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柴胡疏肝散方歌??
- 2、柴胡疏肝散的功效和作用
- 3、柴胡疏肝散的功效与作用
- 4、中草药名方:柴胡疏肝散的功效与作用
- 5、柴胡疏肝散是什么
- 6、柴胡疏肝散药方介绍?
- 7、柴胡疏肝散是哪位名医大家创立的方子
- 8、?柴胡疏肝散
- 9、柴胡疏肝散配方
- 10、柴胡疏肝散和丹栀逍遥丸的功效和作用
柴胡疏肝散方歌??
四逆散中加芎香,枳实易壳行气良,方名柴胡疏肝散,气闷胁痛皆可畅。柴胡疏肝散就是在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四味)的基础上,将枳实替换成枳壳,再加上川芎和香附两位。又加上了陈皮一味,所以如今的柴胡疏肝散,要在方歌的基础上加上陈皮。
出自《医学统旨》,为疏肝理气之代表方剂。功能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现代常用于肝炎,慢性胃炎,胆囊炎,胁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
【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用法】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扩展资料:
方歌:柴胡疏肝芍药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滞,胁肋疼痛自能除。
方歌: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能除 用于疏肝和胃、理气止痛。胃神经症(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型),症状为腹痛、腹胀、纳差、嗳气、伴有失眠、健忘、腹泻、易激动、大便时溏时结、恶心呕吐、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的功效和作用
解热:我们经常有体温上升的症状出现,比如发烧等。柴胡疏肝散中含有一种挥发油和柴胡皂苷成分,对于人体患有的一些普通伤寒、大肠杆菌液等引起的发热有明显的解热、散热作用,所以一般的身体发热症状都是可以使用柴胡疏肝散来进行治疗。抗炎:柴胡疏肝散中含有一种皂苷的成分,这种成分能够有效抑制一些关节部位产生的炎症。促进免疫功能:柴胡疏肝散中含有柴胡多糖的成分,这种成分能够有效增强体内的吞噬功能,能够有利于减少病毒对细胞的侵害,增强我们体内的免疫功能,有效保护我们的身体,减少身体皮肤发生过敏的几率。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自然有疏肝的功效,因为这款药物是中药成分,所以相对来说副作用也会比较小,但是还是不要长期服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治疗慢性肝炎和胃炎:对于慢性肝炎或者慢性胃炎的患者来说,柴胡疏肝散也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但是还是不建议长期服用。
柴胡疏肝散的功效与作用
核心功效
解热、抗炎、促进免疫功能
简介
柴胡疏肝散,中医方剂名。为理气剂,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肋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
功效与作用
1、解热,对伤寒、副伤寒疫苗、大肠杆菌液、发酵牛奶、酵母等所致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且能使动物正常体温下降。商品柴胡煎剂2g/kg给兔灌胃,对用疫苗及温刺引起的发热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2、抗炎,对多种致炎剂所致踝关节肿和结缔组织增生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柴胡皂甙300 mg/kg腹腔注射,可抑制角叉菜胶、5-羟色胺、组胺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同时可使肾上腺肥大,胸腺萎缩;抑制炎症组织组胺释放及白细胞游走。
3、促进免疫功能,吞噬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增强,提高病毒特异性抗体滴度,提高淋巴细胞转核率,提高皮肤迟发性过敏反应。
适宜人群
风寒头痛者、风热头痛者、偏头痛者、血管神经性头痛者
禁忌人群
孕妇
不宜同食
川芎恶山茱、狼毒,畏硝石、滑石、黄连,反黎芦:与其他中药合用,可能影响功效,甚至产生副作用,危害身体健康。
食用方法
柴胡疏肝散
陈皮(醋炒) 、柴胡各6克,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甘草(炙)1.5克,香附4.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空腹时服。
中草药名方:柴胡疏肝散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疏肝散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六。 【组成】陈皮(醋炒)柴胡各6克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甘草(炙)1,5克香附4.5克 【用法】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空腹时服。 【功用】疏肝解郁。 【主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
提醒您:柴胡疏肝散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柴胡疏肝散是什么
柴胡疏肝散听名字就知道是疏肝理气的方剂,组成包括陈皮(醋炒)、柴胡各6克、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甘草(炙)1.5克、香附4.5克。主要的功能是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现代的人会用来治疗肝炎,慢性胃炎,胆囊炎,胁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等病症。因为这是一中药方剂,所以服用的方法是煎服,用水二盅,煎八分,在吃饭之后服用,效果比较好。如果是有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气郁导致血滞,故见胁肋疼痛症状的人,可以用用四逆散去枳实,加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增强疏肝行气,可以活血止痛,服用之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而且还可以止痛。
柴胡疏肝散药方介绍?
