定义: 1.武力在95以上,单挑从未失败过; 2.曾击败过一流武将(一流武将的定义见下一篇),或与其他曾击败过一流武将的人单挑 达200回合以上; 3.往往有超人的表现,其勇猛明显异于一流武将 (二){改:超级一流武将入选名单(12人)}: 1吕布、2马超、3张飞、4颜良、5文丑、6许储、7赵云、8典韦、9关羽、10黄忠、11孙策、12庞德 (三){改:超一流武将的英勇事迹(入选超一流的依据).一般来讲一流武将之间很难分出谁是超一流的,例如:吕布,马超,张飞,许储,赵云,典韦,关羽,黄忠.如果非要比个高下就要看武将与非一流武将作战的表现,杀敌将的次数,体力的表现,勇猛的表现,还有名气的因素,名气大的越早,之后给对手的压力越大,造成心理劣势(例如:张合徐晃不敢与赵云交战),还有就是对战时是否有进攻性.其实这一点很让人难以注意,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吕布与刘,关,张大战数合就是与他们三人战成了平手,这样认为的,绝对是个错误.仔细分析来看,前面与张飞战50合不分胜负,是互有进攻,因为是1vs1比较公平,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你挡一下,我挡一下,而在加上个关羽就是无进攻可言了,吕布那时只有遮挡的份,刘备暂且不算,吕布被困在中间,想办法逃脱,这场仗其实从关羽的加入以后,吕布就已经败了}还有个不太重要的因素~~就是体形了,哈哈,张飞,许储,典韦,关羽,庞得都属于大汉型身材,勇猛自然过人~而肌肉苗条型的武将需要更过人的武艺技巧力量,才能和这些人战平,且略战上风的话,就是要比他们强了~: 1.{改:吕布打败过夏侯敦,张飞打败过夏侯渊,马超、赵云打败过张合,颜良、文丑打败过徐晃} 2.典韦、许储、马超、赵云、文丑都曾同时力战过四将以上,且都取胜 {不知道的自己去找书} 3.吕布曾经与关张战30合平手,与曹操6将战,全身而退 4.典韦曾把人当武器扔 5.许储曾“立杀十余将” 6.赵云曾匹马冲阵,杀死“曹营名将50余员”,后曾使张合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 7.关羽曾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毒,曾于千军之中,取颜良首级(虽颜良是因不作准备被杀 ,但也可见关羽胆气之壮),曾斩掉了华雄 8.庞德曾与曹操手下大将车轮战,并受到各将夸奖 9.黄忠曾冲阵斩掉了夏侯渊(虽然夏侯渊不作准备,但黄忠出手之准之狠,可见一斑) 10.{改:赵云曾冲阵枪挑与张合齐名的高览(高览,不曾与许储战分胜负,而和许储战70合平手)} 11.典韦与许储战数百合,马超与许储战230合,马超与张飞战220合,都不分胜负 {但可以看出马超的优势~后注} 12.孙策曾与太史慈大战且略站上风,人称小霸王,大赫一声就吓死一人,这种气魄似乎凌驾了断长板的张飞的一赫.以太史慈为参照的话, 看其勇猛和多次表现(太史慈曾被遇为吴国最猛之将), 推断出,太史慈>=甘宁=张辽=张合=庞德=魏延=姜维,并且他是从张角时代起一直到三国结束中最厉害的君主,大家应该不会忽略小霸王孙策(霸王指项羽,勇猛之意) (四)一些比较 和 超一流武将的缺点(决定超一流武将武力的具体数值): 1{.改:关羽从未嬴过一流武将,且被庞德用箭射正面射中家如 加:被黄忠射中盔缨,与纪灵战数回合不能取胜,与夏侯敦战数合不能取胜.大果仔细观察,关二爷轻易不出手,出手就在几合分高下,除了与黄忠和后期的庞德战过100回合以上,其他都是几合便斩了敌将,这也可能是他被尊为武圣的原因,但在这里他站了心理优势(因为别人一听是关羽就输了一半了~~),还有赤兔马的优势,我想象如果他和张飞来300的话可能会体力不支,因为大家都喜欢看长的对战,看武将的武力会更清晰,而黄忠却比他要强一点,射箭是武将需要普及的技能,但是要是比谁最准,还得是我们老黄,在马上你赢不了我,在马下我可以射你,这就比关二爷多了一手} 2.{改:黄忠从未嬴过一流武将,最多是平手,射箭虽然比很多一流武将要强~但是那个时候人都实在~~不玩暗的,他本身也是个硬汉,所以他这个专长没有多大优势,且与李严战四五十合,胜负不分,发挥很不稳定,遇强越强,遇弱变弱~} 3.马超唯一的不完美就是与曹洪战四五十合,虽战上风,但没能赢得压倒性的优势,当然这也和操洪的非常发挥有关系,他是以死相报曹操(干嘛非要你死我活啊~) 4.吕布、关羽好多次与一流武将单挑时,都占了赤兔马的好处{加:吕布还有个弱点大家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位神勇的武将在杀场上也会畏惧一个人,那就是张飞(在吕奉先夜袭徐郡一章中写到:张飞慌忙披挂,上马时,吕布军已到,正与相迎.张飞此时酒犹未醒,不能力战.吕布素知飞勇,亦不敢相逼.18骑燕将保飞杀出东门去了),呵呵,奉先在无谋,在英勇也要想想对手是张飞~可见张飞的厉害,后期,张飞总是趁吕布心情不爽的时候欺负吕布,惹的吕布不打也不爽,张飞看他也不爽(因为他是三姓,还欺负刘备),这也是两个人在白门之前经常撕杀的原因,每次都是100回合左右.} 5.{改:文丑与关羽仅战三合就心怯,缺乏勇气,结果被脑后一刀,惨啊.. (真不理解他怎么想的,赵云都打了,还差关羽么?打了就跑,当人家赤兔马赶不上你啊~) 6.{改:关羽虽有放松戒备的因素,但差点就被黄忠射死( 要不是黄忠和他玩仁义,他也挂了},关羽曾与纪灵战30合不分胜负,还多次与夏侯敦大动干戈,不能取胜,而纪灵10合就被张飞刺死 7.赵云虽多次取胜,经常在大军中如入无人之境,但在与超一流武将对战中表现平平,且次数极少(仅仅与文丑大战50,许储战70) 8.{改:张合后来曾视张飞如小儿,与其大战30~40合不分胜负,但在有徐晃壮胆的情况下,不敢与赵云接战,且曾被赵云、马超分别于30合、20合内击败(他缺乏的是勇气和力量,后期看样子不打也不行了,逼的张合没办法,但是张飞不存在被打败的可能,只是能不能突破自我,取胜.张合被马超20回合击败时(20回合是张合与所有人对战中最短的回合里被击败 赵云30回合),马超身负血仇、于禁等将都是接战8~9合就败了,对张合稍微有一些不利影响,但马超与张合非同一档次,可以忽略不记) } 9.徐晃被颜良20合击败、与文丑战数合即料敌不过,但与许储从容战50合、与关羽战80合 占上风(其时关羽右臂少力) 10.夏侯渊曾被张飞奋力杀退,但与黄忠战20合不分胜负 11.吕布与夏侯敦战不久夏侯敦就败走(不超过10合),关羽多次与夏侯敦战10余合不能取胜 12.曾加:许储与徐晃曾被关羽奋力杀退,孙策随勇猛过人在江东一带自称霸王,但是与手下三将,在悬崖步战,虽然三将都被他杀,但他自己也身受重伤,导致后而死亡,没有与蜀魏一流猛将交手机会 虽然12人都属于同一档次,但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超一流武将间还是有一点点差别的,下 面,就请看: (五)宇宙无敌(自封的,哈)~三国超一流武将武力排行榜 排名第一:吕布100 注1 排名第二:马超99 注2 排名第三:张飞98颜良98 文丑98 注3 排名第四:许储97赵云97典韦97 注4 排名第五:关羽95黄忠95 孙策95庞德95 注6 注① 改:{ (三国中出名最早的,人气很高~~曾轻松击败夏侯敦,与关羽张飞在30合内不被打败,三英一战成名,随然后期总与张飞相撕杀不能取胜,但看其武艺高强,经常面对众多敌将,全身而退,诸多表现,吕布天下第一当之无愧)}注②. 