柴胡疏肝散出自《医学统旨》,该方是治疗肝气郁结之胁肋疼痛的常用方剂,以胁肋疼痛、太息稍舒、脉弦为辩证要点。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欢。
柴胡疏肝散处方
柴胡 6克;陈皮 6克;川芎 4.5克;香附 4.5克;枳壳 4.5克;芍药 4.5克;炙甘草 1.5克;
柴胡疏肝散相关介绍
柴胡疏肝散是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气郁导致血滞,故见胁肋疼痛诸症。方用四逆散去枳实,加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增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效,故服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痛止而诸症亦除。
该方症病变在胃,病机在肝、脾、胃。脾胃居于中焦,中焦受阻,土虚木克,气机郁滞则克脾犯胃,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之气为一身之气的枢机,中气虚弱则枢转气机被郁,导致中焦脾胃之气升降失调,气血执行受阻出现肝胃不和的一系列症候。因此治疗必须求本,本标结合,故疏肝理气,畅通气机,调理脾胃使之脾胃功能恢复。
方中白芍养肝敛阴,和胃止痛,与柴胡相伍一散一收,助柴胡疏肝,相反相成共为主药;配枳实泻脾气之壅滞,调中焦之运动与柴胡同用一升一降,加强疏肝理气之功,以达郁邪;白芍、甘草配伍缓急止痛,疏理肝气以和脾胃,且具有保护胃粘膜屏障和修复粘膜之作用;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厚朴、半夏以宽胸畅通宣泄郁气;香附、陈皮理气和胃止痛,且有助于消除上腹痛不适等症。诸药合用辛以散结,苦以降通,气滞郁结方可解除。[1]
【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出处】《证治准纪》引《医学统旨》方。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六。[2]
【组成】陈皮***醋炒*** 柴胡各6克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甘草***炙***1.5克 香附4.5克。
【用法】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空腹时服。
【功用】疏肝解郁。
【主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
【方解】柴胡疏肝散证是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气郁导致血滞,故见胁肋疼痛诸症。方用四逆散去枳实,加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增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效,故服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痛止而诸症亦除。
方歌:柴胡疏肝芍药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滞,胁肋疼痛自能除。
方歌: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能除。
柴胡疏肝散相关作用
分开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有镇静作用,并对平滑肌有松弛作用。柴胡主含皁甙及挥发油,有镇静和镇痛作用,并有抗炎、利胆作用。陈皮主含挥发油有松弛平滑肌作用,有抗炎,抗溃疡作用。香附含挥发油和糖类,可提高小鼠的痛阈,有镇痛作用及健胃,驱除消化道积气的作用。枳实含挥发油、黄酮甙等,有健胃作用。半夏有镇吐作用。厚朴主含挥发油,对动物肠管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对肌肉和神经有较轻的麻醉作用。
成药柴胡疏肝丸作用
1.镇痛,柴胡及香附的提取物能提高小鼠疼痛阈值,具有明显镇痛作用。
2.抗炎,柴胡、陈皮、香附、甘草均有抗炎作用,柴胡、陈皮及其所含成分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抑制作用,柴胡还有抗肉芽肿的作用。香附、甘草及其所含成分能抑制角叉菜胶等致炎物质所致的大鼠足趾肿。
3.解痉,枳壳、陈皮、白芍、甘草对胃肠平滑肌均有抑制作用,能解除平滑肌痉挛。
4.护肝利胆,柴胡、甘草对四氯化碳等所致的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使肝细胞的变化和坏死明显减轻,陈皮、柴胡尚有利胆作用,可增加胆汁排出量及胆汁内固体物质的排泄量。
5.增加脑、肝血流和心搏出量,柴胡疏肝散对家兔脑,肝阻抗血流图和心阻抗微分图的影响实验表明,柴胡疏肝散可使脑血管充盈度增加,搏动性血液供应增加,有利于改善脑回圈,增加肝动脉血流量,改善肝脏血液回圈,改善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出量。
柴胡疏肝散是哪位名医大家创立的方子
柴胡疏肝散是中医名家张仲景所创立的方子。
张仲景是中国东汉时期的著名医学家,被尊为“医圣”,他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柴胡疏肝散就是他的代表作《伤寒杂病论》中的一个经典方剂。
柴胡疏肝散主要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肝气郁结、胸胁胀满、情志不畅、心烦易怒等病症。方中柴胡为君药,能疏肝解郁、解表退热;芍药为臣药,能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枳实为佐药,能行气消痞、化痰散结;甘草为使药,能益气和中、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