改:{(三国第一帅哥~素有锦马超之称,他所率领的西凉骑兵让曹操军闻风丧胆,被后人称之为三国演义---前表吕布,后表马超(金吕布,银马超),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曾独战张合,20合将其杀败,后与张飞在加萌关一战,是他颠峰之作,此战张飞奋力抗衡,如果比认真的话,可能要超过张飞与吕布的每一场战斗,逼的张飞都耍起了射箭了~哈(张飞也不简单~也让马超扔起了铜锤),又与魏国号称魏最强人的虎痴,许储一战,最后许储打的连衣服都拖光了~看其形式,许储以有死的觉悟,定要拼个你死我活,也吓了马帅哥一跳,面对三国最有力气的许储也不输力气分毫,此2战被称作世纪之战,经过具分析和表现异常,马超体形就是现在的男模特~虽没有张飞,许储的体格,但与其交战较明显的看出体力略占上风,深受羌族的爱戴,被称为”天威神将”,潼关一战更是要曹操割许须断袍)三国中后期,司马懿曾设计50万大军兵分5路取西川,若开战,蜀国有被灭之灾,但有4路直接被诸葛退去,其中一路就因为孟起镇守西川,羌族军无法发兵,但最后期常驻西川,没有什么重大表现,郁郁而终.病死在了西川,实在可惜(个人点评:在马超被刘备收复以后,这个经常活跃在战场上的英雄似乎就此消声匿迹了,种种原因使得刘备不得不对马超“另眼相看”,表面上刘备对马超是极为重视的,《上刘备为汉中王表》是以“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领衔的,诸葛亮,关羽,张飞都排在他的后面,即可以说明这一点。“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在答关羽书中对马超的赞扬,说明诸葛亮也同样如此。但另外一面,马超的性格,以及他以往的经历,让他们在誉扬马超之外,不能不防备马超。刘备在用人上绝对是明智的,他给马超最高的待遇,而不赋予实权,同时他十分清楚马超在凉州的地位,马超在羌族人心里,其武勇已被视做神.刘备要想做稳江山,紧挨益州之北的凉州是绝对不能乱的,否则东有孙权,北有曹魏,他一天好日子也没有。马超在蜀汉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人所能替代的,有他的存在,北方就不会发生孟获的叛乱,他无疑是蜀汉北方最坚固的长城。 刘备并不是很信任他,没有给他兵权。只是一个虚职。这一点马超自己也能感受的到的,因此三国志说彭养酒后胡言找马超聊天,马超心怀恐惧。 直到马超病逝之前,才说自己一家给曹操斩尽杀绝,裴松之注里面说在汉中唯一的堂兄弟马种,也因为张鲁投靠曹操而被处死。自己只有一个亲人马岱,希望刘备能善待,其余没什么话要说了。马超英年早逝,死时才47岁。(凉州在曹操手中,所以是个虚职,东汉镖骑将军只是称号,打仗的时候都是中央发兵)没有实权.后期马超没有活跃在战场上,对于一名武将来说,不能在战场立功,不能在战场上与敌人撕杀,真的很无聊,但为了刘备的心安,他献出了宝贵的一生对马超来讲,蜀汉八年,虽然荣耀在所有人之上,却外荣而内空,虽然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无人比拟,但这些可能并不是他想要的,君主的不信任,同僚的疏远,始终让他无法融进这个国家,像客居异乡。忧谗畏讥,身遭剧变,他只能在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眺望故乡,在无望的等待中流失生命)}注③ .改:{ 张飞还用我说?...一听到张飞的名字,大家心里就应该有个形象了吧~哈哈,他实在是太猛了,(猛张飞)光和吕奉先就交手多少次了,也是唯一一个能让吕布畏惧的武将,大战马超于加萌关是其一生中颠峰一战.还曾与许储一战中刺伤许储(许储喝多了~~)其勇猛无比,武艺高强,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其兄关羽也曾在曹操面前说过:吾弟翼德,可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同探囊取物~从此曹操非常的畏惧张飞,长板独挡一面,三声大赫吓死一人,无人敢敌..(其中也有诸葛亮的迷惑但不是主要原因) 张飞也是五虎大将之中最为活跃的一人,为刘备力下功劳无数,论威望,恐怕没有比这个名字更能让人害怕.但此人性情暴躁,酒后常常鞭挞士卒,最后被下属暗算,可惜没有战死在战场上(他的死一半是被关羽害的,原因就不在这里说了)颜良文丑都曾轻松击败徐晃,文丑也曾与赵云单挑,胜负不分,虽然他们两个缺点不少~~死得也早,但其武力绝对超一流.(其实我知道一定会有人对颜良文丑的排名有争议,我们暂且不分析的那么详细,我先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他们两个都是袁邵的招牌武将,在与华雄之战中,众将都敌华雄不过,袁邵就有说过:可惜我上将颜良文丑未到,若有一将在,何怕他华雄?,那时候张合高缆就已经在袁邵仗下了,他们二人不用我多介绍吧?张合到了后期还不照样和张飞维持么(不过最多也没超过50回合,基本都是败走)~高缆颠峰状态下可以与许储50回合平手,可为什么不说张合高缆勇冠三军呢? 可想而知.. 当然不能从这一点简单的就考虑了,我在上面已经做过分析,我举这个例子只想大家明白.其他自己领悟吧)} 注④ .改:{虎痴许储与典韦就不用多举例子拉吧?(典韦是曹操最信任的人,也是曹操两大招牌武将之首,比起许储,曹操更喜爱典韦,可惜英年早逝,描写他的文字也很有限,但凭他在世的表现,绝对是厉害,对他也可以用”天神下凡”来形容,~~呵呵,可不是山秋矮人王~~(曾经有一次与吕布擦肩而过,可惜没能干上一仗)死的太壮烈. 许储曾战马超,典韦,被尊为魏国最强的武将,也是除了张飞关羽之外,唯一一个与吕布交过手,且平手的人,曹操后与许储说:吕布非一人可胜.马超也曾畏惧过此人,人称虎痴,其勇猛与张飞齐名) 我今天要说一下是赵云,大家一定对我把他下降了两个档次感到不解,好象很多人都是赵云的FANS,我也很喜欢他,不过我还是希望大家不要盲目的崇拜,(根据我的对历史资料的查找,还有电视上历史学家对三国的点凭,我得知真正三国历史中的赵云,虽然可以用武艺高强来形容,但是绝对没有演义中的那么无敌,他的人品是没的说的,因为他的一身是胆,忠诚可佳,中后期表现长胜,后代为了不让人们忘了这个蜀国的英雄,故而夸张了其武力与影响力(例如长板坡一战有被虚构),这一点是与秦汉时期的项羽是有些类似的,项羽随猛,但要是说他历史最强,绝对是太过了.至于项羽的本事能排第几,我会近期发表一篇文章,做详细分析~)在回到赵云,赵云一生之中对战经常胜利,然而他单挑取胜的,大多数却都是武艺平平的人,如果要说最能突出他的武力的一幕,就要属长板坡一战了,这一战是否真实还不能下结论,但是确实做了夸张,就算没有夸张,他杀的人都是很平凡的武将,曹操一次损失了大小将辰50于员,但是连个不爽都没表现,反而夸奖起赵云来了,呵呵,也许他是故意把一些没有用的家伙去送死的,也难怪曹操手下的都是厉害的,被筛选了... 在者,当时曹操并没有想杀赵云,厉害的大将都在山上与他在一起观看,如果想抓他,恐怕就是在来个吕布也跑不了(赵云在蜀国确实被封为5虎上将,但他的真实职位就象是刘备的亲卫队队长,与典韦类似,不离开刘备的身边)好了,这个就说到这里,还有许储与典韦互相大战200合以上,武力基本相等,许储与徐晃战50合不分胜负, 不能轻松击败徐晃,武力比颜良文丑差了一点;(与马超拼死一战,也没能让孟起扔铜锤,~~张飞就做到了~哈哈哈,与马超各拿一半枪杆乱打时,手臂受了伤)张飞能击败张合;马超败张合也属较为正常情境,但张合稍处于较不利状况} 注⑤ .