在现代医学中,柴胡疏肝散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肝胆疾病、胃肠疾病、神经官能症等病症。同时,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柴胡疏肝散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抑郁等多种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柴胡疏肝散是张仲景所创立的经典方剂,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病症。
?柴胡疏肝散
导读: 。为疏肝理气之代表方剂,那么疏肝散由哪些药物组成,疏肝散的功效是什么呢?下面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下疏肝散吧。
柴胡疏肝散
【方剂名】 柴胡疏肝散
【出处】 《医学统旨》
【组成】 陈皮醋炒、柴胡各二钱(各6g),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各一钱半(各5g),甘草炙五分(3g)。
【方歌】 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胀皆能除。
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 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脘满,脉弦。
【方解】 本方所治为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郁血滞,横逆犯胃所致。肝失疏泄,经气不利,则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脉弦;肝气不疏,横逆犯胃,则脘满。根据“木郁达之”之旨,治宜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方以柴胡为君,调肝气,散郁结。臣以香附专人肝经,既疏肝解郁,又理气止痛;川芎辛散,开郁行气,活血止痛,二药助柴胡疏肝理气止痛。佐以陈皮理气行滞和胃,醋炒以增入肝行气之功;枳壳理气宽中,行气消胀,与陈皮相伍以理气行滞调中;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炙甘草又调和诸药,兼作使药。诸药合用,能理肝气、养肝血,和胃气,诚为疏肝理气解郁之良方。本方是四逆散加陈皮、川芎、香附而成。而四逆散中四药等量,侧重调畅气机,疏理肝脾;本方重用柴胡,轻用甘草,将枳实改为枳壳,再加陈皮、川芎、香附重在行气疏肝,兼以和血止痛,为治肝郁血滞之良方。
【配伍特点】 以疏肝理气为主,疏肝之中兼以养肝,理气之中兼以调血和胃。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疏肝解郁的常用方,以胁肋胀痛,脉弦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胆囊炎、肋间等属肝郁气滞者。
【加减化裁】 若胁肋痛甚者,酌加郁金、青皮、当归、乌药等以增强其行气活血之力;肝郁化火者,可酌加山栀、黄芩、川榛子以清热泻火。
本方芳香辛燥,易耗气伤阴,不宜久服。慎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医学统旨》:“治怒火伤肝,左胁作痛,血苑于上……吐血加童便半盅。”
2、方论选录《谦斋医学讲稿》:“本方即四逆散加川芎、香附和血理气,治疗胁痛,寒热往来,专以疏肝为目的。用柴胡、枳壳、香附理气为主,白芍、川芎和血为佐,再用甘草以缓之。系疏肝的正法,可谓善于运用古方。”
以上就是柴胡疏肝散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方剂,请继续关注频道。
【】、【】、【】、【柴胡疏肝散】、【柴胡】
柴胡疏肝散配方
「导读」 柴胡疏肝散出自《医学统旨》,为疏肝理气之代表方剂。如果要达到治疗肝气郁结的话,那么柴胡疏肝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对于柴胡疏肝散的配方也是非常简单的。不过,在市场上,也出现了柴胡疏肝散的包装,也就是有厂家将它们生产幷包装好。但是如果是想自己到药店抓药的话,就可以跟着妈妈百科来了解其配方。 柴胡疏肝散配方 如果是不想买市场上的那种包装好的柴胡疏肝散的话,就可以拿好配方到药店去抓药来吃了。如果是确定能够服用柴胡疏肝散的话,那么就可以按照以下的配方进行抓药。
柴胡疏肝散的主要组成的成分主要有陈皮(醋炒)柴胡各6克、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甘草(炙)1.5克、香附4.5克。如果按照这样的配方抓好药之后,那么就可以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空腹时服。
如果是抓好药的话,那么就可以服用了。这些配方的功效主要是来自于成分的功效。柴胡疏肝散证是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气郁导致血滞,故见胁肋疼痛诸症。方用四逆散去枳实,加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增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效,故服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痛止而诸症亦除。
柴胡疏肝散价格 如果是要去药店抓药的话,可以事先了解一些关于柴胡疏肝散的价格。不过,想要买柴胡疏肝散,不必过于担心其价格,因为价格的设置很合理。
如果有经常会采摘一些中药材的人,也可以进行按照柴胡疏肝散的配方来进行药材的采集,然后再拿回家煎。这种采摘回来的柴胡疏肝散不需要药材的成本。但是煎药的人也要注意的一点是:最好到市场上买一个药锅,专门用来煎药,这样可以避免药味遗留下来,影响到做菜。