{(张飞能杀退夏侯渊,黄忠战夏侯渊20合不下,战张合20合也不下,战李严50合不下;关羽 战纪灵30合不下,战夏侯敦10合不下,而吕布轻松击败夏侯敦,张飞能数合内刺纪灵于马下,庞德虽多与一流将对战,但是没有特殊表现,孙策有霸王之称,其勇力过人,有些类似于马超,纯靠武艺,力量,做为一个君主实在厉害,这里就不多说) } 六(另外补充几点因素和一些没上排行,却有相同实力的人) (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因素,大家似乎都忽视了,就是战斗的激烈性与可观性,我要提醒大家的就是,不是每场单条都是经典的,不是每场都用尽全力的,也不是每场都是你死我活的,战斗是否激烈将直接影响到武将的发挥,只有兼备绝对高超的武艺,自信,精神 与 劲头,双方才可以大战100回合以上,例如: 张飞与马超, 许储与马超, 典韦与许储,旁德战关,公孙策战太史慈 而前两者与最后两处处对战,更能体现出对战的精彩,双方都想尽办法来取胜 .例如:,张飞射箭,马超扔铜锤,许储拖掉重甲,赤体提刀必要使出全力一战.庞德连自己的棺材都准备好了,来和关公一战,太史慈也是要和孙策拼个你死我活,(孙策没有这样想,他心中喜爱慈,要感动其,收做大将,比起勇猛,东莱太史慈决不比关张差) 能有他们这样的觉悟怎有不胜之理?相应的对战也因此而被升华,然而关公那时以是年过50,正在走下破路,庞德抬着棺材去,没有给自己留后路,如果只是平手,他也会自杀,这样也最多是个不分高下,还与关平平手,这一点就要排在关公之下{后注} 我想超级一流武将 与 一流武将的差异 最重要的也就在此了 举个例子:假设让张合与吕布来上150合,大家说谁会挂?不用说,大多数人一定会猜吕布胜,因为这是没有可比性的,张合 张辽 夏侯敦 夏侯渊之辈只能是来与超一流武将打个三四十合,过过瘾罢了,不是败走就是种种原因而退,他们没有那种绝对的武力和自信,来与超一流武将相对持,(如果你想杀人,怎么都能杀~~没有其他任何理由,唯一的理由就是你没胆量,你怕坐牢,怕被杀~~呵呵) 如果大家不赞同孙策上排行,那就有点 太埋没他了. 大家都知道,东吴的人不是不厉害,不是没人才,只是孙权喜欢稳做泰山,不到不得以,没有利益可图是不会主动战争的,他也算是魏蜀吴最谨慎的君主~~如果孙策依然活着,大家绝对可以看到他与超一流武将的撕杀,这也是没办法的,马超不是也没见到过吕布么,真正打起来,蜀国和魏也是奈何不了东吴,就算没了孙策和太史慈,还有甘宁周太呢?不见得会比五虎将差到哪里也属于张合一拦里的,在怎么说吴国也也是三国之中最后一个灭亡的. 太史慈比孙策年轻几岁,孙策第一次与其单挑,心理就暗暗喜爱太史慈,在对战中本来也没想要取他性命,,慈与他也算是不相上下吧,如果非要比个高下,本人认为还是孙策略高一筹,问他自己也不敢排在小霸王前面~哈. (大家完全可以理解为,孙策与太史慈孙策与太史慈两个人诸多表现,绝对可以归到超一流武将中) 另外有多人说庞德应该更厉害,这一点我前面已经说过,,如果仔细的考虑,庞德这个人物确实只是表现平平罢了,与曹公车轮战受到夸奖,这是正常的,曹公手下普遍都比较厉害,而与他车论战的更多都是非超级一流武将,战关公之时,以有死的觉悟,发挥超长理所所当然,而关公那时也年过50了,比较正常,一次对战中庞德站了外因素的优势,几合就打走魏延,其实魏延也应该被纳入超一流中,这个武将身怀武艺的汉子,却因为黄汉升的辉煌而被埋没,直到三国末期才有诸多表现,诸葛亮格了这么多年就知道他有反心,也确实太过了,这样的看待一个武将,还有五虎上将压着,怎么会让他表现??换了是谁被压抑了10几年被怀疑了10几年,我想都会心理变态了~~不反也难怪了,然而在魏延眼里姜维只是个小儿,不然谁敢杀我~?呵呵 {最后给大家的话:我相信这里的人都是三国迷~都有个人不同的见解,但是我要说的是,要想把三国里面的人物看的更清楚,排名排的更标准,就需要方方面面的对三国的积累,当然也少不了三国游戏~~我相信通晓三国游戏的人也应该对我的排名深有感触,但是最重要的始终是历史的真实性,不做调查,只凭单方面的演义或者游戏,是不可以下结论的,毕竟一些人物是有了点神话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