不过,如果是不能采药的人,那么就可以到附近的中药店,然后给配方抓药,一般价格在几元左右。关于柴胡疏肝散的配方,主要成有:陈皮(醋炒)、柴胡各6克,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甘草(炙)1.5克,香附4.5克。如果是想解肝郁气滞的话,就可以根据这个简单的配方去中药店抓药回来煎。
柴胡疏肝散的功效 柴胡疏肝散是由陈皮、柴胡、川穹、枳壳、芍药、甘草、香附等药材组成,这些药材本身就含有的不少的功效。
在柴胡疏肝散的成分中,陈皮具有治疗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柴胡具有治疗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的症状,而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通过对药材的认识之后,便可以进一步了解组合之后会有哪些功效。
这几种药材的组成,也可以让其达到最大的功效。因此,柴胡疏肝散具备了解肝郁气滞的功效。如果是有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这些症状出现的话,那么服用柴胡疏肝散就是不错的选择。因此可以用四逆散去枳实,加陈皮、枳壳、川芎、香附,这个方子是可以增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效。
柴胡疏肝散的副作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因此,要服用柴胡疏肝散的话,建议还是要了解其副作用再食用较好。另外,一定要确定是否可以服用,如果是医生建议的话,那么就可以服用了。但是如果是不能够确定是否能够服用的话,建议不要服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要知道柴胡疏肝散的副作用的话,就要从柴胡疏肝散的成分来看,含有柴胡,枳壳,川芎,香附,芍药,甘草等,这些都是比较缓和的药,一般不会产生副作用。但是为了能够让副作用降到最低,建议在服用柴胡疏肝散的时候,能够在病情有所改善之后,然后继续服用一段时间再停止服用,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病情的加重。
不过,如果是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的话,就要考虑先停药看医生,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来决定是否要继续服用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的宜忌人羣 服用柴胡疏肝散的前提,是要确定是否可以服用。也就是说要知道柴胡疏肝散的宜忌人羣:适宜人羣和不适宜人羣。只有将这两种人羣都明确后,才可能会考虑到服用的效果。
如果是这类人羣的话,就可以服用柴胡疏肝散:1、慢性胃炎的患者,这类人可以适当服用柴胡疏肝散来缓解胃痛的症状,不过要在医生的分析和建议上。2、患有胆囊炎的人,这类人最好能够在医生的建议下适当服用柴胡疏肝散来缓解病情。3、肝炎的患者,如果是患有肝炎的人羣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服用柴胡疏肝散来缓解病情。
除此之外,就要了解柴胡疏肝散的不适宜人羣有哪些,这主要是从柴胡疏肝散的功效来说的:柴胡疏肝散中的柴胡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故低血压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也不宜大量或长期应用该制剂。此外,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者及老年人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柴胡疏肝散和丹栀逍遥丸的功效和作用
柴胡疏肝散是一种在药店就能买到的中药。丹栀逍遥丸,舒肝解郁,清热调经。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胀痛,烦闷急躁,颊赤口干。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柴胡疏肝散和丹栀逍遥丸的功效和作用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柴胡疏肝散的功效与作用 【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出处:《证治准纪》引《医学统旨》方
【组成】陈皮(醋炒) 柴胡各6克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甘草(炙)1.5克 香附4.5克
【用法】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空腹时服。
【功用】疏肝解郁。
【主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
【方解】柴胡疏肝散证是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气郁导致血滞,故见胁肋疼痛诸症。方用四逆散去枳实,加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增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效,故服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痛止而诸症亦除。
方歌:柴胡疏肝芍药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滞,胁肋疼痛自能除。
丹栀逍遥丸的功效和作用 1.月经不调
妇人以血为本,血化生、统摄于脾而藏受于肝,若肝气郁结,血为气滞,常可引起月经不调。若郁久化火,热伤冲任,则可出现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行吐衄、崩漏等证。逍遥丸 是临床调和肝脾的常用方剂,在妇科病中应用极为广泛, 能疏肝养血、解郁清热,最适合于肝郁血虚、郁久化热之证,临床若能悉心辨治,运用于与月经有关疾病的治疗,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2.治疗经前期综合征(PMS)
通过对300例PMS患者给逍遥丸治疗并附200例西药治疗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表明逍遥丸疗效确切,远期疗效稳定。
3.乳腺增生
乳房两侧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结节,边界不清,质实硬或囊性感,推之可动,尤以月经前期为甚,经后则减轻或消失者或西医诊断的乳腺小叶增生和囊性增生病,均可服用本品。以本方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治疗182例,治愈75例,显效78例,好转20例,无效9例,治愈显效率为84.1%。
4.男性乳房发育症
本方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62例,其中痊愈52例,显效7例,无效3例。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5疗程。本方治疗男子乳房发育症35例,年龄17-73岁,病程3个月-5年,治愈率为89%。本方加减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7例,年龄18-36岁。治愈5例,疗程9-26天;好转2例,服药26天以上症状消失。
5.高泌乳素血症
高泌乳素血症系指由内外环境因素引起的,以高泌乳素(PRL)升高(≥25ng/ml)、闭经、溢乳、无排卵和不孕为特征的综合征。本方加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54例,经期停止用药,闭经者连续服药,直至PRL值降至正常,服药30剂后PRL值不降为无效。54例服药8-4天,PRL值降至正常者49例(90.7%);部分下降而未达正常水平者5例(9.3%)。在治疗过程中随着泌乳素的降低,临床症状获得相应改善或治愈。该方不仅降低血中泌乳素,还可以降低过高的黄体生成激素,从而调整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素的比值。
6.产后泌乳障碍
用本方为主加花粉、丝瓜络、漏芦,7天为一疗程,30例患者其中治愈2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
柴胡疏肝散禁忌 (一)柴胡疏肝散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中含有一种意思就是每种药物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具有解肝郁气滞功效的柴胡疏肝散也不例外。即使柴胡疏肝散的功效不少,也是符合大多数人服用,但是在服用之前,还是建议能够了解这味药究竟有哪些副作用为好。
当然,要了解柴胡疏肝散的副作用的话,就要从柴胡疏肝散的组成药材的副作用来看。柴胡疏肝散的组成药材中包含着陈皮、柴胡、枳壳、川芎、香附、芍药、甘草等,这些药材大多数都是属于比较温和的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不是很大。因此一般情况下来说,也是不会产生副作用。就算是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并不影响其主要药效的发挥。
建议服用柴胡疏肝散之前,要先询问医生的建议如何,如果是医生建议可以服用一段时间再观察效果,那么就可以服用一定量的柴胡疏肝散了。
(二)柴胡疏肝散的宜忌人群
首先,要知道柴胡疏肝散的适宜人群,需要结合柴胡疏肝散的功效来看。一般有以下适宜人群:1、肝炎的患者,如果是患有肝炎的人群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服用柴胡疏肝散来缓解病情。2、慢性胃炎的患者,这类人可以适当服用柴胡疏肝散来缓解胃痛的症状,不过要在医生的分析和建议上服用。3、患有胆囊炎的人,这类人最好能够在医生的建议下适当服用柴胡疏肝散来缓解病情。
接着就来了解柴胡疏肝散的不适宜人群:柴胡疏肝散中的柴胡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故低血压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也不宜大量或长期应用该制剂。此外,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者及老年人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三)柴胡疏肝散有没有副作用
柴胡疏肝散的副作用很小,基本不明显。但若长期服用此药,虽可阻止体内病毒大量的复制,但杀灭体内病毒的效果却不明显会增加乙肝患者肝脏负担,同时可能会产生轻微的头晕感觉。另外,如果长期使用柴胡疏肝散的话,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加重肝脏的负担,使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的病毒产生耐药性以及变异性。因此,乙肝患者需要谨慎服用柴胡疏肝散,切不可因其护肝作用而盲目使用。除此之外,对于孕妇或是月经量过多者、身体虚弱等的人是不可以服用柴胡疏肝散的。若是要用到此药时,建议在服用之前咨询专家意见,以免影响机体健康状态或加重患者病情。
猜你喜欢:
1. 川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2. 柴胡疏肝散和丹栀逍遥丸的功效和作用
3. 丹栀逍遥丸的副作用和禁忌人群
4. 丹栀逍遥丸的功效与作用
5. 蝉蜕有哪些用法及禁忌和功效